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周末发烧小记之纤毫毕现巨细无遗的电分监听系统 [打印本页]

作者: 自文    时间: 2016-3-22 16:51
标题: 周末发烧小记之纤毫毕现巨细无遗的电分监听系统
本帖最后由 自文 于 2016-3-23 20:58 编辑

今年春节虽然没有到外地出发烧,但是论坛几位版主和身边一圈烧友也没闲着,把几天悠然假期给安排等满满,节后rock版回来就更加热闹,
每逢周末都走动一下,互相交流.上周末应论坛小舞台江兄之约,前去欣赏他的7路8单元电分系统.
[attach]130419[/attach][attach]130429[/attach]
作者: liss    时间: 2016-3-22 17:18
座等下文
作者: rock    时间: 2016-3-22 17:46
江兄的电分系统给人一种全新的听音体验,乐器像真度极高,直接了当,乐器的质感密度细节一流..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真HIFI?!慢慢探讨...
作者: gzfs    时间: 2016-3-22 18:11
支持这种玩法。
作者: 赏乐至尚    时间: 2016-3-22 19:42
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坐等分享。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3 08:45
本帖最后由 小舞台 于 2016-3-23 08:47 编辑

   
    既然被自文兄曝光了寒舍的四不像系统,我怕经不起严刑逼供,干脆来个坦白从宽,逐项交代这些年来玩电分过程中的苦与乐如何?
    先透露一下,这套电分系统可以设置N多种模式,周末是全部单元之间均以48dB斜率4路分频的陡峭模式,展现该系统较为清晰的一面(其实还可以有比这更清晰的模式)。
    光从分频斜率设置这一项来讲,是可以随时灵活作出改变的,如将超低与中低单元分频的斜率设置为48dB,中低与中音分频斜率12dB,中音与高音分频斜率24dB等等。
    比如在现有状态其他不变情况下,只将低音与中音之间改为24dB斜率分频,听弦乐就会立即变得丰润一些,如将低音和中音改为6dB斜率分频,就可以让蔡琴变成大肥婆来唱歌给你听的了,呵呵。


作者: 老龚    时间: 2016-3-23 08:47
本帖最后由 老龚 于 2016-3-23 08:50 编辑

去听过,声音实在是震憾。目前,可以这样讲,除音展听过巨大西湖、YG系统外,江兄这套是我家访中最好的声音。
作者: zhidong    时间: 2016-3-23 09:09
本帖最后由 zhidong 于 2016-3-23 12:40 编辑

高手!有机会拜访!

电分出来的宽松非传统分频音箱可比!耳力 搭配 调整等要付出的努力也非常人想象!
作者: zwmm    时间: 2016-3-23 09:50
从江兄以往的贴子看,其是一个有正确听感的发烧友,有此为基础,又勤于探索,那好声是一定的。
作者: rock    时间: 2016-3-23 09:55
江兄本来就是声学专业人士,是古典吉他专家...江兄的发烧观点是:系统必须能准确反映和还原唱片的本身,包括不同乐器的音质和音色,而不应该添加太多的内容. 这套系统确实能很好地做到。
作者: 主锁    时间: 2016-3-23 09:58
牛逼

背后那么多线缠绕在一起不怕信号干扰吗
作者: 37.5℃    时间: 2016-3-23 10:00
高手!座等下文!
作者: 天神    时间: 2016-3-23 10:22
好奇地弱弱地问一句:PASS早期的纯甲类后级,紧挨着音箱摆放,会不会把箱体的漆面烤焦啊?
作者: NECRO    时间: 2016-3-23 10:36
學習啦
作者: jogo    时间: 2016-3-23 10:52
江兄的这套系统是一类风格典型的出色代表,号角的特点非常明显,号角加上电子分频,出来的声音走中性还原的路线,声音直接干净,密度质感细节强悍,瞬态表现和动态表现都和传统的喇叭不太一样,非常爽朗快速。 我一个很明显的整套系统感觉就是,似乎到了一个录音监听室。

江兄作为国内古典吉他前辈,长期的音乐现场和真实乐器的体验,他精心调试的系统也的确代表了江兄的音乐审美理念。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3 10:58
本帖最后由 小舞台 于 2016-3-25 16:18 编辑

   
电分实现清晰稳定结像定位的手法之一

    自从从事吉他演奏转为乐器制作之后,需要有一套音响能明确听清世界名琴音质音色以及演奏家的演奏手法,适逢上海大剧院音响工程接触到英国BSS数字音频处理器,开始以此为中心构建了两套4分频电分系统。其中一套是全套8只FOCAL单元,另一套由FOCAL15吋做超低音,FOCAL10吋做中低音,并为此俩低音用3种不同材质密度板材合成,做的短谐振重型音箱,德国VISATON号角做中音,VISATON号角高音。开始了充满艰辛并不断得到收获的电分之旅。
    系统搭建刚开始设置分频点扫频时,便发现随着频率变化,音像左右漂移的情形,原来即使厂家配对仍存在微小区别,正所谓双胞胎还有差异,好在此电分每一路带有多个参数均衡器可以对任意频率进行不同带宽的均衡微调,比方左侧高音EQ点7.21KHz,,而右面高音选6.96KHz等等,左右分别不同设置才能得到从低到高保持在中线的音像。假如是成品音箱,即使厂家有良心配对,也只能够做到左右大致平衡。
作者: 声色岁月    时间: 2016-3-23 11:03
有料,要认真学习

作者: F18    时间: 2016-3-23 11:12
原来是江伟杰江先生,久仰!久仰!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3 11:19
本帖最后由 小舞台 于 2016-3-23 12:11 编辑
gzfs 发表于 2016-3-22 18:11
改变斜率就已经改变了频响平直度了。


峰哥手下留情啊,你都算是我的师傅啊,从易发广场开始就被你洗脑同启蒙啦,你的店里也有我贡献的一块砖,可别用这块砖来敲我的头啊,哈哈。

就算分频点以外那段频率还是可以用EQ继续追杀的,应该说是先对每个单元更宽频段有必要的地方先作EQ,然后再作分频,这样更便于在更改分频点时有个相对正确的判断。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3 11:29
多谢jogo兄,rock兄,自文兄三位权威专家大驾光临指导并给与肯定,这些年的辛苦也值了,呵呵。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3 11:38
主锁 发表于 2016-3-23 09:58
牛逼

背后那么多线缠绕在一起不怕信号干扰吗

用无线会不会好些呢,呵呵。
干扰多多少少会有的,只要注意控制线路不要平行走得太长距离,交叉经过的话干扰就会减少。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3 11:55
天神 发表于 2016-3-23 10:22
好奇地弱弱地问一句:PASS早期的纯甲类后级,紧挨着音箱摆放,会不会把箱体的漆面烤焦啊?

PASS1.2这台200W甲类后级,待机也消耗2点几个安培,50度高温,晚上听音响饿了就摆盒纯牛奶上去加温刚刚好
作者: 32168    时间: 2016-3-23 12:31
本帖最后由 32168 于 2016-3-23 12:35 编辑
小舞台 2016-3-23 10:58
自从从事吉他演奏转为乐器制作之后,需要有一套音响能明确听清世界名琴音质音色以及演奏家的演奏手法 ...


一直有关注小舞台兄的帖子,原来真的是有料的专业人士,果然没猜错,学习了。
作者: zhidong    时间: 2016-3-23 12:35
小舞台 发表于 2016-3-23 10:58
自从从事吉他演奏转为乐器制作之后,需要有一套音响能明确听清世界名琴音质音色以及演奏家的演奏手法, ...

说到核心的东西了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6-3-23 12:53
用于还原乐器“真”声是不错地,但唱片里的“真”声远不止单一个乐器声音。人演奏乐器所使用的力度产生的音量与其它乐器声音的比值等等。。。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3 14:03
circle 发表于 2016-3-23 12:53
用于还原乐器“真”声是不错地,但唱片里的“真”声远不止单一个乐器声音。人演奏乐器所使用的力度产生的音 ...

    你所提出的是一个很有必要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不禁让我想起1987年(算一下已经29年了)第一次入录音棚,录制我的首张吉他黑胶唱片,这也是中国最早的CD,由新时代唱片公司出版的中国第一代共5张CD之一,在北京召开宣布中国有了自己的CD记者招待会上,赠送给当时中国文化部长王蒙先生。
    第一次听到从监听耳机里传出自己的吉他声那种生疏,至今还清楚的记得我的吉他是如何被录音歪曲并美化成咋样,又与其他乐器如何相互影响与协调。
    不过我还是想先集中精神写好这个帖子之后,再另行开帖向各位汇报。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3 15:19
本帖最后由 小舞台 于 2016-3-25 16:23 编辑

   
电分应对接近低频下限频段清晰度与量感的优势与办法

    电分是一种手段和工具,关键还是围绕着真正发声的喇叭单元,那就从四路分音的超低音讲起吧。
    记忆中,大概市售的成品音箱里只有JBL4344等屈指可数的音箱用了无源四分频,而个别品牌只有一个最顶级的型号,如B&W樱姆螺是电分的四分频,而其他大部分品牌的顶级音箱大都是三分频,或者3.5分频。原因是四分频的无源分频器会带来一大堆难题与麻烦,就算勉强做出来还是会有不少负面因素的。
    而一些3.5分频例如双低音,其中一个负责250周以下,另一个负责125周以下,无非是增加低频量感,以及解决单元在不断接近低频下限时的音量下降问题,但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在50周至125周这一段得到双倍加强,而50周至20周这一段仍然下降的厉害,如果将接近20周这一段均达到足够的话,50至125周这段又会隆起。
既然这样为何不加一只15吋单元将50周以下加强到足够?当然可以,但这需要大大增加箱体容积,同时也必然是天价箱才会干的事情。
    运用数字电分就可以在50周作为起点,设置一个单边斜率逐渐提升的EQ,在逐渐接近20周处相当于有了两个15吋单元。但这个单边EQ在20周以下仍然不断在加大,当播放黑胶时,会有低于20周的无效振动在大大消耗和影响着单元的工作。这时就可以在20周处设置一个48dB斜率的滤波器解决这个问题。而无源音箱是不会有人干这种事情,如20周以下不作滤波处理。这样的话,播放黑胶就会减分,或者迫使黑胶唱盘制作昂贵的防震系统来应对这一问题。
    要问加那么多EQ会影响纯度吗,多多少少肯定会有的,问题是世上要是有完美就好了,抉择原则还是权衡哪一种方式正面大于负面,还是负面大于正面。最终听到质感密度解析力更好的效果,说明了这是正面大于负面就可以选择了。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3 17:45
本帖最后由 小舞台 于 2016-3-25 16:07 编辑

   
低音箱体制作

    轮到箱体制作,让我首先想到的是选材,自己又是乐器制作者,联想到绝大部分乐器都由带有非完全规则化纤维性质的木材与金属这两种为主,乐器是先由材料振动然后激发琴箱产生共鸣。但由喇叭负责振动的音箱箱体到底要不要振动,或者那些免不了产生的音尾该如何发挥或控制?
    参照前人的成功经验,例如新旧B&W800系列,以及威信音箱都采用不同方式作了短谐振处理,而新800系列已改用多层天然木材夹板。而纯粹运用中纤板的箱体,虽然谐振时间不算长,但因中纤板四面八方完全相同短纤维结构,会使不可避免的音尾变得傻里傻气。权衡之后决定用三种不同材质合成的三文治箱体,其中包括一定比例带木纹木材、谐振较短的工业板材、以及中等谐振的中纤板组成。
    由于注意力过于集中于材质,也为了降低制作难度,只采用分匀共振尺寸的长方体,并注意加深喇叭单元背面方向深度尺寸,以期使不太庞大的箱体容积发出较为宽松的声音,准备了这些就冒然开始制作箱体了。
    怎知犯了个大错,箱体制作好第一时间用手轻敲箱体侧面,虽然敲击声音令人满意,但与之平行的对面侧板竟然迅速地作出响应,轻易就触发了共振。一个乐器制作人怎会犯如此低级错误呢?
    虽然后来在箱体内侧局部做了一些补救措施,最大的15吋超低音箱解决了部份问题,但材料稍薄的那个10吋箱体处理后仍不太满意,这令我耿耿于怀。


作者: 阿忙    时间: 2016-3-23 19:25
电分高手。学习了
作者: 寻芳不觉醉    时间: 2016-3-23 19:33
以为“小舞台"一位小朋友,没想到是一位专业的前辈。
作者: myz    时间: 2016-3-23 20:09
学习ing!
作者: jeep4700    时间: 2016-3-23 20:10
给个赞,本人以前也玩过2分频电分,确实质感一流 清晰无比,而且对功率的要求也没那么高,不过要玩好确实不容易。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3 20:48
寻芳不觉醉 发表于 2016-3-23 19:33
以为“小舞台"一位小朋友,没想到是一位专业的前辈。


    我喜欢玩音响,也喜欢音响圈中的朋友,骨子里每一位都好像是和自己一样性格的人。即使初次见面都有种老同学老朋友的感觉,有着共同的语言与默契。
    虽然有时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但其中为追求音响真谛的成份毫不亚于名利之争,这在我所接触过的其他行业人群都见不到的一种善性。
    音响重播展现的是一个小舞台,虽然我偶尔也会出没于大舞台,但热爱并愿意将部分精力投入到音响这个属于大家的小舞台,贡献自己的一些青春,这是莫名发自心底的一种美好愿望,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尽管我还是一位小朋友,呵呵。


作者: gfony    时间: 2016-3-23 21:06
我96年买的一本音乐会演奏曲集就是你编的,虽然只弹了其中几个曲子,但也觉得很享受,久仰,江先生
作者: fatdragon    时间: 2016-3-23 22:18
高手!黑胶玩家最烦的就是10hz的低频隆隆声,金嗓子的前级就设有10hz滚降12db的滤波器。
作者: 老龚    时间: 2016-3-24 10:42
江兄讲的这些专业知识,自己一头雾水。佩服!
作者: 桂花田    时间: 2016-3-24 14:18
原来是江先生,幸会啊,N多年前弹古典吉它时拜读过您编的古典吉它练习曲。至今还收有一把加拿大吉它制作大师罗伯特的收山之作。音乐家玩音响,当更是能从音响中找到音乐的灵魂了!学习了。江先生年轻时可是得过国际大奖的啊。可能还是中国演奏家第一次古典吉它国际大奖的。
作者: 老九    时间: 2016-3-24 15:37
爱好音响,又喜好吉他的我来膜拜一下
作者: nomos    时间: 2016-3-24 19:01
想问一下小舞台兄,当年演奏魔笛的古典吉他是什么琴?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4 21:45
本帖最后由 小舞台 于 2016-3-25 16:05 编辑

利用电分灵活切换倒相箱与封闭箱模式。
   
    为增加灵活性,特别为15吋超低音箱做了个后倒相孔,并且做了一个活动孔口塞,以便根据不同需要作为封闭箱或倒相箱选用,及便于对比这两种形式音箱的优缺点。
    通常封闭箱低频具有较高清晰度与线性的下潜深度,但低频量感不如倒相箱。由于这是电分系统,可以逐渐提高接近低频下限频段的音量,既可以实现封闭箱的低频清晰度,又可以达到倒相箱的低频量感。这是电分系统的明显优势之一,而非电分音箱则较难做到这一点。而且非电分系统想要增加接近低频下限频段的量感,需要增加多只低音单元,从而削弱了低频清晰度以及低频瞬态响应速度。
    当切换成倒相箱模式时,低频量感得到加强,但低频的清晰度就不尽人意。因为从倒相孔出来的低频局限于较窄的频段为主,从倒相孔出来的声音尤其在峰值频段,有点类似挥之不去的驻波的听感,而且频率响应平直度不够好,虽然电分有EQ可以修平,但低频清晰度仍然不如封闭箱模式。
    但后倒相箱有个优点,可以使音箱背后区域能量感明显增加,可以增加音场深度、舞台规模感与丰满度,尤其是听管弦乐与协奏曲时,音箱后面好像有个乐队群奏的感觉比较明显。
    周末那天为演示电分系统低频清晰度与低频瞬态响应能力方面的优势,选用了封闭箱模式。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4 22:42
本帖最后由 小舞台 于 2016-3-25 16:05 编辑

10吋中低音的遗憾
   
    为配合高灵敏度号角,暂时选用了在民用单元范围灵敏度也算高的FOCAL10吋低音单元作为中低音使用。但这只低音单元素质还是以低频性能为主,而中频方面则不够轻盈与平直。用电分的EQ修平声音又不够自然,不修平的话局部频段旋律又不够流畅。暂且使用折中办法,用EQ略为削减小部份隆起的山峰至不太令人介意程度就算了。这是这套电分系统中较弱的一个环节。
    当然我的电分系统有两套单元组合,另一套采用FOCAL5吋子弹头锥盘中音,与这只10吋低音的配合良好,因为使用5吋中音,与10吋之间的分频点可以设得比现在这个号角中音略低一些。
    各位如知道哪里有不错的10吋中低音,尤其中音方面素质不错的单元不妨推荐一下。


作者: 甜甜聆听    时间: 2016-3-25 11:51
这个中音确实很关键,我现在也在找,要考虑灵敏度和声音风格,我在用是一对芬尼的12寸专业喇叭,还不是太满意,请问您的中音工作再在什么频带内?
作者: s1.4    时间: 2016-3-25 14:39
音乐家玩音响的肯定很多,但愿意花时间论坛交流的真不多,学习致敬!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5 15:40
本帖最后由 小舞台 于 2016-3-31 13:38 编辑

号角单元区别于锥盘单元的关键特点
   
    锥盘单元音盘的振动一经发出,就直接推动突然变得无限大的空气,没有一个与空气阻力的匹配过程,因而效率较低。当需要提高声压时,只能以加大音盘面积以及增大音盘振幅来实现,而这一过程势必造成较多方面的失真,等于在声音发出初期已经进入部份失真状态。
    号角单元是真正的喇叭,是以较短较轻的音圈带动面积比锥盘单元小得多的振膜发声,以直径38毫米振膜作为中音的单元为例,其面积比3/5A的5吋单元小十几倍,要比用7吋单元小二十几倍,因而在其发声初始阶段的失真要比锥盘单元小得多。
    号角单元通过小振膜振动,经过一个类似人类咽喉部件的压缩,在经过一个截面逐渐扩大的喇叭,与空气有一个匹配与管控过程,有效实现高效率。并带来快如闪电的速度感。
    号角单元发声过程貌似复杂,但与人声的声带发声,经过喉部与嘴巴这个“号角”管控与放大过程,与弦乐器的琴弦发声,通过琴马带动面板振动,再经过琴腔共鸣的发声过程,尤其与管乐器这种发声装置更加类似。
    使用设计优良的号角单元,不光能以较高像真度还原乐器质感与音色,还可以听清楚乐手触动琴弦的演奏手法,以及还原人声气息等方面表现有较高能力,所以听惯设计优良的号角喇叭,或一听中毒的发烧友是很难再回头听回锥盘单元的。
    我使用的这只VISATON的DR45驱动器,搭配原装VISATON德国木制号角中音素质非常优秀,是整套4路分音系统中,唯一无需使用EQ就可以平直流畅地播放最宽频带,承担任务最重的单元。
    高音使用的VISATON号角高音头,其振膜只有15毫米直径,精细且质感优异,高密度高效率地将高频延伸至35KHz。
    但因号角单元制作精度要求更高,号角设计难度较大,若使用设计制作水准不咋样的号角单元反而会更难听。
    不过号角单元也有一个明显缺点,是因为号角单元效率高,一百多dB灵敏度其底噪声要比绝大部分90dB左右锥盘单元大好几倍,要求有较高素质的前后级,以及对线路布局等方面功力深厚方能有效应对。不过就像喜欢听黑胶的味道,就不要介意免费赠送的炒豆声。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5 22:28

顺带提一下形形式式的号角及其性能与取舍

    号角的形式极其多样化,有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圆的方的、高的扁的、曲的直的、单口的多格的。。。用于制作号角的材料也是种类繁多。
    各类号角的声音风格特点及其擅长与短项也较为多样化,归根到底还是为了适应主要播放的不同音乐类型,匹配不同的场地以及主要投射的距离与范围。
    由于号角有指向性特点,在号角指向性投射到的主要听众区域,哪怕是距离远一点也能听到比较清晰的内容与细节,在其投射范围所听到的声音密度能力也较强。而对于投射范围以外的“无人区”,声能与密度就会相对稀薄一些,导致室内声能分布不够均匀。但这又有什么大碍呢?反正发烧音响大部分时间只有一个听众,反而减少了“无人区”各个方向反射声互相打架而造成的浑浊感,使声音变得更加清晰,避免了大部分小空间过于强烈的早期反射声这个通病,这是小空间不如大空间听感舒服的症结所在。
    唯一的不足之处是喇叭后场的声能不如观众区密集,淡化了声场深度方向的能量感,使声场中的声能往前移。
    除非你亲耳聆听或者懂得那些繁琐得令人抓狂的计算,否则你是难以在林林总总的号角中作出选择。
    有句话叫做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简单的方法是形似与神似,神似除了亲耳聆听之外别无更好办法,形似主要看尺寸大小形状与材质接近你常听的音乐类型,如我就会优先考虑重播吉他乐器而选择了这种多格中小型木制号角,意外收获的重播强项是萨克斯管、小号、等中小型口径的管乐、弦乐、钢琴、人声以及打击乐。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6 23:48
s1.4 发表于 2016-3-25 14:39
音乐家玩音响的肯定很多,但愿意花时间论坛交流的真不多,学习致敬!


    都说穷音乐家,不如你们这些老板们幸福,逐个把玩的名胆都一大堆。尤其这年头连唱片公司都亏本,大多买不起贵的器材,但音响肯定会有一套。
    有段时间从北京来广州演出的乐手,匆匆忙忙草草排练,留下更多时间去电器城买音响。某位大名鼎鼎的指挥家,排练完首要任务就要人带他去买翻版碟,呵呵。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6 23:49
电分免不了要倒腾音箱

    以上先啰嗦一下单元与音箱这些绕不开的前提,因为电分就是要控制好特定单元和音箱,所以讲电分离不开单元和音箱,想要通过电分扩展性能,也免不了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单元来制作音箱。
    当然,玩电分也并非一定要自己做音箱,我也曾经考虑过用B&W老款801的13吋音箱作为低音,然后再自己搭配喜欢的中音与高音单元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案,此外还可以选择单元素质不错且体格健壮的有源音箱来玩电分。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6 23:52

关于BSS数码音频控制器

    BSS是英国一家专注于音频控制器为主的专业音响周边设备厂家,据说某英国名牌顶级音箱的电子分频器也是BSS给OEM的。
    这台控制器功能强大,不止电分那么简单,但我有很多功能都还没用到,主要用作分频以及EQ使用。
    我是用了2台2入4出机,左右声道分别用一台,避免左右声道相互干扰。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6 23:53

四路分频点设置及其原因

    FOCAL 15吋单元我定位为超低音,负责71.5Hz以下频段,以48dB斜率分频,并在15Hz处设置一个24dB斜率的高通滤波器,切除15Hz以下频段,是为了避免播放黑胶时的多余活塞运动而造成有效频段失真。
    以71.5Hz分频的目的,是让上面的10吋中低音单元,能够完整播放到大部分乐器,包括我必须确保的古典吉他、大提琴、男低音等主要乐器的最低音,让乐器基频音阶更为流畅,以免声像上下漂移,让上面三路单元在主要频段达到近似书架箱的结像能力,因而将上面3只单元之间的距离缩到最小限度。

    FOCAL10吋单元我定位为中低音,负责71.5Hz至784Hz频段,并且两边均以48dB斜率分频。其实我更想让其上限设到1100Hz,这样就可以解决大部分乐器包括女高音、小号、双簧管等乐器基频的最高音,无奈这只单元还是以低音见长,在784Hz以上频段质感不如上面的号角中音。
    选择较大直径的10吋做中低音,主要考虑让单元振膜面积接近大部分弦乐器发出基频的主振动区面积,如近似一把小提琴面板,或者吉他面板的主振动区面积,在中低音区域的听感像真度比较近似乐器所发出的基频,当轻敲10吋单元丝毫不会比轻敲弦乐器面板迟钝,反应仍然比较相似。

    VISATON中音驱动器加VISATON木制号角我定位为中音,负责784Hz至4.59KHz频段,并且两边均以48dB斜率分频。这个频段包含了绝大部分乐器的泛音区域,也就是还原乐器音色与质感的重要部分,包括演奏家表达音乐内涵的细节表现。
    此频段也包括了负责还原乐器演奏手法,左手触弦以及琴弦振动,人声气息等方面的细节表现。这些也是小振膜驱动器加上号角模拟从琴弦振动到琴腔放大这一环节的强项。

    VISATON号角高音头我定位为高音,负责4.59KHz至35KHz频段,在下方以48dB斜率分频。这个频段负责表达空间感的高频部分,以及右手触弦,琴弓起始、人声的齿音等等方面。
    4路单元分别分配到并独立完成音响音乐还原乐音内容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 Jwang    时间: 2016-3-27 00:51
FOCAL 15吋单元我定位为超低音,负责71.5Hz以下频段,以48dB斜率分频,并在15Hz处设置一个24dB斜率的高通滤波器,切除15Hz以下频段,是为了避免播放黑胶时的多余活塞运动而造成有效频段失真。


这是个什么样的高通滤波器?DIY?
作者: musicmad    时间: 2016-3-27 08:56
小舞台 发表于 2016-3-26 23:53
四路分频点设置及其原因

    FOCAL 15吋单元我定位为超低音,负责71.5Hz以下频段,以48dB斜率分频,并 ...

值得好好学习领会!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6-3-27 09:33
本帖最后由 circle 于 2016-3-27 09:42 编辑
小舞台 发表于 2016-3-26 23:53
四路分频点设置及其原因

    FOCAL 15吋单元我定位为超低音,负责71.5Hz以下频段,以48dB斜率分频,并 ...


在立体声唱片中,如不对声音有清楚的认识,只把系统当乐器是很难还原乐器真实声音。用调整斜率来达到乐器质感,再去找器材原因,值得思考。立体声唱片里声音的位置正确与否,决定着音质、动态等的好坏。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6-3-27 10:26
小舞台 发表于 2016-3-26 23:53
四路分频点设置及其原因

    FOCAL 15吋单元我定位为超低音,负责71.5Hz以下频段,以48dB斜率分频,并 ...


再留个问题给你
乐器经过扩音再从喇叭出来的声音能否等同于乐器+空间的声音?
作者: 都峤山    时间: 2016-3-27 10:39
小舞台 发表于 2016-3-26 23:48
都说穷音乐家,不如你们这些老板们幸福,逐个把玩的名胆都一大堆。尤其这年头连唱片公司都亏本,大 ...

这就是互联网的悲哀!盗版的东西来得太容易了!也可以这样说互联网埋没了音像行业!
作者: gzfs    时间: 2016-3-27 11:55
江兄,那些扮晒叔父的所谓七下七下问题可以直接忽略。因为距自己都57知自己讲紧咩!!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6-3-27 12:46
画公仔就算是画出肠来,有的人还是不明。哈哈
作者: n78    时间: 2016-3-27 23:06
九几年曾经练过江兄的教材,没想到在音响论坛遇上了,竟然吉他和音响都是高手。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6-3-28 02:56
本帖最后由 百线生 于 2016-3-28 03:33 编辑

[attach]130919[/attach]

[attach]130920[/attach]

[attach]130921[/attach]

[attach]130922[/attach]

[attach]130923[/attach]

周日中午,丁总吹鸡去沙面的新胜利酒家喝茶,同行有rock、jogo、32168、常在、和弦缘、micamica、听涛、和俺,席间谈起大家最近经历的音响逸事,其中当然就少不了“小舞台”家的4分频号角系统,前有几位版主先听过已有清晰直接、细节多、爽朗快速等的定论,这些可是大家玩传统音箱都希望增加的特色,现在有一套这样特点的系统哪个会错过不去听一下的!未听过的都跃跃欲试,俺上次因为公事在身不能前往先听为快,当然不能再度错过,先致电江生是否方便接待。江生爽快,听见我们要听系统,竟然让先前定好的学生上课给改了!尝过丁总预定行政总厨亲手炮制的金牌乳猪,俺和丁总、32168、和弦缘一行四人便驱车直奔江府。见面。。。省去218个字。江生的系统前面已有版主图示不再重复,个人觉得要提一下是江生的音响房是全木饰面(与星海音乐厅类似)很温暖舒服感觉,前柱和天花做了圆弧扩散处理,交谈声音清晰混响时间不会过长。江生的演示与我们到过的家访不一样,他每播放一个软件之前和之后都会详细解释一下播放的曲目和效果特点。。。省去1000字。。。实际现场听感不如大家听录音吧: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6-3-28 02:57
本帖最后由 百线生 于 2016-3-28 03:42 编辑



搞了整晚,超过10M的传不上去,明晚再传10M以上的,精华更多,传完再说详细个人感觉吧!初步个人觉得高频能量稍减一点,低频下潜深度和量感多些会更适合我自己的听音习惯。
作者: konoyaro    时间: 2016-3-28 07:27
不错!好听!没图片不过瘾!
作者: 寻芳不觉醉    时间: 2016-3-28 08:38
江老师的发烧精神,值得大家尊重!
作者: 老龚    时间: 2016-3-28 09:08
本帖最后由 老龚 于 2016-3-28 09:09 编辑

我听过江兄的系统,现场听就震憾过。这次再次听录音,与别人的录音相比,直是太好了。
建议百线生录一些其它烧友的系统,对比一下如何?
作者: konoyaro    时间: 2016-3-28 09:14
请问号角喇叭和传统喇叭有什么不同?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16-3-28 09:34
江老师这套器材的效果自然了得,更令人佩服的是,这套器材,以及声学装修,都是10几年前就基本完成的了,江老师在音响前线(99年?)发表的系列调声文章,现在依然非常有价值。

每次去拜访江老师,都学到很多东西。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6-3-28 09:41
听了一下录音,与前面估计的没错。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6-3-28 09:46
本帖最后由 百线生 于 2016-3-28 10:01 编辑

镁声兄:江生当日也提到你的发烧精神可嘉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6-3-28 10:34
本帖最后由 百线生 于 2016-3-28 10:45 编辑

这仅是mP3,若是现场某些频段和乐器更清晰一些!有如聚聚光灯下拿放大镜看东西,十分过瘾!
作者: 32168    时间: 2016-3-28 13:12
从百线的录音,大可以窥一斑知全豹,江兄的系统确实相当爽朗利索、直接了当,与发烧友心目中根深蒂固的音响美学分野颇大,或许这就是专业监听的风格吧。
作者: 大鸟    时间: 2016-3-28 13:15
本帖最后由 大鸟 于 2016-3-28 13:23 编辑

换上这个会更强大
作者: s1.4    时间: 2016-3-28 15:17
小舞台 发表于 2016-3-26 23:48
都说穷音乐家,不如你们这些老板们幸福,逐个把玩的名胆都一大堆。尤其这年头连唱片公司都亏本,大 ...

某位大名鼎鼎的指挥家,排练完首要任务就要人带他去买翻版碟----看得内心一阵酸楚~~~
有点疑问,现在正版碟也不贵,大名鼎鼎的指挥家至于去买翻版碟吗?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8 15:27
Jwang 发表于 2016-3-27 00:51
这是个什么样的高通滤波器?DIY?


    黑胶大佬果然关心令人头痛的低频下限的无谓消耗问题,这台专业音频控制器功能强大,有多种滤波器供选择应用,无需额外DIY,按几下按钮就完事。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8 15:28
gzfs 发表于 2016-3-27 11:55
江兄,那些扮晒叔父的所谓七下七下问题可以直接忽略。因为距自己都57知自己讲紧咩!!


    峰哥啊,郁闷的时候用国语来唱首粤语歌保证解闷,不信试试小李飞刀就知道啦。哈哈。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8 15:29
circle 发表于 2016-3-27 10:26
再留个问题给你
乐器经过扩音再从喇叭出来的声音能否等同于乐器+空间的声音?


    既然留个思考题,我会找时间做功课的,这些年都是通过无数思考题获得进步,谢谢!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8 15:30
circle 发表于 2016-3-27 09:33
在立体声唱片中,如不对声音有清楚的认识,只把系统当乐器是很难还原乐器真实声音。用调整斜率来达到乐 ...


    你又知我只把系统当乐器来还原乐器真实声音?
    读书时学的那些课本知识早已忘掉七七八八,剩下小学的加减乘除还真能受用终身。
    当某男亲口对女友说出我爱你的时候,女友也是亲耳聆听的,难道这就是真实声音?如果因此相信某男的鬼话那就上当了,当然也不能排除说出我爱你这三个字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发自真心的成份,但如果懂得运用加减乘除去听,就能明辨。至于在加减乘除过程中加多少系数,那就是你的本事了。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8 15:33
百线生 发表于 2016-3-28 02:57
搞了整晚,超过10M的传不上去,明晚再传10M以上的,精华更多,传完再说详细个人感觉吧!初步个人觉得高频能量稍减一点,低频下潜深度和量感多些会更适合我自己的听音习惯。 ...



    这也是昨日各位也包括我在内的共同听感,即系以系统现有状态都以可以令人听得很过瘾,如果让中频再略微丰满那么一点点,就可以坐下来拿住杯茶安心品尝音乐了。
    我说不光你们这些大烧们的听感是对的,就算不懂玩音响的人其听感也是值得参考,因为听感就是直接感受,好听就是好听,不好听就是不好听,这是无需追究原因就需要朝这些方向不断完善的。
    接着我指着那台TEAC 30转盘,这就是二嫂前身在少女时代的样子,这几天不是有个帖子在讨论二嫂如清水般,缺那么一点点熟妇的韵味吗?不是我没有这个本事,但我是不会干这种傻事的,我顶多会让少女变成二嫂,但绝不会将少女一步到位,直接整成大嫂,或者让少女直接整成肥妈那样子的,呵呵。
    我也不会祈求将每一张CD都重播得令人满意,反而任由系统将CD中的好听部分与不好听部份均得到重现,事实上不是每一张唱片的每一部分都是好听的,别说不同唱片公司有不同的平衡,就算同一位演奏家,用同一把小提琴的不同时期录音也有不少区别,就如那张著名小提琴与钢琴录音的黄碟与黑碟的区别。
    如果将一张本来有个性的录音重播到完美无缺,当再听另一些唱片时,又会带来新的问题。其实每一张唱片都不会是完美的,所有演奏家、制琴家、录音师等艺术家,又何尝不想做到完美境界?但事实上一辈子中能有一次可令自己稍为满意的演出就已经不错了。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8 15:35
32168 发表于 2016-3-28 13:12
从百线的录音,大可以窥一斑知全豹,江兄的系统确实相当爽朗利索、直接了当,与发烧友心目中根深蒂固的音响 ...


    本文的主题是电分系统,是如何通过功放与音箱实现良好互动这一环节,到目前为止,可以证实这种形式是可行的,能力是强大的。如果用电分这种手段选用素质较高的器材与单元,还可以有较大提升空间,而目前只使用了国产功放、二手单元以及DIY音箱。
    以这套电分系统调较到现有状态,就算只更换一台CD转盘就能实现你想要的各种韵味,或者将这全套系统搬到更大的空间,相信不光低频,而且其他更多方面也会得到较大提升。
    或者将目前这套电分系统,提供给各位大烧把玩,相信在座各位都能轻而易举的调出自己喜欢的声音类型。问题是如何将一堆不同牌子单元,及各种不同牌子功放组合成一套具有良好演出状态的电分系统,就没那么简单了。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8 15:59
s1.4 发表于 2016-3-28 15:17
某位大名鼎鼎的指挥家,排练完首要任务就要人带他去买翻版碟----看得内心一阵酸楚~~~
有点疑问,现在正 ...


    已经不是一般大名鼎鼎了,而是泰斗级的指挥家!
    不过话又说回来,艺术家需要参考尽量多的不同演绎版本,真正艺术家会将大部分时间精力用在艺术上,自然要舍弃一些金钱。
    我自己从6岁开始拉小提琴至后来弹吉他,至今弹琴算起来也有四十几年了,假如每天要花几小时练琴,你可以算一下这个人一生中比别人少了多少可以用于赚钱的时间?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6-3-28 16:08
小舞台 发表于 2016-3-28 15:30
你又知我只把系统当乐器来还原乐器真实声音?
    读书时学的那些课本知识早已忘掉七七八八,剩下 ...

之前文章己告诉大家你想干什么了。
至于用什么方式听,这就涉及到”乐器经过扩音再从喇叭出来的声音能否等同于乐器+空间的声音?”认识问题了。何为好听?何为真实还原唱片?加减乘除肯定做不到地
作者: 永号    时间: 2016-3-28 16:19
本帖最后由 永号 于 2016-3-28 16:20 编辑


   

     非常好听的录音!
作者: 永号    时间: 2016-3-28 16:19
circle 发表于 2016-3-28 16:08
之前文章己告诉大家你想干什么了。
至于用什么方式听,这就涉及到”乐器经过扩音再从喇叭出来的声音能否 ...



     你想表达什么呢?
作者: 32168    时间: 2016-3-28 16:40
32168 发表于 2016-3-28 13:12
从百线的录音,大可以窥一斑知全豹,江兄的系统确实相当爽朗利索、直接了当,与发烧友心目中根深蒂固的音响 ...


声音这东西,看不到摸不着,每个人对声音的判断,除了必不可少的参考标准之外,更掺杂了个人的感情色彩,以实际临场聆听的感受,江兄的音响系统所带来的听觉冲击远远比录音不知要强烈多少倍,不仅如此,主人家对声音的鲜明观点与锲而不舍的玩法更令人印象深刻。

作者: 32168    时间: 2016-3-28 17:16
本帖最后由 32168 于 2016-3-28 20:15 编辑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仅凭文字的描述去推测声音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就算听了录音,亦不过是表象而已,要领略这套系统的真正声音与理解主人家的心路历程,估计没有亲自去聆听体验而轻易下的结论,无论是肯定抑或否定都是不靠谱。
作者: guhelim    时间: 2016-3-28 17:26
7路电分等于自己设计喇叭了;牛啊;太牛了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8 17:35
本帖最后由 小舞台 于 2016-3-28 17:42 编辑
guhelim 发表于 2016-3-28 17:26
7路电分等于自己设计喇叭了;牛啊;太牛了


    应该讲是动用7台功放推动8只单元的左右每边各4路电子分音系统。
    只要再加1台功放就实现全面一对一推动,目前受场地所限摆不下8台才暂用7台先对付着玩。


作者: guhelim    时间: 2016-3-28 17:50
那是四路分音
作者: musicmad    时间: 2016-3-28 17:54
分频点的选择、各频段的功率分配以及玩家对音乐的理解等因素。整体打造了一个符合自己审美习惯的小舞台。佩服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8 18:36
本帖最后由 小舞台 于 2016-3-28 18:43 编辑
镁声绕梁 发表于 2016-3-28 09:34
江老师这套器材的效果自然了得,更令人佩服的是,这套器材,以及声学装修,都是10几年前就基本完成的了,江老师在音响前线(99年?)发表的系列调声文章,现在依然非常有价值。 ...


    多谢你的多次捧场,系统在你对上一次来时的基础上,全套线路已经又再重新一次又一次推倒重来,现已按照更新的理念发展到第三代了,呵呵。
    没错,声学装修是在20年前装修完电视台20几个录音棚和演播厅之后,由自己的声学装修队伍打造的,别看这个小小的地方,共用了8个月施工时间,返工了好几次所以工期拖得较长。
    因为声学装修与普通装修区别很大,很多地方如木工按照习惯手势做都不对的,需要多次返工。不是拿一张图纸按图施工那么简单,就像你可以按照一把名琴的图纸来制琴,但由不同的人用不同工艺习惯,做出来的声音区别也很大,即使同样图纸与材料,是可以做出一把1千元和10万元那么大区别的琴来的。


作者: 永号    时间: 2016-3-28 18:48
circle  这是与小舞台兄的讨论,看不懂请绕道。  发表于 19 分钟前


提醒下:勿要走火入魔哦
作者: 32168    时间: 2016-3-28 19:09
本帖最后由 32168 于 2016-3-28 20:22 编辑
32168 发表于 2016-3-28 17:16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仅凭文字的描述去推测声音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就算听了录音,亦不过是表象而已,要领略这套系统的真正声音与理解主人家的心路历程,估计没有亲自去聆听体验而轻易下结论,无论是肯定抑或否定都是不靠谱...


听觉与视觉的不同之处在于抽象与具象之别,而抽象的东西往往充满了想象力,与其想象,不如亲自去听了再作出判断……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6-3-29 09:08
小舞台 发表于 2016-3-28 18:36
多谢你的多次捧场,系统在你对上一次来时的基础上,全套线路已经又再重新一次又一次推倒重来,现已 ...

江生:你的音响房混响时间大概是多少?有朋友最近要装修代问问一下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16-3-29 11:44
小舞台 发表于 2016-3-28 18:36
多谢你的多次捧场,系统在你对上一次来时的基础上,全套线路已经又再重新一次又一次推倒重来,现已 ...

哦,那太厉害了。看江老师什么时候有时间,再去学习学习。顺便把线带过去。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9 11:57

使用专业数字音频控制器做电分的灵活应用

    专业数字音频控制器不光功能强大,其应用灵活性也是民用无源功分音箱较难具备的。在分频点、分频斜率、参数EQ、各路单元的输出增益以0.2dB步距调整,可为本系统调试出多种不同声音风格的设置,并且可将60套设置的记忆保存下来供随时整体调用。比方:
    可以为现在开声的号角系统保存几种不同设置,也可以为另一套全FOCAL锥盘单元系统保存几种设置;
    可以为我现有TEAC转盘或柏林之声转盘分别保存不同设置,也可以专为LP系统保存另一套设置;
    可以为小编制节目,如独奏、室内乐、人声等搞几个设置,也可以为大编节目,如管弦乐、歌剧、或爵士乐设置;
    可以为播放不同唱片公司唱片时,如EMI、DG、迪卡保存不同设置,甚至可以为某一张最喜爱的唱片来一个专属设置;
    甚至可以为使用不同电源线、信号线情况下,有不同相应的设置;
    而分别做好这些设置保存以后,下一次听另一台转盘或听另一类唱片时,只需按几下按钮就可以随时调用。
    轻松解决要想表现好小编制节目细节时,听大编制节目有可能会太吵或气势不足,等通常令人左右为难的选择问题。
    不过这些各种设置可能性,也需要继续投入大量时间,才能逐渐建立起来。而目前我只有一套尚不太成熟的初步设置可用,目前播放CD、黑胶目前都用同一种设置,所以还远谈不上最佳。
    再加上目前使用的专业功放以及全新线路布局,是在春节后刚刚搭建完成,三十多组的新线材大部分从开声至今还不足一百小时,声音还有点生硬,还没进入成熟状态。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9 11:58
本帖最后由 小舞台 于 2016-3-29 21:07 编辑

电分系统相对于功分系统的几点显著优势

1、实现功放直接推动喇叭单元:从而使功放对单元的控制力有更好发挥;
2、可以实现功分音箱难以做得好的大斜率分频:而大斜率分频的优点之一,可以避免小斜率功分在分频点以外较远无效频段,仍存在的喇叭单元活塞运动、分割振动所导致有效频段的失真与清晰度下降;
3、可用大斜率分频避免分频点附近两侧单元频率交叉重叠区域的相位失真:
4、如果你担心48dB大斜率清晰得让你恐怖,大可以24dB甚至6dB分频来变得丰满一些,而其他方面的优势照旧有效;
5、可以避免功分分频器电容电感元件所造成的相位失真;
6、可以实现绝大部分品牌顶级音箱都没有的4分频或更多分频:减轻每只单元的负担以实现更大动态时有更高清晰度;
7、以精准的参数EQ,修正单元频率响应的平直度;
8、以精准的参数EQ,有效改善因不良声学环境房间造成的驻波等不良因素的影响;
9、可以对左右单元施以差异化设置,对属于自己的具体单元频率曲线差异所造成的音像左右漂移,而厂牌音箱只能大致配对;会者说你能控制一只,而厂牌只能控制一批。
10、可以实现在其他一切不变情况下,只改变某一路如中音单元信号线,达到轻松改变音色,而不会影响其他。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9 12:01
百线生 发表于 2016-3-29 09:08
江生,可否提示—下准备装修音响房的的朋友们要注意的关键点和小窍门?



关于建声的隔声

    我学的专业是建筑,有十几年时间从事真正的专业建声工程,那段时间不过在业余弹吉他而已。
    不少人将在房子建成之后的声学装修讲成建声装修那是不准确的,室内声学装修应该归类于建声后期的音质部份,而建声是在建筑之前的设计阶段已经开始了,建声工程则从基础与结构楼板隔墙开始就已经进入。
    声学装修最优先考虑的是隔声问题,因为音响音乐信息最可贵动人那部分细节表现信号微弱或微妙,会被过大的噪声所淹没,即使后期音质与混响时间控制得很好,其效果级别也会大大降低。
    比如同样是24砖墙,普通建筑的灰缝密度只有60%左右,而建声砖墙的灰缝密度要达到95%以上。如果不是手把手教他们砌砖手法,那些泥水匠是砌不出95%以上灰缝密度砖墙的。而且,即使整堵墙灰缝密度达到99%,偶然疏忽其中一个砖没有砌好,即使其他全部达到99%都等于白费。
    当然,面对已经建成的房子,就要将建筑阶段因未考虑声学因素所遗留下来的声学问题作出补救措施。并且不要因考虑不周又整出一些新的问题。
    N年前有个同学找到我要我打救他,因为他装修某五星级酒店夜总会几十个卡拉OK包房严重串音,相互影响,而且大厅一放DISCO房间全部唱不了卡拉OK。那同学还有几百万工程款收不回来,宁愿自己出钱进行改造。
    我去现场一看,包房是用延绵不断的轻钢龙骨薄板隔断,除非推倒重来,否则是不可以只通过在装修饰面上再贴材料解决隔声问题的。还有天花以上隔墙不到顶,薄星铁皮做的通风空调管道也将大厅噪声传递到每一个房间,且夜总会已经开业无法进行根治式的施工,后来我建议他还是省省吧,工程款能收多少算多少也罢,不要再作无效投入了。


作者: s1.4    时间: 2016-3-29 12:28
小舞台 发表于 2016-3-28 15:59
已经不是一般大名鼎鼎了,而是泰斗级的指挥家!
    不过话又说回来,艺术家需要参考尽量多的不同 ...

说得是,真正的艺术家大部分都要忍受寂寞与贫穷,艺术需要你奉献全部身心,甚至是家庭,回头想想最幸福的就是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了,更多时间可以陪伴家人享受爱好,有钱没钱平安平凡即是福,呵呵!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6-3-29 12:41
小舞台 发表于 2016-3-29 12:01
关于建声的隔声

    我学的专业是建筑,有十几年时间从事真正的专业建声工程,那段时间不过在业余 ...

赞一个。做人就应坦坦荡荡。
同时说明前面说好听的,都是舞厅去多了。哈哈
作者: musicmad    时间: 2016-3-29 13:27
听音室的隔音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咱们一般的普通听音室都做不到那么好的隔音。一般普通人家的房子,白天在不开音响时都有大概四十几个DB以上的的噪声,听音响肯定损失好多细节,没办法!   (比如同样是24砖墙,普通建筑的灰缝密度只有60%左右,而建声砖墙的灰缝密度要达到95%以上。如果不是手把手教他们砌砖手法,那些泥水匠是砌不出95%以上灰缝密度砖墙的。而且,即使整堵墙灰缝密度达到99%,偶然疏忽其中一个砖没有砌好,即使其他全部达到99%都等于白费。)这句话太实在了!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9 14:29
本帖最后由 小舞台 于 2016-3-29 15:08 编辑
百线生 发表于 2016-3-29 09:08
江生:你的音响房混响时间大概是多少?有朋友最近要装修代问问一下



关于过度重视混响时间为主导的声学设计误区
   
    我在建声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探讨声学空间有哪些因素会导致不好声,及如何治理,其次才是如何达到好声。
    研究为何这100年来,在声学技术与测试手段,电脑模拟声场计算手段如此先进情况下,为何全世界建造的新音乐厅,其声效几乎都不如100年前所建的音乐厅。而100年前所建的那几个著名音乐厅,是在还没出现这些所谓现代进步技术情况下获得更好效果。
    研究结果让我放弃传统声学界以混响时间为主导的空间声学设计模式,过度强调混响时间为主导,而导致其他一些更重要的项目被忽视或处于从属地位,使声学技术进入误区,导致全世界这100年来新建音乐厅堂好不过从前的主要原因之一。
    难道通过全球招标,花40亿及先进技术打造的音乐厅堂,其音效还不如尚未出现这些技术的从前,只花400万建造的好声厅堂,这不是事实吗?
    难道再有各种电脑模拟及测试技术的今天做出来的吉他或小提琴,大部分音效还比不上100年前,靠圆规直尺设计制作的名琴,这不是事实吗?


作者: 小舞台    时间: 2016-3-29 14:36
本帖最后由 小舞台 于 2016-3-29 23:39 编辑

关于HIFI音响过度重视好声的思想性误区

    与前面所讲建声误区一样,HIFI领域人们也不知不觉的,将思绪放在好声这两个字上面,其实好声是有限度的,别忘了搞破坏远比搞建设容易一万倍。
    这个想法也从传统进攻足球模式,发展到如今防守队员还多过进攻队员这一进化得到印证。正如中国足球,进球?哪有那么容易,先将重点放在少输几个球上就已经谢天谢地了。从中国制造过渡到中国创造,首先要从思想理念开始出发。
    在此思想理念支持下,让我运用自己的理念与技术,设计并用特殊工艺制作的线材,只用了国产专业功放就已经达到良好声效,别忘了背后这堆线材的劳苦功高,以及握住整套系统咽喉的供电总电源及其线路的处理过程。
    因为在总效果良好情况下,构成系统的所有环节是不会有明显短板的,如有短板,一个环节的破坏,一粒老鼠屎就可以搞坏一锅粥。
    技术不是独立存在的,其功劳应首先归功于理念。以我的亲身经历,体验着系统的各个环节,在全新理念支持下迈出的每一步,所带来的惊人变化,远大于只关注如何更好一些所获得的收效。


作者: 寻芳不觉醉    时间: 2016-3-29 15:22
学习中。。。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k.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