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数码流的未来真的?假的? [打印本页]

作者: sigh    时间: 2016-1-5 20:02
标题: 数码流的未来真的?假的?
本帖最后由 sigh 于 2016-1-5 20:04 编辑

【吮墨调律集】透过数码流,拥抱原汁原味的音乐
http://www.sthifi.com/article/viewarticle.asp?id=7090

作者:刘汉盛/阅读:52/2016-1-3 更多
摘 要: 有些音响业者开始担心数码流可能会伤害高级音响的销售量,其实不必多虑。年轻人刚开始听数码流音乐时,肯定没有能力购买高级音响,但假以时日,许多当年的年轻人将会成为高级音响的购买者。
  有过很多次这样的经验:在国外开车时,打开古典音乐台,往往听到音响效果很好的录音。奇怪?车内用的是「原装」汽车音响,并没有改装过,但有时听起来各种乐器的音质与拟真度甚至比在家里听音响还好。行驶时车内车外的噪音也不少,但除了微弱的细节被噪音掩盖之外,其他声音的平衡性、层次感也不差啊!您一定觉得总编在说梦话,或者耳朵已经坏去,否则怎么会觉得在行驶的汽车内听古典音乐会好听呢?
不是梦话,也不是耳朵坏去,经过几次留意比较,我发现听起来录音很好的古典音乐几乎都是现场演奏会的录音。显然,关键就在于「现场演奏会」。一点都没错,我认为,这些透过FM频道播出的现场演奏会录音实况,应该是从现场演奏会的母带拷下来的,并不是用CD来播放的。甚至,有些古典音乐节目是现场转播的,而非录下事后播放。答案呼之欲出,这是尚未经过「污染扭曲」的节目讯源,是最接近「原汁原味」的状态,所以即使是在行驶中的汽车这般「相对不良」的环境中聆听,依然让人觉得逼真好听。
除了上述的车内聆听古典音乐经验之外,我还有另外一种接近「原汁原味」的经验,那就是聆听录音母带。这又要分二种录音母带,一种是模拟录音时代的真正「母带」,另一种就是数码录音的「录音母档」。无论是录音母带或录音母档,都让我有宽广、开阔、音乐讯息流量超大的感觉,至于音质那就更不必说了,听起来都很美。
车内听古典音乐的经验比较容易获得,读者们可以尝试着去验证。而聆听录音母带或母档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接触到的,读者们不容易验证我的感受。在此我要感叹,自有CD的近30年来,原来音响界所做的努力几乎都是在修补母带转制成CD过程中所产生的音乐讯息损失。而在修补损失的过程中,CD唱盘本身的不完美再度加重了音乐讯息的损失,这使得我们距离「原汁原味」越来越远。
拿CD与黑胶LP相比,黑胶唱片的制造过程简单、也直接多了。它的音乐讯息在多次「翻制」(直接刻版翻制压片母版,压片母版再压出黑胶唱片)中损失,但这是翻制的直接损失,并没有电子线路或数码、模拟、数码转来转去的人为损失与扭曲。所以,在适当的黑胶播放系统以及得当的调整功力之下,黑胶唱片得以播放出异于CD的声音。假若您曾听过「直接刻版」的黑胶唱片,更会惊讶于音质之好、细节之多、动态范围之宽广。
在黑胶唱片时代,为了接近「原汁原味」的音乐,我们必须付出昂贵的价格去购买真正的直接刻版唱片,而且版本极其稀少。在CD时代,我们即使愿意付出,也没有享受「原汁原味」音乐的门路。而现在,享受「原汁原味」音乐的大门正在缓缓开启,任何人只要付出合理的金钱,就能享受到Studio Master的声音,这也就是数码流时代的真正意义与价值。
数码流时代的真正价值不是让您将收藏的CD转档(Rip)成可以储存在电脑硬盘里的音乐档案,因为从CD转档来的音乐档案无法还原为「原汁原味」的录音室母带,转档过程对音乐讯号的劣化也持续在讨论中。我们可以视转档为一种优化储存与播放的手段,但转档绝对不是数码流时代的终极目标。
数码流时代的终极目标是什么?答案昭然若揭,那就是透过网路连线,直入唱片公司的录音室,取得最接近原汁原味的音乐档案。从此,唱片公司不再需要制造CD,少了扭曲音乐讯息的过程,也省了营运成本。音乐消费者下载Studio Master的付出虽然不一定少于购买CD,但至少获得的是品质更好的节目讯源。
有些音响业者开始担心数码流可能会伤害高级音响的销售量,其实不必多虑。年轻人刚开始听数码流音乐时,肯定没有能力购买高级音响,但假以时日,许多当年的年轻人将会成为高级音响的购买者。此外,无论数码流播放器怎么改变,对于音响业者而言总是多了一种可供销售的讯源,而扩大机与喇叭永远都不可能被淘汰。还有,音响业者应该早已发现,耳机怎么越卖越多!
让我们敞开胸怀,透过数码流来拥抱「原汁原味」的音乐吧!

作者: 满堂红    时间: 2016-1-5 20:50
看好今后数码高码率格式的音乐文件
作者: Heerochen    时间: 2016-1-5 21:04
数字化和网络化,是时代的大趋势。不只是音响方面。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6-1-5 21:06
直接上机器人演奏。
作者: 明月照大江    时间: 2016-1-6 08:51
问题同样多多
作者: 残月    时间: 2016-1-6 09:18
每一个环节都在损失,没多大意义,都说黑胶好,我也没听过几个能放得特别好的 ,不管什么源,好听才是意义
作者: 自文    时间: 2016-1-6 10:17
未来趋势,去年起HDMusic、HDTracks、HiResAudio等几个主要网站已经可以付费下载DG,DECCA,水星,EMI,BIS,CHANDOS,Wilson Audiophile Recordings公司发售的高格式24/96,24/176母带级文件,其中不乏5大唱片公司的经典录音。在DS上对比过CD文件,根本不能同日而语了。
作者: hsjrt    时间: 2016-1-6 11:14
自文版可否提供详细一点的购买路径?
作者: sigh    时间: 2016-1-6 11:54
不能同日而语是指?高格式文件强出还是……,自文兄详细说说。
作者: shdj    时间: 2016-1-6 13:42
顺便问一下,淘宝里的100块2T的高清音乐文件是否可靠?买来听过,没觉得音质有什么问题,不过也并没有跟普通CD比较过。
作者: frankhuxf    时间: 2016-1-6 13:44
自文兄的意思应该是高规格完胜CD啊
作者: 自文    时间: 2016-1-6 14:51
hsjrt 发表于 2016-1-6 11:14
自文版可否提供详细一点的购买路径?

可以上上述网站购买哦
作者: 自文    时间: 2016-1-6 14:53
frankhuxf 发表于 2016-1-6 13:44
自文兄的意思应该是高规格完胜CD啊

是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宽松感和密度,还有高频那种细腻通透。

作者: 自文    时间: 2016-1-6 14:57
shdj 发表于 2016-1-6 13:42
顺便问一下,淘宝里的100块2T的高清音乐文件是否可靠?买来听过,没觉得音质有什么问题,不过也并没有跟普 ...

这个要看来源,实际上大量拷贝之后声音也是有所改变。只要是真正高格式,据闻CD升频的也不少,音质并不会太差。SACD 转 PCM会有损失,比直接24/96PCM文件要差。BDAUDIO
抽出的2CH PCM文件容量最大,声音密度比SACD要高,但是平衡度稍差于官方24/96文件。
作者: xiuxian6210    时间: 2016-1-6 16:13
那三个网站都进不去的,以我现在的听音,免费的sacd iso还马马虎虎,付费的好像没有理由。
作者: shdj    时间: 2016-1-6 16:38
6nklcgga 发表于 2016-1-6 15:29
已经玩了快1年的数播了,古典高质量的母带级文件存了快5TB了 。规模感、空间感、密度、宽松度、顺滑度、三 ...

6n兄,你的5TB的母带文件是如何搞到的?能否友情拷贝?付费也可
作者: 爱哭的奈奈    时间: 2016-1-6 17:35
主要音乐销售的方式也在改变,像阿黛尔的《25》的销量中,第一个月的统计数据51%来自实体唱片,包括CD和黑胶,总计1682840张。而iTunes为代表的数字下载渠道占总销量的49%,约1645152份。这是很有说服力的。
作者: zhidong    时间: 2016-1-6 20:25
6N兄可否说下你的数播器材。
作者: wjh516888    时间: 2016-1-7 04:17
6n兄如何与您联系,我也想拷贝。
作者: 爱哭的奈奈    时间: 2016-1-7 10:49
听到我也心痒难耐,6N兄同求
作者: hsjrt    时间: 2016-1-7 11:15
自文 发表于 2016-1-6 14:51
可以上上述网站购买哦

不知道支不支持人民币付费的?

作者: sigh    时间: 2016-1-7 12:32
请6n兄短信地址
作者: 恰空    时间: 2016-1-7 12:57
请6兄见留言
作者: gaoming680723    时间: 2016-1-7 12:58
你好,6n兄,麻烦您短信告之地址,我也想分享您的音乐!谢谢!我的手机号 15373569123
作者: xiaoshi3381    时间: 2016-1-7 19:18
应该是趋势
作者: Supertiger_w    时间: 2016-1-7 19:52
6N兄能否上传到网盘给兄弟们共享一下
作者: shdj    时间: 2016-1-7 20:10
6nklcgga 发表于 2016-1-7 11:35
我来做回雷锋 想要的哥们PM我QQ  然后寄给我USB3.0移动硬盘 1TB的东芝(好像那个型号叫SILM 不是MADE IN CH ...

台式机硬盘加硬盘盒和电源适配器可以么?也蛮方便的
作者: haoyeah    时间: 2016-1-7 22:58
6n兄,我的qq,1070994566. 麻烦加我。想分享您的高码音乐。谢谢。
作者: wjh516888    时间: 2016-1-8 00:36

6n兄,您好,麻烦您短信告之地址,我也想分享您的音乐!谢谢!我的手机号 18538939269

作者: pcmsc    时间: 2016-1-8 17:28
有点意思。
作者: yah    时间: 2016-1-8 19:27
听多声道的高格音频,看多声道的高清视频,究竟是传统的HIFI双声道系统好,还是HIFI多声道系统好?
作者: zhidong    时间: 2016-1-8 20:07
肯定是HIFI多声道系统好!但自身素质 投入金钱 空间处理 器材搭配 整体调教都有更高要

求了!
作者: zhidong    时间: 2016-1-8 20:10
已我多年的经验来说!其实你先把CD重播好了再来玩数播不迟!
作者: 古典大師    时间: 2016-1-9 13:48
不會比CD好, 所謂的高格,完全是騙局.大家要知道母盤製作成本是天價的.
是唱片公司最後的老本.您可以花小小錢, 得到真24/96/192 KHZ ?!別天真,那你可以花小錢,得到唱片公司,核心資產!!!  哈哈........
真實花錢,專業比較,結果最多可以90%CD水平,問題大部分人沒有設定好自己CD系統.,而數位系統做到90%CD水平的更花錢, 數位容易入門,基礎有一定水平.玩到90%CD效果,一般人搞不來.
作者: 夏日游海    时间: 2016-1-9 14:06
这个和 【游戏卡带】还是【网络下载】的问题一样。虽说都是游戏软件,但是游戏卡带更具有收藏和实体的价值。况且网络下载只会让使用者更不珍惜这些资源,没有好处。数码流用户更多的是炫耀“我有多少T的资源“,纯粹是收集控在作怪,与家里藏几万塑料袋的老太太一样。
作者: 夏日游海    时间: 2016-1-9 19:06
价格不能代表什么,欧美小作坊善于乱开价。等待评测才是真。就我听过几乎所有的成品数播(kds,man301,111等),没有一个可以超过二手价5万的cd,更别说sacd和黑胶了。母带又如何?还不是收藏癖在作怪?许多母带只是用数字录音机插在黑胶唱机上翻录的东西而已。
作者: zhidong    时间: 2016-1-9 19:33
数播是以后的趋势没错!但我玩了一圈下来说CD完全一无是处就过分了!

CD缺点明显同样数播你玩得不好就更加明显了。
作者: 夏日游海    时间: 2016-1-9 20:13
你所谓的高码率文件,在我说的播放器上都可以播放。我个人也有柏林100唱放,录过高码率文件在这些数播上播放过。效果如何,只有比较过才知道。数码流才刚起步,现在而言也就比国产货稍微好一点,价格却高的离谱的状态,不值得购买。将来是不是趋势还未知,毕竟数码流有太多可以侵犯版权的漏洞了。
作者: 夏日游海    时间: 2016-1-9 20:15
我理解您拼命为自己买的东西辩解的心态。怎么可以允许别人说自己好不容易攒钱买到机器的坏话?但您在说大话之前,先听过成型的系统再来再说。数码流除了方便和用盗版外没有任何音质上的优势。
作者: 夏日游海    时间: 2016-1-9 20:18
听过稍好一些的cd,就知道现阶段的数播还是不行的。那种动不动就打死一船人的态度,正说明楼主刚买了新机,正兴奋呢。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6-1-9 21:39
从唱片制作完美、播放简单直接没有一个音源能比的过黑胶。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6-1-9 22:27
科技再强大,超过人耳可听的范围也没用。
作者: axa    时间: 2016-1-10 00: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onoyaro    时间: 2016-1-10 09:59
目前为止还没有听到出彩并能超越黑胶的数码音乐!
作者: 古典大師    时间: 2016-1-10 19:35
數字就是數字 數字是0010001111........  這本身不是音樂, 音樂是音波頻率 ,這就是模拟
數位是一定要取模拟,再轉來轉去.取來取去,中間有許多問題,導致數碼聲.不一定好,方便電腦管理.我不是說科技不好,但不用捧上天. LP本身是音樂,是直取. 任何DAC ,最後一定analog out.把音樂改來改去,010110.......一定更自然更真?
現在許多人有一種誤會,就是24/32/192/384....DSD檔  許多人叫他高清檔,信息量更大,這是嚴重誤會. 人耳只能聽,20hz-20khz  仔細去看任何市場上絕大部分cd/sacd機 DAC 輸出的範圍就是20hz-20khz.  那到底16/44.1khz  24/32/192khz dsd2.8mhz 有何用??? hz高只是方便修正音樂的音波形狀,理論上44.1khz超二倍足夠,hz高同樣會有其他問題. wadia dcs Emmlabs Ppayback 都是利用自己專業技術,升HZ技術,升超44.1KHZ, 由32倍,64,128倍. 可以很好修正CD音波了 .  MSB十萬美金dac  這根本沒有意思,不是重點, 因為MSB 接CD轉盤一要更好聲.
根據英國DCS解碼工程師所說,如玩數位,不要CD, 只要打開檔案,這程序就可以令數位檔輸給CD.
玩數位是一定要先打開檔案再解碼的! DCS再解釋商業上是要配合潮流的.
我自己比較dcs puccini  Wadia S7  Eso k01 用當年西德銀圈/三洋頭版CD VS 用現在可以買到的24/96/172 檔,美國網上買的檔 比較結果是CD稍好, 用的USB 線價位是7/8千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6-1-10 20:14
不管你是cd、数码流,最终输出的还是模拟。明白了吗?
作者: 大鸟    时间: 2016-1-10 20:41
那你拿出理论拿出证据啊你说是模拟就是模拟?
作者: 大鸟    时间: 2016-1-10 20:54
这个你们俩都错了这个我明白喇叭得输入电才能响吗
作者: konoyaro    时间: 2016-1-10 20:54
the matrix!有点意思!
作者: 吕光鲜    时间: 2016-1-10 21:16
“老师”真多啊!
可惜……真正懂CD的,实在不多,是少少少……。比如本坛中,能搞懂各公司的CD相位的,我看没有!!!!谈什么好与不好?
LP?就更算了,没听过正常的都是自己在说好,当笑料还行。
作者: 古典大師    时间: 2016-1-10 21:25
hdtracks  我花錢買了,  就是比較完,檔案輸給CD.
人耳可聽能力,是20hz-20Khz, 所有樂器以小提琴的有最高音波頻率HZ,可以有10KHZ.問題是音樂題材有高有低,不是全曲在10KHZ.鋼琴最高4.9KHZ而已,人聲是1000HZ以下.
而喇叭高音單元, 軟高音是25左右KHZ,如dynaudio T330D esotar ,鑽石高音可以40-50KHZ.
所以檔案192/384/768KHZ ,器材是沒有能力配合超高HZ, 人也聽不到.CD/SACD/DAC模拟輸出一定在20-20KHZ範圍 , 喇叭用什麼材料單元也好,也只可以在20-20KHZ範圍內出聲了.
升高HZ目標是修正人耳可能頻率HZ的音波形狀, 實際如用wadia 播CD, 人家升1.4MHZ, 即CD44.1KHZ的32倍, DCS Emmlab 更高  完全可以播好CD.  而唱片公司圖利,把一些玩玩小技巧升頻 ,我用DCS升2.8MHZ也可以做到同樣效果,最後模拟輸出也只有在20-20KHZ.
重點 : DCS 工程師真心話 打開檔案這一步,就有問題,聲音會不好.當然貴器材東西,比便宜的好, DCS Vivaldi 是比Puccini 好, Vivaldi 玩CD /玩檔案是比 puccini好 
作者: Ryanxu    时间: 2016-1-10 23:43
档案格式192/384KHz是指采样率吧,和频响的20~20KHz好像不是一回事吧?哪位老师来科普一下?
作者: 自文    时间: 2016-1-11 17:28
古典大師 发表于 2016-1-10 21:25
hdtracks  我花錢買了,  就是比較完,檔案輸給CD.
人耳可聽能力,是20hz-20Khz, 所有樂器以小提琴的有最高 ...

目前不少高端解码器,如DCS,CH,天琴等都有USB,RJ45数播接口。USB接口已知问题比较多,不容易好声。有无试过在高配置下状态下,如高端NAS,网线,企业级路由/交换机,线性电源等对比CD及高格式文件呢。这个投入和DCS的CD转盘比估计还只是九牛一毛,如果只是谁便接一台NAS和路由的话效果一定有限。之前有烧友在DCS 4件套上试过,没搞好NAS路由网线之前的确很差,之后么...只知道DCS CD转盘少用了许多。
作者: 1kevin    时间: 2016-1-11 17:38
上周才在HDtracks上买了Carole King的Tapestry,24/192; 真是好好听!
作者: nidemm1987    时间: 2016-1-22 01:23
你把你的24 192转成 44.1一样好听。 好在录音和音乐本身。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6-1-22 04:22
Ryanxu 发表于 2016-1-10 23:43
档案格式192/384KHz是指采样率吧,和频响的20~20KHz好像不是一回事吧?哪位老师来科普一下?

基本原理是这样的:如果原始信号的最高频率在采样频率的一半以下,那么根据采样点的数据就可以完全还原出原始信号。CD的采样率定在44.1kHz,就是因为这个采样率足够还原所有22050Hz以下的信息,包括了人耳能听到的整个频段。

但是这里说的是正弦波。人耳是不是按照正弦波去分解音频,这一点似乎有争议。

另外一个问题应该更清楚一些,就是采样定理要求把采样点的数据完完全全记录下来,才能还原原始信号,但这在实际中是不可能的。实际采样时一定有误差,而且还要压缩,比如CD把每个采样点压缩到16个比特。在采样数据存在误差的情况下,提高采样频率就有用了。这叫“过采样”,是提高信噪比的常用手段。

另外,高规格音频文件和升频CD机输出的数字信号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在原始模拟信号上进行过采样,所以包含了比CD的44.1kHz/16bit更多的信息;后者只是在读出CD的信息后做了些插值之类的计算,包含的信息比CD本身一丁点都不多。升频CD机的用处可能在于通过增加冗余数据来提高数模转换过程的信噪比,还有可以做一些波形的整形。
作者: 1kevin    时间: 2016-1-22 13:08
其实不用这么纠结,因为唱片录音的时候都是用24/192甚至更高的采样率来录的,在做成CD的时候降为16/44而已。但是现在的播放器已经可以解码24/192了,因此唱片公司就把原来准备降频出CD的文件直接拿出来卖。这些文件才会被叫做studio master,以前是在studio里面用的,降频后出的CD是由这个文件来的,所以这个文件叫master母带。

所以studio master在家里就能回放,是跳过了降频压CD,CD发布渠道到你家,你家用16/44设备读取解码等中间的一大环节。为什么不呢?简直太好了!

作者: qdfls    时间: 2016-1-22 14:58
1kevin 发表于 2016-1-22 13:08
其实不用这么纠结,因为唱片录音的时候都是用24/192甚至更高的采样率来录的,在做成CD的时候降为16/44而已 ...

是这个理。
作者: 1kevin    时间: 2016-1-22 15:26
本帖最后由 1kevin 于 2016-1-22 15:43 编辑

如果是16/44回放起来比24/192更好听,那么就是你的回放设备造成的。
想象如果16/44是母带,降频到320k MP3,用一台顶级mp3回放,超过了一台廉价的CD机。但这不能说明mp3就比16/44更好,16/44根本没有存在必要。

之所以人们对16/44的厚爱,也因为存在一个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从mp3到cd,提升是很明显的,估计没有人会有怀疑。但是越往上,受到人耳听力范围和设备回放范围的影响,提升就没有那么明显了。因此,综合考虑才有了16/44的规定,常理解为标清 (standard definition);再往上才是高清(high definition)。




作者: jinyou    时间: 2016-1-27 15:28
一路看下此帖,数播的发展障碍是电脑盲比较多
这点耳机论坛的耳烧要强多了
作者: gzfs    时间: 2016-1-27 16:25
好的数播声音比PCHIFI好了不止一星半点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k.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