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歌赋乐行之二 - 家访成都烧友“尘客” [打印本页]

作者: sgaudio    时间: 2009-8-3 16:22
标题: 歌赋乐行之二 - 家访成都烧友“尘客”
上周末与“小黑”一起拜访了成都烧友“尘客”,这是一位真正的爱乐者,拥有丰富的软件收藏。虽然年纪大上我们许多,但聊起音乐来还是有不少共同话题。

这是前墙的CD柜,幕帘后遮住的部分也是。



这是后墙的CD柜,里外多层,其中有很多我喜欢的欧洲厂牌ECM的唱片。既有新系列古典、World Music,也有ECM的招牌爵士。


作者: sgaudio    时间: 2009-8-3 16:23
“尘客”兄的系统是GOLDMUND 36A CD,GOLDMUND Mimesis 27.3前级+Telos 400双单声道后级,音箱则是Kharma GR M Ce 1.0



作者: sgaudio    时间: 2009-8-3 16:24
侧面看音箱,拥有略微后倾的角度,调整高低单元的相位




GOLDMUND CD与前级使用了意大利solidsteel 5.3器材架,架子4个脚使用了FE大钉来校声,而后级则用了2块大理石做承垫,体现了用家的调声理念。



作者: sgaudio    时间: 2009-8-3 16:25
近看CE 1.0,箱体透着玫瑰暗红色,高贵典雅




高音单元




低音单元是Eton,Eton的单元是出名的难煲,要完全进入状态,需要用大功率甲类后级煲个一年半载方可见其庐山真面目。



作者: sgaudio    时间: 2009-8-3 16:26
整体环境




更多图片:http://www.sgaudio.com.cn/bbs/thread-665-1-1.html
作者: sgaudio    时间: 2009-8-3 16:52
这套系统搭配是主人经过多次南下试听才最终决定的,也是主人音乐品味的体现。主人平常喜欢室内乐,所以系统搭配所追求的目标也主要以还原室内乐为终极目标。精致、线条、细腻、分离度良好便是其主要特征。开首试听的是小黑带去的帕尔曼的作品集,小提琴细腻开扬,线条感好,小音量聆听细节丰富,而2个小时暖机以后重听同一首曲子,则已经圆润饱满了许多。

接着听了柯岗演奏的小协,系统演绎大场面也有条不稳。而后有我很熟悉的ECM厂牌北欧sax爵士演奏家Jan Garbarek的《Visible World》,sax音符一出,以令我陶醉于其中,这种北欧风的作品用GOLDMUND来表现颇为贴切,骨感、清新、飘逸、鼓点恰到好处的铺陈仿佛把人拉到了北欧峡谷之中,高亢的sax模仿水鸟徜徉在北欧带著碎冰的蜿蜒小河间,这位年过半百的演奏家似乎隐隐暗示:唯有北欧清冷的峡谷,才是他如同海鸟般自在的高亢萨克斯风最佳栖身之所。

由于前后墙的CD柜吸收了较多的低频能量,而音箱又是新箱尚未完全煲开,搭配的solidsteel器材架也是以高频飘逸著称,这使得系统对后级的功率索求势必大大增加。相信在经过长时间煲练以及承架的调整后,系统在低频冲击力与动态上还会更上层楼。
作者: rock    时间: 2009-8-3 18:50
有品味的环境,有品味的器材...
作者: 167    时间: 2009-8-4 08:56
好器材,好环境!

不过楼主说的又一点我不太同意:“低音单元是Eton,Eton的单元是出名的难煲,要完全进入状态,需要用大功率甲类后级煲个一年半载方可见其庐山真面目。”

我自己也是ETON单元的长期用户了,ETON单元低频少,但是“难煲”一说不知是何意思。
实际上,就算长期的使用,也不会带来松活丰富的低频和温暖的声音。
实际上,这种高级扬声器单元以及音箱出厂之前都会做老化处理的,成品到了用户手上,不会因为“一年半载”的“煲机”而改变性能,特别是Eton这种超强硬度振膜的。
如果因为一年半载的使用会使扬声器单元的T/S参数发生巨大明显的变化,那么这个喇叭也就是不合格的了。
新器材的使用前期声音是会有变化的,比如电容的冲放电,扬声器悬挂系统的运动都会带来声音的细微变化,但是这个需要的时间不是很长。
而且,就算这样,和放大器的甲类或者乙类都无关。
所以所谓的“煲机”有时候是在煲耳朵,耳朵最后熟悉并且认可了这种声音。

抱歉,实话实说了,得罪各位大佬之处请见谅
作者: rock    时间: 2009-8-4 09:27
好器材,好环境!

不过楼主说的又一点我不太同意:“低音单元是Eton,Eton的单元是出名的难煲,要完全进入状态,需要用大功率甲类后级煲个一年半载方可见其庐山真面目。”

我自己也是ETON单元的长期用户了,ET ...
167 发表于 2009-8-4 08:56


呵呵,相当的技术派...
作者: scfan    时间: 2009-8-4 11:39
家访版块越来越精彩了,期待更多的家访报告。尘客兄的高文前端是我奋斗的目标。
作者: 小黑    时间: 2009-8-4 11:49
尘客兄是一位相当细致的烧友,从一尘不染的房间到细微之处的调音细节,都充分体现出楼主的细致与用心。这样的性格也就孕育出了一种精致,细腻,温润,宁静,一尘不染的声音。
     尘客兄坐拥5,6千张CD,不过他的最爱还是古典室内乐,对于流行,爵士和爆棚交响乐不是特别爱好。所以高文+卡玛也非常对他的胃口。系统的整体声音非常精致,通透度一流,结像清晰无比,最难得的是耐听度很高,坐在那里两三个小时完全不会觉得听觉疲劳。总之这是一套让人静下心来享受的系统。
    不过每个人口味有些不同,如果以我的喜好,我会希望增加些动态和厚润。不过这两种元素一多可能就不是尘客兄的那杯茶了。。。。。
作者: 尘客    时间: 2009-8-4 12:43
谢过坛中各位,以及小黑兄的各种建议。软件似海,硬件如舟,继续慢慢打理慢慢漂吧。
作者: rock    时间: 2009-8-4 15:12
"非常精致,通透度一流,结像清晰" 这个确实也是卡玛给我最深刻的印象.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7 06:00
很羡慕尘客兄的器材和软件。
同时支持楼主的实话实说。
作者: 尘客    时间: 2009-8-7 10:38
本帖最后由 尘客 于 2009-8-7 10:46 编辑

关于调理问题:
小黑兄与LZ来过后提了些建议,主要是针对低频和动态的适当改善问题。
房间没法了,当初实在是没有合适地方放足够多的CD,仅前面柜子就有三排CD深度,应该吃了不少低频。好在听室内乐对低频是质为主,量为辅,就留点遗憾吧。
试过用卡玛与KONDO较高班换前级、音源的信号线和电源线(原来是蛇王电源和天仙配参考信号),感觉更干净顺滑,两端延伸有改善但不多,而且松弛方面没有优势,放弃。下一步想在同牌线系中考虑升级。
剩下的重点就是架子了。前天先用高文钉分别换上原来架皇上音源和前级承板下的铝钉,差别还是明显的。其中CD机承板换钉后感觉主要变化在高频部分,延伸更高更细,清晰度还在增加但对比反而显得密度减弱了些,并没有达到调声目的,似乎不是我喜欢的那种。而前级承板换上高文钉后则总体感觉高、中、低都更凝聚,低频也更结实,目前暂采用。有个感觉是换钉前低频对比虽稍散,但总体声音更“酥”一些,待煲煲耳朵再作判断。
至于换架,还在犹豫中。代理商处Z生相处不错,也一早提出过架皇与卡玛、高文的搭配不太适合问题,与小黑兄和LZ看法相同。犹豫的是外观和空间搭配,难如架皇般配,而且也不知道会不会得此失彼,影响到我比较喜欢的“酥松”感?不过估计这一枪不放,是安不下心来的。代理推荐、目前首选的是高丘顶级的CS-3D,足足有50公斤重:
[attach]5629[/attach]
好一阵子没能静下心来听CD了,调系统老听那些熟碟,连最近订的新碟都躺在架子上懒得开封。玩硬件与玩软件看来是难以兼得的,尽快见好就收吧。
作者: rock    时间: 2009-8-7 10:46
新系统,建议还是先褒一段时间再调整,目前阶段不适宜换线/架和加钉,系统附件越少越好....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8 04:25
关于调理问题:
小黑兄与LZ来过后提了些建议,主要是针对低频和动态的适当改善问题。
房间没法了,当初实在是没有合适地方放足够多的CD,仅前面柜子就有三排CD深度,应该吃了不少低频。好在听室内乐对低频是质为主 ...
尘客 发表于 2009-8-7 10:38


很少有论坛这么认真讨论问题的。
作者: 167    时间: 2009-8-14 17:55
冒昧问一下,楼主的Kharma GR M Ce 1.0音箱大约是多少米拿下的?
谢谢
作者: 尘客    时间: 2009-8-15 07:32
本帖最后由 尘客 于 2009-8-15 07:39 编辑

其实在[器材讨论]我的帖子中已经有您需要的信息了,一楼,“体会之一”,当然是在那之上。GR系只有两款,midi之上那款就更贵些。
顺便说到,原来论坛有悄悄话,不知道哪里去了?
您对单元有研究,也想关注此箱,不妨看看《新音响》101期(09年)赖英智提供的材料,那个喇叭单元被他家改造前后的对比,磁钢体好象厚了一倍还多。
作者: rock    时间: 2009-8-15 09:45
论坛上可用"短信息"交流..
作者: 167    时间: 2009-8-15 19:22
本帖最后由 167 于 2009-8-15 19:24 编辑
其实在[器材讨论]我的帖子中已经有您需要的信息了,一楼,“体会之一”,当然是在那之上。GR系只有两款,midi之上那款就更贵些。
顺便说到,原来论坛有悄悄话,不知道哪里去了?
您对单元有研究,也想关注此箱,不 ...
尘客 发表于 2009-8-15 07:32

谢谢老兄的回复。
我还是不太清楚具体的价格?
难道是18W?
我记得高音是黑陶瓷、中音是5英寸的那个CE1.2就要18W了。
您这个比他高级,中音口径更大,价格应该更高吧?
如果真是18W-20W,那么这个箱子的性价比还真是不错的!

赖先生的文章我看到过了,不过以我的看法,所谓的“改单元”其实只是增加了一块磁铁作为“防磁”之用的;这个防磁不是指做AV用途(靠近CRT而不影响),而是指减小磁力线的泄露。
双磁钢的单元大都是这样的,特别是后期“修改”的,在T铁后贴一块磁铁就是“防磁”;如果是把单磁改为双磁,而且是为了增加磁通量的话,那么T铁就要重新安装,这样一来就完全修改了原来的T/S参数,Qts会变得很低,相关的一些参数的变化不是所有厂家都容易控制的。

前几天又特别去听了下面那个卡玛,的确好箱子,我很喜欢。
如果声音更厚润一些,低频更饱满一些就更好了。
不过那种一尘不染的纯净声音还是非常迷人的!
作者: 尘客    时间: 2009-8-15 21:54
21# 167
我说的是之上啦,也就是20W之上,你听到的价格信息应该是对的。
关于技术流之类的确不懂,一个单元改装就有好多“宣传点”,复膜、涂料、磁体什么的。这半年多因为关注一些器材也看了不少资料,“各家有各家的高招”,不外从理念说到独门技术,大多云山雾罩,让人觉得这就是HI-END们的普遍标志,看多了也就习惯了。只要喜欢和真正能够习惯就好,如我辈年龄,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清澈透明则胜丰润饱满。
所以与其求声音迷人,不如说宜人,管得久些。
例如,有朋友就特别喜欢卡玛的人声和钢琴,我想也许是陶瓷中音的原因吧,尽管我也觉得再丰沛些就更好了。
作者: 167    时间: 2009-8-16 12:44
21# 167
我说的是之上啦,也就是20W之上,你听到的价格信息应该是对的。
关于技术流之类的确不懂,一个单元改装就有好多“宣传点”,复膜、涂料、磁体什么的。这半年多因为关注一些器材也看了不少资料,“各家有 ...
尘客 发表于 2009-8-15 21:54

谢谢回复。
厂家要寻找卖点这个可以理解,但是就像我的签名一样:“理智发烧,杜绝忽悠”,我觉得我们多一些物理知识能更加看透本质。
“清澈透明”和“丰润饱满”并不矛盾,我经常去听现场音乐会,在那里,就是如此。
卡玛是我很倾慕的品牌,向往!
作者: 小黑    时间: 2009-8-17 10:54
我在香港听的几次中级别卡玛都是既饱满又通透的,其中有两次最好声音的搭配值得参考:1.emm labs的转盘+解码,fm255+411,卡玛最高的E系列两单元的mini。 2.jadis转盘+wadia931 921,boulder1010+fm411,卡玛Grm3.2.  两次都是两单元的小箱子,两次的房间都超过35平方,两次的声音都饱满大气,有感染力。
作者: color4    时间: 2009-8-17 11:46
流了一地的乌龙茶(口水)
作者: 乐林8t    时间: 2009-9-2 10:37
极品器材,精彩环境。
作者: dyh    时间: 2009-9-3 14:27
哈哈,这辈子努力到老的目标
作者: 卷尺    时间: 2010-1-12 01:40
能否告知下这房间的尺寸规格!
作者: 尘客    时间: 2010-1-12 08:46
28# 卷尺
6*3.6*2.8M,内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14 16:18
即使经历过苦难(是假设),尘客是很幸福的。祝贺!
作者: 小苏州    时间: 2010-3-30 21:31
卡玛原荷兰老板因经济原因,已转让给越南人。现在卡玛箱到处有卖,价格下跌了不少。原代理保捷极品已不做卡玛了。
作者: rock    时间: 2010-3-30 22:00
卡玛原荷兰老板因经济原因,已转让给越南人。现在卡玛箱到处有卖,价格下跌了不少。原代理保捷极品已不做卡玛了。
小苏州 发表于 2010-3-30 21:31


最近水货横行,跌价很利害,也许是烧友福音.
作者: 小苏州    时间: 2010-3-30 22:06
越南人做老板,不知声音跌了没有。
作者: rock    时间: 2010-3-30 22:13
越南人做老板,不知声音跌了没有。
小苏州 发表于 2010-3-30 22:06


目前的型号应该没变化,主要是销售渠道放开了.
作者: ECC32    时间: 2010-6-24 21:57
很精彩的家访。也很羡慕这位尘客兄的器材和软件收藏。
在下也在成都附近,不知LZ能否代为引荐尘客、小黑等发烧友,谢谢。
作者: walter001    时间: 2011-3-30 10:28
请教全套高文的电源配线如何?
作者: 尘客    时间: 2011-3-30 11:11
抱歉,没用过,高文后级已出。
作者: xin_333    时间: 2011-4-4 20:40
尘客兄,我是成都的,能否到府上登门拜访,听一下你的系统,谢谢!.
作者: NHB-DTZ    时间: 2011-10-17 16:04
回复 167 的帖子
说的大实话,当初在玩盟主OPUS,狂疯乱炸猛煲,物业天天来找,确实心理的因数占得比例大。

   
作者: xiuxian6210    时间: 2011-10-17 22:33
抱歉,没用过,高文后级已出。
尘客 发表于 2011-3-30 11:11


现在用啥后级在推?用过卡玛的burn in 碟吗?煲单元的。



作者: 尘客    时间: 2011-10-18 00:48
回复 xiuxian6210 的帖子
暂用达萧108B,用此碟煲了200小时。

   
作者: xiuxian6210    时间: 2011-10-18 11:52
这箱子高音是陶瓷的?可能还要想肥婆了,就是价格上要翻倍了!
作者: 风之语    时间: 2012-1-27 17:50
相当不错,支持楼主!

作者: xgl890    时间: 2012-1-29 15:19
尘客兄,你目前这套线材的搭配是怎样的?我听过达萧前后级推卡玛midi1.0,音源dcs 普西尼sacd。卡玛音箱钻石高音款的,中高频分析力奇高!声音顺滑。感觉很好!想咨询一下您的线材搭配的经验!谢谢、、
作者: 尘客    时间: 2012-1-30 12:56
本帖最后由 尘客 于 2012-1-31 11:21 编辑

回复 xgl890 的帖子
你提到的系统,应该是定制款吧?一般midi1.0普通款是钛高音。我现在箱子已经升级到Eq的midi双8寸款,风格和你形容的类似,由于3.5分频,厚度和润泽度要好不少,放大器改用FM西装,具体情况可参见本版俺的“游玩”帖。
线材方面这次又试过不少,加上以前一套搭过的,总的来看以下几点可供你考虑这套系统时作参考:
1、电源线,若希望增加厚度和润泽,前级可试下PAD的20周年旗舰电源线,其他情况,前一套前端以蛇王旗舰为主,宽松,现在这套转盘改用银彩的LUBY HILL,更顺滑透明且消减了FM的火气(其实是平衡问题,与空间偏小有关),后级原用天仙配PLMM,大气,正路,现在FM自带;
2、信号线试过不少,神经和过机最后还都用天仙配,韵味和气质个人喜好一些,声音仍然是一个“正”字,般配的话至少在参考以上,但MM2感觉不如上一套MM耐听,神经线甚至还用到最老款的旗舰至尊;
3、喇叭线,试过卡玛、KONDO、天仙配等的高端,现在还是用的MIT的Oracle V1.1,平衡中有两端延伸飘逸,线条和质感好。
口味和经验局限,以上搭配也得到小黑兄等朋友指导,权作参考吧。

   
作者: xgl890    时间: 2012-1-30 16:04
说是签名版,可双线分音。你的线材搭配我觉得十分到位!赞一个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k.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