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音乐、书籍和生活 [打印本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4 10:17
标题: 音乐、书籍和生活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6-7-7 09:06 编辑

我居住的小区附近有一家书店,这家书店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里可以找到《格罗夫音乐词典》,也可以找到托马斯阿奎那的著作。我当然知道这不是偶然的。你懂的。我非常喜爱这家书店。为心安而读书吧,感谢大家。

[attach]140024[/attach]

[attach]140025[/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4 10:23
在人的一生中,快乐有很多种,音乐和阅读都可以使人获得快乐的。

[attach]140026[/attach]

[attach]140027[/attach]

[attach]140028[/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4 13:52
各界对《格罗夫音乐辞典》的评价:

作为一个中国的音乐学家,多年来我从这部辞书中受益匪浅,如今这部辞书终于能在中国得以正式出版,感到异常欣慰。与此同时,我对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此书所体现出来的深远的学术眼光和工作魄力深为感佩。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于润洋

  随着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该辞典近年来也在不断增加相关中国音乐的词条,对于传播中国音乐文化与宣传中国音乐成果起到有益的推动作用。而对于中国音乐界与音乐院校的科研与教学而言,它也早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文献参考资源。
  ——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 贾国平

  《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是一部在国际文化界享有最高盛誉、被公认为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无论是文献信息数量还是编纂质量均属上乘的音乐大百科全书。
  ——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 钱仁平

  Grove始终是英语版最好的音乐资料来源。以它对世界音乐、流行音乐和现当代分析理论的介入深度而言,它可能是当前所有语言中最具综合性的音乐词典。
  ——《纽约时报》

  Grove是一项伟大的成就,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部爱的著作……另一个令人赞叹的努力……这本书就像是一条有着上百万道门的长廊,打开任何一扇门,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
  ——《纽约客》

  任何对音乐真正感兴趣的人,不管是古典的、流行的、民族的还是爵士乐,都会从这本参考著作中得益……如此广泛、深入的研究,英语著作中还没有哪一部能够望其项背。
  ——《多伦多星报》

  最新版的Grove,跟它之前的版本一样,在任何艺术界都是最富盛名的出版物。
  ——《洛杉矶周刊》

  确实,第2版新的Grove维续了“世界顶尖音乐参考资料”的传统……为所有对音乐有兴趣的人服务——有着学术上的准确性、权威性和深入性。
  ——《芝加哥论坛报》

  它包含着一个永不枯竭的资料宝藏,以及让一批人努力了一生的学术价值。很明显的,它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出版盛事。
  ——《泰晤士报》

  对我来说,吸引我的是印刷版本的优雅和神秘。书架上整齐的书卷是一道具有吸引力的景观。没有人能够抵挡的住那从书页中飘来的知识的芬芳。
  ——《苏格兰人报》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4 14:46
《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本文编写自网络、转贴)

•1874年,英国的乔治•格罗夫爵士(伦敦皇家音乐学院的创立者和首任院长)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开始编纂一部关于音乐各方面知识的辞典;

•1879年,乔治•格罗夫爵士编纂的《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第一版)出版,共4卷;

•1980年,由Stanley Sadie和Nigel Fortune重新编纂的《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出版,共20卷;

•2001年,历经7次版本修订后的《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第二版)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共29卷;

•2012年,133年后,牛津首次授权中国出版《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这也是牛津最后一次向海外授权出版该辞典的纸质版本。

《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是一部在国际文化界享有盛誉,被公认为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无论是文献信息数量还是编纂质量均属上乘,当之无愧的世界音乐文化“大百科全书”,受到世界各国音乐方面的学者、研究者和专业及业余音乐工作者的重视和欢迎。

该辞典的主要内容27卷,第28卷是附录卷,包括私人收藏、会议报告、历史版本、图书馆、期刊、音响档案馆、图片来源、撰搞人等内容。第29卷是索引卷,是自1890年初版以来的首次尝试,索引按字母顺序排列,大的条目下又设2、3级条目,每一级均按字顺排列,既方便又实用。

自乔治•格罗夫爵士编撰了四卷本的《音乐与音乐家词典》并于1878年至1889年间陆续出版以来,该词典一直广受重视,在斯坦利•萨迪重新构思后与1980年推出二十卷的《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之前,它就已经先后修订过五次。萨迪在2001年与约翰•泰利尔合编了第二版,该词典的规模也扩大到了二十九卷。编辑们新增并更新了词条,目的就是提供全世界内容最全和最新的古典、流行、爵士和各国音乐的研究成果。值得一提的是,新版本也收录了大量论及中国音乐传统的资料。


国内音乐学界于润洋先生作序

渴望已久的巨幅音乐辞书《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最新原文版终于在中国问世了。这是中国音乐出版事业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音乐界、乃至中国文化艺术界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

《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是与另一部巨幅德国音乐辞书《历史与现代中的音乐》(MGG)齐名的国际上公认的学术性最强、篇幅最大、最具权威性的两部大型音乐辞书之一。该书于1878年由英国乔治•格罗夫(George Grove)爵士规划并主编出版,当时书名为《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至今已一百三十余年,其间经过多次修订增补再版,至1980年由斯坦利•萨迪(Stanley Sadie)主编的第六版,书名改为《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第一版,也即原书的第六版,已经由最早的四卷本扩展为二十卷。

这部辞书在多次再版时,其内容得到不断增补和扩展,在此过程中由世界许多国家的著名音乐学者参与撰写。此番呈献给中国读者的这部辞书已经是于2001年推出的最新的《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第二版,实际为原书的第七版,主编仍为斯坦利•萨迪,执行主编为约翰•泰瑞尔(John Tyrrel)。经过近三十年来世界音乐在各个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国际音乐学学科的发展和深化,辞书的内容、特别是有关20世纪作曲家的内容更加丰富,许多条目已由新的专家学者重新撰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音乐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和所达到的新的水平。辞书的规模已由原来的20卷扩展为29卷,与上面提到的那部27卷的德国的音乐辞书在规模上持平。

对于渴望了解世界的、特别是西方的音乐文化的中国音乐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来说,我认为这是一部极好的工具书,它涵盖了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特别是西方的音乐文化的方方面面,提供了极其广阔丰富的知识、学术信息。这对中国了解世界音乐文化,对中国音乐文化的自身发展,为中国音乐学术研究提供丰富资料来源和珍贵参考价值等方面,其重要意义的不言而喻的。

作为一个中国的音乐学家,多年来我从这部辞书中受益匪浅,如今这部辞书终于能在中国得以正式出版,感到异常欣慰。与此同时,我对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此书所体现出来的深远的学术眼光和工作魄力深为感佩。

在此书付梓出版之际,谨表欣慰和祝贺之情,是为序。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4 16:22
有网友建议开一个读书心得的帖子,就是这个了。大家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
看过什么就谈什么吧。最近在看托尔斯泰的《生活之路》,这本书是托老最后一本书,内容类似哲学格言,也被称为另一本《圣经》。
了解一下文学巨匠的精神世界也非常有意思的。

[attach]140056[/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4 16:31
托尔斯泰有一部全世界闻名的小说叫《战争与和平》,其实书名是我国翻译界别出心裁翻译的,这部小说原来并不叫《战争与和平》,考考大家,大家知道原名叫什么吗?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6-7-4 17:35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6-7-4 17:54 编辑
shinelb  2016-7-4 16:31
托尔斯泰有一部全世界闻名的小说叫《战争与和平》,其实书名是我国翻译界别出心裁翻译的,这部小说原来并不叫《战争与和平》,考考大家,大家知道原名叫什么吗?


等会儿…
WAR AND PEACE 难道是英美翻译界根据中国人的“别出心裁”转译而来的?脑洞大开呀!俺书念得少,您可别骗俺。。。
作者: 寻芳不觉醉    时间: 2016-7-4 20:56
来点通俗的,在我的一生中,目前为止我受益于拿破仑.希尔的书最多,尤其是《心平气和地致富》《思考致富》,我从中吸取了很多积极励志的人生启迪,在我的人生低谷中给予我无限奋进的力量,并学会了辩证地思考。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5 08:32
bodyheat 发表于 2016-7-4 17:35
等会儿…
WAR AND PEACE 难道是英美翻译界根据中国人的“别出心裁”转译而来的?脑洞大开呀!俺书念得 ...

详细的细节我就记不得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原名应该叫《战争与爱情》。
战争和爱情是文学里最常见的两种体裁。
托尔斯泰这部小说也是关于博爱思想与人道主义的。这部小说其实我没看过,但大致情况我知道。《安娜卡列尼娜》我就看过。

我觉得,如果要了解托老,当然是读他的名著。如果大家没有那么多时间,我觉得可以看他这本《生活之路》,这本书是托老关于信仰、宗教和道德的看法的。托老不仅是一位大文豪,也是一位大思想家。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5 10:57
列宾画的托尔斯泰画像,克拉姆斯柯伊也画过的:

[attach]140107[/attach]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6-7-5 23:26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6-7-5 23:46 编辑
shinelb 发表于 2016-7-5 08:32
详细的细节我就记不得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原名应该叫《战争与爱情》。
战争和爱情是文学里最常 ...


子虚乌有的事难道还有细节?!您被人忽悠了吧~

Война и мир = 战争与和平

这部作品从其1869年面世起,就一直只有这一个名字。只不过俄文第一版出版时,мир一词按照圣彼得堡地区的俄语发音习惯印刷为миръ。此后世上无论任何语种的译本,一概只有“战争与和平”的意思,从无争议。中文最早的译本是高植先生与郭沫若1930年代合译的,比法、意、英等世界主要语种迟了至少几十年,有什么必要“别出心裁”啊?目前市面上文学性最佳的中译本个人认为当属托翁专家草婴版。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6 08:35
bodyheat 发表于 2016-7-5 23:26
子虚乌有的事难道还有细节?!您被人忽悠了吧~

Война и мир = 战争与和平

虽然是娱乐的论坛,但严谨和认真还是需要的。多谢两位兄台的考证。
我的那种说法我记得也是出自名人的说法,不过我就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6 14:20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6-7-6 14:30 编辑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就发在这里吧),人生是很微妙的。

我有一位朋友,他是个记者,他业余爱好艺术。他有一个心愿,就是到巴黎去采访卢浮宫,到意大利去采访西斯廷天顶画。旅游,对很多人来说是非常愉快的,但对我这位朋友。。。。。

这位朋友患有失眠症,他中午失眠,不过晚上没问题。在国内,中午不睡觉也没问题,因为他晚上睡得着。但是问题就来了,如果到了欧洲,有时差,他晚上就睡不着了,因此他在欧洲白天就无法工作。

就是这样一个奇怪的毛病,一直困扰着他,他看过医生,但是无法解决。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6 16:54
成公亮先生的《秋籁居琴话》

[attach]140216[/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7 09:03
(今天看报看到的,写得非常好,也推荐给大家)

肖复兴:《勃拉姆斯的爱情和音乐》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 ... content_7562739.htm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7 15:23
我谈谈我对肖复兴的理解,仅供大家参考。

艺术,尤其是音乐方面的文章,我认为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知识性的,一类是情感性的。肖复兴的文章就属于后一类,有感情、有热情。其实艺术在本质上与人的情感、精神世界有很大关系。肖复兴的文章知识性不一定很好,但感情真挚,是一种感情的自然流露。他写的《最后的海菲兹》非常有名。

当然,知识性也很重要的。比如唱片的说明书就是很好的资料。对于那些能够阅读贝多芬的原始资料的那些人,也很令人羡慕的。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6-7-7 18:59
本帖最后由 metamophore 于 2016-7-7 19:14 编辑

说实话,我不赞赏肖复兴的这篇文章。作为散文读读可以,但作为严肃的音乐评论文章毫无可取之处。通篇“据说“、”我的......揣测”、“我现在无法弄清”以及大段的情感描述和场景叙述,实际上这些情感描述是真的来自于作者的感受和揣度,场景则是作者虚拟出来的。
事实上,勃拉姆斯在与克拉拉·舒曼情感沟通的这数十年的早十年间,曾经数次有另外的女性情感经历,甚至于订婚,但与克拉拉·舒曼一样,这些女性都无一例外地由于各种原因被勃拉姆斯拒绝或离弃,克拉拉·舒曼的最终未与勃拉姆斯结合也是源自勃拉姆斯的急促不告而别,当然原因随着勃拉姆斯烧毁了他一生的日记及书信而成为谜案。
实际上,勃拉姆斯的感情生活是十分丰富而跌宕起伏的,在与女性交往上,勃拉姆斯并不像许多人想象中的那样矜持和内敛。反映在音乐作品上,勃拉姆斯的音乐也并非是感情内敛深沉的,而是处处具有勃勃的生机和男性的阳刚力量,尤其是北德男性的壮阔。这是勃拉姆斯一直被部分人误解并以讹传讹的。
勃拉姆斯的终身非婚,原因不得而知,与克拉拉·舒曼的长期感情相守是一种原因,但也并不排除十九世纪绅士、贵族的一种生命观、生活观有深度关联。柏拉图式情感生活的结晶往往都是艺术作品和哲学思想的绽放。
心理学家会从写作手法、旋律结构以及乐谱表面来不无道理地分析出作曲家的内心情感体验,而散文艺术家则只能以自己一己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来状物抒怀,但读者并不能将它作为心理分析文章来读取,更不能将它作为人物传记来读取。
最可靠的读取信息,还是来自于作曲家的作品,他留下的音符和旋律。
[attach]140372[/attach]
[attach]140373[/attach]
[attach]140374[/attach]
[attach]140375[/attach]

作者: YCCAO    时间: 2016-7-8 09:13
好文采,metamophore 兄文章的思辨性总是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8 09:19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6-7-8 10:37 编辑

我认识M兄很久了,除了音乐,M兄对美术也非常有研究,另外M兄对写作也倾注了巨大的热情。M兄的写作,我认为他在写卡拉斯的时候达到高峰。曾经有一段时间吧,我觉得M兄有点徘徊,但今天我看到那个叱咤风云的M兄又回来了。
M兄上面写的这一段,我就不多说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8 11:05
肖复兴这篇勃拉姆斯,有些地方可能确实有虚构的成分。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抒情散文是否允许有虚构成分。肖复兴的写法,明显不是传记式的写法,其实就是一篇抒情散文。因此我们可能也不能用传记的方式来衡量?肖复兴写的,也许是一个“文学作品”?

M兄写的那一段,有理有据,我非常佩服。尤其是对勃拉姆斯音乐的认识,很可能可以正本清源。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10 14:49
成公亮先生的《秋籁居琴话》非常好的,喜欢中国音乐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
我大致看了一下,我想找时间详细学习一下。
成公亮那把琴原来是王世襄的。
成公亮也谈到他在德国访问演出时的情景,听众都具有极高的素质,音乐厅安静得就像针掉到地上也能听到一样。
作者: Sonata    时间: 2016-7-11 12:15
[attach]140968[/attach]这套台湾出版的焦元溥书可以推荐一下。
作者: Sonata    时间: 2016-7-11 12:18
[attach]140968[/attach]这套台湾出版的焦元溥书可以推荐一下。
作者: Sonata    时间: 2016-7-11 13:46
这套书是我在台湾诚品书店买的,可能以为买的人少,当时只有一套且被拆封了,没有犹豫就淘钱买下,回去匆匆翻看了一遍,觉得还是有点新意。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12 10:45
楚图南

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有很多中文译版,我买的第一本是楚图南的版本。
道理也非常简单,因为这个版本是楚图南在监狱里翻译的。
一个人在人生的绝境里,仍然关心人类的真理,对他的翻译以及思想,你不得不另眼相看!

[attach]141064[/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12 13:52
冯唐

他的新书花了一天时间第一时间看了,娱乐版东方美学。有一句话说得很好:通过你自身去了解别人(大意)。

[attach]141066[/attach]

[attach]141067[/attach]

[attach]141068[/attach]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6-7-12 14:23
最近有一本书看得我两眼晕眩,而且越看越脸红。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6-7-12 14:44
托尔斯泰我最欣赏他的就是朴实和同情,他最重的笔墨往往都落在对细节的陈述上,并且陈述最细致的地方,就是他的思想核心。他的陈述有很高的文学性,可读性强而且很美,清冽、醇和的美。用最客观的方式告诫读者最真的道理。

比如说《安娜.卡列尼娜》,我最爱读的桥段就是 列文向凯蒂回忆,曾经凯蒂座马车过路乡野、与农忙中的列文擦肩而过,列文的眼神是如何叮咛着她;当列文把一切细节说起来的时候,我觉得每一个字句都是最真实的爱情。此刻托尔斯泰在陈述上下足功夫,引出美好的桥段。
当然,最终安娜的卧轨,是一种现实主义的结论。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12 15:09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6-7-12 15:14 编辑

托老的思想与基督教有很大关系。

托老那本《生活之路》有31章,我计划花一个月去读,每天读一章。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书,我也将一些重点画了横线,将来重读就不用花太多时间了。《安娜》我是中学时读的,骑士兄弟你谈的我记不大清楚了。我记得我以前读《安娜》的感觉,是一种很充实、很博大的感觉吧。《安娜》也有电影的,是苏菲玛索演的,配乐主要是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尤其《悲怆》是重点。

冯唐那本是娱乐的闲书,不能跟托老比的,所以我只花了一天就看完了。冯唐曾是医生,他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他这本书娱乐性还不错的。冯唐自己收藏了5000本经典的书籍,一般作家都有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还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冯唐也谈到电子书,这是未来的趋势。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6-7-12 15:37
是的李标兄,电影也拍的很好。
还有托尔斯泰的《复活》,我一直记得他对于俄国冬季的描写,在平民聚集的街道,他甚至描写了泥土边上石头的颜色,这种灰暗的颜色加重了冬天的寒冷。
从托尔斯泰到勃拉姆斯,我特别喜欢朴实的情怀。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12 15:58
《复活》原书我没看过,大学时看世界文学史大概了解过。

托老的思想,与基督教有很大关系,他宣扬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反对暴力革命。叔本华对他也有深远影响。托老不仅仅是大作家,他还是大思想家,在政治上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象马丁路德金、甘地都是受他的思想以及政治主张影响的。

在文学上,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普希金对他有很大影响。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13 11:13
前段时间看歌德谈话录,涉及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大家知道剧院的目的是什么吗?歌德又是什么观点?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13 12:32
歌德支持这样一种观点,也就是认为剧院的唯一目的是赚钱。

不知大家有何感想?对于歌德的看法,我觉得大家也可以提出质疑的,他说的也未必就是对的。对事物提出质疑也是论坛的主要职能之一。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13 14:56
这本书是名著,是朱光潜翻译的。歌德在这本书里谈到艺术和政治或远或近的关系。
毕竟是大文豪的思想,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留意一下。

[attach]141109[/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13 16:42
谈谈对读书的理解,仅供大家参考,也期待大家也谈谈。我暂时想到两点。

1、书并非是越多越好的。对人的一生,其实几十本就可以的了。但你要找到这几十本,你可能要读几千本书。
2、一定要谨记,你读的那些书,有很多观点其实不一定对的。因此读书要思考,要能够分辨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14 13:25
(今天讲一个故事

“公平”还是“小气”

我的一位朋友A和我谈过他的一位同事B的故事。

A和B是同事,他们在同一个单位里工作,中午都在单位食堂吃饭。有一次B向A抱怨说:“你看看,那个食堂师傅打给院长老婆的汤里都是肉和骨头,而打给我的汤都是清水”。当时A心里说:小气。

后来B去了其他单位,她在事业上非常成功。
作者: JWLZ    时间: 2016-7-14 16:52
shinelb 发表于 2016-7-12 13:52
冯唐

他的新书花了一天时间第一时间看了,娱乐版东方美学。有一句话说得很好:通过你自身去了解别人(大 ...



冯唐以前的书都好,包括港版的,早期的北京北京十七岁等,他的书全部看过,只是这本书,少了冯唐风格,内容且不说,还弄得花花哨哨的,走娱乐路子了,可惜,真个是微信时代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15 08:40
冯唐的最大特点是他对中国古汉语有非常高的造诣,他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也非常不错。他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好。他的思想也有一些外国人的影响,象亨利米勒。

在小说上,冯唐推崇亨利米勒和王小波。谈到王小波,虽然他被称为中国的卡夫卡,但在语言表达方面,王小波并不是最好的。冯唐和李银河交情非常不错。李银河写的东西,其实很多是西方哲学在中国的翻版,不过李银河人品好,胸怀坦荡,说话很直,不计较别人的评价。李银河和王小波都是在外国留过学的。

在诗歌上,冯唐的格局还是小一点,基本上还是男人、女人的情情爱爱。诗歌这门艺术,对信仰、宗教、真理的探讨都非常重要的。诗歌这门艺术与人类的苦难有着非常微妙的关系,那些写得好的,很多是“病人”。顾城和海子都不错的。海子也推崇荷尔德林和尼采(尼采也是诗人)。不过我个人,我挺喜欢顾城的,除了诗歌,他的文章也写得特别好。冯唐的人生经历比较顺利、平坦,他对诗歌的创作还没达到高峰。

冯唐的最强项,我认为是杂文。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6-7-15 13:14
昨天我们几位大妈级的名媛谈及魔幻小说与武侠小说是否一回事,我插嘴说当然不是一回事。实际上,回家后想起来,我搞混了,我把魔幻小说当成我学生时代热衷的魔幻现实主义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15 16:14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6-7-15 16:21 编辑
Sonata 发表于 2016-7-11 13:46
这套书是我在台湾诚品书店买的,可能以为买的人少,当时只有一套且被拆封了,没有犹豫就淘钱买下,回去匆 ...


诚品也出版过姚谦的书,姚谦是台湾流行音乐教父。最近几年我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也出版了几本姚谦的书籍。对音乐、美术,姚谦都非常擅长,他也喜欢收藏美术品。

[attach]141172[/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15 16:32
姚谦的书籍《品味》:

[attach]141173[/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15 16:38
林奕华的书也值得关注:

[attach]141174[/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15 16:48
这些书对了解台湾文化、香港文化都非常有意义的。
关于台湾文化,白岩松刚刚出了新书,大家可以留意一下,书里也谈到邓丽君。
作者: 我爱莫扎特    时间: 2016-7-16 15:13
看好的音乐文章,如音乐在耳,勾起人极大的从听欲。但好的音乐文章却不多,没仔细想过,音乐文章可能分这么两类:研究音乐的文章(涉及音乐专业种种,音乐史,音乐美学等)和与音乐有关的文章。与音乐有关的文章,似乎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音乐散文。作家肖复兴,赵丽宏是这一派的代表,开改以来,文人地位提高,附庸风雅,张显所谓品位遂成某种追求,这类文章兴起,也是一个写照。这类文章一般自说自话,自抒胸臆,音乐只做媒介,不涉实质。看书名《肖邦不住17号》,《浪漫的丧失》就知道多风雅了。此类文章做到极端的是一个叫郑亚洪的作者前几年在《爱乐》上开专栏的写《贝多芬奏鸣曲的32种书写》,这位作家依仗自己华丽的文笔,对乐圣的32部奏鸣曲和16部弦乐四重奏进行了一场风花雪月式的文学解读,极其滥情,极其可怕。2)赵鑫珊体音乐文章。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别人都写不了这种文章,难归类,不好定位。这位上海作家学哲学出身,写文章高屋建瓴,大开大合,文史哲一勺烩,架子搭的很大,内里却很空虚。以大砖头著述《贝多芬之魂》,《莫扎特之魂》为证。3)辛丰年体音乐文章。辛丰年老人是位九十岁的普通乐迷,其乐迷资格据说要追朔到上世纪民国初年,年届五十才开始学钢琴,为读外文资料自学英语,在家常侍奉煤球,袖口上常有油渍,毫无风雅之相。老人的音乐文字极端凝练,熔史鉴与一炉,言之必有物,誉为文体大家也无不可。《钢琴文化三百年》《乐迷闲话》等书我读了二十年了,仍喜欢读。我可以蛮自豪的说有他的所有已出版的书,还好,比起赵鑫珊,他的书太少了,也太薄了,就那么几本。4)马慧元体音乐散文。这位女士年幼学琴,后负笈美国,读的却是计算机。她凭借深湛的文字锤炼,奇特的视角和精细的技术解析,文章既风雅又苍凉,别致之极,简直不可模仿。5)庄裕安体音乐散文。台湾散文家庄裕安《音乐心情》,文字老辣,出手很准,谈莫扎特,布拉姆斯让人觉得人家是真理解了这些作曲家,胜过大陆这类文学百倍。台湾还有个叫杨照的,也不错。另外,大陆有个叫鲁成文的,是个认真聆乐的写家,不乱来,也不错。        以我的愚见,不管什么体例,怎么写,只要有真见解,真感受,恐怕就是好文章。        另外,得说这些文章并非音乐评论(正经乐评有专业标准,在此不多说),须知,在中国罕有专业的乐评家(也许还没诞生),当下风光的几个所谓乐评家如刘雪枫等并非出自音乐专业的并不多,硬伤很多,乐队乐器演奏知识可以想见,乐评缺理性分析,多主观感受。        什么是好的音乐文字呢?上面我那几位作家的都是好文章。另外,印象深刻的喻乐妙句有:德彪西和拉威尔的钢琴一个有“仙子之妙”,另个有“幽灵之美”(可能是辛丰年先生所言),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勉强打比,像一对天真烂漫的小孩子在专心致志的玩耍,看得人心花怒放,恨不得一口吞下去。”(辛丰年),莫扎特的某钢协某乐章“猫扑线球般伶俐”(前阵子论坛上一个帖子的妙喻),莫札特钢协慢乐章象“中学生跑累了片刻的发呆”(陈丹青)。这些比喻我觉得好(也许别人认为不怎么样),为啥好?其实,这些比喻都很主观,都是一己之见,我们搞不清他们怎么想出来的,但深得我心。我能肯定是,言者肯定认真倾听文本,深入其境,最重要的,是在表述上相当程度的抓住了该音乐某些特质。另外,他们很聪明,点到为止,没有多说,多了可能就坏了。主观感受当然没有一个标准,但是肯定有一定限度,(这个限度也许就是规定情境),超过了这个限度,就成了郑亚洪先生的文章《爱乐》上的《贝多芬奏鸣曲的32种写法》,如他写贝多芬降a大调奏鸣曲时如此道:“这个城市的人有一副永远不满与现实的头脑,等等,春天永远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表,这是变奏的力量,他给春天以宽广的想象力,給河流以冥想的气质”,这种文字似乎就让人很不能忍受,我们有理由怀疑他也许就没有听过这部作品,至少没听懂,因为,这段文字即便加在一千种音乐上,都无不可。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16 18:42
《 君主论》

人类的很多行为都可以从经典中找到依据。

前几天几位朋友聊天,聊到普京。有一位女士说:普京没有魅力,很像一个粗人,为什么俄罗斯人让他来当第一把手?

这其实可以用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来解释。这部政治经典有一些很著名的观点:如果国君一味善良和仁慈就会导致亡国。国君在关键时刻要够狠、够狡猾。

普京就是符合这些条件的。哈哈。
作者: yah    时间: 2016-7-16 20:02
标题: 《莫扎特和他的歌剧》
本帖最后由 yah 于 2016-7-16 20:40 编辑


[attach]141209[/attach]



内容简介

大卫·凯恩斯的《莫扎特和他的歌剧》,为纪念作曲家诞辰250周年而作,它通过透视莫扎特的几部最伟大的作品——歌剧,来重述作曲家的一生。凯恩斯对莫扎特的创新进程进行了新的洞悉,使本书超越了传统的传记,它帮助我们理解在那个时代莫扎特音乐的革命性,以及其至今的非同凡响性。
  
凯恩斯追溯了莫扎特早年作为一个音乐神童的生活,展示了这位天才的成长历程,再现了他非比寻常的童年以及日渐成熟、原创性日渐增强的创作。他没有细究许多围绕着莫扎特的神话,没有把他写成传说中的样子,因为他本来就不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本来就不同时具备令人崇敬的艺术家和小丑的特质;相反,与其像过去那样把他描述成“神”,倒不如说他是一个“人”。
  
在歌剧的引领下,本书追随着莫扎特音乐风格的稳步发展,从他刚成年时写的《伊多梅纽斯》入笔——这部应邀为1781年的慕尼黑狂欢节而作的歌剧,在凯恩斯看来是莫扎特所有歌剧中最浪漫、最具前瞻性的作品;经过三部与罗伦佐·达·蓬特合作、全面展示其高超技巧的喜剧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乔万尼》、《女人心》;最后到《魔笛》,这一莫扎特职业生涯中最大、最富综合意义的成功。莫扎特的歌剧与其器乐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本书中得到了细致入微的分析。正如凯恩斯所言,对莫扎特歌剧的熟悉程度能改变我们对其整个艺术的认识:“我们看到,他的创作方式完完全全是戏剧家式的。在他手里,钢琴协奏曲成为一种戏剧形式;伟大的弦乐四重奏和五重奏,不只是完美的模本,更是人性的档案。”
  
《莫扎特和他的歌剧》对莫扎特歌剧天才极富智慧、明了易懂的赏析,丰富了我们对音乐的经验以及对莫扎特生平的了解。


作者简介

大卫·凯恩斯,《星期日泰晤士报》和《旁观者》的首席乐评。他曾是加州大学的杰出访问教授、圣莫尼卡的盖蒂艺术中心的访问学者,以及牛津大学莫顿学院的访问教师。他所撰写的两卷本柏辽兹传记是柏辽兹研究中的权威性著作,并且获得了惠布瑞特传记奖、非虚构类年度图书奖塞缪尔·约翰逊奖,以及皇家爱乐协会奖。他是切尔西歌剧院的共同创始人,同时也是索林顿演奏家乐团的创建者和指挥。
  
谢瑛华,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参与翻译《音乐的故事》,策划出版了《莫扎特·1791年》《贝多芬·1804年》等艺术人文系列读物。


精彩书评

读大卫· 凯恩斯的书总是叫人愉快——他的学识和博览群书已经得到了应有的盛赞——而在这本妙不可言的新作里,最终打动我们的则是他对所选男主角及其音乐的热爱。当我们合上书本,我们意识到,莫扎特触及了所有使我们文明开化的事物,他提醒我们思考自己是怎样的人和可能成为怎样的人。
  
——科林·戴维斯爵士


目录

图片说明 ix
地图:维也纳,18世纪80年代 xii
序 1
引 言 5
第一章 博采众长与兼容并蓄(早期歌剧) 17
第二章 “小巧的脑瓜与伟大的才华”(《伊多梅纽斯》) 32
第三章 维也纳与新生活(《后宫诱逃》) 69
第四章 罗伦佐·达·蓬特与完美婚姻(《费加罗的婚礼》) 99
第五章 布拉格与“歌剧中的歌剧”(《唐?乔万尼》) 136
第六章 爱情的问与答(《女人心》) 169
第七章 梦想家莫扎特(《魔笛》) 194
第八章 宣教和寓言(《狄托的仁慈》) 229
尾 声 246
参考文献 252
注解 257
索引 275


作者: yah    时间: 2016-7-16 20:04
标题: 《古典风格》
本帖最后由 yah 于 2016-7-16 20:11 编辑




[attach]141208[/attach]



编辑推荐                              

这是一位音乐奇人书写的一部音乐奇书。这是迄今为止,仅有的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的音乐书籍。这是近五十年来,公认的影响力、引用率方面“无有比肩者”的西方经典音乐论著,为音乐文脉的著述和音乐分析的批评确立了崭新的标杆与尺度。
此修订版新增杨燕迪教授的导读一篇,供读者进一步认识作者深刻的音乐思想和洞见。
1《古典风格(修订版)》新增杨燕迪教授的导读一篇,供读者进一步认识作者深刻的音乐思想和洞见。
2《古典风格》获新京报2014年度十大好书之一【艺术类】。
3《古典风格》获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
4《古典风格》是近五十年以来公认的影响力、引用率方面“无有比肩者”的西方经典音乐论著——没有之一(至少在英语世界)。


名人推荐                              

罗森对音乐文献的主要贡献是《古典风格》。他的讨论在吸纳新近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不仅着力于分析个别的作品,而且致力于理解整个时期的风格。罗森不太关注小作曲家的音乐,因为他“坚持一种似乎过时的立场:必须以这三位大师的成就为标准,才能极好地界定这一时期的音乐语言。”因而,罗森为古典大师的音乐建构了语境文脉;他以各位大师最擅长的体裁为依托,通过作曲的视角——尤其是形式、语言和风格的关系——来考察他们各自的音乐:而支撑这一切的是(罗森)对当时音乐理论文献的熟知,对古典时期各种音乐风格的掌握,对音乐本身诸多具有穿透力的洞见,以及对创作过程的深刻理解。
——《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大辞典》总主编萨迪


作者简介                              

作者   查尔斯.罗森 美国钢琴家,作家。他出生于纽约的一个建筑师之家,自幼习琴,少年时拜钢琴家罗森塔尔(Moriz Rosenthal,1862—1946)为师,可算是李斯特显赫谱系的“嫡传”。他的正式职业身份是音乐会钢琴家,成名后频频在欧美各重要音乐舞台和音乐节上亮相,并留下为数甚多的唱片录音。傅聪先生曾经用“音乐中的钱钟书”来定位罗森。

译者   杨燕迪(1963-),音乐学家、音乐评论家、音乐翻译家,现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



作者: yah    时间: 2016-7-16 20:06
标题: 《古典风格》(修订版)
本帖最后由 yah 于 2016-7-16 22:25 编辑

[attach]141220[/attach]


目录

中译者序
中译本导读
初版前言
扩充版前言
致谢
参考文献说明
谱例说明

卷一 导论
1、 18世纪晚期的音乐语言
时代风格与群体风格;调性;主-属对极;转调;平均律制;线型形式的削弱
2、 形式的理论
19世纪的奏鸣曲式概念;20世纪的修正;申克尔;动机分析;常见的错误
3、 古典风格的起源
古典风格的戏剧性格;1755-1775年间各种风格的能力范围;公众性音乐与私密性音乐;矫饰风格时期;初期古典风格的对称与模式;形式的决定因素

卷二 古典风格
1、 古典音乐语言的聚合性
周期性乐句;对称与节奏转换;同质的(巴洛克)节奏体系对异质的(古典)节奏体系;力度与装饰;节奏与力度转换(海顿四重奏Op.33 No.3);和声过渡(转调);装饰性风格对戏剧性风格;惯例性材料;调性稳定与解决;再现和张力的表达;重新诠释与第二群组;下属调性;主题的对比;对比矛盾的和解,对称的解决;大型曲式与乐句的关系,扩展技巧(海顿钢琴三重奏,H.19);单音、和弦、与转调的对应;节奏的清晰表述[articulation],单个节拍的份量;奏鸣曲风格和异乎寻常的材料:幻想曲(莫扎特的幻想曲,K.475);可听形式对不可听形式;非音乐的影响;音乐中的机智。
2、 结构与装饰
奏鸣曲式概说;结构装饰;18世纪晚期的装饰音处理;装饰功能的激烈变化。

卷三 海顿:从1770年到莫扎特逝世
1、 弦乐四重奏
海顿与C.P.E.巴赫;以假调性开始;“谐谑”[Scherzi]四重奏的创新,主题性伴奏;音乐材料中的潜在能量;作为主要能量来源的不协和音;材料的导向力量;作为能量来源的模进;用音高移位进行重新诠释;弦乐四重奏与古典调性体系的关系;海顿弦乐四重奏的进一步发展;弦乐四重奏与谈话艺术。
2、 交响曲
管弦乐队的发展和交响风格;风格的进步;“狂飙突进”风格;《第46交响曲》;海顿早期在节奏组织上的弱点;《第47交响曲》;歌剧的影响;《第75交响曲》;新的清晰性和新的节制;《第81交响曲》;机智和交响曲的恢宏气势;《“牛津”交响曲》;海顿与田园风格。

卷四 严肃歌剧
受争议的opera seria[正歌剧]地位;“正歌剧”和opera buffa[意大利喜歌剧]的惯例;18世纪的悲剧;巴洛克盛期风格;戏剧模式与挽歌模式;格鲁克;新古典的宗旨;音乐与表情美学;词与音乐;格鲁克与节奏;莫扎特和《伊多梅纽》;宣叙调和复杂形式;“正歌剧”与“意大利喜歌剧”的融合;《费加罗的婚姻》;《菲岱里奥》。

卷五 莫扎特
1、 协奏曲
莫扎特与戏剧形式;调性的稳定感;对称与时间的流动;18世纪晚期的通奏[continuo]演奏;通奏的音乐意义;作为戏剧的协奏曲;开始的利都奈罗[ritornello];《降E大调协奏曲》K.271;钢琴呈示部作为乐队呈示部的戏剧化变体;高潮的对称;再现部中的第二发展部;作为开始乐句扩展体的K.271慢乐章;镜像对称;协奏曲末乐章;《交响协奏曲》K.364;主题关系;K.412,K.413,K.415,K.449;K.456,带转调的第二主题;慢乐章的戏剧能力范围;变奏曲-末乐章;K.459与赋格性末乐章;K.466,节奏加速的艺术;主题统一;K.467与交响风格;慢乐章,即兴,对称;K.482,乐队色彩;K.488,呈示部结束的处理;慢乐章与旋律结构;K.503,重复的技巧;大调与小调;团块感觉[sense of mass];K.537,初期浪漫主义风格与松散的旋律结构;《单簧管协奏曲》,相互重叠的乐句的连续性;K.595,半音化不协和音响的解决。
2、 弦乐五重奏
“竞奏”[concentante]风格;K.174,扩张的音响与扩展的形式;K.515,不规则的比例;形式的扩展;K.516,古典末乐章的问题;小调作品以大调结束;古典风格的表现边界;乐章次序中小步舞曲的部位;炫技与室内音乐;K.593,慢引子;和声结构与模进;K.614,海顿的影响。
3、 喜歌剧
音乐与对白;古典风格与动作;重唱,《费加罗的婚姻》中的六重唱和奏鸣曲式;《唐·乔瓦尼》中的六重唱与奏鸣曲比例;歌剧中的调性关系;再现与戏剧要求;歌剧的终场;咏叹调;《费加罗的婚姻》中的“se vuel ballare”[若你想跳舞];音乐事件与戏剧事件的吻合;《唐·乔瓦尼》中的墓地场景;诡计喜剧;18世纪关于人的个性的概念;实验心理学喜剧与马里沃,《女人心》;对色调[tone]的卓越处理;《魔笛》,卡尔诺·戈齐与戏剧童话;音乐与道德真理;《唐·乔瓦尼》与混合体裁类型;丑闻与政治;作为颠覆者的莫扎特。

卷六 海顿:莫扎特逝世之后
1、 通俗风格
海顿与民间音乐;高艺术与通俗风格的交融;对通俗因素的整合;终曲中令人惊讶的主题回复;小步舞曲与通俗风格;配器艺术;作为戏剧姿态的引子。
2、 钢琴三重奏
保守的形式;室内乐与钢琴炫技;海顿时代的乐器;大提琴与低音线的重叠;H.14;H.22和乐句的扩展;H.28,转型的海顿早期风格;H.26,在一个乐句中动机因素的加速;H.31,丰盈绚丽的变奏技巧;H.30,海顿的半音和声。
3、 教堂音乐
表情性美学对颂赞性美学;意大利喜歌剧风格与宗教音乐;莫扎特对巴洛克风格的模仿;海顿与宗教音乐;清唱剧与田园风格;“混沌初开”[Chaos]与奏鸣曲式;贝多芬的《C大调弥撒》,步履的问题;《D大调庄严弥撒》。

卷七 贝多芬
1、 贝多芬
贝多芬与后古典风格;贝多芬与浪漫派;属-主关系的替代;浪漫派的和声创新;贝多芬与其同代人;《G大调钢琴协奏曲》,主和弦所造成的张力;回归古典原则;《英雄》,比例,尾声,重复;《华尔斯坦》,织体与主题的统一;《热情》和作品的统一;《C小调变奏曲》中浪漫主义的试验;标题情节性音乐[program music];《致远方的爱人》;1813年-1817年;《Hammerklavier》,大型曲式与材料的密切关系;建构模进中下行三度的作用;《Hammerklavier》发展部的模进结构;与大范围的调性序进的关系;与主题结构的关系;A#对A本位;节拍器与速度;自Op. 22以后的风格变化;谐谑曲;慢乐章;终曲的引子;赋格;贝多芬作品中《Hammerklavier》的地位;将变奏曲式化为古典形式;作品111号;贝多芬与音乐比例的份量。
2、 贝多芬的晚年和他孩童时期的惯例手法
贝多芬的原创性和1770年代的风格;Op. 111中的终止式颤音;协奏曲华彩段中传统的最后颤音;悬置的后拍;《钢琴奏鸣曲》Op. 101;惯例的协奏曲音型移植到奏鸣曲中;1770年代的两个陈规套路:再现部中的下属,发展部中的关系小调;下属移至尾声;惯例和创新:莫扎特的K.575和《“加冕”协奏曲》中的关系小调;海顿对陈规套路的持续运用;贝多芬对惯例的赤裸展示;Op. 106中的陈规套路和灵感;Op. 110中的两个惯例;Op. 110中的整合与动机转换;速度的整合;espressivo[富于表情的]与rubato[弹性节奏];激进的调性关系和戏剧结构;赋格中学究因素的戏剧化;速度的统一和终曲中的节奏记谱;贝多芬的和蔼可亲;推进当时音乐风格的边界;对18世纪变奏曲套曲的惯例的综合;晚期贝多芬、18世纪的社交性与音乐语言

尾语
舒曼对贝多芬的膜拜纪念(《C大调幻想曲》);回归巴洛克;调性语言中的变化;舒伯特;他与古典风格的关系;将中期的贝多芬作为范型;舒伯特晚期的古典原则;作为拟古主义[archaism]的古典风格。

人名与作品索引



作者: yah    时间: 2016-7-16 20:42
标题: 《古典风格》(修订版)
本帖最后由 yah 于 2016-7-16 22:26 编辑

序言

初版前言
笔者并不想对古典时期的音乐进行全面综述,只是想对该时期的音乐语言进行一番描述。在音乐中与在绘画和建筑中一样,人们对所谓“古典”艺术的原则进行总结梳理(如果你愿意,不妨称之为“古典化”[classicized]),恰是在其创造动力消失以后。笔者力图想做的是重新恢复古典风格仍具有自由生命力的某种感觉。笔者的论述范围只涉及古典时期的三位大师,因为笔者坚持一种似乎过时的立场:必须以这三位大师的成就为标准,才能认识这一时期的音乐语言。也许可以区分1770年间的英语和(比如说)约翰逊博士[Dr. Johnson]的文字风格,但在18世纪后期的音乐语言和海顿的风格之间做出区别,不仅困难重重,而且很值得怀疑是否有必要这样做。

有人相信,最伟大的艺术家必须以周围的平庸之辈为反衬背景,才会彰显突出的效果。换言之,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之所以具有戏剧性,是由于他们违反了当时平庸作曲家通常使用的、而公众习以为常的音乐模式。对此我不敢苟同。如果真是这样,随着我们对海顿音乐的熟悉,他的戏剧性惊奇效果就会丧失刺激性。但是,任何乐迷都知道,事实恰恰相反。海顿的音乐玩笑总是愈听愈妙。当然,对某部作品过于熟悉会完全失去聆听的兴趣。然而(举一些最通俗的例子),《“英雄”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永远显得气贯长虹,《莱奥诺拉第三序曲》的号角声总让每个再次倾听的人感到震惊。这是因为,我们的期待不是来自作品之外,而是源自作品内部:每部音乐作品确立其自身的语言表述。这种语言如何确立,每部作品中戏剧展开的语境[context]如何形成,这即是本书的主要课题。因此,笔者不仅关注音乐的意义(总是难以言传),而且关注究竟是什么使音乐意义的存在和传达成为可能。

为了展示古典时期音乐的范围和变化,我按照不同体裁的发展来论述每位作曲家。论述莫扎特,显而易见的选择是协奏曲、弦乐五重奏和喜歌剧。对于海顿,当然选择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讨论海顿的钢琴三重奏,可以显示这一时期带钢琴的室内乐的特有风格。意大利正歌剧[Opera seria]需要单独进行讨论,而海顿的清唱剧和弥撒为讨论教堂音乐的总体问题提供了机会。清晰规定贝多芬与莫扎特和海顿的关系,需要写一部更加宽泛的论著,但大部分例子可以方便地在奏鸣曲中找到。如此这般“巧立名目”,我希望古典风格的所有重要方面都得到了体现。

本书的行文中有一个矛盾,颇显刺目:“classical”[古典]总是以小写字母打头,而“Baroque”[巴洛克]、“Romantic”[浪漫]等等却赫然标以大写字母。其原因部分是为了美观:笔者使用“classical”一词太多,而大写字母(将其变成一个正式命名,似乎它标志着某个真正存在的实体)如果在每一页上频频出现会显得扎眼。虽然我相信,某种风格的概念对于理解音乐史是必不可少的,但我并不想有意抬高这种风格概念,说它真是确定的事实。无论怎样,我原意接受这个古怪排印方式所引发的任何后果(尽管出于无心)。以小写“c”开始的“classical”一词,暗示一种具有示范性和标准性的风格。像文艺复兴盛期的绘画一样,古典时期的音乐仍然提供着某种尺度,它是评判我们其他艺术经验的准绳。

查尔斯·罗森
纽约,1970


文摘

中译本导读
由于《古典风格》是“英语世界近五十年以来影响力最大、引用率最高的音乐论著”和“迄今唯一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音乐书籍” ,此书中译本出版以来,有幸得到国内学界和媒体的青睐与关注 。作为译者,我在欣喜之余感到有必要对此书进行一番“导读”,尽管我在译本的“中译者序”中已经对此书的地位、价值、主要内容、精彩文笔等进行了初步评介。此书对我们的借鉴意义不言而喻,但作者在美学观念上偏于“形式主义”的偏颇立场也值得商榷。我曾组织自己的研究生对此书中译本进行仔细的研读讨论,结果发现,此书的学术-艺术含量之高和涉及音乐学理-技术问题之深广往往超越了年轻学子的理解视野。而且,此书所发议论原是针对西方语境,中国读者初读时会觉得比较“隔”,这都更促使我想到应该在“中译者序”的基础上对全书做更全面、深入的“导读”,以帮助汉语世界的读者和音乐家更准确、更有效地理解此书,从中汲取有益养料,并为我们自身进一步的音乐思考与体验提供参照和补充。

一 “风格”概念
全书的卷一“导论”作为进入中心议题之前的预备,对相关概念和问题予以澄清。首先,既然全书围绕“古典风格”展开,风格概念便是核心范畴。而所谓“风格”,在一般的艺术理论话语体系和音乐论述中,大致指的即是艺术表现的方式、模式和样式——如《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大辞典》中“风格”辞条的定义便是,“风格是表述的方式,表现的方法……和呈现的类型。” 英国艺术史大家恩斯特·贡布里希也将“风格”定义为“表现或者创作所采取的或应当采取的独特而可辨认的方式。” 这种对风格的定义似已成为常识,并已得到了艺术界同行的认可,甚至是不假思索的应用。
然而,查尔斯·罗森的想法有些不同。他反对将风格看成是艺术的具体表达方式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捏合。传统的观念倾向于认为,风格的要素是使用率较高的艺术手法或表达方式——不妨反省一下,相信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风格”这一概念的。但罗森认为,这种看待风格的角度至多只能解释“时代风格”(即某个时期艺术家所共用的表达方式,但却无法公正而有效地处理艺术中的“个人风格”。他尖锐地指出:
音乐史(以及任何艺术史)中特别麻烦的是,最引发我们兴趣的是最特殊的东西,而不是最一般的东西。即便在单个艺术家的作品中,最代表他个人“风格”的也不是他通常的手法,而是他最伟大、最独特的成就。

这是一段足以代表罗森美学理念和史学观念的陈述,值得特别关注。显然,罗森最看重的不是风格中一般性的、通用性的因素,而是风格中最能代表艺术高度和独特追求的要素。为此他才特别强调指出,在艺术的历史中,“个别例证的旨趣、自如性和深刻性”才是审美注意力的中心,是“个别人的语言陈述提供常规并在重要性上压倒普通用语”。 这是贯穿整个《古典风格》全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美学前提和批评理念。
……


《古典风格》中译者序
——杨燕迪


西方学界已有共识,查尔斯·罗森的《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一书是近五十年以来影响力最大、引用率最高的音乐论著——没有之一(至少在英语世界)。此书于1971年出版,翌年即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迄今仍是获得此项殊荣的唯一音乐书籍。如此看来,不论“民间口碑”,还是“官方认可”,《古典风格》在音乐书中的“塔尖”地位俨然不可撼动。
这种“高高在上”的“唯一性”品质,首先源自作者查尔斯·罗森[Charles Rosen,1927—2012]独一无二、高度发达的心智才能。笔者曾借用钢琴家傅聪先生的话,用“音乐中的钱锺书”这一会让中国知识分子感到亲近的比喻来定位罗森。 关于这位奇才对音乐艺术百科全书式的掌握了解以及他对西方文化传统各类知识的博闻强记,在西方音乐界和文化界早已成为传奇。罗森生于纽约的一个建筑师之家,自幼习琴,少年时拜著名钢琴家、李斯特的弟子莫里茨·罗森塔尔[Moriz Rosenthal,1862—1946]为师,可算是李斯特显赫谱系的“嫡传”。他的正式职业身份是音乐会钢琴家,成名后频频在欧美各重要音乐舞台和音乐节上亮相,并留下为数甚多的唱片录音。但不可思议的是,他在1940年代至1950年代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就读的专业(学士、硕士至博士)居然是法国语言文学!据传,之所以未进音乐系,是因为罗森觉得该校音乐系的教师均是熟人,而有关音乐的理论和历史知识他已经比音乐系研究生知道的更多。除语言、文学主课外,他对数学和哲学也深感兴趣,选读了不少课程。当然,学业之余必需抓紧练琴——他的职业理想是做钢琴家。
他很骄傲,作为一个非音乐“科班”出身的法语文学博士[PhD],他完全靠自己的实力赢得专业经纪人和唱片公司的青睐,从而走上职业钢琴演奏生涯之路,并持续近六十年之久。他是历史上第一位录制德彪西钢琴练习曲全集唱片的钢琴家。钢琴中的经典保留曲目,从巴赫到巴托克,他早已烂熟于心。评论界公认,他的演奏以严肃、透彻的“智性”[intellectual]光彩著称,尤其体现在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赋格的艺术》,以及贝多芬的晚期奏鸣曲这些“庞然大物”的结构把握中。同时,罗森又以出色演奏复杂难解的现当代音乐闻名——他是勋伯格、韦伯恩钢琴作品的杰出演奏家;斯特拉文斯基、布列兹等著名现当代作曲家常常特邀他合作演出或录制唱片;而他与美国当代的作曲界泰斗人物埃利奥特·卡特[Elliott Carter,1908—2012]更是多年的“忘年交”(《古典风格》正是题献给卡特夫妇),曾委约并首演了卡特的多部钢琴作品。
这样一位受过严格大学文科学术训练的职业钢琴家,日后成为极为著名的音乐著述家和批评家,这虽在情理之中,但却是出于偶然——据罗森自己回忆,他之所以在弹琴之余开始文字写作,是因为自己的第一张肖邦专辑唱片于1960年出版发行后,他很不满意唱片封套上的曲目说明,觉得辞不达意,隔靴搔痒。此后,他开始自己动手写作唱片封套上的曲目介绍,其中总会融入他对所演奏作品的认识心得和批评洞见。很快,有人注意到了这些文字的精彩与不凡。有一天,一位出版家来找罗森约谈,一张口就承诺,愿意出版他的音乐文字,随便他写什么。 于是一发不可收,罗森在繁忙的演奏生涯之外又开创了另一番事业——音乐著述。


罗森出版的第一本书即是《古典风格》。
这是一部奇书,只能出自奇人之手。洋洋洒洒几百页,论述对象是众所周知的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师——一个前人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似乎很难再发表什么新颖创见的专题领域,全书居然以率性的散论笔法写成,看似随意,但学理的逻辑隐匿其中,含而不露。它甚至公然违反学术界的格式规范,行文中很少给出相关论点和数据的出处(1997年扩充新版增加的章节中,罗森对注释出处的交代更为仔细),好似不屑于理会学术界四平八稳、貌似严谨的惯例——但“吊诡”[paradoxically]的是,罗森在讨论学术问题时,却显示出他熟读最前沿的音乐学研究文献并能够敏锐抓住所讨论问题的关键,如他对申克尔分析方法和雷蒂动机分析方法的批判,以及他对诸多表演实践问题一针见血般的讨论。罗森似在表明某种姿态,作为演奏家他身在(音乐)学术圈外,但他却以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客串”音乐学,并以自己的处女作深入到“古典风格”这一历史音乐学研究最核心的“深水区”领域,并就此一炮打红,赢得学界交口称赞。从某种角度看,这简直是天才型的学术炫技——“炫技”[virtuosity]一词在这里没有丝毫贬义,它仅仅意味着我们面对罕见的心智奇迹时的由衷赞叹和惊奇。
可以先阅读一下学界权威对《古典风格》的定性评价,以便让我们的讨论具备更为客观的前提和基础。在著名的《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大辞典》中,杰出的英国音乐学家、莫扎特权威、也是该辞书的总主编萨迪[Stanley Sadie,1930—2005]亲自操刀撰写了查尔斯·罗森的词条,其中他对《古典风格》做出如下总评:
罗森对音乐文献的主要贡献是《古典风格》。他的讨论在吸纳新近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不仅着力于分析个别的作品,而且致力于理解整个时期的风格。罗森不太关注小作曲家的音乐,因为他“坚持一种似乎过时的立场:必须以这三位大师的成就为标准,才能最好地界定这一时期的音乐语言。”因而,罗森为古典大师的音乐建构了语境文脉;他以各位大师最擅长的体裁为依托,通过作曲的视角——尤其是形式、语言和风格的关系——来考察他们各自的音乐:而支撑这一切的是(罗森)对当时音乐理论文献的熟知,对古典时期各种音乐风格的掌握,对音乐本身诸多具有穿透力的洞见,以及对创作过程的深刻理解。
这是几近毫无保留的褒奖。有意思的是,《新格罗夫》从1980年版到2001年新版有巨大的改变(从20卷扩充至29卷,增加大量新条,诸多原有条目做了重大调整,甚至完全重写),这本身即是音乐学术进步和转型的真切反映。然而,上述这段针对《古典风格》的评价一字未动,说明学界对此书的高度认可一直保持稳定——尽管我们在罗森自己所写的此书“新版前言”中,也能了解到西方学界对此书论点和看法的争论有时也达到相当激烈的程度。
美国音乐学的领袖人物之一约瑟夫·科尔曼[Joseph Kerman,1924—2014] 在他那本被视为英美音乐学学科发展“分水岭”的著作《沉思音乐》中,针对西方(主要是英语世界)音乐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批判性总结,其中他抨击多年来英美音乐学仅仅关注“硬性事实”[hard facts]的“实证主义倾向”,呼吁音乐学术应该强化针对音乐作品审美意义和艺术价值的“批评性”研究——而查尔斯·罗森正是科尔曼推崇的榜样和理想。科尔曼用充分的篇幅和高度赞赏的笔调对《古典风格》一书予以评说,并明确指出,“在美国音乐学1970年代和1980年代朝向批评的学科范式转换过程中……正是罗森提供了最具影响力的样板。”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17 14:06
查尔斯·罗森的唱片:

[attach]141239[/attach]
作者: yah    时间: 2016-7-17 15:55
本帖最后由 yah 于 2016-7-17 16:00 编辑

SONY出了21CD大包子(图片转自美国亚马逊):

[attach]141249[/attach]

[attach]141250[/attach]



作者: YCCAO    时间: 2016-7-18 18:32
买过2盒SONY的大包子,感觉音质比较差。从此对大包子无爱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21 09:44
《嵇康的精神世界》:

[attach]141658[/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7-21 15:24
荣格、集体潜意识和上帝

(本文不是原创,而是编写自网络。这些文字是关于心理学的,心理学也是文艺的基础。大家不必当真,可以当娱乐吧)

通过看书、学习,完善自己也非常有意思的。从艺术开始,一段时间了解一个问题,逐渐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就是关于荣格和集体潜意识的问题。不知论坛有没有人对这方面也有兴趣?

有美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心中有一些情绪源自古远的遗传,就是所谓集体的潜意识,是由遗传的力量所形成的心灵倾向。“集体潜意识”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无意识的区别在于:它不是被遗忘的部分,而是我们一直都意识不到的东西。荣格曾用岛打了个比方,露出水面的那些小岛是人能感知到的意识;由于潮来潮去而显露出来的水面下的地面部分,就是个人无意识;而岛的最底层是作为基地的海床,就是我们的集体潜意识。

荣格突出心理结构的整体性,提出“集体潜意识”等概念。他也认为人格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意识(自我)、个人潜意识(情结)和集体潜意识(原型),这和弗洛伊德的提法有所不同。

“集体潜意识”是荣格理论中最大胆的、最神秘的、并引起最大争议的概念。理解集体潜意识就理解了荣格理论的最核心部分。集体潜意识反映了人类在以往的历史演化进程中的集体经验,或者用荣格本人的话来说,它是"一种不可计数的千百年来人类祖先经验的成绩,一种每以实际仅仅增加极小极少变化和差异的史前社会生活经验的回声"(荣格1928,第162页)不仅全部人类历史的各个片断能在集体潜意识中找到,而且进化为人类的灵长类动物或动物祖先的踪迹也能在集体潜意识中发现。既然集体潜意识产生于全人类具有的、或一直都具有的共同经验,那么集体潜意识的内容对于一切人类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荣格说,它是'从任何一种有关于个人的东西中分离出来的,是全人类普遍所具有的,因此它的内容到处都能找到'(荣格1917/1953,第66页)。

集体无意识是从非神学的角度对人类原罪的唯一解释。用非神学的论据证明一个神学的观点,很有挑战。

当我看到“集体潜意识就是上帝”的论调,老实讲,有些无奈。集体潜意识是上帝,个人意识在个体潜意识层面上与之战斗。我们的懒惰是撒旦,是无可摆脱的原罪。而千百代的意识潜伏在基因里,那里是温和的爱,是智慧,是上帝的灵通。只是我不能肯定,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目的,就是让自己成为上帝,就是在内心冲突的战场上,主动的迎向痛苦和磨难,期待一个别人远远在后,而自己能感受上帝的呼吸,领略上帝的微笑?

集体潜意识里储藏了人类社会生活百万年下来的智慧,以及生存游戏的潜在规则如自制,自律,爱,普通来说宽容,友谊,尊重,求真等等等等。我们带着撒旦而生,行为懒惰害怕伤害。我们生来是要遏制自己内心的欲望,生来是要相信人生苦难重重该迎难而上,懒惰要被抛弃,宽散是罪过。我面对这样的苦海信念动摇,人生而何必?

BBC采访过荣格,荣格是认为存在上帝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8-1 16:20
古尔德最有代表性文章专集。

编者提姆·佩吉(TimPage,1954—),美国著名音乐评论人、作家、制片人,曾荣获普利策奖。他是古尔德的好友,两人交往颇多。

[attach]142144[/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8-3 11:01
前段时间在书店看了一本书,也介绍给大家吧。
《小球大时代:冠军身旁看创新》是一本通过乒乓球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人的敏感力、钝感力、意志力、潜能的书籍。
里面的一段话:

在采访张怡宁时我准备一个这样的问题,“你敏感吗?”我问张怡宁。

      “敏感。”她回答说。

      “那你觉得自己坚强吗?”

      “坚强。”张怡宁回答的很坚定,没有一丝的犹豫。

以下为转载,请大家购买这本书的正版。https://www.douban.com/note/570770168/

[attach]142339[/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8-5 08:43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6-8-5 08:47 编辑

看看中国知识分子精英的精神世界。
李银河的生命美学:享受人生。人应该怎样过一生?看看李银河的思想。这本书不一定很有深度,但对她总的来说是很赞的。

[attach]142438[/attach]
作者: vlda    时间: 2016-8-10 16:46
白天失眠而晚上可睡,是阳气运转问题,只有中医药可以救赎。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8-15 17:05
尼采与音乐里的美学精神

喜欢艺术的朋友,可能会经常见到别人在谈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说法出自尼采的哲学,也就是他的第一本哲学著作《悲剧的诞生》。尼采这部著作在美学上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

有这样一句名言:学习哲学的朋友都要走过一座桥,这座桥就是康德;而学习哲学的朋友也要翻过一座山,这座山就叫尼采。由此可见尼采在哲学里的重要地位。康德的哲学,被认为是古典哲学,也就是用理性探索世界的真理。康德在哲学上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认为人类只能知道现象,人类是无法认识世界的本质(康德叫物自体)的。康德的哲学也说服了大部分的哲学家。因此古典哲学在康德那里达到巅峰,后人无法超越。而尼采是继承了康德和叔本华的,尼采在哲学上开创了非理性哲学,是康德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尼采认为人类应该用直觉认识世界,而不是通过逻辑推理来认识世界。尼采这一思想,是现代艺术的起源。20世纪很多艺术家、文学家、诗人都是尼采的信徒,象卡夫卡、黑塞、博尔赫斯、亨利米勒、米兰昆德拉。。。。。我国的王国维、鲁迅以及朱光潜等等。

尼采是个早熟的天才,他20多岁就写了他的第一部哲学著作《悲剧的诞生》,尼采后来的所有主要哲学观点都可以在这部著作里找到萌芽。这部著作主要是探讨古希腊悲剧以及艺术的起源的。尼采认为人类的艺术世界里存在着两种精神,就是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人类艺术产生于这两种精神的相互激荡之中,也受这两种精神制约。日神精神也叫阿波罗精神,而酒神精神也叫迪奥尼索斯精神。日神精神,强调的是古典的美感,冷静、适当和矜持。而酒神精神代表的是人类的本能冲动,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莫扎特的精神就体现了古典的美感,以及情感的稳定。而贝多芬,展现的是情感的自由和奔放,表现出巨大的能量。因此,我们认为莫扎特的音乐倾向于日神精神,而贝多芬的音乐理想倾向于酒神精神。

大家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去读尼采的原著,尼采这部哲学著作也是美学里的经典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周国平以及杨恒达的翻译都非常有名的。

作者: 挥戈本尊    时间: 2017-4-3 19:13
收藏了兄台推荐的书,打算逐一购买拜读,感谢推荐。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7-4-6 16:01
最近看了一本王小妮的《随手》,王小妮是深圳的一位诗人。
这本书是北京大学出版的,王小妮谈诗歌。
看这本书,印象不是很深刻。
但有一句话觉得她说得很好:诗歌是非理性的。

[attach]157610[/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7-4-8 18:35
业余时间主要是听音乐和看书,最近在看的几本。宗白华《美学散步》:

[attach]157680[/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7-4-8 18:39
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深入浅出的演讲,人人看得懂:

[attach]157681[/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7-4-8 18:49
李泽厚的主要思想合集,兼具原创性、系统性和影响力。
李在哲学、思想史、伦理学、美学等领域均有建树。对哲学、美学感兴趣的朋友不可错过。

[attach]157682[/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7-4-8 18:54
林语堂《苏东坡传》:

[attach]157683[/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7-4-23 15:18
没有EMI了,看到京文再版的几张,曲目还很喜欢,就买了。
行星组曲,戴安娜王妃生平最爱的音乐:

[attach]158841[/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7-4-23 15:23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7-4-23 15:26 编辑

比彻姆爵士指挥的音乐,可能没有人会不喜欢:

[attach]158842[/attach]

[attach]158843[/attach]

[attach]158844[/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7-4-23 15:29
不只是卡拉扬喜欢,而是人人都喜欢的:

[attach]158845[/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7-5-20 14:13
最近在看的几本。
两位爱乐者,肖复兴和李欧梵:

[attach]160828[/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7-5-20 14:15
蒋勋说文学:

[attach]160829[/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7-5-20 14:17
如果你看托尔斯泰,一定也要看看波德莱尔:

[attach]160830[/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7-5-20 14:19
深入浅出的哲学,周国平的散文集:

[attach]160831[/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7-5-20 14:23
诗歌和美学。
茨维塔耶娃被称为20世纪最响亮、最动人心魄的诗人。

[attach]160832[/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7-5-20 14:25
政治和经济学:

[attach]160833[/attach]
作者: records33    时间: 2017-5-25 09:38
好书!
作者: linfeng    时间: 2017-5-28 21:29
大学一直读的是实验学科。七八年的实验室生活甚是枯燥。长得也不帅,学生时代也没几个钱。虽然学校非常包容和自由,也非常鼓励实用主义,但是我还是觉得读书是最好的活动。每次做实验之余都去图书馆看书,一直到闭馆。当然看的书也杂。所幸,学校在华南是一霸,书籍齐全且自由气氛非常好。至今仍旧喜欢读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傅雷译),卡帕的失焦,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普通读者系列。伍尔夫虽然是一名女性,但是她的随笔和文学批评读来非常有感觉,个人认为至今无人能突破。我记得她写过一句很令我记忆深刻的话,如果把衣冠楚楚的权威领进图书馆,让他给你开出书单读什么书,那就是摧毁你阅读的自由。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7-5-30 16:12
伍尔芙写过很多类似随感那样的读书笔记和文艺批评。

对读书的看法,伍尔芙的观点主要是强调读书中的自由精神,不让所谓权威来限制你的阅读范围。对于阅读,我们要尊重我们内心的需要,作为一个读者,我们要尊重其中的独立性。伍尔芙患有疾病,但她同时也是文学中的天才。她是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与乔伊斯、福克纳等人齐名。

妮可基德曼那部《时时刻刻》,就是讲伍尔芙的。这部电影的配乐是菲利普格拉斯写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7-5-31 12:42
大家如果有兴趣,
有空我们来谈谈波德莱尔。
作者: records33    时间: 2017-6-16 07:34
读书是一种美德,顶帖!
作者: 音之频99    时间: 2017-9-13 16:31
读书应该是在自由世界的一种浏览。
作者: cui_xibo    时间: 2017-9-13 20:44
孟德斯鸠曾经说过: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晨光,变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k.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