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关于标题音乐及音乐演变和音乐欣赏的困惑 [打印本页]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3-6-2 12:15
标题: 关于标题音乐及音乐演变和音乐欣赏的困惑
本帖最后由 扬帆远航 于 2013-6-2 12:29 编辑

有关标题音乐的信息,请参看:
http://baike.baidu.com/view/55245.htm



缘起:
从通俗歌曲到古典音乐,对我来讲着实是个很大的跨度。歌曲因其标题和歌词的“指引”,相对比较容易“听懂”。可是,古典音乐,尤其是浪漫派之前,音乐的标题大多是“a小调协奏曲”、“C大调交响曲”之类,往往让我像在茫茫大海失去方向。真心热爱古典音乐,就“不甘心”仅仅停留在旋律的“悦耳”感受层面,总想试图探究曲子在描述什么场景画面,诉说什么情感思想。刚刚站到古典音乐大厦前,不得其门而入时,周海宏(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的一篇文章更让我迷惑。下面摘抄关键的信息:

“音乐的基本材料——音响有两个根本的属性:首先它不具有空间造型性,其次它不是类似于语言的声音符号。因此,音乐不能描述任何具有造型性的事物;音乐不能象文学一样表现明确的概念性、逻辑性的内容。音乐的本质,决定了大多数音乐不能明确地表现出视觉性与概念性的内容,自然大多数听众也就无法听得懂音乐,说得出音乐表现的是什么了……追求让音乐表现形象化的内容、思想性的哲理,是不符合音乐审美规律的,是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方式要求音乐艺术的表现。”
“许多音乐的标题及音乐内容解说是违背音乐本质规律所决定的内容表现力的。”
“音乐审美的根本方式是听觉与心灵体验,而不是视觉形象的捕捉与思想概念的把握。”
“无论是从音乐的本质还是从音乐的实践都表明:音乐可能有表现的对象,也可能就是它自身而没有什么外在的对象要表现;作曲家创作音乐时可能会想到表现某种内容,也可能仅仅是受对音乐自身美的理想驱动而创作。”
以上引言摘自《音乐何需“懂”——面对审美困惑的思辨历程》,作者:周海宏,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出版。
困惑:
欣赏音乐时,我们该不该期待“画面”和“思想”?
我们应该怎么认识“纯音乐”到“标题音乐”的变化?进步,革新,还是倒退,恶化?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3-6-2 12:20
本帖最后由 扬帆远航 于 2013-6-2 12:30 编辑

标题音乐的出现的必然性:



19世纪浪漫主义,“充满激情的艺术家对艺术表现的意向、热烈的情感和丰富的色彩着迷,热衷于将自己从事的领域与其他的姐妹艺术相连。音乐家们对本国及外国的文学诗歌、戏剧及绘画深感兴趣,他们不仅试图将英国的莎士比亚、拜伦,德国的歌德、霍夫曼的名著通过音乐的语言和手段加以表现,也企图通过为音乐加标题或者详细的文字解说,将情感的主观体验和个人的幻觉想象真实地描画和叙述给听着。”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作品具有代表性:“带有文学意味的标题和构思、强烈的表现意图、自由而庞大的结构、宏伟而色彩斑斓的音响体现出极富个性的创作特征。”(引自《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同时音乐也从宫廷走向普通市民,受众的复杂性似乎需要音乐掀起“神秘朦胧”的面纱,不让听众“雾里看花”。 有了标题,音乐似乎不再高不可攀,曲高和寡,而是触手可及。市井小贩也好,乡野村夫也罢,音乐是那么可爱可亲。圣桑的《天鹅》,每次聆听,俺脑海里总能浮现高贵得有点冷艳的鹅儿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独自(最多两只结伴)游弋!
通过和其他艺术体裁“联姻”,音乐顺应了时代要求,创作者和受众都得到了满足,音乐进而丰富了自我,发展了自我,表现力得到增强。不过,标题音乐百分百“积极”吗?
从创作角度看,标题是不是让音乐变“浅”了?
巴洛克、古典时期的音乐体现的是music for music’s sake(为音乐而音乐),作曲家创作严格限制在某个范式内,强调通过对音乐本身的元素进行排列组合。而浪漫时期,文学,绘画等非音乐元素的加入,降低了音乐的“纯度”? 现当代,结构主义大行其道,大有当年“红小兵”的胆魄和气概,横扫万马千军。《433》,这作品太有才啦!俺也可以大言不惭地宣布:俺的大作《Z中调交响曲》,—4(数学上的负数)个乐章!?似乎有扯远的嫌疑啊!
从欣赏角度看,标题是不是也局限了我们对音乐的深度挖掘?甚至YY的可能性?反正现在一听到《天鹅》,脑子里的画面自动激活。还是我有强迫症?!?!

以上纯属音乐门外汉的呓语, 望各位见谅。敬请批评指正!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3-6-2 21:33


限制想象力的不是音乐本身,甚至也不是标题或任何文学性提示,而是你自己。

如果“G弦上的咏叹调”当初起名叫《天鹅》,“恰空”起名叫《阿恩施塔特的回忆》,你咋整?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3-6-2 21:58
谢谢bodyheat 老师指点。
是的,音乐不具有文字的形象性和绘画的直观性,因此同一曲子,人们的感受不完全相同,甚至大相迳庭。但这是在没有明确告知主题的前提下。
或许可以比喻为雕塑家手里的一块泥巴,结果可能是大卫,也可能是维纳斯。
<天鹅>之所以是天鹅,而不是咏叹调,可能是因为作曲家创作的本意就是用音乐的语汇'描画'天鹅。非要理解成咏叹调,那是理解者的yy吧?!
再次感谢。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3-6-3 12:50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3-6-3 12:57 编辑
谢谢bodyheat 老师指点。
是的,音乐不具有文字的形象性和绘画的直观性,因此同一曲子,人们的感受不完全相 ...
扬帆远航 发表于 2013-6-2 21:58



不客气,一起探讨。

音乐真正应该开启的是我们思想的自由王国,而不是图书馆目录处的索引抽屉。

《天鹅》之所以总是“天鹅”,全是因为圣桑告诉你他写的是“天鹅”,你无非是用自己的想象力印证了一下作者的想象,这仅仅是音乐欣赏的第一步而已。

实际上音乐中并没有任何力量阻止你想象力的发散,为什么不能是"山顶的一面湖水”、“湖边漫步的少女”、“晨光里的一尊佛像”、“一朵娇艳的水仙”、“一颗沿着窗子缓缓滑落的雨滴”.......?为什么想不到甚至不敢想象这些?圣桑从那曲子里爬出来冲你吐口水啦?如果他真那么干了,trust me, 那他一定不是个好圣桑。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3-6-3 13:36
bodyheat老师说的真好!
没错,我刚刚接触古典音乐,思维是点状,还不能融会贯通,发散思维。我也比较保守,太看重标题的作用了,受到了太多局限。
作者: zxh999    时间: 2013-6-3 15:37
没有标题更好,可以联想的更多,多听,静待顿悟的那一天吧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3-6-3 17:45
有标题就会有内容嘛
这分明是中西方差异啊!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6-4 12:43
我觉得大家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没必要说服对方。
我个人认为勃拉姆斯对古典音乐的贡献要高于李斯特。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k.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