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马勒——音乐终结者 [打印本页]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6 21:10
标题: 马勒——音乐终结者
     最近有个念头时不时的冒出来,那就是“可以开始听音乐了”,从哪位作曲家开始听?本来计划是从布拉姆斯开始,布拉姆斯的唱片基本收齐了,乐谱和外文的资料也弄了一些,本以为可以完成几年前的愿望了,大约两年前无意中搞到一本克拉拉传记小说,没事的时候翻一翻,可是当我读起来的时候就放不下了,几乎是一气呵成读完了。读完的第一反应是去听布拉姆斯的全部作品,特别是他的室内乐作品,看看布拉姆斯是怎样用音符表现他俩的“激情友谊”的。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实现,那只好先把布拉姆斯的唱片买来再说吧。
      我周围有一些朋友常常来我家听音乐,有的时候是他们是带着自己作品的录音,有的时候是来听我收集的唱片,玩H的时候那些留学回来的博士再演奏几曲。在我的这些朋友当中,有专业人士、也有非专业的、搞音响的和普通的发烧友各路大侠都有,我发现听得最多的、聊得最多的比较集中在这几位作曲家上:瓦格纳、布拉姆斯、R斯特劳斯、布鲁克纳和马勒。
      在这几位作曲家中马勒的疑问比较多,觉得马勒的音乐比较乱,音乐形态分析起来有困难,不知道马勒在说些什么,即使是专业人士(作曲专业除外)理解马勒交响曲也有障碍。觉得马勒作品很多时候很诡异,所以我就从马勒开始吧。
      这次听马勒和以前比有了很多新的感受和认识,我有个习惯听音乐最好要有乐谱,所以我这几年买了马勒九部交响曲的总谱,还有他的其他作品的乐谱,这对听马勒的交响曲是很有帮助的,同时我也读完了阿尔玛的《忆马勒》和马勒写给阿尔玛的书信,手里还有几本台湾出版的研究马勒书籍,国外英文版介绍马勒和大陆研究马勒的著作也读过几本,在这次听马勒的过程中,这些资料使我受益匪浅。
     在器材方面,我换了个播放器代替原来的马兰士9600,在原来丹拿书架箱的基础上加了个超低音这对表现马勒作品的整体音响有了明显的提高,另外,马勒作品目前有一些蓝光盘可以买到,所以我用100寸投影来播放这些蓝光盘,效果真的是不一样啊!(待续)
马勒九部交响曲总谱
[attach]58527[/attach]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2-12-6 21:32
b老师开讲,学生得用心听,先搬把椅子坐等。
作者: 远视眼    时间: 2012-12-6 22:27
总谱好漂亮,想收藏,装装门面。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2-12-6 22:52
曾经有一段时间迷恋马勒的九部交响,如今很少再听了
作者: scfan    时间: 2012-12-6 23:11
生死离别的痛苦!谁懂?

叶公好龙、没事儿挠痒痒的,不是对马勒的亵渎,而是对人性的亵渎!!!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2-12-6 23:19
“可以开始听音乐了”,什么意思呢?难道burt老师是先把音乐说什么全都弄明白,才能开始听吗?还是说之前太忙了,现在才有时间和心情?
作者: baiteng    时间: 2012-12-6 23:33
说真的S版还真懂马勒,scfan听马勒竟会热泪纵横,我是自叹不如啊
作者: Jwang    时间: 2012-12-6 23:35
呵,Burt老师的观点很明确。马勒是个承上启下的人物。他是音乐的终结者,后来的现代音乐不是真正的音乐。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7 00:03
回复 雨中独舞 的帖子
听马勒还要和你多学习学习!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7 00:05
回复 远视眼 的帖子
上课的时候拿着这些总谱感觉还不错。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7 00:11
回复 甲米 的帖子
请甲米兄多指点啊。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7 00:13
回复 scfan 的帖子
这正是我感兴趣的。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7 00:15
回复 Rozinante 的帖子
这次听马勒只是为自己。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7 00:16
回复 baiteng 的帖子
我第一次听马二就是这个结果。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7 00:20
回复 Jwang 的帖子
音乐是一条河,一部分当代音乐还是让历史去评价!


   
作者: 远视眼    时间: 2012-12-7 01:08
这些总谱哪里可以买到?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7 01:40
回复 远视眼 的帖子
美国亚马逊。


   
作者: 远视眼    时间: 2012-12-7 02:08
买了马勒九部交响曲和大地之歌、勃拉姆斯的交响曲总谱,体验一下看着总谱听音乐是什么状态,high了就拿根筷子比划一下,找找指挥的感觉!

还有一问,总谱怎么这么便宜?有人赞助?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2-12-7 02:18
买了马勒九部交响曲和大地之歌、勃拉姆斯的交响曲总谱,体验一下看着总谱听音乐是什么状态,high了就拿根筷 ...
远视眼 发表于 2012-12-7 02:08


先别拿筷子了。业余爱好者能跟上翻谱,别不知道听到第几页就不错了。

经典内容、没有版权的书都很便宜。莎士比亚全集10美元。
作者: 远视眼    时间: 2012-12-7 07:47
买这总谱俺把他供着,呵呵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12-7 08:00
国外卖唱片有的会分古典和2O世纪古典
作者: zxh999    时间: 2012-12-7 09:07
我重听马勒时,正是我生活很郁闷很纠结时,所以马勒,也许真是需要一定的心理和经历,才能接受和理解。坐听老师讲课
作者: 90后    时间: 2012-12-7 11:06
本帖最后由 90后 于 2012-12-7 12:00 编辑

看来我还没听到境界,马勒总是没共鸣,听起来很乱

不像布鲁克纳当初一听就喜欢,他的宁静在其他人那很少找得到,而且每次坐下来听还经常被感动,不腻

有意思的是,一位大叔说迷马勒的叫有过奋斗的经历,迷布鲁克纳叫做富二代 本人屌丝一枚..

最近的听音日记就是对肖斯塔科维奇很感兴趣!


作者: folder    时间: 2012-12-7 11:16
请问“克拉拉传记小说”叫啥名字,是外文版吗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12-7 16:03
bodyheat兄去哪了?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2-12-8 18:45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2-12-8 18:54 编辑
呵,Burt老师的观点很明确。马勒是个承上启下的人物。他是音乐的终结者,后来的现代音乐不是真正的音乐。
Jwang 发表于 2012-12-6 23:35


既然都“终结者”了,还启什么下呀?!某种意义上,俺倒是同意颁“终结者”名号给马老师,但绝不是“音乐的”(“音乐”的概念没那么小,谁也终结不了),而仅仅是“古典交响曲的”。


作者: Jwang    时间: 2012-12-9 07:39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2-12-9 08:57 编辑

启下者也有啊,老肖就是个明显的被启了。就是Schoenberg也受到马的影响。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9 11:47
回复 bodyheat 的帖子
我觉得古典交响曲的终结者是贝多芬。

   
作者: Jwang    时间: 2012-12-9 14:29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2-12-9 14:31 编辑

这里讲段题外的话,这张由马勒签名的照片就是马勒送给勋柏格的。此照一直由勋柏格后代保持。1972此照不翼而飞。但在最近有人打电话给勋伯格家属要出售此照。他要价是35万美元。勋柏格家族说此照是给偷了,他们要求无偿归还。可在洛杉矶的这人说他是从他爷爷的地下室发现此照的。拒绝归还。
[attach]58788[/attach]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2-12-10 16:13
呵,Burt老师的观点很明确。马勒是个承上启下的人物。他是音乐的终结者,后来的现代音乐不是真正的音乐。
Jwang 发表于 2012-12-6 23:35


这个我不是太同意哦,Jwang君。

其实同一时期偏后的个人觉得俄国的几个也算是比较“鸡棍”的。比如拉赫君,普君,肖君和斯特君。可能很多人认为后几位的音乐有点野路子,但是不能颠覆他们是优秀音乐的称号啊!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2-12-10 16:15
生死离别的痛苦!谁懂?

叶公好龙、没事儿挠痒痒的,不是对马勒的亵渎,而是对人性的亵渎!!!
scfan 发表于 2012-12-6 23:11


看到这个头像想起了巴赫的B小调弥撒!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2-12-10 16:58
看来我还没听到境界,马勒总是没共鸣,听起来很乱

不像布鲁克纳当初一听就喜欢,他的宁静在其他人那很少 ...
90后 发表于 2012-12-7 11:06


如果你喜欢老肖说明你有被虐待过的经历。只是你敢怒不敢言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2-12-10 16:59
回复 robinwood 的帖子


    呵呵!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2-12-10 18:30
如果你喜欢老肖说明你有被虐待过的经历。只是你敢怒不敢言
robinwood 发表于 2012-12-10 16:58

应该是你我都有,多多少少都有那么一点,你懂的嘛!



作者: 90后    时间: 2012-12-10 22:25
本帖最后由 90后 于 2012-12-11 02:06 编辑
如果你喜欢老肖说明你有被虐待过的经历。只是你敢怒不敢言
robinwood 发表于 2012-12-10 16:58


有些音乐来享受的,有些音乐是琢磨起来有意思的,或者还有警惕激励的作用;老肖对于我应该属于后者。
我最喜欢的布鲁克纳,为什么?因为我有一颗虔诚的心,哇哈哈哈~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2-12-11 03:15
回复
我觉得古典交响曲的终结者是贝多芬。
burt5177 发表于 2012-12-9 11:47



贝多芬才是古典交响曲发展中不折不扣的承前启后的人,而绝非终结者。

舒伯特和伯辽兹各自继承和发扬了贝大人的一部分精华,很难说二者对浪漫主义时期的交响曲发展谁的影响力更深远,但俺个人认为伯辽兹似乎走的更有主见、更具拓展性。如果让俺推选一部浪漫主义时期交响曲巅峰之作,毫不犹豫是《幻交》。如果说,舒伯特是贝多芬葬礼上高举火炬的人,那么柏辽兹就是重新点亮火炬上浪漫之火的那个人,使它彻底照亮了19世纪浪漫主义交响乐创作之路上的一切。

马老师不过是一个将他所能找到的所有前辈的假牙统统塞进自己嘴里呼天抢地,企图一把夺过浪漫主义大旗号令江湖的人,勇气可嘉可惜能力欠奉;不过,当伯恩斯坦老师跳到半空中,挥舞起他那足以隔断电缆的手臂时,马老师的梦想居然一下子照进了现实,世事难料啊!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2-12-11 03:22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2-12-11 04:09 编辑
启下者也有啊,老肖就是个明显的被启了。就是Schoenberg也受到马的影响。
Jwang 发表于 2012-12-9 07:39


勋伯格受理查的影响明显比马勒大多了,典型如《古雷之歌》,只是第三部分的某些管弦乐配器带有马勒的色彩而已。

而仅仅因为几位第二维也纳乐派的小兄弟的各自一两部作品中曾不约而同地引用过马7中的材料,就把影响全归于马勒(事实上马7中的不和谐元素更像是受勋伯格的影响),俺觉着未免牵强了,那只是对他们当年最大牌支持者的一种形式上的感恩和缅怀罢了。众所周知马老师本质上是反无调性的,但他不反对为自己的“崇拜者”提供庇护。

老肖说话没个准谱儿,他爱怎么说怎么说。反正俺没觉着他最好的作品与马勒之间有多大传承关系,穆索尔斯基、老柴、尼尔森、普罗对他的影响倒是挺明显的。也许十四、十五有马勒的影响,可别忘了那时候马老师在西方已经逐渐成为显学了。。。。。。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2-12-11 06:51
勋伯格受理查的影响明显比马勒大多了,典型如《古雷之歌》,只是第三部分的某些管弦乐配器带有马勒的色 ...
bodyheat 发表于 2012-12-11 03:22


老肖受马勒影响最大的明显是第四交响曲嘛。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11 09:55
回复 bodyheat 的帖子
一,古典交响曲那就是古典时期和浪漫派没关系。
二,马勒音乐终结者是我个人对马勒音乐的观点,后面我会说明。这次重听马勒我还没想到比这个题目更好的标题。
三,这次听音乐的顺序是马勒,瓦格纳,布拉姆斯,布鲁克纳,理查斯特劳斯。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2-12-11 10:05
老肖受马勒影响最大的明显是第四交响曲嘛。
Rozinante 发表于 2012-12-11 06:51



兰德勒、葬礼、胜利哈,形式上有借鉴,不过肖四“狂爆”多了。而且,俺发现他的压抑往往是老柴式的悲痛而不是马勒式的无病呻吟,讥讽往往带有普罗式的辛辣而不是马勒式的尖刻,他的胜利基于反抗意识,而不是马勒那天命式的狂傲。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2-12-11 10:35
回复
一,古典交响曲那就是古典时期和浪漫派没关系。
二,马勒音乐终结者是我个人对马勒音乐的观点,后面 ...
burt5177 发表于 2012-12-11 09:55


那是咱俩在“古典”二字的含义上产生歧意了,大多情况下“古典交响曲”仅仅是泛指,也许俺使用“经典”二字就没事了。

蒋老师开课自当洗耳恭听,愿闻其详,尤其里查与马勒之间比较的部分。至于终结者不终结者嘛,窃以为不宜轻下断言,否则巴托克、西贝柳斯、斯特拉文斯基这些位老师的发明创造又将何出容身呢?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11 10:47
回复 bodyheat 的帖子
我对这个标题挺感兴趣,巴托克的作品我83年就开始听,大部分作品都听过,老肖也听了不少,但是这两个人都不是终结者。


   
作者: Jwang    时间: 2012-12-11 11:00
勋伯格受理查的影响明显比马勒大多了,典型如《古雷之歌》,只是第三部分的某些管弦乐配器带有马勒的色 ...
bodyheat 发表于 2012-12-11 03:22

勋柏格和所谓的后维也纳派受马勒的影响这是学术界的定论,不是我编造出的。我曾听柏林爱乐在卡内基的演出。其上半场是勋柏格的,下半是马勒的交响乐。为什么这样安排?其原因就是马勒和勋柏格音乐的内在联系。

关于老肖,我也认为第四是最明显受马的影响的。这个也是学术界的定论。

最后我不同意Bodyheat的讲法,好似那里有个阴谋团体在推促马勒的音乐。马勒的流行是因为马勒的音乐反映出人性的某些基本特征。

好了,这里不多讲了,让Burt老师继续。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11 11:28
马勒音乐的流行是我比较感兴趣的,我也愿意和大家探讨。
作者: Jwang    时间: 2012-12-11 12:15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2-12-11 12:25 编辑

现代音乐和马勒包括传统的古典音乐比较的话,它是很不流行。这不是因现代音乐的荒唐,也不是现代音乐无艺术性,就象很多人批评的那样。而是现代音乐不符合音乐和人类心理互动的机制,而古典则符合。一旦现代音乐找出个符合这个机制的途径,这将是革命性的。勋柏格的十二音律体系是拍脑子拍出来的,不是建立在这个互动机制上的。这样的话,我们首先的理解,

1,这个机制是什么样的。
2,是否这个机制是唯一的。3,就是找出了这个机制,怎么样来以不同于古典作曲方法来作曲。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11 12:57
这次听马勒我要求我自己一定要认真对照手里现有的总谱多听几遍,同时要有钢琴缩谱以便我在钢琴上自己弹一弹那些重要的片段。另外,对于别人的成果我要虚心学习,在音乐形态方面我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11 13:09
这次我把马勒九部交响曲和大地之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分为三部分。
一,马勒的精神王国~第一到第四交响曲。
二,马勒的俗世~第五到第七交响曲。
三,马勒的告别~第八交响曲大地之歌第九交响曲。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2-12-11 14:35
回复 Jwang 的帖子

如果我们比较几乎在同一时期的科学与音乐的发展会很有意思。几乎在同一时期,量子物理学的建立,使得人类认识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较经典物理,量子论是人类认识论 上的革命。但这种量子论到现在也难于被大众理解,因为它与人类日常的认知的差别过于巨大!同样的,现代音乐不被广大乐迷所接受,也因为与经典音乐的差别之大,人们的认识论没有适应有关。我到是对于所谓的音乐和人类心理互动的机制不抱希望。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2-12-11 22:10
伯恩斯坦曾说:“我们能否想像贝多芬既粗鲁又带女人气?德彪西既微妙精巧又喧哗吵闹?莫扎特既优雅又粗鄙?斯特拉文斯基既冷静客观又多愁善感?不可想像。而马勒却独一无二,同时具备这一切。”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11 22:53
回复 雨中独舞 的帖子
看了你写的国王的演讲结尾小儿的故事感动ing,不难理解你为什么那么懂马勒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12-12 19:02
这次听音乐的顺序是马勒,瓦格纳,布拉姆斯,布鲁克纳,理查斯特劳斯。
burt5177 发表于 2012-12-11 09:55
请问B老师,为什么按照这个顺序听交响曲呢?为什么不把勃拉姆斯放在前面呢?老师您是怎样考虑的呢?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2-12-12 20:59
回复
看了你写的国王的演讲结尾小儿的故事感动ing,不难理解你为什么那么懂马勒了。
burt5177 发表于 2012-12-11 22:53
b老师,我根本就不懂马勒,马勒的音乐对我来说只是制造了一种时空,一个场境,是一种情绪,在那里面有喜悦,有哀伤,也有思念等等。马勒的作品之所以长,是因为他有太多的话要说,说白了就是个话唠子,总谱如他日记,他把自己记录在其中。

我恋眷尘世,所以我听马勒。对于马勒,我更愿意把他定义为音乐的传承者。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12-12 22:47
回复
看了你写的国王的演讲结尾小儿的故事感动ing,不难理解你为什么那么懂马勒了。
burt5177 发表于 2012-12-11 22:53
同样感动,感觉这是雨中MM写得最好的电影故事之一。她对儿子也是教导有方啊。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12 23:09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回版主:研究布拉姆斯主要是室内乐作品,因为交响乐队作品和钢琴作品比较熟,布鲁克纳不难理解,瓦格纳会麻烦一点但是倒瓦的人不多,理查斯特劳斯也不会太麻烦,马勒就不一样了,马黑派人数不少,另外年底我有一个讲座就是马勒,我要想想大家学习就要在这里发这个帖子,绝对没有开讲的意思,我相信我在这里一定能学到东西,雨版主第一次和我谈马勒我就感受到了她懂马勒。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12 23:29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2-12-13 00:21 编辑

回复 雨中独舞 的帖子
雨版主:第一次我们谈马勒你的几句话我就知道你懂马勒,我很吃惊......,我在这里发这个帖子是因为在这里有我的知音,有感动我的文字。我曾经趟过几条「河」,而且河一次比一次深......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12-13 08:42
回复 burt5177 的帖子谢谢B老师指教。感谢您对论坛的支持。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14 19:00
我这两年听了很多的音乐,从古希腊到近一两年创作的作品,从原始狩猎图到博士作品音乐会,我觉得还是在马勒的音乐中能找到我自己。
拜访音乐学院院长的时候,看到他们书架上很多是马勒的书,唱片和乐谱,其中几位大腕去到兄弟院校讲座也是马勒。在京的很多烧友还记得的两场音乐会马四和马伍,看着周围几位国家级交响乐团的首席们听完马勒时泪水飞扬的情景,正如某乐团首席LDN说的那样:什么音乐能让我流泪____马勒。一位从来没有被音乐打动的人给我打电话说,这次我真的被音乐震撼了,我说你一定是去听阿巴多的马四去了,她说你怎么知道?我说只有马勒的音乐能这样。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14 19:13
我把马勒的音乐当成一面镜子,我只想在音乐中找到一个多次经历生与死的我自己。我喜欢马勒式的的疯狂,我喜欢马勒对阿尔玛的爱,喜欢马勒的歇斯底里,能体会马勒内心的孤独,能体会与死亡零距离的感受,能体会马勒灵与肉的爱以及俯瞰这个世界。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14 19:59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2-12-14 20:02 编辑

我的几次“零距离”
1、1976年夏天,当时我还在上中学,唐山地震以后很多伤员送到沈阳,我们几个中学文艺队的同学自发组织去慰问演出,当到了地点看到他们的时候(那些都是轻伤员)我还是被吓着了。
2、1976年冬
抚养我10几年的“母亲”病逝了,当我看着母亲那恋恋不舍、无限牵挂看着我的眼神时,我似乎读懂了生命的意义,从那以后一个失去母爱的我自己做饭、缝补衣服、织毛衣、絮棉被......
3、1979年夏
当时已经是一名国企的正式工人了,在工程队当力工,由于工友的失误我从三四层楼高的建筑上摔了下来,在地上昏迷了多久我自己已经不记得了,等我醒过来的时候很多工友都在喊我,我第一感觉是腰摔折了,我不能考音乐学院了......
4、1990年
刚结婚不久和LP骑车回家,由于天黑LP遇到大型拖拉机的大灯就慌了,结果被拖拉机狠狠地撞了,路边的人和司机都说完了完了人肯定完了,我不顾一切地飞奔过去,几秒钟过后LP慢慢地睁开了眼睛,过后的几个月里LP生理和心理都失调了。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14 20:20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2-12-14 22:10 编辑

由于母亲身体不好,父亲工作太忙,我从四岁到小学二年级是在亲属家长大的。上小学的时候就是不愿意在家里呆着,总是觉得害怕没有安全感,现在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了,那个时候不懂。
女儿的出生改变了我的后半生,当医生从手术室里抱着女儿让我看的时候,我看见了一双会说话大眼睛,当时的我对自己说永远不会离开这双眼睛的,到目前为止我也是这么做的,把一切的爱给了她。
人的经历对很多事情的理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学期的选修课最后一节课我对学生说:你们别学我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音乐上了,你们要享受生活。不过我不后悔我追求精神的享受,下辈子还热爱音乐。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2-12-14 21:50
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生李秀军的博士论文"生与死的交响曲---马勒的音乐世界"后来由三联书店出版了
作者: halyp    时间: 2012-12-15 10:06
本帖最后由 halyp 于 2012-12-15 10:07 编辑

马勒表面很勇敢内心很脆弱,貌似很深刻其实很简单,开头冷酷决绝,结尾纠缠不清不知所终,内心的英雄主义让他不世俗不平常。马勒是敢于直面残酷人生吗?或许是,但是他降服不了自己的心,不安、狂乱、迷惑、死亡的冷酷、爱的寂寞是他的标签。马勒其实是个孤独无助的小孩,面对自己内心的迷宫,总是找不到出口。马勒的宏大叙事其实是内心的独白,也算是芥子纳须弥了。马勒即是身份上的三重无家可归,也是时间上的三重无家可归,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马勒向往天堂,但又怀疑天堂。对了,马勒不会游戏,他的生命一直很紧绷。马勒的音乐——一个孤独的漂泊者的自白。
作者: CHINHL    时间: 2012-12-15 21:55
学习了。。
作者: halyp    时间: 2012-12-16 13:06
回复 halyp 的帖子

谢谢老陈!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16 15:13
回复 folder 的帖子
是中文版的,忘了叫啥了,如果感兴趣的话看看这本书吧。
[attach]59468[/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16 15:23
回复 远视眼 的帖子
有的时候拿着它挥一挥。
[attach]59469[/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12-16 20:23
回复
有的时候拿着它挥一挥。
burt5177 发表于 2012-12-16 15:23
伯恩斯坦指挥马勒用过的?敬仰!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16 22:23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版主真幽默

   
作者: zxh999    时间: 2012-12-17 09:21
我这两年听了很多的音乐,从古希腊到近一两年创作的作品,从原始狩猎图到博士作品音乐会,我觉得还是在马勒 ...
burt5177 发表于 2012-12-14 19:00


非常赞同,我听音乐有3次流泪,一次是马2结尾合唱,一次是马4第3乐章,还有一次是周末听马9末乐章,全是马勒,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没有让我落泪,只有几次听完心里难过,像舒伯特的一些作品,呵呵

作者: keli    时间: 2012-12-17 11:57
由于母亲身体不好,父亲工作太忙,我从四岁到小学二年级是在亲属家长大的。上小学的时候就是不愿意在家里呆 ...
burt5177 发表于 2012-12-14 20:20

感动......
作者: keli    时间: 2012-12-17 12:01
我把马勒的音乐当成一面镜子,我只想在音乐中找到一个多次经历生与死的我自己。我喜欢马勒式的的疯狂,我喜 ...
burt5177 发表于 2012-12-14 19:13
赞一个!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12-17 12:32
非常赞同,我听音乐有3次流泪,一次是马2结尾合唱,一次是马4第3乐章,还有一次是周末听马9末乐章,全是 ...
zxh999 发表于 2012-12-17 09:21
我听肖邦的第二钢琴奏鸣曲会流泪。



作者: steveh    时间: 2012-12-17 13:10
以前听拉二,现在听马勒、布鲁克纳,眼睛偶尔会湿润。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18 00:26
马勒《第一交响曲》(提坦)
九部交响曲连起来看第一到第三乐章好像是引子一样。
      第一乐章主题选自《流浪少年之歌》第2首《清晨我越过野》,马勒的交响曲一般情况下,主题出现四五小节后马上就用复调手法加以发展,而且经常是三个以上的旋律同时叠在一起,不看谱子很多时候不好分辨,马勒的复调和巴赫的复调又不一样,巴赫复调的主题、对题、答题如果不是在密接部分基本上能听出来,他们的性质差不多.马勒的复调就不一样了,有时三个不同性质的旋律叠在一起,比较难分辨。

     第二乐章
这一乐章有人说是谐谑曲,有人分析是圆舞曲,我觉得也可能是小步舞曲,本来小步舞曲和谐谑曲有很多的密切联系,是贝多芬第一个将谐谑曲用在了奏鸣交响套里的,伯恩斯坦版的速度比较慢就更接近小步舞曲了.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的旋律有一点点的”俗”。

第三乐章

开始低音提琴独奏葬礼进行曲的旋律很像小调版的《两只老虎》,《两只老虎》是我们家喻户晓的一首法国歌谣。另外,很少有交响乐里用低音提琴来独奏的。我非常喜欢双簧管演奏的那段“吉普赛式的”乐队吹吹打打行进,这段旋律非常精彩,是典型马勒式的复调手法。接着出现的平静的旋律来自少年流浪者之歌第4首《在大路上有一棵菩提树》;在这里原来的F大调移到了G大调,这是内心平静的避风港。这段音乐好像马五那个小柔版的先现段,调性一样主奏乐器也一样,风格也接近。
第四乐章
乐章开始的一声呐喊揭开了马勒“人生”交响曲的序幕,交响曲真正的开始了,马勒交响曲的乐章开头都很吸引我,很多乐章开始部分都非常漂亮,如马三开始圆号部分,马五,马二等等,这个末乐章开始下行的动机不是马勒式的,我喜欢长号那个弱起上行的动机,典型的马勒式的动机,通常马勒的交响曲终曲乐章都比较大。
开始半音下行地狱动机可能来自李斯特《但丁交响曲》中的第一乐章,这个动机马勒用时值扩大来发展它, 接下去长号抗争动机、地狱动机以及弦乐音阶式的进行交织在一起,描绘出一幅经过不断抗争达到胜利的画面.当地狱动机再次出现时它已经很弱了,这个时候弦乐在降D大调出现了一段马勒式的“百感交集”的旋律。以前听马勒会在高潮的时候流泪,现在会在几个柔版的地方“失控”。
听马勒交响曲的时候会想到布鲁克纳,特别是声乐化的旋律,马勒作品受布鲁克纳和瓦格纳的影响很大。我特别喜欢马勒作品里的圆号,马勒的圆号经常被像“木管”一样使用,还有圆号的颤音这是其他作曲家很少用到的。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2-12-18 07:55
马勒《第一交响曲》(提坦)
九部交响曲连起来看第一到第三乐章好像是引子一样。
      第一乐章主题选自 ...
burt5177 发表于 2012-12-18 00:26


这东西好,希望burt老师能一直写下去!

不过先挑个刺儿哈:第三乐章那一段酒馆音乐不是“吉普赛式的”,而是典型的东欧犹太人的音乐,忘了学名叫什么了。记得以前有一个帖子里我们讨论过这一段。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2-12-18 12:30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2-12-18 12:32 编辑
不过先挑个刺儿哈:第三乐章那一段酒馆音乐不是“吉普赛式的”,而是典型的东欧犹太人的音乐,忘了学名叫什么了。记得以前有一个帖子里我们讨论过这一段。Rozinante 发表于 2012-12-18 07:55


这问题人家B老师是对的。

那段苦乐参半的送葬曲调是一段比较典型的“茨冈舞曲”,也可以叫“波西米亚舞曲”或“吉普赛舞曲”,茨冈和波西米亚是不同地区对吉普赛人的不同称谓而已。这种舞曲在波西米亚地区小酒馆里经常由吉普赛艺人演奏。其实意大利西西里民间葬礼上也爱演奏类似风格的音乐,参见电影《教父II》,这可能与吉普赛民族一路迁徙沿途不断与当地文化习俗产生交融有关。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18 12:57
回复 bodyheat 的帖子
多谢体热兄指点,据说这段音乐和那幅画《猎人的葬礼》有点联系,这段音乐复调手法是典型马勒式的,双簧管的SOLO太有特点了,是跳音和连音典型的范例(再加上一点夸张的演奏上),能使我想到老肖第五的第二乐章那段小提琴SOLO。刚才看拉特尔指挥柏林爱乐在新加坡的马一,谢幕的时候看到拉特尔和低音提琴首席握手,在别的作品里这样的场面不多啊。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2-12-18 16:01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2-12-20 16:01 编辑

B兄客气,谈不上指点哈。不过倒是有些想法愿与兄交流,尽管咱们彼此在马交艺术价值评判上可能存在着不小分歧。



马一呀,在俺看来无论从整体立意还是到形式、内容、手法创意上观察,那就是一不折不扣的柏辽兹《幻交》模仿秀。在此情形下,那些什么来自布鲁克纳、瓦格纳、舒伯特等其它人的所谓“影响”简直微不足道不值一提。长期以来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很多研究分析文献上竟然罕见从这个角度上的讨论马一,舍本逐末嘛。依俺个人观察,马老师整个艺术人生很大程度上看也仿佛一“柏辽兹模仿秀”。事实上马老师最让俺赞叹的是他的艺术洞察力,极早就通过具体实践揭示了《幻交》在整个浪漫主义交响曲创作图谱中的巅峰地位极其巨大启示性,这足以令20世纪前半叶的很多后辈同行汗颜。


对比《幻交》的“断头台进行曲乐章”与马一的“葬礼进行曲乐章”是证实上述论断的一个最佳实例,与其说其讽喻性的“独特”表现手法是源自法国人Jacques Callot的漫画《猎人的葬礼》,还不如说该创意更直接地来自“断头台进行曲”,漫画不过是马老师在模仿过程中寻求自己表述方式的一则灵感触媒而已。马老师并不具备柏辽兹勾勒主题的凝练能力,只好引用一些现成的歌谣和民俗曲调以期达到相似的(甚而更复杂一些的)艺术表现力,配合他绝佳的复调与配器技巧,很多时候他几乎都要成功了。


最败笔(至少是最值得怀疑的)一件事儿也许是他老人家企图引用来自其旧作《旅人之歌》和《少年魔号》的不同歌曲旋律来替代“恋人动机”在其模仿对象中的神奇地位(即,点睛之笔)。“葬礼进行曲乐章”中的《爱人的一双蓝眼睛》出现的位置几乎与“恋人动机”在“断头台”中出现的位置毫无二致,用意当然是与第一乐章的《清晨我越过田野》相呼应。殊不知,一旦固定乐思不固定了,那么其引导效应也将名存实亡,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很可能相去甚远,甚至不但起不到提示和引导的作用,还很可能显得画蛇添足,马老师为何不干脆为马一原创出一个相对固定的代表“青春”的意象主题呢?!简单事物复杂化的后果往往是不大乐观的,马老师的想象力显然超出了他自己的实际能力,这也许是第一次,但肯定不是最后一次......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2-12-18 17:36
回复
...双簧管的SOLO太有特点了,是跳音和连音典型的范例(再加上一点夸张的演奏上),能使我想到老肖第五的第二乐章那段小提琴SOLO。刚才看拉特尔指挥柏林爱乐在新加坡的马一,谢幕的时候看到拉特尔和低音提琴首席握手,在别的作品里这样的场面不多啊。

burt5177 发表于 2012-12-18 12:57


窃以为马老师在交响乐中独奏乐器的使用上,比较明显是借鉴了圣桑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创意手法,尤其到了马4里对骷髅之舞的模仿极为露骨,肖也一样。至于跳音和连音什么的那是来自所采取民间素材本身带来的特性,与作曲家本人的创作貌似关系不大。肖五第二乐章里那段小提琴独奏和长笛复奏的旋律也是来源于类似茨冈舞曲的街头小曲素材,“茨冈”这一称谓本身就来自俄语对吉普赛人的叫法。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18 19:55
回复 bodyheat 的帖子
我初听马勒的时候和你对马勒交响曲的观点有相似的,但经过这些年以后重听马勒我改变了许多,不再怀疑马勒的交响曲主题的的构成等等……,只要马勒的音乐能让我感动,让我听得进去,让我想起些什么,让我一连几天连续地听这就足够了。
关于马勒受瓦格纳和布鲁克纳的影响,我不是就马一来说,而是马勒整个的交响曲。《幻想》交响曲和马一不是一回事,我不会去想马一是模仿《幻想》。既然没人这么想应该有他们的道理,如果你觉得你的观点站得住,你也可以写写这方面的文章,引起音乐界的重视。
葬礼进行曲最著名的应该是贝三、贝七、肖邦降B小调奏鸣曲,再就是你提到的《幻想》中的,我的理解是他们真的是葬礼进行曲,马勒的葬礼进行曲不是写人们抬着“灵柩”的进行曲,而是更深层次的,从那幅漫画就可以偷窥一番,这手法正好和现代人吻合。
败笔问题:对马勒以及那些伟大的作曲家们,我只有敬佩和欣赏的资格。如果马勒用固定乐思或者主导动机估计一年2000多场的音乐会就不属于马勒了。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确实是配器大师,我70年代学的第一本和声书就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80年代学的第一本乐器法和配器法也是他的,在管弦乐色彩方面绝对是高人,但对于交响曲创作我更倾向马勒。
对骷髅之舞的借鉴等到了再说。圣-桑和老肖都搞拼贴没有什么不好,所以马勒拼贴自己的作品有他自己的用意吧。
另外,体热兄一定对交响曲有一个概念,交响曲应该像贝多芬、柏辽兹那样?关于交响曲马勒的观点是“调动一切手段”。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2-12-19 17:48
这问题人家B老师是对的。

那段苦乐参半的送葬曲调是一段比较典型的“茨冈舞曲”,也可以叫“波西米亚 ...
bodyheat 发表于 2012-12-18 12:30


哦?那我可得好好考证一下。是我的东欧犹太朋友亲口告诉我说,这一段就是典型的他们那旮的音乐。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2-12-19 18:12
这东西好,希望burt老师能一直写下去!

不过先挑个刺儿哈:第三乐章那一段酒馆音乐不是“吉普赛式的 ...
Rozinante 发表于 2012-12-18 07:55

你说的是Klezmer吧?犹太舞曲。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2-12-19 18:26
你说的是Klezmer吧?犹太舞曲。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2-12-19 18:12


正是,多谢狗儿兄。有了关键字就好考证了:

The mood changes, and one of the most distinctive portions of this symphony follows. Mahler uses cymbal, bass drum, oboes, clarinets and a trumpet duo to produce the sound of a small klezmer band; Mahler's use of klezmer is sometimes accredited to his Jewish roots.
作者: Jwang    时间: 2012-12-20 11:10
上个连接,供参考,可只有第一

http://gustavmahler.com/symphoni ... tml#Instrumentation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2-12-20 12:28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2-12-20 12:32 编辑

回复 狗儿念经 的帖子

一并回楼上瘦马兄,

Klezmer并不是一种基础风格的舞曲,而是指欧洲犹太人经常演奏的一大类庞杂音乐,它包括n多种风格的舞曲和类型歌曲。在Klezmer逐渐汇集发展过程中,受罗马尼亚地区民间音乐影响格外大,所以Klezmer中有多种舞曲风格并非犹太人自产的,而是来自罗马尼亚。由于历史上罗马尼亚地区的民俗音乐主要都是能歌善舞的吉普赛人带来的,罗马尼亚民间音乐被认为直接等同于吉普赛(茨冈、波西米亚)音乐,在欧洲音乐文化上根本就是一概念。马1三乐章里用的这段儿就属于这号儿的,所以说“吉普赛舞曲风格”要比说“Klezmer风格”更准确些。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2-12-20 15:46
回复
葬礼进行曲最著名的应该是贝三、贝七、肖邦降B小调奏鸣曲,再就是你提到的《幻想》中的,我的理解是他们真的是葬礼进行曲,马勒的葬礼进行曲不是写人们抬着“灵柩”的进行曲,而是更深层次的,从那幅漫画就可以偷窥一番,这手法正好和现代人吻合。burt5177 发表于 2012-12-18 19:55


问题是,历史上那么些个葬礼有谁是玩讽喻性的呢?这可人家柏辽兹独创,其后就咱马老师,惟二了。无非柏辽兹大人是昂首阔步、鼓号喧天;马老师来一低头耷脑、小打小闹。

其实就连“小动物抬棺小打小闹”的这份儿创意说到底也是来自人家柏辽兹的,从其它所有作品里观察马老师像那么有幽默感的人吗?!记得《幻交》第五乐章开头夜幕降临之后,阴曹地府小鬼儿们出来抬尸那一小段儿吗?也一副阴阳怪气的窃喜屌样儿伴着热烈欢乐的民间舞曲吧?马老师未必真幽默,架不住识货且聪明。不过话说回来,马老师这番嫁接扩充的本事倒真不是盖的,和声技术运用蔚为壮观,纵向看最复杂时竟多达30个声部;叠置对位和配器技巧极尽巧思,不服是不成地!!!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20 16:35
回复 bodyheat 的帖子
说马勒重要吧,可以音乐史考试几乎没有马勒的事,有的音乐史书上也没有马勒。我的观点就是有些人能放在一起比,有的比较是没有意义。尽管我们有不同的观点,能在这里和你谈音论乐我非常荣幸,马勒听完了是瓦格纳勃拉姆斯布鲁克纳R斯特劳斯。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23 22:19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2-12-23 22:36 编辑

无意中看到网上有马勒第一交响曲的文章,第二乐章有一段曲式写成三重奏(Trio),在曲式分析的时候这个Trio是指复三部曲式的中部我们通常称为三声中部。贝多芬时代最典型的复三部曲式,所以马勒第一交响曲还是很古典的。
马勒音乐的曲式结构基本上是古典的,音乐风格是19世纪晚期的,内容是20世纪的。他的音乐包罗万象,有生与死、反讽、爱、恨、挣扎、人性、自然、宇宙,人间百态都在他的作品里,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马勒的音乐中或多或少得到共鸣,马勒如此复杂和充满感情的音乐让我欲罢不能,每次聆听都变成一个学习的过程,好能让我在下一次聆听中有所进步。
作者: keli    时间: 2012-12-23 23:03
喜欢读b老师讲马勒。期待后文。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24 00:06
回复 keli 的帖子
多谢!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24 00:29
《第二交响曲》(复活)
马勒第二交响曲,是作曲家本人最钟爱的一部交响曲,也是马勒一生指挥最多的一部作品,这首交响曲也是我较早接触的一部马勒作品。
《第二交响曲》由五个乐章构成,比《第一交响曲》多了一个乐章,马勒用了近七年的时间来完成这部不同凡响的作品,创作第二交响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第一乐章
在葬礼进行曲之前闯入了一个神秘而可怕的短小动机,我比较喜欢这个动机,在后面的第一展开部里马勒发展了这个动机。一提到C小调我们就会想到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曲,提到葬礼进行曲我们就会联想到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二乐章的葬礼进行曲,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的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电影先知配乐用过很精彩),肖邦的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马勒的葬礼进行曲是一种心灵上的悲壮,不是像贝多芬的葬礼进行曲人们抬着英雄的棺材行进。
关于这一乐章马勒说:我把《第一交响曲》的英雄带到坟墓……,同时有很大的疑问,你为什么出生?你为什么要受苦?一切不就是无可奈何的、恐怖的捉弄吗?倘若我们非得生活下去的话,不,要是我们非去死的话,我们就必须面对这些问题……,我最终用音乐来答复的人。
第二乐章
这乐章与第一乐章对比非常大,马勒又一次使人们联想到了民间舞蹈,我对这乐章看法是有点像奥地利民间古老的优德尔。
第三乐章
马勒最典型的“反讽”(欲哭还笑)的音乐,音乐来自《少年魔号》的歌曲《帕度瓦的安东纽斯之对鱼布道》,双簧管在这一乐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乐章 原始之光
第四乐章的材料来自《少年魔号》,人声的进入太突然了,这是马勒首次在交响乐里加入人声,马勒的多愁善感、绝望、安慰交织在一起。
第五乐章(复活)
马勒在末乐章里动用了女高音、女低音、合唱、管风琴和钟声来表现他的The Great Call。
马勒在末乐章里创造了人们死后有辉煌的来世,所以人们会在复活这一乐章开始哭泣……。
比较喜欢这几个版本。
瓦尔特据说是马勒交响曲的教科书。
[attach]60273[/attach]
克伦贝勒,伟大的指挥家,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把马勒的复活发挥地淋漓尽致。
[attach]60272[/attach]
伯恩斯坦对马勒交响曲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复活》超越了痛苦和死亡,仿佛他自己就是马勒。


[attach]60269[/attach][attach]60268[/attach]
卡普兰的复活非常自信,仿佛是“马勒”在指挥。
[attach]60274[/attach]
这是我第一套马勒,在没有CD的时代我是靠这几盘录像带来了解马勒。
[attach]60271[/attach]
这是我大学时代马二的总谱
[attach]60275[/attach]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2-12-24 04:49
无意中看到网上有马勒第一交响曲的文章,第二乐章有一段曲式写成三重奏(Trio),在曲式分析的时候这个Trio ...
burt5177 发表于 2012-12-23 22:19


我觉得马勒的绝大部分交响曲──可能要除去第八──第一乐章基本上都可以归入奏鸣曲式。三段体的乐章也不少。不单是第一交响曲如此。

第一交响曲给我的感觉并不是他的作品中“最古典”的,比较主观,由情绪主导,结构比较松散。比如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的呈示部只有一个主题、没有副题;发展部就是慢板引子加入了一些呈示部主题的元素,和传统奏鸣曲式的发展部很不一样。

马勒的交响曲中最古典的应该要算是第六吧。

我没有真正做过曲式分析(其实也不会做),只是自己听出来的感觉,不一定对。请burt老师和其他朋友们指教。
作者: jahal    时间: 2012-12-25 13:25
加个定语吧。。。“在国内”还未被大众理解,因为一些意识形态问题。。。。。


回复

如果我们比较几乎在同一时期的科学与音乐的发展会很有意思。几乎在同一时期,量子物理学的建立,使 ...
甲米 发表于 2012-12-11 14:35




作者: jahal    时间: 2012-12-25 13:30
为了更深入去理解马勒,偶读了圣经和参加了一些家庭基督教会,才发现。。。以前对马勒的认识只是一小部分。。。。
作者: jahal    时间: 2012-12-25 13:37
马勒身处思维最活跃的时代,国家,科学,思想在当时都是一个高峰,有点像偶们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从马勒的音乐里能看到当时时代的印记。前面有朋友说到量子力学,完全可以想象当时牛顿的经典力学被质疑时人们心中的震惊。

一个旧世界被打破,新的秩序在被建立,历史上无标准可供参考。看上去一片大乱,谁都在理论和实践中摆动。马勒的音乐看似复杂分散,其实就是他对世界观的认识的改变过程。 这就是当时的写照。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28 15:58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2-12-28 16:43 编辑

马勒是个什么样的人?
马勒想要什么?
马勒如果再活30年,活到“悟道”的年龄会创作出什么样的作品?
马勒的“影子”都有哪些作曲家?
马勒最难的作品是哪一部?
马勒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马勒在和声、对位、力度以及配器上发现新世界了吗?
马勒交响曲音效对场地的要求?
马勒最粗俗的旋律是哪一段?
马勒作品戏剧性最大的是哪一首?
马勒艺术歌曲(乐团套曲)包括交响曲花费笔墨最少的是哪部作品?
马勒留下的是独一无二的传世之作还是貌似复杂其实是粗俗的音乐?
阿尔玛真是造就世界级伟大男人的女人吗?
阿尔玛撰写的马勒传的可信度有多高?
伯恩斯坦是马勒交响曲传播的伟大贡献者还是把马勒庸俗化了?
最近这些问题常常冒出来......。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12-29 08:55
马勒是个什么样的人?
马勒想要什么?
马勒如果再活30年,活到“悟道”的年龄会创作出什么样的作品?
马 ...
burt5177 发表于 2012-12-28 15:58
B老师情感丰富啊。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2-12-30 13:56
正在读台湾林衡哲著的马勒传记,里面有很多文字可以彰显马勒的个性。
男低音奥慕兹回忆说,一天我在咖啡馆碰到马勒,他正在陷入思绪中,我同情问他,为什么这么不开心,他告诉我说,刚接到家里的信,知道父亲病重的消息,我安慰他一下就告别了。第二天早上,我从家里走到剧院时,看到一个人在街上奔跑,看似精神错乱,大声哭泣,并用手帕盖住双眼,我好不容易才看出这个人就是马勒,我想起他昨天告诉我他父亲病重的事,于是上前问他:是不是您父亲发生了什么事?他哭喊:更坏,更坏的消息,大师瓦格纳去世了!那天是1883年2月13日,瓦格纳在威尼斯逝世。过后几天,我几乎都无法与马勒交谈,他虽然每天来剧院彩排和演出,但不与任何人交谈,只沉溺在哀伤中。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3-1-7 10:47
有人把马勒的交响曲是一部长篇巨著,每部交响曲是其中的章回。
第一交响曲是关于英雄诞生,第二交响曲是写生活意味着什么?生活又给了我们什么?生命之后还有什么?是关于死后重生的。第三交响曲探讨自然和生命赐予我们什么?花朵、爱情、神和孩子们教会了我们什么?第四是另一次接近神的尝试,第五对比性最强的一首,死亡和对死亡的斗争。第六完全是关于死亡和地死亡的恐惧。第七战争-黑暗-最终又回到光明中。第八是对歌德诗歌里“永恒的女性”的赞颂。《大地之歌》永恒与告别,第九人生最后的告别。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3-1-7 10:48
听马勒的交响曲与古典时期的作曲家不同,我们听贝多芬的音乐感受到的是贝多芬对理想的诠释,而听马勒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生命的现实,他向世人敞开心扉,与大家分享他的感情和痛苦,音乐是马勒用来表达生命现实的一种形式。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k.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