极品人生

标题: 乌克兰的“夜莺”,敖德萨国立音乐学院创始人A·Nezhdanova 1908-1912年的录音。 [打印本页]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8-20 19:29
标题: 乌克兰的“夜莺”,敖德萨国立音乐学院创始人A·Nezhdanova 1908-1912年的录音。
本帖最后由 extrema 于 2011-8-20 19:43 编辑

被誉为乌克兰的“夜莺”,敖德萨国立音乐学院创始人A·Nezhdanova(1873-1950),1908-1912年的录音。

[attach]33493[/attach]

[attach]33494[/attach]

[attach]33496[/attach]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Y1MDk2NjY4.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Y1MDk1MzU2.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U5NjMxNTEy.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U5NjMxNTk2.html



[attach]33497[/attach]

[attach]33498[/attach]


[attach]33499[/attach]


[attach]33500[/attach]


[attach]33501[/attach]


[attach]33502[/attach]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8-20 22:04
学术价值大于实际聆听体验,属于比较差的质量的录音。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8-20 23:45
学术价值大于实际聆听体验,属于比较差的质量的录音。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8-20 22:04


没错,俺非常喜欢早期的录音,真实感极强,有种跨越时空的感觉,呵呵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8-20 23:53
俄罗斯的花腔女高音,我很喜欢的一位叫Alla Solenkova,她的阿利亚别耶夫的《夜莺》非常漂亮。土豆上有音频可听,但可惜并非Solenkova巅峰时代的录音,而Youtube上一段八分多钟长的《夜莺》里,Solenkova则展示了其惊人的花腔表现力和婉转悠扬的气息控制力!而且,她的俄罗斯味儿很足!但鉴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俺只能给出链接,听得到与否看诸位的神通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xUhapHqi0g
Solenkova演唱阿利亚别耶夫《夜莺》

[attach]33513[/attach]

这张Alla Solenkova专辑也已纳入今年计划。

虽稍有遗憾,但好在土豆上有她的《伏尔加河》,很抒情,基本也可以对Solenkova的演唱风格有点了解。
http://www.tudou.com/v/3oDOzmCtVIg/v.swf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8-20 23:55
没错,俺非常喜欢早期的录音,真实感极强,有种跨越时空的感觉,呵呵
extrema 发表于 2011-8-20 23:45

与e兄商榷一下,俺觉得Nezhdanova虽好,但大概不是俺喜好的那一口,她的转调太多了,唱的很“技巧”。不知e兄以为然否?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8-21 08:17
“转调”,是录音次的关系吧?虽然是最早期录音,但这种现象在Melba、Tetrazzini等前辈的早期录音中,偶然也会出现。估计是电平的关系。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8-21 11:22
与e兄商榷一下,俺觉得Nezhdanova虽好,但大概不是俺喜好的那一口,她的转调太多了,唱的很“技巧”。不知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8-20 23:55


没错,可能是个人的口味和感受不同,也许是演唱者的风格种类不同,女高音分类俺不是太明白,也许 Nezhdanova属于戏剧女高音?俺感觉N的演唱音色厚而通透,音乐表现有深度,专业技术很强的那种,而Alla Solenkova,我感觉她音乐表现的深度和音色都略显“直白”,不是我喜欢的那种音色,另外,俺也想知道1908-1912年的LP录音的转速是多少?毕竟这些录音都是LP转录的,也许是M兄说得电平关系?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8-21 15:58
请问E兄:敖德萨和小敖德萨是不是同一个地方?
敖德萨是很有名的一个地方。
以前有部获奖的名片就叫《小敖德萨》。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8-21 23:39
本帖最后由 extrema 于 2011-8-21 23:48 编辑
请问E兄:敖德萨和小敖德萨是不是同一个地方?
敖德萨是很有名的一个地方。
以前有部获奖的名片就叫《小敖 ...
shinelb 发表于 2011-8-21 15:58

敖德萨和小敖德萨应该是一个地方,敖德萨现分老城区和新城区,敖德萨很有名,1925年,苏联电影大师谢尔盖·爱因斯坦执导了经典影片《战舰波将金号》(The Battleship Potemkin)。影片中“敖德萨阶梯大屠杀”成为电影史上最经典的片段之一,“敖德萨阶梯”因这部影片而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阶梯。
[attach]33557[/attach]


敖德萨濒临黑海,是前苏黑海舰队所在地。敖德萨音乐学院出了很多名人,老奥出生在这里,毕业于敖德萨音乐学院,还有格利尔斯,扎克,当然不能忘记的是钢琴大师金斯伯格,还有老柴声乐比赛男高音第一名的院长奥格列尼奇(已故)。敖德萨歌剧院非常棒,音响效果很好,保留剧目有三十多余部,老柴曾在敖德萨歌剧院后面居住过一段时间。敖德萨距离辛菲罗波尔和雅尔塔(二战三国签署协议的地方)很近,景色太太漂亮了,敖德萨和黑海值得一看!!!



[attach]33561[/attach]
[attach]33564[/attach]

[attach]33562[/attach]

[attach]33563[/attach]

[attach]33566[/attach]

[attach]33567[/attach]

[attach]33568[/attach]

[attach]33565[/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8-22 10:10
敖德萨和小敖德萨应该是一个地方,敖德萨现分老城区和新城区,敖德萨很有名,1925年,苏联电影大师谢尔盖 ...
extrema 发表于 2011-8-21 23:39
谢谢E兄,照片真漂亮。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8-22 11:01
谢谢E兄,照片真漂亮。
shinelb 发表于 2011-8-22 10:10




作者: haskil    时间: 2011-8-22 11:19
回复 extrema 的帖子

如果是1908-1912年的录音,那就不可能是LP的,78转还差不多。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8-22 11:35
本帖最后由 extrema 于 2011-8-22 12:22 编辑
回复

如果是1908-1912年的录音,那就不可能是LP的,78转还差不多。
haskil 发表于 2011-8-22 11:19

不是LP录音,那是什么录音?磁带?那时好像还没有磁带吧?另外,1994年俺在国外看到一张在石板上刻的“LP”,很厚,本来想买,但太贵了,过了几日再去,已擦肩而过,遗憾至今。,哪位仁兄了解1900-1930年早期录音技术?


作者: haskil    时间: 2011-8-22 15:56
那个年代还是78S的虫胶或者蜡筒录音比较常见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8-22 17:53
转一个帖子,来说明早期录音未必是艺术家最高成就的结晶。

从纯艺术的角度讲,早期录音未必代表大师们的最佳表现。如今的唱片录制只是少数顶尖级艺术家的活动,而在20世纪初,录音的经历不只是新鲜,还是令人畏惧甚至是有失体面的。的确,很少知名音乐家去录音,有关的描述也很少。习惯于接受上流社会宠爱的艺术家们在坐满观众的音乐厅里,能够在嘈杂的气氛下保留自己的演奏空间,观众的呼应已经成为他们创作灵感的必要源泉。而在录音时,几乎没有管弦乐队的表现空间,只有一架立式钢琴,已经习惯于在舞台上自由发挥的艺术家被要求在录音话筒前正襟危坐,即使是在表现强弱对比的时候,也被要求均匀地发出每个音符。更糟糕的是,这些要求都来自那个丝毫不关心音乐艺术性的机械师。

下面是钢琴大师费鲁奇奥·布索尼描述他第一次与录音话筒遭遇的情景:

“昨天我被录音害苦了。我就像等待外科手术一样感到精疲力竭……他们要录制的是古诺-李斯特的《浮士德》圆舞曲,作品总共是10分钟,但他们只给了4分钟的时间。于是,我很快做出删节,临时调整改进,以便保留原有的情绪。我还得特别注意踏板(因为它很难听),有些特殊的音符要记住演奏得响一些或轻柔些,这是为了适应那可怕的机器;为确保准确性,我自己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力求每个音符都万无一失。但这样的演奏怎么能产生激情、自由发挥和充满诗意?”
  
布索尼还远不是真正的先驱者,他受苦的时候已经是在1919年,录音技术已经有了10年的改进。
知道了这一切,我们就不会为这一时期那么多僵硬,呆板和没有灵性的录音而感到惊异了。艺术家即使没有被吓死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胁迫,他们用一生的时间学到的东西都被改变或者是被忽视了。在这样的环境中能产生出艺术佳作才是真正的奇迹。当然,音乐大师会不断涌现,布索尼录制的7张唱片中就有辉煌的成功之作(Pearl 9349)。
由于文化冲击所带来问题的不断加深,那些擅长音乐会演奏的高手在生命即将结束时制作出了最迷人的录音作品。他们经过了对艺术发现、探索和发展的终生努力,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个人技巧已经开始退化(依照我们现在的长寿概念,那时候的60岁演奏家已经是非常年老的了)。但他们所表现出的艺术品位不是别人能够做到的。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8-22 18:48
感谢M兄,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k.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