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王蒙:行板如歌!! [打印本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9 03:07
标题: 王蒙:行板如歌!!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8-9 04:06 编辑

[attach]13052[/attach]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仅供参考。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9 03:10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8-9 05:14 编辑

柴可夫斯基好像一直生活在我的心里。他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

     他之容易接受,是由于他的流畅的旋律与洋溢的感情和才华。他的一些舞曲与小品是那样行云流水,纯洁明丽而又如醉如痴,多彩多姿。比如《花的圆舞曲》,比如《天鹅湖》,家喻户晓,浑然天成。它们令人愉悦、热爱生命。他是一个赋予生命以优美的旋律与节奏的作曲家。没有他,人生将减少多少色彩与快乐!


[attach]13066[/attach]

     他的另一些更加令我倾倒的作品,则多了一层无奈的忧郁,美丽的痛苦,深邃的感叹。他的伤感,多情,潇洒,无与伦比。我总觉得他的觉得沉重的叹息之中有一种特别的妩媚与舒展,这种风格像是——我只找到了——苏东坡。他的乐曲——例如第六交响曲《悲怆》,开初使我想起李商隐,苍茫而又缠绵,绮丽而又幽深,温柔而又风流……再听下去,特别是第二乐章听下去,还是得回到苏轼那里去。他能自解。艺术就是永远的悲怆的解释,音乐就是无法摆脱的忧郁的摆脱。对于一个绝对的艺术家来说,悲怆成全着美,美宣泄着却也抚慰着悲。悲与美共生,悲与美冲撞,悲与美互补。人生苦短,人生苦苦。然而有美,有无法人为地寻找和制造的永恒的艺术普照人间。于是软弱的人也感到了骄傲,至少是感到了安慰,感到了怡然。这就是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的哲学。

     在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既有同样的美丽的痛苦,又有一种才华的赤诚与迷醉,我觉得缔造着这样的音乐世界,呼吸着这样的乐曲,他也是满脸泪痕而又得意洋洋,烂漫天真而又矜持饱满。他缔造的世界悲从中来而又圆满无缺。你好像刚刚迎接到了黎明,重新看到了罪恶而又清爽、漫无边际而又栩栩如生的人世。

     这就是才华。我坚信才华本身就是一种美,是一种酒,饮了它一切悲哀的体验都成就了诗的花朵,成就了美的云霞。它是上苍给人类的,首先是给这个俄罗斯人的最珍贵的礼物。是上苍给匆匆来去的男女的慰安。拥有了这样的礼物,人们理应更加感激和平安。柴可夫斯基都给人的是珍惜,珍惜生命,珍惜艺术,珍惜才华,珍惜美丽,珍惜光明。珍惜的人才没有白活一辈子。而这样的美谁也消灭不了。在火里不会燃烧,在水里了不会下沉。

     也许音乐都是抒情的。但是贝多芬的雍容华贵里包含着够多的理性和谐的光辉。莫扎特对于我来说则是青春的天籁。马勒在绝妙的神奇之中令我感到的是某种华美的陌生……只有柴可夫斯基,他抒的是我的情,他勾勒的是我的梦,他的酒使我如醍醐灌顶。他使我热爱生活热爱青春文学,他使我不相信人类总是像豺狼一样你吃掉我、我吃掉你。我相信美的强大,柴可夫斯基的强大。他是一个真正的催人泪下的作曲家。我相信这与人类不可能完全灭绝的善良有关。这与冥冥中的上苍的意旨有关。

     我喜欢——应该说是崇拜与沉醉这种风格。特别是在我年轻的时候,只有在这种风格中,我才能体会到生活的滋味,爱情的滋味,痛苦的滋味,艺术的滋味。

     真正的深情是无价的。虽然年华老去,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单纯,虽然我们不得不时时停下来舔一舔自己的伤口,虽然我们自己对自己感到愈来愈多的不满……又有什么办法!如果夜阑人静,你谛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你也许能够再次落下你青年时代落过的泪水。只要还在人间,你就不会完全麻木。

     于是你感谢柴可夫斯基.....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9 03:18
[attach]13053[/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9 03:18
[attach]13054[/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9 03:21
[attach]13055[/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9 03:22
柴可夫斯基的父母親及兄妹的家庭
照片, 攝于1848年.
左 1 站着的是柴可夫斯基, 時年8 歳.
The Tchaikovsky family in 1848.
Left to right: Pyotr Ilich Tchaikovsky,
Alexandra Andreyevna (mother),
Alexandra (sister), Zinaida,
Nikolai, Ippolit, Ilya Petrovich (father).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9 03:26
[attach]13056[/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9 03:29
柴可夫斯基 Tchaikovsky(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全名: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yotr Ilich Tchaikovsky 或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22岁时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后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是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国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9 03:30
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其作品也有一定的民族乐派特征。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

柴可夫斯基出生于沃特金斯克 Votkinsk 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由于父亲的反对,进入法学院学习,毕业以后在法院工作。22岁时柴可夫斯基辞职,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成绩优异。毕业后,在尼可莱·鲁宾斯坦(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的邀请下,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9 03:31
柴可夫斯基性格内向而且脆弱,感情丰富,他被认为有同性恋倾向,并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一直试图压制,因此有意见认为这是婚姻破裂的原因。在与崇拜自己的女学生的婚姻破裂后,企图自杀,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外国疗养。这期间开始和一个热爱音乐的俄国铁路大亨富孀梅克夫人(Nadezhda von Meck)通信。后来梅克夫人成为他的资助人,他后阶段的许多作品都是献给这位夫人的。但奇妙的是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当他们十四年的书信往来因为这位夫人宣布公司破产而终止时,柴可夫斯基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独自度过忧郁的三年后于莫斯科去世。他的死疑点重重,官方说法是他喝了带有霍乱病毒的水而染病身亡。但是据后来学者的考证,很有可能是自己服用砒霜而自杀。但是,这都只限于猜测,真的原因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谜。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9 03:32
在音乐创作上,柴可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甚至模仿他的风格创作了一部管弦乐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对于瓦格纳音乐中的一些特性他却很反感,认为瓦格纳过于重视管弦乐队而忽略了声乐,柴可夫斯基主张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歌剧,主导动机只用以描写心理感情等内在方面。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9 03:36
[attach]13057[/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9 03:44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8-9 04:08 编辑

王蒙与柴可夫斯基:

王蒙准备闯进文坛的时候,就觉得非创造一种适合于他的新 文体不可。 写处女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那年,他刚满十九岁。十九岁 的王蒙想,他的小说要和别人写得不一样。他要放弃故事主线,用 一种新的叙述结构。新的叙述结构是什么样子?他还没有想好。 年轻的王蒙很苦恼,脑子里左冲右突,不得要领。但是,没有新的 叙述结构,他宁愿不写。一天,他搞到一张中苏友协文化馆音乐会 的票子。动人的音乐响起来,像神示似的,王蒙突然悟到了:是的, 我所向往的长篇小说就是这样的呀!时而由一把小提琴如诉如 慕,时而是欢快的小提琴齐奏,鼓点、打击乐和低沉的巴松,竖琴过 门,突然的休止符,然后浑厚的大提琴涌上来……抒情而洒脱的新 的小说结构由此诞生,《青春万岁》成功,王蒙如愿以偿。 那是王蒙第一次文体创新。那个故事被他写进散文《音乐与 我》里。在编这个集子的时候,我首先想到音乐,那是他的文学神 祗!除了《音乐与我》,我还选进了王蒙几乎全部的谈音乐的随笔, 他那么沉醉地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不选择音乐,你会觉得对不住 王蒙和王蒙的文学。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9 03:45
对我的这个选择,王蒙同意。 王蒙后来的文体创新众所周知。譬如80年代他的包括意识 流等在内的现代派小说实验,《春之声》、《海的梦》等等,所谓“集束 手榴弹”,使他成为中国文坛一只得意的蝴蝶。上面说的都是小 说,那么他的随笔散文呢? 王蒙说,他所向往的散文,应当比一般共识的散文还要散。为 什么还要散?因为王蒙需要,不这样就释放不出他的全部感受。 他不相信程式有理由束缚灵魂。我想典型的例子应该是他的《凝 思》,那是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思绪和联想,这个集子收进来了,读者 不妨一读。 在王蒙的随笔散文里,惹人注意也特别引人入胜的,便是他的 思辨。那些机智的闪耀,在他的散文随笔中俯首摭拾,像一片绿荫 中斑驳陆离的光斑一样。譬如《躲避崇高》,再譬如《难得明白》,再 譬如《美丽围巾的启示》。你得承认王蒙头脑发达,智慧丰富。他 的新鲜思想像喷泉一般,突突突地往外冒,灵犀飞动,笔走龙蛇,让 你目不暇接又赏心悦目地接受这位语言英雄。王蒙喜欢新鲜活跃 的思想,例如他认为毛泽东早年的诗词写得好,尤其是《沁园春·长 沙》,他赞《沁园春·长沙》新颖的意象和缤纷的色彩实在活跃极了。 当王蒙活跃而深刻的智慧,和他与生俱来的细腻的艺术体贴 结合起来的时候,他的随笔散文便产生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叙述样 式,放射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文化华彩。这里我想特别提到引起文 坛喝彩同时也引起争议的《我心目中的丁玲》。这是走进了一位传 奇女性灵魂里的作品,并被《北京文学》列上1996年全国随笔散文 排行榜榜首。深刻的剖析与真挚的怀念,历史的反思与丁玲个人 命运的沉浮,都那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道是无情却有情。 他最后写道,我“怀着对天人相隔的一个大作家的难以释然的怀念 和敬意,为丁玲长歌当哭”,你读到这里,也许会和王蒙一样,不禁 为丁玲笔下的女性和王蒙笔下的丁玲而翻瓶倒醋,而长歌当哭。 应当感谢中国世界语出版社聪明的策划,一本新鲜活跃的《行 板如歌》献给了读者,也就是说,献给了读者一片光斑闪闪的绿荫, 一道五光十色的喷泉,一种属于王蒙的与众不同的文体和文化华 彩。作为编者,我为这本书感到激动。 崔建飞 1999年新年写于北京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9 03:52
柴可夫斯基-生平经历

柴可夫斯基出生于1840年5月7日,在沃特金斯克 Votkinsk ,一个现在乌德穆尔特共和国的小镇子。他的父亲是Ilya Petrovich Tchaikovsky,一位官办矿厂的采矿工程师,母亲是父亲的3任妻子的第二任,叫Alexandra Andreyevna Assier,一位法裔俄罗斯人。他是歌剧作家,舞剧作家,翻译家Modest Ilyich Tchaikovsky的兄长(大了几十年)。

柴可夫斯基从5岁开始学钢琴,几个月以后,就能熟练演奏Friedrich Kalkbrenner的作品Le Fou。在1850年,他的父亲被任命为圣彼德堡国立大学校长。于是,年轻的柴可夫斯基接受了非常好的基础教育,并且在音乐系主任的指导下,继续学习钢琴。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9 03:53
与此同时,柴可夫斯基和意大利大师Luigi Piccioli相识,后者使他的兴趣从德国音乐,转向了吉奥阿基诺·罗西尼、文琴佐·贝利尼、葛塔诺·多尼采蒂。柴可夫斯基的父亲放纵了儿子对音乐的喜爱,他资助了儿子师从一位从纽伦堡来的知名钢琴老师Rudolph Kündinger。在这位老师的指导下,柴可夫斯基恢复了对德国音乐的兴趣,并且持续一生的对莫扎特音乐的喜爱也在开始在心中萌芽。当柴可夫斯基的母亲于1854年死于霍乱后,14岁的他作了一首圆舞曲来纪念母亲。

柴可夫斯基于1858年离开学校然后进入司法部做部长秘书,不久他就加入了司法部的合唱团。后辞职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9 03:54
柴可夫斯基自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之后,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和声学教授尼古莱·鲁宾斯坦聘请他做音乐史的教师。当时的柴可夫斯基父亲已经退休,经济上颇为拮据,因此欣然接受教职,接下来的十年都全心投入教学和创作。教书的待遇不特别好,仅能糊口而已,但柴可夫斯基从事这份工作能够有很充裕的时间创作,所以在从事教职的第一年就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冬之梦”,但听众反应不佳。没多久,他就因为压力太大又过度工作,在1877年时精神崩溃离开学校。休了一年假后,他尝试回到学校继续教书,但是没多久就放弃,决定退休。在瑞士休养一阵子之后,便搬到基辅与妹妹同住。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9 03:55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8-9 05:18 编辑

1868年开始,柴可夫斯基与俄国国民乐派的成员逐渐走得很近。1869年在巴拉基列夫建议之后,便写了有名的管弦乐序曲《罗蜜欧与茱丽叶幻想序曲》 。但于此后,柴可夫斯基的作曲风格越来越偏向西欧风,而逐渐与强调民族素材及风格的国民乐派渐行渐远。

[attach]13067[/attach]


有一次,柴可夫斯基在莫斯科临阵上场替代指挥他自己的歌剧“女妖”(Enchantress,俄文原文Чародейка,1885年7月),之后便开始常态性的从事指挥工作。克服与生俱来的舞台恐惧症之后,他逐渐开始习惯在舞台上指挥自己的创作,并常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结识不少当时的音乐家。

[attach]13061[/attach]

1891年,柴可夫斯基受邀至美国指挥自己的作品,当年的五月五日,他在卡内基大厅的开幕仪式中指挥纽约音乐协会交响乐团演出。美国一行中,他也演出著名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以及弦乐小乐曲。这首堪称柴可夫斯基最有名的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1874年完成之初受到前同事尼可莱的恶评,也因此一直束之高阁迟迟未演,未料在美国首演却一炮而红,从此成为柴可夫斯基的招牌。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9 03:56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8-9 04:22 编辑

[attach]13059[/attach]

1893年,在首演第六号交响曲《悲怆》九天后,柴可夫斯基死于圣彼得堡的家中。有些音乐学家(如Milton Cross及David Ewen)认为,柴可夫斯基对于死亡早有觉悟,而第六号交响曲正是他写给自己的安魂曲。第一主题之后紧接着快速的弦乐变化旋律以及强而有力的和声,随后出现的常号旋律和前后的旋律都没有关连,此种突兀插入的乐段(non sequitur),一般认为是俄罗斯东正教死者弥撒典型的曲式。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9 03:56
柴可夫斯基死于1893年的11月6日,正好是第六交响曲首演后九天。他的尸体被运至圣彼得堡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的Tikhvin Cemetery,坟墓就在相熟的作曲家亚历山大·鲍罗丁(Alexander Borodin)和穆索斯基(Modest Mussorgsky)的附近。 [1]

大部分当时的学者都认为他死于霍乱,起因是因为喝下受到污染的自来水。但是近几十年来,另外几种理论逐渐流行起来,一般都相信他自杀的可能性很大,有可能是法学院校友会对同性恋的抵制运动导致。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9 03:57
音乐史学家亚莉珊卓欧洛娃(Aleksandra Orlova)在他未出版的“柴可夫斯基点滴”(Tchaikovsky Day by Day)一书手稿中,口头证词做为证据来支持柴可夫斯基死于自杀的推论。他认为柴可夫斯基服用砒霜自杀,所以死亡日期和尸体处理才会遮遮掩掩,产生前后不一的说词。然而,欧洛娃的论点缺乏书面上的证据,因此受到多方质疑,至今柴可夫斯基的真正死因还是个未解的谜。

英国籍作曲家麦克芬尼希(Michael Finnissy)以柴可夫斯基生前的最后几天与死亡为题,作了一部名为“羞耻罪衍”(Shameful Vice)的歌剧。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9 03:58
[attach]13058[/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9 03:59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8-9 04:11 编辑

关于与梅克夫人的友谊

一个对柴可夫斯基更有影响的是一位有钱的寡妇,名叫Nadezhda von Meck。她和柴可夫斯基于1877至1890年间互通的信件达1,200封。在她的坚持下两人从未见面。但在机缘巧合下他们在两个不同场合下偶然地碰上,不过他们没有交谈。她不但提供了一年6000卢布的赞助,亦表达了对柴的音乐事业的关注及其音乐的赞赏。可惜的是这段关系于13年后结束了,原因是她自称破了产。

有人认为她停止资助的原因是因为她发现了柴可夫斯基的同性恋身分,而不是因为破产。不过,她的二女Alexandra(她意外地以文字把她的父亲吓死—她写了一封信告诉父亲说姊妹Milochka并不是他的亲生女儿)在母亲开始资助柴的时候,已经告诉了她柴是同性恋,所以Von Meck应不会因此而停止资助。Von Meck聪明地及极度勤奋地发掘有关柴的一切。有说她对柴可夫斯基一生的感情生活中并不会有女性的存在感到满意。

据说柴可夫斯基被她的突然终止赞助大受打击,更一路消沉。终其一生他亦未能了解 Nadezdha von Meck 终止赞助的原因。他所不知的内情,只在Von Meck家族内流传。他们同时也是受害者,因为他们在死前未能解开所有误会。Von Meck的财政状况比她向外发表的还要差:她的女婿Shirinsky勒索她,威胁要公开他妻子Milochka父亲另有其人的秘密;儿子Vladimir过度挥霍,要求母亲更多的资助。Von Meck的病情益发严重,她染上了结核病,而病毒已经感染到了她的喉头。在柴过身三个月内,她亦因窒息而去世。

另外一个使误会不能解开的原因是 Nadezdha von Meck 的手臂萎缩,使她不能写信。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9 04:01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8-9 04:11 编辑

关于与梅克夫人的友谊(续):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基调建立在民歌和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所以乐曲中呈现出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民间特色,他惯于采用起伏的相对主题,利用音乐形象来表现生活中各种心理和感情状态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主精神贯穿着他全部的创作活动,他主张音乐的美,是建立在真实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基础上的,因此他的作品一向以旋律优美,通俗易懂而著称,又不乏深刻性,他的音乐是社会的真实写照。透过他的艺术珍品,人们不难发现他不仅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而且是一位擅长以音乐描绘心理活动的大师,探索着人生的奥秘。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9 04:03
柴可夫斯基-音乐特征

柴可夫斯基的创作在题材内容上与他同时代的俄国“强力集团”作曲家有很大的区别。“强力集团”作曲家强调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民族史诗,神话传说和俄罗斯风土人情以及异族情调,着重描写民族的整体形象,力求表达民众群体的心愿和向往。而柴可夫斯基则更多
地关注个人的切身体验,竭力倾诉俄国知识分子和普通市民阶层共有的思想情感和内心苦闷。

在艺术风格上,柴可夫斯基的创作同“强力集团”作曲家有明显的差异。 “强力集团”作曲家的创作较多地直接引用俄罗斯农村歌曲或异族的民间音乐素材,音乐一方面具有浓郁的俄罗斯乡土气息,另一方面又往往穿插别致的异国风味。他们的音乐格调,总起来说,较为粗犷和质朴。柴可夫斯基虽然也在一些作品中采用俄罗斯民歌素材,但是他更注意汲取俄国城市浪漫曲的音调和借鉴西方艺术音乐的成果,因此他的音乐既保持了俄罗斯的气质,又能适应更加宽泛的艺术趣味。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8-9 04:04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8-9 05:26 编辑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引人入胜的重要标志是它由衷的抒情性。他说过:音乐创作“纯粹是一种抒情过程,是灵魂在音乐上的自白”。他的创作无论是取材于文学名著,还是来源于个人的生活,都浸透了他亲身的感受和体验。他在选择创作题材时遵循的原则是:“我所经历过或看过的,能使我感动的” 内容。因此他所有的作品,无论是歌剧和交响曲,还是声乐浪漫曲和器乐小 品,都倾注了他丰富而真实的情感。这些情感在音乐中最鲜明和最集中地体现在旋律上。柴可夫斯基是一位旋律大师,他每一不作品的旋律都十分鲜明突出。音调清新悦耳,线条委婉悠长,音域跨度宽广,音流起伏跌宕,这些是柴可夫斯基旋律固有的特色。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震撼人心的力量在于它强烈的戏剧性。他善于把自己对于时代、社会和个人的种种矛盾冲突的深刻体验,通过艺术化的提炼和加工,分别概括为生与死,善与恶,爱与恨,理想与现实,光明与黑暗,幸福与恶运,欢乐与痛苦等对应形象的冲突,并寻找到生动和恰当的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来家以展示。当我们欣赏柴可夫斯基最后三部交响曲,

[attach]13060[/attach]

即第四、第五,尤其是第六“悲怆”交响曲和歌剧《黑桃皇后》等杰作时,心灵受到的震慑真是难于用语言来形容。在这些作品中,柴可夫斯基常常用一个冷酷无情的简短的音乐主题来代表人生道路上的障碍或敌对势力,它同以巨大篇幅描述的正面形象和美好事物形成鲜明的对照。这个主题往往自始至终贯穿在音乐作品中,以此来象征人们在追求光明幸福的过程中,每前进一步,都必须同这个恶势力发生对抗冲突,必须同它进行搏斗,主人公要经历极大的痛苦和折磨,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牺牲生命。正是这种现实的不可调和的对立冲突,构成了柴可夫斯基代表性音乐作品的悲剧性内容。这种来自生活的艺术概括,充分显示了柴可夫斯基所具有的现实主义的艺术魅力。
作者: 凭河临风    时间: 2010-8-9 08:08
王蒙《坚硬的稀粥》这篇小说,影射写法的典范,不知是柴可夫斯基的那部音乐给的灵感。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0-8-10 17:03
唉,看老柴的照片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是个老GAY啊!

不过他的音乐我非常欣赏。

奇怪的是他的作品一问世都不受欢迎,但是过几年又非常火爆。

不解!
作者: jinlei    时间: 2010-8-11 06:16
老柴为什么受欢迎,很多作品旋律优美,富有歌唱性,如题行板如歌!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8-11 13:44
13059

第一主题之后紧接着快速的弦乐变化旋律以及强而有力的和声,随后出现的常号旋律和前后的旋律都没有关连,此种突兀插入的乐段(non sequitur),一般认为是俄罗斯东正教死者弥撒典型的曲式。shinelb 发表于 2010-8-9 03:56


那“咚”的一下是蛮吓人的,第一次听被吓到过,以后每次听都做好准备了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k.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