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普罗科菲耶夫难懂吗? [打印本页]

作者: huamanlou    时间: 2010-4-22 09:10
标题: 普罗科菲耶夫难懂吗?
才开始学习现代派音乐,有点感觉,所以和大家聊聊。我听的是李云迪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感觉非常过瘾,整个乐队在咆哮,李云迪好像有点无力招架,钢琴声有时被淹没。呵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22 09:56
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我也听过贝洛夫的,不过是LP。
其实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更加有名,是阿格里奇的拿手好戏。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22 10:01
[attach]8334[/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22 10:01
她在EMI也有录音。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22 10:08
普罗科菲耶夫这些钢琴协奏曲比较注重音响性和音乐性,是现代作品中的热门曲目。

[attach]8335[/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22 10:08
[attach]8336[/attach]
作者: huamanlou    时间: 2010-4-22 10:53
她在EMI也有录音。
shinelb 发表于 2010-4-22 10:01

[attach]8338[/attach]
作者: huamanlou    时间: 2010-4-22 10:53
普罗科菲耶夫:第1、3钢琴协奏曲

巴托克:第3钢琴协奏曲

阿格里奇(钢琴)

蒙特利尔交响乐团/迪图瓦

EMI 22853127

阿格里奇这位当世最特立独行的杰出钢琴家,近来不常灌录新唱片,许多录音都是她的现场演出。这是少数特地进录音室灌录的专辑之一。片中她弹奏自崛起乐坛以来就引人称道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并加录了第一钢琴协奏曲。阿格里奇性格中叛逆和独特的部份,有许多地方和普罗科菲耶夫这些协奏曲相当接近,而她也从马加洛夫和罗斯特罗波维奇那里听到许多关于普罗科菲耶夫的轶事,加深了她在诠释这些乐曲时独特的风格。阿格里奇在还是学生时,就是听着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起床的,她的室友总在她睡觉时就练习这首协奏曲,让她在潜意识里吸收这首协奏曲的各种风貌。日后更因为与马加洛夫这类俄国钢琴家相熟,学得了俄国人的诠释手法。

阿格里奇对普氏第三钢琴协奏曲的熟稔程度,己到了随时要她从睡梦中起来弹奏,她都可以如履平地般的轻易,这首协奏曲已经深入她的潜意识和脑海中,如今她在事隔30年后再度灌录此曲,意义自是非比寻常,显示她已有自信走出她年轻狂傲的阴影,树立成熟钢琴名家的风范。 片中她与前夫迪图瓦合作,另外灌录了巴托克第三钢琴协奏曲。这是巴托克晚年后采取中庸、抒情路线后的作品,音乐题献给他的爱妻,经常流露出温暖的一面。阿格里奇在探索了拉赫曼尼诺夫第三协奏曲后,再探索这首近代最伟大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也自有她不凡的诠释典范。 (里奇)
作者: bach111    时间: 2010-4-22 12:13
普罗科菲耶夫、拉威尔和巴托克的钢琴协奏曲都非常值得听。呵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22 14:29
谈谈几部现代钢琴协奏曲 (旧文)

这次和大家谈谈几部现代钢琴协奏曲。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和巴托克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总的感觉非常美妙。这三部钢琴协奏曲既有相同类似的地方,也有不同和区别。我会凭印象和大家谈谈,有些地方可能记得不是太清楚,错漏难免,请理解。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钢琴协奏曲,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是我的古典音乐入门曲目。这也是我最喜欢的钢琴协奏曲,另外一首是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这两首钢琴协奏曲对后世影响非常大。我在聆听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和巴托克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时,都能找到这两首古典浪漫派钢琴协奏曲对它们的影响。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和巴托克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这三首钢琴协奏曲有相同类似的地方,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传统。例如它们的结构都是快慢快,慢乐章非常类似,尤其是拉威尔和巴托克。拉威尔和普罗科菲耶夫我听的是阿格丽奇和阿巴多的版本,巴托克听的是安达和费力恰伊的版本。

首先谈谈这三部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它们有点类似,可以明显看到贝多芬和勃拉姆斯对它们的影响,所以说,现代作品有很多是根植在传统古典音乐基础上面的。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非常优美,它令我联想到贝多芬《皇帝》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带有某种沉思默想的味道,但拉威尔的色彩更加丰富多彩,幻美万分。而巴托克的第三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令人联想到勃拉姆斯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也就是一个夜曲。这个乐章轻盈精巧,充满幻想,钢琴在轻轻敲击。很平和,很安详,犹如在漫漫夜空,繁星点点。因为这是巴托克晚年的作品,这个慢乐章充满的是对往事的记忆和留恋,非常感人而动听。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和前二者就不同,他的慢乐章是有起伏变化的。

接着谈谈总体感觉。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仍然让人想到他的熟识的节奏感,快乐章仍然非常狂暴而具有野性。而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色彩丰富,仍然保留了传统的优美旋律,当然也带有印象派的风格,但他和德彪西是不同的(以后有机会再谈这个话题)。她的首乐章从虚无飘渺的神秘气氛开始,但总体是生机勃勃的,全曲在第三乐章达到高潮,这部作品非常优美华丽。而巴托克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则继承了很多传统元素。但音乐语言相当现代。在他这部作品里,我们可以隐约看到巴赫的影子,贝多芬的气势,莫扎特的主调音乐。还有德彪西的色彩。总之,巴托克这部作品非常多姿多彩。

很佩服阿格丽奇,她弹的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非常强悍,摧枯拉朽,就像具有某种钢铁意志。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她具有惊人的技巧和不同寻常的控制力。我是听了这两首钢琴协奏曲才真正认识到这位钢琴女皇的真正实力。

相对来说,我觉得听现代的钢琴协奏曲更容易接受,它们和传统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现代音乐初哥的一点体会,让大家见笑了。因为听了这三部作品有所感触,也可以说是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之情,所以写了这些文字。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22 14:36
[attach]8343[/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22 14:38
[attach]8344[/attach]
作者: bach111    时间: 2010-4-22 16:39
才开始学习现代派音乐,有点感觉,所以和大家聊聊。我听的是李云迪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感觉非常过瘾,整个乐队在咆哮,李云迪好像有点无力招架,钢琴声有时被淹没。呵呵。
huamanlou 发表于 2010-4-22 09:10

感觉小李还是支撑不起这部钢协,技巧很好,气势欠缺。呵呵。
作者: brahms    时间: 2010-4-23 06:46
呵呵,学习中。谢谢好贴。什么都应该尝试一下。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23 07:20
感觉学习现代音乐不难,
但要有一定的基础。
可以先学习拉威尔的,
他是承前启后的一位大师。
作者: huamanlou    时间: 2010-4-24 10:25
古典交响曲很通俗易懂。第五交响曲难一些。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24 15:09
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阿格里奇的签名曲目,2002年的现场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wsKKsaHdog/isRenhe=1
作者: bach111    时间: 2010-4-24 18:04
呵呵,这个很精彩。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4-25 14:18
普罗科菲耶夫,呵呵,入门就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开始吧,什么都有了。马泽尔Decca小双张版就很好。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25 16:04
普罗科菲耶夫,呵呵,入门就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开始吧,什么都有了。马泽尔Decca小双张版就很好。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4-25 14:18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25 16:14
(转帖)普罗科菲耶夫及作品

普罗科菲耶夫是原苏联作曲家、钢琴家。自幼从母学习钢琴,5岁试写钢琴曲、9岁试写歌剧。14岁进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钢琴,20岁举行首次个人交响乐音乐会。1918-1936年旅居美国、法国,从事创作和演出,36年回国定居,继续从事音乐创作。
  1947年,获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称号;1943-1951年,6次获苏联国家奖金,1957年获列宁奖金。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25 16:14
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早期(1902-1914)以管弦乐作品和钢琴作品为主,富于青春气息,音调具有俄罗斯民族风格;(2)、旅居国外时期(1918-1936)受西方现代音乐流派的影响,作品的节奏强烈、和声复杂、曲调仍带有俄罗斯悠长的音调;(3)、后期(1936-1953)创作追随国际音乐新潮流,倾向于新古典主义。
  他的作品具有青春的活力、热情、乐观、清晰而富有魅力。二十年代前后的十五年间,他侨居国外,在日、美、英、法、德、比、意、西等国弹奏、指挥自己的作品演出,享有世界性声誉。 回国后选取爱国主义主题,把苏联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放在首位进行创作。先后获得极高荣誉:劳动红旗勋章、人民艺术家,六次获斯大林奖;外国诸多有名音乐组织成员。世界各国艺术界一致认为他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25 16:15
普罗科菲耶夫的重要作品几乎包括各种曲式,主要作品有:
  (1)舞台作品:歌剧《马格达伦》,《赌徒》,《火天使》,《谢苗·科特科》,《三桔爱》,《修道院的订婚礼》,《真正的人》;芭蕾舞剧6部,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灰姑娘》。
  (2)乐队作品:7部交响曲,小交响曲,序曲,交响组曲,5部钢琴协奏曲,两部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电影配乐多部。
  (3)室内乐4首;钢琴曲十几首以及声乐曲多首。
  代表作:交响童话“彼得与狼”;D大调第一“古典”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等。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25 16:15
风格特点
  普罗科菲耶夫自称其作品是四条基准线合作的结果。古典线一方面来自于他对历史元素如古舞蹈的怀缅,另一方面则是他对传统的继承。但这种新古典主义的作品只有一部,就是他的《古典交响曲》。而现代线则彰显他对大胆的和声,不和谐音和新颖的和弦组合的偏好。这些作品已到达调性的底线。第三条线被普罗科菲耶夫称为动力线。他的很多作品有着紧凑的节奏和粗犷的旋律。与之相对的是抒情线。普罗科菲耶夫能够将抒情和恬静的旋律突然带到尖锐强烈的情感冲击之中。另外,他的作品中幽默和讽刺也并不少见。普罗科菲耶夫的管弦乐有着独特的音响,这全赖其独特的配器,例如部分的小提琴和大号齐奏。
  普罗科菲耶夫被算作现代古典作曲家。他还是一名电影配乐人。电影《阿历山大·涅夫斯基》的配乐是电影音乐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他对电影配乐的发展影响甚深,可以说,20世纪末的电影音乐都有着其影子。
  对普氏有影响的两个人分别是马克思·雷格和同学尼古拉·雅各列夫斯基·明雅科夫斯基。前者在1906年访问了圣彼得堡,并以其独特的音乐给普氏留下深刻印象。普罗科菲耶夫和明雅科夫斯基长年保持书信来往,共同讨论作曲等话题。普罗科菲耶夫对他的意见非常重视。可以说,他的作品离不开明雅科夫斯基的支持。而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也以自己别具一格的魅力吸引着往后的听众。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26 03:29
普罗科菲耶夫《罗米欧与朱丽叶》组曲【阿巴多版】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1Mjg4NA==.html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26 06:00
王羽佳 阿巴多 普三钢协完整版,与阿格里奇比比: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wNTQxOTEy.html
作者: bach111    时间: 2010-4-26 06:16
比不过17楼的。
作者: huamanlou    时间: 2010-4-26 07:37
王羽佳都与阿巴多合作了。
培养一个名人在我国不难,
但更应该关心大众的爱乐者啊。
国家应该重视整个民族的音乐普及和教育啊。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26 08:22
普罗科菲耶夫《罗米欧和朱丽叶》

普罗科菲耶夫写作了不少旋律优美的歌剧和芭蕾音乐,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本套唱片中的《罗米欧和朱丽叶》以及《灰姑娘》。

关于罗米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不重复。在音乐发展史上,以这部悲剧为题材创作的交响音乐与歌剧、舞剧将近20余部。普罗科菲耶夫是非常突出的。他选择了芭蕾舞剧这一题材。他在戏剧中删去了许多拖泥带水的情节,而使故事简洁。又充分展示了音乐与舞蹈的表现张力。

1935年至1936年间,普罗科菲耶夫写出了舞剧的总谱。但人们觉得晦涩难懂。作曲家只好把音乐改编成为两个管弦乐组曲和一套钢琴组曲上演。在音乐会舞台上,意外获得了成功。直到1940年1月11日,芭蕾舞剧《罗米欧与朱丽叶》才在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国家歌舞剧院完整上演,并获巨大成功。首演这部舞剧的是前苏联杰出的舞蹈艺术家乌兰诺娃和谢尔盖耶夫。1944年,作曲家又改编了第三个管弦乐组曲。这三个组曲构成了《罗米欧与朱丽叶》的整体,成为一部交响名曲。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k.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