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今天的乐迷真幸福:肖邦钢琴作品集(10CD) [打印本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06:07
标题: 今天的乐迷真幸福:肖邦钢琴作品集(10CD)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7-2 06:11 编辑

[attach]10569[/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06:08
CD編號 : 4803365
演奏者 : 阿格麗希&阿胥肯納吉&阿勞&米開蘭傑里
指揮家 :  
樂團 :  
作曲家 : 蕭邦 Chopin   - 查看所有專輯   
專輯名稱 : 蕭邦:鋼琴作品集(10CD)
Chopiniano Concerto&Nocturnes&Polonaise&Sonatas
音樂類型 : 古典音樂  [CD 鋼琴(家)]
發行公司/日期 : 福茂 2010/6/21
製作公司 :  
內含片數 : 10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06:08
本集收錄收錄蕭邦主要的作品,囊括DG與Philips、DECCA重要鋼琴家的錄音。這些演奏錄音一向是眾人所推崇的經典錄音,多年來一直是樂迷珍藏的唯一標的,如今以低價發行,更顯超值,是愛樂者絕對不可錯過專輯。收錄的作品包括:兩首鋼琴協奏曲、奏鳴曲、敘事曲、練習曲、馬祖卡舞曲、夜曲、波蘭舞曲、前奏曲、即興曲、圓舞曲、船歌、幻想曲、搖籃曲 等。無論是選曲範圍、演奏品質、錄音效果與超低價位,均為空前首選。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06:10
CD1
E minor Concerto No. 1 Piano Op.11
Claudio Arrau (piano)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Inbal Eliahu (conductor)

C Minor Concerto No. 2 Piano Op.21
Pogorerichi Ivo (piano)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Claudio Abbado (conductor)

CD2
Complete Piano Sonatas
Harasiewicz Adam (No. 1 piano)
Martha Argerich (No. 2 Piano)
Emil Gilels (No. 3 Piano)

CD3
Complete Ballad (4 songs)
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No. 1 piano)
Claudio Arrau (No. 2 Piano)
Vladimir Ashkenazy (No. 3 Piano)
Richter Suviyatosurafu (No. 4 piano)

Complete Scherzo (track 4)
Li Yundi (First Piano 1,4 second)
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No. 2 Piano)
Martha Argerich (No. 3 Piano)

CD4
Etudes (Song 24: Op.10 & 25)
Vladimir Ashkenazy (piano)

Etudes three new
Écossaise one 3 Op.72-3, 4,5
D major changes Lullaby Op.57
Harasiewicz Adam (piano)

CD5
Collection Mazurka (No. 1, 2, 5, 7, 13,17, 19, 20, 22, 23, 25, 26, 32, 35, 36, 37, 38, 39, 40, 41, 45, 47, 49 , No. 51)
Harasiewicz Adam (Nos. 1 and 2)
Jean Ruisada Marc (Nos. 5,7,13,17,23,26,32,35,39,40,41 No.)
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Nos. 19,20,22,25,45,47,49,51)
Martha Argerich (Nos. 36,37,38)

CD6
Complete Nocturnes Vol.1 (1 second - 14th)
Daniel Barenboim (piano)

CD7
Complete Nocturnes Vol.2 (15 No. - No. 21)
Harasiewicz Adam (piano)

Collection Polonaise Vol.1 (1 second - 6)
Vladimir Ashkenazy (piano)

CD8
Collection Polonaise Vol.2 (7 second-16th)
Richter (No. 7 Piano)
Ugorusuki (8 Piano No. 16)

- E-flat major Polonaise and Supianato Andante Op.22
Martha Argerich (piano)

CD9
Complete Preludes (song 26)
Martha Argerich (piano)

Complete Impromptus (1st-4th)
Vladimir Ashkenazy (piano)

F minor Fantasie Op.49
Claudio Arrau (piano)

CD10
Complete Waltz (song 19)
Claudio Arrau (piano)

- Major F-sharp Barcarolle Op.60 Martha Argerich (piano)
作者: huamanlou    时间: 2010-7-2 06:53
大腕云集,又一超值大包,而且是极其超值。
作者: huamanlou    时间: 2010-7-2 07:10
大包买不过来了,唱片公司悠着点。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7-2 10:01
本帖最后由 Roseknight_gao 于 2010-7-2 10:04 编辑

太杂乱,不同演奏家你一歌我一曲,且风格迥异,这样会打乱我的情绪,我更喜欢完整性高一点的套装,但是这样的套装即便有也不会很廉价。

而且入选在这部套装里的大部分录音,虽然表面上“星光灿烂”,实际上多数不是第一阵线的演出,只能作为补充收藏;再加上如此杂乱的排版,除非异常低廉的价格我才会乐意购买。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11:03
老弟肯定是喜欢老鲁的准全集。
不过上面这套肖邦是有点鱼龙混杂,
不过唱片公司不可能把全部精华合在一起的。
在质量上,无法与RCA那套那样全部精华尽出。
DG以前也出过很优秀的全集,但价钱很贵。
这套是差些,适合入门吧,估计价钱很便宜。
大包出得有些滥了。呵呵。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7-2 13:20
老弟肯定是喜欢老鲁的准全集。
不过上面这套肖邦是有点鱼龙混杂,
不过唱片公司不可能把全部精华合在一起的。
在质量上,无法与RCA那套那样全部精华尽出。
DG以前也出过很优秀的全集,但价钱很贵。
这套是差些, ...
shinelb 发表于 2010-7-2 11:03


说实话鲁宾斯坦的萧邦准全集我也没有收,我感觉制作不够理想,所以现在尽心尽力的在收鲁宾斯坦大全系列,那个系列制作非常好,并且通过这个系列数量庞大的录音、我发现鲁宾斯坦的萧邦作品并不一定是他最好的录音,所以我前段时间在询问怎样可以上传音频文件,目的就是想让论坛的朋友更宏观的了解鲁宾斯坦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13:36
我记得我那套鲁宾斯坦肖邦准全集买了很久了,我记得很贵的,声音质量也可以。当然去追求质量更好的版本无可厚非,只要钱花得自己满意。不过我现在对器材和音质越来越不够重视了,而最重要的是买大包,黑胶我都很少买了。我更追求没听过的曲目,音质能接受就行了,还好,我对器材播放一般的CD都能接受了,尽管器材很一般。目前古典唱片是买廉价CD比较多。流行唱片还买刻录碟呢。总之,器材暂时稳定了,估计能听几年了,精力主要集中在唱片上面了。上海的1060就有你要找那套鲁宾斯坦大全集,他现在全部听黑胶了,你可以问问他能不能转让一些CD。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7-2 13:53
上海的1060就有你要找那套鲁宾斯坦大全集,他现在全部听黑胶了,你可以问问他能不能转让一些CD。shinelb 发表于 2010-7-2 13:36


我想有全套的朋友一定不舍得单出,冒冒失失的问过去,对方同意或者不同意都会很尴尬的
或许碰到有零星散藏的朋友我才好意思开口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0-7-2 13:54
肖邦全集我只有黑胶的4套全集,鲁宾斯坦、FASARY、阿斯肯纳齐、哈拉塞维契(傅聪那届比赛的第一名)。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13:55
他好像没收齐的,不妨碰碰运气。他不听CD的了。他说过的。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7-2 13:57
本帖最后由 Roseknight_gao 于 2010-7-2 13:59 编辑
我记得我那套鲁宾斯坦肖邦准全集买了很久了,我记得很贵的,声音质量也可以。当然去追求质量更好的版本无可厚非,只要钱花得自己满意。不过我现在对器材和音质越来越不够重视了,而最重要的是买大包,黑胶我都很少买 ...
shinelb 发表于 2010-7-2 13:36


你一定没有想到,我买了这套  只是单纯的不喜欢那套准全集的工艺,从印刷到压片,我感觉好像手指一碰就要氧化一样,我更喜欢类似这样环保装的包子 一来防潮性能也比较好。
哈哈,当然~这套引进版是实在“气”不过才买的;最后一张是阿劳的萧邦练习曲

[attach]10588[/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14:01
肖邦全集我只有黑胶的4套全集,鲁宾斯坦、FASARY、阿斯肯纳齐、哈拉塞维契(傅聪那届比赛的第一名)。
wayned 发表于 2010-7-2 13:54

肖邦黑胶全集我一套都没有。我不是经常听肖邦的。
我只有RCA那套CD。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14:02
你一定没有想到,我买了这套  只是单纯的不喜欢那套准全集的工艺,从印刷到压片,我感觉好像手指一碰就要氧化一样,我更喜欢类似这样环保装的包子 一来防潮性能也比较好。
哈哈,当然~这套引进版是实在 ...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7-2 13:57

没见过哦,是哪些演奏家?我也买引进版的。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7-2 14:08
没见过哦,是哪些演奏家?我也买引进版的。
shinelb 发表于 2010-7-2 14:02


我就这一套引进版,前9CD都是鲁宾斯坦的萧邦录音(大概有协奏曲、夜曲、马祖卡、波兰舞曲、叙事曲、即兴曲以及一些其它小曲目),第十张是阿劳的萧邦练习曲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7-2 14:09
他好像没收齐的,不妨碰碰运气。他不听CD的了。他说过的。
shinelb 发表于 2010-7-2 13:55


你有他邮箱吗?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14:11
买引进版主要看价钱了,没有价格优势就没什么意义了。
国内的引进版估计制作效果差不多。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7-2 14:16
买引进版主要看价钱了,没有价格优势就没什么意义了。
国内的引进版估计制作效果差不多。
shinelb 发表于 2010-7-2 14:11


这套或许还可以,是中唱出版的,价格在90~100之间;但是我不主张买太多引进版,我这个纯属耍赖皮的行为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14:19
我这边引进版卖很贵的,和广州的原版差不多。
有时心血来潮买一张。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7-2 14:27
我这边引进版卖很贵的,和广州的原版差不多。
有时心血来潮买一张。
shinelb 发表于 2010-7-2 14:19


啊呀呀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14:36
现在DG很多引进版的,但价钱没有优势。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2 14:41
其实网上下载无损ape等格式的,用foobar来播放,电脑音响好一点完全可以听。特别对有些唱片试听来说。
流行乐的话mp3也可以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14:44
其实网上下载无损ape等格式的,用foobar来播放,电脑音响好一点完全可以听。特别对有些唱片试听来说。
流行乐的话mp3也可以了。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7-2 14:41

几年前搞过,还刻成CD,后来觉得麻烦,下载时间长,所以没有继续。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2 14:46
时间长,有时候没有种子是个问题。不过我下载就让电脑24小时吊在上面。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14:49
毕竟不是原版,不是太爱惜。可能有点心理障碍。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2 14:51
毕竟不是原版,不是太爱惜。可能有点心理障碍。
shinelb 发表于 2010-7-2 14:49

当然不是终极目的,主要是一些可买可不买的。
听下来觉得好的话我也要去买原版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14:54
very CD有不少好东西。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2 15:00
我的希望是能够出来一种比ape格式更好的音频,能够方便地把LP、CD其它音源接近无损的转入下面类型的东西:

[attach]10591[/attach]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2 15:02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0-7-2 15:04 编辑

然后这台环保又保真的东西放在家最方便的地方。
音箱也来次大革命,做到又小又靓声。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2 15:05
抱歉,这里不是讨论器材的地方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15:05
不过有时太方便了,反而失去了玩的乐趣。
兄台玩HIFI吗?您那部是莲啊。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2 15:06
是啊,这部机器现在很贵的,但可能技术发展的话,价格会降下来。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15:09
数码的东西很快过时的,如果等到她降价,新的东西肯定又出来了。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2 15:12
我贴图不是说我就要linn牌,是觉得这种可能是一种方向。
当然传统器材是绝对不会死的,有我们这么多发烧友在。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15:16
估计总会有两派的,这样才平衡。
一派喜欢简单,一派喜欢玩。
很多朋友现在不是还在玩黑胶吗?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2 15:21
觉得借用肖邦宝地讨论这个不相干的问题不太合适,抱歉。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15:23
这倒没关系,论坛比较自由的,到时再兜回去就行了。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2 15:26
这倒没关系,论坛比较自由的,到时再兜回去就行了。
shinelb 发表于 2010-7-2 15:23

为了表示谦意,我发张肖邦唱片

[attach]10592[/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15:28
几年前有一次去广州,没买那套EMI的科尔托的合集,后悔死了。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2 15:30
那损失太大了,不过这张曲目虽有重复,prelude录音时间早,也很值得收藏。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15:32
贴一张很偏门的,估计没人知道,哈哈:

[attach]10593[/attach]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2 15:33
贴一张很偏门的,估计没人知道,哈哈:

10593
shinelb 发表于 2010-7-2 15:32

至少我不知道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2 15:35
我还有一张霍夫曼的,不太喜欢,给一朋友拿去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15:35
主要是这个钢琴家不出名。多年前和朋友谈起这位钢琴家,也是不了了之。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2 15:38
但有些乐友非常推崇他的肖邦。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15:43
我只有这张唱片。几年前搜索过谷歌,资料极少。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15:49
shinelb 发表于 2010-7-2 15:43

我这张也是很偏门的:

[attach]10594[/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15:50
我还有一张霍夫曼的,不太喜欢,给一朋友拿去了。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7-2 15:35

有些制作的不好的历史录音听了真是受罪。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2 15:53
有些制作的不好的历史录音听了真是受罪。
shinelb 发表于 2010-7-2 15:50

是啊,有一段时间我竟然把“吵豆”声也当成了乐趣,想想真是很变态。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15:54
最近在听大象那张胡贝尔曼的贝小协真是难听。《藏》的历史录音要好。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2 16:07
我听过的声音转录处理最差历史录音之一,还好有其它公司的转录,不然haskil的绝世琴艺要被毁了。

[attach]10595[/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16:10
我历史录音听得不多。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 16:11


俄罗斯钢琴大师史塔曼弹肖邦

(转贴)俄罗斯钢琴大师naum starkman用贝森多夫帝王钢琴演奏的肖邦钢琴曲,音色细腻迷人,节奏自然而变化丰富,触键冷静,扎实,是一张不可错过的好碟 .贝森多夫钢琴采用和斯坦威不同的标准,因此,音色侧重上也有所不同。贝森多夫的声音含蓄,但是极具底蕴。可以很明显地听出是德奥系的声音。贝森多夫最有特点的地方在于低音区域,其在低音区音色清晰而圆润,而且不失浑厚。可以营造一种奇特的音色氛围。不少钢琴家称其为“意境深沉,含蓄不发”。感觉大有“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意思 . 听过贝森多夫的朋友,一定不敢再说什么“最有杀伤力的还是斯坦威那种天生的帝王气质”这样的话。什么叫帝王气?请好好听一听贝森多夫吧!他的高音之靓,可以说是自然、甜美、润泽,基音和低音的泛音都十分突出,低音特别厚实,光是他独门多出来的那四个低音黑键,发出的可不是一般的气概,他显示的英雄气概是真正的王气,无人可比;请记住,贝森多夫的琴声,自1850年以来就约享有“维也纳音色”的美誉,它更因为经受了李斯特的“暴风雨”的洗礼,名扬天下,他最著名的演奏琴290se就称做“帝王”!最华丽、最具特色的顶级珍品之一,琴身的每一个金属部分都由纯金铸造,其考究的用料、精湛的工艺、纯美的音色无一不令世人瞩目。


出品公司:Popemusic

POPE MUSIC

1994年由多才多艺的企业家波普三世(Gene PopeЩ,当过电影导演、音响工程师、广告制作人、赛车手等).与曾任美国宝丽金业务代表的列夫特维奇(Alan Leftwich)在美国新泽西州合作成立了这家以制作音质优异的唱片著称的"波普音乐公司",录制的曲目有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该公司录音时大都是用Cello公司的器材,并常请Cello公司的著名录音师Mark Levinson为其操刀.在唱片的录制中,该公司的理想是要创造最真实的音乐,因此其尽量避免剪辑与人工修饰,这使其唱片的音质自然不同凡响.Pope公司曾与俄罗斯的演奏家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大音乐厅合作录制了不少唱片.
作者: huamanlou    时间: 2010-7-2 16:33
naum starkman还有一张柴可夫斯基《四季》。他的唱片其实是发烧片,艺术价值不太高。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3 02:59
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的经典版本:

[attach]10605[/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3 03:02
naum starkman还有一张柴可夫斯基《四季》。他的唱片其实是发烧片,艺术价值不太高。
huamanlou 发表于 2010-7-2 16:33

[attach]10606[/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3 03:04
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的经典版本:普列特涅夫的著名版本:


shinelb 发表于 2010-7-3 02:59

[attach]10607[/attach]
作者: bach111    时间: 2010-7-3 06:53
太杂乱,不同演奏家你一歌我一曲,且风格迥异,这样会打乱我的情绪,我更喜欢完整性高一点的套装,但是这样的套装即便有也不会很廉价。

而且入选在这部套装里的大部分录音,虽然表面上“星光灿烂”,实际上多数不 ...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7-2 10:01

确实有点乱,叙事曲就由4个人演奏。有一些大师,也有水平一般的。总体感觉还行吧。鉴定完毕。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7-3 23:10
我听过的声音转录处理最差历史录音之一,还好有其它公司的转录,不然haskil的绝世琴艺要被毁了。

10595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7-2 16:07


哈哈,怪不得我不喜欢这版舒曼钢协;但是这张唱片还真是我非常珍爱的,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为了那份纯真 这绝对不是为了与兄唱反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05400010008k1.html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7-3 23:16
广陵散兄点拨了我,原来是转录的原因,怪不得我怎么都听不下去这版钢协;这还是我当年第一张舒曼钢协的唱片呢,害得我一直到现在都不怎么喜欢舒曼钢协。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7-3 23:18
确实有点乱,叙事曲就由4个人演奏。有一些大师,也有水平一般的。总体感觉还行吧。鉴定完毕。
bach111 发表于 2010-7-3 06:53


哈哈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4 14:31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0-7-5 15:11 编辑
广陵散兄点拨了我,原来是转录的原因,怪不得我怎么都听不下去这版钢协;这还是我当年第一张舒曼钢协的唱片呢,害得我一直到现在都不怎么喜欢舒曼钢协。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7-3 23:16

老兄可翻到唱片内第17页,看这篇录音介绍的奇文:
[attach]10677[/attach]
点评:
还没有看到过如此恬不知耻的吹嘘,phillips立体声模拟时代的录音非常好,而历史录音转录却请了这么一帮工程师。
这些转录工程师似乎更象电脑玩家,他们洋洋自得于新发明的“new NoNoise digital noise reduction system”,将它视为珍宝,非将他们痛恨的“surface noise 和tape hiss”除去而后快,完全不顾这些处理对原音音质,色彩,和空间感的极大损害。还颇为武断地下了可笑的结论:“...reduce the noise without affecting any subtlety of the orignal”, 我想除了王婆卖瓜的因素外没有任何东西支持他们的结论。
舒曼的作品以精雕细琢,充满神秘浪漫气息著称,haskil 的演奏更是注重控制音色微弱的变化,触键的力度,这一切都被Phillips 激进的工程师和噪音一起去除得干干净净。使这张唱片里的haskil给人印象暮气沉沉,缺乏灵气。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7-7 10:04
多谢!
作者: 一名矿工    时间: 2016-10-14 22:55
提供资源吗
作者: audiofans    时间: 2020-3-11 13:39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k.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