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能否在音乐中加入不属于音乐的东西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姜兵    时间: 2022-5-17 22:49
标题: 能否在音乐中加入不属于音乐的东西
通过鹦鹉螺的成功演示,我们发现音响是可以接近完全还原音乐现场。当音乐家在你的客厅演奏的时候,我们能否要求加入一点我们喜欢的色彩,味道,厚度……
作者: 163ljy    时间: 2022-5-18 04:42
如果是调查问卷,我是需要的
作者: hoochy    时间: 2022-5-18 08:14
HIFI和HI END的区别,家用电器和发烧音响的区别,也是工作用来听声音的监听器材和闲暇时用来欣赏音乐的器材区别。
作者: wls    时间: 2022-5-18 09:18
监听不算民用范畴,那是唱片车间的事,工作环境并不轻松,有劳保补贴的。
作者: 石凝    时间: 2022-5-18 09:26
HIFI和HI END属于声音再现的艺术及技术,但凡再现肯定不会也不可能完全回归现实,无论声音、影像,只是在原点两端总有正向和反向失真,经常参加发烧友聚会,听一些所谓高端无比的系统,声底往往干净到一尘不染,那声音恐怕只有在朱峰或者阿尔卑斯山顶才听得到,凡间的录音室、音乐厅、教堂演绎出来的会是这种声音吗?在不少发烧友赞叹叫好的同时,我认为这也属于一种失真。所以声音再现过程中肯定加进了一些味精,而这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在当下技术和审美条件制约下伴随再现产品的东西,只是需要判断这些“不属于音乐的东西”属于正向或者方向,以及偏离幅度。
作者: rock    时间: 2022-5-18 09:35
沈阳姜兵 发表于 2022-5-17 22:49
通过鹦鹉螺的成功演示,我们发现音响是可以接近完全还原音乐现场。当音乐家在你的客厅演奏的时候,我们能否 ...

其实已经加入...任何系统的重播已带有其器材的个性
作者: 黑海一舟    时间: 2022-5-18 10:17
不属于音乐的东西是唱片、音响和环境自带的,不加也存在。
要做的是,如何尽力排除这些不属于音乐的东西。
作者: ftp838    时间: 2022-5-18 11:42
录音行业是一项专业,有专业标准。专业的录音师也会有所坚持,就是把录音真实地还原。
自己玩的话,HIFI或HI END,喜欢就好。
特别是钱在自己手上,喜欢怎样花就怎样花。
作者: Dynaudio    时间: 2022-5-18 11:54
黑海兄的说法更能服众。

看楼上各位的回复,想到一个成语典故:画蛇添足,或叶公好龙。
作者: 沈阳姜兵    时间: 2022-5-18 17:03
你好兄弟,言重了。大家处于不同阶段,求同存异。
作者: scfan    时间: 2022-5-18 17:33
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音响圈名人Jim Smith(曾经在Magnepan和Audio Research工作过,后单干,以高保真系统调音闻名),写过一本有关Hi-Fi的书,《Get Better Sound》

好像有这么一段话,说为了增添Hi-Fi的乐趣,会在器材重播的时候添加一些现场音乐会听不到的元素,比如Sound Stage(音场),这个元素和音乐重播并没有关系。

当然这只是他的一家之言,哈哈。

另外,手头没有原书,希望有的朋友能查看一下原文,我的记忆精准度一直是个问题[捂脸]

作者: myradio    时间: 2022-5-18 19:02
    我认为可以加,就是根据需要而已。因为音乐从拾音、录制再到引号放大、线材传导、扬声器放声本身就是一个演绎到演绎的过程,如果想在接近原有的声场、听感上添加味道或乐趣等等,完全可以通过物理、声学及空间学原理进行修饰
作者: jogo    时间: 2022-5-18 19:14
我们可以追求无限贴近真实,但是永远无法获得真实------- 土生阿哇仁波切
作者: Dynaudio    时间: 2022-5-20 14:33
这句话说得好,充满了思辨的气息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k.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