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我心目中的终极功放系统——FM ! [打印本页]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16-10-12 12:13
标题: 我心目中的终极功放系统——FM !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1-11-9 08:42 编辑

玩了4,5年的FM了,也应该说说自己的使用心得了。
按理说,作为发烧友绝对是应该把自己认为好的器材为此说上一番的,那为什么我换到了FM之后却闭上了我的嘴呢?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16-10-12 12:33
在更多人的潜意识里,FM基本等同于土豪,说什么样的评论都不为过,首先,基本没有超好是元器件,打开机器,内部简简单单,竟然会卖个天价。其次,声音方面也是仁者见仁了,也没有绝对的天籁之音吧。最后,买得起FM的人,并不代表是真正会听音乐之人。
作者: 步月斋主    时间: 2016-10-12 12:52
听过FM后我也赞同FM是终极退烧的功放
作者: 一壶浊酒    时间: 2016-10-12 13:05
期待楼主的下文分解
作者: myradio    时间: 2016-10-12 13:11
音乐、身份、有钱、满足欲,把几个词拼在一起基本就是FM了。
作者: 自文    时间: 2016-10-12 17:36
本帖最后由 自文 于 2016-10-12 17:37 编辑

同感,终极之选,已经10年不换机。都是尝遍山珍海味之后的回归,一开始就FM,那感觉绝对是平平无奇。
作者: iozp    时间: 2016-10-12 19:42
平平无奇?贵在那里了
作者: rock    时间: 2016-10-12 19:44
FM / Boulder 都是做专业器材出身的,为什么摇身一变,就成为昂贵的民用HIEND 器材呢...
作者: dx300    时间: 2016-10-12 20:14
专业FM功放 性价比好,也是当年的起家之本。不过,最近的专业型号,也要起码20年以上的机龄, 有定时炸弹的嫌疑。当年,我曾经心动要弄一套专业机器:1000单声道功放,和楼主交流了后 我决心放弃了。电子的玩意, 没有不老的神话,还是买新不买旧。FM改为民用走向后, 价格大幅上调, 毕竟民用市场利润高多了。DCS也是类似的。
作者: seestar_小乐    时间: 2016-10-13 13:42
魏兄的FM是可以听过世的终极之选
FM从不宣传用什么黑科技
都是实实在在的设计
FM气质高贵的音质确是别家所没有的
产品的稳定性也高
比同样来之瑞士的XX要可靠太多
作者: 合肥蒋鹏    时间: 2016-10-13 16:45
268+1811推阿卡贝拉也是我听过的最靓声的系统之一
但也听过FM发出很菜的声音
作者: zq6385    时间: 2016-10-13 18:23
听过255感觉已经很完美了,感觉其他名器似乎都没法听了,后来在朋友处听到268,真想不到居然还能更好,完全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声音。其后级对音箱的驱动和控制完全是随心所欲,服服帖帖,实在厉害,只是价格实在太不友好。
作者: Heerochen    时间: 2016-10-13 22:29
FM价格没法看啊
作者: 自文    时间: 2016-10-13 22:35
当年全款订货还要排队数月,呵呵
作者: konoyaro    时间: 2016-10-14 06:15
请问FM的维修保养方面,有靠谱的地方吗?
作者: 6357165    时间: 2016-10-14 08:03
我分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太好了,一种是感到花的钱与效果不成比例,有被忽悠了的感觉,有话说不出口啊。
作者: 长沙龙波    时间: 2016-10-14 08:15
回复一下,不是为了FM,FM是钱多人的事,而是为了积分。
作者: HD800    时间: 2016-10-14 08:56
FM极好声,但太贵了!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16-10-14 09:48
昨天与今天有点忙,下周继续。同时也真正想先听听大家的想法。
作者: chdcrsy    时间: 2016-10-14 10:55
排队听评论。。。
作者: 云中漫步2016    时间: 2016-10-16 16:56
最好能上写器材图片,图文结合,让我等有些感性认识,FM也是我今年的目标之一。
作者: 雪在烧    时间: 2016-10-16 19:26
FM以前黑色的录音室版本都是赔钱的,声音也更好,更精准,那时能买得起FM的人,都是顶级人物,都用的很仔细,FM也是顶级耐用的产品,其实中国的北京马斯特可以保养,而且他有原厂的配件,可以给予精确调整,达到出厂状态,FM自从对准民用以后,价格上去了,才赚钱的,好东西啊,地球上声音最好的放大器牌子。
作者: dx300    时间: 2016-10-16 20:06
马斯特能弄到原厂FM的配件?  这个牛逼的!
作者: 富裕月光族    时间: 2016-10-16 20:42
听过最新出的FM后级,真的没听出来FM什么地方好
作者: 富裕月光族    时间: 2016-10-16 20:46
我比较喜欢的放大器是:细腻、快速、完全透明、中性
作者: 雪在烧    时间: 2016-10-17 06:37
都说民用的FM用的塑封放大管,频响窄,散热不好,高频变的华丽了,录音室的FM用的金属封装大管子,真是细腻、快速、极度透明、中性。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16-10-17 09:05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16-10-17 09:10 编辑

看到了那么多人的想法,我就说说我的感觉。想要说FM的好,你就不能先说FM的好。那是因为只有了比较你才能发现FM的好。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16-10-17 09:28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16-10-17 09:33 编辑

先说说普遍受欢迎的电子管功放。我因为不是技术派,我只能从我的多年的听感去发表我自己的感受。
电子管的声音是非常好听,一般它的中,高频比较饱满,音色相对晶体管要温暖,特别是近代的电子管的透明度也已经做的非常之好,速度也可以。我认为,播放小型的作品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如果你喜欢换管子那个带给你的惊喜与快感更是无法形容的。
作者: fanhn    时间: 2016-10-17 09:28
真正好的东西都是初听平淡,越听越好的
作者: 凤凰岛1    时间: 2016-10-17 09:32
我曾经在朋友处听过两款fm,一个是600分体后级,一个1000分体后级,推的是西电大18寸和威信老三,前级分别是A80的表桥和势必草的旗舰,声音的水准极高,印象极好。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16-10-17 09:47
既然电子管那么的好,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人不喜欢或从电子管换成晶体管呢?
作者: scfan    时间: 2016-10-17 09:57
替肥妹兄上图

[attach]147243[/attach]
作者: 李探花    时间: 2016-10-17 10:02
FM除了价格贵,就真的没缺点吗.
作者: williamhoo    时间: 2016-10-17 10:35
真的没什么缺点了。花了不少银子,试了一圈最后还得回到FM。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16-10-17 10:58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16-10-17 11:03 编辑
williamhoo 发表于 2016-10-17 10:35
真的没什么缺点了。花了不少银子,试了一圈最后还得回到FM。


哈哈,所以要从不是FM说起才可以讲得清楚。留点时间请大家说说电子管的是与非。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16-10-17 14:24
电子管的优点明显,特别是老古董的,那种韵味真的是让人陶醉,但问题是功率太小,速度太慢。也就是古董配古董才会达到一种境界。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16-10-17 14:32
至于现代的电子管的声音,我是基本不太欣赏,速度快了,透明度好了。可音乐性可差了不少,当然,只有一两个品牌还是很好的。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16-10-17 14:40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16-10-17 14:45 编辑

最终让我放弃电子管的原因是:音色严重同质化,要么放小提琴是一个音色,要么就是钢琴同一个音色。每次我听电子管都是前面10分钟感觉非常好听,后10分钟已没有了冲动与激情,再听,就是放什么唱片就都是一种风格,唱片里面的音色变化真的是极难表达。演奏家的手法与演奏风格也就无法体现了。听久了就一个字--- -腻!!!
作者: li0353    时间: 2016-10-17 15: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x300    时间: 2016-10-17 16:01
本帖最后由 dx300 于 2016-10-17 16:13 编辑

电子管还有一个人所共知的 缺陷: 可靠性! 老化的速度和声音好坏成正比。 管子是有寿命的,发热高, 能耗高, 为什么要发明晶体管来取代电子管?  当年的电器都是电子管的, 现在呢 除了在音响界还在追捧电子管 无论古董管子还是现代管子, 其他电器里早就找不到电子管的踪影了。
作者: 上海潜水员    时间: 2016-10-17 16:15
FM听过也就5-6次,都在肥妹家。鲜活,无比鲜活! 但是当年在肥妹的autograph上一样显得乌格格
作者: 富裕月光族    时间: 2016-10-17 19:09
本帖最后由 富裕月光族 于 2016-10-17 19:17 编辑

速度是很重要的,功放的速度快,低音就清晰多了,层次感就好很多。特别是听低频澎湃的音乐时,非常的过瘾,就好像乐队在眼前演奏一样。
速度慢的功放,比如胆机、甲类功放,听起来温暖一些,其实是一种失真:糊厚慢。
FM老款的速度慢,新款的速度赶上来了,可是偏高频。
作者: ecm    时间: 2016-10-17 21:20
什么是快,什么是慢?怎么判断
作者: 富裕月光族    时间: 2016-10-17 21:42
本帖最后由 富裕月光族 于 2016-10-17 21:44 编辑
ecm 发表于 2016-10-17 21:20
什么是快,什么是慢?怎么判断


要听许多许多的古典音乐、美国电影音乐,至少一千张CD完整地聆听,不断地重复。之后就可以判断出来什么是正确的速度,为什么速度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16-10-18 09:03
上海潜水员 发表于 2016-10-17 16:15
FM听过也就5-6次,都在肥妹家。鲜活,无比鲜活! 但是当年在肥妹的autograph上一样显得乌格格

哈哈,所以发烧是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16-10-18 10:54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16-10-18 11:01 编辑

现在说说晶体管了,速度,透明度,解析力,音色还原度均为一流。晶体管非常敏感,换一根电源线或信号线其音色一定会马上有所改变。更多的发烧友会乐此不彼,欲罢不能。同时,晶体管功放个性也是最最明显的。可选择的范围也是极大的。
作者: may2567    时间: 2016-10-18 11:41
用心写的好贴,常来学习。
作者: myradio    时间: 2016-10-18 12:59
赞同电子管和集成电路时代,电子管包括密纹唱盘收到很多指标限制,终究必成历史,不是说没有优点,只是阶段性产物。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6-10-18 20:43
肥妹又寂寞了,哈哈!
作者: 时光车间    时间: 2016-10-18 21:02
全电子管唱放,内置升压牛、输出牛(10hz~100Khz/-1db),放大56000倍(94db),整机底噪0.044uv!……什么指标限制呢?!恐怕限制的是认知、设计与制作技术吧!
作者: myradio    时间: 2016-10-18 21:05
如果连密纹唱片和激光唱片的区别都不了解,那就没办法了。
作者: 时光车间    时间: 2016-10-18 21:21
我倒是建议兄台把密纹唱片和激光唱片的区别、指标的各自局限列出来对比一下吧!
作者: 时光车间    时间: 2016-10-18 21:22
比如最基本的频宽、动态范围、信噪比……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6-10-18 21:37
myradio 发表于 2016-10-18 21:05
如果连密纹唱片和激光唱片的区别都不了解,那就没办法了。


只要激光唱片最终不是数码输出,这两者并没有不同。
别被数码频宽骗了,人耳只能听到20~20千赫的声音。
作者: myradio    时间: 2016-10-18 21:52
那我就一句话告诉你,目前LP能做到的CD都能做到,但CD能做到的LP永远也做不到,只能接近罢了,这个有时间可以慢慢研究。
作者: 时光车间    时间: 2016-10-18 22:12
好吧!打住了,听LZ说FM吧……
作者: 怀旧    时间: 2016-10-18 23:36
楼主的帖子大都每次就说几句话,一拖好长……一拖再拖…
作者: rock    时间: 2016-10-19 09:27
myradio 发表于 2016-10-18 21:52
那我就一句话告诉你,目前LP能做到的CD都能做到,但CD能做到的LP永远也做不到,只能接近罢了,这个有时间可 ...

不知道CD是如何做到像LP那样输出连续的模拟信号的?
作者: ecm    时间: 2016-10-19 09:57
理解不了,太虚无了
作者: ecm    时间: 2016-10-19 09:58
富裕月光族 发表于 2016-10-17 21:42
要听许多许多的古典音乐、美国电影音乐,至少一千张CD完整地聆听,不断地重复。之后就可以判断出来什么 ...

理解不了,太虚无了
作者: myradio    时间: 2016-10-19 09:59
R版千万不要以为唱盘的模拟输出就好于CD机数模转换以后的输出,现在的数字技术早不同以往,我前面举过例子有人认为现在的数字电话、电视等等,有哪点不如模拟时代的大哥大,音响器材也是同理,LP之所以有人抱住不放,就是胜在人耳最敏感的中频,就犹如有人抱住电子管不放,就是因为他喜欢电子管那种失真。还是一句话,社会在进步,技术也在进步,学习永远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都墨守成规,那卫星上天、神州十一和天宫二号的对接是不可能实现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发展,这些事也不可能做成。声明一下,不是说LP及胆机的声音不好听,是CD和晶体管同样可以让你的音响系统发出同样悦耳动听的美妙音符。密纹唱片由于指标限制它已经尽最大努力,也就是说潜能被榨干了,再向上提升明显得不偿失。就像数字播放器一样,现在之所以不能取代激光唱机,大家不认可,是因为技术没达到,但谁都不会否认以后的以后肯定会是数播的天下,CD机就会向今天的密纹唱盘一样成为念想和藏品,到那时也会有人说,还是CD机怎么这么好,但历史潮流不可逆,这个道理大家是懂的。第一次打这么多字,一家之言供参考,欢迎文明交流。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16-10-19 10:16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16-10-19 10:26 编辑

我一开始就声明,我不是技术派,我的耳朵还可以,说的都是我的经历与教训。
我继续倒问,晶体管的缺陷是不是也十分的明显。普遍的表现是。冷,瘦,锐,薄。
播放小提琴在高把位的时候,一般晶体管都是表现最最差的,4大特点一览无余。
那么,出路在哪里?解决之道又在哪里?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6-10-19 10:38
myradio 发表于 2016-10-19 09:59
R版千万不要以为唱盘的模拟输出就好于CD机数模转换以后的输出,现在的数字技术早不同以往,我前面举过例子 ...

不应该这样错误的理解“尽头”,有大钱赚才会有人做。
超越人耳可听范围的器材,只会让你更容易玩好失真,况且这个范围并非只有中频。
作者: myradio    时间: 2016-10-19 10:47
不想再争论了,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其实爱用什么音源、听什么音乐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就好比喜欢听通俗流行的,就说民族唱法嗓子太尖了,美声及西洋唱法像鬼嚎,听西方古典又像哀乐一样,但你若换个角度正好倒过来,就会说通俗歌曲上气不接下气、靡靡之音、歌者就像未吃饱饭一样,美声和西洋歌曲慷慨激昂、振奋人心,西方古典夹叙夹议、旋律优美、高潮迭起、百听不厌,甚至置本人于环境之中。举例说明就是希望大家求同存异,各取所需,共同进步,不断寻求发烧的真谛,而不是要把个人观点强加于别人,祝愿老烧们终日沉醉在好声之中。
作者: li0353    时间: 2016-10-19 11: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富裕月光族    时间: 2016-10-19 11:57
不耐听说明器材不好,很可能是音箱偏高频,也有可能是解码器问题
作者: 富裕月光族    时间: 2016-10-19 11:59
美式器材就是不耐听的例子
作者: myradio    时间: 2016-10-19 12:17
li0353 发表于 2016-10-19 11:50
再好再靓再贵的数码也有致命的一点,听久了会累.会晕.会恶心,可能我比较敏感点!也可能是我比较无聊, ...

回复353的,下班用手机看的,页数与电脑不一样,补正。目前世界所有媒体都用数字音源,没见晕死、恶心死几个,坐井观天。
作者: 唯进步不止步    时间: 2016-10-19 12:28
音乐属于艺术范畴,LP、CD、数码都是载体,播放LP、CD、数播都是实现音乐再现的手段,一定要分个输赢,谁取代谁吗?
书法也是艺术,毛笔在前,铅笔、钢笔在后,没觉得硬笔书法要取代毛笔书法啊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16-10-19 13:57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16-10-19 14:10 编辑

哈哈热闹啊,这一篇文章说好,我也会说说数码的东东。
既然晶体管很难做的前面,那么就扬长避短啦,最讨巧的就是把高频做漂亮,音色妖一点,起码是好听呀。这就是我说的个性化。
但凡声音漂亮的器材,放弦乐比较好听,钢琴听起来就像电子钢琴的感觉。也就是中频绝对缺失的表现。
作者: 桂花田    时间: 2016-10-19 13:59
又是争这老问题。整个胆前石后,外加CD,再来个LP就大家都开开心心听音乐了嘛,争得个鸡习狗跳的。
作者: 富裕月光族    时间: 2016-10-19 14:03
数码是核心,CD是主菜,LP是调味菜
作者: cb003200    时间: 2016-10-19 14:19
CD MP3在付费下载网站归为数码类, 高码 黑椒 开盘归模拟类。CD格式44.1售卖价格一般是高码的一半 比MP3格式贵多了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16-10-19 14:19
把中频做得好一些的功放,一般透明度都会比较差,更多人以为这就是模拟味,朦朦胧胧它根本就不是什么模拟味。此类功放一般会缺少灵动性。鲜活度没有。爵士乐必须远离。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16-10-19 14:34
先胆后石,先石后胆,A品牌的前级配B品牌的后级,此类现象比比皆是。想想,速度一致?音色一致?纯净度一致?会耐听?我的答案是不可能的。是没理由的妥协。
作者: 桂花田    时间: 2016-10-19 14:50
只可能是胆前石后,避开胆机的缺点。速度当然就只有快的就慢的了。至于纯净度、音色、的一致性反正最后只从后级出来一种,后级也只能接前级的信号,不会出来前级和后级的声音。好不好只有不停的试各种组合了。这也是一种不妥协哈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16-10-19 15:07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16-10-19 15:26 编辑

于是,发烧友的救命稻草是频繁的换线,希望通过换线来弥补系统的不足。女高音变成女中音?小系统变大场面?
我的观点是:你既然当初选择一种功放的风格,而功放又是带有自己鲜明个性的,你就应该保持这种风格,马克就是马克,这就是玩道。换线就是应该最大限度的发挥马克的特点,而不是企图去改变它的固有风格。很多发烧友的声音怪怪的,原因就是如此。因为补到鼻子流血啦!
把到手的每一套功放玩到极致是一个发烧友必须去做的事情。

玩腻了怎么办?----- 换!!!!!!
作者: rock    时间: 2016-10-19 15:11
呵呵,一群非技术人员很认真地讨论音响技术问题,颇具探索精神...
作者: 512    时间: 2016-10-19 15:15
FM是神器,肥妹是大师。神器嘛,没钱的买不起,说也白说!有钱的想买便买何须多说。肥妹兄还是说说为何弃1021改用早停产二十年前的F牌老神器吧
作者: 512    时间: 2016-10-19 15:34
是音源呀,我记得原来是宝达的1021唱机
作者: 169    时间: 2016-10-19 19:45
我心目中的终极功放-FM!同感,喜欢FM自然和耐听的特色,但是每个人心中的美声标准很难统一,要搏得大众的认同难上加难。
作者: apc64    时间: 2016-10-19 20:00
过几天去肥妹处听听洗洗耳
作者: 雪在烧    时间: 2016-10-19 20:43
3) FORSELL AIR REFERENCE MKII
It is a new approach of listening CD like with a very good tonearm and turntable
The best CD player I have listen at the moment. All persons loving vinyl with be very happy.
Very pleasant listening, not like a Wadia or a DCS , the sound has weight, stage is fantastic and with an exceptional musicality.
You are inside the room with the musicians !.
3)Forsell空气参考MKII
这是一个很好的唱臂和转台听CD的新方法
目前我所听到的最好的CD光盘播放机。所有听到的,都很喜欢他,都非常高兴。
非常愉快的听音乐,不喜欢一个瓦迪亚或DCS,声音有重量,舞台非常棒,有一个特殊的非常有情感的表达。
在你的房间里和音乐家们坐在一起!。
作者: 169    时间: 2016-10-19 20:48
本帖最后由 169 于 2016-10-19 21:11 编辑
西湖肥妹8868 发表于 2016-10-19 14:19
把中频做得好一些的功放,一般透明度都会比较差,更多人以为这就是模拟味,朦朦胧胧它根本就不是什么模拟味。此类功放一般会缺少灵动性。鲜活度没有。爵士乐必须远离 ...


FM的透明度算不上强项,充其量中规中举,但是中频一点都不差,如果你认为FM够鲜活适宜听爵士,我认为是误区,你套器材听爵士过瘾是jbl66000起决定性作用。
作者: 富裕月光族    时间: 2016-10-19 20:57
功放不能完全透明,就是不够好
作者: rock    时间: 2016-10-19 21:31
FM 线路简单,末级功率管少,得到自然舒展的音色,缺点是无法对付吃电流的喇叭..FM 的设计哲学与 Dartzeel 其实非常接近.
作者: 169    时间: 2016-10-19 22:50
FM和Dartzeel的设计哲学接近,声音的差异却非常大,Dartzeel 的产品型号太过单一,选择面窄,只有458还行,其他型号不提也罢。
作者: iozp    时间: 2016-10-20 00:30
FM在贵价功放中是马马虎虎,要一套才好听
作者: 去污粉    时间: 2016-10-20 07:14
iozp 发表于 2016-10-20 00:30
FM在贵价功放中是马马虎虎,要一套才好听

那你觉得那些贵价功放更好呢?
作者: 长沙龙波    时间: 2016-10-20 08:02
建议大家团结起来,坚决抵制价格太伤天害理的公司。
作者: myradio    时间: 2016-10-20 08:24
FM是不会走亲民路线的,卖的就是品味。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6-10-20 08:50
不应该这样错误的理解“尽头”,有大钱赚才会有人做。
超越人耳可听范围的器材,只会让你更容易玩好失真,况且这个范围并非只有中频。
点评
时光车间
指标是CD与LP作为音频存储媒价在技术层面、同等标准之上的客观参数,与人耳的个体差异、个性喜好不是同一概念的描述。  发表于 昨天 11:22

个体差异应在能听到的范围内。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6-10-20 08:56
西湖肥妹8868 发表于 2016-10-18 10:54
现在说说晶体管了,速度,透明度,解析力,音色还原度均为一流。晶体管非常敏感,换一根电源线或信号线其音 ...


晶体管有毛病,电子管有不足,“换一根电源线或信号线其音色一定会马上有所改变”。
想想这三者关系就应该清楚原因了。
作者: iozp    时间: 2016-10-20 09:39
在众多顶尖器材中最务实的有一个品牌就是Ayre,至少在声音的纯洁上FM是没有的。音色很主观只能喜欢就好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16-10-20 11:02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16-10-20 11:13 编辑

简简单单说了其它的功放,现在可以说说FM了。以前一直就知道FM非常好,但到底有多好可就不知道了,毕竟是忒贵了。
我玩过的功放大概如下,土炮,国产电子管,Audio Researh, jadis ,马克,CELLO,Boulder.差不多每一套都玩到无法满足自己才换了之后的器材。每套一般都两年以上吧。每套陪伴我的就是“期盼--兴奋--调整---缺陷---再调整---寻找新目标---试听---准备私房钱---购买“。
作者: 上海潜水员    时间: 2016-10-20 11:23
西湖肥妹8868 发表于 2016-10-20 11:02
简简单单说了其它的功放,现在可以说说FM了。以前一直就知道FM非常好,但到底有多好可就不知道了,毕竟是忒 ...

你吃甘蔗的情况的确很少,这个要表扬,要学习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16-10-20 11:29
我第一次玩音响是87年,然后一发不可收,一路奔发烧而去。当听了朋友古董箱之后,才让我领悟了不少,听好听的音乐必须要有好的音响,但却不能过分追求HIFI的各项指标,要不就只有音响而没有了音乐。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16-10-20 12:14
古董箱的优点与缺点是一样的明显,那为什么它会打动那么多的发烧友?无非就是宽松与音乐性,反之,音色的老派却也是我接受不了的。
那么如何在现代的器材中寻找比较完美的东西?有点难!!
作者: 富裕月光族    时间: 2016-10-20 12:19
不像放大器,音箱的技术进步非常大。尤其是音箱的单元、失真率、音箱最难克服的困难是低音重播,目前也被克服了。
作者: myradio    时间: 2016-10-20 12:50
确实扬声器目前指标已经做的很好,但令人满意的音箱还不是很多,特别是在低失真低音还原方面。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k.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