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烧友搭配 › 查看主题

196130

查看

987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zwmm

121#
发表于 2010-5-10 15:53:51 | 只看该作者
之前我曾耐心地劝过他主人:很好的线不要去换头,换了头后很精妙的平衡必然会打破。,开始朋友在我的劝说下已经摆休,但一外地朋友一天拿着同样一幅但换过wbt银头子的g6rca线过来,情况就发生朔转。

使用道具 TOP

122#
发表于 2010-5-10 19:01:31 | 只看该作者
rock兄,ml336的电源线我已换成了onis的天王电源线《要拆开才能换,把机内螺丝松开就行。将拆了头子的电源线伸进机内就能搞定》。
zwmm 发表于 2010-5-10 14:00


谢谢指导,等哪天有空换条Monitor 1上去试试..

使用道具 TOP

123#
发表于 2010-5-10 19:08:46 | 只看该作者
电源线的接插头对声音的走向大不大,而墙插包括排插拖把一类应怎样合理应用,如直接在电表下垃专线给前端后端用[不用接插件对一班烧友有难度]是否好过接插件的声音,但我试过在电表下拉三组专线[只用三组西门子空开]给前后端用声音确实有正面堤升,下一步想在接插件方面作调整,老兄可给点建议。

使用道具 TOP

124#
发表于 2010-5-10 20:24: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炳 于 2010-5-10 20:26 编辑
以上仅只是从“水塘”供电方面分析电解电容不佳所造成的损害,而“水塘”另一主要作用耦合信号时表现也不能尽人意《音频信号在功放内部每一级的放大都需经过电源--主要是“水塘”的耦合才能达成》,而电解电容的频率 ...
zwmm 发表于 2010-5-10 13:32


zwmm兄:何必用电容呢?直接上电瓶,12伏200ah免维护启动用蓄电池,¥1000一个,内阻超低,能提供无限大电流,绝无纹波!!!

使用道具 TOP

125#
发表于 2010-5-11 00:02:5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指导,等哪天有空换条Monitor 1上去试试..
rock 发表于 2010-5-10 19:01

支持,nbs上去肯定有较正面的提升。

使用道具 TOP

126#
发表于 2010-5-11 00:16:37 | 只看该作者
电源线的接插头对声音的走向大不大,而墙插包括排插拖把一类应怎样合理应用,如直接在电表下垃专线给前端后端用[不用接插件对一班烧友有难度]是否好过接插件的声音,但我试过在电表下拉三组专线[只用三组西门子空开] ...
红苹果 发表于 2010-5-10 19:08

兄的话我看的不是很明白,电源线的接插头用好的当然没问题,此外为了好声四年前我已把所有空开都拿掉不用了。

使用道具 TOP

127#
发表于 2010-5-11 00:37: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wmm 于 2010-5-11 07:21 编辑
zwmm兄:何必用电容呢?直接上电瓶,12伏200ah免维护启动用蓄电池,¥1000一个,内阻超低,能提供无限大电流,绝无纹波!!!
阿炳 发表于 2010-5-10 20:24

炳兄,电源并不光提供电流,同时还是交流信号的通道!其内部电解液是非线性的,信号经过时同样会给信号造成很大的损害!不信,你亲自动手试一试。

使用道具 TOP

128#
发表于 2010-5-11 08:13: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wmm 于 2010-5-11 08:18 编辑

音频信号在功放中的基本流程是这样:输入级--电源--主放级--电源--电流级--电源--负载《r》。可见音频信号在整个放大过程中接受三次电源的污染,那么为什么同样内部都有电解液的电解电容和电瓶线性不佳呢?很好理解,它们俩每一次的充放电过程就是其内部离子交换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化学反应,而化学反应则需要时间!这就是它们对速率低的低频《表现良好》内阻低,而对速率高的高频反应就很吃力《内阻高》的根本原因!而薄膜电容则无此过程,因而无论是对低频信号还是高频信号内阻都极低,表现自然就很理想。当然大容量的电瓶是很纯净的直流电源,因而我们开发的顶级前级中自然少不了它!是采用以电瓶加大容量薄膜电容这种世界最佳的电源模式。

使用道具 TOP

129#
发表于 2010-5-11 08:30:16 | 只看该作者
很幸运我们身边有一些出色的朋友,他们中有素养深厚的音乐界人士也有创意非凡的杰出工程师!当然还有一邦理念正确的金耳朵发烧友,我们很幸福啊!!

使用道具 TOP

130#
发表于 2010-5-11 08:58:09 | 只看该作者
再说回线材。前面说有外地朋友把银彩g6信号线的头子换成wbt的银头子,我们听后明显觉的声音走高、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好动用秘技将其校平衡,一平衡声音立即宽松,音场也更宽深,原本被掩蔽的细节当然也大量涌现出来,在场的几位老烧一致认定已胜过未改的这条,。这一下朋友是铁了心要换头子了,这才就有了本人开头的发现。

使用道具 TOP

131#
发表于 2010-5-11 09:38:54 | 只看该作者
是采用以电瓶加大容量薄膜电容这种世界最佳的电源模式。
----------------------------------------------------------------------
就一个字:烧!!!

使用道具 TOP

132#
发表于 2010-5-11 13:14: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wmm 于 2010-5-11 13:23 编辑

谢炳兄!关于线材的奥秘几句话就能总结,但我担心说的太明白大家会觉的手上数万元的线并不值,心理难受,那就不好了!所以我要先说几句真心的话:价格卖的这么贵是有道理的,尽管原理说破很简单,但音乐的重播是件很复杂的事情,方方面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的表现,因为音乐的高保真重播不但有理性的方面,同时也有感性的方面,一个好产品的开发,依据期难度往往要数年,十数年的时间,比方说我也在研究功放之余,机缘巧合地也在玩玩线材,因为07年时我搞到一点美军五十年前用的最高级别的通信音频传输线《其结构之精妙,传输之合理我认为目前还没有线能望其项背者,显然是当时最出色的科学家参与设计,因为制造厂商是顶级的大公司,完全有实力延请高水平科学家来参与这种高利润但竟争又很激烈的项目》,实际上只是加个头子就能听的事情,但本人目前已修改了数千次,历经四年.到现在还在完善中《当然这本身和我是完美主义有关,以为最好的线就要出最好的声音,否则就对不起这诊贵的线基!功放也是同样要求,否则就不罢休》,可见顶级音响的开发真的是很难、很难的一件工作!!!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30 00:16, Processed in 0.029891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