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黑胶,老版唱片和古董器材 [打印本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4-12-24 08:13
标题: 黑胶,老版唱片和古董器材
我们来谈谈这个问题。

1,先说老版的唱片,大多数人都说好,为什么?大部分人都说音质好。其实还有一点,就是老版唱片更能反映唱片制作人的音乐理念和音响理念。后来再版的很多唱片其实都是经过重制的了,比如加大动态,加重低音,严重的已经不能反映最早制作人的理念了。

2,再说比如有一张60年代的唱片,是用60年代的器材播放好还是90年代的器材播放好,这是有争议的。因为用60年代的器材有可能更符合制作人的理念。因为当时制作人用的就是60年代的器材,他的制作理念和音乐,音响美学思想也是60年代的。要欣赏60年代的唱片,了解其原貌,就有可能要回到60年代那个环境,这也可能是古董器材在今天仍然有市场的原因。如果用90年代的器材,当然也可以,但却不是当时的制作理念了。

3,音响器材无法完全还原现场,因此个性和味道就很重要,35A在物理指标方面不行,但因为有个性和特色,因此喜欢它的人还很多。音响器材是由客观物理指标和主管听感相结合的,而且这两者可能还没有绝对的联系。

祝大家圣诞节快乐。

作者: sffz    时间: 2014-12-24 08:48
圣诞节快乐
作者: 只爱音乐    时间: 2014-12-24 09:08
老版唱片不仅记录了音乐还有很多当时的信息被记录在内
作者: 708300    时间: 2014-12-24 09:18
赞同楼主的观点,个人也认为在上世纪50-60年代许多的录音都在处理全局和细节上彰显出不同录音师和录音场所的特点,对作品的创作和再创作形成良好的辅助场景,使得唱片的听者感觉到不同诠释的个性和音响特色。这点也是俺喜欢老唱片的原因之一!!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4-12-24 12:21
大家有没有反对意见啊?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4-12-24 12:56
大家可以想想,今天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喜欢古董器材(很多古董器材还很贵),有些甚至是老资格发烧友了。大家觉得他们喜欢古董器材,仅仅是好听吗?会不会因为这些老古董烧友喜欢那个逝去的时代,他们希望回到过去那个音乐和音响氛围。说到黑胶,古董器材这些,这个问题有点象古乐运动,回到巴赫那个时代。。。。

现代乐器演奏巴赫已经非常成熟,为什么还要搞古乐运动?同样,现代音响相比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飞跃(?),为什么古董器材依然受欢迎?

作者: shower_king    时间: 2014-12-24 14:03
我淘了一些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飞利浦的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钢琴协奏CD,没我同样曲子的DG版的好听呢,是因为碟片制作工艺问题还是现在压片技术好了,加入了味精
作者: shower_king    时间: 2014-12-24 14:51
回复 shower_king 的帖子
就是同样曲目的CD,DG版的比早期的飞利浦的好听

   
作者: 708300    时间: 2014-12-24 16:15
如果楼上说的是飞利浦的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全集版CD,那就对了,因为这是飞利浦再版的唱片,音效会不如DG正价的唱片感觉有力度和气场,但是DG的录音在数码转制中加大了对比和压制了音场的延伸,使得声音厚重,表现的细节不如飞利浦的录音,而且飞利浦正价版因为LP的发行量大,所以正价版比较少,反而更加难得!!
作者: 708300    时间: 2014-12-24 17:12
回楼主6楼的话:
尽管现代乐器无论从工艺和制作水平都比老乐器要精细,但是工业化的产品也造成音色单一,演奏缺乏个性的现象,加之演奏家的技巧和演奏水平不断提高,相互之间的差距越来越短,而老一辈的演奏家由于演奏风格独特,音色多数有特色,所以更彰显演绎优势。古乐运动兴起以来,诸多演奏家更是趋之若鹜,一阵风的现象让人大跌眼镜。
古董器材虽然在指标上完全没有优势,但是经过时间磨砺的系统大多具有自己相对的独特音色和表现力,所谓味道者也如是。比如现在完全取代胶片的数码摄影,方便无可争议,但韵味和自己可以操控的手段却越来越少了,古董器材玩的就是特色和个性。个人拙见!
作者: morefeel    时间: 2014-12-25 09:33
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技术的进步肯定是新的比旧的好,老旧死忠很大程度上是装逼的需要
作者: morefeel    时间: 2014-12-25 09:34
比如老旧派喜欢绿皮火车,慢吞吞,各种设备都老旧,脏乱臭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种韵味
作者: 708300    时间: 2014-12-25 09:54
严重反感楼上的观点!老旧的都是时代的过程印记,没有老的就没有新的,新的大多千篇一律,更多无病呻吟。老的臭比如臭豆腐,味道只有自己吃了才知道。新的如片汤,清汤寡水的虽然号称健康饮食,却食之无味!
作者: 708300    时间: 2014-12-25 10:00
再有就比如摄影,你的摄影作品也看过,虽然数码方便,也更容易普及,但说到影调,色差对比,画面味道,更多的人还是喜欢胶片,而且目前6*6等大画面还是胶片创作的多,数码还是达不到内容和韵味的细致度!
作者: morefeel    时间: 2014-12-25 10:07
老的在老的时代也是无病呻吟
老的在老的时代同样被老旧死忠视为洪水猛兽不屑一顾
作者: morefeel    时间: 2014-12-25 10:09
新录音新技术 秒杀老旧录音
老旧时代技术不行,难得出张录音好点的就被神化
现在新技术牛逼,张张都是牛逼录音,所以不出奇了
作者: morefeel    时间: 2014-12-25 10:12
老旧死忠 一是装逼 二是炒作
都是为了利益
作者: morefeel    时间: 2014-12-25 10:16
早该打破“老旧就是好”的神话了,老旧死忠就是当年捍卫“地心说”的腐朽势力。
作者: morefeel    时间: 2014-12-25 10:17
先说老版的唱片,大多数人都说好,为什么?大部分人都说音质好。其实还有一点,就是老版唱片更能反映唱片制作人的音乐理念和音响理念。后来再版的很多唱片其实都是经过重制的了,比如加大动态,加重低音,严重的已经不能反映最早制作人的理念了。

那是他们受制于技术落后的时代,听不到现在这么好的声音!
作者: morefeel    时间: 2014-12-25 10:19
回复 708300 的帖子


把落后的技术当做长处,与当年义和团“刀枪不入”一个路数
作者: 708300    时间: 2014-12-25 10:41
如果义和团“刀枪不入”是一个路数,起码有勇气面对,清兵倒是枪炮俱全,却是望风而逃,如此看来义和团的确勇气可嘉!
作者: morefeel    时间: 2014-12-25 10:47
回复 708300 的帖子

跟洋鬼子的新技术比,清朝就是老旧死忠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4-12-25 11:10
莫非很久不发言啦。。。。
作者: 708300    时间: 2014-12-25 11:12
天朝大国的优势在洋枪洋炮的打击下土崩瓦解,但是艺术、文学、戏剧这些却都流传下来,成为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官本位在中国式下是现实的,所以老旧死忠必然。但是技术和艺术是不同的,是欣赏技术还是欣赏艺术,则是各有所爱而已,不必千篇一律求齐。技术有答案,而艺术则未必有标准答案!
作者: morefeel    时间: 2014-12-25 11:14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说点真话,揭露皇帝的新衣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4-12-25 11:25
回复
说点真话,揭露皇帝的新衣
morefeel 发表于 2014-12-25 11:14

说真话当然是好的,不用急,慢慢说清楚。。。。。呵呵。



作者: jpark    时间: 2014-12-25 13:24
新不如旧,论坛也不必存在了,都回家拿刀子刻竹简吧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4-12-25 13:50
其实我要说的也不是新不如旧,只是觉得比较好奇玩古董器材这种现象,我个人倒是更加喜欢新器材的。

今天谈论黑胶,老版CD这些现象,我也觉得比较坦然吧。我也曾经追逐过这些东西,也为之付出很大,可能就是那句话吧:真正的深情是无价的。

一个人,对别人应该宽容一些,对自己也宽容一些吧。
作者: 708300    时间: 2014-12-25 14:06
存在就是硬道理。有喜欢的就有反对的,这是哲学的真理!
老的唱片经过时代的检验,不仅是时光的累积,也是人类情感的累积!
新的唱片缺少共鸣,不仅是快速生活节奏的体现,也是新的意念的体现!
老的器材是对过去的怀念,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新的器材是对当今社会生产力的检验,不进步就是倒退,就是罪过!
作者: jinlei    时间: 2014-12-25 14:54
任何事不要走极端,存在新旧之争,本身就说明二者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时代不同,审美观也不同,所以不必去鞭撘它,我是喜新不厌旧,最好妻妾同堂!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4-12-25 14:55
任何事不要走极端,存在新旧之争,本身就说明二者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时代不同,审美观也不同,所以不必去 ...
jinlei 发表于 2014-12-25 14:54

哈哈,说得很对的。


作者: 708300    时间: 2014-12-25 15:27
最好妻妾同堂!这句最好!赞!
作者: jpark    时间: 2014-12-25 19:30
本帖最后由 jpark 于 2014-12-25 19:31 编辑

回复 jpark 的帖子

morefeel 发表于 3 小时前
激光黑胶用的如何

    ELP省力好玩,适合我这样的懒人
作者: morefeel    时间: 2014-12-25 20:28
回复 jpark 的帖子

片子要洗的干净,否则,一咪咪的小颗粒就无限放大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4-12-25 21:17
听听,是硬道理。
作者: jpark    时间: 2014-12-25 21:38
回复 morefeel 的帖子


    正解,灰尘影响大,洗过就好了,二手碟也行。此机转速、拾取角度都可变化,也有可玩性,声音不是意想中的日本声,较温暖,出乎意料。
作者: 708300    时间: 2014-12-26 11:27
这个ELP省力好玩,会不会声音发懵?这类机器还没有实际听过,不过听报告说声音不太实,空洞感让人遗憾。请上听感共享吧!谢谢!
作者: creek    时间: 2014-12-26 11:53
偷换概念,白马非马说。
火车技术和音乐唱片能这样比较吗?
科学技术发展,就是为了提供生活便利,谁也不愿意退回茹毛饮血。但不排除有些“环保“说还是拿这说事的。
本文唱片话题,原是小众的情趣喜好,本无关“物质“,就是青菜萝卜之好,不用牵强历史价值观吧。
或有跑题之嫌。
随着技术发展,争论唱片这个载体或任何器材都失去意义了。如不存在千篇一律的东西,个人的选择倾向依然会百家争鸣,“先进“不是自我标榜来得。谁也不是众人皆醉我独醒。
作者: 凤凰岛1    时间: 2014-12-26 14:05
大家都是老烧了,肯定是烧经满腹,争论一下是好事,但是千万别伤“烧情”!!
作者: morefeel    时间: 2014-12-26 19:05

38楼
火车技术和录音技术为何不能这样比较

作者: myzcj    时间: 2015-1-1 23:20
喜欢新的录音,新的专制继续新,喜欢老的么,继续老的,各取所需么
作者: jpark    时间: 2015-1-4 10:45
回复 708300 的帖子

我木耳,暂时未听出你所说的声音来。
想找个机会和传统的LP同场测试下差别,在此之前不敢罔言,还请海涵。
   
作者: 708300    时间: 2015-1-4 13:23
这个不难理解:传统的唱针是在LP的表面循迹,其中的摩擦会造成唱针和唱片的磨损,而ELP则是用另外的方式读取唱片的沟槽,没有摩擦,这样就会缺少一些摩擦的细节发声的信号,虽然可以模仿唱针来循迹,但是比起实在的摩擦就会缺少一些细微的震动信号的拾取,另外,从唱头到放大器的转换也会有信号的损失,这些从物理上就决定了声音的差距。至于差多少由于没有机会实际聆听,不好讲。一己之见而已!不对的话见谅!
作者: jpark    时间: 2015-1-4 15:47
回复 708300 的帖子


    传统针头摩擦震动的信号是不是杂声?激光拾取面积按ELP公司的说法是小于目前最好的唱针的接触面积的一半,肯定没有直接的摩擦声,对唱片轨迹的信号拾取更加精密。至于光电转换是不是有数模转换的存在,ELP公司肯定说是直接模拟信号,实际聆听也是模拟味。望兄找机会自己停下吧,我在听到之前也是和您一样想法,甚至更多
作者: 708300    时间: 2015-1-5 08:25
回楼上的,要找机会实际听一次!
作者: jaki    时间: 2015-1-10 19:52
本帖最后由 jaki 于 2015-1-10 19:53 编辑

我想应该这样说吧,老版唱片(器材)的音质是和其表达的音乐是高度统一的,音质(器材)对音乐表达是正面的,所以一些老古董们没错,错的是复刻LP和CD,模拟声和数码声本来就是两个道上的,就看你喜欢哪种,如果有头版LP和复刻LP&CD不考虑价格的话,你会选择哪一个?就算用盲听你也会做出选择,这种问题还有人在争论,我只能说抱歉,你我不是一个道上的。
作者: 好听就行    时间: 2015-2-12 14:00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版主说得很好。唱片绝对是老的好,即便不是头版,只要是接近那个年代的再版,都比现在新的复刻版好。


   
作者: 好听就行    时间: 2015-2-12 14:10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古董器材不能一概而论,但像西电的东西如274这样的整流管我看现代技术无论怎么复刻都无法超越
   
作者: jinyou    时间: 2015-2-16 18:51
回复 morefeel 的帖子


    坐井观天 妄加评论
作者: morefeel    时间: 2015-2-18 10:26
回复 jinyou 的帖子


不知到底是谁在坐井观天,抱着老掉牙的东西舔菊
作者: 西点音乐    时间: 2015-7-24 22:48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作者: TS二哥    时间: 2015-8-18 10:51
慢慢调校古董器材,听一首老歌,喝一壶好茶,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作者: BEETHOVEN    时间: 2015-8-27 09:3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放在研发上就称为理念,做出来的产品就是素质。马克·莱文森品牌还在,但研发的人走了,产品和原来的大相径庭。维尔金森录制的声音深深的打上了个人的印记,他死了同理念的录音也就消失了,新技术代表进步,但无法代替人的思想。如果喜欢维尔金森之声,还只能从老唱片中去寻找,这也算一种学习和继承。和新技术本身不存在冲突。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k.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