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289934

查看

1023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Jwang

277#
发表于 2014-4-6 10:21: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4-4-6 12:13 编辑

阿杰,我对你你建议是回到技术讨论上来,这样下去不行。如果你认为你可以用仪器来调VTA,欢迎来实际演示一边。只是攻击人家,自己又拿不出如何来做。VTA的调节已经很明确的了。我希望你可以拿出你用仪器调节的方法,否则的话就毫无意义。

作为我个人,我是非常崇敬言论自由, 故我的容忍度是很宽的,甚至有人认为太宽松。但这不是没限度的。希望今后的发言要有意义。

使用道具 TOP

278#
发表于 2014-4-6 10:36: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4-4-6 10:37 编辑
SRA的重要性我前面已经比喻过了,你还敢引用5度之内没有区别,可见连原理都没弄懂。
用5张即使内容完全相同的底片重叠在一起投影出来,如果还敢说差别不大的话,不敢说你是瞎子,最起码也是高度近视。

五度是他在网上说的。我并没有表示反对或赞成。这涉及了听感,我不愿多讨论。听感是无法来证明的。从我个人来说,我倾向不同意他的5度没差别的说法。他是电子工程师,他们往往是不相信发烧友的听感的。当然,在这同时我不同意某些烧友在换200克和150克的唱片时说要调VTA。VTA也没有这么敏感。

使用道具 TOP

279#
发表于 2014-4-6 13:07:18 | 只看该作者
赞同J版所讲,大家回归技术讨论...VTA/SRA的精确调整(达到阿杰讲的理想状态)只是一种理想,实际上, 碟片的不同或形状稍有点变形,厚度不同...即使同一张唱片, 唱片平面也不是100%的水平...

点评

“ 关于唱片厚度及表面平整度 ” 说到点子上了,这方面的事儿可视是否需要而议。  发表于 2014-4-6 16:47

使用道具 TOP

280#
发表于 2014-4-6 19:04:54 | 只看该作者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21456.aspx

大家不妨讨论一下...

使用道具 TOP

281#
发表于 2014-4-6 21:33:1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不妨讨论一下...
rock 发表于 2014-4-6 19:04



是篇好文,巳下载

点评

对比你以往那些误导人的观点,脸红了吗?  发表于 2014-4-6 22:18

使用道具 TOP

282#
发表于 2014-4-6 22:14:19 | 只看该作者
赞同J版所讲,大家回归技术讨论...VTA/SRA的精确调整(达到阿杰讲的理想状态)只是一种理想,实际上, 碟片的不同 ...
rock 发表于 2014-4-6 13:07


我敢说许多人在唱盘偏离水平5度以内听不出区别,而且也有许多唱片不平整,是否意味着调整水平也不需严谨或者不需要调水平呢?
关于唱片不平整以及唱片厚度不统一整个问题是有方法解决的,问题是理解水平没到那个境界,多说无谓。


使用道具 TOP

283#
发表于 2014-4-7 00:50:57 | 只看该作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楼上二位这不是切磋武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便可。

使用道具 TOP

284#
发表于 2014-4-7 01:24: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4-4-7 10:08 编辑

阿杰讲:

对比你以往那些误导人的观点,脸红了吗?

看来你还是要引回侧滑力。好,我奉陪。

这是你的图和你的观点。

零距没侧滑;负距是向外侧滑。故超距导致侧滑。支点臂在唱片正常的循迹过程中,所产生的向心侧滑力是由超距造成的.



下面是我的观点和图。
超距有侧滑是没有异议的,不用讲的。而你的推论是零距没侧滑;负距是向外侧滑。故你说超距导致侧滑。

现在我证明了:零距上有侧滑,负距上有侧滑,
,
超距不导致侧滑


这是这文章中的超距和侧滑的关系图。上面的红线是我加的。
加这些红线的意义我将会说明。




实际上思维敏捷的朋友一看这红线就可以看到我的图和他的图是配合的完美无缺。


在零距的情况下,即S1,存在侧滑力。大致为0.1克。在负超距的情况下,即S2和S3都存在侧滑力。各自的侧滑力都小于0.1克。在负距的S4上,此时侧滑为零。负距的距离大致为0.2英寸。

再看下图,按我观点是图中的红线,也就是说是符合人家测试的关系式的。而按阿杰的观点,超距为零时,侧滑为零,在图中是蓝线。也就是说这蓝线必定交于零点。这是不符合人家测试结果的,也错误的。





我的图表明了侧滑相对超距在唱片上的分布。他文中的图表明侧滑相对于超距在力度上的变化。

理解这点非常重要。理解了也就可看到我的图和文中的图配合的是如此完美无缺!(我从来发贴不用表情的。这里太完美了,忍不住用一个)

阿杰讲讲看,我误导了什么?还是你讲错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85#
发表于 2014-4-7 01:47:54 | 只看该作者
我把题目更新了。在最后我将详细地再介绍侧滑的调节。

点评

J版 最好能把那篇文章找到,完整地翻译一下...  发表于 2014-4-7 10:22

使用道具 TOP

286#
发表于 2014-4-7 10:24:56 | 只看该作者
为了保持讨论的一致性,我希望可以看英文的朋友都可以看下原文。以免听我一家之言。原文可下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要看懂不容易....还是等你的中文说明..  发表于 2014-4-7 10:33

使用道具 TOP

287#
发表于 2014-4-7 10:27:23 | 只看该作者
J版 最好能把那篇文章找到,完整地翻译一下...


文以找到,过几天我来翻一下。

使用道具 TOP

288#
发表于 2014-4-7 20:56:50 | 只看该作者
阿杰/阿张, 还是回归技术讨论啦....无论对错,只要认真讨论,就有价值,就是造福网友...
rock 发表于 2014-4-7 18:05


不是不给面子你R兄,而是不忍心看到大家被许多似是而非的观点所误导。
关于侧滑力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唱针受到来自切线方向的摩擦力所带动,这很久以前就已经说过并且通过实验论证过。
有人想掩饰自己的无知,搞出了一个令人莫名其妙的图、说了一大堆废话出来,妄图想模糊切点和切线这个概念,结果就更显无知了。
R兄应该还记得当时我让他分别画出S2、S3、S4到中心点的连线,看看他们是否处于切点和切线吧?
时至今日还旧话重提,我看是不必了。
如果真还没弄懂的话,也没有意思继续探讨下去,因为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说了也白费。
如果是在找茬的话,根本也不需要理会,大家看得明白就是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7-5 04:33, Processed in 0.067824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