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关于卡玛的故事,从前....... [打印本页]

作者: jogo    时间: 2016-3-24 09:52
标题: 关于卡玛的故事,从前.......
本帖最后由 jogo 于 2016-7-11 12:37 编辑

从前有个年轻人,问一个前辈
--“请问前辈,卡玛的箱子到底什么风格?”
前辈说
--”你都没卡玛,和你说你也不明白“
......
年轻人砸锅卖铁,吃了好多年的方便面,终于买了一对卡玛,他再找到前辈
--“我现在有卡玛了,请问前辈该如何搭配呢?”
前辈说
--“你都有卡玛了,还有谈的必要嘛? 来来来,今儿个带你去听听阿卡贝拉去”

一乐~呵呵









[attach]140975[/attach]

[attach]140976[/attach]



--------------------------------------------------------------------------------
很多年以后我依然会想起在那个下午,阳光照在沙发上,我把那张福特文格勒1952年的贝多芬第三交响曲放入片匣按下播放键,粗砺的单声道声音从系统中开始流淌出来,五分钟后,我告诉自己我欠这个系统一篇文章。


一、从ATC到威信

多年前听了很久的ATC20T,ATC之前用的是audiolab 8000A mkII推英国百变龙CELESION的SL6铜膜高音版,百变龙SL6是非常好的小系统,尤其听人声和弦乐,有种非常黏的质感,但是又不像其他某些英国箱子的略为朦胧的风格,后来听惯了ATC的饱满浓郁质感流油的中频,那会儿这celesion和ATC两套箱子的气质风格还是有类似的地方的,所以切换的很融合,这两套系统的时候,听了非常多各类弦乐,钢琴反而比较少,总觉得钢琴晶莹剔透的颗粒感表现不太到位,干脆就少听,那会弦乐最迷恋的就是米尔斯坦了,优雅高贵,以及斯塔克的大提琴。

后来想着升级个稍大些的落地吧,ATC虽然中频优异,但是听了多年也想着换换口味,老款ATC高频比较黯,低频下潜也有限,毕竟是一对两单元的箱子,也没法按照现在的高频宽的要求去对待。于是就换了威信索菲亚,想着威信也是多年的音箱大厂,再加上以前对威信出的那张“黄碟”印象深刻,所以也是充满期待。 威信到家后也是折磨了好久,尤其对于威信上用的这对钛膜高音,第一觉得很飙很明亮,第二觉得中频咋他娘的这么薄....折腾了许多日夜,最后是势必超SPECTRAL前后级加MIT的线材,算是黄金搭配,总算可以坐下听听了,威信的气势和速度感很好,音场特别出色,听交响乐的时候,层层递进,非常令人印象深刻。中频它的确不是天生饱满多汁的风格,但是搭配好了,还是很不错的,该有的都会有。但是播放小提琴的高频表现的确到最后都还没搞定,始终有点过于明亮硬朗的感觉,压暗的话,耐听了,但是延伸和空气感又少了点,把延伸拉上去后,又觉得不够润泽,现在想来当时自己能借来搭配的器材和线材还是不够多也不够足够的高档,可能现在来搭配会有一些新的改善。 从威信开始,我对钢琴表现的开始觉得满意了起来,从此把以前的不太听的钢琴cd又开始拿出来播放,乃至后来调试系统,钢琴都是我首选的题材了。威信系统播放钢琴非常好,导致我开始大量的购买钢琴CD,反而小提琴弦乐不太碰了,安慰自己说,反而自己水平不够咋都搞不出丝膜高音比如330那种弦乐的水润魅力,干脆不听...

从威信系统搭建开始,就开始比较多的对比线材,避震,插座等玩意,之前给威信搭配的是天仙配,因为威信现在箱内线就是天仙配,然后就是SPECTRAL功放,后来天仙配mm2喇叭线换到MIT的HD MATRIX系列,觉得当时在自己系统上MIT更加中性些,两端的延伸和细节也多一些。spectral算是很小众的一个品牌,喜欢的很喜欢,不喜欢的也很不喜欢,不过我觉得搭配威信的话spectral的确是一个很经典的好声搭配,问题是,spectral厂家也好,国外的烧友也好,都说要用spectral的原厂线或者MIT线材,投入也不低,最后还是按照厂家建议搭配了线材。 从威信系统的调教,我开始体会到在一个本身有相当素质的系统中,摆位线材配件避震架子等的重要性,以前的系统不是不知道,只是到了威信这套系统开始,对这些变化反应很敏感,尤其摆位和线材避震的搭配,变化之大是之前从没体会的。

在搭配威信和调整威信的系统中,算是真正体会到一个HIFI系统中各种调整的变化开始。

二、从威信到卡玛

围绕威信搭配系统后,不断调试搭配听了一年多的时候,60%以上都是听交响乐和钢琴,势必超前后级和MIT全套线材的加入后,算是一个比较完整大框架的体系。不过为了播放小提琴能柔顺实在是煎熬了很久,后来换了一条VDH新款的mc silver 65G 1.5米信号线,以及加上给威信脚钉下加上海阳兄出的石墨复合钉垫,才算可以听听,但是还是觉得不够柔润。

正好威信出新的丝膜高音的莎莎二代以及ALEXIA,想着终于可以告别硬邦邦的钛膜高音了,前后听了不下五次,宝达推,星座推,T+A推,越听反而越没法下决心了,感觉对于威信这种级别的品牌来说,别想换了个丝膜高音就可以威信变世霸了,换了丝膜高音的威信还是威信.....

于是又开始找其他的品牌,首先考虑的就是当红炸子鸡的马田大鹏鸟二代,钻石+陶瓷配置觉得很是吸引,都到了和水货商家谈价格的阶段了,但是广州始终没法实际试听,于是还是放弃,目标转为同样是陶瓷单元的盟主和卡玛,盟主看中的是幻影,先后听了三次,最后一次荷包都掏出来了。。。被同去兄弟硬拉出去要我冷静下。。哈哈。

期间去佛山jacky兄家里听卡玛的GR-1.0双低音标准版,jacky兄用全套胆机推,播放小提琴,我一听,妈的,同样的是钛膜高音,卡玛的高音怎么这么水当当的润啊,果然是一样材料百样做法,后来在听钢琴,卡玛的钢琴相对比我当时用的威信,的确在气质上要明显贵气很多,后来回到广州,再去商家那边同场对比盟主和卡玛,没办法,钢琴的表达依然还是卡玛更吸引我,但是盟主更温润一些,音场更好些,但是我当时就是被卡玛的钢琴气质迷的晕头转向的,基本就决定在卡玛里面选择。

定下卡玛方向后,我还有个问题,就是我的势必超前后级是否能推动,都说eton的低频是出名的难搞,势必超本身也不是贵丰那种饱满的声底的风格,自文兄和32168兄都曾经是盟主的用家,对eton低音单元的特性也给了我很多建议,eton低音的特点是质感强,瞬态好,低频透明干净,线条感和细节都比较出色,但是量感和宽松饱满不是强项。后来也是巧,附近一个朋友用势必超150w的前后级推卡玛的ce2.3,低音单元是9寸的eton,于是去听听势必超搭配卡玛的风格,去了后,觉得还颇好,低频的量感也不算少,觉得我可以不用换功放了,150w的可以搞定9寸的eton,那么我220w的搞定11寸的eton应该难度不大吧,于是拿下卡玛的ce-1.2,一寸陶瓷高音,5寸陶瓷低音和11寸eton的低音,单元配置和盟主的幻影一模一样。

后来事实证明,HIFI的经验只能来源于实践。。。11寸的eton让我吃尽苦头

威信由于早有朋友预订了,第一对卡玛1.2入场后,前端全部用威信的搭配,出来的声音,高频飙中频薄低频硬....当时眼前一黑,扶着墙壁才没倒下去。。。

虽然心理有个准备,但是没想到搬回家后的声音竟然会这样。。。难怪有外地同样箱子的朋友告诉我,他换了3套功放都没搞定ce1.2,最后只能听中高频....

我知道玩卡玛投入不会低,但是没想到后来的投入会这么的不低。。。


三、被卡玛折腾的岁月之一

高频飙中频薄低频硬的卡玛表现肯定不是我能接受的,漫漫发(折)烧(腾)路开始了。

先从花费最小的地方开始,比如垫材。 卡玛原装脚钉的原垫片是金属材质,照搬之前玩威信的经验,首先把音箱下的垫片换上石墨复合垫,这套石墨复合垫在威信下表现颇好,没有这套石墨垫,我那套威信的钢琴表现的形体小一大圈,满怀期待换上去,这下好了,一开声连音色都不对了.…..赶紧换下来,再换上檀木垫,高频没那么飙了,但是声音全挤中间去了,还是得撤下来,用回原装脚垫。其他地方想办法。

换保险丝,首先就是德国HIFI-TUNE金银合金保险丝,换在音源上,声音安静很多,背景会比较明显的感觉漆黑了一些,导致声音的纯度听起来也有提升,但是问题依然没解决,不过能听出HIFI-TUNE基本不会改变系统原来的音色走向和系统本体风格,提升的是背景的漆黑度声音听感的纯度,如果系统已经比较完整,要不改变原来系统的风格上略有提升安静度方面,德国HIFI-TUNE还是比较合适的。

PH第三代铂金保险丝,这个保险丝对声音的频段分布改变挺大的,可以明显,非常明显的听出高低频都延伸多一段出来,或者说,在听感上,能让你听到更多的高频细节和低频细节,动态更凌厉,代价就是中频会比之前略薄,这个保险丝用好了还是不错的,细节是一套hiend系统不可缺少的元素,但是如果扬长避短就要考验调整搭配水平了。 我当时还是更换上了德国HIFI-TUNE使用,因为PH上去后,会更加刺激不耐听,声音方向不对,HIFI-TUNE虽然没法改善问题,但是声音背景的改善还是对整个系统有提高的。

折腾配件一轮下来,自己也明白看来不换大件是没法根本解决问题了。首先考虑的就是后级,因为这种高频飙中频薄低频硬差不多就是箱子没被功放推出来的表现之一。自己当时用的是spectral 180MK2,甲乙类机器。做了很多功课,也包括国外数个hifi论坛关于卡玛的搭配讨论,发现老外搭配比较多常见的搭配一个是高素质的大功率胆机,另外就是A类机,都不是省能源的货~ , 咨询了几位高烧朋友的意见推荐,就换了VITUS SM101SE签名版单声道后级这个大家伙,甲类100W,也可以切换到甲乙类,但甲乙类也是100W….看参数说明,甲类状态下,每小时耗电425瓦,甲乙类每小时只要25瓦!没想到两种状态下的耗电的差距这么巨大。

Vitus后级加入后,搭配spectral 30sl前级,线材还是之前威信那套线材,听感好了很多,声音三频的框架已经基本完整,尤其低频的控制力已经好了很多,音场非常非常稳,控制力很强悍,音质的纯净度是明显上了几个台阶,细节非常多,可以说,vitus这套大家伙的相处过程中,让我逐渐开始体会到Hiend产品的一些共性。

这个阶段的声音表现就我个人口味而言,整个系统出来的声音还是有中频比较薄的问题,高频的延伸虽然很好,但是不是那种我比较喜欢的宽松润泽的高频表现方式,比较紧绷,还得接着折腾前级。

接下来的时间,借了不少前级搭配,也借了自文兄自用的FM前后级来推卡玛1.2,就和vitus后级搭配来说,FM245前级搭配vitus后级的声音最为自然流畅宽松,尤其中高频,堂音丰富自然饱满,一听就完全不同的感觉,后来ARC 5SE以及麦景图的前级都试过搭配,总的来说FM245的中高频最好,但是低频比较弱,估计245级别不够。 麦景图的中频最迷人,到现在我还能想起麦景图的中频,听人声那种感觉印象深刻,不过麦景图的高频比较干涩,低频的细节也比较弱,ARC 5SE完全就是和vitus不搭,出来的声音很怪。 现在想起来,其实spectral 30SL真的算是比较平衡的搭配了,除了中频比较瘦,声音较为强调线条感之外。

一直比较遗憾的是没有拿到vitus自家前级来搭配成一套西装试试推卡玛,但是有用过的朋友说过一套vitus西装的话,搭配卡玛可能需要注意在其他方面搭配来提升声音的鲜活感和速度感。后来在国外几个论坛也看到有类似的看法。VITUS的整体风格和贵丰还是比较相似,但是比贵丰的声音要更透明一些,更现代年轻些,两端的延伸也更多一些,不过代价就是贵丰声音会更饱满更温暖一些。

前级试了这么多,心里面想不会真的要上FM才行吧….后来看到本坛一个EAR912前级的帖子,对比的是FM(现在再看那个帖子,只能嘿嘿嘿了。。。ear和FM还是没法比的,只能说这个价位上,ear912是交足功课了,但要是说能胜出FM,我觉得只可能是FM搭配出了问题),做了功课也请教了几位方家,觉得值得试试。买的时候,正好对比的是audio note M10搭配宝达2050后级推BW 800 diamond,先听了两个多小时的M10,各类音乐听下来,M10真是好啊,我觉得是当今顶级的前级之一了,几乎很难挑出什么缺点,尤其在精心搭配的前提下,真是非常令人陶醉的相当高级的声音,听了几个小时,把ear912限量版抬上去换下m10,一开声…..........

还好,没有听不下去,但是和m10相比,明显的缺了一种气质(我到现在越来越觉得系统中能表达的那种气质是最关键的),觉得明显的从高雅艺术家变成深圳大芬村的画工了….声音的圆润度,流畅度,自然度,泛音,质感,密度,动态细节,基本全输了,唯一自我安慰的就是,中低频还是比较饱满嘛(其实不好意思承认就是粗声粗气),不过总的说来,不是不能听,不去比较的话,还是很能听的。我当时也觉得第一全新的机器还没堡开,第二机内的E88CC的电子管还是可以同过更换古董名胆来提升的嘛。

兴冲冲搬回家接上系统开声一听,我靠,ear912的声音怎么比spectral 30sl这台晶体管更加晶体管,又硬又冲,除了中频还的确比较饱满外,其他基本全输给spectral……其实spectral是老牌的hiend大厂,我现在听了那么多机器,我是越来越佩服spectral的独特个性,不过spectral很挑剔使用环境,线材,搭配,我听过的spectral系统有一半以上都没有“使用好”而不是搭配好。 接着就是漫漫煲机路和到处搜罗古董名胆的征途……

Ear912这机器到现在我觉得才算是堡开了,算来差不多10个月,没堡开的ear912真的比较粗声粗气,很多时候会感觉听的是晶体管而不是电子管机器,煲开后,在保持解析力和速度感的前提下,声音会柔软下来,泛音也会多不少,整体的流畅度也会提升很多,不过就算煲开的912和M10相比,没煲时候的差距在哪,就算煲开后也还在哪儿,不能说煲开了的夏利就能干掉保时捷…

Ear912对胆还是比较敏感的,没有半年的使用,不建议轻易换胆,原装胆会比较平衡,但是等煲开后,就会听出原装的东欧胆还是比较硬朗和粗旷些的。胆的搭配还是要和系统的其他器材一并考虑,换胆如换机一点不夸张。 个人的粗略建议就是,调试的非常平衡的系统,可以用用早期的德律风根的金栅极e88cc,声音的线条感很好,背景非常安静,听钢琴的时候,“音头”的骨感很不错。如果喜欢声音宽松饱满的,还是收腰的D环E88CC吧。富豪的收腰D环CCA以及西门子D环CCA这些所有的CCA,在hifi性上都很不错,但是乐感未必能好过收腰的D环E88CC。

到了这个阶段,我以为差不多了,最多就是线材调整下,没想到不久以后,更大的折腾就要到来。。

三、被卡玛折腾的岁月之二

EAR912+VITUS SM101se签名版双单声道后级+LDH转盘解码三大件下的卡玛CE1.2的表现已经算是很有交代了,中频和中低频虽依然没法达到厚实饱满的风格,但是在多方搭配摆位调整下,声音透明度细腻度十分出色,已经很能坐下来听听了,ETON低音单元的低频速度感和弹跳力很出色,陶瓷高音和陶瓷中音瞬态表现非常好,和eton的低音单元风格算是一脉相承,整体的流畅度以及加上陶瓷这类硬膜单元的干净精致的高瞬态声音表现,在听钢琴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所谓的卡玛之声,泛音堂音有种光泽弥漫感,听女声的时候,气息婉转动人,非常细腻精致,我这个时候对卡玛一个最大的理解,以为卡玛的声音就是:“精致细腻加流畅”。

到了这个阶段以为接下来就是一些线材的升级等一些小调整了,总算觉得可以缓缓一口气了,没想到….

话说那天陪朋友去挑功放,店家正好有对一模一样的卡玛CE1.2,就拿这对试功放吧,听了不同题材的音乐各一会,然后看见一边沉默如山站立着一对更高更大更魁梧的卡玛,再一看,accuton黑钻高音,accuton 7寸陶瓷中音,然后双11寸eton低音,型号是GR-CE-1.0-E, 啧啧,这豪华单元配置,还真第一次看到钻石高音版的CE系列的1.0。

标准版的CE1.0是focal的一寸钛膜反球顶高音加一只11寸eton,多个”GR”表示双11寸的双低音版本,后缀如果有”E”表示箱内接线使用的是卡玛自家顶级Enigma金银线,在Jacky兄家里听过多次双11寸的GR-CE-1.0-E,但是从来没见过钻石高音的1.0,记得卡玛的CE就是特指陶瓷高音单元系列(C表示陶瓷英文第一个字母C,E表示Eton的E),另外还有很少见的钛膜高音的1.2型号(FE系列,F估计就是指Focal的钛膜高音的F),卡玛网站也没任何资料介绍有什么钻石高音版本的CE型号。

店主说是这对是之前某客人找卡玛定制的钻石高音版本,分频器也不一样,拿了一本旧的卡玛产品的介绍手册,看到卡玛备注写道只要加钱,换高音,换箱内线都可以按顾客要求接单定制,换enigma箱内线是加3000欧还是4000欧。店主说了这么多,老实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接单定制,毕竟第一次听说这事。不过不管了,说那么多还不如接上去听听看看啥表现。

于是接上一样的功放,对比下CE1.2,看看到底ACCUTON的钻石高音有多NB。还是一样的音源功放播放同样的CD,一开声,我靠,被震住不是它所谓的钻石高音,而是完全不同CE1.2的声底特点,是非常饱满的声音,我第一次听到这么饱满声音的卡玛(之前也听过大肥猪小肥猪,觉得大肥猪一个很深刻印象的特点就是非常宽松饱满的声底(前提是能合格搭配的推出来),后来换了不同的音乐题材CD,整体听下来,这对钻石高音版的1.0表现的都是饱满大气流畅,声音给人非常沉稳非常安定的感觉,如果说ce1.2还有一些20多岁年轻人火气或者急躁的气息,那么这对1.0就是一种40多岁中年后的宽厚雍容气质,声音有种特别吸引的“安定感”。

再接回CE1.2听,感觉就是刚刚从故宫逛出来后吧唧掉进去一个猫耳洞……

问价格…..什么, 要二十多? 二十多万你让我去买对2手箱…….友谊的小船说沉就沉…


当时考虑到小肥猪现在全新也就20多万,当年大肥猪换代理的时候最低也就二十五六万出头,凭啥这对二手货还要那么多,回家浇桶冰水先冷静下

想了一晚,考虑到双11寸Eton低音的卡玛现在也不出了,钻石高音+7寸陶瓷中音+双11寸eton低音的这种单元配置的箱子,卡玛估计以后也不会再出了,就算再出类似这种单元配置的箱子,按照现在卡玛标价疯狂的作风,也不知道去到啥价格去了。虽然20多可以买对小肥猪,但是双9寸低音始终感觉不甘心,再加上大肥猪是出名的难推,听过推的不错的后端七七八八搭配加一起基本是喇叭的翻一倍的投入,如果还要换功放的话,折腾太大,而且现在价格也不可能再有20多可以买到的时代了。最重要的还是难得现场实际对比切换试听过,声音的表现的确弥补了我对CE1.2的遗憾,而且从折腾CE1.2的过程中,我也明白自己还是很喜欢卡玛对于声音的表达风格演绎方式。

这对钻石高音版GR-CE-1.0-E一对重400斤了,搬入客厅后,比我想象的要大很多,是很多很多,导致我后来看好多别人的箱子都觉得小……

真正的考验开始了,最开始以为双低音的低频能量我这客厅可能容不下,接线开声,声音一出来,心里石头落地,声底依然是饱满丰润特点,双11寸的ETON低音加持下低频并没有出现驻波轰鸣肥大的情况,我客厅高约2.9米,长约6米多,宽度由于一边是饭厅,加上复式结构,去到二楼也有空间连通,所以声音也算可以略微折腾开来,不过最麻烦就是由于有上二楼的楼梯台阶阻挡,箱子没法拉宽出来,只能贴着楼梯台阶摆位,另外一边就只能贴着书柜了,两个箱子喇叭中心间隔勉强2米。所以直到现在音场的宽度都只能妥协,也导致我后来对于音场的感觉特别敏感。

在和之前的CE1.2完全一致的后端器材搭配下,钻石高音版的GR1.0入驻后,已经完全不一样的声音,最让我头疼的中频声底略薄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到了这个阶段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折腾这么2年来,算是真正开始到了另外一个阶段。框架完整,接下来的下一个阶段就是如何打磨调整出自己喜欢并且能享受音乐的声音了。

-待续下一部之三


作者: 残月    时间: 2016-3-24 10:00
一直没有听过卡玛。。。。曾经定过一对,后来换成别的了
作者: rock    时间: 2016-3-24 10:02
哈哈,故事开始了...慢慢讲
作者: HAC    时间: 2016-3-24 10:05
坐等后续故事。。。。
作者: 老龚    时间: 2016-3-24 10:22
所以,在买器材前,一定要自己感受一下其风格。听别人讲,也只能代表是别人的感受,不是自己的。
作者: wukeren    时间: 2016-3-24 10:49
听讲~:
作者: ikushi    时间: 2016-3-24 11:06
估计故事较长,先搬个小凳子来,耐心等。。。。。。
作者: 吴川李董    时间: 2016-3-24 11:09
有关卡玛,迷人的故事。
作者: jogo    时间: 2016-3-24 12:32
这几天来来回回写了好几次,写完又删掉,呵呵,是在写不出来了。。。
作者: 金刚绕指    时间: 2016-3-24 12:47
故事开头很精彩,应该继续写,让我们这些没有听过卡玛和阿卡贝拉的有些概念。
作者: jackydql    时间: 2016-3-24 12:51
第二幅图反转了,不过也蛮好看的,哈哈,静等连载
作者: 子然    时间: 2016-3-24 14:29
期待!!!!
作者: wukeren    时间: 2016-3-24 15:13
下文呢~等了一天咯哦~
作者: op133    时间: 2016-3-24 21:05
j版照片拍的万种风情欲遮还羞,行文也是前戏做足,勾起欲念无穷。看着卡玛的钻石高音,俺也心旌摇曳难耐心动。坐等又一篇好文。。。
作者: LCL123    时间: 2016-3-24 22:27
J版,很想瞧瞧卡玛这位新娘子的全貌哦俺对她也很感兴趣
作者: jackydql    时间: 2016-3-24 22:51
他那是钻石高音,真想偷偷撬了去,
作者: jackydql    时间: 2016-3-24 22:51
他那是钻石高音,真想偷偷撬了去,
作者: gmlsy    时间: 2016-3-24 23:44
听卡玛。
作者: amati    时间: 2016-3-25 00:23
期待即将到来的威龙系列,
外形跟限量版相似,中低音都是自制的炭纤维,连支架都是碳纤维。
作者: 37.5℃    时间: 2016-3-25 10:40
故事可能已讲完了!

作者: 小熊快跑    时间: 2016-3-25 10:55
故事都在省略号里了
作者: LDH0822    时间: 2016-3-25 12:02
买个凳子,坐等下文。。。。。。
作者: 大江东洱    时间: 2016-3-25 12:33
高,实在是高。都进来了,在往里面走走看。边个边个,上方便面。
作者: arteck    时间: 2016-3-25 13:37
等开讲。
作者: justicet    时间: 2016-3-25 22:21
这个话题的重点在阿卡贝拉。
作者: 尘客    时间: 2016-3-26 19:19
jogo 发表于 2016-3-24 12:32
这几天来来回回写了好几次,写完又删掉,呵呵,是在写不出来了。。。

J版,第一次被删掉的是最合适的,发上来就是。
兴趣中……
作者: jogo    时间: 2016-3-26 19:26
之前写着写着,越写越长,越长越啰嗦,自己看的都觉得写成散文了。。。呵呵,无论如何,还是争取再写一次,因为现在系统听着听着,感觉能到现在这个阶段,有一些心得还是值得写下来的,希望能给喜欢HIFI的朋友一些参考。
作者: variations    时间: 2016-3-26 21:50
这样的文章值得等待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6-3-26 23:16
jogo 发表于 2016-3-26 19:26
之前写着写着,越写越长,越长越啰嗦,自己看的都觉得写成散文了。。。呵呵,无论如何,还是争取再写一次, ...

jogo要不诗歌形式得了?!
作者: lifangyi63    时间: 2016-3-27 06:58
曾经的最爱,听了J版的话,放弃了。
作者: 尘客    时间: 2016-3-27 14:41
jogo 发表于 2016-3-26 19:26
之前写着写着,越写越长,越长越啰嗦,自己看的都觉得写成散文了。。。呵呵,无论如何,还是争取再写一次, ...

长点好!
作者: 新乐    时间: 2016-3-28 10:47
卡吗,,,听着听着,故事就来了。
作者: jogo    时间: 2016-3-28 13:18
很多年以后我依然会想起在那个下午,阳光照在沙发上,我把那张福特文格勒1952年的贝多芬第三交响曲放入片匣按下播放键,粗砺的单声道声音从系统中开始流淌出来,五分钟后,我告诉自己我欠这个系统一篇文章。


一、从ATC到威信到卡玛

多年前听了很久的ATC20T,ATC之前用的是audiolab 8000A mkII推英国百变龙CELESION的SL6铜膜高音版,百变龙SL6是非常好的小系统,尤其听人声和弦乐,有种非常黏的质感,但是又不像其他某些英国箱子的略为朦胧的风格,后来听惯了ATC的饱满浓郁质感流油的中频,那会儿这celesion和ATC两套箱子的气质风格还是有类似的地方的,所以切换的很融合,这两套系统的时候,听了非常多各类弦乐,钢琴反而比较少,总觉得钢琴晶莹剔透的颗粒感表现不太到位,干脆就少听,那会弦乐最迷恋的就是米尔斯坦了,优雅高贵,以及斯塔克的大提琴。

后来想着升级个稍大些的落地吧,ATC虽然中频优异,但是听了多年也想着换换口味,老款ATC高频比较黯,低频下潜也有限,毕竟是一对两单元的箱子,也没法按照现在的高频宽的要求去对待。于是就换了威信索菲亚,想着威信也是多年的音箱大厂,再加上以前对威信出的那张“黄碟”印象深刻,所以也是充满期待。 威信到家后也是折磨了好久,尤其对于威信上用的这对钛膜高音,第一觉得很飙很明亮,第二觉得中频咋他娘的这么薄....折腾了许多日夜,最后是势必超SPECTRAL前后级加MIT的线材,算是黄金搭配,总算可以坐下听听了,威信的气势和速度感很好,音场特别出色,听交响乐的时候,层层递进,非常令人印象深刻。中频它的确不是天生饱满多汁的风格,但是搭配好了,还是很不错的,该有的都会有。但是播放小提琴的高频表现的确到最后都还没搞定,始终有点过于明亮硬朗的感觉,压暗的话,耐听了,但是延伸和空气感又少了点,把延伸拉上去后,又觉得不够润泽,现在想来当时自己能借来搭配的器材和线材还是不够多也不够足够的高档,可能现在来搭配会有一些新的改善。 从威信开始,我对钢琴表现的开始觉得满意了起来,从此把以前的不太听的钢琴cd又开始拿出来播放,乃至后来调试系统,钢琴都是我首选的题材了。威信系统播放钢琴非常好,导致我开始大量的购买钢琴CD,反而小提琴弦乐不太碰了,安慰自己说,反而自己水平不够咋都搞不出丝膜高音比如330那种弦乐的水润魅力,干脆不听...

从威信系统搭建开始,就开始比较多的对比线材,避震,插座等玩意,之前给威信搭配的是天仙配,因为威信现在箱内线就是天仙配,然后就是SPECTRAL功放,后来天仙配mm2喇叭线换到MIT的HD MATRIX系列,觉得当时在自己系统上MIT更加中性些,两端的延伸和细节也多一些。spectral算是很小众的一个品牌,喜欢的很喜欢,不喜欢的也很不喜欢,不过我觉得搭配威信的话spectral的确是一个很经典的好声搭配,问题是,spectral厂家也好,国外的烧友也好,都说要用spectral的原厂线或者MIT线材,投入也不低,最后还是按照厂家建议搭配了线材。 从威信系统的调教,我开始体会到在一个本身有相当素质的系统中,摆位线材配件避震架子等的重要性,以前的系统不是不知道,只是到了威信这套系统开始,对这些变化反应很敏感,尤其摆位和线材避震的搭配,变化之大是之前从没体会的。

在搭配威信和调整威信的系统中,算是真正体会到一个HIFI系统中各种调整的变化开始。

作者: 只想你会意    时间: 2016-3-28 13:49
搬凳子学习中
作者: 寻芳不觉醉    时间: 2016-3-28 14:05
文采不错。。
作者: s1.4    时间: 2016-3-28 15:14
jogo 发表于 2016-3-28 13:18
很多年以后我依然会想起在那个下午,阳光照在沙发上,我把那张福特文格勒1952年的贝多芬第三交响曲放入片匣 ...

终于等到j版开讲,也一直感觉ATC欠我一对经典的20哈~
作者: qirency    时间: 2016-3-28 18:46
ear912拍得漂亮啊,口水……
作者: Heerochen    时间: 2016-3-28 20:02
期待下文。
作者: 不倒翁    时间: 2016-3-29 11:17
看这架势,应该有中段,然后下文......后记.......
作者: 老九    时间: 2016-3-29 15:59
风格迥异,从ATC到威信是需要勇气的,但跨过了也就回不来了。
作者: 尘客    时间: 2016-3-29 17:48
jogo 发表于 2016-3-28 13:18
很多年以后我依然会想起在那个下午,阳光照在沙发上,我把那张福特文格勒1952年的贝多芬第三交响曲放入片匣 ...

“ATC之前用的是audiolab 8000A mkII推英国百变龙CELESION的SL6铜膜高音版,百变龙SL6是非常好的小系统,尤其听人声和弦乐,有种非常黏的质感,但是又不像其他某些英国箱子的略为朦胧的风格,……”
我的第一套HI-FI系统也是百变龙,是300仔,现在也玩卡玛,啊啊……

作者: 天蝎星    时间: 2016-3-29 19:06
酝酿这么几天,还不见cui兄下文
作者: 乐影行者    时间: 2016-3-29 20:22
坐等下文!
作者: Backpacker96    时间: 2016-3-30 14:47
好奇,期待!
作者: ast123456    时间: 2016-3-30 15:24
还没有续篇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16-3-31 00:12
期待继续。
作者: gmlsy    时间: 2016-3-31 09:10
尘客 发表于 2016-3-29 17:48
“ATC之前用的是audiolab 8000A mkII推英国百变龙CELESION的SL6铜膜高音版,百变龙SL6是非常好的小系统, ...

我的第一套系统是NAD302,百变龙C3。现在是卡玛的Galileo。
作者: 莹佳一科技    时间: 2016-3-31 10:30
强贴..先留名..等J版出续文..继续欣赏..
作者: jogo    时间: 2016-3-31 14:49
出差几天杭州,回来就写第二篇
作者: 子然    时间: 2016-3-31 15:08
故事终于开始了
作者: jogo    时间: 2016-4-1 15:39
本帖最后由 jogo 于 2016-4-1 15:50 编辑

二、从威信到卡玛

围绕威信搭配系统后,不断调试搭配听了一年多的时候,60%以上都是听交响乐和钢琴,势必超前后级和MIT全套线材的加入后,算是一个比较完整大框架的体系。不过为了播放小提琴能柔顺实在是煎熬了很久,后来换了一条VDH新款的mc silver 65G 1.5米信号线,以及加上给威信脚钉下加上海阳兄出的石墨复合钉垫,才算可以听听,但是还是觉得不够柔润。

正好威信出新的丝膜高音的莎莎二代以及ALEXIA,想着终于可以告别硬邦邦的钛膜高音了,前后听了不下五次,宝达推,星座推,T+A推,越听反而越没法下决心了,感觉对于威信这种级别的品牌来说,别想换了个丝膜高音就可以威信变世霸了,换了丝膜高音的威信还是威信.....

于是又开始找其他的品牌,首先考虑的就是当红炸子鸡的马田大鹏鸟二代,钻石+陶瓷配置觉得很是吸引,都到了和水货商家谈价格的阶段了,但是广州始终没法实际试听,于是还是放弃,目标转为同样是陶瓷单元的盟主和卡玛,盟主看中的是幻影,先后听了三次,最后一次荷包都掏出来了。。。被同去兄弟硬拉出去要我冷静下。。哈哈。

期间去佛山jacky兄家里听卡玛的GR-1.0双低音标准版,jacky兄用全套胆机推,播放小提琴,我一听,妈的,同样的是钛膜高音,卡玛的高音怎么这么水当当的润啊,果然是一样材料百样做法,后来在听钢琴,卡玛的钢琴相对比我当时用的威信,的确在气质上要明显贵气很多,后来回到广州,再去商家那边同场对比盟主和卡玛,没办法,钢琴的表达依然还是卡玛更吸引我,但是盟主更温润一些,音场更好些,但是我当时就是被卡玛的钢琴气质迷的晕头转向的,基本就决定在卡玛里面选择。

定下卡玛方向后,我还有个问题,就是我的势必超前后级是否能推动,都说eton的低频是出名的难搞,势必超本身也不是贵丰那种饱满的声底的风格,自文兄和32168兄都曾经是盟主的用家,对eton低音单元的特性也给了我很多建议,eton低音的特点是质感强,瞬态好,低频透明干净,线条感和细节都比较出色,但是量感和宽松饱满不是强项。后来也是巧,附近一个朋友用势必超150w的前后级推卡玛的ce2.3,低音单元是9寸的eton,于是去听听势必超搭配卡玛的风格,去了后,觉得还颇好,低频的量感也不算少,觉得我可以不用换功放了,150w的可以搞定9寸的eton,那么我220w的搞定11寸的eton应该难度不大吧,于是拿下卡玛的ce-1.2,一寸陶瓷高音,5寸陶瓷低音和11寸eton的低音,单元配置和盟主的幻影一模一样。

后来事实证明,HIFI的经验只能来源于实践。。。11寸的eton让我吃尽苦头

威信由于早有朋友预订了,第一对卡玛1.2入场后,前端全部用威信的搭配,出来的声音,高频飙中频薄低频硬....当时眼前一黑,扶着墙壁才没倒下去。。。

虽然心理有个准备,但是没想到搬回家后的声音竟然会这样。。。难怪有外地同样箱子的朋友告诉我,他换了3套功放都没搞定ce1.2,最后只能听中高频....

我知道玩卡玛投入不会低,但是没想到后来的投入会这么的不低。。。




作者: 怀旧    时间: 2016-4-1 16:26
卡玛这么难搞啊,是否用胆机更对路?
作者: zwmm    时间: 2016-4-1 17:30
jogo版主好文,来杭见了面,见解客观、中肯,交流很是愉快!
作者: 直言不讳    时间: 2016-4-1 19:35
JOGO版行文细腻,客观,还带幽默,读起来确实是享受。
作者: quyanfei    时间: 2016-4-1 20:42
声情并茂引人入胜,楼主好文采,期待下文
作者: Heerochen    时间: 2016-4-1 21:24
好文,支持。卡玛的声音比较有美感,算是加了一点小调味的声音,但品味很高。
作者: lyliangyu    时间: 2016-4-1 22:54
好文笔!
“当时眼前一黑,扶着墙壁才没有倒下去。。。”------尤为传神。
作者: yuwai    时间: 2016-4-1 23:26
正好在准备升级箱子。好文,期待下文!
作者: justicet    时间: 2016-4-2 00:04
难搞的东西咱就不敢碰。
作者: Heerochen    时间: 2016-4-2 14:33
期待下文。

11寸的这么难搞?CE系列是老型号了吧,官网上都没有这个系列了。新出的elegance,听过DB9、DB7都不难搞。
作者: 爱乐人生则师奔    时间: 2016-4-2 22:08
有幸在此过程听过几个回合,,回忆中的听感对照jogo兄的文字,不禁感慨良多。声音的追求是自己求自己修,,,但作为写hifi文字,要表达个人感受的东西,原本就是很难的。楼主的一番抒怀,最为难得的就是诚恳!诚恳,诚恳,,,讲三遍,以示重要,,呵呵
作者: jogo    时间: 2016-4-15 18:41
本帖最后由 jogo 于 2016-4-16 07:23 编辑

三、被卡玛折腾的岁月之一

高频飙中频薄低频硬的卡玛表现肯定不是我能接受的,漫漫发(折)烧(腾)路开始了。

先从花费最小的地方开始,比如垫材。 卡玛原装脚钉的原垫片是金属材质,照搬之前玩威信的经验,首先把音箱下的垫片换上石墨复合垫,这套石墨复合垫在威信下表现颇好,没有这套石墨垫,我那套威信的钢琴表现的形体小一大圈,满怀期待换上去,这下好了,一开声连音色都不对了.…..赶紧换下来,再换上檀木垫,高频没那么飙了,但是声音全挤中间去了,还是得撤下来,用回原装脚垫。其他地方想办法。

换保险丝,首先就是德国HIFI-TUNE金银合金保险丝,换在音源上,声音安静很多,背景会比较明显的感觉漆黑了一些,导致声音的纯度听起来也有提升,但是问题依然没解决,不过能听出HIFI-TUNE基本不会改变系统原来的音色走向和系统本体风格,提升的是背景的漆黑度声音听感的纯度,如果系统已经比较完整,要不改变原来系统的风格上略有提升安静度方面,德国HIFI-TUNE还是比较合适的。

PH第三代铂金保险丝,这个保险丝对声音的频段分布改变挺大的,可以明显,非常明显的听出高低频都延伸多一段出来,或者说,在听感上,能让你听到更多的高频细节和低频细节,动态更凌厉,代价就是中频会比之前略薄,这个保险丝用好了还是不错的,细节是一套hiend系统不可缺少的元素,但是如果扬长避短就要考验调整搭配水平了。 我当时还是更换上了德国HIFI-TUNE使用,因为PH上去后,会更加刺激不耐听,声音方向不对,HIFI-TUNE虽然没法改善问题,但是声音背景的改善还是对整个系统有提高的。

折腾配件一轮下来,自己也明白看来不换大件是没法根本解决问题了。首先考虑的就是后级,因为这种高频飙中频薄低频硬差不多就是箱子没被功放推出来的表现之一。自己当时用的是spectral 180MK2,甲乙类机器。做了很多功课,也包括国外数个hifi论坛关于卡玛的搭配讨论,发现老外搭配比较多常见的搭配一个是高素质的大功率胆机,另外就是A类机,都不是省能源的货~ , 咨询了几位高烧朋友的意见推荐,就换了VITUS SM101SE签名版单声道后级这个大家伙,甲类100W,也可以切换到甲乙类,但甲乙类也是100W….看参数说明,甲类状态下,每小时耗电425瓦,甲乙类每小时只要25瓦!没想到两种状态下的耗电的差距这么巨大。

Vitus后级加入后,搭配spectral 30sl前级,线材还是之前威信那套线材,听感好了很多,声音三频的框架已经基本完整,尤其低频的控制力已经好了很多,音场非常非常稳,控制力很强悍,音质的纯净度是明显上了几个台阶,细节非常多,可以说,vitus这套大家伙的相处过程中,让我逐渐开始体会到Hiend产品的一些共性。

这个阶段的声音表现就我个人口味而言,整个系统出来的声音还是有中频比较薄的问题,高频的延伸虽然很好,但是不是那种我比较喜欢的宽松润泽的高频表现方式,比较紧绷,还得接着折腾前级。

接下来的时间,借了不少前级搭配,也借了自文兄自用的FM前后级来推卡玛1.2,就和vitus后级搭配来说,FM245前级搭配vitus后级的声音最为自然流畅宽松,尤其中高频,堂音丰富自然饱满,一听就完全不同的感觉,后来ARC 5SE以及麦景图的前级都试过搭配,总的来说FM245的中高频最好,但是低频比较弱,估计245级别不够。 麦景图的中频最迷人,到现在我还能想起麦景图的中频,听人声那种感觉印象深刻,不过麦景图的高频比较干涩,低频的细节也比较弱,ARC 5SE完全就是和vitus不搭,出来的声音很怪。 现在想起来,其实spectral 30SL真的算是比较平衡的搭配了,除了中频比较瘦,声音较为强调线条感之外。

一直比较遗憾的是没有拿到vitus自家前级来搭配成一套西装试试推卡玛,但是有用过的朋友说过一套vitus西装的话,搭配卡玛可能需要注意在其他方面搭配来提升声音的鲜活感和速度感。后来在国外几个论坛也看到有类似的看法。VITUS的整体风格和贵丰还是比较相似,但是比贵丰的声音要更透明一些,更现代年轻些,两端的延伸也更多一些,不过代价就是贵丰声音会更饱满更温暖一些。

前级试了这么多,心里面想不会真的要上FM才行吧….后来看到本坛一个EAR912前级的帖子,对比的是FM(现在再看那个帖子,只能嘿嘿嘿了。。。ear和FM还是没法比的,只能说这个价位上,ear912是交足功课了,但要是说能胜出FM,我觉得只可能是FM搭配出了问题),做了功课也请教了几位方家,觉得值得试试。买的时候,正好对比的是audio note M10搭配宝达2050后级推BW 800 diamond,先听了两个多小时的M10,各类音乐听下来,M10真是好啊,我觉得是当今顶级的前级之一了,几乎很难挑出什么缺点,尤其在精心搭配的前提下,真是非常令人陶醉的相当高级的声音,听了几个小时,把ear912限量版抬上去换下m10,一开声…..........

还好,没有听不下去,但是和m10相比,明显的缺了一种气质(我到现在越来越觉得系统中能表达的那种气质是最关键的),觉得明显的从高雅艺术家变成深圳大芬村的画工了….声音的圆润度,流畅度,自然度,泛音,质感,密度,动态细节,基本全输了,唯一自我安慰的就是,中低频还是比较饱满嘛(其实不好意思承认就是粗声粗气),不过总的说来,不是不能听,不去比较的话,还是很能听的。我当时也觉得第一全新的机器还没堡开,第二机内的E88CC的电子管还是可以同过更换古董名胆来提升的嘛。

兴冲冲搬回家接上系统开声一听,我靠,ear912的声音怎么比spectral 30sl这台晶体管更加晶体管,又硬又冲,除了中频还的确比较饱满外,其他基本全输给spectral……其实spectral是老牌的hiend大厂,我现在听了那么多机器,我是越来越佩服spectral的独特个性,不过spectral很挑剔使用环境,线材,搭配,我听过的spectral系统有一半以上都没有“使用好”而不是搭配好。 接着就是漫漫煲机路和到处搜罗古董名胆的征途……

Ear912这机器到现在我觉得才算是堡开了,算来差不多10个月,没堡开的ear912真的比较粗声粗气,很多时候会感觉听的是晶体管而不是电子管机器,煲开后,在保持解析力和速度感的前提下,声音会柔软下来,泛音也会多不少,整体的流畅度也会提升很多,不过就算煲开的912和M10相比,没煲时候的差距在哪,就算煲开后也还在哪儿,不能说煲开了的夏利就能干掉保时捷…

Ear912对胆还是比较敏感的,没有半年的使用,不建议轻易换胆,原装胆会比较平衡,但是等煲开后,就会听出原装的东欧胆还是比较硬朗和粗旷些的。胆的搭配还是要和系统的其他器材一并考虑,换胆如换机一点不夸张。 个人的粗略建议就是,调试的非常平衡的系统,可以用用早期的德律风根的金栅极e88cc,声音的线条感很好,背景非常安静,听钢琴的时候,“音头”的骨感很不错。如果喜欢声音宽松饱满的,还是收腰的D环E88CC吧。富豪的收腰D环CCA以及西门子D环CCA这些所有的CCA,在hifi性上都很不错,但是乐感未必能好过收腰的D环E88CC。

到了这个阶段,我以为差不多了,最多就是线材调整下,没想到不久以后,更大的折腾就要到来。。
作者: Heerochen    时间: 2016-4-15 20:09
必须支持一下,写的这么清楚,非常有参考性!

不像很多听感分享,就一两句话,有头无尾,云里雾里。
作者: gmlsy    时间: 2016-4-15 22:46
顶jogo版主。前级换成签名版m8吧。个人感觉卡玛不缺厚度,用贵丰可能会过于厚重,用Vitus应该合适(纯属猜测)。
作者: idea233    时间: 2016-4-15 23:20
后排看J版折腾之路哈哈~~其实KONDO的G70也不差相比M8声场小了更加精细
作者: 去污粉    时间: 2016-4-15 23:30
可惜了JOGO版主买了老款的卡玛,自然是很难玩好的,2011年后全面淘汰陶瓷单元的卡玛比老款式强太多了,碳纤维的重低音和铍及钻石高音解决了J版说的各类问题,希望J版向前看,在大家都用IPHONE6的时代一直讨论IP3是不合时宜的
作者: 老K    时间: 2016-4-15 23:37
“2011年后全面淘汰陶瓷单元的卡玛比老款式强太多了”
这说明陶瓷单元还有不足的地方,或者碳纤维综合性能方面超越了陶瓷单元。
作者: tw6799    时间: 2016-4-16 00:12
学习!受益匪浅!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6-4-16 01:04
因为详尽,所以好文!顶一个jogo!
作者: ypyp    时间: 2016-4-16 07:16
烧了一圈,真老烧终于进到了Ear 912前级。这中等价位的前级,对于非顶级价格的系统,换了两只斜支架金脚德根E88CC胆,应该有雅致而饱满的初步气息了——钢琴和提琴,声乐和交响,都该播放得可人了。俺的不少粗浅听感,在这里得到了一些证实。

按照楼主的口味,在您的系统里,要更宽松润泽,是否应该试换一款优雅而力足的胆后级呢?

谢谢Jogo版主细致起伏的调校系统描述,受教!
作者: micamica    时间: 2016-4-16 09:10
玩音响是一种不断地确认与否认自我的过程,而最近似乎这个过程演变得越发强烈。随着新器材的下定与到来,估计J版又有了什么新感悟,真让人期待。
作者: 吴川李董    时间: 2016-4-16 09:28
ypyp 发表于 2016-4-16 07:16
烧了一圈,真老烧终于进到了Ear 912前级。这中等价位的前级,对于非顶级价格的系统,换了两只斜支架金脚德 ...

用什么箱子和后级?谢谢!
作者: 尘客    时间: 2016-4-16 10:22
本帖最后由 尘客 于 2016-4-16 10:32 编辑

卡玛用家顶一个!

玩卡玛,就是有得有失,主要是Eton单元。不过如果能把中高的“得”搞多一些,低频的“失”则尽力而为而且能够理解(例如重质不重量之类),那很难回头,就地升级箱子也行。
反正我是准备厮守了。


作者: 缘份    时间: 2016-4-16 16:57
卡玛用家顶一个!
作者: op133    时间: 2016-4-16 18:07
j版好文章,马尔克斯式的开手式,大家风范啊。写的当真丝丝入扣,引人入胜,也是很多烧友经历过的喜怒哀乐。坐等下文!本坛最有价值的帖子之一。
作者: wdf9808    时间: 2016-4-17 01:32
为什么不前后级一套呢?另1。2非常非常考摆位,我听过可以触摸得到音符的1。2,还有规模感宏大的1。2。呵呵
作者: 512    时间: 2016-4-17 09:31
j版写得详尽仔细,必须要顶!但似乎有一重要因素没交代:空间,听音环境多大呢,软调还是硬调?照片拍得艺术,可我没看清音源到底是啥?呵呵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16-4-17 10:33
不光有器材特性,还有搭配效果,玩法严谨科学,很有借鉴价值。
作者: 金刚绕指    时间: 2016-4-17 13:08
J版的文章写的真实详尽,看着感受颇深。作为一个初烧,暗自庆幸当初没有头脑发热自己组装音响系统,老老实实选择一套小西装慢慢品尝,就这样也是来回折腾了一年多才刚刚从听响声变成听音。太TM折腾了!现在轻易不敢乱调整三大件,先把上千张碟来回听几遍有了一定基础后,再最求变换风格。
作者: 蜜蜂    时间: 2016-4-17 17:17
请教下楼主,t+a推威信感觉如何?是具体哪些型号?
可否仔细分享下呀,跑题了,见笑。
作者: 不急不躁    时间: 2016-4-19 14:47
您听到时是用什么推的
作者: Jack68    时间: 2016-4-19 22:12
几年前用贵丰大菠萝推卡玛CE3.2,感觉中低频倒是非常饱满,整体声音也很平衡,建议卡玛用家可以试试贵丰,应该是不错的搭配。后来也曾想升级1.2,在商家处听了达宵8550推的1.2,就有楼主箱子刚拿回家时描述的声音的感觉。觉得这对箱子不好推就放弃了升级的念头。
作者: 缘份    时间: 2016-4-20 00:30
贵丰推卡玛CE3.2是不错的搭配
作者: Heerochen    时间: 2016-4-20 12:20
新款的卡玛全面转向了新材料单元,什么凯夫拉、碳纤维。
作者: justicet    时间: 2016-4-20 12:31
希望JOGO版主借个安铁龙之类的试试。
作者: 寻芳不觉醉    时间: 2016-4-20 12:41
JOGO的经历告诉我们,能同时重播出色的弦乐和钢琴的系统非常不容易!
作者: an2937    时间: 2016-4-22 10:52
jogo可以尝试出本发烧历程自传
作者: Heerochen    时间: 2016-4-22 13:51
期待J版后续啊,我等卡玛迷翘首以盼
作者: fm5622    时间: 2016-4-24 21:42
Jack68 发表于 2016-4-19 22:12
几年前用贵丰大菠萝推卡玛CE3.2,感觉中低频倒是非常饱满,整体声音也很平衡,建议卡玛用家可以试试贵丰, ...

兄用大菠萝还是大菠萝300,CD机是用啥?
作者: demabin    时间: 2016-4-24 22:22
DB7用什么功放搭配合适呢?dartzeel8550行不行?
作者: demabin    时间: 2016-4-24 22:37
还是MBL,ASR四件套,新款大菠萝?看到有代理有用boulder搭配,不知几个方案哪个能得到相对宽松饱满的表现呢?
作者: Jack68    时间: 2016-4-24 22:57
fm5622 发表于 2016-4-24 21:42
兄用大菠萝还是大菠萝300,CD机是用啥?

大菠萝。那时还没有大菠萝300。CD机是MBL1531。
作者: Jack68    时间: 2016-4-24 22:57
fm5622 发表于 2016-4-24 21:42
兄用大菠萝还是大菠萝300,CD机是用啥?

大菠萝。那时还没有大菠萝300。CD机是MBL1531。
作者: an2937    时间: 2016-4-25 00:41
我是用达宵8550
作者: demabin    时间: 2016-4-25 11:13
楼上中台用8550推kharma?控制力,声音风格如何?
作者: hoochy    时间: 2016-4-25 13:17
版主,我现在用ASR LUNA8推DB7,线材方案好象有点问题,信号线用的JORMA UNITY的RCA,喇叭线用的PAD的优美(PR版本),音源用的蓝光机当转盘+EMM DAC2X或电脑播放DSD。
上周烧友来家里交流,播放CD时烧友感觉偏肥厚,甚至影响正常的音色表现。
电脑播放DSD时,声音表现倒是好上很多。
我听音距离不太合理,喇叭距离沙发才2.5米,后导向孔离墙不到1米,加上PAD的喇叭线,是否造成声音偏肥厚的主要原因?

下一步调整思路如下:
1.功放换上了原厂金属钉,换下了之前用的大圆垫;
2.喇叭线换朋友的银彩550或者火山岩对比;
3.音箱上一对大理石垫一下;

希望J版能指点一二,谢谢。
作者: jogo    时间: 2016-4-25 14:08
下一篇争取这几天完成,最后还是换了更大的卡玛(biger is better)


作者: jogo    时间: 2016-4-25 14:11
hoochy 发表于 2016-4-25 13:17
版主,我现在用ASR LUNA8推DB7,线材方案好象有点问题,信号线用的JORMA UNITY的RCA,喇叭线用的PAD的优美 ...

玩卡玛都忧愁声音不够饱满,兄台倒好,反而忧愁声音肥厚了,呵呵,真是渴的渴死,涨的涨死阿~

PAD线材没听过,音源emm倒是听过很多次,emm绝对不是肥厚的类型,反而线条感十足,我觉得你摆摆位置试试,离后墙远点,把卡玛的说明书看看,有一个基本的摆位说明的。
作者: demabin    时间: 2016-4-25 15:10
版主换了什么型号的kharma?
作者: Heerochen    时间: 2016-4-25 15:18
本帖最后由 Heerochen 于 2016-4-25 15:28 编辑

JOGO兄,现在新的卡玛分了exquisite(大小肥猪这个系列)和elegance(DB7、DB9这些)。这两个系列,我在同样前端的情况下对比听过。感觉都是比较润泽的声音,并不会有“亮硬冷”(除非搭配了非常不适合的线材)。

单独听,都是很棒的声音。但大小肥猪,声音中性正气,略带一丝柔和甜美,声底非常干净,但依然有厚度饱满,素质非常高。EXQ系列的大小猪,坛子里玩家多,相对熟悉。

而elegance系列明显带有一定的音染,声音更具韵味,有时会显得比exquisite系列更具氛围感,但也会多了一点染色的感觉,有明显的柔化和美化,有时会让声音显得有点朦胧,可能也就是一些烧友所说的”厚“。两者的声音区别很大,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风格。

虽然对于KHARMA来说,这两个系列EXQ系列肯定是高端,ELE系列相对入门(定价大概是EXQ系列的一半,单元配置也要低一些)。但就我个人的听感来说,这两个系列的声音都很好,更多的是风格不同,喜欢哪个还是要看个人口味。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k.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