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大海拾贝】巴赫唱片收集
[打印本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6-11 15:28
标题:
【大海拾贝】巴赫唱片收集
有朋友说巴赫非常难,确实如此。我也是听乐好几年才喜欢上巴赫的作品。音乐之父巴赫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同时又接受早期启蒙思想的影响,他的宗教音乐也常常闪烁着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芒。他崇尚理性和科学,音乐思维讲究逻辑,他是复调音乐的集大成者,集中反映到他的《平均率钢琴曲集》等作品里面。巴赫的音乐预示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十二音序列技术、无调性乃至爵士乐等各种音乐风格的显著特征,而且体现出和谐与对抗、对称与非对称、有序与无序之间的复杂关系。巴赫的音乐体现了新教的精神和德意志的灵魂:追求超越悲惨社会现实的美、自由和道德的王国。巴赫所处的德国是一个四分五裂的、灾难深重的国家。巴赫的一生也充满着不幸。小时候就成为孤儿,中年时妻子去世,他和他的两任妻子所生20个孩子有10个先后夭折,死亡这个阴影,挥之不去,笼罩了他一生。身处黑暗时代,历尽人世沧桑,巴赫所创造的无比灿烂的音乐世界,必定是他孜孜以求的心灵家园。对于没有历经内心苦难的人,巴赫的音乐是沉闷的,单调的,枯燥的;对于饱尝苦难的人,巴赫的音乐便是感人肺腑的心灵甘泉。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6-11 15:34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09-7-17 05:45 编辑
一、布兰登堡协奏曲: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6-11 15:36
这是巴赫《布兰登堡协奏曲》的最著名版本。“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编号BWV1046至BWV1051),原名《六首为不同乐器而作的协奏曲》,因其手稿于19世纪中叶发现于勃兰登堡,故改为现名。”巴赫在这里模仿了当时意大利维瓦尔第等人的“快-慢-快”三乐章布局,但也做了一些创新的尝试。《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赫同类作品中最气势恢弘的作品,也是所有合奏协奏曲中最优秀动人的杰作之一。巴赫的《布兰登堡协奏曲》摆脱了巴罗克音乐的肤浅与单调乏味,用一种平静而慈和的心态向世人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而这套作品精巧高超的创作技法与完美和谐的结构又成为欧洲管弦乐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卡尔·李希特指挥慕尼黑巴赫乐团,68年获德国唱片大奖。李希特在指挥演奏中特别注重音乐的内在结构和浪漫气息的情绪,听起来十分庄严、宏伟、富于内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6-11 17:51
从70年代开始古乐运动盛行,这是古乐版,德国科隆古乐团,指挥戈贝尔: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6-11 18:02
马里纳的版本,他的乐团使用现代乐器,擅长演绎巴洛克音乐: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6-11 18:36
一个是法国HM的古乐版,HM是法国最大的唱片公司。另一个是老卡的版本:
作者:
rock
时间:
2009-6-11 19:58
惭愧,《布兰登堡协奏曲》还没听过呢...<大提琴无伴奏>倒很喜欢.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6-12 09:37
R兄:后面会介绍巴赫大无的,有20多个版本。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6-12 12:39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09-7-17 05:45 编辑
二、巴赫《乐队组曲》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6-12 12:41
我觉得这是巴赫入门的最佳唱片。《乐队组曲》通俗易懂,马里纳的指挥一流,极具灵气。这个菲利普小双张还有谢林的巴赫小协,也是一流演绎,这套唱片非常超值。巴赫的这套《乐队组曲》一共有四首,编号为BMV1066-BMV1069。作品创作于1717年至1723年之间,前三首创作于1723年巴赫迁居莱比锡前夕,第四首创作于作曲家定居莱比锡之后不久。由此可以看出,《乐队组曲》属于巴赫“科藤时期”的重要作品。巴赫所作的《乐队组曲》应该远不止这四部,很多没有流传下来而丢失了。这四首曲目显示了当时流行于欧洲的庄重、典雅的舞曲乐风以及多姿多彩,充满朝气的民间生活。《乐队组曲》是巴赫最通俗的作品,也很优美,广为流传至今。这部作品体现了巴赫对生活的无比热爱,这种热爱是非常真挚的,我们可以在乐曲中轻易感受到。我们可以特别留意第三组曲,里面有经19世纪德国小提琴家威廉密改编后,流传至今的不朽名作——《G弦上的咏叹调》。这首曲子是家喻户晓的。马里纳是巴赫专家,马里纳和圣马丁室内乐团的巴赫是真正是二十世纪的巴赫。他们的演奏富有活力和朝气,他们使用了现代乐器。因此他们的演奏尤其是弦乐器的演奏光辉通透而生气勃勃,温和恬淡而不柔弱。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6-12 12:49
非常流行的两个版本。英国古乐专家平诺克的版本:除了《乐队组曲》,还有《布兰登堡协奏曲》。另一个是马里纳在迪卡的录音,音效、演绎俱佳。
作者:
rock
时间:
2009-6-12 12:54
这些碟有LP吗..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6-12 13:09
理论上,只要是模拟录音都有LP发行。因为见识有限,LP并不是都能见到。我觉得兄台最好再买一部CD机,LP和CD结合着玩,可以不用那么费米。后面我会介绍到巴赫比较昂贵的LP,那些才是巴赫LP的精华,像你说的《大无》,这些LP才是最值得收藏的,也非常好听,当然也非常昂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6-12 17:01
两个少见的版本: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6-13 18:02
《乐队组曲》版本很多的,基本上很多大唱片公司都出过,门兴格尔也是巴赫专家: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6-16 05:27
卡尔.李希特和戈贝尔的版本: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6-16 05:34
20世纪以来对于巴赫的理解,总是存在着一个诠释学的难题:某某的诠释符合巴赫(及其时代音乐)的本来面貌吗?20世纪的巴赫音乐诠释者们,勇敢地面对了这一难题,并成功地改变了提问题的方式和理解巴赫的取向。在这一批伟大的巴赫诠释者当中,卡尔·李希特是极为突出的一位。
卡尔·李希特,德国著名的指挥家、管风琴家和羽管键琴家,巴赫作品的演奏权威,1926年生于一个教士家庭,从小便受巴赫音乐的熏陶。青年时李希特进入莱比锡宗教音乐学院学习,1946年担任了莱比锡的教堂合唱团团长,后又在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当管风琴师,这里正是当年巴赫的《马太受难曲》首演的地方。1951年,李希特移居慕尼黑,在圣马可教堂担任管风琴师、合唱团团长和指挥,并在慕尼黑高等音乐学院认教。在慕尼黑,李希特先是创立了许兹协会,从事许兹作品的演出。后来又改而成立了慕尼黑巴赫合唱团,继而又成立了慕尼黑巴赫乐团。李希特率领这两个乐团曾到世界各地巡演,为其赢得了极佳的声誉。
作为羽管键琴家,李希特的演奏富有特色,不求拟古的风格,而谋求大幅度的动态对比和柔韧性。他指挥的作品有着严整的节奏,并能呈现出活跃的生气。在作品的准备上,李希特经常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以求在理性、情感及技术方面取得完美的统一。
由于教士家庭出身以及长期在教堂从事音乐工作的经历,使李希特深具路德教派的知识和体验,这些为他演绎巴赫音乐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李希特演绎的巴赫作品,投入真挚的感情,去除一切虚浮矫饰,呈现出端正、庄严、壮丽的形态。节奏紧凑,速度凌厉,细部精密,营造出富有凝聚力与活力的感人效果,表现出强烈的宗教式的沉思与升华。李希特演奏巴赫时使用的手法是锐利地把握音型的含义,句法与造型明确,速度与强弱对比很生动。这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浪漫主义式的巴赫演绎法。李希特曾说:“这种演绎法矫正了19世纪那种感情过多、极度主观的演奏,去除了感情化的诠释,产生了净化的效果。”60年代,是李希特演奏的巅峰时期,这一阶段的演奏具有令人屏息的戏剧性与魅力,充满对现世的否定和对彼岸的向往。70年代,由于运用仿古乐器潮流的影响,他的演奏力度有所减弱,紧张感和精密感也有下降。但不管怎样,卡尔·李希特的尝试,也使我们能从另一角度来理解并评价仿古的潮流。
在所有巴赫音乐的崇敬者当中,卡尔·李希特也许是最具有德国气质的一位,这种气质表现为一种对作品的深刻体验,这一体验并不简单地出乎移情的作用,而是多方面地寻求客观的基础,寻求观念和气质上的同一性。卡尔·李希特对于巴赫宗教作品的把握,尤其体现出这一特点。他自身的宗教感受和德国新教的传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同时,由于他对巴赫作品的严格探究,使得20世纪常见的那种错乱且误置的宗教情感被严格地排除开来。我们可以说,巴赫音乐的庄严瑰丽,在20世纪的卡尔·李希特手里获得了延伸。16、17世纪以来的新教音乐传统在今天仍然保有强大的力量,这其中有李希特的一份伟大贡献。换句话说:人们常常以为,是父亲生出了儿子,但在今天的音乐处境里,真正了不起的成就乃是,伟大的儿子创造出伟大的父亲。
本文转载节选自《创造巴赫的16种方式》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6-16 05:38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09-7-17 05:47 编辑
三、巴赫小提琴协奏曲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觉得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比四大小协更好听。“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一共有三部,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却非常有名。这三部协奏曲写于巴赫在科藤的时期,大致创作于1717至1723年之间。a小调协奏曲编号BWV1041,通常被称为“第一小提琴协奏曲”;E大调协奏曲编号BWV1042,也被称为“第二小提琴协奏曲”;d小调则协奏曲则是为两把小提琴而作,被称为“二重协奏曲”,编号BWV1043。据说巴赫当年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至少应该有六首,但如今能够找到原谱的只有上面提到的三首,这得益于在巴赫有生之年,这三部作品的乐谱被反复转抄方才得以流传下来。就总整体风格而言,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所使用的乐队规模相当之小,伴奏主要由弦乐合奏、羽管键琴和数字低音所组成,所以听起来显得相当秀媚、清新。好版本太多了:葛鲁米欧,谢林,大卫,平诺克.....如果只能选择一个版本,我还是推荐葛鲁米欧。葛鲁米欧是法比学派的最后代言人,以善于演奏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而闻名于世。葛鲁米欧的演奏极其高贵华丽,庄重大方。他驾轻就熟地表现这些作品 演绎舒展大方,毫不卖弄技巧,小提琴音色甜美而饱满,听来心旷神怡。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6-17 14:58
巴赫小协的优秀版本很多,大卫父子的下面两个都是优秀版本,都是超一流的版本: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6-19 05:48
两个美女的演奏,哈恩快速,取访内晶子优雅。但总的感觉没有老一辈耐听: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6-20 04:20
海菲兹的两张巴赫小提琴协奏曲唱片: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6-20 04:28
斯耐德瀚高贵,米尔斯坦优雅: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6-21 10:13
外冷内热的慕洛娃和少年老成的美岛莉,美岛莉现在也不年轻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6-26 06:16
巴赫小提琴协奏曲版本很多:
作者:
乐林8t
时间:
2009-6-26 13:25
老大收的东西都是有品味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6-26 15:58
流行我也听的,听得比较杂吧。呵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6-27 14:17
平诺克的古乐版:
[attach]5430[/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6-30 10:35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09-6-30 10:39 编辑
其他一些版本:
[attach]5437[/attach][attach]5438[/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6-30 10:42
上面错上了一个图片,就是最后一张,这是巴赫的小提琴奏鸣曲,无法删除,所以说明一下。
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就介绍到这里,下面介绍其他曲目。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4 15:17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09-7-17 05:49 编辑
四、巴赫小提琴奏鸣曲
巴赫的这组小提琴奏鸣曲大概是他1717年至1723年在科腾创作的,有着逻辑严密的结构和歌唱性极强的旋律,如果说他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帕蒂塔表现了一个世界和宇宙,那么他的小提琴奏鸣曲则更多地表现了他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据说巴赫在创作前六首奏鸣曲的时候妻子刚去世,所以这组小提琴奏鸣曲非常伤感,幽怨,充满着哀怨之情,都深深地表达了巴赫对亡妻的缅怀和悲痛,是他对失去亲人的心灵告白,也是对自己心灵的抚慰。后四首有人怀疑是伪作,也有人认为是他改编的,但也同样充满着鲜明的巴洛克特色。巴赫这部作品有两个版本是不相上下的,非常优异。就是这个版本和葛鲁米欧的版本。之所以推荐这个版,是因为这是一个钢琴版,入门者容易接受;而葛鲁米欧的版本是大键琴版,入门者对大键琴可能会不大适应,但格洛米欧这个版本是小双张,更超值。从聆听角度来说,我更喜欢拉雷多和古尔德。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4 15:19
[attach]5458[/attach][attach]5459[/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7 04:32
伊戈尔.奥伊斯特拉赫的版本,充满黑胶味,非常优雅:
[attach]5472[/attach]
[attach]5473[/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9 10:10
斯特恩的版本是我听过最优美动人的版本,可惜不是全集:
[attach]5476[/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11 05:55
梅纽因还是很喜欢巴赫的:
[attach]5479[/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13 13:37
34#
shinelb
一个少见的版本: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17 05:37
平诺克和波洁的版本,波洁是现在的巴洛克小提琴红人:
[attach]5507[/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17 05:41
一个演绎一般的版本: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17 05:57
五、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帕蒂塔(巴赫小无)
我经常写些关于巴赫的文章,希望大家不要厌烦。现在我决定在我的四十多个版本里挑选二十个版本好好写一写,目的有两个:一时表示对老巴赫的尊敬,他给了我们这么伟大的音乐;二是希望更多的朋友来喜欢巴赫,因为他是最好的!对巴赫的热爱源于小时候对小提琴的学习,无奈自学不成材,但培养了对音乐的兴趣,尤其是对弦乐的兴趣。今天,我有幸遇上巴赫和贝多芬的音乐,从中获得许多对艺术和生活的启迪,并获得巨大的享受。因此我深深感谢古典音乐,感谢老巴赫。听乐十多年,我最喜欢的小提琴作品就是乐圣小提琴协奏曲和巴赫小无了,尤其是小无,我觉得是一个深不可测的迷宫和未知世界,有待自己去探索。这是一部越听越爱的作品,不由得让人惊叹于巴赫的鬼斧神工。“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一共6首,BWVl001—1006,大约于1720年作于德国的克滕。这6首奏鸣曲与组曲,巴赫设计了小提琴表达所能演奏的一切和弦,使用了几乎不可能演奏的对位技巧。它们构成了巴赫小提琴音乐的颠峰。在巴赫之后,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很少有人再创作,是因为再也无法逾越这座颠峰”。一把单薄的小提琴乐器,要发出两个声部(甚至三个、四个声部)的声音。演奏时有时要把旋律从伴奏声部中分开:还要注意和弦音的紧密配合。在赋格曲中,还要注意低声部和主题的逻辑关系。最终,还要把这些琐碎的东西构建成逻辑的大厦,的确是很费事的。巴赫时代用弯弓相对容易表达,今天不得不做一些变通。巴赫《小无》是一个哲学逻辑世界,而她的第二组曲最后一个乐章叫《夏空》,是整部作品的重心和内核。因此我引用康德的一句哲学名言,将巴赫《小无》称为“我们头顶的星空”。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17 05:59
郑小姐的版本:
[attach]5509[/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17 06:01
1.DECCA UCCD-9200 452 788-2 郑京和的版本
韩裔小提琴家郑京和可以说是女性小提琴家中最出类拔萃的巾帼英雄。“郑京和生在韩国,四岁开始学习钢琴,两年以后转学小提琴。12岁时离开韩国在美国纽约朱利亚音乐学院学习音乐,师从加拉米安。七年之后,十九岁的郑京和在美国莱文垂特钢琴小提琴大赛中与平扎克·祖克曼共同荣获大奖。在长达25年的艺术生涯中,郑京和是国际舞台上最炙手可热的艺术家。她获得了国际上表演艺术家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1972年,韩国政府授予郑京和以最高荣誉:市民成就奖。她被《星期日泰晤士报》誉为对英国文化贡献最大的人。她音乐的深度、她对于每场演出、每次录音的奉献和热情是她艺术最突出的特点。” 她的巴赫无伴奏弓法精准利落,琴声纤细但柔韧绵密,优雅纯净且情感丰富,如此出色的表现即使很多男性小提琴家也自愧不如。也可以这样说:她的巴赫小无柔美秀气,有点顾影自怜,充满东方女性特色。而且至今没有别的女性小提琴家能超越,就是放在唱片录音的历史长河中,这也是最优秀且充满魅力的巴赫无伴奏录音之一。最令人遗憾的是:郑小姐没录完。只有第二帕蒂塔和第三奏鸣曲。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18 05:02
巴赫故居:
[attach]5510[/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18 05:07
标题:
RE: 【大海拾贝】巴赫唱片收集
圣人的归宿: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18 05:09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09-7-18 05:11 编辑
巴赫埋骨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19 08:41
[attach]5516[/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19 08:42
2.PHILIPS 475 7451 PX2 穆洛娃的版本
穆洛娃的版本也是一个不完全的版本,只录了全部帕蒂塔。“穆洛娃,1959年出生于莫斯科的郊外。3岁开始学琴,聪颖的天资和她对小提琴的早熟,使她9岁便进入了莫斯科中央音乐学校。命运给予了她最好的机遇:得以在柯岗和布朗宁两位大师的指导下深造,使她的演奏趋于成熟。1976年16岁时便在波兰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中一举夺魁。之后,1981年和1982年又连续在芬兰西贝柳斯和苏联柴可夫斯基两项世界顶尖级的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大奖。穆罗娃的名字轰动了世界乐坛。体现了俄罗斯小提琴教学体系,仍处世界领先的地位。”大美女穆洛娃的琴声不是娇艳的,相反是“冷酷”中暗藏热情的。穆洛娃的巴赫表面水波不兴、非常朴素,但又让人可以感受到她内心深处不可抑制的热情。冷漠的外表与炽热的情感交相辉映,构成了她的特殊魅力。这种魅力是耐听持久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19 08:45
[attach]5517[/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20 04:36
巾帼英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20 04:36
3.EMI 7243 4 89179 2 8 约翰娜·玛茨的版本
今天,无数的爱乐者都在追逐约翰娜·玛茨的录音。“约翰娜·玛茨,匈牙利人,1924年出生。1932-1942年在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师从胡拜(Hubay,1858-1937),是西盖蒂的同门师妹。1947年在日内瓦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首奖,名声鹊起,随后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极受欢迎。曾三次荣获欧洲的小提琴比赛大奖。后在瑞典、苏格兰和德国有过成功的事业发展。她的演奏纯净、优雅,富于情感,体现了典型的匈牙利小提琴学校风格。50年代是其艺术生涯的顶峰。”约翰娜·玛茨的巴赫无伴奏速度很慢,非常优雅,端庄,一派大家闺秀。《夏空》和一些难度很高的赋格都表现得结构清晰,逻辑严密。整部作品速度虽慢但并不拖沓零散。(注:这个帖子里带引号的段落是引用的,主要是介绍演奏者生平的客观资料。我希望做到主观和客观相结合。)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20 04:41
巴赫在此工作到晚年:
作者:
rock
时间:
2009-7-20 10:03
...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20 15:49
R兄想说什么呢?
作者:
rock
时间:
2009-7-20 20:05
我想说老兄这个介绍巴赫的帖子非常好,准备按单逐一买齐...呵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21 04:11
哈哈,真的吗?不过在广州要收齐不难的,有天时地利。但估计也要几年吧。嘿嘿。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21 05:46
哈恩的版本:
[attach]5533[/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21 05:46
4.SONY SICC 354 哈恩的版本
小哈恩已经跳槽DG,从出道至今已经出了很多唱片而且反应都不俗。“1979年11月27日出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莱克星顿的这位小提琴新星哈恩,如今也不满28岁。这位天才少女14岁时便与费城乐团首次合作演出,15岁时又在德国慕尼黑,与洛林·马泽尔指挥的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合作演奏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并进行电视转播,以后又登台卡内基音乐厅和维也纳爱乐厅,举行独奏音乐会。2001年与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合作在北美巡演,秋季到世界各地巡演,更引来无数的赞叹之声。”哈恩的小无是她的第一张巴赫唱片,也是一个不完全的版本,只录了1004,1005和1006。已经编入了BMG RCA Classical Library系列和Sony报纸版中了。我手头上的是日本版。哈恩的第二帕蒂塔的《夏空》拉得很慢,时间为十七分四十八秒。她的技巧很棒,技法非常流畅,小无的后三组一气呵成。至于内涵如何就见仁见智了。但小哈恩挑战巴赫的勇气是很值得称道的。今天,很多年轻小提琴家都尝试拉巴赫小无,也许是受了哈恩的影响。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23 03:31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24 05:41
波洁的版本:
[attach]5538[/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24 05:42
5.CHANNEL CLASSICS CCS SEL 2498 波洁的版本
波洁的版本也是有争议的,某些乐评家评分很低。但在我的小无收藏里,演绎不说,录音却是数一数二的。“拉克儿·波洁 Rachel Podger,出生于英国,在德国的鲁道夫斯坦因音乐学校习音乐,然后再回英国习小提琴,曾在Guildhall学校师事Parry Hart,和多位大师习音乐,后来喜爱上古乐器与音乐,逐而参加古乐团,成为小提琴古乐家,她最喜爱拉奏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的古乐曲,在1997年她和古乐指挥家宾诺克合作过演出,她现在是乐坛的顶佳独奏家及演出家,受各地的竞邀不断。”Channel Classics唱片公司的老板和录音师迦雷德·萨克斯始终坚持用唱片普及音乐、用唱片推广演奏家以使他们获得更多的音乐会为宗旨。波洁就是这样成功的例子。波洁的小无在美国古典音乐排行榜上连续6周排名第一。使得波洁和 Channel Classics一夜成名。波洁的小无录音超一流,小提琴擦弦质感异常强烈,但个别几首确实听起来不太习惯,象第二帕蒂塔里的吉格。除了小无,波洁2003年录制发行的维瓦尔第《12首“华丽”小提琴协奏曲》(作品4号)和2004年发行的莫扎特《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也特别受欢迎.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24 06:19
圣托马斯教堂室内:
[attach]5539[/attach]
作者:
姚大侠
时间:
2009-7-24 12:16
我有一套巴赫2000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25 05:39
我有一套巴赫2000
姚大侠 发表于 2009-7-24 12:16
非常好的。但因为是全集,唱片公司不会一下子都把压箱底的东西拿出来的,不然她就赚不到钱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27 03:39
费拉斯的版本
[attach]5564[/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27 03:40
6.Ages 509 008-2 费拉斯的版本
费拉斯这套无伴奏的黑胶一直是小无迷的梦想,因为这套黑胶从来没有CD化。2006年推出CD版,对无数巴赫小无迷是个天大喜讯。“法国小提琴家费拉斯先后在尼斯音乐学院和巴黎音乐学院从比斯德西(Bistesi)和卡威(Calvet)学习,曾获小提琴演奏和室内乐演奏奖.后又从埃乃斯库学习,17岁参加蒂博国际小提琴比赛获第一名,尔后开始巡回演奏.其音色壮丽多采,卡拉扬与其合作的协奏曲,尤其好评如潮.1960年开始费拉斯成为卡拉扬最喜爱的小提琴家并成为柏林爱乐人气指数最高的音乐家 。”费拉斯是法比学派中的佼佼者,他的晚年很悲惨,好象和感情有关。这个77年12月21号的无伴奏演出是他在消失录音室几年后的唯一一次录音。6首无伴奏在一天之内录完,这可能是空前绝后的。这是大师晚年的唯一大作了。历尽沧桑,饱经世事。因而他的演绎仿佛有一种超脱感,琴声是一种熏黄的调子。留给我们的是“浪漫的法兰西,淡淡的威士忌香味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31 09:16
[attach]5584[/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31 09:19
[attach]5585[/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7-31 09:20
7.EMI CDM 7243 5 66870 2 8 米尔斯坦MONO版
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著名版本了,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版本。“米尔斯坦,生于俄国的敖德萨。初学于斯特利亚尔斯基。十岁公开演奏。后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奥尔(小提琴大师津巴利斯特、埃尔曼、海菲茨等人均出自奥尔门下)。1920在敖德萨举行独奏音乐会。1923年后常与钢琴家霍罗威茨合作,在国内外旅行演出。1925年以独奏家身份首演于巴黎。1926年在布鲁塞尔师从伊萨依。1929年移居美国。在美国与斯托科夫斯基指挥的费城交响乐团合作举行音乐会,取得成功。1942年加入美国藉。六十年代后,其演奏活动又转向欧洲。”论技术,米尔斯坦不比海菲兹差,相反更精致细腻。论味道情调,可与克莱斯勒相媲美。米尔斯坦的演奏具有贵族般的高贵气质,技巧极为出色,跳弓轻巧精确,音色变化精妙细致,非常优雅。他的巴赫小无体现了以上特点。米尔斯坦一生只录了两版完整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即DG版和EMI这版单声道版。但不完整的版本无数,他一生在无数次独奏会上演奏着巴赫。米尔斯坦是将一生奉献给巴赫的小提琴大师。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1 07:07
[attach]5589[/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1 07:07
8.DG457 701-2 米尔斯坦DG版
这个版本毫无疑问是米尔斯坦最出色的巴赫无伴奏。可以说是学习巴赫小无的教科书了。但我觉得她太工整了。并非我的首选。但她比EMIMONO版更加完美。米尔斯坦录制这套无伴奏的时候已经七十岁,驾轻就熟的高超技巧不论在分句、主题的发展变化上都有极完美、极高水平的演绎。70年代留声机和企鹅都给以至高无上的赞美。而整部作品最出色的是第二帕蒂塔里的夏空了,他那果敢高超的运弓,气势如虹,提琴发出的无比高贵的音色,入木三分,力透纸背。恐怕没有人的夏空拉得那么好了。这个版本可以说是米尔斯坦一生琴坛生涯的最佳代表作。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2 03:50
[attach]5601[/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2 03:51
9.ORFEO C 400951 B 米尔斯坦57年萨尔茨堡现场版
米尔斯坦与萨尔茨堡音乐节有着很深的巴赫情结。每年的七月底,在奥地利萨尔茨堡都要举行一次连续五周的音乐和戏剧演出盛会,这就是著名的萨尔茨堡音乐节。萨尔茨堡音乐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77年,当时的"莫扎特基金会"在萨尔茨堡发起组织演出莫扎特的音乐。但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萨尔茨堡音乐节是在1920年8月22日,莱因哈特在大教堂广场上演了根据霍夫曼斯塔尔改编的英国中世纪道德剧《每个人》(Everyman)之后形成的。1930年,萨尔茨堡音乐节迎来了它最为辉煌的时期,两位当时颇具影响的指挥大师阿图诺·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和布鲁诺·瓦尔特(Bruno Walter)轮番在音乐节上出现。二战使音乐节陷入低潮。但到50年代音乐节再度复兴。米尔斯坦与萨尔茨堡音乐节有着不解之缘,他参加过很多次,具体多少次我不知道。米尔斯坦在萨尔茨堡音乐节最初两次音乐会是在1954年和1956年,好象不是太受欢迎,主要和他的演奏曲目有关。在57年,米尔斯坦随机应变作了改动,演出了巴赫无伴奏,轰动一时,就是这个录音。米尔斯坦57年萨尔茨堡现场版充满动感和活力,同时感人至深。一把小提琴硬是拉出了一个世界,刚直雄浑且神清气爽。也是一个不完整的版本:有第一,第三奏鸣曲;第二帕蒂塔........1961年和1966年,米尔斯坦又两次在萨尔茨堡音乐节单独演奏了巴赫的无伴奏。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6 06:12
[attach]5621[/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6 06:12
10.TELDEC 4509-95998-2 米尔斯坦的告别音乐会
一代小提琴大师米尔斯坦的伟大告别。这是大师在83岁高龄时举办的告别演奏会的现场录音。在举行他的告别音乐会几个小时之前, 米尔斯坦突然发现自己的左手有一个指头伤了, 肯定会影响正常演奏. 但他并没有因此把音乐会取消, 而是在演奏的过程中临时改换了指法. 在演奏会上,米尔斯坦演奏了巴赫,贝多芬,亨德尔,萨拉萨特,普罗珂菲耶夫,柴可夫斯基,帕格尼尼和李斯特的作品。演奏的巴赫作品就是夏空,见证了大师一生对巴赫的钟爱之情,为大师一生多姿多彩的演奏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这场告别演奏会录成了唱片,美得令人窒息,她记载了大师对音乐的一往情深。这张唱片绝版多年,听说最近再版,乐迷有福气了。这张唱片国内也有引进版。
作者:
BEETHOVEN
时间:
2009-8-6 10:19
施兄不错,加油,期待下文。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7 05:28
施兄不错,加油,期待下文。
BEETHOVEN 发表于 2009-8-6 10:19
谢谢兄台鼓励。这个帖子估计很长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7 05:39
[attach]5628[/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7 05:39
11.DG453 004-2 谢林DG版
谢林和米尔斯坦可以说是DG的双璧,为爱乐者贡献巨大,他们的巴赫无伴奏都是上上之选,但风格有所不同。“谢林是墨西哥藉波兰小提琴家,曾先后从黑斯、弗莱什与蒂博学琴,1933年举行首次独奏会,之后开始全球性的巡回演奏.二战期间,谢霖共为盟军演奏300多场,1946年他第一次到墨西哥演出,就迷上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于是入墨西哥籍.而且在墨西哥大学音乐系任教.谢霖是最出色的少数几个能真正让小提琴优雅地歌唱的演奏家之一。”他的演奏具有绅士般的风度,浪漫而极富诗意。他对巴赫有深刻的理解,象米尔斯坦一样,录了两套巴赫无伴奏全集。谢林的无伴奏采用了比较符合巴洛克时代的本真演奏方式,较少使用揉弦。他的演奏既舒缓从容又色彩斑斓。温暖,抒情而富于人情味。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8 04:18
[attach]5634[/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8 04:19
12.SONY SB2K87947 谢林MONO版
说说谢林的故事。“1941年,为了解决在战争中无家可归的三千波兰难民的移居问题,谢林同当时的波兰首相西柯尔斯基一起来到了墨西哥。他四处奔波,到处游说,费了很大的心血和精力,终于使墨西哥政府于第二年同意收留了这些难民。为了报答墨西哥政府的善意行动,更因为他的好友,著名墨西哥作曲家曼努埃尔·庞塞的苦苦挽留,谢林在战争结束之后就留在了墨西哥,并于1946年加入了墨西哥国籍。谢林在墨西哥期间,一直非常积极地从事着小提琴教学事业。他曾协助政府创办了墨西哥国立大学音乐学院,并亲自在这里任教了多年。多年来,他为墨西哥的音乐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做出了大量的贡献,正因为如此,他才被墨西哥人民视为祖国音乐文化中的瑰宝。”谈谢林的生平义举,是想说明人的品质,气质和作品的关系。演奏巴赫,仅仅具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谢林朴素,淳朴,谦逊,坚持正义和人道主义这些优秀品质和巴赫的内在精神是吻合的。格高品自奇,象卡萨尔斯,兰多夫斯卡这些巴赫代言人也是这样,他们对待巴赫和艺术是非常虔诚的。巴赫归根结底是一位热情的人道主义作曲家,他的心胸如同宇宙般宽广。谢林50年代在CBS公司录制的单声道版本,高超的技术与质朴的内在精神相结合,速度比DG版要快,夏空强调舞曲风格。谢林在保持德国学派严谨、质朴气质的同时,并融汇了法国学派中的轻巧、优雅的特点,极大地丰富了这个巴赫无伴奏录音。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8 04:21
[attach]5635[/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8 04:21
13.MDG 333 0614-2 舒曼改编的版本
舒曼改编的版本是有争议的。巴赫的原意是要让演奏者及其乐器摆脱对伴奏的依傍,更加自由自在地发挥。虽无伴奏,实际上已经非常完美。1854年,舒曼为一家历史悠久的乐谱出版商编订这套乐曲,加上了钢琴伴奏。改编的原因一来是恐怕别人觉得无伴奏单调乏味(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二来担心无经验的演奏者怯于一试。历史总是很有趣的。往昔的小提琴演奏家西盖蒂年少时就曾拉过此种有伴奏的《夏空》,成名以后,回想其事,还深感惭愧。其实我觉得艺术多做尝试未尝不可。这张唱片来自德国名厂MDG,这个公司出品过很多精品.这张唱片很迷人,听来让人心旷神怡.小提琴声不夸张,非常轻松自然.有别于以上几位大师的演绎.这里没有暴风骤雨般的激昂和争鸣.钢琴在轻声细语地与小提琴交谈,绝不喧宾夺主,.录音不追求发烧,是一种自然和轻松的风格。这个有伴奏版本比较自然地表达了巴赫的崇高境界,温馨恬淡,气质高雅,与世无争,宽容理解和爱,她会给你带来新鲜和美感........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8 04:42
[attach]5636[/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8 04:43
14.VANGUARD CLASSICS ATM CD 1246 西盖蒂的版本
又是一个有争议的版本。也许这也是巴赫的魅力,每个人眼中的巴赫都不同,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西盖蒂是美籍匈牙利小提琴家,布达佩斯音乐学院胡鲍伊的得意门生,1917-1924年继马尔托任日内瓦音乐学院教授,1925年,应斯托科夫斯基之邀,到美国演奏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同年又应邀赴伦敦演奏普罗科菲耶夫的小提琴协奏曲,均获巨大成功.西盖蒂的演奏,是一种充满情感倾诉,内里又隐藏着极强的热力的演奏,他善于将各种方法巧妙配合,强调各种层次的情感,被称为"小提琴中的思想家",他演奏的巴赫,贝多芬、布拉姆斯,其表现的深度至今令人赞叹.1940年西盖蒂移居美国,一边从事演出一边教学。战后他曾回到欧洲出席了卡萨尔斯主持的PRADE音乐节。西盖蒂撰写的著作包括《小提琴家摘记》、《喜爱琴弦》和《西盖蒂与小提琴》。他在60年代停止了演出活动,专心从事教学和写作,1973年4月在瑞士去世。”西盖蒂是学者型的小提琴家,他精通多种语言,爱好非常广泛。他有高超的小提琴技巧和异乎寻常的艺术想象力,可以凭直觉领会音乐的本质内涵。西盖蒂演奏的黄金时段是三四十年代,50年代晚期的作品,技巧已见衰退.他的小无拉得很慢,但很有味道,琴声有点干涩,但非常耐听。很古朴的风格,速度处理比较自由,饱含了演奏家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真实情感。他的巴赫小无对后来帕尔曼演绎同一曲目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者:
mrwz
时间:
2009-8-9 09:31
好文,期待继续.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10 06:23
好的,谢谢。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10 06:25
[attach]5652[/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10 06:25
15.EMI7243 4 76811 2 7 帕尔曼的版本
帕尔曼的版本是非常出色的,他的特点很简单,就是非常好听。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帕尔曼唱片。“伊扎克·帕尔曼是当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小提琴家。他生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5岁开始学琴,由于帕尔曼在4岁时患小儿麻痹症,成为终身残疾,因而无法站立演奏,但他却以超常的毅力,最终成为世界级小提琴大师。帕尔曼移居美国不久,就受到著名小提琴家斯特恩的赏识,获得“以美基金会”奖学金,进入美国著名的朱丽亚音乐学院,师从伊凡·加拉米安和多罗西·狄雷教授学琴。1964年,帕尔曼在美国列文垂特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一等奖。帕尔曼演奏的最大特点,是把浪漫主义的热情、洒脱和古典主义的和谐、均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能驾驭各种音乐风格的作品,并试图用不同的音乐来表达不同的音乐内容。”帕尔曼有一双令人羡慕的大手,但手指却十分伶俐,他的运弓饱满且极富倾诉力,帕尔曼的巴赫无伴奏十分注意作品的歌唱性,琴声非常饱满和松弛。他以那炉火纯青的演奏技巧很有条理地处理着无数条变幻莫测的旋律,速度比较慢。帕尔曼是当今拉巴赫无伴奏拉得最好的小提琴家。不过他的这个版本倾注了过多的感情,而演奏巴赫最关键是要达到情感和结构的平衡,所以这一点既可以说是不足,也可以说是特点吧。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11 08:29
[attach]5660[/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11 08:30
16.BMG 09026-61748-2 海菲兹的版本
小提琴之王只有一套完整的小无录音。但散曲无数,夏空就留下四版录音。小无是绝大多数著名小提琴家的挚爱。“ 亚莎·海菲兹(Jascha Heifetz,1901-1987),杰出的美籍俄裔小提琴家,生于立陶宛。海菲兹年少成名,克莱斯勒听了海菲兹的演奏后,他按耐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赞叹到:“你我也许该怀着多么满意的心情马上砸碎自己的小提琴啊。”海菲兹随奥尔学习了整整六年,成长为奥尔班上涌现的最杰出的“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代言人。1917年,作为犹太人的海菲兹与父亲一同迁居美国。就在同年的11月27日,16岁的海菲兹在卡内基音乐厅举行了他在美国的首演。他一口气演奏了维尼亚夫斯基的《第二协奏曲》、帕格尼尼的《第24首随想曲》和维塔利的《恰空》等10余首技巧艰深的乐曲,博得听众们雷鸣般的掌声。这场“划时代的音乐会”向世人宣告:20世纪的小提琴的新王者诞生了!海菲兹的演奏就是以高度的精确和完美作为其最鲜明的艺术特征的。他是个完美主义者,容不得在演奏中出现一丝一毫的错误和闪失。每次演奏前,他都一丝不苟的设计好整部作品的布局和所需的弓法、指法。指挥泰斗托斯卡尼尼对海菲兹的这种卓绝超凡的才能赞不绝口,称他是自己见过的小提琴家中“唯一能演奏得完美无缺的艺术家”。向来文笔犀利,出语辛辣的英国大文豪萧伯纳先生对此耿耿于怀,终于有一次忍不住给海菲兹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说:“海菲兹先生,请问你能否拉错一个音以表明你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位神呢?”1987年12月10日,一代琴圣病逝于落杉基。”在小无里,海菲兹人性中的孤高不驯、舍我其谁的特点与巴赫作品海纳百川、谦卑宽容的内涵形成戏剧性的艺术反差。小提琴之王的处理手法因为伟大的冲击和对比而更动人心魄。海飞兹以惊人绝技、速度及精确而极其完美的演奏著称于他对此曲目的演奏,《企鹅唱片》如此赞叹“深思熟虑、富有灵感”,“梦幻一样的运弓手法产生出比巴赫时代更加变化多端的音色和微妙的力度变化”。如第二帕蒂塔,尤其是“吉格”和“夏空”,细节清晰,力度动人心魄。整部作品给人以无比的愉悦,而轻快活泼的段落又惹人喜爱。力度与抒情构成完美的对比。我觉得海菲兹展现了巴赫音乐圣洁纯粹的一面,MONO登峰造极的伟大演绎!
作者:
mm33
时间:
2009-8-11 10:40
请楼主说说巴赫弓的那一版。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11 17:24
那版我没有啊,兄台说吧?
作者:
mm33
时间:
2009-8-12 07:29
只见过没听过,无从说起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13 04:46
[attach]5677[/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13 04:46
17.BMG09026-61765-2 海菲兹《夏空》
《夏空》(法文Chaconne的音译)原为西班牙一古老的舞曲,后传遍欧洲各国,成为一种独立的器乐曲。常为中速,三拍子,情绪较庄重。其结构与帕萨卡里亚舞曲较相近,采用简短的不断反复的低声部主题及其变奏组成。也就是通常在一个多次出现的固定低音(或一个和声进行模式)之上以变奏手法写成。巴赫把《夏空》作为基本的框架,巴赫从一个初听上去并不特别动人的主题出发,将其变奏了三十次,即使对当代小提琴家的精湛技艺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巴赫小无里的《夏空》体现了巴赫的理性和抽象,每一个旋律,每一个变奏,每一个和弦,都是巴赫一手精心策划的结果。象数学和逻辑一样,精确而永恒。而巴赫更把人性融入这个理性的结构之中,使她有了活力和生命。巴赫《夏空》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和天地,既有柔美的抒情和感慨,也有如火的情感爆发,更有无限的冥想性。这是小无《夏空》的伟大之处。由惟我独尊,孤高狂傲,具有王者霸气的海菲兹来演绎确实是相得益彰。海菲兹在技巧上表现得游刃有余,小提琴声抑扬顿挫,一唱三叹。小提琴王者的巴赫《夏空》留给我们深深的思索和回味.........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13 04:49
[attach]5678[/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13 04:49
18.PHILIPS PHCP-20360/1 454 325-2 克莱默菲利普版
当今小提琴大师克莱默也录了两版巴赫小无,都具有较高水准,但风格略有不同。“吉顿 ·克莱默是乐坛过去50年里最具魅力,倍受注目的一位艺术家,在当今世界乐坛的地位难以逾越。他拥有独一无二的个性演奏风格,鲜亮的协奏曲式音响和豪放果敢的弓法,曾被指挥巨匠卡拉扬称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小提琴家”。自取得帕格尼尼及柴可夫斯基比赛的冠军至今,克莱默屹立乐坛三十多年,灌录超过100张唱片,由于其曲目跨度甚大而被评论界视为当今小提琴家中的“革新者”和诠释古今小提琴作品的权威人物。”克莱默的菲利普版小无是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与其他大师迥异其趣。可以说克莱默是在借助小无来表现他自己的思想了。他的演奏非常自由,具有亦幻亦疯的激情 ,跌宕起伏,风格轻灵飘渺、高雅狂狷。如果你想听不是那么工整的自由演绎,就是这个版本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14 06:33
[attach]5682[/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14 06:33
19.ECM NEW SERIES 1926/27 4767291 克莱默ECM版
ECM是英文Editions of Contemporary Music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当代音乐集锦“,她是一家独立的德国唱片公司的名称,出版以爵士乐为主同时也出版古典音乐的多样性音乐。她并不是一家刚刚出道的新公司,自1969年创立至今,这家小公司已经在音乐大海中傲然挺立了三十多年了!ECM绝对是一最勇于创新的公司。充满活力不拘一格的音乐;欧陆色彩浓厚的美术设计;特有的录音取向---构成了ECM唱片最吸引人的特征。ECM唱片爱用单色作为封面的色调,就算增加其他的彩色也只是极少的点缀。有很多ECM唱片封面只有一张黑白照片,极富生命力的层次感;有的ECM唱片干脆就是雪白的底子上写上专辑和作曲家的名称,或是一种粗犷的线条,让人感到一种淡雅的凄清。ECM的唱片风格也是这样的:清净,淡雅,格调高雅。克莱默的ECM小无当然是有一定水平的,音色偏冷,变化多端。但我觉得,克莱默的小无只属于中等水平,与米尔斯坦,苏斯克等版本是有差距的,主要是他那奇异的节奏和强弱明暗变化令人很不适应,也许是我听惯了米尔斯坦的录音。一家之言,大家可以展开讨论。我不太喜欢克莱默的版本,也不向入门者推荐,我会推荐米尔斯坦和谢林。克莱默太新潮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16 06:46
[attach]5690[/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16 06:46
20.PHILIPS 464 673-2 PM2 格洛米欧的版本
格洛米欧的版本是雅俗共赏的,琴声可能是所有版本中最美的。格洛米欧的巴赫小提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奏鸣曲都是最佳版本中的佼佼者。“格鲁米欧5岁即从外祖父学琴。他9岁进入沙勒罗瓦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2岁进入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从师伊萨伊的学生杜布瓦学琴,两年后夺得学院一等奖;同时学习对位法与复调音乐。1939年获维厄唐奖和普自姆奖。1940年成为比利时政府新设立的演奏荣誉奖的第一个获奖者。30年代末,他在布鲁塞尔音乐学院毕业后,曾去巴黎师从埃奈斯库短期进修。1940年春天,格鲁米欧首次公开露面,评论界惊叹不已,称为恍然蒂博再现。但是,同年法西斯德国入侵比利时,为盟军多次义演。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格鲁米欧复出,和BBC交响乐团合作举行了在英国的首演,名盛一时。以后到各国旅行演出,受到热烈欢迎。 格鲁米欧拥有一把名为“泰坦”的斯特拉迪瓦里的小提琴,但在音乐会上和录制作品时,通常使用一把1744年制造的瓜乃利·德尔·吉苏小提琴。1973年,比利时王室接封他为男爵。” 格鲁米欧的风格还是最适合演奏巴赫的作品。雍容华贵,溢彩流光。格洛米欧的版本录于61年,但却具有绝佳的音色。如果说米尔斯坦的版本是光辉而通透的,那么格洛米欧则是温厚而柔润,甜美而柔顺的。格洛米欧的演绎采用了较多的揉弦,因此很多段落音乐表情非常丰富。整部作品给人的印象是既和蔼可亲而又高贵大方。这个版本很适合小无入门,也很适合欣赏。若说有什么不足的话,就是某些段落稍显平淡,但格洛米欧这个版本是很优秀的,她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作者:
mm33
时间:
2009-8-16 08:15
格鲁米欧的小无拉得确实很美,充分体现了比利时学派的唯美的风格。该录音是在教堂中录制的,堂音非常丰富,空间感很好,琴声的空气感也非常好。美中不足的是,格氏在好几个段落的重复中都省略了些,从而总体显得稍微不够丰满。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k.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