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听乐小记!! [打印本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8 04:58
标题: 听乐小记!!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09-11-4 03:27 编辑

[attach]5637[/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8 05:00
今天我和大家谈谈《德意志安魂曲》。这是勃拉姆斯的一首名作,只有莫扎特那首《安魂曲》才能和她媲美。这两部安魂曲我都非常喜欢。

勃拉姆斯是很全面的,各种题材他都几乎尝试过,勃拉姆斯的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我最喜欢他的作品有:《德意志安魂曲》,四部交响曲,小协,第二钢琴协奏曲。还有一些室内乐…….

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作于一八六一至一八六八年。其中的第二乐章实际作于一八五七年。这部作品因歌词选自路德的圣经德译本而不是罗马天主教仪式中用的拉丁文,故名。共七个乐章。可是一八零七年十二月在维也纳首演时只有一至三乐章,一八六八年四月在布雷教堂第二次演出时增加 了三个乐章成为六个乐章。一个月后,他又加了有女高音独唱的第五乐章《她现在悲哀》,是为纪念他一八六五年去世的母亲。

这是一首勃拉姆斯纪念母亲,化悲痛为力量的杰作。非常大气雄伟,波澜壮阔。这部作品丰厚而不见重浊,处处透出一种纯明清澈之光。这部作品非常值得聆听,催人奋发,是勃拉姆斯失去亲人后超越痛苦的力作!

这部作品版本非常多。莱赫曼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圣赫德维凯塞杰合唱团,柏林莫特腾合唱团这张唱片是经典,可惜是单声道。克莱姆佩勒的版本气势很足,老版本就推荐这个了。瓦尔特的版本录音很差的,我很少听。我最喜欢的版本是加丁纳的古乐版。这个版本是三星带花的。加丁纳指挥蒙特威尔第合唱团,革命和浪漫乐团版是一个很完美的版本。要气势有气势,要感情有感情。乐队排山倒海,合唱仿如天籁。

为什么我推荐一个古乐版呢?因为演绎《德意志安魂曲》,传统的老派指挥家都是看中这部作品的气势和崇高,而忽视了这部作品内部的细腻情感。而加丁纳的是古乐版,感情表现得很感人,古乐在表现情感方面会显得细腻。人声合唱也非常棒。另外HM赫尔维格的版本也是不错的。

这部作品还是比较容易听懂的,如果不习惯,可以先试试第二和第四乐章。第二乐章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是非常令人为之感动的。


德意志安魂曲歌词:

第一乐章 合唱

  乐曲由低音大提琴奏出的宁静的引子开始。这个乐章弦乐部分只有大提琴和中提琴,没有用明亮的小提琴,以维持乐章平稳阴沉的气息。接着合唱队唱出,“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这个乐章的音乐非常俭朴而高贵,从阴森逐渐变得明媚,每次听到,都会感受那种直达心间的无限温情,和那种复活永生的应许所带来的期盼和喜悦。

  Selig sind, die da Leid tragen; denn sie sollen getr?stet werden.

  Die mit Tr?nen s?en, werden mit Freuden ernten.

  Sie gehen hin und weinen und tragen edlen Samen und kommen mit Freuden und bringen ihre Garben.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太5:4)

  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

  那带种流泪出去的,必要欢欢乐乐地带禾捆回来!(诗126:5-6)

  第二乐章 合唱

  乐曲由萨拉班达舞曲风格的送葬进行曲开始。早于全曲首演14年前的1854年,当舒曼逃出精神病院跳入莱茵河被救起之后,在年青的勃拉姆斯陪伴安慰舒曼夫人克拉拉的日子里,他就拟下了这个乐章的初稿。乐章前部弥漫哀恸的情绪,葬礼进行曲重复之后,勃拉姆斯构建了自己独特的,有传统安魂曲中“愤怒的日子”中的那种悲壮美的音乐。在唱到“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的一句时,音乐好似一道宇宙中的圣光,伴随有力的定音故节奏,勃拉姆斯营造出全曲最激动人心的高潮。

  Denn alles Fleisch es ist wie Gras und alle Herrlichkeit des Menschen wie des Grases Blumen. Das Gras ist verdorret und die Blume abgefallen.

  So seid nun geduldig, lieben Brüder, bis auf die Zukunft des Herrn. Siehe, ein Ackermann wartet auf die k?stliche Frucht der Erde und ist geduldig darüber, bis er empfahe den Morgenregen und Abendregen.

  Aber des Herrn Wort bleibet in Ewigkeit.

  Die Erl?seten des Herrn werden wiederkommen, und gen Zion kommen mit Jauchzen; Freude, ewige Freude wird über ihrem Haupte sein; Freude und Wonne werden sie ergreifen und Schmerz und Seufzen wird weg müssen.

  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荣都象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谢。(彼前1:24)

  弟兄们哪,你们要忍耐,直到主来。看哪,农夫忍耐等候地里宝贵的出产,直到得了秋雨春雨。(雅5:7)

  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彼前1:25)

  并且耶和华救赎的民必归回,歌唱来到锡安;永乐必归到他们的头上;他们必得着欢喜快乐,忧愁叹息尽都逃避。(赛35:10)

  第三乐章 男中音独唱与合唱

  是与上帝的对话和虔敬的询问。似历经沧桑的男中音独唱以这句问话开始,“耶和华啊,求你叫我晓得我身之终,我的寿数几何,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不长。”合唱和男中音独唱在乐章中对答,音乐在欢乐,慰藉和宁静中结束。

  Herr, lehre doch mich, da? ein Ende mit mir haben mu?, und mein Leben ein Ziel hat, und ich davon mu?.

  Siehe, meine Tage sind einer Hand breit vor dir, und mein Leben ist wie nichts vor dir. Ach, wie gar nichts sind alle Menschen, die doch so sicher leben.

  Sie gehen daher wie ein Schemen, und machen ihnen viel vergebliche Unruhe; sie sammeln und wissen nicht wer es kriegen wird.

  Nun Herr, wess soll ich mich tr?sten? Ich hoffe auf dich.

  Der Gerechten Seelen sind in Gottes Hand und keine Qual rühret sie an.

  耶和华啊,求你叫我晓得我身之终!我的寿数几何?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不长!

  你使我的年日窄如手掌;我一生的年数,在你面前如同无有。各人最稳妥的时候,真是全然虚幻。

  世人行动实系幻影。他们忙乱,真是枉然;积蓄财宝,不知将来有谁收取。

  主啊,如今我等什么呢?我的指望在乎你!(诗39:4-7)

  义人的灵魂在上帝手里,痛苦不能伤害他们。(所罗门智慧篇3:1,次经)

  第四乐章 合唱

  是一曲温馨的如田园牧歌般的合唱,平和而动情,唱出了全曲的主题:“万军之耶和华啊,你的居所何等可爱。我羡慕渴想耶和华的院宇,我的心肠,我的肉体,向永生上帝呼吁。”

  Wie lieblich sind deine Wohnungen, Herr Zebaoth!

  Meine Seele verlanget und sehnet sich nach den Vorh?fen des Herrn; mein Leib und Seele freuen sich in dem lebendigen Gott.

  Wohl denen, die in deinem Hause wohnen, die loben dich immerdar.

  万军之耶和华啊,你的居所何等可爱!

  我羡慕渴想耶和华的院宇;我的心肠,我的肉体向永生上帝呼吁。

  如此住在你殿中的便为有福!他们仍要赞美你。(诗84:1,2,4)

  第五乐章 女高音独唱与合唱

  这个乐章是首演后几周补写的。这个乐章最后的唱词和音乐,无疑是作曲家对已故母亲的回忆。“母亲怎样安慰儿子,我就照样安慰你们……”。

  Ihr habt nun Traurigkeit; aber ich will euch wieder sehen und euer Herz soll sich freuen und eure Freude soll niemand von euch nehmen.

  Sehet mich an: Ich habe eine kleine Zeit Mühe und Arbeit gehabt und habe gro?en Trost funden.

  Ich will euch tr?sten, wie Einen seine Mutter tr?stet.

  你们现在也是忧愁,但我要再见你们,你们的心就喜乐了;这喜乐也没有人能夺去。(约16:22)

  你们亲眼看一看吧!我劳苦不多,却获得了最大的安宁。(德训篇51:35,次经)

  母亲怎样安慰儿子,我就照样安慰你们;你们也必因耶路撒冷得安慰。(赛66:13)

  第六乐章 男中音独唱与合唱

  这是全曲最激烈的乐章。当唱到“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主耶稣已战胜了死亡的信息被一段强有力的赋格音乐展现出来,音乐非常辉煌,如德国巴洛克时期合唱音乐大师亨德尔式的宏伟的合唱。

  Denn wir haben hie keine bleibende Statt, sondern die zukünftige suchen wir.

  Siehe, ich sage euch ein Geheimnis: Wir werden nicht alle entschlafen, wir werden aber alle verwandelt werden;

  und dasselbige pl?tzlich, in einem Augenblick, zu der Zeit der letzten Posaune. Denn es wird die Posaune schallen, und die Toten werden auferstehen unverweslich, und wir werden verwandelt werden.

  Dann wird erfüllet werden das Wort, das geschrieben steht: Der Tod ist verschlungen in den Sieg.

  Tod, wo ist dein Stachel? H?lle, wo ist dein Sieg?

  Herr, du bist würdig zu nehmen Preis und Ehre und Kraft; denn du hast alle Dinge erschaffen und durch deinen Willen haben sie das Wesen und sind geschaffen.

  我们在这里本没有常存的城,乃是寻求那将来的城。(来13:14)

  我如今把一件奥秘的事告诉你们:我们不是都要睡觉,乃是都要改变,

  就在一霎时,眨眼之间,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因号筒要响,死人要复活成为不朽坏的,我们也要改变。

  这必朽坏的既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既变成不死的,那时经上所记“死被得胜吞灭”的话就应验了。

  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林前15:51,52,54,55)

  我们的主,我们的上帝,你是配得荣耀、尊贵、权柄的;因为你创造了万物,并且万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创造而有的。(启4:11)

  第七乐章 终曲合唱

  乐曲平和,宁静,甜美。全曲的结束如全曲的开始那样的安详,让人感到是对无可回避的死亡的屈从和深深的安息。这最后乐章的开头也是第一乐章开头的那个“有福了”(Selig)。

  Selig sind die Toten, die in dem Herrn sterben, von nun an. Ja der Geist spricht, da? sie ruhen von ihrer Arbeit; denn ihre Werke folgen ihnen nach.

  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启14:13)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8 05:05
[attach]5638[/attach][attach]5639[/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8 05:07
冬日阳光下的雪花:巴赫的三部键盘组曲

尽管南方的冬天不下雪,但我以前在北方住过一段时光。听巴赫的《法国组曲》,那种优美的意境,让我想起北方的冬天那落在窗台上的雪花,优美曼妙而晶莹。每当冬天聆听席夫的《法国组曲》,他的演绎优美而如歌,令人心底倍感温暖。而聆听古尔德的版本,则会令我不住地在室内度步,仿佛就要随着巴赫的舞曲而手舞足蹈…….

巴赫有三部键盘组曲:《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和《帕蒂塔》(又称为《德国组曲》和《古组曲》),这次先谈《法国组曲》,以后有机会再谈规模更宏大的《英国组曲》和《德国组曲》。《法国组曲》是巴赫非常浪漫,多情,优雅的作品,因为它是献给他的第二任妻子的。《法国组曲》,感情较为柔软而温馨,具有法国风情的洗练和简洁明了。《法国组曲》创作于巴赫的克滕时期,这是巴赫器乐作品创作最多的时期,像《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和《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都创作于这个时期。巴赫一生的创作分为3个时期。即魏玛时期,克滕时期和莱比锡时期。

像《英国组曲》,《德国组曲》,《布兰登堡协奏曲》,《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和《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一样,《法国组曲》也是由6首作品组成的。据传:这部《法国组曲》原来只有5首作品组成,第六首是后来追加的,原因不太清楚。《法国组曲》的名称是后人加上去的。《法国组曲》是由多种巴赫时代的舞曲构成。其中Allemande,Courante,Sarabande,Gigue存在于每首组曲里,并且有固定的顺序,组曲是有逻辑关系的。另外还有Menuet,Gavotte,Bourree,Air,Loure和Polonaise,只是某些组曲里有。六首法国组曲都没有前奏曲,而是直接由Allemande开始,因而规模不大……..

不论是《英国组曲》还是《德国组曲》和《法国组曲》,从德国的阿勒曼德、法国的库朗特、西班牙的萨拉班德、英国的吉格,都显示了不同地域的民间色彩和情趣。维瓦尔蒂和科莱里对巴赫影响很大。巴赫是个谦虚的音乐家,他善于吸收别人的优点,融会贯通到自己的音乐作品里,当然包括这部《法国组曲》。尽管巴赫一生都留在德国,但他的作品却是世界性的,不论国家,种族和地域…….

对于键盘作品,现在我更喜欢巴赫这些作品,听起来非常轻松,没有压力,音乐自然地渗入自己的心间,有时自己还可以边听边做些别的事情。用两个词来形容巴赫这部法国组曲,就是美丽和轻松…….雪花会融化,但巴赫的作品会一生陪伴着您!
作者: mm33    时间: 2009-8-8 10:31
德意志安魂曲确实代表了布拉姆斯的艺术思想。

最为安魂曲而言,弗雷的安魂曲可能更为让人耳熟能详。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19 02:57
令人羡慕的地球版。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19 02:58
[attach]5719[/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19 02:58
斯特拉文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创作于在1931年,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斯特拉文斯基所崇尚的新古典主义艺术观点,不是简单地重复过去,但对传统有传承,是对古典主义时期的美学思想做出进一步反思和创造。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可能是现代协奏曲中最有名的。唯有斯特拉文斯基的《D大调协奏曲》才是它的对手。

这首乐曲是斯特拉文斯基为小提琴家杜什金所作。该曲也是作曲家第二创作期的作品。这部作品十分有趣,风格鲜明,我们可以听到斯特拉文斯基特有的幽默、现代元素以及新颖的和声,这首曲子听上去古典而现代。全曲有四个乐章——托卡塔、第一咏叹凋、第二咏叹凋、随想曲。从结构上看,很容易让人想起巴赫。在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中,斯特拉文斯基并没有强调技术,而是着重于小提琴同乐队的相互交融。在简单的音乐中显露出作曲家洗练的创作手法。很有味道。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19 03:05
[attach]5721[/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19 03:06
普罗科菲耶夫写作了不少旋律优美的歌剧和芭蕾音乐,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本套唱片中的《罗米欧和朱丽叶》以及《灰姑娘》。

关于罗米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不重复。在音乐发展史上,以这部悲剧为题材创作的交响音乐与歌剧、舞剧将近20余部。普罗科菲耶夫是非常突出的。他选择了芭蕾舞剧这一题材。他在戏剧中删去了许多拖泥带水的情节,而使故事简洁。又充分展示了音乐与舞蹈的表现张力。


1935年至1936年间,普罗科菲耶夫写出了舞剧的总谱。但人们觉得晦涩难懂。作曲家只好把音乐改编成为两个管弦乐组曲和一套钢琴组曲上演。在音乐会舞台上,意外获得了成功。直到1940年1月11日,芭蕾舞剧《罗米欧与朱丽叶》才在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国家歌舞剧院完整上演,并获巨大成功。首演这部舞剧的是前苏联杰出的舞蹈艺术家乌兰诺娃和谢尔盖耶夫。1944年,作曲家又改编了第三个管弦乐组曲。这三个组曲构成了《罗米欧与朱丽叶》的整体,成为一部交响名曲。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20 05:28
[attach]5749[/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20 05:28
第8交响曲,C小调,Op.65,作于1943年,同年在莫斯科首演,由穆拉文斯基指挥。肖斯塔科维奇创作这部作品时,正是卫国战争走向转折的时期。肖斯塔科维奇称:“第7和第8交响曲是我的安魂曲。”相比较,这部第8交响曲充满了悲哀的气氛。当初,这部作品首演后曾被说成是反苏维埃与反革命的“因为肖斯塔科维奇在战争开始时写了一首乐观主义的交响曲,现在却写了一首悲哀的交响曲。”“因为现在我们在进攻,在消灭法西斯,肖斯塔科维奇却悲悲戚戚,这意味着他站在法西斯一边。”这部作品包括5个乐章:1.柔板转不太快的快板。这个乐章充满那种面对焦土的沉郁与悲哀气氛。2.小快板。3.不太快的快板。4.中板。5.小快板。这部作品的精华在于第1乐章于第3乐章的对比。第3乐章那种鼓和号的出色运用,那种速度的节奏把握真是动人心魄。肖斯塔科维奇对此曲解说:“如用短语来描述这首作品的内容与根本思想,便是‘人类是快乐的’。暗淡的一切都会消散,美丽的人生从今天开始。”。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21 03:27
阿尔蒂尔.奥涅格及其艺术!!

阿尔蒂尔?奥涅格1892年生于法国勒阿夫雷;1955年卒于巴黎。是瑞士作曲家。学于苏黎世音乐院(1909-11)和巴黎音乐院(1911,是维多尔和丹第学的高徒)。1920年起成为被称作“六人团”(Les Six)的法国作曲家小组的成员。他接受的是德国人的音乐教育,巴赫、贝多芬、瓦格纳是他的导师,对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称巴赫为“伟大的榜样”,在作品中经常采用巴赫式的复调音乐进行创作。他后来到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受印象派音乐影响,但他的音乐更加继承了德国的传统,作品浑然天成,雄浑而辉煌。缺点是缺少法国式的轻灵,显得质朴、敦厚。1921年《大卫王》(Le Roi David)问世,为他赢得巨大声誉。

“做一个诚实的人,写诚实的作品”是阿尔蒂尔?奥涅格终生的信仰。其实他的作品除了具有德国传统特点,他还是比较前卫的,不受德国传统限制。奥涅格的最大特点,也可以说是优点,就是追求作品的真情流露,很难说他的美学准则是什么,他为真诚而写作音乐。他广泛采用过去和同时代的各种手法,如多调性、四度叠置的和声、不协和的对位、各种复杂的节奏等等。他从格里戈里圣咏、爵士乐、十二音体系等许多完全不同样式的音乐中吸取他所需要的养料。他说:“我的愿望和志向是创作这样一种音乐:它是广大听众能够理解的,但是,为了使音乐爱好者感兴趣,它又是尽可能摆脱陈词滥调的。”如果一定要说他的特色和风格, 他的风格接近新浪漫主义风格,不过,出于他对巴赫的景仰,他的作品深受把洛克影响,并且贯穿到他的很多作品里。他的音乐大多是有调性的,而且具有深厚的真挚情感。有时爆炸力非常惊人。

在西方现代音乐中,阿尔蒂尔?奥涅格不属于那一派。有时,他的音乐中的不协和音响可与勋伯格的新维也纳乐派相媲美,然而他没有建立自己的流派,他走得小心翼翼。不象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或勋伯格。在20世纪,有这样一批作曲家,他们利用现成的手法,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写了很多独具价值的作品,表现了他们那个时代的种种风貌。在这当中,无意中对很多作曲手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就是他们对20世纪音乐的贡献。奥涅格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奥涅格创作了各种体裁的作品约200部。其中,如管弦乐曲《太平洋231号》(1923)非常有名。清唱剧《火刑堆上的贞德》(1935),被认为是“他一生中最美丽的作品”,用了圣咏、舞曲、民歌和奥涅格自己的富有浪漫主义激情的音乐语言。《第三交响曲》(1946)很有新意。他的重要作品还有成名作《大卫王》(清唱剧,1921年)、《第二交响曲》(1941)、《第五交响曲》(1950)等。此外,他还发表了一本小册子《我是一个作曲家》(1951),记载了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感触。

简单地说,阿尔蒂尔?奥涅格是我行我素的,不太受其他流派左右,而是坚持自己的个性风格(尽管这种个性风格最终没有形成流派),但他对现代音乐作出了杰出贡献。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22 04:50
勋伯格与他的小提琴协奏曲

勋伯格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作曲家,他八岁时开始学习小提琴,以后又自学大提琴,参加业余乐队,而且自己尝试着作曲。后来他结识了作曲家亚历山大·策姆林斯基,跟他学习对位法,这就是他所受到的唯一正规音乐教育。1897年,他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首先出版。1901年他来到柏林,执教于斯顿音乐学院。后来又回到了维也纳,于1910年担任了音乐学院的和声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勋伯格参加了奥地利军队。战后在柏林普鲁士艺术学院任教。1933年勋伯格离职赴美,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音乐教授。1941年他取得美国国籍,在那里定居,直到逝世。

勋伯格的作品引起过很大的争议。他首创了“十二音体系”的无调性音乐,并且培养了许多“十二音体系”的作曲家。他和他的学生贝尔格、威伯恩被合称为“新维也纳乐派”,即“表现主义”音乐流派。他对音乐所进行的重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曲家,如达拉皮科拉、欣涅克以及肖斯塔科维奇等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他的影响。

勋伯格的主要作品有:交响诗《光明之夜》、《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室内交响曲》、歌剧《期望》以及为朗诵、男声合唱和乐队而写的《一个华沙的幸存者》。此外还有几首弦乐四重奏和许多钢琴、声乐作品等。 勋伯格除写有大量音乐作品外,还有许多音乐理论著作,其中有《和声学教程》、《和声的结构与功能》和《风格与思想》等等。1951年7月13日,勋伯格在美国的洛杉矶逝世,终年七十六岁。勋伯格的最大贡献在于继承、发展并最终打破了十九世纪德国浪漫主义的音乐传统,系统地创建了序列主义的音乐理论和方法,从而完成了从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历史性任务。

勋伯格的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935年至1936年,呈献给韦伯恩,1940年由克拉斯纳演奏,斯托科夫斯基指挥费城交响乐团首演,用十二音体系作曲。第一乐章为三段曲式,首先在模仿性节奏下出现半音阶动机。音列照原型出现独奏小提琴形成高潮,中途出现切分音节奏,速度减慢后,小提琴在高音区域奏分散和弦性音型,发挥独奏技巧;第二段为不太快的活泼的行板,中段有舞曲风格,接近末尾出现开头的半音阶动机;第三段为再现部,回到原速,安排了一段华彩,在强调半音动机下结束。第二乐章以优雅的行板开始,结构为缩小的奏鸣曲式,前半段为歌谣曲式,后半段为即兴形式。第三乐章类似回旋曲式,小提琴如歌地奏第一插句,接其后推移部,以片断性素材推向高潮,主题再现后小提琴形成华彩导向结尾。这部现代作品音乐语言非常奇特、晦涩,但整首作品又非常耐听。她表达了现代人的种种复杂思想和情绪…….(部分资料来自网上和书籍,仅供大家参考)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23 07:25
[attach]5764[/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23 07:27
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一交响曲——《1905年》

很久好朋友就向我推荐肖斯塔科维奇这首交响曲了。周六,周日反复听了多遍,既发烧又好听。本来想买一套黑胶听了再写些感想,无奈黑胶太贵。所以现在先写几个字。

为什么要买黑胶呢?因为自己是个发烧友,而这部作品非常非常猛烈。1905年革命的主题以前就引起了肖斯塔科维奇的兴趣:它反映在他的一些诗歌里。套曲的核心长诗是《一月九日》。它的主题材料运用在第十一交响曲 里。此外,肖斯塔科维奇在交响曲里还运用了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俄罗斯革命歌曲 —《听》,《囚犯》,《你们牺牲了》,《发狂吧,暴君》,《华沙革命歌》以及选 自苏联著名的作曲家T.斯维里多夫的轻歌剧《亚洲金莲花》的一个主题,剧情发生在二 十世纪初.........

四个乐章分别是《冬宫广场》,《1月9日》,《在记忆里》和《警钟》。这部作品最明显有两个特点,音响性和戏剧性。这部作品虽然也有一些传统性,但她更是现代的。乐曲配器极具特点,尤其鼓声非常震撼。发烧友可以在第二乐章得到巨大满足。但我更看重这部作品的思想性,因为她是为纪念1905年的俄国革命而作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25 04:42
谈谈几部现代钢琴协奏曲

这次和大家谈谈几部现代钢琴协奏曲。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和巴托克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总的感觉非常美妙。这三部钢琴协奏曲既有相同类似的地方,也有不同和区别。我会凭印象和大家谈谈,有些地方可能记得不是太清楚,错漏难免,请理解。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钢琴协奏曲,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是我的古典音乐入门曲目。这也是我最喜欢的钢琴协奏曲,另外一首是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这两首钢琴协奏曲对后世影响非常大。我在聆听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和巴托克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时,都能找到这两首古典浪漫派钢琴协奏曲对它们的影响。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和巴托克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这三首钢琴协奏曲有相同类似的地方,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传统。例如它们的结构都是快慢快,慢乐章非常类似,尤其是拉威尔和巴托克。拉威尔和普罗科菲耶夫我听的是阿格丽奇和阿巴多的版本,巴托克听的是安达和费力恰伊的版本。

首先谈谈这三部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它们有点类似,可以明显看到贝多芬和勃拉姆斯对它们的影响,所以说,现代作品有很多是根植在传统古典音乐基础上面的。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非常优美,它令我联想到贝多芬《皇帝》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带有某种沉思默想的味道,但拉威尔的色彩更加丰富多彩,幻美万分。而巴托克的第三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令人联想到勃拉姆斯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也就是一个夜曲。这个乐章轻盈精巧,充满幻想,钢琴在轻轻敲击。很平和,很安详,犹如在漫漫夜空,繁星点点。因为这是巴托克晚年的作品,这个慢乐章充满的是对往事的记忆和留恋,非常感人而动听。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和前二者就不同,他的慢乐章是有起伏变化的。

接着谈谈总体感觉。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仍然让人想到他的熟识的节奏感,快乐章仍然非常狂暴而具有野性。而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色彩丰富,仍然保留了传统的优美旋律,当然也带有印象派的风格,但他和德彪西是不同的(以后有机会再谈这个话题)。她的首乐章从虚无飘渺的神秘气氛开始,但总体是生机勃勃的,全曲在第三乐章达到高潮,这部作品非常优美华丽。而巴托克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则继承了很多传统元素。但音乐语言相当现代。在他这部作品里,我们可以隐约看到巴赫的影子,贝多芬的气势,莫扎特的主调音乐。还有德彪西的色彩。总之,巴托克这部作品非常多姿多彩。

很佩服阿格丽奇,她弹的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非常强悍,摧枯拉朽,就像具有某种钢铁意志。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她具有惊人的技巧和不同寻常的控制力。我是听了这两首钢琴协奏曲才真正认识到这位钢琴女皇的真正实力。

相对来说,我觉得听现代的钢琴协奏曲更容易接受,它们和传统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现代音乐初哥的一点体会,让大家见笑了。因为听了这三部作品有所感触,也可以说是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之情,所以写了这些文字。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28 04:34
【静谧与光明】布什组的贝多芬弦乐四重奏

弦乐四重奏是室内乐演奏的一种,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构成。很多作曲家都写过,名作很多。不知大家是否喜欢室内乐,所以特意和大家谈谈弦乐四重奏。弦乐四重奏组合成音乐中的4个声部,4个声部的地位平等。强调的是一种均衡内在之美。弦乐四重奏更强调人的内心感受,自省,思索,更贴近人的内心。

从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开始到现在,古典音乐历史长河出现过无数弦乐四重奏名作,不一一列举。我个人觉得最值得我们聆听的有三个作曲家的作品(当然每个人喜欢的不一样,大家可以谈谈自己喜欢的)。他们是贝多芬,肖斯塔科维奇和巴托克。贝多芬的晚期四重奏是他一生思想和作曲技法的总结,思想非常深邃,理性与感性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是真正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的作品,也是贝多芬最好的作品。演绎贝多芬弦乐四重奏的名团有许多,能找到唱片的普遍比较好的是布什,CAPET,布达佩斯,维格和意大利四重奏等等。整体来说,贝多芬晚期的弦乐四重奏远远的超过他的同时代人,在贝多芬之后弦乐四重奏的艺术性就一直没有大的发展和突破,一直到巴托克的6首问世才稍稍可与乐圣抗衡。

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很多朋友所追求的不一定相同。有人把古典音乐当作享受,有人把她当作消遣…….有人随意,有人虔诚,爱乐者的内心世界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在168谈音乐,自然会涉及到器材。从听CD开始,现在已经慢慢将听乐的重心转到黑胶。其实听黑胶除了追求更好的音响效果,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接触到很多历史录音,而MONO录音LP往往比较便宜,但却具有比CD要好的音色,质感和聆听的情调。大家在聆听LP时,可能会有个误解,以为LP杂音很多,这其实是个误解:很多MONO录音的LP其实是没有炒豆声的。

谈到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布什四重奏团是不可回避的。我也有幸在去年在168买到4张布什四重奏团的LP。聆听的结果虽然说不上非常震撼(OP.132除外),总的来说,是很受感染和冲击的。阿道夫?布什是位全面的音乐家:作为作曲家,他创作了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钢琴作品、歌曲和室内乐作品几百部;作为教育家,他是梅纽因等艺术家的老师;作为独奏家,他是极受赞誉的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的演奏者。但他最杰出的贡献,还是在室内乐的演奏上。1912年起布什任维也纳交响乐团首席,1918年继马尔托任柏林高等音乐学校教授,1919年组成著名的布什四重奏团。梅纽因曾经拜布什为师,并从他那里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布什的录音留下来的不多.。我的这套LP录制于30年代(曲目大家看图),应该和EMI那套CD有许多是相同录音(没有时间一一证实),珍珠也出过晚期(包括《大赋格》)几首。因为我没有CD,没能比较试听是个遗憾。这套不完整的贝多芬弦乐四重奏的演出人员是固定的,小提琴是Adolf Busch&Gosta Andreasson,中提琴是Karl Doktor,大提琴是Hermann Busch。整个演奏被认为是不为技巧而演出,只想表达音乐的美感和内在诗意。布什的演绎既有德国式严谨和理性的一面,也有自己独特气质——浪漫的一面。布什演奏的这些作品,结构紧凑严密,气质庄重沉稳而不乏浪漫气息。尤其是那首著名的132,当听到那气息绵长的第三乐章的开头时,差点为之落泪。《感恩圣歌》感人肺腑啊。这个版本有时清冷萧瑟,有时温暖如歌,很符合乐圣晚期的孤独心境,是真正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的作品……..总的来说,布什组演绎贝多芬的这几首弦乐四重奏(尤其是晚期的几首), 既是自由抒发,又追求艺术的严谨性,作品中绝妙的复调与优美的主调交替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色彩斑斓,美妙的意境犹如落英缤纷的秋天,冷冽刺骨的冬天,热烈如火的夏天和满怀希望和光明的春天………

听贝多芬,听布什的弦乐四重奏,听LP,就是追寻一种逝去的人文情怀,回想起一个民主革命风起云涌的时代,一个回首往事的音乐老人,一支留给我们天籁之声的伟大弦乐四重奏团的历史回响!
作者: mm33    时间: 2009-8-29 08:17
布什四重奏的贝多芬四重奏,我猜你收到的是EMI的The HMV Treasury系列的盒装吧,包括了第1、9、11、12、14、15号、16四重奏,以及布什与赛尔金合作的贝多芬第3、5、7小提琴奏鸣曲。这套唱片录制于1931-1937年期间,当时可能是录制在78转上的,这套是数字DMM的再制出版,大狗标签。这套唱片在EMI早期曾经出版过盒装CD。从音效而言,我个人感觉,CD的声音不差。LP的声音因经过处理了,原来的磨损很近就不是很明显了。

从演绎方面而言,布什四重团的贝多芬后期四重奏(也只有这点录音,他们未能录制完成的16首)是个划时代的经典。如同在维赫四重奏团的立体声录音,匈牙利四重团的单声道录音,布达佩斯在初到美国的首次单声道录音一样。都是非常深刻的贝多芬音乐哲学的不同侧面的表现。无人可以替代。

贝多芬晚期的四重奏是他自身音乐的总结,在其随心所欲的音乐结构中,充分再现了他的音乐哲学的追求。从这一点而言,其艺术影响力远远超越了D大调、第九交响。巴托克的四重奏是汲取了贝多芬的营养发展起来的近似无调性的音乐体裁,在贝多芬的晚期的几首钢琴奏鸣曲中能找到其根源。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29 14:14
兄台写得很详细,本来我应该详细回复,但词不达意。只说一点吧:布什他们在自由速度方面运用得非常自由、浪漫。听起来很生动,也充满灵气。单声道效果很不错。我贴个图,不是兄台所说那套,是EMI英国版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29 14:14
[attach]5805[/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29 14:14
[attach]5806[/attach]
作者: mm33    时间: 2009-8-29 17:41
从封套上看,你这套的版次确实与我手中的那套不一样。但内容是一样的,印象中布什四重奏团仅此一套录音。

你的这套应该比我的那套DMM的要好些。

但从我曾经听到的一些经验而言,78转的唱片,无论怎么转录,当然CD转录的效果最差,特别是像法国EMI发行的那个COLH系列,虽然都已经很好了,但都无法与78转自身相比。

我这是给老兄下药了:应该搭配一支78转唱头。虽然真正好的78转唱片不好碰,但一旦碰到了,都是珍品。想科尔托的肖邦钢琴、施纳贝尔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克莱斯勒的小提琴、西盖蒂的小提琴......太多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29 18:09
不能推我下深渊啊。。。。。。。。
作者: mm33    时间: 2009-8-29 18:46
害死人不偿命,呵呵呵。

似乎是绝代天骄中十大恶人之一。

其实,想我们这样没能力玩HI-END器材的人,听听老单声道已经很满足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9-1 15:43
科尔托的肖邦钢琴、施纳贝尔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克莱斯勒的小提琴、西盖蒂的小提琴......太多了
-------------------------------------------
价格如何?说不定哪天我也发神经玩一把。哈
作者: mm33    时间: 2009-9-1 23:31
科尔托的肖邦钢琴、施纳贝尔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克莱斯勒的小提琴、西盖蒂的小提琴......太多了
-------------------------------------------
价格如何?说不定哪天我也发神经玩一把。哈
shinelb 发表于 2009-9-1 15:43



你说的这些可都是瑰宝啊!从未见过。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9-2 04:40
肖斯塔科维奇晚年的悲怆《第十五交响曲》

[attach]5948[/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9-2 04:41
这是一张非常非常精彩的唱片,还是三星带花。其实十几年前就听肖斯塔科维奇了,只是那时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最近重温,又有了许多新的感受。

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五交响曲,A大调,OP.141。创作于1971年,第二年由他儿子小肖斯塔科维奇指挥首演。第一乐章很有趣,是老肖斯塔科维奇对童年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惦念。因为里面运用了肖斯塔科维奇小时候最喜欢的乐曲——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而且反复运用多次。这个乐章有点幽默和滑稽。

第二乐章是一首葬礼进行曲,非常深沉,悲哀。铜管齐奏类似圣咏,平和而意味深长。接着几件乐器先后独奏,最后再回到铜管圣咏齐奏。第三乐章是谐谑风格的小快板,小提琴是这个乐章的主角,后半部分犹如一部小提琴协奏曲。

第四乐章是全曲的高潮部分,使用了华格纳《指环》的“命运主题”。乐章开头使用了《众神的黄昏》里《齐格弗里德葬礼》这个主题,反复运用了多次。中间部分是一些舞曲及其变奏。第三段为再现部。多件乐器相互敲击,迷人而有趣。

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五交响曲》是他的最后一首交响曲,这首交响曲管弦乐色彩非常丰富,音乐语言复杂而大胆,既充满深刻的感情又富于哲学性。尽管她充满着睿智和讥讽,但实质是悲哀和走向死亡的。肖斯塔科维奇是20世纪最杰出的作曲家,他的15首交响曲是继马勒之后建立的又一座丰碑。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9-10 05:55
谈音乐的理解和共鸣

还是从一件小事谈起吧。有一天傍晚我在家里放莫扎特的K331,海布勒的版本,当放到第三乐章《土耳其进行曲》时,忽然小区对面传来一阵美妙的钢琴声,我估计是对面有一户人家的一个人在弹这首曲子。可能她听到我的音响在播放《土耳其进行曲》,她也弹一首来和应吧。我想这就是最简单的音乐里的共鸣吧。

我记得我第一次接触古典音乐,是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我只听了一遍,确切地说,听了开头的一小部分,我就喜欢上这部作品了,当时觉得这部作品很雄伟、堂皇大气,当我听完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我又觉得这部作品是多么的优美和抒情。我没有受过正规的音乐训练,全凭感觉的。我想这就是与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产生了共鸣吧,多听几遍,又有很多收获,有所得,但却是精神方面的,可能这就是感悟吧。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包含的内容和思想太广阔了,今天,我仍然经常听,几乎每次都是精神的洗礼,我想这就是共鸣和感悟吧。我是一个幸运的人,能与乐圣贝多芬的作品产生共鸣。

再谈理解,又回到那个古老的做菜问题。我们在品尝美食的时候,是不用了解这些美食是怎样做出来的,也就是理解做菜过程,其实是没必要的,但我们可以品尝出菜做得怎么样,是好还是坏?这就是感受,如果很合自己的口味,可以说很奇妙。所以说:如果我们品尝不出菜的好坏,光是懂得怎么做菜,其实是没有意义的。而在音乐里,如果我们只是知道一部作品是怎样写出来的,也就是这部作品的结构是怎样的,但如果我们没能产生共鸣,没有有意义的感受,自然,这部作品对自己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自己对这部作品没有感觉,实际上是没有收获。所以光是理解作品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要自己听了有共鸣、有感悟,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我喜欢巴赫的作品,他有许多作品是没有注明是用什么形式来演奏的,象《赋格的艺术》,有乐队版、弦乐四重奏版、钢琴版、管风琴版,这部作品能够不断给我不同的感受,这是我喜欢这部作品的一大原因,因为经常有新的体验。而听巴赫的大无,这部作品能与我产生很巨大的共鸣,她仿佛与我的呼吸、内心世界、脉搏相协调一致,这就是我这么喜欢巴赫的原因,因为有共鸣,有感受,有收获。我认为这和我基本上不懂巴赫的作品的乐理、谱子是没有关系的。

我觉得听音乐是不需要理解的,因为音乐可以不借助某种介质而直接进入你的内心世界。关键你要有灵气,能与音乐产生共鸣,有美妙的或者其他的感受。这就是你听懂这部作品了。其实作曲家本意并不是要求他的听众能读谱或作曲,而是要使听众有所感受,或共鸣。

但学习音乐的乐理当然是有用的,那能使你更容易接受音乐的语言,从而更容易产生共鸣。但不学习音乐的乐理,我认为也是不重要的。其实一些靠自己本能来理解音乐的爱乐者见解会更深刻,而他本人对音乐的感觉会更加独特。

大家都来谈谈吧…….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9-11 05:41
【悲欣交集】马勒第九交响曲
曾经听过网友议论过:施奈尔贝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可以回复大家:与马勒有点像。一方面喜欢古典和浪漫,另一方面有点忧郁。但我还不象马勒那样歇斯底里。曾经有过许多浪漫的往事,但人到中年,心境也慢慢平静了许多。不再追求狂热的体育运动、不再追求高级的音响,也不会再到的士高舞厅狂欢,一切回到与家人的亲情。现在喜欢平静的生活,妻子贤惠,女儿聪明漂亮,对生活的需求不再大包大揽,晚上喜欢陪女儿读书,清晨喜欢听巴赫和写作。但对马勒,我仍然不能忘怀,青春、骚动、对生命的思考、甚至不惧死亡的来临。最近重温马勒第九交响曲,所以谈谈。我相信在马勒的交响曲里,有许多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也是那么多人喜欢马勒的原因。对我来说:马勒的交响曲曾经记载了我的青春和梦想……

马勒第九交响曲是马勒去世后才发表的,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马勒交响曲。马勒年轻时就很敏感,感情丰富。他在19岁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可爱的大地,你什么时候怀抱了这片荒凉之地?啊,永恒的母亲,请收留一颗孤独不宁的心吧,”“地平线处处是淡蓝色,永无尽头!永远,永远……”所有这一切,马勒在晚年大多找到了答案,但当然他还有许多疑问,在这部马勒的告别——第九交响曲里,我们仿佛更加了解马勒了。马勒第九交响曲在曲式创造上可以说是马勒的一大突破,第一、第四是慢乐章,第二、第三是快乐章。马勒在晚年仍然在不断探索写作的技术,但更重要的是,他赋予他这些晚期交响曲以更多内容和思想以及想象空间。马勒晚年非常悲惨:被歌剧院解雇、挚爱的长女夭折、已诊断出了不能治愈的心脏病。所以马勒的第九交响曲既充满了死亡的预兆,但人生还没终结,希望仍然存在。但所有马勒晚年的不幸,仍然是对他晚年的生涯的命运的考验。死亡一次又一次地将马勒推到死亡的悬崖边。

在第一乐章的草稿旁边,马勒用文字标下了“逝去的青春年华”与“离散的爱”这样的词句。他的门生布鲁诺•瓦尔特认为,第一乐章是“徘徊在离别的悲哀和对天国光辉的遐想”,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一个慢板乐章,充满了对往事的眷恋,也带有依依惜别的深情,弦乐群就像仿佛有了生命一样,犹如在诉说着什么。而第二、第三乐章是快乐章,是典型马勒风格的。嘲弄、讽刺、怪诞和黑暗的幽默充斥期间,既有优美的乡村风格主题,也有不断的对死亡的挣扎和抗争。而在第四乐章,一切都仿佛归于平淡,人生本来如此,以平静来看待死亡的来临。对马勒第九交响曲的末乐章,瓦尔特和勋伯格都有详细的解释,大家不妨看看这些评论马勒的文献。而对于我们,更多的是在告别的层面上来理解。青春的回忆、爱的破碎、时间的流逝和残酷无情,对马勒来说是百感交集。这个乐章象大海边一抹慢慢坠下的晚霞,慢慢消逝在天边……..

曾经有许多次都想写马勒第九交响曲,直到今天我才完成。平时更多的是思考,但我写这篇文章其实只花了半个小时。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勒第九交响曲的末乐章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说马勒超越了死亡,也有人认为马勒默认了死亡的来临,大家不妨都来谈谈吧…….
作者: rock    时间: 2009-9-11 09:46
希望Shinelb 开辟一个<马勒>专题贴子! 个人非常喜欢马勒,希望您多谈谈马勒...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9-11 10:36
好的,没问题。哈哈
作者: mm33    时间: 2009-9-13 09:42
最喜欢的是马勒第四交响乐
作者: cktony    时间: 2009-9-14 21:51
第一天听朱里尼的,然后佰恩斯,跟着巴比罗利,亚巴多,今晚卡爷的,这个马九,
越听越令人感动.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9-15 13:22
马九和柴六有点像。都是告别。
但我喜欢马九,不喜欢柴六。
马九耐听,柴六感觉太简单了。
作者: cktony    时间: 2009-9-15 18:57
此终觉得柴氏的交响乐太巴蕾化了,优美有馀而欠了点气势.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9-16 06:11
我是感觉老柴很多作品过于优美,就像音响器材过于甜腻。
欢迎不同看法和观点。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9-18 08:05
谈谈汉斯立克

《音乐美学》一直以来都是很有争议的。直到今天,大家对《音乐美学》都有观点不同的争论。而汉斯立克的划时代巨著《论音乐的美》自从19世纪中页诞生以来,都存在各种争论,尤其我国有不少音乐家不同意。但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在欧美一直影响非常深远,直到今天,他的音乐美学都一直对欧洲音乐界仍然很受欢迎。

要谈汉斯立克,必须要从音乐本质谈起。比如自律论对理解汉斯立克有一定帮助。自律论是否认音乐的二元论的。所谓二元论,与美学中的他律论有关。而他律论是支持内容决定形式的。简单地说:他律论是认为音乐是受外界的某种规律影响的。而汉斯立克的观点是完全相反的,他坚持自律论。也就是说:汉斯立克认为音乐的本质只能从音乐本身去寻找。音乐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她是不受外部世界而独立存在的。他认为音乐的内容和形式是同一个问题,他认为音乐除了它自身,其实她什么都不表达。而且他的观点是认为“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他认为音乐的内容和形式是同一个东西……..

汉斯立克的观点是属于唯心主义的。而唯物主义则坚持音乐内容和形式的辨证的统一,它们是不能独立分开的,音乐是外部世界在音乐家头脑中的反映。

简单写了一下,词不达意,有兴趣的朋友也来谈谈吧…….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9-19 06:37
[attach]6030[/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9-19 06:37
康特卢贝,法国现代作曲家,收集法国优美的民歌是他的特长。除了《奥弗涅歌曲集》,我还不知道康特卢贝还有什么精彩作品,但奥弗涅歌曲确实精彩之极,乐队也具有极其迷人的弦乐。奥弗涅位于法国南部山区,康特卢贝生于此,长于此。奥弗涅歌曲集采自民间,反映了这里的旖妮风光和勤劳淳朴的劳动人们。女高音卡纳娃是新西兰人。年轻时在《墨尔本太阳》咏叹调比赛中获胜,得以进入伦敦歌剧中心学习,后来在歌剧艺术领域获得巨大成功。听卡纳娃演唱这些奥弗涅民歌,极其优美动听,令人为之陶醉和倾倒。卡纳娃的演唱饱含深情,既有宽广轻松的优美旋律,也有浪漫温馨的缓慢醉人曲调。很值得今天演唱民歌的歌手借鉴和学习。当你困倦疲劳,忧愁无助,聆听康特卢贝的《奥弗涅歌曲集》,能给你带来轻松和美感。而在赤日炎炎的夏天,聆听康特卢贝的《奥弗涅歌曲集》,则能给你带来无比的凉爽,奥弗涅山区的山风仿佛吹佛着你,令你陶醉不已。而聆听康特卢贝的《奥弗涅歌曲集》,又彷佛到法国南部山区作了一次难忘的旅游。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9-20 11:28
谈谈汉斯立克

《音乐美学》一直以来都是很有争议的。直到今天,大家对《音乐美学》都有观点不同的争论。而汉斯立克的划时代巨著《论音乐的美》自从19世纪中页诞生以来,都存在各种争论,尤其我国有不少音乐家不同 ...
shinelb 发表于 2009-9-18 08:05


汉斯立克在谈到音乐的美时,都认为音乐的美存在于组成音乐的乐音之中,是乐音本身所具有的,是客观的,而不是人的主观感受,不能说是由人的感情而产生和存在的。《论音乐的美》强调美学必须摒弃从主观感情出发的方法,而采用“接近与自然科学的方法”来“探求事物不变的客观真实”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9-21 04:56
[attach]6078[/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9-21 04:56
《基日中尉》是前苏联的一部电影。电影讲的是:沙皇睡眠不好,梦中惊醒,他气愤地责问谁的过错。害怕又无可奈何的侍从编了一个谎言:是基日中尉干的。于是,愚蠢的沙皇,将这一“死魂灵”流放到西伯利亚,以示惩罚。可是不久,沙皇又为“基日中尉”翻案。认定“基日中尉”惊醒梦中皇上,是粉碎了敌人阴谋。十分可笑,“基日中尉”又成为救驾的大功臣。沙皇为报答中尉,要大大奖励基日中尉。众大臣都不愿也不敢捅破这出闹剧,只好谎称“基日中尉”在保卫国家的战争中牺牲了。很搞笑的一部电影闹剧。

  普罗科菲耶夫据此情景创作了一组曲子,共五段。分别为:《基日的诞生》、《浪漫曲》、《基日的婚礼》、《雪橇》、《基日的葬礼》。乐曲具有讽刺之意味,同时又体现了俄罗斯民族特色。音乐非常悦耳动听,人物性格的描述也很有性格。是普罗科菲耶夫比较轻松的作品。普罗科菲耶夫,他称那些雅俗共赏的音乐为“轻的严肃音乐,或严肃的轻音乐”。他的《基日中尉组曲》、《彼得与狼》和《罗密欧和朱丽叶组曲》就是。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9-23 04:31
[attach]6080[/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9-23 04:31
维托尔·卢托斯拉夫斯基,1913年1月25曰生于波兰华沙,是波兰现代最著名的作曲家。他19岁进入华沙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钢琴,并追随马利舍夫斯基(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学生)学习作曲。毕业以后,他作为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活跃于波兰音乐界。从60年代起,他获得巨大成功,作品多次在重大的国际作曲比赛中获奖。此间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葬礼音乐》、《威尼斯运动会》、《第二交响曲》、《大提琴协奏曲》、管弦乐《前奏曲和赋格》等。1959年被接纳为“国际现代音乐协会”(ISCM)的会员,并曾担任副主席。1959~1973年曾多次获得世界上的音乐创作奖 。他被公认为20世纪下半叶国际乐坛上最出色的作曲家之一。1994年,卢托斯拉夫斯基逝世于波兰。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9-23 04:34
卢托斯拉夫斯基创作能找到巴托克、席曼诺夫斯基等人的影子,喜欢运用东欧民间音乐,作品具有民族音乐特色。他的早期作品大部分在二战中毁于战火,非常可惜。1956年以后,由于在偶然对位技术方面的实验成功,创作有了质的飞跃,从而成为20世纪的作曲巨星。卢托斯瓦夫斯基的作品质量非常高,勇于探索而且颇有建树。其代表作是双钢琴曲《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第一交响曲》、弦乐作品《序曲》、《管弦乐协奏曲》等。著作有《音乐技术中偶然因素的作用》、《论现代乐队》等。

维托尔德·卢托斯拉夫斯基于1958年,他完成了《Music Funebre》,从而得到世界音乐界的肯定和极高度评价。他写给齐莫尔曼的钢琴协奏曲犹如一幅现代抽象画,表达了某种奇异的情感,有着现代音乐的美感,好象还带有东欧色彩,是为齐莫尔曼这样的超技钢琴家而创作的。卢托斯拉夫斯基曾获得1959年和196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奖,1985年的格雷麦尔大奖、1986年的皇家爱乐社金奖。在他去世后,国际音乐奖也特地为他的第四交响曲颁发了大奖。他是波兰人民的骄傲!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9-24 05:20
爱的哲学——西贝柳斯《卡累利亚组曲》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9-24 05:21
光阴似箭,转眼10年过去了。当年的好朋友都已劳燕分飞,有许多值得永久珍藏的记忆,并已经成为了人生的一份财富。10年前的一个炎热的夏天,在我生日的那一天,一位朋友送给我一盒古典音乐磁带,因为她知道我喜欢古典音乐。就是这盒西贝柳斯的作品。当我问她为什么要那样做时,她说为什么不让朋友高兴一点呢?懵懂的我,却没有意识到:那里面包含着“爱”呢?后来她去美国,从此没了音信....西贝柳斯这盒磁带包含了他最著名的作品,尤其《卡累利亚》组曲,深深震撼了我,从而成为我最喜欢的西贝柳斯作品。

“卡累利亚位于芬兰与苏联边界,二次大战初,苏联曾违背与芬兰互不侵犯条约,占领了卡累利亚,第二年两国讲和,但过了一年又进人战争状态,1947年巴黎条约终于使芬兰失去了这一地区。西贝柳斯的《卡累利亚》是应卡累利亚中心都市威波利学生协会委托,为卡累利亚13世纪至19世纪历史所作露天戏剧的配乐。配乐1893年后编成序曲与8首曲子的组曲,后序曲成为Op.10,选8曲中3曲组成现在这套组曲Op.11。”

“这套组曲包括:1.间奏曲,戏剧第三景,这是利多瓦尼亚公主娜莉蒙向卡累利亚民众征税的古老进行曲。2.叙事曲,戏剧第四景威波利城中,游吟诗人在卡农·恭德逊王与随从面前吟唱的音乐。开头为小步舞曲速度,单簧管开始奏叙事曲旋律,后面出现的两个旋律均为这旋律的发展。3.进行曲,戏剧的第五景,描述1580年的情景。该段音乐为最后一段音乐:进行曲。”

《卡累利亚组曲》间奏曲旋律优美,气势递次发展;叙事曲包含民族的压抑,充满了芬兰人民对祖国的希望。而进行曲又充满力量,体现了芬兰人民追求自由与告解的无比决心。这部作品是芬兰人民热爱祖国的精神象征。

今天,因为没有卡座,这盒磁带已经不能听了,但这盒磁带我仍然珍藏。因为它曾经代表了一位好朋友的爱心,并告诉我要懂得关心朋友。而《卡累利亚组曲》反映的是芬兰人民对祖国的爱。因为有了爱,生活才能继续下去。这就是《卡累利亚组曲》和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9-27 07:38
[attach]6098[/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9-27 07:39
[attach]6099[/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9-27 07:40
不管是什么版本,相信大家都有这个贝小协的录音。若问我有什么最喜欢的事物,大卫这个贝小协无疑是其中之一。在我的听乐过程中,我差不多从这个录音开始,最终归故里的时候,在听过许许多多的录音和版本之后,又回到这个录音。

大概在两、三年前我拥有这个录音的美国版LP,我觉得已经很不错,音场非常开阔,提琴非常生动,动态也非常凌厉。当然,没听过更好的,就会认为手头上的是最好的。后来,在我听过哥伦比亚版之后,感觉各方面都有提升。美国天使版相对来说要显得清爽,哥伦比亚版要浑厚很多。小提琴与乐队的分离度,即它们之间的定位距离,哥伦比亚版也要明显一些。小提琴质感也是哥伦比亚版要好一些。另外,哥伦比亚版有一个特点:就是无论声音放到多大,这个版本听起来仍然是自然的。

这两个版本的差异,一方面是因为时间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不同制造者的制造意念造成的吧。比较之下,大概是这样。地球版仍然是我希望听到的,尽管我对哥伦比亚版已经相当满意了。这是一个保存得非常好的版本,几乎没有杂音。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9-28 12:27
从贝多芬到巴赫

我以前看过一本欧洲绘画史,题目叫《从拜占庭到毕加索》。这个帖子我是想谈谈不同时代人们对音乐的欣赏问题。谈绘画和音乐有一定关系的……

我先说说自己的经历:我听古典音乐是从贝多芬开始的,非常容易入门和欣赏。估计贝多芬可能是听众最多的,有可能超过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都很容易接受,即使是其巅峰作品《晚期弦乐四重奏》,喜欢的朋友都很多,我估计不是乐迷们都能完全听懂,但有一定的共鸣是肯定的。贝多芬的大部分作品我在入门初期都听过,除了一些钢琴奏鸣曲,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是我没有全部听完的,但大部分还是听了至少一遍。

同时也听勃拉姆斯。勃拉姆斯一开始不容易理解。我第一次听勃拉姆斯是在一个音乐视听演示会。当时听得一头雾水。后来我听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听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第二钢琴协奏曲、德意志安魂曲,也就慢慢喜欢上勃拉姆斯了。勃拉姆斯的室内乐是有很高水平的,当年听得觉得很沉重,今天仍然如此,但上面提到的几部作品我现在是仍然听的。

接着就是听德伏夏克,它的乡愁、对故土故人的怀念,感觉他的音乐是很真挚的。听德伏夏克的作品,感觉他是一个很朴素而又带有诗意的作曲家。他绝对不是农夫,只不过是他的作品非常通俗易懂,但格调是很高雅的。有人认为德伏夏克是最健康的音乐家,我深以为然。

其实我听这些音乐家的作品并没有一定的先后关系,而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先后关系主要是一个时期听的音乐家的作品重点不同而已。早期也听马勒,对他的音乐还是很喜欢的,论坛已经讨论得太多,我就不重复了。当然也听莫扎特,他的钢琴奏鸣曲、钢琴协奏曲令我着迷。

基本上听完这些作曲家(当然还有很多没提到),我就能接受音乐之父巴赫的音乐了。其实我很久以前我就听过巴赫大无,但当时基本上是没有感觉的。直到听了差不多10年我才喜欢上巴赫的。当然同时期听的还有现代派的音乐。象巴托克、普罗科菲耶夫、斯特拉文斯基等等都是我非常喜欢的。

其实我的听乐历程基本上就是一部简单的音乐史。只不过这个听乐历程和真正的音乐发展史是没有对应关系的。比如巴赫是属于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的。但我却是在比较晚的时期才能接受的。这就是我这个帖子想谈的问题:音乐史的发展规律是怎样的?听音乐是否一定都是从简单到难度大的?我觉得不一定。回头谈谈那本欧洲绘画史《从拜占庭到毕加索》,这本书是写了美术的发展史,但作者并没有谈哪个时期的画家是最重要的,每一个时期都有值得欣赏的画家与绘画作品。艺术的发展史和科学是不同的,科学是在不断进步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早期科学家用的所谓电脑有一个屋子那么大,速度又慢,但今天当然不是吴下阿蒙了。但音乐史不同,虽然音乐家也在不断创新,但现代派有许多作品的知音未必有巴赫和莫扎特那么多粉丝。简单地说:是否今天的音乐家(包括作曲家和演奏家等等)就比以前的高明呢?我看未必。呵呵。大家是否对每一个时期(象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音乐等等)都有非常喜欢的音乐家和作品呢?大家的看法是怎样的呢?
作者: rock    时间: 2009-9-28 22:26
大多数音响发烧友都不太能分辩出(或总结出)几位大师的音乐风格,认识有限,古典音乐对很多人来讲,能理解好实属不易...欢迎Shinelb兄多做些音乐知识普及..呵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9-29 05:04
大多数音响发烧友都不太能分辩出(或总结出)几位大师的音乐风格,认识有限,古典音乐对很多人来讲,能理解好实属不易...欢迎Shinelb兄多做些音乐知识普及..呵呵.
rock 发表于 2009-9-28 22:26


学古典音乐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首先要入门,由易到难。先要熟识作品,学习一些基本的乐理,听一些音乐会。然后要了解一些演奏家的艺术特点。所以版本比较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这一切最好建立在有一套优秀的HIFI器材之上。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9-29 05:20
我有计划搞一个古典音乐的入门的唱片介绍,使更多的朋友来喜欢古典音乐。欣赏古典音乐。
作者: rock    时间: 2009-9-29 09:47
我有计划搞一个古典音乐的入门的唱片介绍,使更多的朋友来喜欢古典音乐。欣赏古典音乐。
shinelb 发表于 2009-9-29 05:20


很好啊! 跟着学...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2 04:10
谈谈音乐中的《抒情》

所谓“抒情”,就是抒发情感。在音乐作品里,“抒情” 指以形式化的语言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从而引起听众和聆听者的共鸣。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相关联,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统一。在艺术里,不管是文化艺术,尤其是诗歌、戏曲、音乐都大小程度不同地包含抒情部分。而在音乐里,抒情又可以使聆听者抒发情感,以达到音乐作品与聆听者的感情沟通和共鸣。

在音乐作品里,我总结了一下,我主要认为有两种流行的、大家都能接受的抒情:就是感性的抒情以及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抒情。这两类抒情都各有粉丝。这两种抒情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别和不同。这篇文章基本上是我原创的,是我很主观的一些看法,观点比较奇特,也是尝试性地谈谈音乐中的抒情,与大家交流一下。说的不对的请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我认为。莫扎特和肖邦的音乐作品里的抒情基本上都是感性色彩非常浓郁的。这种抒情都是自发地发自音乐家的内心世界,很优美、很婉约、飘渺狂狷。这种抒情很好地表达了音乐家的真情流露和赤子之心,是很感性,也很动人的,个人化的情感多一些。象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奏鸣曲、钢琴奏鸣曲是其中的代表。而肖邦也是,他的钢琴协奏曲、钢琴奏鸣曲、叙事曲都带有许多个人情况。而欣赏他们的爱乐者也大有人在。但我个人认为:这种抒情非常真挚,但也带有一些时代和个人的局限性。

另一种抒情是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抒情。我个人偏爱这种抒情。这种抒情除了感官的主观抒情,也带有一些理性成分,某些抒情还带有哲学的沉思。象贝多芬、布鲁克纳、马勒等音乐家在这方面探索比较多,很多值得思考。比如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和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都带有某种理想化的抒情,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二和第三乐章,这种抒情表达得特别明显。这部作品对贝多芬来说,已经不仅仅是说他的心路历程,而且包括了他对生活和人生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已经上升到一种比较高的艺术境界。而勃拉姆斯第一交响,当我们听到那来自阿尔卑斯山的牧歌,我会觉得这种抒情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勃拉姆斯的个人情感的追求和表达,她已经带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也表达了勃拉姆斯的人生观和这部作品所追求的崇高境界。而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的抒情无疑更多的是理性的,追求人类大同。等等,挂一漏万…….

总之,我感觉音乐里的抒情,不同音乐家是不同的,不能简单地说谁好谁坏,如果一定要说,那仅仅代表了个人的主观看法…….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2 04:12
很好啊! 跟着学...
rock 发表于 2009-9-29 09:47


哈哈,R兄不用谦虚。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4 05:27
Xandria《Eversleeping》

德国美声金属乐团Xandria成立于2000年,音乐风格充满了古典的哥德民谣风味,主要团员为主唱Lisa Schaphaus、吉他手/键盘手Marco Heubaum、吉他手Philip Restemeier、鼓手Gerit Lamm – Schlagzeug,2003年4月发表自行制作的首张迷你专辑《Kill The Sun》,受到乐坛好评及瞩目,之后加盟德国金属名厂Drakkar,于2004年5月发表以探讨情欲为主的第二张专辑《Ravenheart》。

《Eversleeping》优雅的钢琴声深深打动人心,主唱Lisa以深情的歌声唱出为求真爱走遍天涯,即使耗尽一生也在所不惜。

[attach]6163[/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4 05:31
代表作:Eversleeping(永眠)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x10rDIoKweo/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4 05:33
Xandria的Eversleeping的中文歌词翻译  
eversleeping  

once i travelled 7 seas to find my love 我曾经旅行了7大洋寻找我的爱情  
and once i sang 700 songs 我曾经唱过700首歌  
well,maybe i still have to walk 7000 miles 好啊,也许我还要再走7000里  
until i find the one that i belong 直到我找到我的归属  

i will rest my head side by side我会和我的他在夜里肩并肩  
to the one that stays in the night 把我的头靠在他的肩膀小憩  
i will lose my breath in my last words of sorrow 在最后的悲痛中我会泣不成声 i  
and whatever comes will coom soon 无论将面对什么  
dying i will pray to the moon 即使死去我也会向月亮祈祷  
that there once will be a better tomorrow 明天会是更好的一天  

once i crossed 7 rivers to find my love 我曾经跨越7条河去寻找我的爱情  
and once,for 7 years,i forgot my name 7年中,我忘记了自己的名字  
well,if i have to i will die 7 deaths just to lie in the arms of my eversleeping aim 好啊,如果必须的话,我会在我永远的臂弯中死7次  

i dreamt last night that he came to me 我昨夜梦见他来了  
he said:"my love,why do you cry?"他说:"亲爱的,你为什么哭?"  
for now it won't be long any more until in my cold grave we will lie.现在,不会从现在起将不会孤单 直到死亡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4 06:27
公元1462年,君土坦丁堡受到土耳其人的袭击,德古拉伯爵受命征讨土耳其军。不料就在他获胜之时,谣言四起, 盛传他已被打败杀死。 他的妻子伊莉莎白悲痛欲绝,终于投河自杀,班师回国的德古拉只看到了妻子的尸体。而且,牧师告诉德古拉,伊莉莎白是自杀而死的,按照基督教的教义,她的灵魂不能升入天堂,只能堕入地狱。因此他愤怒地责问上帝,为什么他一生都为主而战,最终却遭到这种结局。 他用长矛刺穿了十字架上的耶稣,鲜血四流。德古拉从此投向了魔鬼,以鲜血作为生命,成了一个不死的吸血僵尸。这部电影叫《惊情四百年》。仙朵拉就是根据这部电影而创作了《长眠》这首歌。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6 08:06
汽车上的《赋格的艺术》

国庆、中秋节回家乡之前。我把6、7个《赋格的艺术》的黑胶带到一位黑胶发烧友家里。请他帮我转录成MP3,这位朋友也真够意思了,他把黑胶都转换成MP3。我把一些装在苹果机里,作为回家乡在路上听的,打发绵长的时间,因为在车上要呆6个小时。在汽车上欣赏《赋格的艺术》很有乐趣的,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我把这个奇妙的经历记录下来,作为自己一个难忘的欣赏音乐的一个经历。也算对平凡生活的一点体验…….

对《赋格的艺术》(BWV1080)可能大家都比较熟识了。我再做个简单介绍。这是巴赫的最后一部作品,是老巴赫集其复调艺术的大成。在巴赫那个时代,启蒙时代兴起,巴赫这部《赋格的艺术》体现了他的强大理性和逻辑,主观感情较少。巴赫的《赋格的艺术》(BWV1080),被看作巴赫在期晚年悉心于音乐艺术最深层探索的思想和实践的最后总结。他的13首赋格被巴赫称作“对位”(Contrapunctus),另外还有4首卡农,以及一首未完成的三部赋格。巴赫生前并没未指定有何种方式演奏这部曲集,而今我们看到的《赋格的艺术》通常有钢琴、羽管键琴或管风琴的,弦乐四重奏,乐队版。

我并没有对《赋格的艺术》做过曲式分析,但对这部作品也比较熟识了。我是不求甚解,我就喜欢这部作品本身不断旋转、变奏、对位。那是回归内心、安定纯粹的巴赫。而在汽车上聆听,仿佛给人一种时光倒错的感觉。望着车窗外,景物在快速倒退而离去,给人时空变换的感觉。郁郁葱葱的树林令人想起英国的风景画家康斯泰伯尔。不太晴朗的天空令人想到透纳和德拉克洛瓦。而乌云轻柔地飘过,阳光时而躲在云彩之后,时而投射到车窗,一切似梦迷离,巴赫的音乐想起在耳边,与窗外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因为就快看到白发苍苍的父母,一种幸福感柔然而生。一路上,有时也想到巴赫的生平,从小是孤儿,前妻早死,所生的20个孩子有10个夭折。人的一生都是不平凡的,尤其象人生不幸、痛苦缠身的巴赫,仍然创造了许许多多超人的艺术作品。从巴赫的身上,我们看到一种不屈不挠的传统德国精神。喜欢足球的朋友,想想在历届世界杯上的德国队,每每在危难时刻,总会有单骑救主,那是坚如磐石的日耳曼精神的深刻体现。

在汽车上聆听巴赫,是一种奇妙的经历。不仅音乐给人精神上的享受,窗外的风景也与我对话。伟大的巴赫,他总会在不同地方,不同时刻给我奇妙的经历和如歌的感受,以及深刻的启示……..也许生活本身如此吧。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8 03:44
德伏夏克的乡愁!!

我喜欢德伏夏克,一点都不觉得他肤浅,他很朴素。从开始听古典音乐开始,喜欢德伏夏克起码也有10多年了。至于《念故乡》的民歌,我小学时候就会哼了。10几年来,我听古典音乐从贝多芬,德伏夏克开始,然后听勃拉姆斯,马勒直到今天迷上巴赫。10几年来,对德伏夏克的热爱从来没有改变过。是什么那样吸引我呢?“安东宁• 德沃夏克在1841 年9 月8 日生于布拉格附近伏尔塔瓦河畔。1857 年起进布拉格管风琴学校学习,毕业后在布拉格的一个乐队打工,一直到1871 年。在乐队的工作,使德沃夏克有机会接触斯美塔那的早期歌剧,包括《勃兰登堡人在捷克》 和《被出卖的新娘》等。1875 年,由于申请奥地利政府发放的"清寒天才青年艺术家”国家助学金,他上送的作品为当时参加助学金评议委员会的勃拉姆斯所赏识,因为有缘,这两伟大的音乐家不期而遇。勃拉姆斯非常支持德沃夏克,和他共同探讨作曲技巧,推荐他的作品给出版商,使他得以闻名世界。1892 年秋,德沃夏克接受美国的邀请,暂时离开他从1890年开始担任的布拉格音乐学院教授职务,就任纽约国立音乐学院院长;侨居美国期间,他写出了许多伟大乐章,包括极其感人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和《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等重要作品。1894年之春,德沃夏克回到故乡。他继续在布拉格音乐学院工作,1901年还被任命为音乐学院院长,他塔养出很多音乐人才”。德伏夏克平凡的一生是什么吸引我呢?归根结底,是他的品格和人生信念。德伏夏克不像贝多芬那样狂飙突进,性格暴躁;也不像勃拉姆斯那样闷闷不乐,心中苦恼无法倾诉;更不像马勒,频临精神崩溃的边缘;当然也不像莫扎特一生过着带泪的微笑的苦日子。对我来说:艺术最本质的东西在德伏夏克的作品里得到完美的表现,那就是潜藏在我们心底无限的温柔诗意。他超出常人的地方,就是这种诗意在他的艺术里上升为哲理,而他更伟大的地方在于他同整个民族共命运,同苦难。他循着固有的民族精神的台阶走进哲理的殿堂,艺术在那里放射出无比璀璨的光辉……德伏夏克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作曲家,作品旋律好是他的特长,但他不肤浅。他不是农夫,起码也是田园诗人。他的很多作品具有诗意,是一种很高贵的情感。如对祖国的怀念和热爱,对乡土故人的缅怀,满怀赤子之情,可以说是人类最高贵的情感。这种感情贯穿在他的所有作品中。但德伏夏克的一生很普通,很平常,没有英雄史诗般的经历。他的作品有一种乡愁,他一生都在渴望“还乡”……在他的名作《自新大陆》,《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以及《美国四重奏》里,处处流露出这种感人的乡愁。同时伴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苍凉感。忧伤,孤独中透出坚毅和刚强………
作者: color4    时间: 2009-10-8 14:02
汽车上的《赋格的艺术》

国庆、中秋节回家乡之前。我把6、7个《赋格的艺术》的黑胶带到一位黑胶发烧友家里。请他帮我转录成MP3,这位朋友也真够意思了,他把黑胶都转换成MP3。我把一些装在苹果机里,作为回家乡在 ...
shinelb 发表于 2009-10-6 08:06


美文,收藏了!
巴赫的作品像欧洲的古典建筑,美不胜收。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9 07:31
几个版本: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9 07:32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9 07:33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9 07:33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0 04:11
浪子心声:罗杰.肯尼迪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

[attach]6205[/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0 04:12
罗杰•肯尼迪是个另类的天才。他在古典和流行之间自由漫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他于1990年推出一张著名专辑,引起极大轰动。就是被他称为Desert Island Concerto的荒岛小提琴协奏曲:与克劳斯•滕斯泰特指挥的伦敦爱乐乐团合作演奏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

罗杰•肯尼迪是著名小提琴大师耶胡迪•梅纽因的得意门生。大师去世后,肯尼迪进入纽约朱利亚特音乐学院追随小提琴教母多萝茜•迪雷学习。迪雷的悉心指导再加上自己的艰苦训练,肯尼迪终于学有所成。他第一次公开亮相是在伦敦皇家节庆大厅,与里卡尔多•穆蒂指挥的爱乐乐团演奏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时,英国人终于发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当代小提琴超级巨星。随即罗杰•肯尼迪展开了一系列极其成功的录音活动。首先是与弗农•汉德利(Vernon Handley)指挥的皇家爱乐乐团合作演奏了艾尔加的小提琴协奏曲。这首作品很长,有许多多姿多彩的主题令人赏心悦耳,技巧艰深复杂,但却极其优美动听。为何年少轻狂的肯尼迪这样轻松就演奏出来了?这个少年胸中何以有这般绵绵不绝的巨大能量?何以有这般如入无人之境般翻山越岭的技巧和能力?那只能说:这是天才使然!接着灌录的维瓦尔第《四季》令罗杰•肯尼迪攀上高峰。他的《四季》以另类的演奏手法超越了传统的版本,直线上升的销售奇迹使它获得了有史以来古典音乐唱片销售的吉尼斯世界记录。那张首次与汉德利指挥皇家爱乐演奏的艾尔加小提琴协奏曲获《留声机》1985年的年度录音奖,同时获“BPI Awards”授予的“最佳古典唱片”奖。到目前为止,已经售出的数量超过了30万张。而他的维瓦尔第《四季》更是高达200万张。连续在英国古典唱片销售排行榜上稳居榜首达六个月之久。罗杰•肯尼迪乘胜追击,于1990年,与克劳斯•滕斯泰特指挥的伦敦爱乐乐团合作演奏了这首引起巨大争议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

勃拉姆斯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总让人感到有许多历尽沧桑,饱经世事的厚重感!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作与1878年,正是他创作的黄金时代。D大调,OP77,题献给小提琴大师约阿希姆。该曲是浪漫主义激情与严谨的古典结构的美妙结合。乐圣的小提琴协奏曲举世无双,唯有勃拉姆斯这首才是它的强劲对手,各有所长。勃拉姆斯原来把他的小提琴协奏曲构思成四个乐章,象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那样,但是他最后删掉了他原来计划好的谐谑曲。一八七九年元旦在莱比锡布店大厦首演。首演由约阿希姆独奏。这首伟大作品见证着勃拉姆斯对他钟爱的古典主义传统的信守。

也许为了超越,罗杰•肯尼迪又作了一次偏锋式的乐曲诠释:在历史上的几乎所有版本中,罗杰•肯尼迪是前所未见的沈缓。前两个乐章进入一种极端缓慢的状态。我们来看看与历史名版比较的时间:

演出者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梅纽因(1949,富特文革勒) 22分10秒 9分57秒 8分
大卫(1954,康维赤尼) 22分05秒 9分30秒 7分49秒
海菲兹(1955,莱纳) 18分53秒 8分12秒 7分20秒
肯尼迪(1990,滕斯泰特) 26分16秒 11分19秒 8分17秒

按理说,罗杰•肯尼迪已经进入一种极度缓慢,绵延出神的离奇状态,极可能成为令人难以忍受的个人陶醉。然而全曲却非常自然完整,缓慢平静之下是激流暗涌,充满着扣人心弦的内在张力,丝毫没有支离破碎的感觉。乐曲的缓慢发展最终导致末乐章的爆发,而乐曲的演绎具有平衡支撑的内在强度,是这部作品出奇制胜的根本原因。

在灌录这张唱片后不久,罗杰•肯尼迪如同风一般在音乐舞台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也许他觉得再无法超越自己了……至于1997年4月,肯尼迪重返古典音乐舞台那是后话了。迷一样的罗杰•肯尼迪,他的作品是另类的,但却是非常神奇的。他的影响和魅力一直延续至今,也必将永远继续下去……...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0 06:39
法国、英国、德国早期音乐

回眸历史。西方最早的有记载的复调音乐出现于9世纪末。意大利不仅是歌剧之乡,也是提琴音乐——最细腻抒情、最接近人声的器乐音乐——的发源地。17世纪意大利提琴制造业空前发达。巴洛克时期意大利的大型弦乐体裁是“大协奏曲”和“独奏协奏曲”。 对提琴音乐做出贡献的是意大利波伦亚乐派(BolognaSchool)。其中有卡扎蒂(M.Cazzati,1620—1677)、维塔利(G.B.Vitali,1644—1692)、巴萨尼(G.B.Bassani,1657—1716)、托雷利(G.Torelli,1658—1709)。他们既是作曲家又是演奏家。其中科雷利(Arcangelo Corelli,1653—1713)对波伦亚风格的影响最大。他就学于波伦亚,30岁以后的大部分生涯在罗马度过。他的三重奏鸣曲和独奏奏鸣曲发挥了小提琴的独特乐器性能,特别是连弓的抒情慢板乐章。教堂奏鸣曲的四个乐章之间运用调性对比的原则,标志了音乐形式思维的发展。在大协奏曲和协奏曲创作方面,维瓦尔第(1678—1741,Antonio rivaldi)是最为人们熟知的。

第一位真正法国歌剧的作曲家是吕利(Jean—BaptisteLully,1632—1687)。拉莫(Jean Philippe Rameau,1683—1764)是吕利之后重要的法国歌剧作曲家。在他50岁开始创作歌剧之前著有《和声基本原理》(1722),为近代欧洲和声理论奠定了基础。他以新颖的和声加强了歌剧音乐的表现力。伏尔泰为他写作了多部剧本。洛可可风格在音乐方面的典型代表当属弗朗索瓦•;库普兰(Francois Couperin 1668—1733)。他是巴洛克时期法国古钢琴乐派的杰出代表,库普兰音乐家族中最有影响的一位古钢琴艺术音乐家。库普兰把法国古钢琴学派的典雅风格发展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他的作品纤巧、细腻、装饰音繁琐,成为法国洛可可艺术的一个支流。尽管英国在欧洲音乐繁盛的18、19世纪没有出现大作曲家,但是英国却是一个富有音乐性的民族。珀塞尔(Henry Purcell,1659—1695)一生主要服务于宫廷,写有许多戏剧配乐、颂歌和室内乐等。亨德尔(Georh Friedrich Handel,1685—1759)与巴赫同是巴洛克后期的两位伟大的音乐家,但是他们的经历、性格和音乐风格有很大的差异。

马丁•;路德的新教音乐传统和音乐教育体制焕发着活力,日耳曼人的理性思维的才智开始在音乐艺术中显露出来。巴洛克时期是管风琴音乐的黄金时代,德国出现了著名管风琴建造师西尔伯曼(Gottfried Silbrmann,1683—1753)制造的巴洛克式样的大型管风琴。德国管风琴音乐的宗师是佛兰芒的斯威林克(Sweel-inck,1569—1621)。他的学生硕埃特(Sch eidt 1587—1654)及伯姆(Georg Bohm 1661—1733)、布克斯特胡德(1637—1707)形成德国管风琴北派。而德国南派的弗罗贝尔格则从意大利的著名管风琴家弗莱斯科巴尔第(Girolamo Frescobal-di,1583—1643)的艺术中吸取营养。接着巴赫横空出世,就不介绍了。(这段音乐史是根据资料编写的。来自网络资料和书籍。)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2 06:58
小提琴的思想者:施耐德汉

[attach]6211[/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2 06:58
WOLFGANG SCHNEIDERHANS 3岁开始跟随母亲学习小提琴。8岁时曾经短期师从舍夫契克。他主要的老师是朱利叶斯·温克勒.1926-1931年在欧洲各国旅行演出。与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夏利亚宾举行联袂音乐会,轰动一时.1932年任维也纳交响乐团首席。1937年组成施奈德汉弦乐四重奏组进行演出动.1938年任维也纳爱乐乐团首席,1950年起任乐团团长.1951-1956组成与菲舍尔、迈纳第一起组成三重奏团。2002年5月18日在维也纳因病去世,享年86岁。施奈德汉是贝多芬、莫扎特、布鲁赫经典曲目的杰出演绎者。情感幽雅,个性和善、内省。个人风格:典雅细腻,外冷内热,自然大气。奥地利小提琴家施奈德汉1915年出生在维也那,他的欧洲故乡正处于成为废墟的时期,他懂得了如何想象更加美好的世界——是一位真正理解了情感,习惯于沉思,极富魅力的音乐家。施奈德汉享有二次大战后德奥小提琴第一人的美誉,施奈德汉的诠释为正统的德奥学派风格.施奈德汉的琴声纤细,但隐含着高贵从容的豁达之气。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2 07:00
[attach]6212[/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2 07:00
[attach]6213[/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2 07:00
[attach]6214[/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3 04:18
永远卡拉丝,不朽的《托斯卡》

[attach]6217[/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3 04:20
[attach]6218[/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3 04:20
[attach]6219[/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3 04:20
[attach]6220[/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3 04:21
[attach]6221[/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3 04:21
[attach]6222[/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3 04:21
[attach]6223[/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3 04:23
“为艺术,为爱情…为何在我如此痛苦的时刻,上帝要这样对待我?”她唱得那么的伤心,那么的绝望无助。每当我的唱机播到此处,我都不禁按下repeat键,久久地聆听。

玛利亚·卡拉丝(Maria·Callas)和《托斯卡》总有那么一种令人难以言状的迷人魅力。1942年,19岁的希腊姑娘卡拉丝意外受聘扮演托斯卡,以顶替身体不适的女主角。从此,歌剧舞台上升起了一颗耀眼的明星──也许是最灿烂夺目的一颗。5年后,她被名指挥塞拉芬推荐进了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更是一发不可收,在整个五十年代,她的名字几乎成了女高音的代名词。她并非没有竞争对手,事实上,五、六十年代是盛产艺术家的年代,女高音苔巴尔蒂就是其中之一,而在她们激烈的竞争中,卡拉丝的光芒无可辩驳地盖过了后者。“她对歌剧的杰出贡献甚至可以与威尔第相提并论…”对于这样的评论,我甚至都有点嫉妒──为另几位我所热爱的艺术家:洛丝-安吉丽丝、施瓦茨科夫、弗蕾妮…
在卡拉丝的演唱生涯中,这部《托斯卡》始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常人们认为卡拉丝是威尔第和贝立尼作品的最好的诠释者,但这部《托斯卡》却可能是她最经典的演绎,也是卡拉丝神话的巅峰。她因此剧成名,而她最后一次取得巨大成功的演出的剧目也是《托斯卡》。那是在1965年的一个夜晚──在此之前因嗓音出现退化迹象她已有七年没演出此剧,那晚她谢幕十六次。此后她告别了舞台。
普契尼的名作《托斯卡》就其内容而言其实可算是一部“惊险片”:画家马里奥·卡瓦拉多西因掩护一名政治犯而被捕并遭严刑逼问,其美丽的未婚妻托斯卡向警察总监斯卡尔皮亚男爵求情,男爵答应在行刑时放空枪,但要求托斯卡委身于他。无奈之下,托斯卡只得应允(这里有那首著名的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而后当斯卡尔皮亚步步紧逼之时,走投无路的托斯卡用餐刀刺死男爵并将尸体藏好后赶往刑场,让卡瓦拉多西在枪响时假装倒下,随后一起逃往国外,但男爵并未履行其诺言,最终卡瓦拉多西饮弹身亡。此时,男爵被刺事发,面对追兵,痛不欲生的托斯卡跳楼自尽。
平心而论,类似这种过于注重情节渲染的戏剧是不易做到感人至深的,它的首演就不很成功。剧中对暴力场面的描写也令听惯《蝴蝶夫人》、《绣花女》的听众觉得不寒而栗;女主角似乎也并不很可爱,至少不如楚楚堪怜的“巧巧桑”或“咪咪”动人,甚至连卡拉丝本人也不很喜欢这个角色。但普契尼终究是大师,在他的笔下,整部《托斯卡》从头至尾充满了典型的普契尼式的优美旋律,其中有许多流芳百世的杰作,如《奇妙的和谐》、《今夜星光灿烂》等。该剧的结尾部分非常悲壮,极具戏剧性:画家已被当面枪决,而不明真相的托斯卡还在一旁焦急地等待行刑队离开,甚至还得意地唱道“我的马里奥就像在舞台上一样棒”,着实令人心碎──所有这一切的一切都使你不得不对此剧“全盘接受”,谁叫它是普契尼的大作?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3 04:24
卡拉丝的一生并不幸福,她非常的执着。《托斯卡》中那首《为艺术,为爱情》似乎正是对她的真实写照:她的一生为了艺术——退出舞台后仍然从事声乐教学事业;也为了爱情,她与商人麦乃基尼的婚姻看来并不美满,后来她爱上了希腊船王昂纳西斯,并在1964年与前夫离婚。但船王并没有娶她,而在1968年与肯尼迪的遗孀杰奎琳结婚。1975年,昂纳西斯的去世使卡拉丝对生活失去了兴趣,她隐居在她巴黎的寓所里,直到2年后孤独地离开人世。
1953年卡拉丝在EMI(百代)留下了一款令所有歌剧爱好者津津乐道的《托斯卡》(EMI现已将其翻录成CD,片号:CDS 747175 8),这张唱片无疑为后人竖立了一道他们所无法逾越的高墙,近五十年来,没有任何人的演绎能超越它——乐评家们对此相当有把握。录制此片时,卡拉丝正值她的颠峰时期。作为戏剧女高音,卡拉丝的嗓音平正浑厚,有着极高音量,可以随时咆哮于整个管弦乐队上;她又有着惊人的广阔音域,可以从女中音一直唱到花腔女高音;她的音色变化丰富多采,对角色的诠释相当深入;同时,她又丰姿卓约,无论台上或台下都有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所有这一切,都使她无可争议地成了歌剧女皇。如果你硬要挑剔的话(就象当年苔巴尔蒂的拥护者那样),你也许会说卡拉丝的嗓音在圆润程度上比起最好的抒情女高音要略为逊色一点,而在此片中,卡拉丝是完美的,无可挑剔。她的声音饱满而清晰,细腻的勾勒出了女主角的情感起伏——热恋、猜疑、嫉妒、痛苦、绝望、铤而走险直至不顾一切地殉情;她自身的个性也与女主角颇为合拍,因而从她身上再现出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托斯卡:勇敢、忠诚、感情热烈;不过,对于首次接触歌剧的听众来说,卡拉丝的歌喉可能不会立刻讨好听惯了流行唱法的耳朵,你也许会感到困惑,但只要你热爱声乐艺术,愿意多听几遍,就不难体会出卡拉丝的不凡之处来,相信从那第一声“Mario”起,你会深深被她吸引,会有一种急切盼望听到她演唱的“焦虑”的心情。这就是卡拉丝的魅力所在!当然,你应该首先听一听那快炙人口的《为艺术,为爱情》,那可是最精彩的演绎,足以让现代歌唱家们暗自庆幸没有与她同处一个时代。
这款唱片如此有名,男主演斯蒂法诺(Giuseppe di Stefano)也功不可没。这位出生于西西里的男高音天生一付优美的歌喉,温馨自然,有别于帕瓦洛蒂那泛出耀眼金属光泽的嗓音,若不是为了避免引起误解,我几乎想用“甜美”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他。在演唱方面,当然也是无与伦比的细腻传神,与卡拉丝是“绝配”。卡瓦拉多西临刑前回忆旧日美好时光所唱的《今夜星光灿烂》在他的演绎之下催人泪下,极具感染力,是这个曲目的样板之作,同样是不容有任何追随者的。

我们实在不应该忘记此片中的反角,警察总监斯卡尔皮亚的扮演者戈比。在剧中,他的嗓音威严强横中透着邪恶,确有令人胆寒的威慑力。他应是本剧的基石,没有他强有力的反衬,两位主演是很难出彩的。卡拉丝的唱片多数由塞拉芬指挥,而这部《托斯卡》却是由德·萨巴塔执棒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乐团。在二十世纪前半叶,他将这支乐团训练成了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歌剧演奏团体。他所留下的给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极少,很可能仅此一部《托斯卡》,但这却成了他登峰造极之作。指挥皇帝卡拉扬十分敬佩这位大师,尤其欣赏他的这部《托斯卡》。“是的,他是对的,”卡拉扬对此直言不讳,“但我做不到他那样,这是他的秘密。”此片是单声道录音,因为当时立体声时代尚未到来,但就像淳朴精美的黑白摄影更能够滤去次要、凸现主题一样,聆听这个单声道版本很容易让人完全沉浸在那浓郁的艺术氛围内,让人深切地感觉到自己与音乐是如此的接近;同时,那五十年代的电子管录音也显得分外厚重、润泽,呈现出一种水彩画般的透明感。五十年后的今天,岁月仿佛已为它染上了一层金黄,这张唱片变得更加迷人。在卡拉丝远离我们而去的日子里,在这物欲横流,令人无所适从的商业市场上,面对无休无止的音像技术竞争,EMI依然威风凛凛地继续出版这款陈旧的五十年代老式单声道唱片,令人不禁肃然起敬。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经典”二字的魅力吧。愿她安息,永远的卡拉丝。愿它常伴你左右,不朽的《托斯卡》。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4 06:40
肖斯塔科维奇的悲歌

从整个音乐史来看,肖斯塔科维奇无疑是最有才能、非常全面的作曲大师之一。他是真正真实面对残酷的现实世界,真诚地在诉说自己的内心世界的音乐家。从欣赏这个角度来说:聆听肖斯塔科维奇的15部交响曲无疑是最好的入门之一,而听他的弦乐四重奏会感觉比他的交响曲更为内省,更加耐听。肖斯塔科维奇的弦乐四重奏是继贝多芬弦乐四重奏以来最为深刻、更为辛辣的室内乐。我们更能从音乐中了解他的人生。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无疑具有自传性质。我想在168,肖斯塔科维奇也会象马勒那么有争议的,哈哈。

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我接触得比较早。在90年代听过一些肖斯塔科维奇的现场,当时为他的交响曲震撼而开始对他感兴趣。如果你对肖斯塔科维奇一时不感兴趣,可以考虑用耳机来听。肖斯塔科维奇并不艰深苦涩,我觉得我对他的作品有比较大的兴趣,和他的音乐的音响性、思想性、人生哲学有关。最早基本上是喜欢他的交响曲,感觉非常丰富、震撼。交响曲是肖斯塔科维奇作品中的创作重镇,庞大的结构,黯然的色调,冥想的气质以及间或爆发出的狂烈的激情等特点在这里得到集中而全面的体现。我想马勒之后,只有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比较吸引我了。对很多他的交响曲我并没有对他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更多是聆听音乐本身,他的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很合我的口味。听多了巴赫,换换口味,听肖斯塔科维奇很有感觉的。我几乎是听了很多音乐家的作品,才开始系统地听肖斯塔科维奇的,感觉他的音乐世界是个巨大的宝库。爱乐早期,我经常会为勃拉姆斯只写了4部交响曲而耿耿于怀,但今天在肖斯塔科维奇这里得到了最大的补偿,因为他写了15部……他的作品太多但又太好了!

肖斯塔科维奇小时候是个神童,11岁时开始写音乐作品。第一交响曲是他的毕业作品。我很早就听过他的第一交响曲,记得是伯恩斯坦的版本。会感觉与别的作曲家明显不同,此时他已经初步在他写的音乐作品中独具特色,与众不同。天才总是与别人不一样的。二十年代的苏联正处在艰难的发展时期,西方的现代派、形式主义对肖斯塔科维奇具有极大吸引力,从而导致他开始走他完全与众不同的道路。肖斯塔科维奇的很多作品表现了某些现代派的特征,曾引起舆论界的争议。但在这一时期,肖斯塔科维奇极力要求自己广泛地创作不同题材和体裁的作品,从中不断探索并确立自己的创作风格。在30年代后期,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了第五交响曲,标志着他已经开始完全确立自己的创作风格。旋律剑拔弩张,节奏繁衍多变,情绪强烈,这是较有代表性的老肖的交响曲特质。在肖斯塔科维奇的中后期创作,他的作品数量非常多。他有许多作品我还没听过,慢慢挖掘这些音乐宝藏吧。我感觉对一般爱乐者而言,肖斯塔科维奇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要完全进入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世界是需要一定人生经历的。他不像莫扎特,谁都很容易欣赏……

对于肖斯塔科维奇的很多作品,象交响曲、协奏曲等作品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刚开始听时会有这种感觉的),只要你深入下去,了解肖斯塔科维奇的独特音乐语言,很多作品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听他的协奏曲和弦乐四重奏会感觉到他写慢板写得非常优美而不俗气的。他的很多作品基本上是熙嚷,忙碌的节奏,无与伦比的优美的慢板乐章,间或火爆的喷发,基本上他很喜欢这种多元、复杂的混合体。如果听肖斯塔科维奇一下子找不到感觉,可以先听他那些优美的慢乐章。像他的大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都非常容易理解和共鸣的。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特殊的时代,听肖斯塔科维奇也不是一定要听。但听肖斯塔科维奇,会令我们对生活产生更大的热情,忆苦思甜吧。其实我对肖斯塔科维奇这个人很感兴趣,我经常在晚上听他的弦乐四重奏,不乏尖刻,睿智和幽默,表达了作曲家的内心最真切的感受。因为通过他的音乐,我们会真正理解他。“研究”多一些肖斯塔科维奇,我们的内心世界会更加丰富、更加沧桑、也获得更多一些的音乐感受。多年以前李德伦去过苏联,听了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交响曲,苏联人问李德伦感觉如何啊?李德伦苦笑:“怎么如此沉重呢?”哈哈。1992年,已经七十五岁高龄的指挥家李德伦来到清华大学,义务普及古典音乐欣赏知识,其间向清华学生们讲述了这一典故,谈了他自己对这部作品的不理解到经历沧桑世事而慢慢领悟这部作品,并亲自指挥演出了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交响曲》。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8 04:46
最爱音乐之《管钟》

[attach]6241[/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8 04:47
[attach]6242[/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8 04:47
[attach]6243[/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8 04:48
[attach]6244[/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8 04:48
[attach]6245[/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8 04:49
[attach]6246[/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8 04:49
[attach]6247[/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8 04:50
[attach]6248[/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8 04:50
[attach]6250[/attach][attach]6250[/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8 04:51
[attach]6251[/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8 04:52
[attach]6252[/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10-18 04:52
[attach]6253[/attach]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k.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