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指挥家:狄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伯恩斯坦、MTT【转帖】 [打印本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1-26 19:45
标题: 指挥家:狄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伯恩斯坦、MTT【转帖】
迈克·提尔森·托马斯(Michael Tilson Thomas)—人称MTT—大概是第一位无需掩饰自己同性恋身份而获得巨大成功的指挥家。

MTT从不在公开场合谈论自己的性倾向,但却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对同性恋音乐的贡献。在1995年就任旧金山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后,他不仅用天才的指挥艺术、独特的音乐感受征服了听众,而且致力于演奏同性恋作曲家的作品,他希望通过古典音乐这一媒介来表现同志生活以及同性恋的历史。为了让人们思考同志创作与古典音乐的关系,他在2000年6月组织了一次“美国少数派音乐节”,主打Lou Harrison、Lukas Foss、Earle Brown、Steve Reich、David Del Tredici等同志作曲家的作品。2001年5月,他又指挥首演了Del Tredici的系列作品《同志生活》,这部音乐作品以艾伦·金斯堡、汤姆·岗恩、保罗·蒙尼特的诗歌为基础,探究了美国同志面临的处境以及他们与艾滋病斗争的经历。

MTT幸运地红在了政治正确的时代,而在上世纪的美国,如果同志想在古典音乐圈里混饭吃,最好还是别说出来。狄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Dimitri Mitropoulos)便是这样一个悲剧。有一次,这位天才希腊指挥家口无遮拦地将自己与纽约爱乐乐团的排练比作做爱,而演出则是他们孕育的“婴儿”。这个比喻出自一个同性恋之口,让整个乐团无地自容。不久,报纸上登出整版批评文章,大标题是《纽约爱乐到底怎么了?为什么?》,矛头直指米特罗普洛斯。希腊人最终不得不黯然离开,不久就因为心脏病发作死在了舞台上,死前正在排练的是马勒第三交响曲。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米特罗普洛斯离开纽约爱乐时,提名了一位充满阳刚之气、英俊潇洒的继任指挥—伯恩斯坦,大家都以为他是异性恋。可惜,这位万人迷在年轻时代就已经明确了自己的性向,大学里他曾写过同性爱情的论文,质问“为什么如此美好的情感要受到反常之说的玷污”。伯恩斯坦比他的前任聪明之处在于,当年准备提携他的恩师库塞维茨基问他是否同性恋时,他矢口否认,于是成功地当上了纽约爱乐的助理指挥。他甚至与一位艳丽无双的女演员结婚,子孙满堂。一次晚餐时,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卡拉丝出其不意地问道:“告诉我,莱尼(伯恩斯坦的昵称),你是同性恋吗?”伯恩斯坦沉默。卡拉丝不无遗憾地说:“为什么漂亮男人都是同性恋?”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1-26 19:54
音乐家布里顿和皮尔斯:求你让我早走一步

同样为《魂断威尼斯》所吸引的还有一对同志恋人—作曲家布里顿和他的爱人、男高音皮尔斯。

1930年,布里顿的合唱作品《一个男孩的出生》入选BBC歌手的演出作品,在演播室里,他遇见了歌手皮尔斯。六年后两人正式相恋,他们的罗曼史持续了四十年,直到布里顿去世。事实上,这正是布里顿所愿,他曾无限深情地对他的“大天使”皮尔斯说:“你一定要让我先死,求求你,让我早走一步。没有你,我无法生活。”

皮尔斯音色绝美,布里顿为他度身创作了一系列声乐作品,包括令他一举成名的《彼得·格兰姆》。1946年该剧在美国檀格坞音乐节上首次亮相,指挥是伯恩斯坦。同年,两人共同成立了英国歌剧协会,并在萨弗克的一个小渔村爱尔堡安了家。之后,他们发起了爱尔堡音乐节,延续至今。1972年,他们共同创办了布里顿-皮尔斯音乐学校。

1974年,皮尔斯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演了布里顿谱曲的《魂断威尼斯》,这也是布里顿最后一部歌剧作品。当时布里顿刚做完心脏手术,但为了参加首演,他居然奇迹般地恢复过来。曾有人评价,皮尔斯演唱的阿申巴赫有一种奇特的幸福感,而这幸福感,来自于迟暮的爱人。1976年布里顿因心力衰竭去世,死在爱尔堡家里皮尔斯的臂弯中。十年后,皮尔斯在爱尔堡去世,按照遗嘱,他被葬在爱侣布里顿身边。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1-26 19:56
马勒、托马斯·曼、维斯康蒂:三个人的《魂断威尼斯》

一天,马勒无意间推开著名男中音西奥多·莱希曼的门,发现他正和一个合唱队的男生厮混。莱希曼立刻被扫地出门,几个月后便心碎而死。马勒一向同情少数派,何以这次如此绝情?于是大家注意到那些试图勾引他而屡屡失败的女高音们的猜测—马勒此举是为了自保,如果莱希曼的丑事被别人发现,他多少有瓜田李下之嫌。

在马勒去世之年,托马斯·曼以马勒为原型创作了一部经典同性恋小说《魂断威尼斯》,讲述作家阿申巴赫在威尼斯邂逅了一位美少年,于是留连在霍乱笼罩的城市。马勒到底是不是同性恋,谁也说不清,但托马斯·曼在听了第八交响曲后,激动地发现了其中的同性恋倾向,感到“自己黑暗的激情突然明亮了”。《魂断威尼斯》其实是托马斯·曼的自传,在他死后公布的日记中,人们终于发现了那看似甜蜜的家庭生活背后的真正秘密,他的爱情对象从来不是妻子,而是一位年轻的提琴手、画家保罗·恩伯格。

六十年后,大导演维斯康蒂在风烛残年将《魂断威尼斯》搬上了银幕。大概只有这部作品才能表达他初见美少年伯格时的倾慕之情。那一年,他五十八岁,伯格二十四岁。之后的十年中,伯格成为他电影中的主角,亦是他生活的伴侣。《魂断威尼斯》中美少年达齐奥的扮演者是从三千名少年中精选而出,忧郁而纤弱,简直是至美的化身,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想见伯格在维斯康蒂心目中的地位。这一次,阿申巴赫从托马斯·曼的代言,变成了维斯康蒂的代言。在托马斯·曼的笔下,阿申巴赫死得疲倦,而在维斯康蒂的镜头中,美少年在海滩上嬉戏,而阿申巴赫远远地望着他,在霍乱的折磨中伸出手去想要抓住那瞬间的美景,却咽了气。背景音乐是马勒《第五交响曲》,据说后来很多同志爱人选择去威尼斯殉情,必要听这首交响曲。

现在,马勒本人是不是同性恋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音乐为同志艺术家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灵感,而其最权威的演绎者亦都是同志,比如伯恩斯坦,比如米特罗普洛斯,比如MTT.也许,只有有了同志间细腻、惆怅、不同寻常的感情经历,才能体会马勒那神经质的奇妙艺术,他对美、爱与死的迷惘之情。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1-26 20:49
米特罗普洛斯以演奏马勒著称,很多同志指挥家都格外喜欢马勒:

[attach]38766[/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1-27 16:27
MTT的《春之祭》,非常爆棚:

[attach]38794[/attach]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11-27 18:51
如果只有同志喜欢马勒,那马勒就糟糕了,他的时代也迟迟不会来了。马勒,世纪末人类心潮的大同者,所以才会有后世代的马勒光复(实际上也就是马勒甦醒)。人类中,同志者,并不是主流啊。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1-27 19:06
虽然不是主流,但同志指挥家都好像与马勒息息相通,应该不是偶然的。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11-27 21:07
息息相通论,乃自欺欺人,瓦尔特、巴比罗利、克廉佩勒都是马勒大师,最近的西诺波利,哪一个是同志啦?马勒,即便有同性恋倾向或已经加盟,但其音乐硬要往同性恋上套,牵强而孱弱。马勒的音乐并不是生来病态,用病态的呓语来诠释马勒,生生将马勒割断于马勒向往的天国之路。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1-27 21:37
这可能要看比例,这三人都是特别有名的马勒诠释者。我还是比较认同下面这段话:

“现在,马勒本人是不是同性恋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音乐为同志艺术家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灵感,而其最权威的演绎者亦都是同志,比如伯恩斯坦,比如米特罗普洛斯,比如MTT.也许,只有有了同志间细腻、惆怅、不同寻常的感情经历,才能体会马勒那神经质的奇妙艺术,他对美、爱与死的迷惘之情。”

作者: 桂猪    时间: 2011-11-27 21:46
能为同志带来无穷灵感的作曲家难道以马勒为代表?我很难理解。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1-27 21:53
这句话“马勒本人是不是同性恋已经不重要。”我觉得不太妥。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11-27 22:47
以伯恩斯坦为代表,其马勒亢奋的程度可以说是所有马勒演绎中的极端,那种亢奋一样和祖宾·梅塔,毫无病态忸怩,自然而辉煌,语句的解读可以说各有不同,伯恩斯坦在高潮处可以说滥情不能自拔,但哪能听出或看出这种晦涩的情态呢。
现代艺术以表现主义艺术为极端,自以为能以自我的精神不能救赎而罗概天下人的精神,以小我孰能代表世界的普罗?这是表现主义艺术家的通病,也是不能获得大众理解的通病;还好,马勒远离了表现主义的呻吟。
听马勒的音乐二十几载,永远能从马勒中听到对美好事物的歌唱,当然,世界并不是花好月圆的。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1-12-1 19:02
这个主题(同性恋)有些晦涩,不过~米特罗普洛斯和伯恩斯坦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指挥家,但是MTT我不太喜欢
米特罗普洛斯的鲍罗丁第二交响曲太棒了!
[attach]38983[/attach]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k.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