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是什么欺骗了我们的听觉(转) [打印本页]

作者: 空壳    时间: 2019-3-21 07:20
标题: 是什么欺骗了我们的听觉(转)
https://www.jdbbs.com/thread-8515420-1-1.html
烧了几十年的老法师写的。家电论坛关于线材有用无用的争论仍然很激烈啊。。
作者: 修竹yan18    时间: 2019-3-21 11:58
俗称,,,,,月经贴
作者: 520sea    时间: 2019-3-21 12:52
修竹yan18 发表于 2019-3-21 11:58
俗称,,,,,月经贴

主要是没人能通过吧,不然那些盲听奖金早被领走了。
换电源线的话,其实过段时间换一下那个开始的瞬间是感觉很明显的,但真的进行盲听实验却很难。
作者: rock    时间: 2019-3-21 13:04
陌生系统上进行盲听不容易...但在自己的系统上去盲听就比较简单了
作者: dannyluo    时间: 2019-3-21 13:22
是的,最近把器材的保险丝都换了,刚刚换的时候,感觉提升非常明显。
作者: 平平淡淡    时间: 2019-3-21 16:23
本帖最后由 平平淡淡 于 2019-3-21 22:22 编辑

PK线材,PK听音者.......。
作者: jeffzhang    时间: 2019-3-21 17:48
有时候看看这种帖子也挺有意思的,线材有用无用的争论,除了PK线材,从另一种角度上来说也在PK听音者,嘿嘿
作者: 空壳    时间: 2019-3-21 19:04
家电大神普兰不但否认电源线,还否认数字线,否认数字音源有差异
作者: TRIGON    时间: 2019-3-22 10:03
如果盲听听不出的话,那些所谓换线如换机就太夸张了。

作者: 520sea    时间: 2019-3-22 10:36
空壳 发表于 2019-3-21 19:04
家电大神普兰不但否认电源线,还否认数字线,否认数字音源有差异

数字线影响应该不小吧。譬如AS的那根一千多的usb线就比较明显,当然我觉得是劣化了让声音结构变松散、密度变稀疏,应该倒赔烧友的钱才对,但那会儿俱乐部若干id则说是变“宽松”。
另外,空壳总推荐的klotz线材,我买了根较长的usb线接在器材上,但是信号就不稳定,而换成手头1m的就正常。这里不是说klotz线材不好,而是感觉数字线的长度对声音影响就比较大。

家电普兰的实践和务实态度,个人认为很值得尊敬,但是hifi玩法毕竟多样的,咱们烧友也很少会熟练运用均衡器等专业设备吧。
另外关于电源线,譬如柏林之声077前级(分体电源版),我给它换双皇冠、晶彩终极梦幻等电源线,带来的变化就是隐约的那种,而不像论坛里有某某换art等什么的表现那么明显,这种影响程度个人觉得盲听几乎是不太可能做到10中10的。
但柏林911后级,对电源线就很敏感,比我现在用的909都更敏感,其实个人觉得家电如果搞个柏林911推802d3或莎莎之类的电源线盲听实验,相信会有多的人通过吧。

一点体会,见笑:)
作者: kas2    时间: 2019-3-22 10:47
520sea兄不妨自己试试,我们所认为的往往和事实有巨大的差异。
作者: kas2    时间: 2019-3-22 10:58
128k、320k mp3和wav的测试链接: https://www.npr.org/sections/therecord/2015/06/09/412271433/audio-quality-quiz-results-you-did-slightly-better-than-guessing-randomly
作者: kas2    时间: 2019-3-22 11:16
偌大的家电论坛只有三个人给出了这个mp3和wav的测试成绩,三个都是6中5,两个是反电源线的,一个是八万块盲听测试的挑战者,在挑战者家里搞的盲听万元品牌发烧线vs机线,挑战者惨败。这个挑战者是里面说服力最强的一个,曾经玩过乐队,能听出mp3和wav的区别。 如果听不出上面这个mp3和wav的区别,烧电源线怎么都感觉有点讽刺
作者: kas2    时间: 2019-3-22 11:46
这个更让人震惊 https://www.jdbb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516399&extra=&page=1&mobile=2

从四页63楼开始,很颠覆  http://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40260&extra=page=3&page=4&mobile=2
作者: 空壳    时间: 2019-3-22 15:28
器材盲听率不高于65%   
作者: planck663    时间: 2019-3-22 23:31
kas2 发表于 2019-3-22 11:46
这个更让人震惊 https://www.jdbb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516399&extra=&page=1&mobile=2

...

去看了下那两个贴,实在无语。在盲听大旗下,众位科学人士得出电源线,数字线无用论,并还更进一步音源,功放也无用论,只要弄好音箱就行了。
与其观点不符的都是受从众暗示的受骗上当者。
幸好还有极品人生论坛一方净土,幸甚!幸甚!
作者: znd06    时间: 2019-3-23 06:29
      有用无用相对天价与常规而言,与其搞几万十几万的电源线,听个模棱两可的效果没啥实际意义,只是显示主人财大气粗。如果器材本身声不正,即便截断电源来线加入金疙瘩也白瞎。电源方面不仅是一段线的事,有其专攻,不花大价钱就可弄好。
      信号通路的线材影响更实际,但绝非高价就好,要实际对比试听,合适即可。
      线材影响的层面大致是清晰度、平衡度、动态力度方面,对音型失真无能为力,而电声要害恰恰在此,多数挑剔的烧友反而对此木然没感觉,是否真懂声音?难说。

作者: rock    时间: 2019-3-23 07:30
“盲听大旗” ... 颇具蛊惑性 ..看来玩音响也得有点批评性思维才行.
作者: kas2    时间: 2019-3-23 13:01
rock 发表于 2019-3-23 07:30
“盲听大旗” ... 颇具蛊惑性 ..看来玩音响也得有点批评性思维才行.

盲听是经过检验了的科学手段,音响展多届盲听大赛的成绩摆在那里,开盘黑胶CD等音源、音频格式、信号线都有百分百的正确率,所以否定盲听不合适。
作者: 不倒翁    时间: 2019-3-23 13:14
盲目地否定盲听确实不合适,但是盲听的前提两个:一是其他的器材在一个比较和合适的素质档次,二是盲听的动机是鉴别比较不同的声音特点,而不是什么哗众取宠,夸大其价。
作者: kas2    时间: 2019-3-23 13:18
不过盲听冠亚军基本都是专业音频从业者,人家靠技术和耳朵吃饭的。而40岁以上的普罗大众,很多人13kHz以上都听不到了,能听到15kHz的都是极少数,这是个很残酷的事实!
作者: jeffzhang    时间: 2019-3-23 15:52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鉴别声音也是需要学习和训练的,不掌握诀窍,成功率肯定不会高。盲听其实不需要去辨别好不好听,只要抓住各自不同的细节差别可以了。
作者: jeffzhang    时间: 2019-3-23 15:55
此外,判别声音不是靠耳朵,而是靠大脑,耳朵只是一个声音传感器。只要大脑皮层能做出反应,耳朵听没听到根本不重要,所以,就像有些发烧友说的,脑放无敌
作者: bird    时间: 2019-3-23 18:41
就线材,器材好不好,有没有用,用过的不会否定他带来的改变,音响系统,百家齐放,存在既代表他的合理性。不管是从性能还是外观来说,总有他的可取之处,希望极品人生论坛还有一翻静土,
作者: SPETR    时间: 2019-3-23 19:03
本帖最后由 SPETR 于 2019-3-23 19:04 编辑

那个电工不仅否认线材,还推荐烧友要买有源音箱,因为有源音箱是专业的,无源都是家用的。他还否定扩散板的作用,鼓吹听音室要做强吸音。好一个不安分的电工。
作者: jerry665    时间: 2019-3-24 01:38
本帖最后由 jerry665 于 2019-3-24 01:58 编辑

不同材质、不同做工的线材声音肯定有差别。一套系统如果说插上任何用料好、做工讲究(通常价格也高)的线材,真的与晾衣架线、电饭锅线没差别甚至更难听,这套系统的准确性还可信吗?
兜兜转转折腾音响这么多年,对贵价器材已经比较谨慎,但是所谓便宜又大碗的器材,我更相信自己没有那个福分找得到。
老话说得好“一分钱一分货”。提防被贵的骗,更要提防被便宜的骗。
作者: rock    时间: 2019-3-24 12:22
不倒翁 发表于 2019-3-23 13:14
盲目地否定盲听确实不合适,但是盲听的前提两个:一是其他的器材在一个比较和合适的素质档次,二是盲听的动 ...

并非否认盲听,但“盲听”需要科学理性的程序..另一方面,“盲听” 并非是高人一等的音响评价方式...
作者: 不倒翁    时间: 2019-3-24 12:34
楼上的想法,完全赞同!
作者: 空壳    时间: 2019-3-24 13:16
线材我不一定能盲听的出来。。但是可以感受出来,这需要时间。一些细节变化长时间就能感受的到。
作者: 空壳    时间: 2019-3-24 13:18
一瞬间反复拔插盲听其实并不科学。。。因为线材插上后往往要几十个小时才能进入状态
作者: bird    时间: 2019-3-24 23:24
音响这个东西,的确很多现在没有办法完全解释的东西,数字监听派所谓的数字代表一切只是音响中数据的一部分。不要说器材的作用,就是线材的作用都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东西,论坛这么多大佬,这么多高级器材,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作者: bluehigh    时间: 2019-3-30 21:19
专业人士基于实证理论不可厚非,貌似线材音色差异科学界还没完全研究透啊
作者: jogo    时间: 2019-3-31 09:00
盲听是个筐,啥都往里装。

初哥最容易被忽悠的反而是所谓“盲听”
作者: zsxsj    时间: 2019-4-7 23:18
本帖最后由 zsxsj 于 2019-4-7 23:26 编辑

赞同你的观点,可能几十年前玩音响时年龄关系耳朵已经对某些频率失去感受能力,也许是天生反应迟钝,对器材、线材的细微变化反应有点迟钝不说,就是口感我同样"迟钝”比如盲测“抽几种价格相差悬殊香烟都不能马上分辨,但抽了半包或几包后会突然发现价格比较低的有些不堪入口感觉,没有立即能分辨不代表没区别,不同材质、制作方式的线材对音箱系统音色、三频、空间感影响肯定有,至于变靓还是变哀见仁见智没有绝对好坏,还有系统特性的搭配因素,因此线材对器材主要搭不搭、喜欢不喜欢关系,当然价格高昂的线材对视觉也是一种享受,这点也很重要
作者: diala    时间: 2019-4-8 18:12
本帖最后由 diala 于 2019-4-8 18:18 编辑

怎麼從家電戰到這裡.......

我個人幾乎不玩線材。主要沒有方法論。最好能有一堆可以直接接上試聽然後購買的,但似乎音響的生意不是這樣做的。所以作罷。

不過,盲測是否是個客觀的方式,去判定聲音真的聽得出有差異?我持非常保留的態度。

都不提認知層面,人的知覺敏感度與注意力,受非常多直接間接輸入的訊息影響。連環境溫度,背景噪音,再再都會影響人們當下的判斷。更多的時候我們是靠動態的方式精細的微調而能得出修正後的正確性,譬如F1賽車手高速過彎,除了練習時帶來的身體感覺,更多來自大腦與身體不斷的聯繫,而讓其實那怕過同一個彎,但兩次經過時的條件完全不一樣(有水漬,胎壓與溫度,等等等),都能正確的過得去。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正確而準確的持續判斷力,更多的時候來自大腦與身體整合修正的結果。

所以在所謂同樣環境下的盲測,這一刻聽得出來下一刻就聽不出來了?太正常了。很可能只是那瞬間想到甚麼或被甚麼影響,注意力不集中了。而且往往你的身體/大腦不會告訴你其實有注意力的差異。

這點專家會比正常人來的好。但也只是比較好而已。遠沒有機器好。

這些實驗在過去的一百年,於心理學/知覺或認知科學早就不知道反覆論證幾次了。補充一下我的認知科學博士是在哈佛拿的,雖然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但這些理論的專業基本還是具備的。


作者: 蓝莓    时间: 2019-4-10 10:14
音响买来听的,盲试不能分辨,说明意淫的成份很大。当然好的器材、好的线做工好,视觉享受更完美、心情好,音乐也好听了
作者: li57ning@scnu.e    时间: 2019-4-12 16:13
咸菜,不光是视觉的效应,更有听觉的效应。意淫是很难去的这些效应的,除非你是被意淫者。
作者: li57ning@scnu.e    时间: 2019-4-13 15:37
咸菜,不光是视觉的效应,更有听觉的效应。意淫是很难取得这些效应的,除非你被意淫了。
作者: wmzb    时间: 2019-4-20 23:05
历来认为电源线就是骗人的
作者: 千里独行者    时间: 2019-4-21 09:15
有道理,有些问题科学无法更明晰。
作者: 千里独行者    时间: 2019-4-21 09:20
确实,好多事情无法用科学道理解释清楚的

作者: 千里独行者    时间: 2019-4-21 09:22
玩好自己的器材,高兴开心是目的。
认为线材有用就玩,没有用就不玩,争论说服谁没有必要。
作者: ttf0079    时间: 2019-4-23 21:37
觉得有用就升级线材,觉得听不出区别就不玩线材,大家相安无事,毕竟音响是给自己听的,你管那么多闲事干吗。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19-4-27 17:08
在自己的系统,听自己的cd,10几秒钟即可分辨不同电源线的声音。否则,怎么可能测试几百个线材设计方案,选出最满意的声音呢! 我在金沙洲,欢迎烧友带电源线来盲听测试。外地不信电源线的网友,也可以联系我,寄线给您自己听。
作者: wwwping2011    时间: 2019-4-27 19:44
不同的电源线,导致不同的声音,为什么?什么原因?有文章/帖子解答这些疑问吗?谢谢!我想学习一下。
作者: SPETR    时间: 2019-4-27 20:41
本帖最后由 SPETR 于 2019-4-28 12:40 编辑

涉及材料学的不同分支。比如量子霍尔效应、超导、高频集肤现象等等。
常听到西方的“技术封锁”这个短语,其实很多封锁都在材料领域。同样一块钢,能让它变软,也能让它变硬,什么方法?答:热处理+锻造。都不用提合金,仅仅一个热处理就能让同一块钢硬度、韧性像百变龙一样百般变化。
世界本来就充满了玄妙,电工不懂很正常,都懂了,诺贝尔奖发给谁去?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19-4-28 11:05
wwwping2011 发表于 2019-4-27 19:44
不同的电源线,导致不同的声音,为什么?什么原因?有文章/帖子解答这些疑问吗?谢谢!我想学习一下。

前几年,我在论坛发过相关的帖子。

http://hiendlife.com/x1/forum.ph ... mp;extra=#pid403873

-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19-4-28 11:06
本帖最后由 镁声绕梁 于 2019-4-28 11:10 编辑

后来我在不同的帖子中又有更深入的分析,并把我的研究成果用来指导线材的设计,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效果。请搜搜我的帖子汇总。

[attach]193991[/attach]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9-4-28 23:14
个人对线材盲听的一些看法:一、线材肯定有用(包括正面和负面),肯定带来音色的变化(包括你喜欢和不喜欢),原因是不同的线材有不同纯度、粗细、股数多少的铜,还有不同的缠绕方式,绝缘材料。。。这样的排列组合后有万千种个性的线材!二、系统、环境、软件的熟悉程度、系统对线材的敏感度会严重影响判断者的准确性。三、因为音乐是一种流动性的,摸不着,看不见的抽象效果(随便想的词,才疏学浅的我也找不到容易理解又简单的词),A与B的声音效果比较,远不能像两幅照片静止在同一个显示屏内慢慢AB比较色彩、对比度、清晰度、光影、层次。。。容易。个人认为人对复杂声音的记忆非常不牢固,非常不清晰、非常不全面、甚至非常不肯定。
       所以,若果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发烧友,在自己熟悉的空间、系统、听自己熟悉的软件,通过ABA或BAB这样短时间,少次数的盲听线材,其中一条A是自己用了较长时间的线材,这样的盲听我相信准确率会比较高。其实这样的游戏自己也玩过,基本都可以猜对的!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k.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