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在算一道题 [打印本页]

作者: liao    时间: 2012-1-2 23:19
标题: 在算一道题
早晨起来,突然想一件事。中等预算,买器材少少的也要有个三四十万吧,假如,我说假如,只听十来万的音响器材,方便经常听,时时解馋。把余下的二三十万用来听音乐会,一般的平均二三百元/场,加交通零食等等若干,大体一除,可以听1000场左右。按耳朵不坏、音响折旧十年计,一年可以听一百多场,一周2、3场。这样是不是更经济,更饱耳福。
问题是,我们的所在,有这么多音乐会么?就算有(基本不可能的,在我国),音乐会会不会反反复复地演那若干听腻的曲目呢?

呵呵,看来没有可操作性,还是老老实实都买音响器材好了。



作者: 尘客    时间: 2012-1-3 08:23
就是就是!
其实让俺最望而却步的是你更难以选择的邻座们,若干举动经常影响听音心情,概率在内地是90%,京上广大概50%有麽?国外只到音乐厅坐过两三次还没遇上。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2-1-3 09:03
呵呵,说实话活着的音乐家我能看上的也没几个。现场听马勒很爽,一是音效确实好,二是现在的音乐家在马勒他们身上下的工夫比较大;贝多芬莫扎特就没几个能弄得像样的。再说就算革命前辈们都活着,也不可能每人都来给我们演“大包子”吧?
作者: 拖拉机    时间: 2012-1-3 09:40
就算有那么多演出,还得要有那么对时间才行啊,还是用套音响,让前辈们在家里“唱堂会”比较现实一点。
作者: liao    时间: 2012-1-3 12:48
本帖最后由 liao 于 2012-1-3 16:25 编辑

昨天晚上看书,日本的诸石幸生说,每一年,甚至每一个月,都会有数不尽的演奏会、歌剧公演举行,尤其是在东京,常驻的管弦乐团就超过十个,十分热闹,而且海外也会接连不断地来演出,以著名的音乐厅为例,几乎每天都会举办演奏会。

我们京上广又如何?不能在一个层次上比。广州,很难有多的乐团来,更不用说高水平的,更更不用说国外的高水平乐团。一个广交一年搞一个音乐季,曲目翻来覆去,还得当宝贝的去听。

要是像东京那样,我要轻器材重现场,毫不犹豫。

作者: lpswangyu    时间: 2012-1-3 13:19
玩音响曲子可以选择,而听音乐会曲子无法选择,我个人认为,玩音响就可以玩音乐,听音乐会就是被音乐玩了你。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1-3 16:35
这是一个买车和打的的问题。
作者: sm163    时间: 2012-1-3 16:50
功能需求不同,系统要好,现场要听,都不能少。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2-1-3 17:09
早晨起来,突然想一件事。中等预算,买器材少少的也要有个三四十万吧,假如,我说假如,只听十来万的音响器 ...
liao 发表于 2012-1-2 23:19

liao兄算的帐要是身处德奥那就一点问题没有,别说德奥了,俺哥们在塔林(爱沙尼亚首都)待了快二十年,每周基本上都去看两三次现场,而且票价还便宜。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2-1-3 17:17
昨天晚上看书,日本的诸石幸生说,每一年,甚至每一个月,都会有数不尽的演奏会、歌剧公演举行,尤其是在东 ...
liao 发表于 2012-1-3 12:48

这似乎也能从侧面说明为什么中国人的发烧热度始终高企的原因吧?



作者: 静莲    时间: 2012-1-7 10:37
面包会有的,音乐会会越来越多的,政府要搞文化建设了。
作者: liao    时间: 2012-1-7 13:31
面包会有的,音乐会会越来越多的,政府要搞文化建设了。
静莲 发表于 2012-1-7 10:37

真希望越来越多。
对政府搞的文化建设不抱期待,比较悲观。无非是搭个所谓的文化台子,不唱戏或唱变味的戏。想想,把这事儿当政绩弄,办不成什么好事。


作者: scfan    时间: 2012-1-7 13:45
上海算得古典音乐会还不少,一年下来,顶尖乐团和独奏大师们的音乐会也有个十来场,但不是每场都能让人满意的。以我去年的现场体验,算上场地的影响,让人满意的音乐会只有一场而已。
作者: LP\茶    时间: 2012-1-7 13:51
有时候音响是买来看的,看着一堆东西有满足感,和听是两码子事
作者: MJL988    时间: 2012-1-7 15:29
有时候音响是买来看的,看着一堆东西有满足感,和听是两码子事
LP\茶 发表于 2012-1-7 13:51


作者: sm163    时间: 2012-1-7 15:45
有时候音响是买来看的,看着一堆东西有满足感,和听是两码子事
LP\茶 发表于 2012-1-7 13:51

看个鬼,买辆X5要好看的多



作者: thwblueboy    时间: 2012-1-7 16:55
昨天晚上看书,日本的诸石幸生说,每一年,甚至每一个月,都会有数不尽的演奏会、歌剧公演举行,尤其是在东 ...
liao 发表于 2012-1-3 12:48


求诸石幸生先生这本著作名。是否中译版?

作者: liao    时间: 2012-1-7 19:59
求诸石幸生先生这本著作名。是否中译版?
thwblueboy 发表于 2012-1-7 16:55

是在一本书中,有诸石幸生的这样一段话。非他的著作。


作者: thwblueboy    时间: 2012-1-8 09:31
是在一本书中,有诸石幸生的这样一段话。非他的著作。
liao 发表于 2012-1-7 19:59



哦,那这本又是什么书呢?
作者: liao    时间: 2012-1-8 11:14
哦,那这本又是什么书呢?
thwblueboy 发表于 2012-1-8 09:31

看来thwblueboy兄对这话有兴趣了
STEREO SOUND 178



作者: gzcqiang    时间: 2012-1-8 16:28
这是一个买车和打的的问题。
shinelb 发表于 2012-1-3 16:35



非常好的比喻,顶顶!
作者: SPETR    时间: 2012-1-8 18:30
就算来的是顶级乐团,他们在不在状态也是个问题。而唱片则是该乐团状态相对好的时候的录音(特别是指挥大师的参与)。个人认为深度品赏乐曲还是听唱片;定期校准声音记忆则离不开现场演出。
作者: 尘客    时间: 2012-1-8 19:41
就...个人认为深度品赏乐曲还是听唱片;定期校准声音记忆则离不开现场演出。
SPETR 发表于 2012-1-8 18:30

说的正合俺意,泡音乐多数还得在家里,到现场就是去校准的!


作者: thwblueboy    时间: 2012-1-8 20:42
看来thwblueboy兄对这话有兴趣了
STEREO SOUND 178
liao 发表于 2012-1-8 11:14


喔唷原来是卷首语……看漏看漏……感谢liao兄

作者: liao    时间: 2012-1-8 22:24
“定期校准声音记忆”,非常准确!
作者: qinshiyue    时间: 2012-1-8 22:54
生活就是演戏,政府也演戏。呵呵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2-1-9 00:56
说的正合俺意,泡音乐多数还得在家里,到现场就是去校准的!
尘客 发表于 2012-1-8 19:41


给二位唱个反调。

虽然我听现场也常有校准音效的目的,但我认为现场作为活鱼(相对于唱片的罐头鱼)的地位是不能取代的。就说“新鲜”这一条:唱片,即使是现场一次录成的唱片,听之前我们都会或多或少见到些评论;而现场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

我在欧洲听的现场也不少,而且多数是知名音乐家和乐团。印象好的并不多。但是即使一年只能听到一两场顶级的现场也好,也比压根不听现场强。就像我听到现代作曲家的作品总是想骂娘,但不得不承认这些作曲家是不可少的。毕竟音乐是活的东西,不是化石。
作者: 尘客    时间: 2012-1-9 09:58
给二位唱个反调。

虽然我听现场也常有校准音效的目的,但我认为现场作为活鱼(相对于唱片的罐头 ...
Rozinante 发表于 2012-1-9 00:56

这调子俺听来一点也不反,活鱼是必须的!

承认,说到现场就是去校准有点偏颇,难免渲染之嫌,但的确每每在走向音乐厅时对情感体验或感动的获得总是不报太大希望,倒是不担心校校声、比较比较演绎水准等目的。要得场子静、曲目好、演绎佳、声音棒......几乎是意外。国外听音太希罕,没拢括在内。


作者: wtlsp    时间: 2012-1-9 10:47
到现场听后,家里基本不想听。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k.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