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原创调声心得汇报,(更新)说说声音的光泽感,以及实现的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20-11-2 16:43
标题: ————原创调声心得汇报,(更新)说说声音的光泽感,以及实现的方法————
本帖最后由 镁声绕梁 于 2022-5-7 16:59 编辑

继续说说镁声玩电的历程——更新“电源线的屏蔽和接地”
.
镁声玩电源处理器和隔离牛有很多年了,最早是国产几百元的电源滤波器,那时器材和耳力都很一般,看枪文说好就买了。后来器材不断升级,但总是觉得没有预期的效果,商家那里听着挺激动,搬回家接上自己的系统又总是差了口气。就这么兜兜转转,弯路走了不少。后来拔了几百元的电处才知道问题出在这里,真是害人不浅!
.
又拉了2次电源专线,做了独立地线,都有提升,但也都很快发现新问题:能量感强了,但听交响大点音量就感觉嘈杂压耳朵。而且每天都是到深夜音响效果才好。——总不能天天半夜起床听音乐吧?!看来还是要上电源处理器。
.
再买电源处理器就学精了,一定要反复对比确认是正面的效果才会买。那时有了QQ群,烧友们可以互相搬器材交流PK了,几轮电源处理器对比下来,留下的是英国某著名电处品牌的旗舰产品。
.
再后来开始玩隔离牛,几次升级后,最后留下的这台是6KW的双C牛,据说是以色列生产的洋垃圾,140多斤,初级次级之间有铜箔隔离层,有多组电压输出,背景漆黑,声音凝聚,细节和动态都不错。唯一的问题是插上大功率后级播爆棚乐段还是略有压缩。
.
这头双C牛轻轻松松就把英国电处淘汰了。后来又陆续用这台隔离牛PK过其他层出不穷的新牌子的电源处理器。尽管设计和卖点各不相同,除了极少数高价产品之外,电源处理器都有个共同的缺点,例如压缩动态,损失“水分”,泛音不自然,音色不准等等,都输给了这头隔离牛。
.
玩牛的心得在论坛汇报后,很多烧友加微信让我帮忙物色好牛,可惜镁声最多对咸鱼上的卖品提点建议,自己想淘更大功率的好牛升级都无法获得。这么多加镁声好友寻牛的,抱歉都没能满足大家。只能建议大家先买个好排插用着,效果比换条万元级的好电源线还明显!
.
说到好排插,那又有东西写了:什么是好排插呢?
.
镁声早年用过台湾的航空铝锭挖出的有电饭锅那么大的圆排插,效果很不错,但价格过万了,性价比不高。也拆解研究过很多款几千元的大牌排插,一看内部接线就知道是没有深入研究过的外行做的,犯了很多错误!对于双口美标排插,接线不复杂,有动手能力的烧友可以自己DIY。

排插的diy方法曾在网上公布,铸铁底座,内部灌满碧玺、水晶、和铁氧体吸波材料。有网友做好后对效果啧啧称奇。由于铸铁插座壳越来越少,镁声留存的吸波材料也所剩不多,就没建议大家回帖反馈,有缘分自己做好偷着乐就好。
.
为什么镁声推荐铸铁材料做插座外壳呢?因为铸铁有很多好处,例如天生具有金属中最好的减震特性,在低频段对电磁场的屏蔽能力比紫铜和铝大几十倍,内部粗糙的质感可以抑制电磁振荡等等等等,缺点是不美观,可加工性能不好。
.
想不到几个月的时间,进口洋垃圾美标铸铁插座从几十元涨到了100多,200多,镁声推荐过的某洋垃圾插座芯,也从几十元一下子涨到200、300。看来识货的烧友和商家还是不少。
.
很多人会觉得奇怪,排插内空空的,只要接对线就行,略懂电工的烧友都可以自己DIY,有什么技术含量,怎么可能比万元级电源线效果还明显呢?对此镁声是这样思考的(暂时没有办法测试验证,只是个假说):
.
就像前面所说的,玩电也是玩振动。电源线的三条导线,就像三条天线一样,不断耦合和发射电磁波,不同长度也对应着不同的频率分布。天线理论是一门更加艰深的学问,镁声也不懂,只是想象一下就行了。
.
重点来了,电磁波也好,声波也好,都有个波阻抗的概念,阻抗匹配就能最大程度地传导,否则就会被反射。所以声波碰到光滑坚硬的墙壁会反射,碰到多孔吸音材料会被吸收耗散。
.
电源线导体是均匀的,阻抗很小。但在排插内部,涉及很多个连接点和插片,电子需要不断从一个界面跳到另一个界面,阻抗起伏很大,期间会造成很多次反射或振荡。这时候,排插的镀层、插片螺丝扭矩、外壳材质特性就发挥作用了。多件器材插到同一个排插的时候,内部地线交织在一起,情况更为复杂。
.
镁声有个比喻,线材好比是一条高速路,排插就像立交桥,设计高速路容易,设计立交桥就体现真正的水平了。如果不对内部接线进行组织,选用适当的吸波材料进行缓冲和吸收,精心安排地线的流向和隔离,优化每一个影响声音的细节,排插就会成为拥堵的痛点,让整套系统的效果大打折扣!
.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在排插内部大做文章了。
.

作者: fengjohnny    时间: 2020-11-3 11:33
楼主工匠精神,深表敬佩!谢谢分享,期待精彩继续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20-11-4 09:50
本帖最后由 镁声绕梁 于 2020-11-4 09:52 编辑
fengjohnny 发表于 2020-11-3 11:33
楼主工匠精神,深表敬佩!谢谢分享,期待精彩继续
.

.
聊排插,哪能不研究插座芯子呢?
.
美标插座芯外观和功能基本一致,但价格就从几元到几千元不等。插座芯是立交桥的主体,当然对声音的影响很大。所以即使某些品牌的旗舰产品,高达几千元一只,如果能给声音带来明显提升,还是值得投入的。网上不时有烧友分享自己对于各种牌子插座的听感,镁声都会买回来试听验证。对于好声的插座芯,更是忍不住暴力拆解,把塑胶和导体取出化验或测试,慢慢的,也就明白插座芯子好声的奥秘了。
.
写到这里,镁声要重申一下自己的基本音响观点,那就是“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声”。任何器材、任何调声配件,如果能带来明显的正面效果,一定是有原因的,有符合科学理论的解释。但由于音响博大精深,而我们认知有限,也许一时没能理解好声背后的机理,那就姑且听之,随着科技进步和我们知识的丰富,始终会有解开谜底的那一天。
.
举个栗子,6、7年前,在郭大烧家聚会,当时老郭有条双皇冠电源线闲着,就随手用它换下了黑胶转盘电机控制器上的跟机电源线。转盘电机控制器和音响系统可以说没有任何电气连接,只有电机上的那条不导电的皮带,想着应该没什么变化。结果我们一听却发现声音大为不同,而且变化方向和效果是和把双皇冠插在器材上差不多的。反复切换对比都是这个结论。难道这条皮带传递了双皇冠加入的“信息”?当时我们在场的几位都百思不得其解。.
.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我很久,请教很多大烧、查了很多资料也没有答案,后来决心设计一个平台买一些仪器来自己检测验证。具体经过和结果陆续在论坛汇报过,大家有兴趣搜一下我的帖子汇总(很多被移到了无人关注的其他版块,我也没再更新),不再赘述。
.
扯远了,说回插座芯,经常见到一些枪文说某某插座芯如何如何好声音,用了什么什么(总之是太空、量子、黑洞、天使晶体之类的)技术;还有些老烧追捧某某牌子是西电御用,但必须是一字螺丝、镀黑、有某某码的才好声,这就把音响科学变成玄学了。
.
镁声几年来拆插座和插座芯都花费不少,最后可以明确地说:插座芯没啥神秘的东西,只要把影响声音的每一个环节做足做好,都能成为一个好插座,根本不需要用到所谓的量子技术或者航太科技。呵呵,那些动辄卖几百上千的古董插座芯,说不定只是十几元在货场淘到的;
那些动辄卖几千的插座芯,说不定只是国产定制的几十元的插座芯子呢(请勿对号入座)。
.
另外说明一下:镁声没有卖插座芯,此贴纯粹技术交流。光阴苦短,镁声无意辩解,所述观点仅为一家之言,如有冒犯,请一笑了之。
.
上论坛时间比较少,也不懂看论坛信息。有兴趣讨论供电所有环节的烧友,也可以加镁声微信,yusan728968,有些不便公开的大坑和玩法心得,注明论坛ID后,可以开放权限看我朋友圈的文章。
.
美标插座芯发展了几十年,早已经完全标准化,有一套完备的规范和测试方法。每一款的产量是以百万千万为基数。音响专用品也是在标准插座芯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结构和标准版基本一致。
.
标准插座芯的结构,包括面盖、底座、插片、底盘、螺丝垫片等五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对声音有影响,镁声会一一分解说明。
.
.

作者: 阿七    时间: 2020-11-6 08:56
好文,期待更新!!!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20-11-6 16:58
阿七 发表于 2020-11-6 08:56
好文,期待更新!!!

谢谢关注。继续汇报。

.
标准插座芯的结构,包括面盖、底座、插片、底盘、螺丝垫片等五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对声音有影响,镁声会一一分解说明。
.
.
面盖主要考虑光滑、阻燃、耐磨和耐冲击,所以多用pc、pbt或者pvc、尼龙,其中pc和pbt都比较好,尼龙一般,pvc比较差。几种材料的辨别方法大家有兴趣可以百度一下。
.
底座对外观要求不高,结实耐老化阻燃就行了,所以采用的材料种类比较多,镁声喜欢树脂材质的声音(早期的电木也是树脂的一种,混合了木粉),需要提醒的是,同样的材料,进口料和国产料声音区别还挺大的,镁声当年定制产品专门对比过。
.
插片材料有紫铜、黄铜、磷铜、铍铜、或者纯银。紫铜比较软,容易失去弹性,所以美国荷宝早期有,后来都改黄铜了。 紫铜比较温暖,解析比较差;黄铜磷铜都是很大气正路的声音,力度也很好;铍铜细节更多声音更纯净。
.
铜料往往容易氧化,所以有的做了电镀。早期都是镀镍(商家号称镀铑或者白铜),音响用的发烧插座会镀镍之后再镀金或者镀铑。
.
镀镍层非常致密,可以大大降低镀金镀铑的成本,但由于镀镍后插片会带有磁性,造成染色,高频有粘连感不清爽,所以更为发烧的做法,是无镍镀金镀铑,失去了镀镍层的封固隔离,镀层要厚很多才能得到同样的外观和耐久性,所以成本要高几倍。
.
镀金后低频明显肥厚丰满,镀铑就清秀细腻空灵,两者结合使用可以很大程度进行调声。甚至可以火零线插片用不同的镀层,取得综合的效果。

插片的厚度有0.8、0.9、1.0几种,镁声都用过。别看这小小的厚度差别,声音效果差别很大。1.0的明显胜出。烧友买插座,从螺丝位置是可以观察到插片厚度的,早期美国产的荷宝,明显比后期的要厚。
.
插片的结构也很重要,两个平行片的结构是最不耐用的,美标20a那种,有横着的插片,强度很大,声音也有力度。
.

作者: nannanle    时间: 2020-11-8 23:22
暴力拆解过ABL的几款插芯(镀铑、镀白金、镀金、无镀层),分别作了校准之后对比其他插芯测试微阻抗(20hz-20khz分了几个点),用的是日置高精度电桥,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作者: dailei.0    时间: 2020-11-20 09:51
必须顶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20-11-24 16:27
谢谢以上朋友的关注和回复鼓励。
.
电源线的屏蔽及接地
.
很多烧友认为,屏蔽及接地这还用说吗?三芯一网的电源线,惯例都是屏蔽网插头处接地,尾巴悬空的啦?——地球人都知道!
.
呵呵,其实屏蔽和接地是最值得研究的!焊机派都知道,接地点在线路板上换个位置,哪怕是同一条走线上,效果就大为不同。网传电源线就要头接地尾悬空,其实并没有权威的资料对此进行规范。那么多生产电源线线基的专业厂,古河、万隆、范登豪等等,似乎都没有明确规范电源线的做法,而是让大家自由发挥。但古河的成品线,主要是以头接地尾悬空为主。
.
镁声专门把古河、万隆的原装线拆开,改接地点对比,然后再把整条线的外皮剥开,调整屏蔽网的方向,花费了无数的精力,终于搞懂了这个问题。现在在hifi168首次披露——
.
镁声从10几年前,就开始diy线材和插座。周末从淘街买各种洋垃圾线基和二手头尾来组装。那时美国二手荷宝插头和插座真是便宜啊,几元就可以交易。比较好的荷宝纯铜底插座也才十几二十元一个。
.
说实话,那时做了那么多线,其实自己并没有(也不可能)掌握到做线的诀窍,一是当时自己的音响系统素质有限,还不足以对线材的表现做出鉴别;二是自己当时并没有树立正确的听音观,即使听出变化,也不知道对错;三是当时的网络并没有专业的diy线材教程,纯粹是想当然瞎碰瞎试,后来大量搜索国外论坛的资料,又在国外买了一些制作发烧线的“秘籍”,才掌握到各种做线的技法。
.
记得当时对于屏蔽网的处理也主要都是采用头接地尾悬空的方案;后来碰到不同的线基,也试过头尾都接地、都悬空、尾接地等等不同的接法。随着器材的不断升级,慢慢自己能听出不同接法彼此的差别了,但还是没有掌握到规律。为此查阅学习了大量的屏蔽和接地理论,也依然没有找到头绪。
.
直到几年前,自己发现了线材导体的方向性,忽然醒悟:屏蔽网也是有方向的!而成品线基的屏蔽网方向其实是随机的,所以头接地、尾接地的效果,也变得毫无规律可言。想到这里,立即买了一卷屏蔽网,用自己的方法测试了电气方向,拆掉成品线基的屏蔽网,再次反复实验,终于慢慢得出了初步的结论。
.
说到这里,需要补充说明一下,音响线材所受到的干扰主要有哪些方面(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同的专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结论):一是辐射干扰;二是容性耦合;三是感性耦合。辐射干扰主要包括手机网络信号、FM调频广播等等,几乎任何听音空间都会存在;容性耦合和感性耦合是在发烧友器材和器材之间、线材和线材之间产生的,通过合理布线、拉开距离、改变角度得到一定程度地减弱(具体有一些实用的技法,以后再说)。
.
不同的干扰有着不同的频率范围,而屏蔽网是不可能做到全频率有效覆盖的,只能在某个特定频段起作用(某些进口名牌线材号称100%屏蔽,一听就是大忽悠)。
.
屏蔽网不同的接地方法,刚好对应着不同的干扰来源!(我这么说,其实不是很严谨,但论坛发这个贴子,主要是交流玩法和心得,而不是学术论文。镁声希望尽量把自己爬到的几百篇论文、几十本专著的心得,用尽量通俗的方式汇报出来,而不是掉书袋,讲一些别人听不懂但能显示自己很内行的概念和废话。请谅解!)
.
屏蔽网不同的接地方法,刚好对应着不同的干扰来源!两端悬空的时候,屏蔽网就相当于一个法拉第笼子,可以一定程度地屏蔽外来辐射干扰,这如同铁皮柜子可以屏蔽手机信号一样的道理。屏蔽网一端接地的时候,可以一定程度地屏蔽容性耦合,也就是电场干扰。屏蔽网两端接地的时候,可以一定程度地屏蔽感性耦合,也就是磁场干扰。
.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不同接地方法,效果是各有侧重,而不是非黑即白泾渭分明的。所以会导致不同的听感效果。也正是因为屏蔽层接地过于复杂,一些业界大佬甚至主张干脆取消屏蔽网,说裸奔的效果最自然。镁声也专门对比过,裸奔的声音比较柔和自然,但分析力、黑度、音场、结像都存在不足。所以镁声线依然采用屏蔽网,甚至是双重、三重屏蔽。
.
实际测试下来,两端悬空虽然可以减少辐射干扰,但会增加容性耦合,所以不推荐。而两端接地,在一些系统会造成地线环流,产生“嗡”声或者背景不够黑。镁声还是推荐一端接地的玩法为主。
.
一端接地有头接地和尾接地。前面说了,由于成品线基的屏蔽网方向大多数都是随机的,所以之前听到的头接地和尾接地的不同效果,很可能是屏蔽网方向所导致的。认准屏蔽网的电气方向之后,头接地的声音有扩张感,音场大,结像靠前;尾接地(屏蔽网也反向安装)的声音有退缩感,音场深,结像靠后。
.
所以,您说屏蔽网头接地和尾接地,哪个是正确的声音呢?镁声认为都正确,但有不同的风格,可以参考线基的癖性,灵活使用,起到调声的作用。——这就是镁声苦苦钻研屏蔽网接地技术最终的心得。
.
当然,音响技术博大精深,不排除镁声今后继续学习的过程中,又会提高认识改变看法。实际上屏蔽网在镁声线上的应用,也比镁声在此文中的描述要复杂得多,比如某些系列的镁声线,拆开后会看到有两端接地的情况,其实这是在中部某个位置,已经切开了;又或者是双重屏蔽,分别在一头一尾接地。——这都会带来崭新的听感体验。
.
屏蔽其实不但是屏蔽网这一种形式,还有铝箔、银箔,螺旋线、排绕线等方式,以对应不同频率的电磁干扰。
.
.

作者: vcflash    时间: 2020-11-24 23:15
学习了!非常感谢!
作者: interhifi    时间: 2020-11-25 10:38
楼主有机会不妨试试韩国Allnic的线材,接插件采用高温熔接的方式,屏蔽则是采用镍合金网。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20-11-26 18:16
谢谢介绍。看资料很多独创技术,值得关注。
作者: dannyluo    时间: 2020-11-26 22:08
本帖最后由 dannyluo 于 2020-11-26 22:10 编辑

上周六参加了试听会,声音回到“解放前”,糊,蒙,慢.(奥立,nuprime试听会)
作者: fengjohnny    时间: 2020-11-27 11:49
好文!谢谢分享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20-12-1 16:32
本帖最后由 镁声绕梁 于 2020-12-1 16:36 编辑

谢谢以上各位网友的关注和鼓励!
.
.
屏蔽说完了,最后说说外包和调声。
.
烧友玩音响,应该知道一个基本的物理知识,那就是听音室内所有的物品,都会向外发射不同频谱特征的电磁波。无论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无论是否通电,都是如此!电磁波的强度和距离及温度有关。
.
所以,电源线线身的所有包裹物料,都会对声音造成影响。套上棉质的外套,就会带来厚暖的感觉,套上pvc塑料,就会有薄和硬的感觉。(每每看到某些烧友出二手线材,连线身外包的塑料套都没有撕开过,便知道他其实还没听到这条线真正的声音呢)。镁声试验了过百种物料和胶带,找出了声音友好型的十几种物料,对不同线基进行组合调声。
.
一直在旗舰凤凰系列应用,2021版首次下放到中低档线材的真丝就是镁声线的独创。真丝能让声音带有粘滞感和纹理感,就像温润的古玉或古瓷,而不是以新充旧的赝品泛着薄亮的贼光。
.
包裹线材的真丝一定要100%蚕丝,如果想节约成本,用柞蚕或者70%的丝棉,声音立即就坏掉,过于厚暖吃掉细节。
.
地板贴着电源线喇叭线,也会发射不同的电磁波造成染色,例如大理石地板让声音变冷,木地板和地毯让声音速度感变慢。如果用线托或者泡沫块把线材架空5~10厘米,可以大大减轻地板材质的影响。但线托不同的材质又会带来新的音染。所以镁声的独门诀窍是把线吊起来,很多烧友来镁声家访,都学会了这个方法。具体大家脑补一下即可。
.
为了增加美观度和高级感,很多进口线材都在线身套上一个精美的套环。早几年镁声也开发了这个产品,套在线声的确会让声音产生变化。不同材质的套环、不同的镀层,都会让声音产生相应的变化。后来发现金属套环稍稍会抑制高频延伸,就没有再用了。很多大牌线材也许同样发现了这个问题,把套环材质改成了原木、亚克力、皮革等非金属材料。有兴趣的烧友可以做个对比,把手头线材的金属套环(尤其是铝质的)拆下来,声音会更加自然一点的。
.
欧亚德F1M1插头尾,外面的铝壳除了屏蔽作用,也相当于金属套环,我都是拆下来才使用。古河FI50插头尾的外壳,所有的螺丝和金属全部是接地的,就没有抑制高频的情况,反而高频甜美泛音多。(但也许由于塑胶电气特性差异的缘故,镁声个人认为欧亚德F1M1插头尾的声音更加真实自然一点。)关于插头尾,之前的帖子详细分析过了,不再赘述。
.

作者: zjb111    时间: 2020-12-5 07:01
感谢镁声老师的经验分享!
作者: dailei.0    时间: 2020-12-9 11:34
学习了,再顶!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20-12-16 17:04
本帖最后由 镁声绕梁 于 2020-12-16 17:07 编辑

说说我所知道的“量子”以及“量子”在音响领域的应用

.

动笔写“量子”的念头已经很久了,但由于这个话题一直出现,就会引发巨大的争议,镁声不愿意蹭这个热点,所以等尘埃落定,才梳理一下思路,静静写一篇不引起人注意的小文章。

.

这个帖子不针对任何商家、任何品牌。大家静静看看就好,有需要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的,可以加镁声微信yusan728968,有问必答!请勿跟贴发起论战。

.

镁声最早听到“量子”这个名词,还是八十年代学大学物理和电磁学的时候,这个名词是普朗克在1900年最早提出的,他在研究黑体辐射的时候,发现能量的释放和吸收是不连续的。最小的能量单位就叫做“能量子”(群)。后来,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了光量子假说;1925年诞生了定量研究物质量子特性的理论量子力学,成为研究原子、分子以至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和性质的基本理论。1993年,诞生了量子通信的概念;是利用量子叠加态和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新型通信方式,目前仍然是最热门的前沿科学。

.

物理学上的“量子”概念,大家看到这里就可以忘掉了,因为后面所说的音响领域的“量子”其实和这些物理概念,没有半毛钱关系。

.

镁声最早在音响领域听到“量子”这个概念,大约是2011年。由于工作原因,需要经常在国外的网站找资料。当时痴迷音响,对各种音响调声的配件非常感兴趣。偶尔浏览国外的网站,发现一位名字叫做jack bybee的大神。据说bybee年轻时在美国海军的潜艇上工作。他发现了一种物质,可以过滤声纳的底噪,提高信噪比。退役后,他把这种物质应用到了音响领域。做成大小不等的bybee quantum量子净化模块(子弹),串联到电源线或者信号线上,就能改善声音。售价在几十美元到几百美元不等。

.

由于bybee使用了quantum(量子)作为自己产品的名称,所以后来,很多著名的发烧音响附件厂家,把bybee quantum量子净化模块安装到自己的产品内部,也给产品起名叫做量子***。

.

除了模块,当时bybee还直接销售bybee quantum粉末,(后来也叫做bybee星辰物质),镁声辗转购买到手,也做了一些测试和研究。它们的来源是南美的一种火山灰,并掺杂有稀土金属氧化物(例如锆和钕)。

.

老客户应该都记得,镁声当年推出的镁声油,其实就是加了量子粉末的一种美国贵金属护理油。后来,又开发了加入量子粉末的镁声接地盒。由于镁声知道,bybee的这个粉末其实和物理学上的量子概念毫无关系,所以,镁声没有学其他品牌打量子的招牌,低调销售了一部分之后,由于自己开发线材实在忙不过来,就停产了。

.

2013年,镁声从台湾引入TELOS品牌,当时和品牌创始人小林聊到bybee,原来他也是bybee的粉丝,并把bybee的技术应用到线材、保护盖、量子贴纸和保险丝等一系列产品上。(后来镁声成为TELOS产品的国内总代理,引进销售了采用bybee技术的全线音响调声产品。)

.

现在镁声手头还有一批TELOS的存货,一直没有清仓,一来避免扰乱新代理的价格体系,二来保留着纪念那段痴迷于尝试各种神奇调声配件的日子。

.

当时已经有其他几个著名的音响品牌引入了Bybee的粉末或者模块,并开发出了其他一些调声配件。例如量子电源处理器,量子插头尾,量子线托等等,有的牌子可能也觉得叫量子不合适,就改几个字母,例如*CF之类的,变成自己的独家技术。

.

更有台湾的一些公司,拿到量子粉末之后,对他进行了更加广阔的开发和运用:例如做成膏药,宣称具有养生保健治疗的效果;做成陶瓷环,当项链坠佩戴在脖子上;做成口袋,套在酒瓶上,就能让白酒红酒更加醇厚,等等等等。

.

以下是翻译软件翻译的bybee的销售宣传——(文内有网址)。

.

Bybee Technologies已使用掺有锆和钕等稀土金属氧化物的陶瓷开发了Bybee量子净化器​​。它们实现了光速的92%的VP,这远远高于普通导体的VP,后者通常在光速的50%到70%范围内。除了接近超导以外,Bybee净化器在任何电路中都具有电无源性和稳定性。Bybee净化器不会产生任何相移,并且完全无反应,这意味着电容和电感之间没有电抗。例如,当放置在放大器的电源变压器和二极管桥之间时,Bybee净化器可消除不希望的阻抗失配。在放大器到扬声器的连接中,无电抗会产生最佳的信号传输,并给放大器带来更简单的负载。传输数字信息时,Bybee净化器可消除方波前沿可能发生的过冲和振铃。这种失真是数字声音通常伴随的刺耳和刺眼的主要原因。许多受人尊敬的发烧友都对Bybee Purifiers发誓。大型Bybee最多可处理15安培的电流。

Small Slipstream Quantum Bybee净化器代表了原始设备(上图)的稀土金属氧化物技术与碳纤维材料的结合。在内部,它们由纳米管组成,比人类的头发小得多。通过在每个设备中加入大量的纳米管,它们能够处理的电流量与最初的最高可达4.3A的小型量子纯化器相同。新型BYbee Slipstream量子纯化器的信号纯化能力优于其前代产品!

Bybee Silver Slipstream小型净化器使用18 AWG实心银线,强烈建议用于数字电路输入/输出...

新物品!

售价4,200美元的Bybee金色女神“超级效果”扬声器子弹https://www.vhaudio.com/acpowercondition.html#furutech-clear已被音频评论家和客户称赞为所有Beebee插件中音效最强劲的配件。这些新设备-Bybee内部扬声器子弹是Jack的DIY / OEM版本,使它们更加实惠,每套仅售859.99美元(双线扬声器需要两套)。

.

.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20-12-21 15:15
绝大多数发烧友都不知道的美标插座使用宝典之一——双口插座两个口的声音不同
.
仔细观察美标插座可以发现,两个锁线螺丝之间,不是宽铜片直通的,而是断开,通过一条窄窄细细的铜带相连,而且铜带上面有冲压的缺口,(以便于用一字螺丝刀扳断铜带连接片),这个连接片成为电流传输的薄弱环节。
.
如果接线接在左边的螺丝位置,那么左边插口的能量感就更好,反之亦然。所以镁声DIY插座,接好线都要标好位置,优先选用接线螺丝对应的插口。或者在两个螺丝之间,增加一条粗铜线作为跳线连接,就能拉平两个插口的供电力度。
.[attach]210440[/attach]

[attach]210441[/attach]
后来为了测试BYBEE粉末加入插座塑胶的效果,干脆自己开发镁声插座,就不妥协采用了左右螺丝之间不断开直通的方案,线接左接右,声音都不会变化。
[attach]210442[/attach]
.
绝大多数发烧友都不知道的美标插座使用宝典之二——(四口)排插内部连接线的接法
.
四口美标插座,内部连线的接法对声音有很大影响。普通接法比如说进线接在左边插座,然后跳线到右边,这基本是可以的,但插器材的时候要注意,功放插左边,前端插右边,声音会更加自然顺畅。
.
也有的接法是,进线火线接左边插座,进线零线接右边插座,然后分别跳线,这样的好处是基本可以解决左右插座声音不一致的问题(其实还是不一致,原因是导体方向不同,但差异比较微妙)。
.
更好的接法是,从排插入口开始,火零地全部一分二,对称接到两个插座上,这样可以一定程度减弱左右插座之间的串扰。如果需要能量感更好,可以再把两个插座的火-火、零-零用粗线连接起来,很适合双后级。双后级分开插两个对称的美标插,效果比挤着插在一个插座上要好很多。
.
绝大多数发烧友都不知道的美标插座使用宝典之三——不同器材在多口插座上排序的学问
.

对于一个四口插座,或者是两路专线各接了一个美标两口插座,在插上系统器材时很令人纠结,到底是cd(解码)、前级共一个插座,还是前级后级共一个插座呢?
.
正确的方法是:cd(解码)机用一个插座,后级用另一个插座,然后把前级分别插在cd(解码)旁、后级旁对比一下,哪种声音好就用哪种。
.
更好的方法是:前级用一个插座,后级用另一个插座。在插前级的插座空位上,再插一个带线的排插,然后插上cd(解码)机。声音有明显的提升。
.
很多烧友看到这里会很奇怪,多个香炉多个鬼,不是应该尽量减少供电的环节吗?怎么多了个排插,效果反而会好呢?这是因为cd(解码)机工作时产生的高频电磁干扰,经过插座芯和延长线之后,由于多次阻抗失配,得到一定程度的衰减,对其他器材的负面影响也就会削弱。而50Hz的低频电流受到阻抗变化的影响比较小。(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开发不压缩动态和能量感的滤波和隔离模块,用在排插内部。)
.
绝大多数发烧友都不知道的美标插座使用宝典之四——插座夹持力的奥秘和调整

一些烧友玩插座比较多了,就会发现不同插座的夹持力是不同的,有的很紧,甚至会把插头刮伤,有的很松,感觉很顺滑。那么到底是松好还是紧好呢?镁声玩接线螺丝扭矩多年,可以明确地说,最松的螺丝扭矩,夹持力也比最紧的插座要高。所以,插座夹持力一定是越紧越好。够紧的夹持力,除了减少接触电阻,还可以降低共振,避免由此引发的声音的不安定感。
.
夹持力的松紧由三个要素决定,材质、厚度和结构。黄铜弹性好,导电一般,工业医疗普通家用是没问题的,所以普遍用于荷宝、立顿等美标大厂,用在音响声音就比较粗粝。紫铜导电好,弹性差,插拔一定的次数之后就会变松,声音也会软掉。铍铜弹性和导电性都很好,是高端插座的首选。厚度方面,一定要选足厚1.0mm的,声音和耐久性都好一些。结构方面,两个平行结构的插片是最容易变松的,美标20安插座芯采用的5爪结构夹持力大也最耐用,但边缘划着插头脚,容易刮伤镀层。还可以在插座芯的插片外圈,套上弹簧或者是橡胶圈等,既增大了夹持力,又有阻尼减振的功效,对声音表现有明显的提升。
.
多数插座的夹持力是可以调整的。有的插座(例如镁声插座)是可拆的设计,有的不能拆开,但把硬铁丝的一端弯成钩子,就可以从插孔勾着插片调整松紧了(注意断开电源)。还可以买几只小锉子,清理一下插片表面的氧化物,再用镁声油护理一下,这样处理之后,老插座换发青春,声音表现比几倍十几倍价格的新品更好。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21-3-16 15:39
拉音响专线的实用知识点
.
1、拉单线还是线缆?
.
如果您懂得试听确认导线的初始电气方向,(不是外皮印字方向!)那么拉单线可以得到全部正确方向的专线。(镁声帮朋友开展过这项服务,但现在太忙就没有做了。抱歉!)
.
如果您不懂这个,那就直接拉3芯4芯复合线缆吧。因为单线火地零之间的线序有讲究,一不留神就会犯错。
.
2、哪个牌子的线比较合适?
.
国产线镁声推荐广东的南洋电缆,选PE外皮,不阻燃的,声音更好。不要用音响专线中最著名的牌子***,那个是pvc外皮的,介电常数高而且不稳定,让声音紧张不自然。进口的某些洋鬼子线,大几百一米,其实没必要。洋垃圾里偶尔也有好线,例如furukawa、日立的三芯pe绝缘7股线缆,不阻燃的那种,以前帮烧友拿了不少,现在很少见了。
.
(需要了解更详细的品牌资料、图片,可以加镁声微信。yusan728968。)
.
3、单支硬线还是多股细丝的软线?
.
两者都有好线。单支线速度快,干净利落。多股细丝温暖丰满。至于地线,不推荐单支,多股细丝线效果更好。地线在线缆外面独立走!懂行的话,在拉铜线做地线的时候,可以多拉一条李兹线或者镀银线,根据系统的声音特点组合并联接地,可以像均衡器一样大大拓宽调声的手段和幅度,而且不会造成相位扭曲。
.
线缆可以考虑买4芯的。两条或者3条同规格的。一条走数字(四芯可以接成两路),一条走后级(四芯可以两两并联,当一路用),另一条走模拟。以后还可以根据器材升级情况灵活调整。
.
4、空开和漏保需要用发烧级别的吗?
.
只要是电磁式的,内部有线圈,大电流在内部转十几圈,再贵都不如没有线圈的空开。例如熔丝式或者电子式。电子式容易烧而且不能修,熔丝式可以换熔丝,成本低。但壳子和熔丝都有几十种选择,要试到好声的组合很难。
.
漏保对声音的影响比空开小,其实不折腾也行。或者搞早期的黑色壳子漏保,图片这种。但这种没有燕尾槽,不好安装。不懂电工的不推荐。
.
5、已经装修好了,不想破坏装修,怎么拉专线?
.
近期也有了理想的替代方案,推荐给几位烧友,都有巨大的提升。在听音空间找到空调插座,把线头拉出来,接上“一分三”“一分四”隔离模块,就秒变三路、四路小专线供电系统(这一路的空开可以改成熔丝空开,能量更加充沛)。空调可以通过延长线接到其他插座,(现在空调都是节能型,2匹空调用2.5方插座就足够了。隔壁房间的空调插座,也可以打个墙洞接过来当专线用)。

作者: 空壳    时间: 2022-3-24 17:23
学习了
作者: tccvmax    时间: 2022-3-25 15:42
非常有用的知识,只是使用熔断器替代空开,只能选择工业大保险丝,我试了,声音很差,所以干脆把保险换成了紫铜柱,反正机子里面都有保险。不知道用网上那种9999的纯银柱做保险怎么样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22-5-7 16:56
.
说说声音的光泽感
.
在讨论音响系统各种声音特质之前,首先要厘清一个概念:音响系统自己是不会也不应该无中生有创造出声音的,而是忠实重播音乐软件(CD、黑胶、数字文件等)中已有的内容。要想音响系统能发出有光泽感的声音,首先,音乐软件中所记录的声音,也应该是有光泽感的。有些不对的器材和线材,能让任何录音重播时都带有“光泽感”,例如薄声的CD机或者低档的镀银线,这种“光泽感”,是缺乏变化、空洞呆板、甚至是锐利刺耳的声音,不在此贴讨论之列。
.
那音乐软件记录的声音中,哪些是具有光泽感的声音呢?
.
镁声清楚记得,读小学的时候,大姐在学二胡。一开始是用入门的四块多一把的琴(那时几块钱也很值钱了),天天在家咿咿呀呀拉着“东方红,太阳升”,那叫一个刺耳!当时我觉得很奇怪,这么难听的乐器,学他干嘛?后来每次拉琴之前,在马尾弓上擦上松香,声音马上厚润悦耳了很多。(所以多年以后开始玩音响,一看到“松香味”这个词,立刻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
大姐学了几年后,拉出来的曲目越来越好听,就考虑换琴。当时她的老师把自己用过的琴借给她拿回家体验了几天,一开声,我立即就听呆了,音量比平时的几乎大了一倍,悲愤时无语哽咽,如泣如诉;快乐时金声玉振,明亮灿烂。我当时很奇怪,大姐同样的手势和技巧,怎么一下子好听了这么多!(很多年后,我才知道,这些都是好琴具有丰富的泛音带来的听感)。
.
可惜,父母当时的意见是:“这把是好听一些,不过贵两块钱了不起了,冲破天卖八块,哪能要四十多块呢?十倍的价格啊! ”
因此,大姐依然用着四块钱的琴,我幼小的耳朵,也继续承受着差琴的摧残。(所以几十年后,当儿子表露出想学吉他的意向时,给他买的第一把吉他,就是制琴大师精调过的古典吉他。)
.
扯远了,言归正传,镁声想说的是:声音的光泽感,是由丰富而自然的泛音所组成的,乐器上就是名琴和普通琴的差别,人声上就是帕瓦罗蒂和卡雷拉斯的区别。记得网上有个视频,是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的大提琴,拉出来的声音对比,有兴趣的烧友可以搜出来用耳机听一听。
.
那么,如何让音响系统,能发出有光泽感的声音呢?
.
(这个题目其实不够贴切,确切地说,是“如何让音响系统,具备完美呈现有光泽感声音的能力?” )
.
理想的系统,既能敏锐分辨音乐家手中名琴的不同音色,也能揭示音乐家细微的情感表达。聆听这样的系统,绝对不会单调和乏味、拿着遥控器不停换下一曲;更不会刺耳,听着让人觉得烦躁坐不住;这样的系统,弱奏时让人屏声静气,爆棚时令人大呼过瘾。
.
如果软件中的内容本身缺乏光泽感,例如粗制滥造的刻录碟或者盗版碟、或者某些入门录音设备录下的业余爱好者的练习曲,音响系统也应该能如实呈现粗劣盗版碟片的干涩、单调和空洞,而不会人为增加染色,带来甜美悦耳的听感。(镁声购买并认真调整聆听过的十几套音响器材中,某些胆机和音箱是有这种“美颜” 特效的,听多了比较腻味)。
.
音响系统要达到上述目标,首先需要器材具备一定的素质,而且搭配得当,供电和接地都没有问题;其次,要想调整出“有光泽感”的声音,必须使用正确的线材。
.
.(待续——)
.
这里有更多原创调声心得,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52263-18.aspx
.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22-5-11 16:42
网友bollerluo兄提出一个好问题:光泽感和价格挂钩吗?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可以掰开来仔细说一说——

.

镁声爱折腾,发烧三十年,从diy器材到品牌器材,从国产功放到进口功放,从二线品牌到一线品牌,从胆机到石机,从录音室专业器材到民用器材,都折腾了个遍。直到前几年,在大烧的指导下,聆听和调整了多套HIEND系统,才感悟到顶级品牌独有的美声特质,也初步认同了这种观点:多数时候,只有一线hiend品牌,才能发出有内涵有贵气有光泽感的声音。(但顶级品牌堆砌在一起,如果没有行家老烧精心调整,一样会发出刺耳的声音。)

.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只有一线hiend品牌,才能发出“有光泽感”的声音呢?镁声个人认为:“光泽感”所对应的高保真物理参数,其实就是音乐泛音部分的保真度,不能添加,不能减损,不能扭曲,不能脱节(相位不一致)。这个指标是仪器无法测出的,也不会标在器材的参数表上,所以多数普通器材不会关注这个点。而hiend品牌,追求极致,用更好的元件,更纯的材料,更精确的配对,实现了泛音部分的高保真,自然就能够再现“有光泽感”的声音。

.

所以结论是:光泽感是和价格挂钩的!

.

镁声玩过几台口碑很好的专业功放,英国的剑桥sr707,和mc2等等,共同特点是:管子很多,推力很好,初听很惊喜,但和hiend品牌例如高文、FM、诗醉同平台对比,基本无音色可言,鲜活度细腻度尤其是光泽感也不够,再次说明了玩音响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最后还是老老实实用回民用功放。

.

除了器材,线材也是如此:通过控制导体细丝直径和编织结构,可以设计出不同三频分布和不同风格声音走向的线材,例如细腻柔美的,或者气势磅薄的。然而要想让线材能呈现鲜活、敏锐、具有光泽感的声音,却不是单靠结构设计就能实现的,必须加大投入——更纯的导体,更好的头尾,更低介电的材料,更少的内应力。所以镁声才下重本订购昂贵的市面最高纯度的银线和铜线,镀上24k金,再进行再结晶和深冷处理,然后贮存“陈化”,这样的材料做出来的线材,开声就有光泽感和贵气感。

.

作者: stevencc    时间: 2022-5-12 09:32
镁声绕梁 发表于 2020-12-21 15:15
绝大多数发烧友都不知道的美标插座使用宝典之一——双口插座两个口的声音不同
.
仔细观察美标插座可以发 ...

绝大多数发烧友都不知道的美标插座使用宝典之一——双口插座两个口的声音不同

上面的现象察觉到了,但原因不对,核心的原理没理解到。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22-5-12 11:29
stevencc 发表于 2022-5-12 09:32
绝大多数发烧友都不知道的美标插座使用宝典之一——双口插座两个口的声音不同

上面的现象察觉到了,但 ...

谢谢指导!我再感悟感悟

如果您愿意明示就更好了,每一位看到帖子的烧友,也会从内心感谢您的。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22-5-12 11:33
tccvmax 发表于 2022-3-25 15:42
非常有用的知识,只是使用熔断器替代空开,只能选择工业大保险丝,我试了,声音很差,所以干脆把保险换成了 ...

谢谢鼓励!我买了市面所有的大保险丝,挑出来最好声音的,再进行深冷和音乐电流煲炼处理,效果不错。如果您有兴趣可以试试。

如果不要保险功能,换铜柱银柱,我觉得不如直接在接线那里跳过空开。
.
.
作者: stevencc    时间: 2022-5-13 10:31
镁声绕梁 发表于 2022-5-12 11:29
谢谢指导!我再感悟感悟

如果您愿意明示就更好了,每一位看到帖子的烧友,也会从内心感谢您的。:han ...

美标插座接线和使用都是有讲究的,无论是零线还是火线,靠近地线的那边是输入,远一点是输出。两个插座,靠近地线的一个能量会强一点,远一点的那个会顺畅自然,所以我建议使用远一点那个。大家可以检查一下,相信绝对部分人都用错了。小弟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说得不对请多见谅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22-5-16 18:23
stevencc 发表于 2022-5-13 10:31
美标插座接线和使用都是有讲究的,无论是零线还是火线,靠近地线的那边是输入,远一点是输出。两个插座, ...

谢谢指导,又学到了新东西。
作者: stevencc    时间: 2022-5-18 15:21
镁声绕梁 发表于 2022-5-12 11:33
谢谢鼓励!我买了市面所有的大保险丝,挑出来最好声音的,再进行深冷和音乐电流煲炼处理,效果不错。如果 ...

保险丝建议使用大厂出品(力特和舒特就可以),没必要用些贵金属,FM acoustics机器内几乎很少用到镀金镀铑的接插件是有原因的,一根保险丝提升不了一套系统的根本素质,但使用不当可以毁掉一套系统。原厂出来的保险丝没啥事不要乱动,坏了更换保险丝最好正反两面都听听,声音会有不同的。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k.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