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为什么日本300榜垂青波利尼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6 22:46
标题: 为什么日本300榜垂青波利尼
本帖最后由 中庸无为 于 2012-3-7 09:08 编辑

闲来无事,我数了一下,日本300榜波利尼上榜唱片据不完全统计达到10张,为什么日本300榜垂青波利尼?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2-3-6 23:30
日本人崇尚理性,人称“即物主义”。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2-3-6 23:32
日本人崇尚理性,人称“即物主义”。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2-3-6 23:30

既然有得数可数,那何不直接把你的300榜发上来。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2-3-6 23:51
我没有榜单啊,从何谈起呢?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2-3-7 00:42
日本人也垂青吉列尔斯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2-3-7 00:42
闲来无事,我数了一下,日本300榜波利尼上榜唱片据不完全统计达到11张,为什么日本300榜垂青波利尼?
中庸无为 发表于 2012-3-6 22:46

既然有得数可数,那何不直接把你的300榜发上来。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2-3-7 00:44
我没有榜单啊,从何谈起呢?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2-3-6 23:51

m兄,手忙脚乱,技术错误,哈哈。



作者: baiteng    时间: 2012-3-7 01:17
波力尼可不是泛泛之辈哦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2-3-7 01:19
波力尼可不是泛泛之辈哦
baiteng 发表于 2012-3-7 01:17

的确不是,但是我喜欢不起来,他的现代作品个人以为好过传统部分,这是其风格决定了的。


作者: xzb302    时间: 2012-3-7 06:34
波利尼的德彪西前奏曲第一册,被忽视的经典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7 08:50
既然有得数可数,那何不直接把你的300榜发上来。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2-3-6 23:32

300榜在《唱片圣经》那本书上,没有电子版。我稍后把波利尼整理一下发上来吧。


作者: scfan    时间: 2012-3-7 08:52
的确不是,但是我喜欢不起来,他的现代作品个人以为好过传统部分,这是其风格决定了的。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2-3-7 01:19


我倒蛮喜欢波力尼近年来的德奥作品演绎,他的风格和阿巴多有些类似,不是那种厚重的运气,而是讲究层次和织体丰富。表面看他的风格和德奥作品有些冲突,但他那越来越高级的节奏感运用,和越来越超脱的音色控制,让他的德奥作品表达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从他的WTC录音里可以明显感受到这点。和蒂勒曼和德累斯顿的勃钢协录音,总体效果不佳,我认为是蒂勒曼的协同不力,音色上完全无法和波力尼匹配。DG哪怕把哈丁拉来给波老爷子抬轿子,也要比小蒂强。


作者: hojunchun    时间: 2012-3-7 09:14
最喜他的布拉姆斯第2钢协!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7 10:02
300榜在《唱片圣经》那本书上,没有电子版。我稍后把波利尼整理一下发上来吧。
中庸无为 发表于 2012-3-7 08:50

贝多芬:第二十一号钢琴奏鸣曲《1988》DG427 642 2
贝多芬:第三十号钢琴奏鸣曲《1975》DG419 199 2
贝多芬:第三十一号钢琴奏鸣曲《1975》DG419 199 2
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阿巴多指挥维也纳爱乐《1976》DG419 471 2
肖邦:二十四首前奏曲全集《1974》DG413 796 2
肖邦:练习曲全集《1972》DG413 794 2
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1989》DG427 322 2
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1989》DG427 711 2
舒曼:阿拉伯风格曲《1981、1983》DG445 522 2
舒曼:交响练习曲《1981、1983》DG445 522 2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7 11:24
我倒蛮喜欢波力尼近年来的德奥作品演绎,他的风格和阿巴多有些类似,不是那种厚重的运气,而是讲究层次 ...
scfan 发表于 2012-3-7 08:52

版主说的对,阿巴多,波利尼的两首上榜钢协都是与阿巴多合作的。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7 11:43
本帖最后由 中庸无为 于 2012-3-7 15:19 编辑

波利尼勃拉姆斯第二钢协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wNTMyNjg0.html

作者: blueelf    时间: 2012-3-7 11:58
2010年版《唱片艺术名曲名盘300》

《日本唱片艺术名曲名盘300》是日本第一大音乐杂志《唱片艺术》推出的一个古典音乐排行榜,自从推出以来,一直都深受广大古典音乐爱好者们的好评与欢迎,已经成为了古典音乐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这份排行榜于81年推出以来,每隔几年都会作一次新的修订,由专家们重新投票评选,分别在83年、87年、93年、99年、02年推出了修订版。这次最新修订版的《唱片艺术名曲名盘300》,从去年(09年)开始评选,并在日本《唱片艺术》杂志上分成六期进行连载,每期介绍50首曲目的评选结果。由于并非连续的连载,所以从去年的5月期开始,直到今年(2010年)的9月期方才连载完毕。这次受邀请来参与评选修订的古典音乐评论家有以下这些,全都是日本乐评界的知名人物。
相场ひろ 浅里公三 石原立教 岩井宏之 岩下真好 歌崎和彦 宇野功芳 大木正纯 冈本稔 金子建志 喜多尾道冬 草野次郎 小石忠男 国土润一 斋藤弘美 柴田龙一 高桥昭 中村孝义 那须田务 畑中良辅 滨田滋郎 原明美 藤田由之 满津冈信育 诸石幸生 矢泽孝树 安田和信 吉井亚彦

以下就是最新2010年版的《唱片艺术名曲名盘300》的最终名单,汇总整理出来给广大的爱乐者做个参考。

1 巴赫 《管弦乐组曲》 李希特/慕尼黑巴赫管弦乐团(60,61)
2 巴赫 《勃兰登堡协奏曲》 李希特/慕尼黑巴赫管弦乐团(67)
3 巴赫 《大键琴协奏曲集》 科普曼/阿姆斯特丹巴洛克管弦乐团(88)
4 巴赫 《小提琴协奏曲集》 S.库伊肯(81)
5 巴赫 《音乐的奉献》 李希特(63)
6 巴赫 《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帕蒂塔》 克雷默(01)
7 巴赫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卡萨尔斯(36-39)
8 巴赫 《管风琴作品集》 瓦尔查(56-71)
9 巴赫 《英国组曲》 古尔德(71-76)
10 巴赫 《二,三声部创意曲集》 古尔德(63,64)
11 巴赫 《帕蒂塔》 古尔德(57-63)
12 巴赫 《法国组曲》 古尔德(71-73)
13 巴赫 《平均律键盘曲集》 古尔德(62-67,69,71)
14 巴赫 《哥德堡变奏曲》 古尔德(81)
15 巴赫 《康塔塔No.147“心与口,行为与生活”》 李希特/慕尼黑巴赫管弦乐团(61)
16 巴赫 《B小调弥撒曲》 李希特/慕尼黑巴赫管弦乐团(61)
17 巴赫 《马太受难曲》 李希特/慕尼黑巴赫管弦乐团(58)
18 巴赫 《约翰受难曲》 李希特/慕尼黑巴赫管弦乐团(64)
19 巴赫 《圣诞清唱剧》 李希特/慕尼黑巴赫管弦乐团(65)
20 巴托克 《乐队协奏曲》 莱纳/芝加哥交响乐团(55)
21 巴托克 《为弦乐器,打击乐器与钢片琴而作的音乐》 莱纳/芝加哥交响乐团(58)
22 巴托克 《弦乐四重奏》 阿尔班伯格弦乐四重奏(83-86)
23 贝多芬 《第一交响曲》 托斯卡尼尼/NBC交响乐团(51)
24 贝多芬 《第二交响曲》 瓦尔特/哥伦比亚交响乐团(59)
25 贝多芬 《第三交响曲“英雄”》 富特文格勒/维也纳爱乐乐团(52)
26 贝多芬 《第四交响曲》 卡.克莱伯/拜埃伦国立管弦乐团(82)
27 贝多芬 《第五交响曲“命运”》 卡.克莱伯/维也纳爱乐乐团(74)
28 贝多芬 《第六交响曲“田园”》 瓦尔特/哥伦比亚交响乐团(58)
29 贝多芬 《第七交响曲》 卡.克莱伯/维也纳爱乐乐团(75,76)
30 贝多芬 《第八交响曲》 阿巴多/柏林爱乐乐团(00)
31 贝多芬 《第九交响曲“合唱”》 富特文格勒/拜罗伊特节日祭管弦乐团(51)
32 贝多芬 《钢琴协奏曲No.3》 波里尼(P),阿巴多/柏林爱乐乐团(92,93)
33 贝多芬 《钢琴协奏曲No.4》 波里尼(P),阿巴多/柏林爱乐乐团(92,93)
34 贝多芬 《钢琴协奏曲No.5》 波里尼(P),阿巴多/柏林爱乐乐团(92,93)
35 贝多芬 《小提琴协奏曲》 奥伊斯特拉赫(V),克里腾斯/法国国立广播乐团(58)
36 贝多芬 《弦乐四重奏No.9》 阿尔班伯格弦乐四重奏(89)
37 贝多芬 《弦乐四重奏No.10》 阿尔班伯格弦乐四重奏(89)
38 贝多芬 《弦乐四重奏No.11》 阿尔班伯格弦乐四重奏(89)
39 贝多芬 《弦乐四重奏No.13》 阿尔班伯格弦乐四重奏(82)
40 贝多芬 《弦乐四重奏No.14》 阿尔班伯格弦乐四重奏(83)
41 贝多芬 《弦乐四重奏No.16》 阿尔班伯格弦乐四重奏(89)
42 贝多芬 《钢琴三重奏“大公”》 卡萨尔斯三重奏(28)
43 贝多芬 《小提琴奏鸣曲No.5“春天”》 克雷默(V),阿格丽奇(V)(87)
44 贝多芬 《小提琴奏鸣曲No.9“克罗采”》 克雷默(V),阿格丽奇(V)(94)
45 贝多芬 《大提琴奏鸣曲No.3》 罗斯特波维奇(C),里赫特(P)(61)
46 贝多芬 《大提琴奏鸣曲No.5》 罗斯特波维奇(C),里赫特(P)(62)
47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No.8“悲怆”》 吉列里斯(80)
48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No.14“月光”》 波里尼(91)
49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No.17“暴风雨”》 波里尼(88)
50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No.21“华伦斯坦”》 吉列里斯(72)
51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No.23“热情”》 吉列里斯(73)
52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No.29“Hammerklavier”》 波里尼(76)
53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No.30》 波里尼(75)
54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No.31》 塞尔金(87)
55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No.32》 波里尼(77)
56 贝多芬《费德里奥》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70),伯恩斯坦/维也纳爱乐乐团(78)
57 贝多芬《庄严弥撒》 库仑贝勒/新爱乐乐团(65)
58 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 克雷默(V),C.戴维斯/拜埃伦广播交响乐团(84)
59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明希/巴黎管弦乐团(67)
60 比才《阿莱城姑娘第1,第2组曲》 克里腾斯/巴黎音乐院管弦乐团(64)
61 比才《卡门》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82,83)
62 勃拉姆斯《交响曲No.1》 明希/巴黎管弦乐团(68)
63 勃拉姆斯《交响曲No.2》 阿巴多/柏林爱乐乐团(88)
64 勃拉姆斯《交响曲No.3》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88)
65 勃拉姆斯《交响曲No.4》 C.克莱伯/维也纳爱乐乐团(80)
66 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No.1》 吉列里斯(P),约胡姆/柏林爱乐乐团(72)
67 勃拉姆斯《钢琴交响曲No.2》 波里尼(P),阿巴多/维也纳爱乐乐团(76)
68 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 海菲兹(V),莱纳/芝加哥交响乐团(55)
69 勃拉姆斯《弦乐六重奏No.1》 阿玛德乌斯弦乐四重奏,阿尔班伯格弦乐四重奏(90)
70 勃拉姆斯《钢琴五重奏》 波里尼(P),意大利弦乐四重奏(79)
71 勃拉姆斯《单簧管五重奏》 乌拉赫(C),维也纳Konzerthaus弦乐四重奏(52),萨宾.梅耶(C),阿尔班伯格弦乐四重奏(98)
72 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No.1“雨之歌”》 杜梅(V),皮蕾斯(P)(91)
73 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 朱里尼/维也纳爱乐乐团(87)
74 布里顿《青少年管弦乐入门》 布里顿/伦敦交响乐团(63)
75 布鲁赫《小提琴协奏曲No.1》 海菲兹(V),萨根特/伦敦新交响乐团(62)
76 布鲁克纳《交响曲No.3》 汪德/北德意志广播交响乐团(92)
77 布鲁克纳《交响曲No.4“浪漫”》 旺德/柏林爱乐乐团(98)
78 布鲁克纳《交响曲No.5》 汪德/柏林爱乐乐团(96)
79 布鲁克纳《交响曲No.7》 汪德/柏林爱乐乐团(99)
80 布鲁克纳《交响曲No.8》 卡拉扬/维也纳爱乐乐团(88)
81 布鲁克纳《交响曲No.9》 汪德/柏林爱乐乐团(01)
82 肖邦《钢琴协奏曲No.1》 阿格丽奇(P),阿巴多/伦敦交响乐团(68)
83 肖邦《钢琴协奏曲No.2》 齐默尔曼(P),齐默尔曼/波兰节日祭乐团(99)
84 肖邦《钢琴奏鸣曲No.2“葬送”》 阿格丽奇(74)
85 肖邦《前奏曲》 波里尼(74)
86 肖邦《练习曲》 波里尼(72)
87 肖邦《马祖卡Op.20,31,39,54》 波里尼(90)
88 肖邦《即兴曲Op.26,36,51,66》 鲁宾斯坦(64)
89 肖邦《波罗乃兹》 鲁宾斯坦(64)
90 肖邦《叙事曲》 波里尼(99)
91 肖邦《夜曲》 波里尼(05)
92 肖邦《华尔兹》 李帕蒂(50)
93 德彪西《交响诗“大海”》 布列兹/克里夫兰交响乐团(93)
94 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 布列兹/克里夫兰交响乐团(91)
95 德彪西《夜曲》 马蒂侬/法国国立广播交响乐团(73)
96 德彪西《弦乐四重奏》 阿尔班伯格弦乐四重奏(84)
97 德彪西《意象第1,2集》 米凯朗杰里(71)
98 德彪西《前奏曲第1,2卷》 米凯朗杰里(78,88)
99 德彪西《儿童乐园组曲》 米凯朗杰里(71)
100 德彪西《贝加莫组曲》 佛朗索瓦(68)
101 德利布 芭蕾舞剧《葛蓓丽亚》 安塞美/瑞士罗曼德乐团 (57)
102 戴留斯 《管弦乐曲集》 比切姆/皇家爱乐,比切姆合唱协会 (56-60)
103 杜卡斯 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 迪图瓦/蒙特利尔交响乐团 (87)
104 德沃夏克 《第8交响曲》 塞尔/克里夫兰管弦乐团 (70)
105 德沃夏克 《第9交响曲“自新世界”》 科尔特斯/维也纳爱乐乐团 (61)
106 德沃夏克 《斯卡夫舞曲集Op.46&72》 库布里克/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73,74)
107 德沃夏克 《大提琴协奏曲》 富尼埃(Vc),塞尔/柏林爱乐乐团 (62);罗斯特洛波维奇(Vc),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68)
108 德沃夏克 《弦乐四重奏No.12“美利坚”》 阿尔班.伯格弦乐四重奏 (89)
109 埃尔加 《威风堂堂进行曲》 普列文/皇家爱乐乐团 (85)
110 法雅 芭蕾舞剧《三角帽子》 安塞美/瑞士罗曼德乐团,贝尔甘萨(Ms) (61)
111 弗雷 《安魂曲》 克里腾斯/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 (62)
112 弗雷 《歌曲集》 阿梅琳(S),鲍德温(P) (70,73,74)
113 弗朗克 《交响曲》 卡拉扬/巴黎管弦乐团 (69)
114 弗朗克 《小提琴奏鸣曲》 杜梅(Vn),皮尔斯(P) (93)
115 格什温 《蓝色狂想曲》 伯恩斯坦/哥伦比亚交响乐团 (59)
116 格里格 《皮尔金组曲》 尼姆.贾尔维/哥德堡交响乐团 (87)
117 格里格 《钢琴协奏曲》 李帕蒂(P),加里亚拉/爱乐乐团 (47)
118 亨德尔 《水上音乐》 加德纳/英国巴洛克乐团 (91)
119 亨德尔 《合奏协奏曲》 平诺克/英国音乐会乐团 (81,82)
120 亨德尔《弥赛亚》 平诺克/英国音乐会乐团 (88)
121 海顿 《第94号交响曲“惊愕”》 布鲁根/18世纪交响乐团 (92)
122 海顿 《第100号交响曲“军队”》 布鲁根/18世纪交响乐团 (90)
123 海顿 《第101号交响曲“时钟”》 布鲁根/18世纪交响乐团 (87)
124 海顿 《第104号交响曲“伦敦”》 布鲁根/18世纪交响乐团 (90)
125 海顿 《大键琴协奏曲》 阿格丽奇(P),乔格.法伯/沃腾堡室内乐团 (93)
126 海顿 《弦乐四重奏No.77“皇帝”》 阿尔班.伯格弦乐四重奏 (93,94)
127 海顿 《天地创造》 哈农库特/维也纳古乐合奏团 (03);加德纳/英国巴洛克乐团(95)
128 荷尔斯特 《行星组曲》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 (81);C.戴维斯/柏林爱乐乐团(88); 迪图瓦/蒙特利尔交响乐团(86)
129 亚纳切克 《小交响曲》 阿巴多/柏林爱乐 (87);安塞尔/捷克爱乐乐团(61);塞尔/克利夫兰管弦乐团(65);马克拉斯/维也纳爱乐乐团(80)
130 高大宜 《哈利.亚诺斯组曲》 索尔蒂/芝加哥交响乐团 (93)
131 克莱斯勒 《小提琴小品集》 克莱斯勒 (1906-1938)
132 拉罗 《西班牙交响曲》 格雷米奥(Vn),马努埃尔.罗森塔尔/拉慕鲁交响乐团(63)
133 雷哈尔 《风流寡妇》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柏林德意志歌剧合唱团,哈伍德(S) (72)
134 莱昂卡瓦洛 《小丑》 卡拉扬/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乐团,合唱团, 卡莱尔(S),贝尔冈兹(T)(65); 普拉德利/罗马圣切齐利亚音乐学院乐团&合唱团,托齐(S),摩纳哥(T)(59)
135 李斯特 交响诗《前奏曲》 富特文格勒/维也纳爱乐乐团 (54)
136 李斯特 《钢琴协奏曲No.1》 阿格丽奇(P),阿巴多/伦敦交响乐团 (68)
137 李斯特 《钢琴奏鸣曲》 波里尼 (89)
138 马勒 《第1交响曲“巨人”》 瓦尔特/哥伦比亚交响乐团 (61)
139 马勒 《第2交响曲“复活”》 伯恩斯坦/纽约爱乐乐团 (87)
140 马勒 《第4交响曲》 阿巴多/柏林爱乐乐团 (05)
141 马勒 《第5交响曲》 伯恩斯坦/维也纳爱乐乐团 (87)
142 马勒 《第6交响曲“悲剧”》 伯恩斯坦/维也纳爱乐乐团 (88)
143 马勒 《第9交响曲》 伯恩斯坦/柏林爱乐乐团 (79)
144 马勒 《大地之歌》 克伦贝勒/爱乐乐团&新爱乐乐团,路德维希(Ms),翁德里希(T) (64,66)
145 马勒 《年轻旅人之歌》F.迪斯考(Br),富特文格勒/爱乐乐团 (52)
146 马勒 《亡儿之歌》 路德维希(Ms),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 (74)
147 马斯卡尼 《乡村骑士》 卡拉扬/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乐团&合唱团,科索托(Ms),贝尔冈兹(T) (65)
148 门德尔松 《第3交响曲“苏格兰”》 克伦贝勒/爱乐乐团 (60)
149 门德尔松 《第4交响曲“意大利”》 托斯卡尼尼/NBC交响乐团 (54)
150 门德尔松 《仲夏夜之梦》 普列文/维也纳爱乐乐团,维也纳少年合唱团 (85)
151 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 海菲兹(V),明希/波士顿交响乐团 (59)
152 蒙台威尔第《圣母玛利亚的黄昏祷告》 加德纳/英国巴洛克乐团 (89)
153 莫扎特《第25号交响曲》 哈农库特/维也纳音乐家管弦乐团
154 莫扎特《第29号交响曲》 布鲁根/十八世纪乐团 (93)
155 莫扎特《第35号交响曲“哈夫纳”》 布鲁根/十八世纪乐团 (93)
156 莫扎特《第36号交响曲“林茨”》 瓦尔特/哥伦比亚交响乐团 (60)
157 莫扎特《第38号交响曲“布拉格”》 哈农库特/欧罗巴室内乐团 (93);阿巴多/莫扎特乐团 (06); 库布里克/拜仁广播乐团 (80)
158 莫扎特《第39号交响曲》 布鲁根/十八世纪乐团 (88)
159 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 布鲁根/十八世纪乐团 (85)
160 莫扎特《第41号交响曲》 布鲁根/十八世纪乐团 (86)
161 莫扎特《第10号弦乐小夜曲“大组曲”》 布鲁根/十八世纪乐团 (88)
162 莫扎特《第13号弦乐小夜曲“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 奥菲斯室内乐团 (85)
163 莫扎特《嬉游曲 K.136~138》 科普曼/阿姆斯特丹巴洛克乐团 (89)
164 莫扎特《第17号嬉游曲 K.334》 维也纳八重奏乐团 (61)
165 莫扎特《交响协奏曲》 哈农库特/维也纳爱乐乐团,克雷默(V),克什卡希(Va) (83)
166 莫扎特《第20号钢琴协奏曲》 古尔达(P),阿巴多/维也纳爱乐乐团 (74)
167 莫扎特《第21号钢琴协奏曲》 古尔达(P),阿巴多/维也纳爱乐乐团 (74)
168 莫扎特《第23号钢琴协奏曲》 古尔达(P),哈农库特/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 (83)
169 莫扎特《第24号钢琴协奏曲》 哈斯姬尔(P),马尔科维奇/拉姆尔乐团 (60)
170 莫扎特《第26号钢琴协奏曲“戴冠式”》 古尔达(P),哈农库特/ 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 (83)
171 莫扎特《第27号钢琴协奏曲》 哈斯姬尔(P),弗里恰伊/拜仁国立管弦乐团 (57); 卡宗(P),布里顿/英国室内乐团 (70); 古尔达(P),阿巴多/维也纳爱乐乐团 (75)
172 莫扎特《第3号小提琴协奏曲》 格雷米奥(V),C.戴维斯/伦敦交响乐团 (61)
173 莫扎特《第5号小提琴协奏曲》 格雷米奥(V),C.戴维斯/伦敦交响乐团 (61)
174 莫扎特《长笛协奏曲1,2》 帕胡德(fl),阿巴多/柏林爱乐乐团 (96)
175 莫扎特《长笛与竖琴协奏曲》 郎帕尔(fl),拉丝金(hp),让-弗朗索瓦.拜耶尔/拜耶尔室内乐团 (63)
176 莫扎特《竖笛协奏曲》 乌拉哈(cl),罗津斯基/维也纳国立歌剧院管弦乐团 (54)
177 莫扎特《圆号协奏曲》 布赖恩(hrn),卡拉扬/爱乐乐团 (53)
178 莫扎特《第4号弦乐五重奏》 阿尔班.伯格四重奏,沃尔夫(Va)(86); 布达佩斯四重奏,钱普拉(Va)(66)
179 莫扎特《竖笛五重奏》 乌拉哈(cl),维也纳音乐大厅弦乐四重奏 (51)
180 莫扎特《第14~19号弦乐四重奏》 阿尔班.伯格弦乐四重奏 (87,89,90)
181 莫扎特《长笛四重奏》 帕胡德(fl),奥本(Vn),施里希蒂希(Va),克拉斯(Vc)(99)
182 莫扎特《第8号钢琴奏鸣曲》 李帕蒂 (50)
183 莫扎特《第10号钢琴奏鸣曲》 皮蕾丝 (90)
184 莫扎特《第11号钢琴奏鸣曲》 皮蕾丝 (90)
185 莫扎特《第14号钢琴奏鸣曲》 皮蕾丝 (90)
186 莫扎特《第15号钢琴奏鸣曲》 皮蕾丝 (89)
187 莫扎特《女人心》 伯姆/爱乐乐团 (62)
188 莫扎特《唐璜》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 (85)
189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 朱里尼/爱乐乐团 (59); 阿巴多/维也纳爱乐乐团 (94)
190 莫扎特《魔笛》 阿巴多/马勒室内乐团 (05)
191 莫扎特《弥撒曲》 加德纳/英国巴洛克乐团 (86)
192 莫扎特《安魂曲》 伯姆/维也纳爱乐乐团 (71)
193 穆索尔斯基《展览会之绘》 阿巴多/柏林爱乐乐团 (93)
194 穆索尔斯基《展览会之绘组曲》 霍洛维兹 (51)
195 奥尔夫《布兰诗歌》 约胡姆/柏林德意志歌剧院乐团 (67)
196 帕格尼尼《第1号小提琴协奏曲》 阿卡多(V),杜特华/伦敦爱乐乐团 (75)
197 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 阿卡多 (77)
198 普罗科菲夫《第1号交响曲“古典交响曲”》 杜特华/蒙特利尔交响乐团 (88)
199 普罗科菲夫《彼得与狼》 伯恩斯坦/纽约爱乐乐团 (60)
200 普罗科菲夫《第3号钢琴协奏曲》 阿格丽奇(P),阿巴多/柏林爱乐乐团 (67)
201 普契尼《蝴蝶夫人》 卡拉扬/维也纳爱乐乐团,佛莱妮(S),路德维希(Ms),帕瓦罗蒂(T) (74)
202 普契尼《图兰朵》 普拉德利/罗马歌剧院乐团,尼尔森(S),斯科特(S),科莱里(T)(65)
203 普契尼《托斯卡》 萨巴塔/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乐团,卡拉斯(S),迪.斯蒂法诺(T),戈比(Br) (53)
204 普契尼《西部姑娘(波西米亚人)》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佛莱妮(S),帕瓦罗蒂(T)(72)
205 拉赫马尼诺夫《第2号交响曲》 普列文/伦敦交响乐团 (73)
206 拉赫马尼诺夫《第2号钢琴协奏曲》 李赫特(P),维斯罗茨基/华沙国立爱乐乐团 (59)
207 拉赫马尼诺夫《第3号钢琴协奏曲》 霍洛维茨(P),莱纳/RCA交响乐团 (51)
208 拉威尔芭蕾舞剧《达芙妮斯与克罗埃》 克鲁伊坦/巴黎音乐院乐团 (62)
209 拉威尔《波莱罗》 克鲁伊坦/巴黎音乐院乐团 (61)
210 拉威尔《钢琴协奏曲》 弗朗索瓦(P),克鲁伊坦/巴黎音乐院乐团 (59)
211 拉威尔《弦乐四重奏》 阿班.伯格弦乐四重奏 (84)
212 拉威尔《夜之幽灵》 阿格丽奇(P) (74)
213 雷斯皮基《罗马三部曲》 托斯卡尼尼/NBC交响乐团 (49-53)
214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天方夜谭》组曲 杰捷列夫/马林斯基剧院乐团 (01)
215 罗德里戈《阿蓝胡埃斯协奏曲》 叶佩斯(g),阿亨特/西班牙国立乐团 (58);威廉姆斯(g),弗雷莫/爱乐乐团 (83)
216 罗西尼《序曲集》 夏伊/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乐团 (95)
217 罗西尼《弦乐奏鸣曲集》 阿卡多,加索尔(vn),穆尼埃(vc),佩特拉茨(cb)(78)
218 罗西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阿巴多/伦敦交响乐团,贝尔甘萨(Ms),普莱伊(Br)(71)
219 圣桑《第3号交响曲》 明希/波士顿交响乐团 (59)
220 圣桑《动物谢肉祭》 阿格丽奇(P),弗莱尔(P),克雷默(vn),麦斯基(vc) (85)
221 圣桑《第3号钢琴协奏曲》 格雷米奥(vn),卢赞达/拉穆尔乐团 (63)
222 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 海菲兹(vn),斯坦因巴克/RCA交响乐团 (51)
223 萨蒂《钢琴作品集》 齐格里尼(P) (83-86)
224 勋伯格《净夜》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 (73); 拉萨尔弦乐四重奏,马基内斯(va),佩吉斯(vc) (82)
225 舒伯特《第5号交响曲》 瓦尔特/哥伦比亚交响乐团 (60)
226 舒伯特《第8号交响曲“未完成”》 卡洛斯.克莱伯/维也纳爱乐乐团 (78)
227 舒伯特《第9号交响曲“伟大”》 汪德/柏林爱乐乐团 (95); 福特文格勒/柏林爱乐乐团(51)
228 舒伯特《弦乐五重奏》 阿班.伯格弦乐四重奏,H.希夫(vc) (82)
229 舒伯特《钢琴五重奏“鳟鱼”》 布伦德尔(P),杰特麦尔(vn),齐默曼(va),多文(vc),里格尔巴亚(cb) (94)
230 舒伯特《第14号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 阿班.伯格 (94)
231 舒伯特《a小调六弦琴奏鸣曲》 麦斯基(vc),阿格丽奇(P) (84)
232 舒伯特《第20号钢琴奏鸣曲》 波里尼(P) (83)
233 舒伯特《第21号钢琴奏鸣曲》 李赫特(P) (72)
234 舒伯特《幻想曲“流浪者”》 波里尼(P) (73)
235 舒伯特《即兴曲集》 皮雷斯(P) (96,97)
236 舒伯特《歌曲集》 F.迪斯考(Br),摩尔(p) (66-69)
237 舒伯特《美丽的磨坊少女》 翁德里希(T),古里森(P) (66)
238 舒伯特《天鹅之歌》 F.迪斯考(Br),摩尔(P) (72)
239 舒伯特《冬之旅》 F.迪斯考(Br),巴伦波因(P) (79)
240 舒曼《第1号交响曲“春天”》 伯恩斯坦/维也纳爱乐乐团 (84)
241 舒曼《第2号交响曲》 伯恩斯坦/维也纳爱乐乐团 (85)
242 舒曼《第3号交响曲“莱茵”》 库布里克/拜仁广播交响乐团 (79)
243 舒曼《第4号交响曲》 福特文格勒/柏林爱乐乐团 (53)
244 舒曼《钢琴协奏曲》 波里尼(P),阿巴多/柏林爱乐乐团 (89)
245 舒曼《钢琴五重奏》 阿格丽奇(P),斯瓦尔兹贝克(vn),霍尔(vn),今井信子(va),麦斯基(vc) (94)
246 舒曼《阿拉伯风格曲》 霍洛维茨(P) (62)
247 舒曼《克莱斯勒魂》 阿格丽奇(P) (83)
248 舒曼《交响练习曲》 波里尼(P) (81)
249 舒曼《童年情景》 霍洛维茨(P) (62)
250 舒曼《女人的爱情与生活》 马蒂斯(S),埃芬巴赫(P) (79,81)
251 舒曼《诗人之恋》 F.迪斯考(Br),艾芬巴赫(P) (74-76)
252 舒曼《克莱斯勒偶遇记》 F.迪斯考(Br),艾芬巴赫(P) (74-75)
253 斯卡里亚宾《第4交响曲“法悦的诗”》 捷杰耶夫/马林斯基剧院管弦乐团 (99)
254 肖斯塔科维奇《第5交响曲》 穆拉文斯基/列宁格勒爱乐乐团 (73)
255 肖斯塔科维奇《第7交响曲》 伯恩斯坦/芝加哥交响乐团 (88)
256 肖斯塔科维奇《第10交响曲》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 (81)
257 西贝柳斯《第1交响曲》 伯格伦德/赫尔辛基爱乐乐团 (86)
258 西贝柳斯《第2交响曲》 伯格伦德/欧罗巴室内乐团 (97)
259 西贝柳斯《第5交响曲》 伯格伦德/欧罗巴室内乐团 (96)
260 西贝柳斯《交响诗“芬兰颂”》 巴比罗里/哈雷乐团 (59)
261 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 海菲兹(V),韩德尔/芝加哥交响乐团 (59)
262 斯梅塔那《交响诗组曲“我的祖国”》 库布里克/波士顿交响乐团 (71)
263 斯梅塔那《弦乐四重奏第1号“我的生涯”》 阿尔班.伯格弦乐四重奏 (90)
264 斯特劳斯家族《华尔兹与波尔加集》 C.克莱伯/维也纳爱乐乐团 (89,92);克劳斯/维也纳爱乐乐团 (50-53);博斯科夫斯基/维也纳爱乐乐团 (57-79)
265 约翰.斯特劳斯二世《蝙蝠》 C.克莱伯/拜仁国立管弦乐团 (75)
266 理查德.斯特劳斯《阿尔卑斯交响曲》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 (80)
267 理查德.斯特劳斯《英雄的生涯》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 (85)
268 理查德.斯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 (83)
269 理查德.斯特劳斯《蒂尔的恶作剧》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 (72,73)
270 理查德.斯特劳斯《唐璜》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 (83)
271 理查德.斯特劳斯《莎乐美》 卡拉扬/维也纳爱乐乐团 (77,78)
272 理查德.斯特劳斯《玫瑰骑士》 卡拉扬/爱乐乐团 (56)
273 理查德.斯特劳斯《最后的四首歌》 施瓦兹科普夫(S),塞尔/柏林广播交响乐团 (65)
274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捷杰耶夫/马林斯基剧院管弦乐团 (99)
275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 捷杰耶夫/马林斯基剧院管弦乐团 (95)
276 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什卡》 布列兹/克利夫兰管弦乐团 (91)
277 柴可夫斯基《第4交响曲》 穆拉文斯基/列宁格勒爱乐乐团 (60)
278 柴可夫斯基《第5交响曲》 卡拉扬/维也纳爱乐乐团 (84)
279 柴可夫斯基《第6交响曲》 卡拉扬/维也纳爱乐乐团 (84)
280 柴可夫斯基《弦乐小夜曲》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 (80)
281 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 普列文/皇家爱乐 (86)
282 柴可夫斯基《睡美人》 多拉蒂/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 (79-81)
283 柴可夫斯基《天鹅湖》 普列文/伦敦交响乐团 (76)
284 柴可夫斯基《钢琴协奏曲第1号》 里赫特(P),卡拉扬/维也纳交响乐团 (62)
285 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海菲兹(Vn),莱纳/芝加哥交响乐团 (57)
286 威尔第《阿依达》 卡拉扬/维也纳爱乐乐团,弗莱尼(S),卡雷拉斯(T) (79); 穆蒂/新爱乐乐团,卡芭叶(S),贝尔甘兹(T) (59)
287 威尔第《奥特罗》 卡拉扬/维也纳爱乐乐团,苔芭尔蒂(S),摩纳哥(T) (61)
288 威尔第《茶花女》 C.克莱伯/拜仁国立管弦乐团,科特巴丝(S),多明戈(T) (76,77)
289 威尔第《游吟诗人》 塞拉芬/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管弦乐团 (62)
290 威尔第《弄臣》 塞拉芬/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管弦乐团,卡拉斯(S),斯蒂法诺(T) (55)
291 威尔第《安魂曲》 阿巴多/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管弦乐团 (79,80)
292 维瓦尔弟《四季协奏曲》 S.库伊肯/La Petite Bande  (06);Fabio Biondi/L'Europa Galante乐团  (00); Il Giardino Armonico,Enrico Onofri(vn) (93)
293 维瓦尔弟《长笛协奏曲集》 有田正广(fl),东京巴赫.莫扎特Ens (90)
294 瓦格纳《管弦乐曲集》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 (74)
295 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C.克莱伯/德雷斯顿国立管弦乐团 (80-82)
296 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 索尔蒂/维也纳爱乐乐团 (58,62,64,65)
297 瓦格纳《纽伦堡的游吟诗人》 卡拉扬/德雷斯顿国立管弦乐团 (70)
298 瓦格纳《帕西法尔》 克纳佩茨布什/拜罗伊特音乐祭管弦乐团 (62)
299 韦伯《魔弹射手》 C.克莱伯/德雷斯顿国立管弦乐团 (73)
300 沃尔夫《歌曲集》 施瓦兹科普夫(S),路德维希(Ms),F.迪斯考(Br),巴伦伯英,摩尔(P) (66,72-76)
作者: xiuxian6210    时间: 2012-3-7 12:04
波利尼和伯姆合作的许多钢琴协奏曲非常不错的。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7 12:08
2010年版《唱片艺术名曲名盘300》

《日本唱片艺术名曲名盘300》是日本第一大音乐杂志《唱片艺术》推出的 ...
blueelf 发表于 2012-3-7 11:58

谢谢老兄的辛勤劳动和精彩补充。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2-3-7 12:11
我很喜欢波利尼的舒曼,他的舒曼解析力特强,有约束感,当然诗意略欠,波利尼也并不是所有的舒曼作品都弹,他的《C大调幻想曲》、《升f小调奏鸣曲》、《交响练习曲》都很好。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3-7 12:15
对新录音了解的不多,还是喜欢老(伯姆)少(波里尼)配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7 12:34
本帖最后由 中庸无为 于 2012-3-7 12:38 编辑
2010年版《唱片艺术名曲名盘300》

《日本唱片艺术名曲名盘300》是日本第一大音乐杂志《唱片艺术》推出的 ...
blueelf 发表于 2012-3-7 11:58

新榜单波利尼的比例更大了,而且五首贝钢协占了三首。



作者: 主锁    时间: 2012-3-7 14:26
老波和蔼可亲,去年听了他和阿巴多合作的贝五钢协,出来后攀谈了片刻并买了CD还索要了签名,
无奈CD录音不太好,不像是DG的,遗憾啊...
作者: scfan    时间: 2012-3-7 15:48
老波和蔼可亲,去年听了他和阿巴多合作的贝五钢协,出来后攀谈了片刻并买了CD还索要了签名,
无奈CD录音不太好,不像是DG的,遗憾啊...
主锁 发表于 2012-3-7 14:26


可能是奥地利国家广播电台的现场录音吧?DG收购的版权。拼电台的话,南德、奥地利那块,巴伐利亚广播电台的录音质量更好些。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2-3-7 15:50
波利尼/阿巴多后来新录的贝钢协明显不如七八十年代与伯姆和约夫姆合作的那套,明显是原打算在所谓“艺术氛围”上好好搞一把,而实际结果却是俩人儿一直互相拘着,谁都放不开。
作者: haskil    时间: 2012-3-7 16:43
扫了一眼榜单里的布鲁克纳,一溜烟的旺德,而不是切利、约胡姆啥的.......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7 18:06
扫了一眼榜单里的布鲁克纳,一溜烟的旺德,而不是切利、约胡姆啥的.......
haskil 发表于 2012-3-7 16:43

老奶奶,汪德不好吗?


作者: haskil    时间: 2012-3-7 18:08
旺德当然好,不过清一色旺德有点出人意料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7 18:13
贝钢协也是清一色波利尼,日本榜,有点~~~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7 18:21
像勃拉姆斯第一(吉列尔斯)、第二钢协(波利尼),两首曲子波利尼与吉列尔斯调转过来可能更合理吧。
作者: baiteng    时间: 2012-3-7 18:57
清一色好啊,混一色容易红中白板对死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3-7 19:30
很喜欢波利尼的《皮德鲁什卡》。
作者: blueelf    时间: 2012-3-7 19:43
日本人似乎有着很深的偶像情节,只要认准了就全部包揽。
从这个角度上说,企鹅更平衡一些。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2-3-7 20:30
旺德在小日本的人缘很好啊,哪像切利那死木头疙瘩。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7 20:52
其实波利尼在DG的勃拉姆斯钢协1、2就一小双张,不贵,过几天去弄一套听听。
作者: alma    时间: 2012-3-8 02:26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2-3-8 02:28 编辑
闲来无事,我数了一下,日本300榜波利尼上榜唱片据不完全统计达到10张,为什么日本300榜垂青波利尼?
中庸无为 发表于 2012-3-6 22:46


关于为什么日本榜单垂青波利尼,我不知道。波利尼不是我喜欢的钢琴家,至少现在还不是。

这涉及了一个问题,就是日本的取向。我经常和日本的研究者切磋。我和日本最顶尖的教授讨论的时候,(譬如东京大学教授),我会很恭维的说,你们的研究确实太棒了,研究了每一个细节。但是在私下的酒吧讨论,耳熏酒热之际,我说,你们日本研究,太关注细节,抓不到整体啊。



作者: 主锁    时间: 2012-3-8 09:06
回复 scfan 的帖子
很有可能...
看来亲历的现场还是很少有hifi级的录音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8 09:53
我记得骑士版听了波利尼的勃拉姆斯第一钢协以后如沐春风,如果路过的话请谈谈最近对波利尼有什么新感受,也许我们要重新认识他。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2-3-8 10:06
我记得骑士版听了波利尼的勃拉姆斯第一钢协以后如沐春风,如果路过的话请谈谈最近对波利尼有什么新感受,也 ...
中庸无为 发表于 2012-3-8 09:53


哈哈,最近搞了套波利尼老版晚期贝钢奏,听也没听,直接转掉;波利尼在我心中不是最最不可或缺的大师。不过那张与伯姆的勃一钢协确实喜欢,各方面都很好,很耐听。唱片装帧也好。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8 10:37
哈哈,最近搞了套波利尼老版晚期贝钢奏,听也没听,直接转掉;波利尼在我心中不是最最不可或缺的大师。 ...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2-3-8 10:06

那我决定去弄一套勃钢协小双张,既可以领略一下勃拉姆斯第一钢协的如沐春风,又可以听听日本榜推崇的第二钢协是啥味道。


作者: 卡片    时间: 2012-3-8 11:13
回复 中庸无为 的帖子

这套双CD虽然是薄盒,但是印象里是卖双正价呢。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2-3-8 11:30
那我决定去弄一套勃钢协小双张,既可以领略一下勃拉姆斯第一钢协的如沐春风,又可以听听日本榜推崇的第二 ...
中庸无为 发表于 2012-3-8 10:37

好主意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2-3-8 11:37
回复

这套双CD虽然是薄盒,但是印象里是卖双正价呢。
卡片 发表于 2012-3-8 11:13

中庸兄说的应该是这套
[attach]44719[/attach]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8 11:37
好主意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2-3-8 11:30

骑士版慧眼啊!查了一下,波利尼勃第一钢协是同时进日本榜和企鹅榜的。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8 11:44
中庸兄说的应该是这套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2-3-8 11:37


是的,海印价78元。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2-3-8 12:01
骑士版慧眼啊!查了一下,波利尼勃第一钢协是同时进日本榜和企鹅榜的。
中庸无为 发表于 2012-3-8 11:37


哈哈,那太好了!我先前也不知道的,因为我这方面的资料关注的不多,而且音乐评论类的书籍平时也不太喜欢看,所以我这人八卦方面欠缺水平
作者: 卡片    时间: 2012-3-8 12:01
搞错了,我还以为说的是这套呢,呵呵。


作者: 乐人    时间: 2012-3-8 12:04
本帖最后由 乐人 于 2012-3-8 12:07 编辑

日本300榜单根本就是鸡肋,他们还有那份什么评年度器材分ABC级更是无厘头繁琐。300B、全频、35A这些神马浮云就是以前从日本器材评跑出来的神话。日本人自家里评价,日本人都不认可的东西,不明白我们还是津津乐道。。。。
其它比较靠谱点相对客观是TAS和企鹅榜。。。。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8 12:23
日本300榜单根本就是鸡肋,他们还有那份什么评年度器材分ABC级更是无厘头繁琐。300B、全频、35A这些神马浮云 ...
乐人 发表于 2012-3-8 12:04

西方文化,东方视角,还是有其存在的土壤的,不好全盘否定。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2-3-8 12:28
日本300榜单根本就是鸡肋,他们还有那份什么评年度器材分ABC级更是无厘头繁琐。300B、全频、35A这些神马浮云 ...
乐人 发表于 2012-3-8 12:04


我觉得音乐这种没有物理量的东西是很难去调和评定的,相对来说大家对TAS榜单的“认可”度更大一点。虽然有些人也很不屑于TAS榜单,认为其对音乐内容的评定相对次级,但对录音质量的评定都是比较认可的。这是因为录音质量或者说音响性是可以有一定的物理量去衡量的,所以相对做出的专业评定更容易得到认可。

作者: 乐人    时间: 2012-3-8 12:47
我觉得音乐这种没有物理量的东西是很难去调和评定的,相对来说大家对TAS榜单的“认可”度更大一点。虽然 ...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2-3-8 12:28

对的。
俺认为在录音质量好前提下,才相对客观地去评论评价演奏家优劣好坏,除了当年历史录音,不可剥除当时条件限制。
现场与音响是两回事,所以声音从器材出来已经受诸多条件约束,变成我们所讲的不"中性"了。录音好是最根本必须条件。。。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2-3-8 13:23
对的。
俺认为在录音质量好前提下,才相对客观地去评论评价演奏家优劣好坏,除了当年历史录音,不可剥除 ...
乐人 发表于 2012-3-8 12:47

应该说,音乐与其价值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关系;我可以用一张简单的图来表达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图中V代表价值,t代表时间(从1900年开始),图中的蓝色曲线表示对应年代的录音技术所承载的音乐在我心目中的价值,特别要说明的是,这个价值与音乐内涵不相关。
[attach]44722[/attach]

作者: baiteng    时间: 2012-3-8 13:28
波利尼我好象只有一张肖邦钢协,不过还没听过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2-3-8 13:30
波利尼我好象只有一张肖邦钢协,不过还没听过
baiteng 发表于 2012-3-8 13:28



那张也很出名的,你还算好,还有碟在手上,我连碟也没有~有机会补一张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3-8 13:33
本帖最后由 牛仔 于 2012-3-8 13:48 编辑
现场与音响是两回事,所以声音从器材出来已经受诸多条件约束,变成我们所讲的不"中性"了。录音好是最根本必须条件。。。

乐人 发表于 2012-3-8 12:47

对于立体声来说,现场与音响并不是两回事


作者: baiteng    时间: 2012-3-8 13:43
那张也很出名的,你还算好,还有碟在手上,我连碟也没有~有机会补一张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2-3-8 13:30



惭愧啊,那要找机会听一下了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2-3-8 13:45
惭愧啊,那要找机会听一下了
baiteng 发表于 2012-3-8 13:43

哈哈


作者: 乐人    时间: 2012-3-8 13:49
本帖最后由 乐人 于 2012-3-8 13:57 编辑

牛仔老师,俺是指两者发出的声音传到耳朵时发生不同变化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3-8 13:55
牛仔老师,俺是指两者发出的声音传到耳朵时
乐人 发表于 2012-3-8 13:49

如真有不同,那要想想了
音响技术中的立体声是从记录到重放整个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原发生的空间感(不可能完全恢复)。


作者: 乐人    时间: 2012-3-8 14:00
有人讲无限接近,不同回事,怎接近?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3-8 14:05
正因为你本身就已认为不同了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3-8 14:11
一个好的立体声录音,不但要表演者演出好,还要能体现出现场
作者: 乐人    时间: 2012-3-8 14:26
谢牛仔老师指教。
就不扯谈技术,远不论,就近的上几日的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深圳音乐会现场,群奏弦乐的质感声音密度,同一曲目与音响器材发出声响比较,无可比性,不可比较,南辕北辙。器材的东东只属于玩具,慰藉心灵罢。。。
所以每年有一万块在音响开销,应分配五千在听听现场音乐会。。。
哈。。。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8 15:28
现场与录音其实跟看足球差不多,现场有时候连球飞到哪也找不着,而看电视转播基本上什么球都尽收眼底了。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3-8 15:58
现场与录音其实跟看足球差不多,现场有时候连球飞到哪也找不着,而看电视转播基本上什么球都尽收眼底了。
中庸无为 发表于 2012-3-8 15:28

立体转播又会如何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3-8 16:00
谢牛仔老师指教。
就不扯谈技术,远不论,就近的上几日的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深圳音乐会现场, ...
乐人 发表于 2012-3-8 14:26

二十多年没听现场了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8 16:00
立体转播又会如何
牛仔 发表于 2012-3-8 15:58

变成多声道AV鸟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3-8 16:05
变成多声道AV鸟
中庸无为 发表于 2012-3-8 16:00

图像也有多声道AV?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8 16:07
图像也有多声道AV?
牛仔 发表于 2012-3-8 16:05

是多声道AV系统看3D电影。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8 16:18
不知各位闭上眼睛体验音场的时候多不多?或者说有没有试过?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8 17:22
不知各位闭上眼睛体验音场的时候多不多?或者说有没有试过?
中庸无为 发表于 2012-3-8 16:18

有试验的朋友不难体会,闭上眼睛的音场体验和眼睛盯着喇叭、器材、听音室前面的空间的音场体验是有所不同的,所以音响重播给“发烧友”的体验至少是听觉、视觉、想象力等因素的结合。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8 17:29
我们一般的家庭听音室,喇叭到前墙之间的面积也就十来个平方,在这十来个平方的舞台要营造有现场感的声音(而绝非现场)对听音者是有特殊要求的,否则听不到“现场感”,所以这只能对“发烧友”而言。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8 17:32
同样坐在皇帝位,一般的人听到的只是声音和音乐,而“发烧友”听到的(看到的)是有纵宽、有结像,有层次的音场。
作者: myzcj    时间: 2012-3-8 17:35
相比波利尼,偶还是喜欢吉列尔斯,大气,细腻,活泼,波利尼太“冷”了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8 17:44
同样坐在皇帝位,一般的人听到的只是声音和音乐,而“发烧友”听到的(看到的)是有纵宽、有结像,有层次的 ...
中庸无为 发表于 2012-3-8 17:32

所以,对于一个听音者,若要在器材面前听出“现场感”,至少必须具备三方面的条件:一是体验过现场,心中有剑,否则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现场感;二是必须有透视观念,否则根本就“看”不到立体的音场;三是有想象力,有足够的想象力,一切皆可能。


作者: 乐人    时间: 2012-3-8 18:24
现场有时候连球飞到哪也找不着...
中庸无为 发表于 2012-3-8 15:28

因为你没坐上"皇帝位"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2-3-8 18:29
所以,对于一个听音者,若要在器材面前听出“现场感”,至少必须具备三方面的条件:一是体验过现场,心中 ...
中庸无为 发表于 2012-3-8 17:44

我正在听“现场”来着,不过不是300榜。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8 19:04
因为你没坐上"皇帝位"
乐人 发表于 2012-3-8 18:24

主裁判很多时候还要靠边裁呢~~~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8 19:05
我正在听“现场”来着,不过不是300榜。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2-3-8 18:29

接受批评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3-8 19:51
看了很多现场帖,基本没什么人说“看”,其实现场看与听同样重要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3-8 19:53
谢牛仔老师指教。
就不扯谈技术,远不论,就近的上几日的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深圳音乐会现场,群奏弦乐的质感声音密度,同一曲目与音响器材发出声响比较,无可比性,不可比较,南辕北辙。器材的东东只属于玩具,慰藉心灵罢。。。
所以每年有一万块在音响开销,应分配五千在听听现场音乐会。。。
哈。。。
乐人 发表于 2012-3-8 14:26

说得很对,听现场和听音响是没有可比性的,听现场和听音响是两种不同的音乐活动。不能简单地说现场就比音响好。好的音响,好的唱片,好的环境,得到的享受也是巨大的。我90年代喜欢听现场,每个月都到深圳交响乐团音乐厅听现场。但今天我喜欢听音响,方便,想听什么基本上都有。如果真想听听现场,看看投影也不错。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8 20:55
看了很多现场帖,基本没什么人说“看”,其实现场看与听同样重要
牛仔 发表于 2012-3-8 19:51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8 22:16
本帖最后由 中庸无为 于 2012-3-8 22:24 编辑
我觉得音乐这种没有物理量的东西是很难去调和评定的,相对来说大家对TAS榜单的“认可”度更大一点。虽然 ...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2-3-8 12:28

主观评价确实差异性会比较大,企鹅品鉴就认为波利尼与波姆的这版勃拉姆斯第一钢协在情感表达上比吉列尔斯等更为“古典”。什么叫做更为“古典”,难说!


作者: 乐人    时间: 2012-3-8 22:52
说得很对,听现场和听音响是没有可比性的,听现场和听音响是两种不同的音乐活动。不能简单地说现场就比音 ...
shinelb 发表于 2012-3-8 19:53

感谢S版的认同,聆听音响与亲临现场的确是两种不同概念两种不同享受,只有多聆听现场才有这样的体会。。。
多聊了几句贴子的题外话,把楼主的主题扯远了,因是此次音乐会之后有所感触。
刚到深圳,陪同好友到一音响行选购试听音响(也是此次深圳行目的之一),其间店老板一番话如是说::现在的音乐会的门票这样贵,不值!倒不如买一套好的音响放在家中慢慢享受,足不出户赚到去音乐会熬高票价之苦;其二音乐会之后,朋友决定要把器材推倒重来,投资再升级,因为与现场相比,实在差距太大。。。
有些事情,误人啊!



作者: 乐人    时间: 2012-3-8 23:01
主观评价确实差异性会比较大,企鹅品鉴就认为波利尼与波姆的这版勃拉姆斯第一钢协在情感表达上比吉列尔斯 ...
中庸无为 发表于 2012-3-8 22:16

在"企鹅激光唱片指南"中是这样解读吉列尔斯的"第1协奏曲":气势恢宏而不乏温馨的人情味。这版是吉列尔斯与约胡姆合作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3-8 23:02
我并不认为现场就比音响好。就如前面所说,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有时我甚至觉得听音响比听现场更加过瘾。
曾经在一个朋友70平方的听音室听全套MBL,我觉得比现场更加刺激。
现场和音响是不能相互代替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3-8 23:02
我并不认为现场就比音响好。就如前面所说,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有时我甚至觉得听音响比听现场更加过瘾。
曾经在一个朋友70平方的听音室听全套MBL,我觉得比现场更加刺激。
现场和音响是不能相互代替的。
作者: 乐人    时间: 2012-3-8 23:05
在"企鹅激光唱片指南"中是这样解读吉列尔斯的"第1协奏曲":气势恢宏而不乏温馨的人情味。这版是吉列尔斯与 ...
乐人 发表于 2012-3-8 23:01

演奏"第1钢协"能与吉列尔斯相提并论只有科瓦采维奇,并且有过之无不及,波利尼不够班


作者: 乐人    时间: 2012-3-8 23:11
我并不认为现场就比音响好。就如前面所说,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有时我甚至觉得听音响比听现场更加过瘾。 ...
shinelb 发表于 2012-3-8 23:02


对的,喜欢音响或喜欢现场,见仁见智,因为是两码的事情。。。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3-9 00:28
感谢S版的认同,聆听音响与亲临现场的确是两种不同概念两种不同享受,只有多聆听现场才有这样的体会。。。 ...
乐人 发表于 2012-3-8 22:52

实际到现场很多人并不知道怎样听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2-3-9 01:33
实际到现场很多人并不知道怎样听
牛仔 发表于 2012-3-9 00:28

听就是,不需要知道怎样听,怎样听大都是事后坛子上的事。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3-9 09:10
在"企鹅激光唱片指南"中是这样解读吉列尔斯的"第1协奏曲":气势恢宏而不乏温馨的人情味。这版是吉列尔斯与 ...
乐人 发表于 2012-3-8 23:01

同意对吉列尔斯的赞誉,他与约胡姆和柏林爱乐的勃第一、第二钢协都是我的参考版本。
我想,企鹅一些评论员对波利尼的称赞,估计是对当时属于青壮派的波利尼的一种肯定和鼓励吧。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3-9 09:52
本帖最后由 牛仔 于 2012-3-9 10:07 编辑
听就是,不需要知道怎样听,怎样听大都是事后坛子上的事。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2-3-9 01:33

就是嘛。听感与目的不一样,评论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3-9 11:24
本帖最后由 牛仔 于 2012-3-9 11:33 编辑

如果是评判乐队的表现的话,前排的视听是最好的。如果是想听乐队在这座建筑物的声音,或感受一下现场,后排就很适合你。立体声录音其实就是结合上述两个优点得来的
作者: 乐人    时间: 2012-3-9 12:54
实际到现场很多人并不知道怎样听
牛仔 发表于 2012-3-9 00:28



你带一对耳朵去,就是了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3-9 13:18
你带一对耳朵去,就是了
乐人 发表于 2012-3-9 12:54

是啊,平常人是这样,往往忽略了“看”嘛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2-3-9 14:24
就是嘛。听感与目的不一样,评论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牛仔 发表于 2012-3-9 09:52

我的朋友H君,在国外每周至少两三天去国家歌剧院听各种各样的音乐会,十多年了从未间断,只是去听音乐,感受音乐,如此而已。



作者: liao    时间: 2012-3-9 14:54
听就是,不需要知道怎样听,怎样听大都是事后坛子上的事。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2-3-9 01:33

对,这样听就是!

以前我说过类似的话,被有的“大师”批这只“听个响”。呵呵,大师啊大师,这个响可是音乐本来面目。。。
其实现场听也好,音响听也好,听就是,没那么讲究。每个人的审美要求不同,听后的个体感受自己知道,无需考虑怎样听。能听肯听就好!没有感觉也对——没有感觉就是感觉。都是审美过程而已!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3-9 15:26
我的朋友H君,在国外每周至少两三天去国家歌剧院听各种各样的音乐会,十多年了从未间断,只是去听音乐,感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2-3-9 14:24

纯碎的听响与评判可是两回事啊


作者: 乐人    时间: 2012-3-9 16:15
牛仔老师,钻了牛角尖,哈…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k.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