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说说爵士乐。 [打印本页]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26 23:58
标题: 说说爵士乐。
关于这个题目,其实俺真的很菜鸟,那本菜鸟就先说说俺为什么菜鸟。

都知道过去四川人家家户户淹泡菜,四川泡菜有多种做法:泡三五个小时的,川人形象地称之为“洗澡泡菜”,吃起来爽口,但没底蕴。而一般家户人做泡菜主要有两种用途:其一,如泡姜、泡海椒,泡的时间长得多,半年甚至一年上下都可以,用来做调料用,那是各种川味尤其是鱼香味不可或缺的调料;其二,各种应季蔬菜泡制的泡菜,例如泡豇豆,泡熟以后捞起切成粒同青椒粒一起炒碎末肉,称为烂肉豇豆。这菜极其开胃,用它下面称为豇豆面,呵呵。最简单的,泡菜直接捞出缸,切碎,加点熟油辣子拌一拌,开胃去油腻,那个滋味只有四川人知道,大概也是外出的川人对“家”的思念对象之一。

什么事都得有个特殊氛围,就像四川泡菜一样,出了川怎么也泡不出那滋味来,所谓一方水土是也。尤其那做酸菜鱼用的泡青菜,得一两年时间的老泡菜才能有纯正的滋味,以之入汤,咸酸适度,入口生津。

罗嗦了这么一大推,这与爵士乐有什么关系呢?实在是由四川泡菜我想到了一个词而已,“浸淫”,这可是老酸菜的特质,正宗与否都在这“浸淫”二字上了,所以,说来我对爵士乐缺的大概也就是这俩字!

虽然听爵士的年生也不算短了,但在我大都属于“洗澡泡菜”一般,随性、随意,也从未长时间待在里面沉溺下去,欲罢不能,就让那氛围弥漫在我的生活里一般。说穿了,我对爵士乐其实是缺乏底蕴的。因为没底蕴,再怎么长时间,都基本属于菜鸟一只罢了,虽听得杂、也听得繁,但都浅尝即止,从未有深入的冲动。

因此,诸位看我下面的文字,权当混个眼,别当真,也就是一爵士菜鸟在此絮叨一番浅薄感受而已。如果您觉得还挺新鲜的,那是因为“洗澡泡菜”的缘故,说明您比我还菜!

在开始本菜鸟的爵士闲话之前,先贴几张爵士乐唱片上来:

[attach]11977[/attach]

[attach]11978[/attach]

[attach]11979[/attach]

[attach]11980[/attach]

[attach]11981[/attach]

[attach]11982[/attach]

[attach]11983[/attach]

[attach]11984[/attach]

[attach]11985[/attach]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27 00:19
各位先别纳闷,爵士乐经典唱片那么多,俺为什么独独贴这个系列的图出来?本菜鸟自有道理:对于有心听听爵士乐,但却连怎么下手都不知道的那些比我菜鸟得多的菜鸟而言,这套上世纪八十年代由著名的Verve公司推出的爵士大师系列就是最好的入门唱片,这些个大师几乎涵盖了传统爵士乐的各个层面、各种流派,关键是Verve隶属环球,唱片找起来相对容易很多。这一套唱片收集齐了,传统爵士乐也就了解个大概了,喜欢谁不妨再深入下去,这样免得走弯路,花费不必要的投入。
作者: alma    时间: 2010-7-27 00:26
从Verve开始,从哪里结束? bluenote?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27 00:42
从Verve开始,从哪里结束? bluenote?
alma 发表于 2010-7-27 00:26


alma兄,我还没开始呢,您就开始结束了

不过听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在哪里结束?大概再过两百年也结束不了吧?!
作者: alma    时间: 2010-7-27 00:45
alma兄,我还没开始呢,您就开始结束了

不过听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在哪里结束?大概再过两百年也结束不了吧?!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7-27 00:42


呵呵,音乐不会结束,帖子总有结束。这是我的猜测而已。Verve好,可能是最好的,我喜欢verve。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27 01:43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0-7-27 02:01 编辑

爵士乐的出生实在不怎么样!大名鼎鼎的韦小宝呱呱落地就在妓院,爵士乐也一样。

当年新奥尔良是北美洲最繁忙的贸易枢纽集散地,世界各地南来北往的旅行者、水手、冒险家们都把这儿当成了重要的歇脚地儿,那时的新奥尔良无异于一座寻花问柳的“天堂”。据说当时的市政官叫Story(似乎很稀奇的名字),这厮于19世纪末很开明地主张在城市的某地专辟一块区域出来作为“红灯区”,这主张居然实现了,这块地方后来就叫“storyville”,那时候这地儿大概是北美最大的红灯区了,而且好像还是合法的,呵呵。红灯区里除了酒馆就是妓院,早期爵士乐一大帮子五迷三道的音乐家最爱去的地方就是这个Storyille了,好多人甚至就扎根在那里了,也是,风月场所怎么能少了音乐呢?于是,新奥尔良就成了爵士乐的摇篮!

从新奥尔良走出来的爵士巨星最有名气的大概就是世人皆知的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了!至于早期还有谁,那对我也属于文本意义上的,就不在此赘述了。

[attach]11986[/attach]
作者: alma    时间: 2010-7-27 01:48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0-7-27 01:50 编辑
爵士乐的出生实在不怎么样!大名鼎鼎的韦小宝呱呱落地就在妓院,爵士乐也一样。

当年新奥尔良是北美洲最繁忙的贸易枢纽集散地,世界各地南来北往的旅行者、水手、冒险家们都把这儿当成了重要的歇脚地儿,那时的新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7-27 01:43


念大师,我有一个个人性的观点与兄讨论一下。兄的说法显然是无错的,但是我以为爵士乐最早的鼻祖可以追溯到萨蒂,那位法国简约主义的大师,他经常在酒吧演奏,我现在听来他那些独奏钢琴曲确实很飘忽。据说他演奏的酒吧里经常流连一位年轻的黑人,Monk, 伟大的Thelonious Monk 。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27 02:11
念大师,我有一个个人性的观点与兄讨论一下。兄的说法显然是无错的,但是我以为爵士乐最早的鼻祖可以追溯到萨蒂,那位法国简约主义的大师,他经常在酒吧演奏,我现在听来他那些独奏钢琴曲确实很飘忽。据说他演奏 ...
alma 发表于 2010-7-27 01:48


难道Monk与萨蒂同处一个时代吗?不会吧?

Monk与Charlie Park、Dizzy Gillespie并称咆哮爵士(Bebop)三大悍将,那是上世纪40年代的事,与十九世纪的萨蒂有关吗?

不过我倒是同意萨蒂那儿确实有“爵士”的影子,不过当代北欧爵士乐似乎很多元素更接近萨蒂那种飘忽的神秘感,经alma一点拨,这感觉更强了!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27 02:14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0-7-27 02:17 编辑

Charlie Park、Dizzy Gillespie这两位我曾经一度有那么点疯狂,手头一张Getz & Dizzy Gillespie(也是上面Verve Masters系列其中一张),完全没想到Getz这般温文尔雅居然也能与Gillespie一起狂飙速度!

[attach]11987[/attach]
作者: alma    时间: 2010-7-27 02:17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0-7-27 02:19 编辑
难道Monk与萨蒂同处一个时代吗?不会吧?

Monk与Charlie Park、Dizzy Gillespie并称咆哮爵士(Bebop)三大悍将,那是上世纪40年代的事,与十九世纪的萨蒂有关吗?

不过我倒是同意萨蒂那儿确实有“爵士”的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7-27 02:11


小弟岂敢。我在自己写的现代音乐帖子里谈到了萨蒂对爵士乐的影响(这个帖子随着音乐随想论坛的关闭而失去了)。monk当时能听到萨蒂的演奏,应该是他孩童的时代,我在哪一本书里看到的。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27 02:23
monk当时能听到萨蒂的演奏,应该是他孩童的时代,我在哪一本书里看到的。
alma 发表于 2010-7-27 02:17


真要有这么一段,还真说不定monk的音乐种子正是萨蒂种下的呢。
作者: alma    时间: 2010-7-27 02:29
真要有这么一段,还真说不定monk的音乐种子正是萨蒂种下的呢。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7-27 02:23


呵呵,我向来反对舒存等大师们将音乐史与“德国人那种曲式结构和庄严崇高绑在一起”而且不能松开的论断。法国人那种即兴和潇洒的音乐,我就很喜欢。
作者: alma    时间: 2010-7-27 02:34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0-7-27 02:42 编辑

就爵士乐这段,德国人就歇菜了。那些高举德奥大旗的大师,我看着他们觉得偏执了点。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27 02:38
呵呵,我向来反对舒存等大师们将音乐史与“德国人那种曲式结构和庄严崇高绑在一起”而且不能松开的论断。法国人那种即兴和潇洒的音乐,我就很喜欢。
alma 发表于 2010-7-27 02:29


当代法国的爵士乐也很牛啊!曾经有一盘法国籍阿拉伯人做的电音,那种非常地道的民间元素同最时尚的电音结合的天衣无缝,可惜被我听坏了,再也找不到!

爵士乐大师有一位法国人Michel Legrand我很喜欢!  

[attach]11988[/attach]

这张大师云集的Legrand专辑尤其喜欢!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27 02:42
呵呵,我向来反对舒存等大师们将音乐史与“德国人那种曲式结构和庄严崇高绑在一起”而且不能松开的论断。法国人那种即兴和潇洒的音乐,我就很喜欢。
alma 发表于 2010-7-27 02:29


我觉得两个字可以概括萨蒂以降的法国音乐——品味!
作者: alma    时间: 2010-7-27 02:44
当代法国的爵士乐也很牛啊!曾经有一盘法国籍阿拉伯人做的电音,那种非常地道的民间元素同最时尚的电音结合的天衣无缝,可惜被我听坏了,再也找不到!

爵士乐大师有一位法国人Michel Legrand我很喜欢!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7-27 02:38


他很重要的作品,应该是那首the summer knows。我手上有一张他作曲的管弦乐作品。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27 02:49
就爵士乐这段,德国人就歇菜了。那些高举德奥大旗的大师,我看着他们觉得偏执了点。
alma 发表于 2010-7-27 02:34


对于日耳曼人来讲,爵士乐基本上是异质的,与民族性格格不入。

不过柏林之声的老板是个爵士乐迷倒是不假。
作者: alma    时间: 2010-7-27 02:52
他很重要的作品,应该是那首the summer knows。我手上有一张他作曲的管弦乐作品。
alma 发表于 2010-7-27 02:44


就是这张,不过我对这张音乐评价不高,和声太单薄了。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27 02:59
就是这张,不过我对这张音乐评价不高,和声太单薄了。
alma 发表于 2010-7-27 02:52


没听过Legrand爵士以外的音乐,惭愧!似乎他的电影配乐也很多。
作者: alma    时间: 2010-7-27 03:02
没听过Legrand爵士以外的音乐,惭愧!似乎他的电影配乐也很多。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7-27 02:59


小弟也惭愧,没听过他的爵士。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27 03:15
几年前一哥们去美国探亲,借机去了大都会看歌剧,后来又去了著名的Bluenote俱乐部,我跟他聊天说:要是纽约我只能呆一晚,我会毫不犹豫选择去“蓝调”俱乐部!
作者: haskil    时间: 2010-7-27 13:19
俺是JAZZ菜鸟,曾经在LJ堆里收过一套JAZZ的历史录音。贴出来分享。这是爵士乐早期的录音合集,一套三张,最初是1956年发行LP,后来riverside发行了这套CD版。这套唱片收录了1920'开始的早期爵士乐,某些曲子年代已不可考,30年代和40年代的也有一些,最后一张是50年代的,基本反映了爵士乐发展的历史。
  Track listing
  DISC 1:
  1. Royal Drums of the Abatutsi
  2. Abatutsi Girls' Songs
  3. Lobertina
  4. Street Cries of Charleston
  5. Shuckin' Sugar - Blind Lemon Jefferson
  6. I'm Going to Heaven If It Takes My Life - Rev. J.M. Gates & Congregation
  7. Slidus Trombonus - Sodero's Military Band
  8. Ragtime Oriole - Fred Van Eps
  9. Cakewalk: At a Georgia Camp Meeting
  10. Cascades, The - Scott Joplin
  11. Frog Legs Rag - James Scott
  12. American Beauty Rag - Joseph Lamb
  13. Perfect Rag - Jelly Roll Morton
  14. Atlanta Rag - Cow Cow Davenport
  15. Titanic Man Blues - Ma Rainey
  16. St. Louis Blues - Bessie Smith
  17. I've Got the Blues For Rampart Street - Ida Cox
  18. Around the Clock Blues - Bertha "Chippie" Hill
  19. Risin' High Water - Blind Lemon Jefferson
  20. Big Bill Blues - Big Bill Broonzy
  21. Froggie Moore - King Oliver & His Creole Jazz Band
  22. Pearls, The - Jelly Roll Morton
  23. Big Fat Ham - Jelly Roll Morton's Stomp Kings
  24. Livery Stable Blues - New Orleans Rhythm Kings
  25. Blue Grass Blues - Original Memphis Melody Boys
  26. Cake Walking Babies From Home - Red Onion Jazz Babies
  DISC 2:
  1. No. 29 - Wesley Wallace
  2. Fives, The - Jimmy Yancey
  3. Blue Boogie - Cripple Clarence Lofton
  4. Far Ago Blues - Meade Lux Lewis
  5. South Side Shuffle - Art Hodes
  6. Lone Star Blues - Pete Johnson
  7. Oh Daddy Blues (You Won't Have No Mama) - Johnny Dodds/Tiny Parham
  8. Salty Dog #1 - Freddie Keppard's Jazz Cardinals
  9. Mama Stayed Out the Whole Night Long (But Mama Didn't Do No Wrong) - Barrelhouse Five
  10. Careless Love - State Street Ramblers
  11. Jackass Blues - Lovie Austin's Blues Serenaders
  12. Memphis Maybe Man, The - Doc Cook's Dreamland Orch.
  13. Why Couldn't It Be Poor Little Me? - Mugsy Spanier's Stomp Six
  14. Royal Garden Blues - Bix Beiderbecke/Wolverines
  15. When My Sugar Walks Down the Street - The Original Wolverines
  16. China Boy (Go Sleep) - Charles Pierce Orchestra
  17. Friars Point Shuffle - Jungle Kings
  18. Up the Country Blues - Wingy Manone
  DISC 3:
  1. Harlem Strut - James P. Johnson
  2. Mama's Got the Blues - Fats Waller
  3. Hock Shop Blues - Cliff Jackson
  4. Midnight Stomp - Clarence Williams & His Orchestra
  5. Rainy Nights - Duke Ellington's Washingtonians
  6. Hop Off - Fletcher Henderson & His Orchestra
  7. Sweet Lovin' Mama - Original Memphis Five
  8. Sweet Man - California Ramblers
  9. Stampede - Red & Miff's Stompers
  10. Eccentric - Wild Bill Davison
  11. Yank's Blues - Yank Lawson
  12. Muskrat Ramble - Muggsy Spanier
  13. Weary Blues - Kid Ory
  14. Make Me a Pallet on the Floor - Bunk Johnson
  15. Careless Love - George Lewis
  16. Antigua Blues - Lu Watters' Yerba Buena Jazz Band
  17. Dawn Club Joys - Bob Helm's Riverside Roustabouts
  18. St. James Infirmary - Dixieland Rhythm Kings
作者: 清兵    时间: 2010-7-27 16:20
关于这个题目,其实俺真的很菜鸟,那本菜鸟就先说说俺为什么菜鸟。

都知道过去四川人家家户户淹泡菜,四川泡菜有多种做法:泡三五个小时的,川人形象地称之为“洗澡泡菜”,吃起来爽口,但没底蕴。而一般家户人做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7-26 23:58


念经老大,小的想摸摸爵士的门,看来就先从这个套装下手咯?
作者: jinlei    时间: 2010-7-27 16:28
本帖最后由 jinlei 于 2010-9-12 07:45 编辑

这是我喜欢的jazz男歌手之一Johnny Hartman.他为Impulse公司录制的专辑《John Coltrane and Johnny Hartman》。这张专辑里包括了一系列优美的standards爵士作品,象Lush Life和My One and Only Love这两支至今无人能超越的精彩演绎。
作者: jinlei    时间: 2010-7-27 16:34
他也是Clint Eastwood最喜欢的歌手,电影廊桥遗梦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他有多首歌曲入选,我有他几乎全部的专辑.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27 17:10
念经老大,小的想摸摸爵士的门,看来就先从这个套装下手咯?
清兵 发表于 2010-7-27 16:20


不一定能收得齐,有些已经绝版了,但能收到的大概也还有三十多张吧,祝您顺利!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27 18:38
曾经一度非常迷恋爵士,而且上海是一个非常适合爵士情调的城市。
作者: 清兵    时间: 2010-7-27 21:36
不一定能收得齐,有些已经绝版了,但能收到的大概也还有三十多张吧,祝您顺利!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7-27 17:10


有如alma大师所说,三张足矣 如果能体验到爵士的美的话
我找找去。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28 01:00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0-7-28 03:09 编辑

上世纪20年代新奥尔良的爵士乐队以及乐手们纷纷移居芝加哥,当时最有名的乐队大概要属小号手Joe “King”Oliver组建并领导的乐队Creole Jazz Band了。Creole作为一个专属名词,在当时的美国一些地区专指西班牙、葡萄牙白种人与非洲裔黑人的混血儿后裔,早期很多爵士乐队中克里奥尔人居多,但我不知道Creole Jazz Band中是否也是克里奥尔人居多,不过这不重要。

Oliver在早期爵士乐中享有“小喇叭之王”声誉,一日,他从自新奥尔良来的乐师口中听说新奥尔良出现了一位罕见的小号手,名叫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决心拥有美国最优秀的乐队的奥利弗立即给阿姆斯特朗发了一份电报,要他北上芝加哥加盟他的Creole Jazz Band。据说阿姆斯特朗收到电报时,正在新奥尔良为一次葬礼演奏,听闻能与大名鼎鼎的奥利弗共事,据说阿姆斯特朗高兴的蹦上了天。

之后当他来到芝加哥林肯花园剧场奥利弗乐队的演出现场,听见里面飘出来的演奏时心想:“天哪,我真不知道配不配在这支乐队里演奏。”事实证明他的担忧是多余的,不久以后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即声名鹊起,成为了Creole Jazz Band真正的超级明星!

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法:Creole Jazz Band里有一位女钢琴家叫李尔.哈丁(Lil Hardin,后来成为阿姆斯特朗的第二任夫人),哈丁在奥利弗的乐队中是唯一非来自新奥尔良的成员,她生长在孟菲斯,曾接受过较好的古典音乐熏陶,据哈丁说,她发现这支乐队中的所有人不仅不会识谱,而且也跟本不懂何为调性,这令她惊讶万分!呵呵,这大概也是爵士乐的一大特点,早期爵士乐直至四、五十年代的爵士乐手很多都不识谱,不懂乐理,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拥有惊人的记忆力!阿姆斯特朗就是其中最天才的一员。对此,阿姆斯特朗曾描述道:“我和奥利弗有一手其他任何一对喇叭手都未曾想到过的小招术。当乐队演奏时,奥利弗便凑到我跟前,把活塞(大概是弱音器,爵士乐喇叭手大量使用这玩意儿,迈尔斯.戴维斯就是玩这个的高手!)装在他的喇叭上,吹出一组音符。这就是他要在乐队停顿时所吹的弦律。我仔细听,同时想出我与他相配的弦律。当乐队一定,我的喇叭声部正巧与他的配合得恰到好处,令现场的人叹为观止!”

这一时期爵士乐的风格称为“集体即兴”,而Creole Jazz Band正是这种风格的集大成者。

爵士乐手们习惯称阿姆斯特朗为“老爹”,他还有一个绰号叫“Satchmo”,意思就是“小包嘴”,倒是很形象。阿姆斯特朗对爵士乐的贡献之一就是,他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前即已确立了自己令人激动的演奏风格,开创性的从新奥尔良即兴风格中脱颖而出,确立了爵士史上独奏家的地位!我们可以说他就是这一系列伟大独奏家中的第一人!阿姆斯特朗为人诙谐幽默,乐观大度,加上他煽情的演出风格使得他自三十年代开始就一直非常受欢迎,是一位人气始终很旺的娱乐界公众人物。据说他在五十多部电影中出场亮过像,不仅如此,他还开创了自己独具非凡魅力的演唱风格。直至60年代中期,在Beatles席卷流行音乐天下的同时,他的歌还总能占据排行榜的前十名的高位!五十年代中之前,只有大名鼎鼎的Frank Sinatra能够与阿姆斯特朗的成就相提并论!

说到阿姆斯特朗的演唱风格,有一种技巧是由其首创的,这种技巧叫Scat——一种以嗓音模仿小号与萨克斯演奏的即兴的演唱技巧。由于阿姆斯特朗的大量运用,这种技巧后来也为埃拉.菲兹杰拉德所擅长,而Scat技巧的巅峰人物无疑当属当代爵士、古典怪才博比.麦克菲林(Bobby Mcferrin),后者将之Scat技巧发展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attach]12015[/attach]
Creole Jazz Band群像。

[attach]12023[/attach]
Joe “King”Oliver,瞧这形象真有点克里奥尔人的特征。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28 03:22
顺带在此推荐上面提到的Bobby Mcferrin的几张专辑,曾经有一盒磁带,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一老外手上录的,一人一只麦克风,这厮居然演绎了整部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可惜这录音我十多年来遍寻无着,遗憾!不过,下面的几张已经很厉害了!

[attach]12026[/attach]
Bobby Mcferrin,音乐的口技大师!

[attach]12027[/attach]

[attach]12028[/attach]

[attach]12029[/attach]

[attach]12030[/attach]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28 03:28
[attach]12031[/attach]

这张DVD是Bobby Mcferrin在蒙特利尔爵士音乐节的精彩现场表演,不知现在尚能找到不?幽默、诙谐、妙趣横生的表演,一并推荐给各位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8 10:47
最经典的一张DVD:

[attach]12044[/attach]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0-7-28 18:00
喜欢爵士的不能不提以下人物:
比莉•哈乐黛与埃拉•菲茨杰拉德和莎拉•沃恩
艾灵顿公爵
班尼古德曼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米尔戴维斯
奥斯卡彼德森

哦,对了,像吾辈喜欢古典 不得不提的那就是乔治。格什温!美国伟大的作曲家。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蓝色狂想曲》就是他做得。但是我第一次听到《蓝色狂想曲》的时候发现这不是正统的西方古典乐,而是带有蓝调JAZZ的管弦乐。还有《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JAZZ发展到现在也是五花八门,现在听说最正宗的传统JAZZ是在日本。当时我听到以后很是讶异。发源地在美国怎么会在日本??
话说当时传统JAZZ的确在美国,但是二战以后,人们的生活发生很大变化,ROCK开始蔓延了,到后来POP发展到了巅峰,现在POP应该已经占领80%以上的市场。现在的很多ROCK也好,JAZZ也好,为了能调听众口味都会在里面撒点POP味精。
据说美军二战后在日本建立军事居地,冲绳这个鸟地方,美军很寂寞,很多老美到那里开个小酒吧之类的,高点JAZZ音乐好改善一下军人单调的生活,不然,谁都不能保证会发生富士康这样的事情。而这种地方基本上无南来北往客,除了当地居民,就是老美,和外界交流比较少,这么个地方把传统JAZZ保留下了了。我听了以后频频点头。

所以你现在听戴安娜克劳或者诺拉琼斯已经完全没有holiday和菲兹杰拉德那种味道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啊!

虽然,很久以前尝试过听JAZZ(1996年),但是那时候还是被港台和欧美POP所掩埋,从而没有进入JAZZ的乐园,而真正让我感受到JAZZ魅力的不是别人,其实是自己的年龄,我在2004年在地摊上买了一张打口碟,是oscar peterson的,一直放在CD堆里集灰尘!2006年的某一天,心情很糟糕,随便拿起这张碟放入CD,很多还是单声道的,当第五首出来立体声的时候,那种BASS张力和小号穿透力,加上钢琴点点,带有可闻的模拟底噪。点燃一根烟,慢慢的思绪飘远,融入了!世界就干净了!perfect!

从那以后看了一部韩国电影,有个韩国小骚在俱乐部里唱JAZZ歌曲,非常棒。(当然电影里可能是假唱),后面幕墙上“BLUE NOTE, SEOUL”。上网一搜,哇噻!不可收拾,原来是大名顶顶的blue note!从那以后到现在收了我都记不清的blue note唱片!但是很多还没听过,哈哈,鄙视一下自己!
作者: 清兵    时间: 2010-7-28 18:04
认真学习一下,除了格什温谁都不知道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0-7-28 18:29
认真学习一下,除了格什温谁都不知道
清兵 发表于 2010-7-28 18:04


看来清兵兄几乎不听JAZZ!哈哈

真是可爱! 清兵兄是不是在听M40.1啊??
作者: 清兵    时间: 2010-7-28 18:35
看来清兵兄几乎不听JAZZ!哈哈

真是可爱! 清兵兄是不是在听M40.1啊??
robinwood 发表于 2010-7-28 18:29



是的,完全没有接触过爵士乐。

我常听的是40.1的小弟弟30 robin兄何有此说呢?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0-7-28 21:30
我以前也玩过M30,差点要我小命,就出了。

听JAZZ用JBL带号角及15寸低音单元那叫一个爽字了得。

上次在朋友家听的那个JBL4333A放JAZZ要命哦!
作者: 清兵    时间: 2010-7-28 21:38
我觉得30是很好打理的箱子啊,怎么就给出了呢?我是买的一手,所以不舍得出掉。之前用4430一段时间,确实听爵士很杀人听古典流行我觉得30都很好啊。
作者: 大梁    时间: 2010-7-28 22:45
爵士乐--自由的音乐,我是漫无目的,随意收集,真怀念03年非典时期,在岗顶YLJ多到随意可买到不错的作品,我手上的JBL奥林巴斯和UREI都是播爵士的好箱,换着听,能够大音量少失真的箱才是好音箱,至少能够达到一定的刺激的声压,在暖机的时候放,不用讲究摆位、音场,只欣赏发出乐器的质感、节奏,放纵的嗓音、、、、、令您情不自禁开支红酒——即使是独酌!
作者: 清兵    时间: 2010-7-28 23:07
记得当年4430玩的我一头烟,听什么都难听,唯有听爵士,怎么搭配都好听

奥林巴斯,好箱子!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28 23:12
爵士乐--自由的音乐,我是漫无目的,随意收集,真怀念03年非典时期,在岗顶YLJ多到随意可买到不错的作品。。。。。
大梁 发表于 2010-7-28 22:45


真怀念YLJ时代,我自己的好多爵士乐、欧美流行、摇滚乐、世界音乐、电音都是在YLJ里淘来的。不知广州现在是否还有理想一点的淘YLJ的去处?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0-7-28 23:14
爵士乐--自由的音乐,我是漫无目的,随意收集,真怀念03年非典时期,在岗顶YLJ多到随意可买到不错的作品,我手上的JBL奥林巴斯和UREI都是播爵士的好箱,换着听,能够大音量少失真的箱才是好音箱,至少能够达到一 ...
大梁 发表于 2010-7-28 22:45


梁哥要是再给你点只上等的古巴狗尾巴雪茄,那真是人生几何啊!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0-7-28 23:15
我觉得30是很好打理的箱子啊,怎么就给出了呢?我是买的一手,所以不舍得出掉。之前用4430一段时间,确实听爵士很杀人听古典流行我觉得30都很好啊。
清兵 发表于 2010-7-28 21:38


低频搞不定,非常难听,就高频比较暗比较适合播古典
作者: alma    时间: 2010-7-28 23:28
俺是JAZZ菜鸟,曾经在LJ堆里收过一套JAZZ的历史录音。贴出来分享。这是爵士乐早期的录音合集,一套三张,最初是1956年发行LP,后来riverside发行了这套CD版。这套唱片收录了1920'开始的早期爵士乐,某些曲子年代已不 ...
haskil 发表于 2010-7-27 13:19


老哈也来这里了灌水了?
一年前上海LJ市场包括2046曾经进来一批爵士碟,我当时去看人家开价30一张,我瞧着不少名盘呢,可惜我当初兴趣不在这里,就没有拿,我算算至少在20张以上的名盘。
作者: alma    时间: 2010-7-28 23:39
我比较喜欢爵士钢琴独奏和爵士人声,然后是爵士的钢琴三重奏,爵士小号和萨克斯我接受程度就差点,接受度最低的是爵士大乐队,譬如那个爱灵顿公爵的爵士乐团,我基本听不下去。爵士钢琴的好手很多很多,爵士人声(特别是女生)牛皮人物也可以数出一条街,但是我现在听得多还是那几位,如萨拉、艾拉等。爵士的钢琴三重奏比较雅致,譬如刚才乐友提到的oscar peterson,他家的爵士味道比较足,而不像一些爵士三人组的流行重, 三盲鼠出的一些三重奏也不错。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0-7-28 23:42
我比较喜欢爵士钢琴独奏和爵士人声,然后是爵士的钢琴三重奏,爵士小号和萨克斯我接受程度就差点,接受度最低的是爵士大乐队,譬如那个爱灵顿公爵的爵士乐团,我基本听不下去。爵士钢琴的好手很多很多,爵士人声(特 ...
alma 发表于 2010-7-28 23:39

高见!
作者: alma    时间: 2010-7-28 23:51
顺带在此推荐上面提到的Bobby Mcferrin的几张专辑,曾经有一盒磁带,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一老外手上录的,一人一只麦克风,这厮居然演绎了整部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可惜这录音我十多年来遍寻无着,遗憾!不过,下面的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7-28 03:22


这家伙是个神人,我看过他张罗的一个音乐会DVD,很佩服。我记得我这个帖子是我当初上音乐随想的处女贴,用了音乐会的名字作为帖子标题----------音乐的精神。
作者: alma    时间: 2010-7-28 23:54
这家伙是个神人,我看过他张罗的一个音乐会DVD,很佩服。我记得我这个帖子是我当初上音乐随想的处女贴,用了音乐会的名字作为帖子标题----------音乐的精神。
alma 发表于 2010-7-28 23:51



这场音乐会大师云集,但是最重要的是领略了各地的音乐。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28 23:55
a兄贴的抓图是莱比锡消夏音乐会吧,蒙特利尔现场那张是他一个人的表演,淋漓尽致。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0-7-28 23:56
看到kenndy了
作者: alma    时间: 2010-7-28 23:59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0-7-29 00:19 编辑
a兄贴的抓图是莱比锡消夏音乐会吧,蒙特利尔现场那张是他一个人的表演,淋漓尽致。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7-28 23:55


不知道是否是啊,这家伙确实够神的,指挥一个乐团小菜。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29 00:00
看到kenndy了
robinwood 发表于 2010-7-28 23:56


肯尼迪与这个犹太人爵士音乐三重奏演绎的蒙蒂的查尔达斯舞曲非常精彩!
作者: alma    时间: 2010-7-29 00:00
不知道是否是啊,这家伙确实够神的,指挥一个乐团小菜。
alma 发表于 2010-7-28 23:59


口技大师之名不虚传的了。高潮时他与肯尼迪对飚。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0-7-29 00:02
有DVD卖吗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29 00:05
我给很多“旧富新贵”做过数不清的音乐启蒙欣赏,这张碟每次放这段都很能得到共鸣。

古巴那个人声团体也相当精彩!
作者: alma    时间: 2010-7-29 00:11
肯尼迪与这个犹太人爵士音乐三重奏演绎的蒙蒂的查尔达斯舞曲非常精彩!古巴那个人声团体也相当精彩!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7-29 00:00


确实精彩,古巴那个乐团应该就是著名的“人声取样”
作者: 清兵    时间: 2010-7-29 00:17
低频搞不定,非常难听,就高频比较暗比较适合播古典
robinwood 发表于 2010-7-28 23:15


再说说就该去器材版了吧 我还真没觉得30这箱子难听过呢,呵呵,现在还越听越满意,估计我要求不高
作者: 清兵    时间: 2010-7-29 00:21
看到kenndy了
robinwood 发表于 2010-7-28 23:56


他在EMI的碟我差不多见一张买一张……当然我是说在YLJ里面
现在YLJ很多都搬去大沙头旧货市场三楼去了,不过好货极少,跟原来不能比。还有些高仿版参合在一起卖。乱的很。居然有些什么日本头版二手CD,居然卖的比金海印的正版还贵几倍,还真有冤大头去买。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9 01:03
有DVD卖吗
robinwood 发表于 2010-7-29 00:02

应该就是这张,普罗艺术有的。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29 01:05
D版D9的比普罗的好。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29 01:08
这两张应该是不同的,很久以前看过摇摆巴赫,记不得了。

[attach]12130[/attach]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29 01:43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0-7-29 04:47 编辑

还是接着昨天的部分继续说下去吧:

与Oliver的Creole Jazz Band同一时期的芝加哥爵士乐坛还有两支同样重要的乐队,其中一支完全由新奥尔白人组成的乐团,叫New Orleans Rhythm Kings。另外还有一支同样由更年轻一些的白人乐手组成的乐团,而且几乎是芝加哥本地人。后者对芝加哥风格(Chicago style)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据说这支乐队的成员几乎全部来自同一所芝加哥当地叫着Austin High的高中,因此他们被称为Austin High Gang。

[attach]12136[/attach]
New Orleans Rhythm Kings

[attach]12137[/attach]
Austin High Gang

大概这两支乐队应该是爵士史上最早的白人乐队了,而第一支录音的白人乐队叫原创迪克西兰爵士乐队,当时这支乐队只是拙劣的模仿黑人乐队的表演罢了。

不过这两支乐队并包括Creole Jazz Band在内我都没有唱片,也就是说属于文本意义上的了解而已。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29 02:24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0-7-29 02:31 编辑

解释一下“集体即兴法”:这个词的意思是所有乐师在一定的固定范围内一起即兴演奏。

对爵士乐师来说,“即兴”一词意味着在演奏的同时现编音乐,而音乐部分可以是弦律、伴奏、低音和打击乐器等。但演奏者却又不能完全随心所欲,天马行空。因此,即兴演奏不能超出乐曲的和声与和弦结构的范围(不过,那时的黑人乐队大概也没几个懂什么和声、和弦结构这些理论基础的,大都凭借超人的天赋和直觉去演奏)。在新奥尔良爵士时代,大部分乐师已经广泛采用切分法在统一的节奏行进中进行即兴创作了,我相信那也是出自于黑人天生的节奏本能而创造出来的,这种带着大量切分音的爵士乐具有很吸引人的节奏感,因此被冠之以“摇摆乐”的称谓。

再罗嗦几句,奥利弗的Creole Jazz Band解散后,他去了宾州,后来所组的乐队都因为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打击而没能获得成功,38年,奥利弗死于脑溢血。据说当时他姐姐连为他买墓的钱都没有,新奥尔良爵士伟大的奠基者就如此这般凄惨的撒手人寰了!

而阿姆斯特朗却比奥利佛走运太多,可以说这位爵士天王的成功生涯放眼整个爵士史也没几个人可以比拟。“小包嘴”一生最不走运的时间大概就是12岁时被送进了教养学校,其原因据说是当年的小顽童新年除夕在大街上乱放手枪,呵呵。不过,阿姆斯特朗的演奏生涯也正是始于教养学校的乐队,这样说来他还是幸运的。


更多关于阿姆斯特朗的内容请参看本坛牛仔兄的专帖:爵士乐史上永恒的灵魂人物!http://www.hiendlife.com/bbs/viewthread.php?tid=4720&extra=page%3D1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29 04:05
爵士史上最早的能作曲的钢琴家大概是有“肉卷”之称的Jerry roll morton了。同样也是一位来自新奥尔良的钢琴演奏家、作曲家、编曲者以及乐队领袖,是他在拉格泰姆音乐(爵士乐的前身之一,《海上钢琴师》里与1900PK的那位黑人钢琴手弹的就是典型的拉格泰姆音乐)和Jazz钢琴之间架起了第一座桥梁。

据说“肉卷”能在钢琴上同时演奏两三条弦律,好像能听到小号、单簧管、长号等同时在演奏似的,虽然我没听过“肉卷”的演奏,也怀疑是否真的有那么神,但两三条弦律我相信,巴赫不就这样吗?Jerry roll morton无疑就是爵士乐上的复调大师嘛。

morton领导了很多芝加哥乐队,他们统称为The Red Hot Peppers,这又让我想起了十多年前Grung摇滚浪潮中著名的乐队Red Hot Chilli Paper来,不知该乐队与早期的爵士乐前辈有什么关系?正因为Morton是第一位精通作曲技法的爵士钢琴家,所以他领导下的乐队才能在他的穿针引线下将典型的新奥尔良“集体即兴法”风格演绎得更加出彩。应该说,正是“肉卷”Jerry roll morton的成功尝试才预示了艾灵顿公爵(Duke Ellington)以及Charlie Mingus等的出现,Big Band也才能蔚然成风并大行其道!

[attach]12144[/attach]
Jerry roll morton,是不是很有西班牙/黑人混血儿风采?典型的克里奥尔人。
作者: 清兵    时间: 2010-7-29 09:43
莫非我要重入DVD机乎?这么多爵士还有那么多电影……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0-7-29 15:39
好文,又学到不少知识。
作者: alma    时间: 2010-7-29 23:53
爵士史上最早的能作曲的钢琴家大概是有“肉卷”之称的Jerry roll morton了。同样也是一位来自新奥尔良的钢琴演奏家、作曲家、编曲者以及乐队领袖,是他在拉格泰姆音乐(爵士乐的前身之一,《海上钢琴师》里与1900PK的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7-29 04:05


我有他的唱片,待我回家去翻翻。
作者: alma    时间: 2010-7-30 00:06
还是接着昨天的部分继续说下去吧:

与Oliver的Creole Jazz Band同一时期的芝加哥爵士乐坛还有两支同样重要的乐队,其中一支完全由新奥尔白人组成的乐团,叫New Orleans Rhythm Kings。另外还有一支同样由更年轻一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7-29 01:43


学习了,好贴啊。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30 02:57
学习了,好贴啊。
alma 发表于 2010-7-30 00:06


能得到alma的赞扬不容易啊。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30 03:01
李老师是博导,喜欢思考问题。
作者: alma    时间: 2010-7-30 03:11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0-7-30 03:17 编辑
爵士史上最早的能作曲的钢琴家大概是有“肉卷”之称的Jerry roll morton了。同样也是一位来自新奥尔良的钢琴演奏家、作曲家、编曲者以及乐队领袖,是他在拉格泰姆音乐(爵士乐的前身之一,《海上钢琴师》里与1900PK的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7-29 04:05



Jerry roll morton的唱片我只有这张,大家看出来了这是打口碟,这是我在16年前地摊上找到的。我这张唱片听过的不到一遍,也就是只听过几曲而已,当初我不太喜欢。这张唱片是BMG发行,RCA和EMI的立体声狗可以在唱片封底找到。念大师提醒我了,其实是这个音乐的复调内容,我在16年前还不是古典乐迷,我还不知道立体型的音乐是啥样。我检讨。
作者: alma    时间: 2010-7-30 03:15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0-7-30 03:21 编辑
这是我喜欢的jazz男歌手之一Johnny Hartman.他为Impulse公司录制的专辑《John Coltrane and Johnny Hartman》。这张专辑里包括了一系列优美的standards爵士作品,象Lush Life和My One and Only Love这两支至今无人能 ...
jinlei 发表于 2010-7-27 16:28


inpulse确实是宝库,Johnny Hartman的音乐更是赞。我重新翻出这张碟放进唱机,我想起我15年前的样子了。谢谢您与我一样热爱这个歌手的音乐。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30 03:16
续前:

需要补充一点:爵士一词从何而来?我们如今所理解的“爵士”一词当然指的是一种特殊的音乐体裁,但在上世纪初,“爵士”一词的解释实在与今天大相径庭。该词原初的是“Jass”,来自新奥尔良Storyvelli红灯区的一句话“Jassing it up”,是个带着浓厚的性暗示和淫秽色彩的词汇,因此在公众中属于不雅的词汇而不能被人接受,要知道美国是一个典型的清教徒国家。

美利坚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爵士”这个词是在1913年的旧金山《公报》上,1917年,正是前面提到的白人乐队“原创迪克西兰爵士乐队”(The Original Dixieland Jazz Band)在首张唱片发行时使用了Jazz一词,随后“Jazz”才逐渐流传并普及开来,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1917年实乃爵士乐“元年”。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30 03:25
念经大师将来把这些文字结集出版吧!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30 03:36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0-7-30 03:38 编辑

除Armstrong以外,单簧管演奏家和高音萨克斯演奏家Sidney Bechet是另一位在演奏中展现出Swing风格的音乐家。Bechet的是位精力旺盛并具有很强推进能力的即兴独奏家,其演奏非常富于宽广的想象力。死于59年的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法国度过的,或许法国爵士乐也受到过他的影响。

Bechet的演奏对后世爵士乐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著名的爵士名曲 “Summertime”就是他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作品,他还是高音萨克斯最早的推广人。其后来者伟大的John Coltrane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重新使得高音萨克斯风行起来。Coltrane的名曲“Blues To Bechet”就是向这位前辈致敬之作。

[attach]12177[/attach]
Sidney Bechet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30 03:59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0-7-30 04:01 编辑
念经大师将来把这些文字结集出版吧!
shinelb 发表于 2010-7-30 03:25


NO!NO!NO!我也就是想梳理一下自己二十年的爵士历程罢了。我这人懒,很难得这么去探一下究竟,希望通过写这个帖子的同时也使自己能真正深入“研究”一下爵士乐,也算是对二十年的随性有个交代吧。

其实我写这个帖子也是在参考好几本爵士相关书籍的基础上进行的,只不过,稍微加入了自己的一些“想法”罢了,直到目前均不能算原创,就是编写而已,希望在进行到我所熟悉的环节时再加入更多自己的感受,而那时候可能就很随意了,不值得集结什么的,最多对“极品人生”音乐版尽些绵薄之力吧,能对那些个比我还菜鸟的朋友有些帮助足矣,如果有那么一两位因此而能上路也算是有些安慰了!

同时还希望兄弟您督促,说不定俺哪天一懈怠就没后劲了!我自己也不希望这帖子就如此这般“无疾而终”了!

作者: huamanlou    时间: 2010-7-30 04:18
大师德艺双馨啊,多多指导、提携我们后辈啊!
作者: brahms    时间: 2010-7-30 06:39
念经大师觉得《爵士当铺》这张唱片如何评价,谢谢!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30 16:15
念经大师觉得《爵士当铺》这张唱片如何评价,谢谢!
brahms 发表于 2010-7-30 06:39


嘿嘿,说来惭愧,我居然没有这张大名鼎鼎的天碟。

没有的原因大概就是除了录音超级牛以外对我没什么特别的吧?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30 20:27
[attach]12208[/attach]
念经大师觉得《爵士当铺》这张唱片如何评价,谢谢!
brahms 发表于 2010-7-30 06:39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0-7-30 21:32
12208
shinelb 发表于 2010-7-30 20:27



这张老早就买了,但是从没拆开听过,因为名气太大了!

据说是录音好,在朋友家听的时候,真是一点感觉都莫有啊!
作者: jinlei    时间: 2010-7-31 00:04
本帖最后由 jinlei 于 2010-9-12 07:58 编辑

转贴一下对岸的评论:仿佛黑色丝绸的质感—聆听强尼‧哈特曼(Johnny Hartman)
这几年来,对于爵士歌手一向「重女轻男」的我,渐渐发展出对于男性歌手的欣赏与喜爱。 我的想法很单纯:乐迷如果对于女性爵士乐手的唱腔与技巧相当熟悉,那更不应该错失欣赏男性歌手表现的机会;不论是他们的嗓音、技巧以及歌声所塑造的氛围,男性与女性歌手不但大不相同,而且别有一番风味! 本文要介绍的男性爵士歌手,是以巴里东(baritone)乐器般低沉嗓音闻名的强尼‧哈特曼(Johnny Hartman)。
提到强尼‧哈特曼,绝对不能不提他在Imuplse!唱片公司的知名专辑,尤其是与当时渐渐迈入「前卫期」的萨克斯風手约翰‧科川(John Coltrane)合作的John Coltrane and Johnny Hartman。这张经典专辑于一九六三年进行录音时,科川已经进行音乐探索好一段时间,从他更早(一九六一年)在前锋村(Village Vanguard)的实况录音中,与低音单簧管好手艾瑞克‧朵非(Eric Dolphy)对飙,不难了解科川对于音乐「自由形式」(freeform)的渴求。
John Coltrane and Johnny Hartman
然而,科川在John Coltrane with Johnny Hartman专辑中,出人意表的内敛,不但重拾次中音萨克斯風(tenorsaxophone),而且将他演绎抒情歌曲(ballads)的天分,以一种浑然天成,自然不造作的方式,发挥到极致。 科川在这张专辑中克制地少吹了许多音符。 他将早期受到戴斯特‧高登(Dexter Gordon)影响的闲适(laidback)感,与自我发展的精准穿透力互相揉合,铺设出无懈可击的伴奏景致。
至于哈特曼令人惊艳之处,就是他诠释作曲家比利‧史崔宏(Billy Strayhorn)的作品「写意人生」(LushLife)的功力。 在稀疏几笔的钢琴伴奏声中,哈特曼以宽广的音域带出了一名男子的感伤。哈特曼唱着「妳深刻的笑容带着一抹哀伤」(your poignant smile was tinged with the sadness)时,鼓刷在鼓面上轻轻挪移,萨克斯風制造呜咽的声响,由远至近,渐渐加入,低调陪衬着。 一直等到哈特曼将歌词唱完一遍后,似乎有点等不及地,科川开始释放他的吹奏灵感,与哈特曼的抒情嗓音互为搭接,鼓声则紧密地跟随着音乐进行。 如此一来,听众不但充分领略哈特曼的浪漫歌喉,也享受了科川厚实的萨克斯風质感。
John Coltrane and Johnny Hartman专辑一问世,果然大受欢迎,也让哈特曼的行情水涨船高,表演邀约不断。 同一年,在制作人鲍伯‧席尔(BobThiele)的安排下,哈特曼重回录音室,与另外一批知名的爵士乐手合作,录制了另一张专辑I Just Dropped By to Say Hello,在市场上同样缔造了佳绩。
Just Dropped By to Say Hello专辑中的第一首曲子「Charade」,是一九六三年由史丹利‧铎能(StanleyDonen)执导,当家小生凯利‧葛伦(CaryGrant)(台湾电影公司以前惯常翻为「卡莱‧葛伦」)与「甜姐儿」奥黛莉‧赫本(AudreyHepburn)合演的电影「谜中谜」同名主题曲。这部电影描述一名貌美妇人周旋于各怀鬼胎的男人之间,「Charade」原指比手划脚猜字谜,也是「愚不可及之举」的双关语。 哈特曼演唱这首歌,那种浓郁的抒情感,不疾不徐的语气,在我心目中,绝对可列入爵士男声经典。 在在肯尼‧贝楼(KennyBurrell)的吉他低语与艾文‧琼斯(Elvin Jones)轻柔的鼓点中,哈特曼这样唱着:
当我俩玩着猜字谜时
When we play our charade When we play our charade
像小孩一般摆着姿势
We were like children posing We were like children posing
玩着把戏
Playing at games Playing at games
演出字谜答案
Acting out names Acting out names
猜猜我们演了什么
Guessing the parts we play Guessing the parts we play
噢,我们多么棒啊!
Oh what a hit we made Oh what a hit we made
我们接着一直玩到结束
We came on next to closing We came on next to closing
情侣总是游戏中表现最好的,直到
Best on the bill, lovers until Best on the bill, lovers until
爱离开了这场化妆舞会
Love left the masquerade Love left the masquerade
命运似乎左右着我俩
Fate seemed to pull the strings Fate seemed to pull the strings
我回过头去,妳却早已离去
I turned and you were gone I turned and you were gone
而从晦暗的边远处
While from the darkened wings While from the darkened wings
音乐盒传来歌声
The music box played on The music box played on
伤悲的小夜曲
Sad little serenade Sad little serenade
此曲我心所谱
Song of my heart's composing Song of my heart's composing
仍回荡耳际
I hear it still I hear it still
我将永远
I always will I always will
表现最好,在猜字谜时
Best on the bill, charade Best on the bill, charade
不过是两分多钟的短曲,却已经道尽恋人相恋的情趣与分手的无奈。 萨克斯風手伊利诺‧杰凯(IllinoisJacquet)在第二段时加入,在那摇摆兴味的音符中,杰凯仿佛与哈特曼一同歌唱:「命运似乎左右着我俩,我回过头去,妳却早已离去」,字字句句都是愁。 结尾的部分,哈特曼用漂亮的转音,由高渐低,终至结束。听到这里,我领悟出男性歌手演绎怨曲真正高明之处,是从那厚实的共鸣中,传达悲恋的沉痛,但却绝不可以滥情,否则流于俗套,不但缺乏说服力,也坏了男性歌唱的「表情」。
除了上述两张佳作之外,哈特曼于一九五五年为伯利恒唱片录制的十二吋黑胶唱片专辑「心曲」(Songs from the Heart),也是一张不可多得的早期珍宝。 虽然哈特曼在伯利恒的作品不多(另一张专辑是All of Me: The DebonairMr.Hartman,于一九五六年录制),但笔者认为,要充分领略哈特曼演唱慢板情歌的魅力,「心曲」绝对是最佳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哈特曼为伯利恒唱片录制专辑的时间,正好小号手豪尔‧麦基(HowardMcGhee)也为同一家公司效力,自然成为「心曲」的伴奏主力。 在制作人的安排下,担任钢琴伴奏的是雷夫‧雪伦(RalphSharon),曾是伯利恒当家女歌手克莉丝‧康诺(Chris Connor)的固定班底。
虽说是更早的演出,但不愧是以人声专辑称傲的伯利恒唱片公司,其录音品质是惊人的漂亮,哈特曼在「心曲」中的演唱,无论是嗓音的浑厚、磁性或温暖感,都是一等一,令人赞叹不已。 筆者笔者甚至认为比Impulse!时期的录音更胜一筹!在「心曲」中,麦基阴柔的小号音色则与哈特曼浑厚的歌声互为交缠,塑造出浪漫的氛围。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I Fall in Love Too Easily」一曲中,哈特曼那仿佛黑色丝绸的迷人嗓音,唱着:
总有人可以离开,可以喜爱,或可以接受它
There are those who can leave, love or take it There are those who can leave, love or take it
爱之于他们,只是他们自认为的爱
Love to them is just what they make it Love to them is just what they make it
我希望我也能够这样
I wish that I were the same I wish that I were the same
但爱情却是我最喜爱的游戏
But love is my favorite game But love is my favorite game
单手弹奏的稀疏琴声中,哈特曼以那无可挑剔的,低沉的嗓音作为开场,他显得有点随意,述说着自己的花心与不在乎。然而,接下来哈特曼的语气一转,嗓音突然变得温柔又忧郁,因为他正唱着「I Fall in love too easily,I fall intoofast」,几许自怜,几许自责,低落地倾诉沦为爱情俘虏的心声。
「心曲」专辑中另一首代表作是「I'll Remember April」。乐迷惯常听的版本节奏都相当轻快,但在雪伦简约的钢琴声中,哈特曼把它唱成了慢板情歌:
这美好的一日,持续至夜晚
This lovely day will lengthen into evening This lovely day will lengthen into evening
我们将叹息,向曾拥有的一切道别
We'll sigh goodbye to all we ever had We'll sigh goodbye to all we ever had
然後,貝斯與鼓加入,讓整首曲子的質感豐富起來:然后,贝斯与鼓加入,让整首曲子的质感丰富起来:
那儿我们曾一同漫步经过
Alone where we have walked together Alone where we have walked together
我将铭记四月,我将欢欣
I'll remember April and be glad I'll remember April and be glad
麦基的小号声随后接续,仿佛是音乐的彩笔,在画纸上涂抹着哈特曼的音乐背景,那稀疏几笔,是恋人的耳语,也是爱侣的叹息。哈特曼在这里,加强了语气,故作坚强:
我并不怕秋天以及它的愁绪
I'm not afraid of autumn and her sorrow I'm not afraid of autumn and her sorrow
因为我会铭记四月,还有妳
For I'll remember april and you For I'll remember april and you
然而,这样的故作坚强,终归短暂,即使四月的美好令人难忘,即使坚称自己从不寂寞,就像歌词所说的:
这火将灭入灰烬余光
The fire will dwindle into glowing ashes The fire will dwindle into glowing ashes
因为爱火乍现即逝
For flames live such a little while For flames live such a little while
在那微笑的脸庞背后,是浸满眼泪的枯焦灵魂,是淌着血的心,被剪碎成一片片,丢向无情火焰,旋即被吞噬,消失无踪影。 若不是哈特曼在「心曲」专辑中以慢板方式演绎,我们也无从了解这深刻但却被刻意隐藏的独特情感。
哈特曼将这外刚内柔的特质,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使是将近半世纪以前录制的情歌,如今听来仍然新鲜如昔。
作者: jinlei    时间: 2010-7-31 00:07
本帖最后由 jinlei 于 2010-8-6 02:36 编辑

以上几张淘宝上都找得到.John Coltrane and Johnny Hartman还有复刻黑胶.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31 02:06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0-8-1 01:54 编辑

续前:

虽然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给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爵士乐却反其道而行之(个体例外,比如前面所说的奥利弗)。这时候的人们仿佛需要更多的安慰,娱乐成为了最好的强心针和安慰剂,而爵士乐因为其摇摆风格所带来的舞蹈性和愉悦感正好派上了大用场,基本可以说,这是由美国人受伤的心灵所选择的,因为这个时候的美国佬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多的安慰,也就是需要更多的音乐,更多的娱乐。

人是个怪物,世道越不好却越需要娱乐,甚至反而越需要伤感的流行音乐和歌曲。似乎这样才能让人们有梦可做,才能让人在充满梦幻和童话般色彩的音乐中让神经得以舒缓。这很有趣,黑人就是生活越苦,灵魂的创伤越深也就越需要伤感忧郁的布鲁斯。也许伤感的音乐更深沉吧。我就是越不快乐越要听马勒,神奇的是,越不快乐的时候人的灵性却成长得越快,不是有句话说痛苦使灵魂伟大吗?!这有一定道理。

还是说回爵士乐吧,由于这时候的爵士乐采用了特殊而广泛的切分音以及更加松弛自由的节奏,它也就更加“摇摆了”,这种形式化的改变一直持续到40年代末。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唱片封面上有Swing这个字眼时,大都是那个时代的爵士音乐风尚。摇摆乐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差不多所有的乐队都是由十人以上的乐手组成,所以这个时期的爵士乐也称为大乐队风格(Big Band Style)。

无疑,摇摆乐大概可以说是爵士乐史上最受欢迎和追捧的一种风格,它吸引了上百万爱跳舞的人们,也催生了好多出色的大乐队,Duke Ellington,Count Basie,以及Benny Goodman等。而萨克斯风演奏家Coleman Hawkins和Lester Young,小号手Roy Eldridge等都是那个时代涌现出来的独奏家。

摇摆爵士成为爵士乐史上最受欢迎的少数几种风格之一,主要是由于它包含有如下特征:

1、有相当数量的摇摆乐时代的作品都是有人声演唱的,即使没有演唱的也大都建立在一些听众比较易学能记的歌曲的旋律基础之上的。

2、大多数摇摆乐时代的热门作品中只包含有几个小段落的即兴独奏,有的甚至就只有一小段。

3、这些热门歌曲中的即兴独奏段落很旋律化而且相对保守,比较容易被人接受。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纽约与堪萨斯都是摇摆乐时期大乐队比较集中的城市,而且它们各自代表了不同的风格。Duke Ellington就是是摇摆大乐队最为出名的的先锋人物之一,他们是纽约风格的杰出代表。Duke Ellinton在纽约哈林区的棉花俱乐部的四年正是其大乐队“Jungle-style(丛林风格)”的形成期,是其乐曲创作的起步阶段;

在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之间堪萨斯城也同样汇聚了大批杰出的音乐家,成为纽约之外的另一道繁荣的爵士乐风景线。堪萨斯风格相对于纽约风格要轻松休闲些,拥有更多即兴成分。其代表人物就是著名的贝西伯爵(Count Basie)。

[attach]12214[/attach]
Duke Ellington

[attach]12215[/attach]
Duke Ellington和他的Big Band

[attach]12216[/attach]
Count Basie

[attach]12217[/attach]
Count Basie和他的大乐队。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31 03:41
这张老早就买了,但是从没拆开听过,因为名气太大了!

据说是录音好,在朋友家听的时候,真是一点感觉都莫有啊!
robinwood 发表于 2010-7-30 21:32

这张唱片很有名,但很多资深乐迷并不太认同的,这张碟的卖点可能在于她的HiFi效果。
作者: alma    时间: 2010-7-31 03:50
这张唱片很有名,但很多资深乐迷并不太认同的,这张碟的卖点可能在于她的HiFi效果。
shinelb 发表于 2010-7-31 03:41


类似还有一张叫罗曼酒吧。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31 04:02
封面是怎样的?我没听过。
作者: alma    时间: 2010-7-31 04:02
封面是怎样的?我没听过。
shinelb 发表于 2010-7-31 04:02


明晚我贴上来看看。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31 04:15
好啊,谢谢!
作者: jinlei    时间: 2010-7-31 13:21
续前:

虽然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给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爵士乐却反其道而行之(个体例外,比如前面所说的奥利弗)。这时候的人们仿佛需要更多的安慰,娱乐成为了最好的强心针和安慰剂,而爵士乐因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7-31 02:06

听爵士可从摇摆乐入门.可选的乐队和大乐队歌手很多的.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0-7-31 17:20
《爵士当铺》没买,买了张《《爵士红伶》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8-1 01:46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0-8-1 01:47 编辑

续前:

艾灵顿公爵(Duke Ellinton 1899-1974)是爵士乐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作为最富创造力和多产的爵士乐作曲家,诸位知道他创作了多少首曲子吗?一千多首!这一数量实在是相当的惊人!而作为编曲家,经他编曲以及改编的曲子据说差不多近4000首之巨!!!在此领域他那无远弗届的影响力一直延伸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Duke Ellinton 还是爵士乐最优秀的钢琴家;不用说,他当然还是一位绝对优秀的乐队领导者!

Duke Ellinton充满活力和想象力 的钢琴独奏师承James P. Johnson(1891—1955),后者是大乐队风格来临前纽约著名的爵士乐钢琴家,拥有扎实的古典乐基础并精通拉格泰姆音乐,据说一位神秘的意大利音乐家赋予了他优良的古典乐素养,因此,James P. Johnson曾经创造性地将格里格以及拉赫曼尼诺夫的钢琴曲改编为拉格泰姆音乐。James P. Johnson开创了一种称为“Stride styles(跨越式风格)”的演奏风格,正式这一风格极大的影响了Duke Ellinton,直到晚年,“公爵”还声称自己是Johnson的学生。

而作为一位伴奏者,他发展了一种空隙演奏的手法,构成短小段落融入乐曲整体的演奏框架,对独奏者的演奏进行修饰。

Ellinton写的曲子许多都成为经典之作。诸如“Satin Doll”、“Sophisticated Lady”、“I’m Beginning To See the light”、“Solitude”、“Mood Indigo”等等。几乎每一位爵士音乐家在其生涯中都曾演奏过Duke Ellinton的曲子,并且Ellinton也是被其他爵士音乐家以各种形式致敬最多的作曲家。80年代百老汇有一场名为“Sophisticated Lady”的回顾演出,用来向Duke Ellinton对爵士乐所作的贡献致敬.

作为一位编曲者,Duke Ellinton最为杰出的技巧是能够把握乐手独一无二的个人演奏风格,为乐手量身定做演奏的曲谱。

[attach]12280[/attach]
James P. Johnson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1 02:43
《爵士当铺》没买,买了张《《爵士红伶》
牛仔 发表于 2010-7-31 17:20

《爵士红伶》好像有几集的,哪集好?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1 02:44
大师写得很辛苦,我只能慢慢学习、消化了,一下子跟不上。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8-1 04:10
最近事特多,只能每天抽空写一小点,抱歉。
作者: xiaobei    时间: 2010-8-1 04:38
大师:S版应该是说他跟不上您的思路,我也有很多地方一下子没能搞懂。
不过我丝毫不会怀疑大师的水平。
作者: 清兵    时间: 2010-8-1 07:58
YLJ里面爵士很多,因为没有认识,所以不敢乱买,费事浪费了。
经过试听,收了两张marlena shaw在东京录的专辑。东京现场和looking for love,觉得很好听。但是有些早期爵士,听起来有点嘈杂的感觉,感觉还不能理解,所以也就没有收入。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0-8-1 09:07
《爵士红伶》好像有几集的,哪集好?
shinelb 发表于 2010-8-1 02:43

有多少集就不太清楚,只买了这张。而且好几年前买的,当时这里还没有的卖,还是我跟卖碟的说有这张碟,请他帮我订一张。
[attach]12292[/attach]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0-8-1 09:18
杜克•埃林顿(Duke Ellington 又名爱德华。肯尼迪Edward kendedy,1898-1974)是将爵 士乐领向摇摆乐的一个关键人物。埃林顿的父亲是白宫的一名黑人厨师。父母都喜爱音乐, 埃林顿在他们培养下,成为一名爵士钢琴家。他十七岁开始出道,并领导他的乐队创造出粗 犷的"丛林 风格"(Jungle Style)。是他第一个采用管乐加弱音器演奏的技法,这一创造,使得管乐器 增加了多种音色(如咪咪哇哇…声),听后使人有置身于非洲大自然的森林中之感,故人们称 之为"丛林风爵士".

  埃林顿不满足于少数几个人在那里演奏,他把乐队编制搞得越来越大,各种乐器,象萨克管 、单簧管、小号、长号等,都已不再是单件乐器在那里演奏,而是形成了乐器组,加上众多 的 小提琴和其它乐器,组成了庞大的舞坛乐队。其音响更大、音色更美、表现力也更加丰富了 .因此吸引了许多受过正规音乐教育的演奏家、作曲家纷纷加入他的乐队。于是,爵士乐从 单纯的伴舞音乐,发展成像严肃音乐那样,供人们静下来欣赏的音乐,甚至进了音乐厅。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1 09:20
大师:S版应该是说他跟不上您的思路,我也有很多地方一下子没能搞懂。
不过我丝毫不会怀疑大师的水平。
xiaobei 发表于 2010-8-1 04:38

Yes!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k.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