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大自然的作品------白鹭 [打印本页]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4 11:57
标题: 大自然的作品------白鹭

来源说明:
30多幅图片来自于王武先生作品《夢鹭------行为,情感》,他长期致力于白鹭行为和情感方面的研究和拍摄。

转者语:
大自然的作品,有些时候觉得语言是多余的。唯抱着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怡然心态。得大自在者无穷无尽,惟人类众里寻他千百度,总不遇。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由于没有原图,通过一个PPT文件,一幅幅抓图出来的,大家将就着看看。部分文字是我画蛇添足加上去的。这样的主题,没有摄魂之力,也没有值得讨论的余地(我不是色友),一笑而过吧。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4 12:05
公司的网络限制我上传图片,只有等回家之后才能完成了。很抱歉。
作者: nmggw    时间: 2012-12-14 12:18
期待好作品--白鹭登场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2-12-14 14:29
白鹭青天上,心系思唯远。盼.......
作者: 山河    时间: 2012-12-14 14:38
一行白鹭上青天。。。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4 21:22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4 21:35
庇护/哺育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4 21:54
身教/传授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4 21:56
传授
[attach]59236[/attach]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4 22:01
母爱
[attach]59237[/attach]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4 22:13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attach]59240[/attach]

[attach]59238[/attach]

[attach]59241[/attach]

[attach]59239[/attach]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4 22:32
各位,网速让我很是无奈,对图片的上传不是很熟。请大家海涵。上传的速度实在“老爷车”。今晚就到此吧,实在抱歉。
作者: ssjj    时间: 2012-12-14 22:39
好片,好片!
作者: liao    时间: 2012-12-14 23:30
本帖最后由 liao 于 2012-12-14 23:31 编辑

非常好的抓拍。王武先生是在江西南昌那里拍的?
作者: nmggw    时间: 2012-12-15 10:03
不是专业摄影师是拍不出这样的片子来的。首先感谢楼主提供如此美的图片。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2-12-15 12:27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2-12-15 12:38 编辑
非常好的抓拍。王武先生是在江西南昌那里拍的?
liao 发表于 2012-12-14 23:30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象山林场,每年四月开始万只以上的白鹭来到这里栖息繁殖,是拍摄白鹭亲情片的最佳地点,那里有专用的拍鸟平台,但低于500mm的镜头还是会有力不从心之感。

作者: liao    时间: 2012-12-15 12:47
我有几个朋友,在这里连续拍了好六七年,每年两次。几年下来,要挑出几张片子也不容易。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2-12-15 13:00
国内拍摄白鹭的场地还有:安徽马鞍山的濮塘林场,温州平阳银山,江苏泗洪县洪泽湖湿地观鸟园,河北秦皇岛北戴河鸽子窝,那里是一处滩涂,是拍摄白鹭打斗、捕鱼的理想之地。厦门的筼筜湖,厦门可是有鹭岛之称。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2-12-15 13:07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2-12-15 13:12 编辑

响应静怡兄,转一贴:


走进白鹭世界   图/文:王武

该专题刊登在《数码摄影》2011年2月号P96—103页

鸟·情感
走进白鹭世界

[attach]59292[/attach]
图1

白鹭之美让人心颤,可因为她属于型体较大的鸟,生活范围较广,较常见,满足不了眼下摄影人猎“奇”,猎“稀”的心理,所以在此类题材的拍摄方面一直浮在较浅的层面上(图1)。白鹭是侯鸟,冬复南夏往北,食性以鱼虾,田螺,蚯蚓、泥鳅和鳝鱼为主。全球约有鹭科鸟类62种,我国有22种,白鹭是白鹭属鸟类的统称,常见的鹭类有白鹭、夜鹭、牛背鹭、池鹭、草鹭、苍鹭等近十种。

[attach]59293[/attach]

野生的白鹭和许多鸟一样胆子较小,十分机敏,很难接近,一般和人类的距离也不小于五十米,在没有遮挡物的地方,距你百米之外她早已翩然而去。白鹭和其他鸟一样对管状物和直立行走的人十分戒备,这可能是人类对其猎杀的恐惧已经融入她们的遗传基因。事先伪装埋伏,开着车接近都是拍摄白鹭最有效的办法。工预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好的拍摄方法还是要选择较专业的设备,选定拍摄基地,在白鹭所能接受的安全距离拍摄,才不至于惊扰她们,也较容易拍到自然又精彩的“表演”瞬间。考虑到高速连拍产生的大量图片,具有高速连拍功能的数码相机是鸟类拍摄的第一选择,配上一支500mm以上的远摄镜头,搞定一只承受十公斤以上重量的脚架和操作便捷的云台,再配一两张16G或32G以上速率较快的存储卡和一只大容量的数码伴侣才算OK。

白鹭拍摄都在野外,户外用品必不可少,带有伪装功能的衣帽对于成功的拍摄也十分重要。昂贵的摄影器材成为白鹭拍摄和鸟类摄影一个不易逾越的障碍,所以有人说,鸟类摄影是贵族运动,这些都影响了鸟类摄影的普及。

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由于白鹭体型较大,一些采用望远镜和中近焦镜头拍摄的摄影师也拍出了十分专业和精彩的作品。拥有专业的设备再加上合适的地形和伪装,在拍摄中便于从容观察,对白鹭影响较小,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白鹭虽然怕人,但却又十分亲近人类。田间地头、丘陵山地、沼泽湖泊、海边滩涂在人类生活的场所常能看到她们雪白的身影,荒山野外的无人区很少有白鹭活动的踪迹。这可能是人类聚居的地方很少有猛禽或猛兽,人类的活动在客观上保护了白鹭。白鹭栖息繁殖的地方一般都靠近村庄,而且还特别近。她们每年从三月开始随着暖湿气流从南方往北迁徙,四月份开始进入繁殖期。这时候白鹭会在紧靠沼泽湖泊的村舍旁边选择一处背风向阳的地方聚集筑巢,强壮的成年大白鹭会选择在树林中最高大,视线最好,最安全的树冠上安家,弱小一点的只能选择差的位置安身,这些地方不仅视线差,缺少阳光,不通风,头上还不时要承受上面白鹭撒下来的粪便,为了争夺繁殖和生存权,战斗每时每刻都会发生。白鹭争斗,突发性很强,真是说打起来就打起来,精彩在瞬间发生,但却是拍摄白鹭的精彩的题材之一。

白鹭有恋旧巢的习性,聚集繁殖的地方都比较固定,头年筑巢的地方,来年她们一定还会再来,年复一年,越聚越多,多到万只或几万只,多到可因缺乏食物饿死的小白鹭从树上坠落下来。

[attach]59294[/attach]

白鹭在繁殖期头上会长出两只十分漂亮醒目的羽毛,酷似辫子,俗称“繁殖羽”,又称“辫羽”;

[attach]59295[/attach]

中白鹭胸前背上还会长出蓑状的羽毛,称为“婚羽”,眼和喙裸出的部分由黄绿色变成淡粉色,交配前眼睛血红。

[attach]59296[/attach]

大白鹭在发情期脸部变成耀眼的蓝绿色,腿变成红色。发情时不停地张开双翅变换着不同的姿势,羽翼舒展,洁白的羽毛清晰可见,根根可数,十分优美。求偶交配期间雌雄白鹭上下飞舞,左右翩跹,相互追逐,情意绵绵,爱情就在浓情蜜意中降临。这时候拍出来的白鹭最美,温柔贤淑,美得惊人,也最容易出彩,对摄影人来说,这个时候一定不能错过。

白鹭一但结下连理,即开始建设她们温暖的家庭。每天成双成对,到处捡拾巢枝,一根又一根,一趟又一趟,筑窝建巢,乐此不疲。也有不守规矩,图懒省事的白鹭,会干些鸡毛狗盗窃取别人劳动成果的事,这些场景拍下来会有许多戏剧性的故事情节。

经过一段时间恋爱、交配,白鹭妈妈开始产卵,边产卵,边孵化,产至4-5枚一般就停下来。白鹭的产卵能力很强,如果把产下的卵从窝里取走,雌白鹭会很快地补产一枚,一只雌鹭在繁殖期能产下十枚左右的卵。在生育方面,白鹭堪称是计划生育的典范,她们有产十枚卵的能力却只产5枚左右就停下了。风调雨顺食物充足的年份白鹭产卵会多于平常的年份,在气候复杂的年份,产卵数会明显减低,这种对气候的敏感和非凡的预知能力至今还无法解释。白鹭的计划性产卵还显示了他们还具有一定的计数能力,人类在原始社会通过结绳记事,这些白鹭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计算产卵的数量,为什么是4枚、5枚,而不是10枚?值得惊奇的是,这种会计数的鸟不仅是白鹭一种,鸟类的这些特殊功能无法用有些教科书中所说的本能和条件反射来解释清楚,这些行为说明鸟类和人类一样具有思维,只是人类读不懂鸟类的行为语言和情感,从而不愿意承认事实的存在。

白鹭孵卵雌雄交替,一个在家,一个外出觅食,不懒不惰,十分守时,格外专注。在这个阶段如果不是专业人士,千万不能接近她们,拍摄时更要注意,没有专业的设备不要尝试过近的接近育雏的白鹭,受了惊吓的亲鸟会弃巢而去,留下一堆未孵化的蛋或是几只嗷嗷待哺的幼鸟。白鹭交接班的时候,场景非常温馨,外出归来的亲鸟滑翔着飞到巢里,在家的白鹭马上迎上前去,含情脉脉,交颈而吻,亲亲我我,如胶似漆,温柔的象一对新人,又象是新婚的妻子迎接爱侣的归来。偶尔也有莽撞的白鹭走错了门,归错了巢,守家的白鹭会毫不犹豫地把侵入者轰出家门。除个别地区或不同年份的差别外,白鹭的孵化期约为24天,经过鹭爸爸、鹭妈妈殚精竭虑的孵化,小白鹭先后来到这个世上,对白鹭亲情的拍摄都在这个阶段,其情其景让观者为之动容,让摄影人为之兴奋。白鹭产卵、孵化、育雏,理羽和嘻戏等较易拍摄的场景对于初学白鹭摄影的朋友来说,也是练习拍摄,增加经验的绝好时机。

九、十月份,白鹭结束了家庭和群居生活,弃巢而去,不再回家。大白鹭开始四处寻觅食物,补充体力,小白鹭也跟随父母学习捕获食物,开始独立生活,精彩的捕食场面让摄影人激动不已。

鸟·情感
探秘鸟类情感

拥有好的设备,了解白鹭的生活习性,选择好拍摄主题,熟练的操作相机只是拍摄白鹭的基本条件。拍好白鹭,还必需注重情感表达,只有情感相通,才能拍出情景交融的好作品。正确的认识和了解白鹭的行为和情感,简单层面上的意义,就是在拍摄的时候不要按照人类的主观臆断行事,把事实搞错了,甚至弄反了,搞出笑话来。不知道拍摄对象的生物习性,不关注拍摄对象的行为情感,不知道它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拍摄的时候肯定会手忙脚乱,事半工倍收效甚微。深层次的意义,在拍摄中要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把拍摄提高到人与鸟情感沟通和科学研究的高度,真实自然地纪录,使影像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科学性,用影像的视觉冲击力影响观众,激发人们爱鸟护鸟的真情实感,打破长期流行的口号爱鸟,法规性强制爱鸟的被动社会氛围。

(因为是电子版转载,所以图片不是很清晰,色友们请谅解。)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2-12-15 13:36
图好,文好。惊艳的美!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12-15 19:27
图片都很漂亮,内容也很有哲理。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2-12-15 23:16
两首同题为《鹭鸶》的唐诗:

其一(作者:刘象)
洁白孤高生不同,
顶丝清软冷摇风。
窥鱼翘立荷香里,
慕侣低翻柳影中。
几日下巢辞紫阁,
多时凝目向晴空。
摩霄志在潜修羽,
会接鸾凰别苇丛。

其二(作者:郑谷)
闲立春塘烟淡淡,
静眠寒苇雨飕飕。
渔翁归后汀沙晚,
飞下滩头更自由。



作者: 青山    时间: 2012-12-16 08:26
为什么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代惟独白鹭还能成群结队的生存呢。看看谁能知道答案。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6 10:58
好片,好片!
ssjj 发表于 2012-12-14 22:39


SS兄,见笑了,我是纯粹的拿来主义。
得感谢王武先生的长期蹲守,人性和爱的注入。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6 11:01
回复 雨中独舞 的帖子

感谢雨版详细的转文和图片。我的准备还没有您做的充分啊!哈哈。。。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6 11:06
感谢各位大侠的捧场,我的原始出发点只是觉得图片挺悦心的,转一下。同时,自己不是摄友,无法从技术上跟大家交流。也没有去了解白鹭的习性和摄影者的背景。更多的是一种回归自然,感悟自然的心态来看这些图片。在现在大背景下,不容易体会到感动。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6 11:43
恩爱/双栖
[attach]59434[/attach]
[attach]59435[/attach]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6 11:45
挑逗/缠绵
[attach]59436[/attach]
[attach]59437[/attach]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2-12-16 11:45
回复

感谢雨版详细的转文和图片。我的准备还没有您做的充分啊!哈哈。。。
和.静.怡.真 发表于 2012-12-16 11:01
是巧合,刚好以前有收藏。非常感谢静怡兄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视角和新鲜的氧气,期待更多王武先生的惊艳之作。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6 11:46

山空风吹迟,林深色滴翠。复照意悠悠,相见语依依。
[attach]59438[/attach]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6 11:51
碧波泛清啼,长天羡飞鸟。又是好风日,留醉共舞缈。
[attach]59441[/attach]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6 11:52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唯余水波惊。
[attach]59442[/attach]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6 11:53
曼妙斜阳醉,倾国万木羞。心似碧流泉,中有万般情。
[attach]59443[/attach]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6 11:54
相逢因缘起,万般皆自然。今时君裹腹,明日我入瓮。
[attach]59444[/attach]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6 11:58
选材/筑巢
[attach]59446[/attach]
[attach]59445[/attach]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6 12:01
私语/温馨
[attach]59448[/attach]
[attach]59447[/attach]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6 12:14
本帖最后由 和.静.怡.真 于 2012-12-16 12:19 编辑

清音澈九天,白影天上来。疑是下玉女,我心已忘言。
[attach]59449[/attach]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6 12:16
天伦
[attach]59450[/attach]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6 12:18
好奇/诱惑
[attach]59452[/attach]
[attach]59451[/attach]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6 12:21
嘻戏/PK/对歌
[attach]59455[/attach]

[attach]59456[/attach]

[attach]59457[/attach]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6 12:25
围猎/舞歌
[attach]59462[/attach]

[attach]59461[/attach]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6 12:27
争辩/争风/引吭
[attach]59464[/attach]

[attach]59465[/attach]

[attach]59463[/attach]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6 12:37
身无霓裳空脚丫,盈盈一摇天地无。我自逍遥更自在,满目乾坤皆是空。
[attach]59466[/attach]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2-12-16 12:40
本帖最后由 和.静.怡.真 于 2012-12-16 13:47 编辑

得大自在者皆因自然.------完,感谢.

[attach]59467[/attach]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2-12-16 16:50
再转一贴:


白鹭也强拆

作者:桂杰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3月01日 10 版)

[attach]59483[/attach]

摄影作品很多时候能拍得很美,因而有震撼;还有时候能够拍得很有历史感,定格历史。然而,我更喜欢另外一类,它能够放大并发现我们从未注意过的世界。

2011年2月的《中国摄影家》杂志发表了王武的一组图片,题目是《鹭匪的拆迁工程——白鹭摄影的新发现》,在这组摄影作品里面,读者可以惊讶的发现白鹭那不为人知的野蛮一面。

提起白鹭,几乎所有人都会联想起那种白色的鸟,高洁而优雅,专注而富有情感。在我们平素所见到的照片中,白鹭总是作为被歌颂的对象,从孵化到发育,从恋爱到交配,从栖息到捕食,“在清水田里”,“在小树的绝顶”,“在黄昏的空中”,对其“骨子里的”诗意,都有绝佳的艺术表现。

然而,几年前的一个下午,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象山林场里,马鞍山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武有幸观察到白鹭残忍掠夺的一面:一只白鹭在瞭望,它紧盯着另一只白鹭的巢;趁大白鹭飞离,它来到了那个巢边;它叼着一只刚出壳的小鹭的脖子,左右甩动;它恶狠狠地把小鹭摔到树下;小鹭被处理完后,它开始拆迁这个鸟巢,叼起了一个树枝;它要这段树枝,朋友在一边呼叫、支援;接下来,它得逞了,用别人的建筑材料建设自己的家。

一系列的镜头,给人心灵的震撼不亚于好莱坞的警匪大片。这是一次土匪般的掠夺行动,其残忍不逊于人类。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所长李树峰所言,这是一次不寻常的拍摄,其意义超出了一般的白鹭摄影。

人类之所以生存得如此美好,是因为地球上还有很多鸟兽虫鱼始终伴随着我们。芸芸众生自有其存在的理由和生命的秘密,同样也有其兴衰的悲欢和灭绝的宿命。《鹭匪的拆迁工程》让我跳过诗意重新发现白鹭,发现摄影之魅,这是阅读的力量。

美国普利策获奖作家纳塔莉·安吉尔在《野兽之美》一书中曾经披露了这样的事实,在动物王国,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一夫一妻制,哪怕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忠诚守信,为了生养后代也需要彼此相守的一些生灵,原来也不过是些背信弃义的负心汉和蛇蝎女。比如生物学家原来以为有至多94%的鸟类是实行一夫一妻制的,但生物学家利用基因技术来确定后代的父系,他们发现在任何的鸟巢中,平均有30%或更多的小鸟不是居住在巢中的那只雌鸟所生殖。如雌家燕在红杏出墙的时候,喜欢挑那些比自家笨鸟羽毛稍长些、分布更对称一些的奸夫。而蜂王只离开蜂巢一次,却能在短短的时间与巡逻在附近的二十五只的雄蜂交合。

发现动物的习性,是人类对生命本质的重新审视。

其实,早在唐朝,大诗人李白就曾经在《白鸠辞》里写过白鹭的真实一面,说它“贪而好杀。”今天,王武这组有关白鹭的摄影作品,“见常人所未见,说常人所未说”,这正是摄影人应该追求的目标。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k.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