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29398

查看

491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burt5177

37#
发表于 2011-8-10 09:12: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8-10 12:46 编辑

《12首钢琴练习曲》如第一首“为五指而作”就是嘲弄车尔尼的,他的题词为“模仿车尔尼先生”。这首练习曲是这样描述的:一个很有天赋的学生在练习他不喜欢的东西(C大调音阶),弹了一遍他觉得很无聊,用右手在降A上砸了一下,继续弹,唉!简直令人难以忍受,他连续用右手在降A上砸。注意在演奏时这个降A要弹得短促,触键可以生硬一些,但不要太尖锐。学生继续这样练着,但他越来越觉得难以忍受了,然后他说:“够了,我再也不要练这种东西了。”于是他不断地往里面添加东西。终于他抛开了烦恼走进了一个全新的梦的世界。然而在结尾处却突然出现了两小节降D大调音阶。

这是我买的12首练习曲的录像带,后来买了CD和LD,内田光子演奏的LD有讲解非常适合学生看,从中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如何理解这套练习曲还有演奏技术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8#
发表于 2011-8-10 17:2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burt5177 的帖子


    教授开课,学生都正襟危坐竖耳专听呢。老师好!

使用道具 TOP

39#
发表于 2011-8-10 17:31: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0#
发表于 2011-8-10 17:3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教授开课,学生都正襟危坐竖耳专听呢。老师好!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8-10 17:23


您太客气了,我这是向大家学习,我开个头大家补充,共同提高。

使用道具 TOP

41#
发表于 2011-8-10 17:18:38 | 只看该作者
音乐史系学生的课后作业啊?!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8-10 16:59

这几个月又把音乐史看了一遍,发现有些东西我以前不是很清楚,这次边看文字边听音乐又有了很多新的认识。

使用道具 TOP

42#
发表于 2011-8-10 17:11:51 | 只看该作者
贴几张拉威尔的唱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3#
发表于 2011-8-10 22:35:02 | 只看该作者
教授的讲座令俺受益匪浅啊,继续学习

使用道具 TOP

44#
发表于 2011-8-10 16:11: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8-10 16:17 编辑


上图六岁的拉威尔下与父亲及弟弟
下图拉威尔



下图国立巴黎音乐学院福雷作曲班弹琴者为福雷,左立第三位为拉威尔


与挚友西班牙钢琴家Ricardo Vines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5#
发表于 2011-8-10 16:59:36 | 只看该作者
思考
1、德彪西与拉威尔的异同
2、德彪西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创人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德彪西晚期作品音乐形态的特点。

burt5177 发表于 2011-8-10 11:24


音乐史系学生的课后作业啊?!


使用道具 TOP

46#
发表于 2011-8-10 20:39:2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我爱死你了!爱死爱死你了!我是你的忠实fans!在您这我真是受益良多啊!期待您更精彩的帖子!看您的帖子是一种享受!

使用道具 TOP

47#
发表于 2011-8-10 20:50:5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我爱死你了!爱死爱死你了!我是你的忠实fans!在您这我真是受益良多啊!期待您更精彩的帖子!看您的帖 ...
游艺黑白 发表于 2011-8-10 20:39



使用道具 TOP

48#
发表于 2011-8-11 10:02: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8-11 10:04 编辑

一幅构思严谨、手法朴素、雕琢精心、色彩绚丽的印象主义旷世画卷——《达夫尼与克罗埃》第二组曲
我最喜爱三部芭蕾舞音乐之一。
《达夫尼与克罗埃》第二组曲不仅是拉威尔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全部法国音乐中最美的作品之一。”是我最喜爱三部芭蕾舞音乐之一(另外两部是《三角帽》和《春之祭》),这部芭蕾舞剧音乐不仅有着令人心醉的色彩,还有着感官美的和声与疯狂的节奏,它同时还颇具贵族的气质。《达芙尼与克罗埃》这部作品木管乐器组的配器手法及其音响、音色的多种细腻变化是配器史上的经典中的经典。
这部作品的乐队编制是一个扩大的三管编制。在弦乐器组特别使用了加了第五弦C 弦的低音提琴,铜管乐器组、木管乐器组均在三管编制的基础上有所扩充,作曲家还特别运用了大量的各种打击乐器、装饰性色彩乐器及人声。
全曲的核心动机主题动机是一个下行四度的音程结构(包含五度,即它的转位);和另一个二度的级进音程。这一乐思贯穿乐曲始末,而且它每一次的出现都极富变化、拉长、浓缩、分裂、发展、变化等。
开始《黎明》中的“日出”主题(我的最爱旋律之一,这段音乐对我的毕业作品影响很大)每次出现分别运用了不同的音色:音色变化较大,音响渐暖、愈加明亮了充分表达剧情中的强烈情感,第三次出现不仅使用了所有弦乐(低音大提琴除外),还运用了木管组的短笛和两支大管来演奏主题,使音乐进入高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7:45, Processed in 0.036148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