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系统的“歌唱性” [打印本页]

作者: jogo    时间: 2015-10-2 08:46
标题: 系统的“歌唱性”
这差不多一年的折腾下来,终于感觉自己的系统能有一种类似“歌唱倾诉的乐感了。一套这种感觉的系统,总算可以稍稍老怀宽慰些许了。
作者: rock    时间: 2015-10-2 08:47
这个题目好,呵呵..比起"旋律感"和"打拍子"更有文化内涵..
作者: BJMA    时间: 2015-10-2 09:03
人机交流    恭喜
作者: 寻芳不觉醉    时间: 2015-10-2 10:03
一套好系统出来的声音,要能令人“闻歌起舞”,身体随着音乐的韵律起伏,情不自禁的悦动起来,情不自禁的受到音乐感染而感动。
作者: 陈少111    时间: 2015-10-2 22:17
有完整音乐变化,任何片子都好听,调音响最难就是调音乐变化。
作者: 富裕月光族    时间: 2015-10-2 23:17
多给音响系统一些机会,不要轻易否定,也不要放弃,可能会发现系统是一套会发出惊人声音的系统
作者: andra    时间: 2015-10-5 10:33
版主提醒好!说什么都要言简意赅,明明白白。
作者: 远志    时间: 2015-10-5 22:43
我主要听人声,喜欢系统有这样的表现。
作者: 富裕月光族    时间: 2015-10-6 03:54
英国的dCS,naim,雨后,ATC都是这样的器材,轻易发出歌唱性的声音
作者: MJL988    时间: 2015-10-6 04:41
我对歌唱性的理解,见下面的一篇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5d70b490100zetx.html
作者: MJL988    时间: 2015-10-6 04:55
系统要达到人、器材、音乐合一,太难了!
要HIFI,又要音乐性好,达到这种平衡,只是刚刚开始。
对音乐的理解,深度、广度、高度,缺一不可,尤其是对古典音乐的把握,就已经很难很难了!
真要有我所理解的那种具有歌唱性的系统的人,那真可以称之为大师了!
作者: 寻芳不觉醉    时间: 2015-10-6 07:10
MJL兄这篇博客对弹奏钢琴等乐器如何体现出高超“歌唱性”表述的很好!那就是要注入情感因素,让乐器具有活生生的表现,情深意切!让歌者与听者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音响系统,莫不如此!
作者: F18    时间: 2015-10-6 11:00
呼吸而已,俺没形容词。
作者: 寻芳不觉醉    时间: 2015-10-6 11:27
发现F18兄的境界颇高!已达到道家倡导的与天地同呼吸。
作者: F18    时间: 2015-10-6 11:40
寻芳兄,这不是气功啥的,俺打字慢,没文化。玩乐器的可能好理解点。
俺可啥都不会,俺得撕蛋哈哈~~~~
作者: jogo    时间: 2015-10-6 16:31
MJL988 发表于 2015-10-6 04:41
我对歌唱性的理解,见下面的一篇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5d70b490100zetx.html

还真是巧了, 我就是听了几张钢琴cd的时候有这种歌唱性感受的,才有感而发这个贴的。
作者: rock    时间: 2015-10-6 19:28
MJL988 发表于 2015-10-6 04:41
我对歌唱性的理解,见下面的一篇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5d70b490100zetx.html

太长了点,看得费劲。另外很好奇,不知道音乐学院的教授一般用什么级别的音响系统欣赏音乐的呢?
作者: F18    时间: 2015-10-6 19:37
R版,音乐教授下班再听音响那不成呆鸟了吗。你看西贝柳斯下班干啥呵呵···
作者: 土楼369    时间: 2015-10-6 20:30
多摆摆位就知道什么是音响的歌唱性,因为只有一个位置是一套系统的最佳歌唱性。
作者: MJL988    时间: 2015-10-7 05:54
znd06 发表于 2015-10-6 10:36
音响系统无需主动调情,忠实再现演奏即可。把音乐性、旋律性、歌唱性、贵气性等词汇强加给播放器 ...

兄台好像是在说专业器材?
作者: MJL988    时间: 2015-10-7 06:25
jogo 发表于 2015-10-6 16:31
还真是巧了, 我就是听了几张钢琴cd的时候有这种歌唱性感受的,才有感而发这个贴的。

恭喜J版系统有了长足的进步!
如果是普通的人机对话,要求不高,比如某个音乐片段,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结合自己的感情共鸣点,也会感动无比,热泪盈眶,这算不算歌唱性呢?就像您所讲的听了几张钢琴曲,有感而发,可能也是与您产生了深刻的共鸣,想到了系统的歌唱性。
相信在您的努力之下,您的系统不仅仅是钢琴曲有味,小提琴、交响曲可能更容易有一种闻鸡起舞的感觉!昨晚一个人听四人大提琴合奏,满屋的音乐,强悍而结实的低频,动听的旋律,庞大的舞台,几位敬业的演奏家的卖力演奏,就与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本来想出去爬山的,听到后来,爬山也忘了!就一个人把自己喜欢的各种唱片,一张一张放下去......
作者: MJL988    时间: 2015-10-7 07:03
rock 发表于 2015-10-6 19:28
太长了点,看得费劲。另外很好奇,不知道音乐学院的教授一般用什么级别的音响系统欣赏音乐的呢?

R版好!音乐学院的教授拥有什么样的器材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音乐修养和丰富的音乐知识。我们这些“发烧友”,无非两种:器材党和软件党。我们所缺少的,正是教授们擅长的:专业的音乐知识和音乐修养。而这一点,对于发烧友调整器材不无关联。大方向对了,调整就可以少交学费,少走弯路。
另外,对于软件党而言,家里拥有几面墙的唱片,肯定对音乐有着自己对于音乐的特别理解和热爱,某些方面对于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的掌握,是要超过一般的音乐学院的教授的,但是,肯定没有专业的教授掌握得全面。
如果能够把折腾器材和折腾软件结合起来,同时能够有机会请教音乐学院的教授,相信系统有J版所说的歌唱性,也是发烧友的一大幸事!
作者: MJL988    时间: 2015-10-7 07:06
znd06 发表于 2015-10-7 06:13
专业器材的愿望当然是准确再声录音,但实际没能做到。所谓家用HIFI 则退而求其次,尽量让重播声音 ...

那就简单了,放放收音机就好了。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5-10-7 08:02
znd06 发表于 2015-10-7 06:13
专业器材的愿望当然是准确再声录音,但实际没能做到。所谓家用HIFI 则退而求其次,尽量让重播声音 ...


太过小看现今科技的进步了。
与其说去找别人的毛病,到不如检讨一下自己。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5-10-7 11:50
jogo这帖子浏览了一番,云里雾里,看来是jogo这头没开好。你老弟能用发烧友都能听懂的音响术语或者习惯的语言描述一下你那系统歌唱性何来的吗,行不?如此才有借鉴意义,否则从花前月下一直发散到火星去也未可知。
作者: MJL988    时间: 2015-10-7 16:28
谢谢S版的鼓励!
作者: rock    时间: 2015-10-7 16:58
MJL988 发表于 2015-10-7 07:03
R版好!音乐学院的教授拥有什么样的器材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音乐修养和丰富的音乐知识。我们这些“发 ...

我是这样看的,教授们具有专业的音乐知识和音乐修养是应该的,他们是教授嘛。不过,我相信大多数教授家的音响系统估计是我们这里的发烧友都看不上眼的...若让教授们去指导大家选择器材或调整音响估计也是勉为其难, 不信啊,让他们讲讲FM 与 ML 的区别,呵呵。
作者: tyr    时间: 2015-10-7 17:47
别那么大声啊,音乐那边有音乐教授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5-10-7 18:27
简单地说:我觉得我们就是发烧友。
作者: 西点音乐    时间: 2015-10-7 18:46
发烧友和音乐教授不是矛盾体
作者: 西点音乐    时间: 2015-10-7 18:50
器乐教授对乐器的追求也超出我们想象,“利其事必先利其器”。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5-10-7 18:53
发烧友就是认为HIFI音响的声音更好听。而音乐学院的教授,他们可能更喜欢现场。
HIEND音响可以达到极高的声音水平,顶级音响的效果和现场是不大一样的,有时可能我们觉得顶级音响甚至更发烧。象顶级音响那种针尖式的定位,其实现场是听不到的。
音乐学院也有教授懂得发烧的,据说刘欢是使用B&W的,我们熟知的布仑德尔也是使用B&W的,另外,象阿卡多和李云迪是使用世霸小名琴的。
其实,音乐专业人士最懂得发烧的其实是卡拉扬。他有专门的音响。而我们所熟知的CD制式,就是日本索尼总裁盛田昭夫和卡拉扬联合制定的,一张CD刚好可以容纳一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发烧在本质上可能和天赋有一定联系,据我所知,很多发烧友对声音都非常敏感,对音乐,对音响,很多发烧友都是无师自通的。
不过我们推广HIFI音响,我认为也是很有意义的。就像我自己,如果我没有机会接触发烧音响,我也可能成不了发烧友。
以前我认识一位朋友,他精通音乐,说到唱片,津津乐道。但他只有一套1000元的音响。后来我就带他去音响市场听听发烧音响。结果他马上就购买了一套几万元的发烧音响。其实,不是他不会听,只是他以前没有机会遇上发烧音响。
作者: 寻芳不觉醉    时间: 2015-10-7 18:57
所谓发烧友往往见识或拥有了一些贵价器材后就油然有“君临天下、俯视一切”的飘然感觉,就像前段时间有个贴子里发烧友看不起国内专业的录音师一样,这点我觉得犹不可取也。
对于真正的音乐教授者或音乐工作者,应抱有应有的敬重,不管他是否在用什么音响器材。
作者: rock    时间: 2015-10-7 19:11
寻芳不觉醉 发表于 2015-10-7 18:57
所谓发烧友往往见识或拥有了一些贵价器材后就油然有“君临天下、俯视一切”的飘然感觉,就像前段时间有个贴 ...

之前谈及教授们的音响系统的话题并非不尊重他们,音乐教授对音乐的理解当然是我们这些发烧友远不能及的,不过,这里很多高烧器材发烧友对器材硬件的理解和认识,也是“教授”级别的,可以说只是专业不同而已..
作者: 富裕月光族    时间: 2015-10-7 19:40
现场和HiFi比较起来,HiFi听CD可以一辈子,现场只有一个小时,所以两者不具备可比性。一般上我认为音乐爱好者应当把钱投资在HiFi器材和CD上,因为这具有持久性,可重复欣赏。
作者: arteck    时间: 2015-10-7 19:59
富裕月光族 发表于 2015-10-7 19:40
现场和HiFi比较起来,HiFi听CD可以一辈子,现场只有一个小时,所以两者不具备可比性。一般上我认为音乐爱好 ...

同意。
作者: tyr    时间: 2015-10-7 22:06
本帖最后由 tyr 于 2015-10-7 22:20 编辑

很多时候,讨论的倾向多是将一些事推向极端,
是否应将更多的可能融合起来呢,
这样会不会更好点,对自己来说。哈
作者: 一丁    时间: 2015-10-8 08:11
请问jogo兄现用什么器材、线材搭出歌唱性?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5-10-8 08:56
富裕月光族 发表于 2015-10-7 19:40
现场和HiFi比较起来,HiFi听CD可以一辈子,现场只有一个小时,所以两者不具备可比性。一般上我认为音乐爱好 ...

有一定道理,因为历史上那些大师已经故去了,不能再开音乐会了。
听唱片,除了可以了解历史上的大师,也可以体会历史上那些著名音乐制作人的美学理念。
那个黑胶流行的古典音乐黄金时代,可能再也无法再现了。
唱片和音响可以使我们重回那个时代,可以领略到一些当初的感受。

今天的音乐会现场也非常重要的,尤其那些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听他们的音乐会也是非常宝贵的。对音乐会,我的看法是不一定要听很多,但要注重质量。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5-10-8 09:35
唉!jogo兄经数月努力系统终于有了点小成就,感叹了一声,然后就被彻底发散了,远远地偏离了“歌唱性”的主题!陷入了无可救药的露天茶馆氛围,可叹可叹!

此帖若还要继续下去我觉得还是回到歌唱性上来靠谱切题点: 何为音响系统歌唱性?它由哪些必不可少的环节组成?系统如何调整并产生歌唱性?如此等等。偏离主题或者玄之又玄的言语对音响交流没一点益处,最多增加点无意义的人气,仅此而已!

最后俺说一句,至少在国内,音乐学院的教授们没几个惦记自己专业以外的其它学科的,教授们懂音乐的歌唱性,但估计也就大海捞针一般可以捞出一两个家有hifi音响系统也能调出点歌唱性来的稀罕人物,鉴于精力及着重点不同,这样的歌唱性不一定就比烧友们玩出来的歌唱性怎么地了!除此之外,再啰嗦一现象,本地最大的盗版碟地下售卖点就在川音边上,呵呵!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15-10-8 10:33
现场?平时要听怎么办?哈哈。
作者: jogo    时间: 2015-10-9 12:12
记得多年前在我的摄影博客上, 有人问我, 要怎么样才能拍出好片子, 我的回答是:
好看就行. 一张类似剧照的片子,画面有故事,怎么都不会难看.

玩音响也是, 归结到底"好听"就行. 当然, 好听的标准是什么,这是另外一个可以继续吵上99页的话题了. 玩古董器材的好听标准和玩现代器材的好听标准肯定有不一样, 喜欢听摇滚和喜欢听古典的好听的标准肯定又是不一样.

所以, 我一直强调,论坛的目的在于分享,而不是争输赢论成败





作者: 飘之萍    时间: 2015-10-19 11:00
J版,您的美文我都喜欢,但都有些偏于高档化、理论化,如果多具体一些,可操作性一些,中档化一些,您的粉丝会更多更铁!
作者: 天神    时间: 2015-10-19 12:47
“歌唱性”跟早些年很盛行的一个词语“音乐味”应该大同小异吧~
作者: andra    时间: 2015-10-19 15:59
用词不一样,表达的意思应该差不多。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k.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