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怎样欣赏《尼伯龙根的指环》? [打印本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5-8-27 09:10
标题: 怎样欣赏《尼伯龙根的指环》?
以前在别的论坛也交流过,不过真正对瓦格纳这部作品产生兴趣还是现在,想听听大家的看法。欣赏《尼伯龙根的指环》,估计也是欣赏古典音乐里最艰辛的事情。CD我还是主要听索尔蒂那套,也有DG列文的DVD录影。这部歌剧,国内也出版过歌词。

《尼伯龙根的指环》是一个由四部歌剧组成的系列,华格纳于1848年开始创作,1874年完成,历时26年。创作灵感来自北欧神话内的故事及人物,特别是冰岛家族传说 。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5-8-27 09:14
【转载】中世纪时基督教在整个欧洲盛行,过去在地方上流传的一些北欧神话被视作邪教清理,残存的较为著名的有英格兰的贝奥武甫,冰岛的埃达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等,华格纳的《指环》就出于这部中世纪德国的民间叙事诗《尼伯龙根之歌》。北欧神话与其他的古代神话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北欧神话中神的身上有着人性的一面,他们不是全能的、所向无敌的,而是有一定的限制,其本身也要面临灭亡的命运。《诸神的黄昏》中就体现了这一万物同归于尽、转换新生的思想。当时,华格纳将这部叙事诗整理后打算写成歌剧脚本,却招来很多反对,多数人认为这样庞大的脚本无法配成音乐。但华格纳成功了,他以二百多个主导动机贯穿全剧,采用明暗两条线来推进剧情的发展。

起初,华格纳只是选取了故事的一部分作了《齐格弗里德之死》(Siegfrieds Tod),也就是后来《诸神的黄昏》的前身,这部作品是以布仑希尔德引齐格弗里德进入瓦尔哈拉天宫作为结局的,不久,华格纳觉得不满意,认为缺乏更深一层的伦理意义并且无法在剧院里演出,所以他增加了一部《青年齐格弗里德》(Der junge Siegfried,成为《齐格弗里德》的基础),并将结局改得含有深奥的玄学意味。最后,为了使全剧完整,又补充了《女武神》及序剧《莱茵的黄金》。从音乐上来看,《女武神》与《齐格弗里德》最精彩,而《莱茵的黄金》较为优美,《诸神的黄昏》则显示了华格纳多年来所形成的思想。

由于华格纳的歌剧乐队编制庞大,所选择的歌手在音量音色和强度方面都有特别要求,同时还需要采用一些极端措施保证聆听效果,故华格纳的崇拜者,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为他的《指环》能够上演特别出资建造拜罗伊特剧院(又名节日剧院,1872年5月22日破土动工,历时两年多,于1875年竣工),其设计专为配合华格纳的要求,它将乐池沉降得更深,最嘹亮的铜管乐器放在最深处,离指挥很远,远远低于舞台上的歌手。1876年8月,《指环》全剧于该剧院首演,分四天上演,共演两次,每天下午4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首演的指挥是汉斯‧里希特。当时,演出盛况空前,几乎整个欧洲的音乐人士都齐聚这个美因河边的小地方,甚至到了拜罗伊特发生食物短缺的程度。

尼伯龙之名来自于东日尔曼人的勃艮第部落,勃艮第皇族一般被称为尼伯龙,不过在此歌剧里尼伯龙却意为“矮人”。

作者: BEETHOVEN    时间: 2015-8-27 09:22
《尼》剧是德国歌剧中镇山之作,说来惭愧,此曲听过的录音版本很少,印象中有福特文格勒的《女武神》和索尔蒂的全集,还有一些零星录音唱段,主要是听不太懂,里面讲的故事太复杂。但看过DVD感觉不错,视觉画面极其华丽,还有字幕解说,理解起来容易些。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5-8-27 09:35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5-8-27 11:21 编辑

英格兰的贝奥武甫:

《贝奥武夫》(Beowulf), 一译贝奥武甫,讲述了斯堪的纳维亚的英雄贝奥武夫的英勇事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最古老、最长的一部较完整的文学作品,也是欧洲最早的方言史诗,完成于公元八世纪左右,它与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并称为欧洲文学的三大英雄史诗。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5-8-27 09:38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5-8-27 11:21 编辑

冰岛的埃达:

冰岛史诗《埃达》(又称《伊达》或《伊达斯》)是中古时期流传下来的最重要的北欧文学经典,也是在古希腊、罗马以外的西方神话源头之一。它的含义现已无从考证。有人认为它的意思是“诗”;另有人认为它是冰岛南部学术中心奥迪的变音,可能表示“奥迪丛书”的意思。

丹麦中古时代历史学家萨克索曾说过:“冰岛人用智慧弥补了他们的贫瘠。”确实,就在冰岛这片贫瘠而相当荒凉的土地上,滋生出了堪与希腊神话罗马史诗相媲美的冰岛埃达。瑞典大百科全书告诉我们:“中古时代的冰岛是一个贫穷的农业社会,人口不足七万,然而多才多艺的冰岛人创造出了世界等级的文学珍品冰岛埃达。”这朵文学奇葩不仅被后世同希腊赫希俄德的《神谱》,罗马奥维德的《变形记》和印度的《摩诃婆罗多》等巨著相提并论,而且对中古时代的欧洲文学产生过重要影响,尤其是英国和德意志文学,如德国中世纪的著名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即是从冰岛诗体埃达脱胎衍生,它的内容和风格都和冰岛诗体埃达如出一辙。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5-8-27 10:53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5-8-27 11:14 编辑

《尼伯龙根之歌》(也就是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来源和基础)(转载)

一部用中古高地德语写的英雄史诗。大约作于1200年,作者为某不知名的奥地利骑士。全诗共39歌,2379节,9516行。分上下两部,讲的是尼德兰王子齐格弗里德早年曾杀死巨龙,占有尼伯龙根族的宝物。他爱慕勃艮第国王巩特尔的妹妹克里姆希尔特并向她求婚。他帮助巩特尔打败撒克逊人,使巩特尔娶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为妻,才获准与克里姆希尔特成婚。10年后,姑嫂发生矛盾,布伦希尔特发现丈夫是借妹夫力量才娶得她的,因感受辱而唆使曾追求克里姆希尔特而不得的侍臣哈根,用阴谋杀死齐格弗里德,并骗取尼伯龙根宝物沉入莱茵河。13年后,克里姆希尔特为复仇而嫁给匈奴国王埃采尔(阿提拉)。又过13年,她借故邀请巩特尔等亲戚来匈奴相聚,在骑士竞技会上杀死哥哥和哈根,自己也被部将希尔代布郎所杀。史诗源于民族大迁移后期匈奴人和勃艮第人斗争的史实,其中人物都是从大量民间传说英雄中提炼而来,但具有浓厚的封建意识。是中世纪德语文学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有32种手抄本,其中10种完整地保留至今。

人们把这篇史诗称为德语的《伊利亚特》(Illiad)。因为它和希腊著名史诗《伊利亚特》一样,追溯到极远的上古时代,把渺远的神话中遗留下来的历史片段和历史人物结合起来,成为了一部体现日耳曼民族品格的伟大诗作。
虽然不及《伊利亚特》著名,但在弥漫于其中的悲剧性却胜于前者。这部史诗里充满了对命运的悲剧、对罪行不可避免的报偿、对正与邪光明与黑暗力量无止境的力量交锋的描写。
这个故事和斯堪的纳维亚神话中一个更加原始的故事《沃尔松格传》(Volsunga Saga)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沃尔松格传》主要描写齐格鲁德(Sigurd)和他的祖先的历险,和这里的故事有很多细节十分相似;沃尔松格传中主人公的家谱也一直上溯到北欧神话中的奥丁大神。


作者: sffz    时间: 2015-8-27 13:59
太需要功力听下去了,我等无此力消受,索尔蒂CD那套听过两次,伯姆的一套LP转过一回,到现在一直束之高阁没碰过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8-27 15:52
本帖最后由 1647650152 于 2015-8-27 16:37 编辑

我非常喜欢指环,如果说如何欣赏,我认为有几个办法:
1.需要培养一定的音乐记忆力。(我的音乐记性较好,所以指环入得很快,一下就中毒)
对于指环这部剧,先弄一张器乐版(无言指环),或者在网上找每个动机单独切出来带标题的学习,把动机能听到立马反映出一个大致的情景(选择蓝光对记忆更有帮助),然后再听全剧就没有压力了。
2.对于初听者,一幕一幕的听。
3.熟悉剧本,能把剧情背出来。
4.这可能是对论坛里的朋友最困难的一项,既是忘记你的昂贵音响,别在意录音,别在意回放的效果,平日里带给你无数惊喜的音响设备在这时可能会成为束缚。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8-27 16:07
再来说说4部吧。
首先莱茵的黄金这部剧,剧情简单明确,动机也不那么多,演绎上也并没有听过砸得,是熟悉瓦格纳式歌唱法,主导动机这个概念可以优先反复听的一部。

女武神。这部太有名了,为什么?女武神的骑行,数不清的影片,电视剧,广告使用。女武神我最喜欢的是第一幕,3人,1小时,我能说他是史上最伟大的一幕吗?而第二幕,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个内心挣扎的Wotan,一个靠契约统治,却被契约舒服的伟大而又堕落的神,这就已经是西方“法治而非神(人)治”的概念,此时的瓦格纳,遭了反,所以从乐剧之外看,女武神开始的三部正剧,不只是一个神话故事,而是经过瓦格纳之手改变剧情后,对社会,对制度的探讨,而Wotan也正是神族走向黄昏根本原因。女武神的第三幕,也是极其的简明,一群女武神,一个神族老大。华丽的女武神骑行到 Wotan的愤怒,再到Wotan180度的情感转变,戏剧性,音乐性,这既是瓦格纳的“未来艺术品”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8-27 16:19
齐格弗里德。
四部剧中我现在认为音乐性最强的一部,可是,在我第一次听齐格弗里德时,我甚至认为它是4部中最不好听的。。。。。我现在觉得当时想法极其愚蠢。
第一幕可以分为“米梅和齐格互喷”,“Wotan米梅互问问题”,“齐格铸剑”。而我认为,这部剧,从“Wotan米梅互问问题”开始,音乐就极其的毒,一毒毒到结尾。而第一幕的结尾,和女武神第一幕的结尾,音乐上,道具上都是极其像的,这也有种“父的剑在子手中,父的悲剧会落在子身上吗?”的思考。齐格的第二幕第三幕,正是整部指环“命运”的基调发挥的淋漓尽致,屠龙的音乐,更是各种游戏配乐,电影配乐的重要模仿对象。第三幕似皆大欢喜一般的结局与黄昏的大悲剧又形成了极大的对比,什么是瓦格纳的戏剧?这就是!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5-8-27 16:31
从《指环》到《帕西法尔》,瓦格纳的音乐往往写成旋律没有尽头的感觉,尽管主导动机本身有小节线,但长大的旋律却无边界。这种写法,使得演绎的歌手和器乐手的气息,成为大问题,连听的人都要屏住呼吸以致无法喘上气来。实在是很毒辣的音乐,许多人抗拒瓦格纳,也正是出于此吧?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8-27 16:34
本帖最后由 1647650152 于 2015-8-27 18:33 编辑

众神的黄昏。
剧情、人物关系都略复杂,需要熟悉剧本,音乐上极其沉重,即使是婚礼也是那么悲剧,整个算上休息要6消失的乐剧,只有一个基调,既是毁灭,但这种毁灭不是结束性的,而是更接近与尼采的“永恒回归”的毁灭,瓦格纳称其为Götterdämmerung,Götter是神的复数,Dämmerung在德语中既有黄昏也有黎明的意思。黄昏在音乐上较为松散,不及前几部紧凑,而且除了序幕中开场的命运三女神,其余全部发生在人间,是人的故事,人性的,神的毁灭中也有人的一份功劳,虽说描绘的是地上的事,但事实上确实在映射Walhall中的事,皇宫中的火既是Walhall的火,人建造的神殿中神像的倒塌(新大都会)也是Walhall中神的毁灭。哈根刺进齐格的茅枪既是Wotan刺入罗格的茅枪碎片(在台词中提到),神界和人界同步,英雄的死换来神的灭亡,旧制度的失效,人获人权,新世界的诞生,这正是瓦格纳当时一心所思所想。
作者: chopinforever    时间: 2015-8-27 17:23
看了您的解读,极为受教,寥寥数语令人神往。过几个月在北京听三部瓦剧,力争入门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5-8-27 18:14
《指环》对于生性喜欢吵吵闹闹打打杀杀(没有贬义哈)的爱乐者来说可能一点也不难入门。但对于相反性格的人来说,这部剧里面可能有很多让人讨厌的因素,妨碍我们欣赏。比如剧本太烂,篇幅太长,声音太响,重复太多。瓦格纳写的人声不怎么好听,他的那些所谓哲学思想也很扯淡。我听瓦格纳就是得紧跟音乐,“屏住呼吸”才能享受。有一句没一句地听很快就听烦了。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8-27 18:29
用“您”不太妥噢 我还是高中生呢,说辈分都比都比各位要小一辈吧。
我在等上海指环开票哈哈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5-8-27 21:14
感谢施兄的发端,真是个好贴。

最早想听指环,居然糊里糊涂地买了COOKE解说70多个动机的双CD。结果听得晕头转向,英文解说都没听懂,遑论记住那些动机了。

30岁时才咬牙买来全本SOLTI的录音CD,咬牙用两个多星期的晚上断断续续听完。第一遍举着小册子对词,后来再也没有耐心了,只溜一眼synopsis。

但就算“盲听”,每每还是为之感动。虽然这是部相当“理性”的作品,或者说写作的过程有强大的理性支撑和设计,但如果非常理性地去听指环,倒是会失掉很多趣味呢。不如傻傻地跟着瓦格纳耍宝,就是人生听乐的最大享受之一了。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8-27 21:20
为何不尝试一套带中文字幕的蓝光或者DVD呢?完完整整感受一下整体艺术,绝对印象深刻!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5-8-27 22:18
1647650152 发表于 2015-8-27 21:20
为何不尝试一套带中文字幕的蓝光或者DVD呢?完完整整感受一下整体艺术,绝对印象深刻!

按瓦格纳原意布景的视频似乎不多啊。164...同学看的是哪版?列文大都会?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5-8-28 07:11
石南根 发表于 2015-8-27 21:14
感谢施兄的发端,真是个好贴。

最早想听指环,居然糊里糊涂地买了COOKE解说70多个动机的双CD。结果听得 ...

不客气,我也正在学习。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5-8-28 09:09
《指环》录影介绍,《高保真音响》有介绍,详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223ae60101ggsj.html

[attach]115562[/attach]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5-8-28 15:18
1647650152: 不过相对欧洲,美式的布景就显得没有深度,没有赋予指环当下的意义

----------------

我觉得欧洲这些年那种所谓“当下意义”的布景实在太恶心了。看看下面2013年拜罗伊特指环剧照,西格弗里德和三个莱茵少女,Gunther和Hagen哥俩原来是开土耳其烤肉店的。这都tm什么玩意儿。

[attach]115578[/attach][attach]115579[/attach]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8-28 15:23
土耳其帮在德国貌似挺出名的,不过这也算强行扯上关系吧。。。。
确实现在不少舞台极其的浮夸。不过13年的马列毛思山的屠龙场景我倒认为很有想法,算是高级黑!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5-8-28 15:37
1647650152 发表于 2015-8-28 15:23
土耳其帮在德国貌似挺出名的,不过这也算强行扯上关系吧。。。。
确实现在不少舞台极其的浮夸。不过13年的 ...

恶心的政治暗喻。就是这个导演谢幕时足足被哄了十分钟,指挥(就是Petrenko)上去给他打圆场他还不下台阶,继续跟观众对峙。要是碰上这种演出我宁肯闭着眼睛听。

有个Marek Janowski的采访,把当今的歌剧导演骂了个狗血喷头,说这帮人想干嘛就干嘛,指挥也没办法干涉,所以他已经很多年没有指挥过歌剧演出了,只偶尔指挥一下音乐会版本。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8-28 15:47
想到之前一朋友和我说哥本哈根指环里米梅的形象成了一个教授,我就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形象上的改变,原作中米梅是最好的尼伯龙根工匠,知识渊博,而用一个阿谀奉承、企图剽窃、心机婊的教授的形象来解读这个人物,我就觉得很有用心,而不是胡来的。这版没出蓝光只有DVD,但我也打算买来看看。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8-28 15:49
问问这版制作演到哪年?好像拜节也没有明确说明每个舞台制作用多久。这个制作之前的10年指环看图是属于传统型的,只出了女武神吗?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5-8-28 16:00
本帖最后由 Rozinante 于 2015-8-28 16:04 编辑
1647650152 发表于 2015-8-28 15:49
问问这版制作演到哪年?好像拜节也没有明确说明每个舞台制作用多久。这个制作之前的10年指环看图是属于传统 ...


这我就不清楚了。这个制作的剧照网上应该不难找吧。再贴两张:莱茵黄金里不知道哪段还有摄影记者,西格弗里德就是在这样的“仙境”中唤醒布伦希尔德的……没胃口。

[attach]115582[/attach][attach]115581[/attach]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5-8-28 16:12
1951年瓦格纳的孙子拒绝在帕西法儿终场的时候使用剧本里写了的那只鸽子,克纳坚持要求把鸽子放出来。结果孙子耍了个花招,把鸽子悬在克纳能看到但是观众看不到的地方。演出结束后克纳知道自己被涮了,拿个一根绳子还是什么东西放到孙子桌上,自己扭头走了。60年之后导演地位提高太多了啊!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8-28 16:12
本帖最后由 1647650152 于 2015-8-28 16:29 编辑

确实槽点太多了,不过个人角度来说,我到不反对导演戏,现在的歌剧乐剧是需要有有让这些奇葩导演发挥的空间,不过对剧院来说,应该像菜谱一样(指环好比一块生牛排,传统做法就那么几个,新做法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必然有失败的,但不能因为这样而打压他)要对相关的走向(是传统路子还是其他的)有一定介绍。像我倒是是不会介意去一场这样的指环。
而且我相信的是不管瓦格纳的乐剧在视觉上被整成什么样,“亵渎瓦格纳”(经常看见)这种说法总是很不合理的,瓦格纳一生激进,不管当时的乐评把他骂得狗血喷头,他都是勇于尝试的,既然在演绎一位创新者的作品,那使用创新的手法也未必不可,或者说,优秀的创新音乐作品会随着时间获得认可(例如瓦格纳的乐剧),优秀的舞台创新也会随着时间得到认可。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8-31 07:29
昨天晚上黄昏最后的混响散净,假期听的最后一轮指环(肯佩1957年柯文特花园)结束。想到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不会有连贯的时间让我听指环,有些很不情愿,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我就写一写我和指环,我和瓦格纳。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8-31 08:02
我的第一套瓦剧就是卡拉扬的指环。可以说下这个决定对当时的我而言是有些不可思议的,我花上了我可以买很多有趣的丰富作品CD的钱去买了一套以“难懂”“15小时”甚至是“纳粹”为标签的歌剧,一部德国歌剧。可以说这样一次尝试,是带有叛逆心里的,叛逆这个所谓的“德国歌剧晦涩难懂”这个被很多乐迷相信的一条“禁令”。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8-31 08:10
当时CD到手,一番把玩之后就开始听黄金。这里扯一句,我对降E和c小调有独特的感觉,尤其是降E,当是第一次听勃一就彻底迷上,而4个乐章最先有感觉的就是降E的第三乐章,布鲁克纳德第四,第八(我最喜欢的交响曲)也一样。降A降B降E,带有这三个神奇的调号的降E大调也组成莱茵黄金整个前奏,当时的心情无可复制。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8-31 08:16
第一次听指环的时候是把他当交响乐听的,正好4个乐章,对于哪个音乐是哪个情节更本搞不清楚,渐渐地我第一轮指环的热情就有所消减,基本在齐格弗里德的时候开始迷糊了。接下来我的决定可能是拯救了我指环生涯的关键:我再购入了一张无言指环(马泽尔BP)。虽说马泽尔的瓦格纳真心不怎么样,整体软软的拖拖踏踏的张力也不强,但多亏这样一张碟,我反复听,听到了我能把每段的标题,和剧情,和音乐联系在一起。之后再欣赏指环的音乐,就如鱼得水了。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8-31 09:16
第二轮还是第三轮期间,我买了指环脚本的译本,一口气读了很多遍,这是我第二次如此痴迷的去读神话,第一次是小时候读全本希腊神话(应该是我读的第一本名著)。10岁多的时候我的家人带我自由行了欧洲,希腊神话就这么在我面前活生生的展现出来,可以是雕塑,是建筑,是绘画,作为一个东方人,比起圣经的说教,希腊神话这样一个刻画人欲的神话(我的理解既是人内心有多少种情感,人的生活中会碰到多少种有欲望发生却自己不能控制的事,就有多少种神),神不是完美无瑕的,每个神都对应着一个极端的个性,对于一个从小喜欢反驳师长,不愿意服从集体的“问题少年”来说是多么的有魅力。
很遗憾在去新天鹅堡之前我没有机会阅读北欧神话,多么的可惜!
瓦格纳的指环,从剧情上,这是人物更加丰满的更加需要欣赏者去猜测的艺术表现方式,我从来不缺少对指环剧本的自己的猜想和解读(有些也似导演戏剧的那种调侃)。
瓦格纳把我错过的加倍的展现在了我面前。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8-31 09:44
我看的第一部尼伯龙根的指环影像是老大都会 莱文指挥,电脑上看的MKV资源,老实说,这套看得我不怎么爽,我13寸的老mbp,4:3的录像画面,太传统的舞台,看完了并没有太多的感觉,而真正从视觉上触动我感染我的是新大都会,这套蓝光我是ps3接电视机,用电视机自带的扬声器欣赏玩的,这里不做过多的介绍,谁看谁知道。这套指环制作还让我下定决心要读机械工程(我从小喜欢机械,喜欢钻机器的工作原理)。偶对,莱文的黄金和女武神演的真棒!真棒!他身体不好,去做手术才退出了齐格和黄昏,交给路易斯。路易斯的后两部,不如莱文那么疯,但看得出是个有灵感的指挥,不过不够老道。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8-31 10:00
接着说说指环演绎。模拟立体声时期重要的三套指环,索尔蒂 伯姆 卡拉扬,伯姆我还没听过,这是缺的比较重要的一课,说说索尔蒂和卡拉扬。
索尔蒂的指环,动用大量拜罗伊特的活跃人物,和WP合作,Decca的优秀录音,但是索尔蒂的指挥我不太喜欢,为什么?演指环在我看来,管弦乐一定要有力量的层次,指环的管弦乐能量不在速度(也就是说快慢都可以接受),而更在于质量,应该是海啸在冲上岸前的那样,滔天巨浪,圈起的是层次,是质量,是厚重的,毫无疑问索尔蒂很多时候是不能合格的。索尔蒂指环的歌手,虽说各个大牌,但比起他们在现场的表现,这版其实并不佳。而卡拉扬的指环,管弦乐很到位,而且有一点,卡拉扬下的BP,意识形态和瓦剧的整体艺术一致。卡拉扬指环的歌手都不大牌但至少,我认为不影响欣赏,立体声里目前我选择卡拉扬。毕竟最优秀的演绎(整体),在拜罗伊特。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8-31 10:10
50年代的拜节,是各路传奇人物活跃的地方,51年有卡拉扬和克纳(黄昏)合作的指环(女武神只有第一幕最后30分钟和第三幕录音)。52年的凯尔伯特。53年第一轮凯尔伯特和第二轮克劳斯。54年凯尔伯特。55年两轮凯尔伯特,第一轮有完整立体声录音,第二轮只有半套立体声。56-58年开始由我最喜欢的指挥克纳佩茨布什担任指挥.
其中凯尔伯特的风格我不太喜欢,气息太短,不够宏长,没有那种撑开一个世界的感觉。其他对我来说都是极品中的极品。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8-31 10:14
附上拜罗伊特的唱片目录http://www2.warwick.ac.uk/fac/arts/cas/staff/lockley/bayreuth/
有些场次唱片转制版本不齐,但至少没场演出记录都有。

                                向我心中最伟大的艺术家瓦格纳致敬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5-8-31 12:52
小范年纪轻轻走过了长辈十数年才走完的不寻常瓦格纳路,已经听得心得满满,而且一开始就立意这么高:指挥!的确,指挥,是歌剧的灵魂,不是歌手。很多听歌剧的一辈子,也没有悟出其中的轻重。当然,及长,还会悟出最终极的还是作曲家,才是歌剧的灵魂。但愿,不要被导演晃了眼神和心智,误入视觉奇幻它途。
作者: cui_xibo    时间: 2015-8-31 13:43
楼主年纪轻轻,就对瓦格纳的歌剧有这样深的领悟,实在令人佩服。赞!超赞!!!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5-8-31 15:43
本帖最后由 Rozinante 于 2015-8-31 15:54 编辑
1647650152 发表于 2015-8-31 07:29
昨天晚上黄昏最后的混响散净,假期听的最后一轮指环(肯佩1957年柯文特花园)结束。想到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不 ...


佩服佩服!我觉得指环就是给高中生这样的同学写的:血气方刚,性格叛逆,喜欢神呀鬼呀的,又有扎实的音乐基本功。

补充一小点:51年的《指环》也是前后两套,卡拉扬和克纳一人一套。克纳的一整套据说Decca都录下来了,只不过前三部部分段落遗失,而且克纳不在状态,就没发行。

以下是高中生同学贴的链接里关于51年两套指环的说明。看来卡拉扬51年的一整套录音将来有发行的可能?!

The complete Knappertsbusch ring was recorded by Decca but not released at the time. It is not known if the first 3 parts of the cycle still exist in the Decca archives.

The complete Karajan Ring was recorded by EMI but only Act 3 of Die Walkure was issued. Apparently the rest of the cycle exists on 78s in the EMI archives. Bavarian Radio does not have any of the operas broadcast in 1951 in its archive.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9-3 12:55
谢谢补充很重要的信息!
作者: 富裕月光族    时间: 2015-9-4 18:50
Rozinante 发表于 2015-8-31 15:43
佩服佩服!我觉得指环就是给高中生这样的同学写的:血气方刚,性格叛逆,喜欢神呀鬼呀的,又有扎实的音 ...

吓唬那些对音乐不懂的外行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5-9-5 14:47
cui_xibo 发表于 2015-8-31 13:43
楼主年纪轻轻,就对瓦格纳的歌剧有这样深的领悟,实在令人佩服。赞!超赞!!!

是啊,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9-5 16:29
听说今年上海这套指环被改的也是面目全非?连词都改了?这就觉得有点接受不了了,有没有知情的朋友?
作者: babebr    时间: 2015-9-6 22:14
让我在家里看十几个小时的碟我肯定看不下去,但要是在剧场里看应该还能坐得住。手上一套拜罗伊特的指环全剧DVD买了十多年了,还没开呢封,CD是索尔蒂的,只听了《女武神》的一小部分。虽然很想完整的看一遍、听一遍,但实在静不下心来。等退休后再说吧。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9-9 08:17
事实上指环这种作品不是静心听的类型哈哈
作者: 富裕月光族    时间: 2015-9-9 12:33
瓦格纳为尼采写的《指环》好听的部分很少,歌剧部分基本上很臭很长,但好听的主要是管乐齐鸣的交响乐演奏,该德国剧场建的很深,铜管被安排在舞台最深的地方,重播时可以听见一个开阔纵深的音场。另外,柏林爱乐的管弦乐队实力强大,加上录音的音效非常好。听众可以听见雄伟,层次丰富、音场异常开阔纵深的交响曲
作者: xiuxian6210    时间: 2015-9-9 14:36
歌剧肯定要看的,我听托斯卡,是卡拉斯和斯苔芳诺的名版,只有二段是入耳的,其余。。。
作者: 富裕月光族    时间: 2015-9-9 21:25
本帖最后由 富裕月光族 于 2015-9-9 21:27 编辑

目前在听富特文格勒全套指环

[attach]116132[/attach]
作者: qingxu    时间: 2015-9-10 09:12
刚收的大T新近发行的两张索二弟指挥的现场。感觉不错,值得推荐。
作者: 富裕月光族    时间: 2015-9-11 10:55
为了保证客观公正,我又开始听一遍指环,又臭又长是很恰当的描述
作者: op133    时间: 2015-9-11 13:32
这次上海的指环好像是24小时内一下子演完,先演莱茵的黄金,短休后其他三幕一下子弄完。对体力绝对是一种考验。
指环是我十分喜欢的作品,林林总总收了不少版本,虽然其实现在根本没时间正儿八经从头到底听完,但间或拿出某一版本的某一幕来听,还是一件十分让人快乐的事情。10多年前刚刚接触到指环的时候,先把故事梗概了解清楚,再正正经经对着歌本听一遍,然后再听起来就容易很多,也更加容易关注音乐的演绎,反正剧情也就那么回事,人物关系扯到了齐格弗里德和布伦希尔德似乎是外甥和阿姨的关系的地步,就知道这里面也就是胡扯蛋没啥好细究的。瓦格纳音乐气息绵长,各种动机的交织以各种不同的调性和面貌出现也让人听起来趣味非凡,还有如汉斯霍特之类的歌唱家把沃坦唱的高贵感人,也是很好的音乐享受,此时再去想沃坦这个角色素质其实素质低下,不讲信用,其实也没必要唱的太高贵,这里也没必要再推敲下去,老老实实欣赏音乐就是了。一定要追求点哲学社会学上的意义,那就想想神代表啥,契约是什么,那些女性角色代表啥,齐格弗里德是一种什么精神,瓦哈拉又是什么,巨人到底有没有错,地底下的阿尔贝里希和他的亲戚们是不是也承载一些精神,等等等等。反正每个人想的都不一样,也没什么标准的注解,图个乐就行了。再偷懒些,弄一张精彩片段,听听女武神飞行,齐格弗里德葬礼,莱茵之旅,众神进入瓦哈拉啥的,也算听过指环了。倒是各种年代不同风格的指挥给出的各种音乐的演绎更值得深究探讨。
作者: 富裕月光族    时间: 2015-9-11 17:19
好听的古典音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特别是交响乐:有很多交响乐经典演绎,原本不想多浪费时间在欣赏瓦格纳歌剧上,但是看见很多人对《指环》评价极高,好像恨不得把它称为歌剧之王,所以就把两个版本的指环都听一遍、再听一遍。首先我对故事的了解是通过上网查找的。故事本身是简单的,没有什么复杂度,也很容易理解。瓦格纳把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编写成一部歌剧目的是为了献给他的好朋友哲学家:尼采。因为尼采哲学认为上帝已经死了,人类已经不需要上帝了,并且已经自由了。虽然尼采显然疯狂了,但是瓦格纳却崇拜尼采,并且在指环里面也重述尼采的哲学观念,就是在人与神的冲突中神所搭建的教堂已经垮掉了,因为神已经不存在了,人类已经摆脱了神而自由了。这样的一部歌剧在德国和其他国家非常流行影响很大,反映了基督教信仰的没落和世界末日疯狂状态。希特勒是瓦格纳的崇拜者,因为希特勒就认为自己就是那位可以取代神的那一位德国救世主。希特勒建立自己的崇拜,把德国人信仰从基督教转变为纳粹信仰。他的根据就是尼采神学观念,并且符合瓦格纳的观念。总之从神学上来分析,指环是一部颠倒是非和引导人走上荒谬道路的歌剧,这是其一。。。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9-11 17:55
长我同意,请问臭如何解释?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9-11 18:00
大T不少及优秀的瓦格纳,这张克伦佩勒的女武神第一幕是我最喜欢的之一,可惜克僵尸在指环上也就留下了一幕,真是可惜。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5-9-30 10:42
我上次回家乡就在书店看到一本指环的歌词,当时我没买,时隔半年这次我回家乡,看到这本歌词还在那里没人买(应该是同一本,因为有点破旧)。可见,虽然我们在网上讨论得很热烈,但在现实生活中,瓦格纳的知音很少。
作者: 寻芳不觉醉    时间: 2015-9-30 12:06
瓦格纳的歌剧,我感觉煽动性很强,虽然听不懂歌词,但是其曲调也是一样的煽动性。
也可说是激情沸水,也可以说是精神毒品。还是少听为好。
作者: brunhield    时间: 2015-9-30 14:04
指环我很喜欢,收集的版本也很多,基本上每月听一遍。
10月上海的票已买好,有没有结伴一块去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5-9-30 14:22
brunhield 发表于 2015-9-30 14:04
指环我很喜欢,收集的版本也很多,基本上每月听一遍。
10月上海的票已买好,有没有结伴一块去的?

嗯,我从《音乐爱好者》还了解到:敏茨明年要来上海演出巴赫小无全集。
作者: brunhield    时间: 2015-10-1 10:37
[attach]118043[/attach]
听完哥本哈根版。STIG ANDERSEN连演齐格蒙德和齐格弗里德,虽有小失误,但瑕不掩瑜。
10年他在上海发挥失常,不过我更关注作品,不嘘演员的。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10-1 11:51
我买的680的齐格一场,深夜的不影响我双休日其他事情哈哈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10-1 17:09
5排一座,我会穿一件Germany+“巴赫”的“文化衫”,休息时候见哈哈
作者: brunhield    时间: 2015-10-2 01:14
我们很近的,到时会有惊喜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5-10-2 14:51
两位兄台好兴致啊,哈哈。
作者: brunhield    时间: 2015-10-5 11:08
[attach]118229[/attach]
接着听拜罗伊特 布列茨版,霍夫曼是最帅齐格蒙德。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10-5 11:16
才发现原来是曲面电视啊!我在这边索尼体验店被那个八十多寸的曲面毒的很深!
作者: brunhield    时间: 2015-10-5 11:58
不是曲面的,镜头畸变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10-5 12:01
这样啊,其实我倒很想感受一下曲面看歌剧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5-10-5 18:20
买投影啊,现在价格很便宜。
作者: allegrohq    时间: 2015-10-8 10:29
我买的是最低价80元的,因为可以分散买。其他的价格都是必须买4场。深夜的齐格实在太辛苦,放弃了。
作者: brunhield    时间: 2015-10-15 08:28
让我们静静地等。。。。。。
作者: brunhield    时间: 2015-10-16 23:38
莱茵黄金快评:
乐队一般,号不稳,没出大问题。
沃坦不够兴奋
唐纳总举着链球,太累了
弗利卡尽责
罗格出彩
弗洛高音漂亮,但中音有断层
弗莱娅尽责
法佐尔特尚可,偏软
法弗纳低音惊人
阿尔贝里希出彩,堪称当晚最佳
迷梅尽责
艾达声音不错,气场不够
三个莱茵女神是短板

我要求较高,挑不满的讲,大家不要误会,整体质量还是不错的。
最担心指挥老头体力,明天三场坚持下来,佩服!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10-17 13:53
比较在意指挥风格,说说看吗?
作者: brunhield    时间: 2015-10-18 19:38
你把文化衫藏在格子衬衫下面,我怎么敢认?
作者: brunhield    时间: 2015-10-18 20:07
我的工作跟音乐没关系,兴趣在声乐,不敢评指挥。

女武神快评:
乐队步入正轨。
齐格林德全场最佳。
齐格蒙德在对手戏中也被激发状态,求剑长音没有发挥唱足,稍显不过瘾。
洪丁尽责。
沃坦是上场法左耳特,声音疲劳,长唱段显白声。
布伦西尔德开场不佳,之后总算稳定。
弗利卡尽责。
其他女武神能否不骑自行车,怪不安全的。

齐格弗里德快评:
我给朋友微信:可以载入史册的一出齐格弗里德,演员几无短板,男女主角俱佳可称双重惊喜。

以下鸡蛋里挑些骨头:
齐格弗里德角色定位偏野蛮,部分观众可能不习惯,与流浪者对手戏走神,幸得提醒,无大碍。
迷梅声音太正,与角色有差距。
流浪者是前三场最佳沃坦,无奈个头最小,形象减分。
法弗纳一如既往的惊人低音。
乐队由于疲劳,某些部分显得松垮,末场节奏不稳。

其余角色俱佳,特别是布伦希尔德,惊艳登场,唤醒一拨昏睡观众。

诸神的黄昏快评:
齐格弗里德也许不如上一场过瘾,其实颇显功力,几处刁钻高音没出问题,现场版不多见。观众欢呼不够,略显不公。
贡特尔尽责,吸毒桥段还是免了吧,现场少儿不宜。
哈根,就是之前法弗纳,罕见超低男低音,收获最多掌声,当之无愧。
布伦希尔德音质偏紧,不如上一场讨巧,其实功力不俗,末尾略显疲劳,无大碍。
其余角色尽责。
乐队终显最佳发挥,葬礼极具感染力,终场稍赶,急着收工了。

作者: brunhield    时间: 2015-10-18 20:13
补充一句,齐格弗里德铸剑一段,可称4部最佳,可与布列茨拜罗伊特版媲美
作者: allegrohq    时间: 2015-10-19 10:12
哈根最佳,当之无愧。布伦希尔德也不错。乐队在音色上有不足。女武神第三幕把六个竖琴女布置到前面,露红衣充当围绕布伦希尔德的烈火,有创意!
作者: scfan    时间: 2015-10-19 10:14
几位听过2010年的指环么?两者相比哪个好些?
作者: brunhield    时间: 2015-10-19 12:03
听过2010年的,时间久了,凭记忆比较不合适。这次坐得近,更激动些。
作者: HD800    时间: 2015-10-23 16:23
太长了,听精选。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5-10-23 18:52
说说我听齐格这场的感受吧。
音乐上首先我是比较重视指挥和乐队的,这次的演出指挥属于中性的,乐队较严谨但是略微缺少活力和灵气,应该是排练很充分的。造剑那段确实很不错,速度上虽然没有大变化,但层次很好。
角色印象:
法福纳!!!神了,虽然只是第二幕一段,但是是全场印象最深!声音的穿透力,张力让我第一次被法福纳这个角色这样震撼到(包括五六十年代拜节都没有这样的感受)。

布伦希尔德的声音极其洪亮,甚至我认为有点过了,比较第三幕布是刚起床,那么大嗓门的其实有点不合适。

齐格弗里德唱的个人不太满意,音色原因吧,声音太散,不到吼的时候没啥感染力。

因为是音乐会版,乐团靠后缩的很紧,应该牺牲了一定的音响性,相信上交厅演交响乐效果会更好。

作者: brunhield    时间: 2015-10-24 11:22
本帖最后由 brunhield 于 2015-10-24 11:24 编辑

史上最差沃坦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k.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