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国产音响犹如国足 [打印本页]

作者: dannyluo    时间: 2021-4-21 10:08
标题: 国产音响犹如国足
只谈音响,不讲政治,谢谢!
作者: rock    时间: 2021-4-22 10:15
要沉下心来做一件事情太难了...
作者: 楚王项羽    时间: 2021-4-22 10:56
这个需要静下心来做,现在的国人还是很浮躁,一心想赚大钱吃个胖子一锤子买卖短视,等都不为生计的时候,音响也就慢慢的做好了,那时候普通百姓都有很高的音乐素养,一个月听一场音乐会,对音乐音响都有鉴赏力了。。。。
作者: stevencc    时间: 2021-4-22 15:06
没办法,本来高端音响这个行业就是门槛高,加上国内给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完全封闭,导致国内玩家都在想当然的玩,99.99%的人连门槛都还没有跨过去。
作者: 边走边唱    时间: 2021-4-23 18:38
国产器材的量其实很大的,只是可能不在你的圈子里。
现在进口的器材,稍微有些江湖口碑的,都越来越贵了,越来越脱离劳苦大众了。
楼上兄弟提到的门槛,这个是需要真金白银才跨的唉,空间如果到位的话个人直接一套MBL四分体含音源功放西装就退烧了,问题是有这么容易吗
作者: booool    时间: 2021-4-23 21:13
国产胆机还是很实惠的   只是到不了hiend圈层
作者: vcflash    时间: 2021-4-25 18:05
如果创业做音响,首先在生活和财务上要实现个人自由,如果不再是为了简单的生存吃饭而做,这就是成功第一步。
作者: scfan    时间: 2021-5-20 11:55
一是技术实力
二是艺术审美

都很难,相对而言,二尤其难,难在三

三是自我认知

作者: HAIL    时间: 2021-5-20 14:05
难在不自信,自己都不认可自己
作者: 玫瑰骑士    时间: 2021-5-22 01:07
不要这么武断,国产器材里面也有hiend的产品。
作者: 玫瑰骑士    时间: 2021-5-22 01:10
booool 发表于 2021-4-23 21:13
国产胆机还是很实惠的   只是到不了hiend圈层

胆机本来就不属于hiend的范畴,更别说国产胆机。
作者: 老K    时间: 2021-5-30 16:12
奇怪的是最近不少东欧小国的音响器材在中国大行其道。不知道是否存在崇洋媚外因素?
作者: 怀旧    时间: 2021-6-4 20:57
在音响方面,东欧不是小国,我们也不是大国…
作者: fae    时间: 2021-6-18 00:15
北京的O家,A家,西安的M家,以及深圳的Q家,天津的H家,山东J家,珠海S家,表示继续努力,在各自领域继续努力扩展国际市场。
作者: 空壳    时间: 2021-11-1 16:06
崇洋媚外?
作者: Sonata    时间: 2021-11-2 13:09
开放几十年,国产音响在主流市场上的长期缺位,不要仅仅归结于发烧友所谓的崇洋情结,这些年国产品牌沉沉浮浮,幸存下来国产牌子影响力原地踏步,无外乎多多少少存在着没有自身风格、质量急功近利、平衡审美观缺少等诸多的原因。
作者: clover    时间: 2021-11-2 13:37
老K 发表于 2021-5-30 16:12
奇怪的是最近不少东欧小国的音响器材在中国大行其道。不知道是否存在崇洋媚外因素?

小众才好卖高价,出名的那些基本上都比较透明了
作者: dx300    时间: 2021-11-2 16:02
现存的老牌子器材  代理权基本都在香港  都几十年了  与厂家的关系 非常稳定。国内的代理商只能另辟蹊径  找新晋的牌子做总代。东欧和前苏联的新牌子  基本都是国内的代理在做了
作者: 能量    时间: 2021-11-3 17:08
放眼天下,产品琳琅满目,百花齐放,但当经过深入市场一年多的接触后却发现,国产产品发展现状仍然堪忧,目前国内功放98%的品牌只创新了个外观,里面全还是以前那些旧概念旧技术的东西,都是些急于赚钱囫囵吞枣地做产品照瓜画葫芦地推出产品的经营观念,从没创新过。  而国产音箱产品也差不多如此,从不去深入研究最基础的东西:喇叭单元,只管在市场上信手拈来式的拿配件装配产品,然后套上某个品牌的外观推出产品吆喝兜售尽快赚钱。。。:  以上这类没有自主技术没有灵魂却安上一个洋气商标LOGO的产品其性能都是堪忧的,还常常被冠以"支持国货”名义挟持着收割市场韭菜,更有胆肥者狂言"品牌与小作坊“产品无差别吆喝着蒙蔽音响小白,这种存在于国产音响设备市场的现象已被吐槽了几十年的了,可一直没啥改观。  当然,国产品牌中还是有那么几个拿得出手的产品的,但屈指可数,也有二,三个品牌展现出其创新的概念,但目前其产品仍末成熟,而现在在某平台上极力推广的那些音响产品都差不多属于上述的情况,所以整体而言国产音响产品仍然处于同质化严重且科技价值偏低的境地中,口号喊几十年来,可惜进步不大。  国货当自强,振兴国货需奋斗,别让我们"爱在心里口难开”!
作者: 能量    时间: 2021-11-3 17:12
小覃 发表于 2021-5-29 11:50
老烧友常说胆机重放人声有优势,但是在我听众多胆机中重放人声多数歌唱者好像几天没有开饭或者想开饭把嘴巴 ...

那个是结像度的问题,就是结像度太差,松垮了,没有线条感,力度松垮。
作者: 羊吃草    时间: 2021-11-4 11:03
国产货多惊喜,但持久度不够
作者: 莫阿    时间: 2022-5-12 15:44
很多人活在上一个世纪,坚硬的稀粥。
作者: myradio    时间: 2022-5-12 20:46
想HiFi崇洋媚外还真是不错的选择,看似贵些但真的不是走弯路
作者: qpwoeiru    时间: 2022-5-13 20:55
基础研究不够,声学基本原理没有弄清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就是我们国家推动强基计划的原因,这是基础。科学问题搞清楚了,再说艺术问题,那方面差的更远,我们的艺术家远少于科学家造成的。恰恰这个产品需要的是懂艺术的科学家,就更不要说真正需要的是懂科学的艺术家。你看看我们的社会对艺术对美的偏见,领导们花着千万过亿的投资,做出来的都是红配绿的粗俗建设。大家都太看重短期利益,太需要吃饭。所以艺术是吃饱了以后讨论的。艺术的衍生品也是。我们的艺术领域,查得更远,什么时候艺术全名普及,科学家们都有艺术修养,这个行业才能起步。
作者: myx888    时间: 2022-5-13 21:12
和目前的国内流行音乐差不多,都想赚快钱,火一阵就行。
作者: 黑海一舟    时间: 2022-5-16 22:49
玩音响全靠经验,真金白银满足耳朵,崇洋媚外几不存在,崇土媚内倒很愚蠢。
任何行业,洋货很少忽悠人,说玩音响崇洋媚外的,或者笑话老烧玄学的,绝大多数是没入门者。那是无知的误会。
国产音响太不像国足了,国足有国家巨额投入,国产音响呢?一直是边缘行业,一直没成气候,上世纪90年代国内音响企业有上百家,但很少规模企业,更谈不上每年几千万、几个亿的研发资金投入。看来,今生今世国产音响也不会成气候了。
但是,确有高人做出超越价格的作品(品种少、产量少),在跟大家熟知并认可的进口产品相比时。但是,国产音响,就主流而言,就是个业余足球队。
作者: 步月斋主    时间: 2022-5-24 21:18
音质至上, 为挑剔的发烧友而设计的!DL-200真正全平衡线路功放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k.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