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857809

查看

1685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xuchuan011

49#
发表于 2012-5-20 09:26: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uchuan011 于 2016-11-28 18:15 编辑

第十八.十九碟:弦乐碟皇!日本飞利浦版24bit罗西尼弦乐奏鸣曲(2CD)
发行年份:1999
出品公司:PHILIPS

CD编号:PHCP-20357/8
CD格式:24Bit
版本(产地):日本
日本飞利浦版24bit罗西尼弦乐奏鸣曲(小提琴、大提琴、Double Bass、钢琴),1978年录音,经日本Philips以24Bits Format重刻,音乐与音响兼具。小提琴由意大利国宝Accardo担任,系Accardo黄金时期作品
罗西尼——弦乐奏鸣曲1-6号、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二重奏、致帕格尼尼、泪,阿卡多小提琴,加兹乌小提琴,穆内大提琴,皮恰奇低音提琴,卡尼诺钢琴。
这一版本的罗西尼弦乐四重奏被誉为弦乐碟皇。当初的LP版就是发烧天碟,再版成CD一直很受欢迎。
罗西尼的6首弦乐奏鸣曲是深受乐迷喜爱的通俗古典作品,由马里纳爵士指挥圣马丁学院室内乐团演奏灌录的版本(DECCA),是非常优秀的室内乐经典唱片。不过马里纳DECCA版在乐队编制上,是把罗西尼原来为4件弦乐器而作的这6首音乐,扩充成一支由12位弦乐手组成的室内乐团来演奏。阿卡多率领的四重奏团于1978年灌录的这个PHILIPS版本,与马里纳版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乐队编制保留了原作的设定,两者所遵照的曲谱虽然一样,但聆听效果却有较大的不同。如果说马里纳棒下的罗西尼弦乐奏鸣曲无处不洋溢着轻松、明快的节奏感以及细雨和风般的浪漫气氛的话,那么阿卡多此版则显得相对注重结构性,显得比较严谨和充满理性。比如CD1的TRACK11《弦乐奏鸣曲6号》终乐章“小广板”,马里那版的乐曲速度比较轻快,明暗对比也比较突出,弦乐流畅无比,而阿卡多版本的处理相对凝重含蓄,线条清晰自然,而且同样不乏机智和灵气。4位弦乐演奏家的默契配合让人叹为观止,他们把意大利室内乐作品中那种高雅的气质展露无遗。在市面上这两个收录相同曲目的唱片版本几乎同样畅销经年,说明两者各自都有良好的口碑和坚定的支持阵营。PHILIPS版本由于是经24BIT处理的日本版,价格要比2合1售单碟价的DECCA版贵出一大截,但愿意花多一点钱选择PHILIPS版的乐迷却不在少数,因为它的录音也和DECCA版一样好到让人无从挑剔,而且正对上喜欢室内弦乐丰富细节的乐迷的胃口。假如你认为鱼与熊掌难以取舍,把这两个版本一并收纳可能是最佳的选择。
罗西尼弦乐奏鸣曲1-6 阿卡多小提琴 2lp 唱片公司: PHILIPS 产品编号: 4769648 .
此碟在LP时代就被发烧友认定是考验器材动态的顶尖宝碟,可能是古典唱片爱好者今生今世的首选极品。
  此碟致命的魔力到底在哪里呢?在于那鲜爽、细润、透明、美玉无瑕,真正美得让人全身心翩然舒展,甚而忘乎所以的弦乐录音。那弦乐听起来简直是带着仙气的,我等凡人拙笔根本无法形容!总之,论旋律的可听性和录音的完美性,好象世上从来还没有哪张弦乐录音能超过这张唱片,这是一张可以彻底迷死所有高级发烧友和弦乐唱片虫的头号天碟!
PHILIPS 203578 罗西尼弦乐奏鸣曲(日本版)/阿卡多
阿卡多和意大利音乐家乐团共同演绎的罗西尼《弦乐奏鸣曲》
罗西尼的弦乐公认好听,有两个录音版本非常有名,DECCA公司的小双张是其中一个(详见《你听过多少?三星带花发烧古典碟一览》一文),还有一个就是这张飞利浦公司出品,小提琴大师阿卡多和意大利音乐家乐团共同演绎的版本,是CD圣经推荐的首选版本。
此碟不仅音乐曲目极尊重普通大众的聆赏口味,演绎者均为20世纪的权威音乐家,而录音更是代表立体声后期模拟黄金年代的巅峰水准,所以,可能是古典唱片爱好者今生今世的首选极品。
《弦乐奏鸣曲》是罗西尼青年时代才华横溢的作品,流畅华丽的旋律间明显可见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子。懂行的唱片迷仍然将之视为一生中最重要的牵挂。此碟致命的魔力在于鲜明、细润、透明、美玉无瑕,真正美得让人全身心翩然舒展,甚而忘乎所以的弦乐录音。那弦乐听起来简直是带着仙气的,根本无法形容,总之,这是一张可以彻底迷死所有高级发烧友和弦乐唱片虫的头号天碟。

【曲目】
Disc: 1
01-03 Sonata No.1 in G major
04-05 Sonata No.2 in A major
06-08 Sonata No.3 in C major
09-11 Sonata No.4 in B flat major


Disc: 2
01-03 Sonata No.5 in E flat major
04-06 Sonata No.6 in D major
07-09 Duetto for cello and contrabass
10 Une mot a Paganini
11 Une larme for contrabass and piano
听罗西尼「弦乐奏鸣曲」(特殊编制,二支小提琴、一支大提琴与一支低音提琴)时,这种优美的弦乐线条让这首曲子更令人陶醉。听第二张的「Duetto for Cello and Contrabass」时,大提琴与低音提琴的线条、擦弦质感更显得迷人,那是一种具有雄性气概的磁性迷人特质。而当听到第二张最后一首「泪」(为钢琴与低音提琴所写)时,钢琴的音粒凝聚性,配上充满男性魅力的低音提琴磁性擦弦质感,让整首曲子散发出男性低沉的温柔,这真是听音乐的一大享受。



事实上,《罗西尼弦乐奏鸣曲》一直是启发患“古典恐惧症”的朋友的首选唱片,不知多少从前不敢接近古典音乐的朋友听了以后,头也不回地走上了“古典发烧友”的不归路。



罗西尼的《弦乐奏鸣曲》是作曲家青年时代才华横溢的作品,流畅华丽的旋律间明显可见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子。以世上的几个比较著名的唱片版本来听,DECCA的“马里昂/圣马丁乐团版”和PHILIPS的“阿卡多/意大利音乐家乐团版”虽然也堪称非常优秀,但比之这套阿卡多和四位乐手的“重奏版”,均只能被发烧友毫不客气地弃到一旁了。事实上,PHILIPS日本公司几年前就出版过这“重奏版”的24BIT精装版(纸盒装CD),由于量少珍贵,现已被炒到港币800大洋!而此款简装版,要价也高过300人民币。但即使如此昂贵,懂行的唱片迷仍然将之视为一生最重要的牵挂。此碟致命的魔力到地在哪里呢?在于那鲜爽、细润、美玉无暇,真正美得让人全身心翩然舒展,甚而忘乎所以的弦乐录音。那弦乐听起来简直是带着仙气的,我等凡人拙笔根本无法形容总之依我不短的唱片聆听生涯判断,论旋律的可听性和录音的完美性,好象世界上从来还没哪张弦乐录音能超过这张唱片。醍醐灌顶,吾味知足,我愿意把手放到胸前向上苍保证:这是一张可以彻底迷死所有高级发烧友和弦乐唱片虫的头号天碟!




百度下载地址

http://pan.baidu.com/s/1slKWDv3

http://pan.baidu.com/s/1o8dJvFc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0#
发表于 2012-5-20 09:27: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uchuan011 于 2016-11-24 22:57 编辑

第二十碟:万众期待TAS榜常年上榜名盘 限量1000张独立编号RCA超技小提琴24K金CD
《VIOLIN SHOWPIECES》可以说是每个发烧友门都应该人手一张的发烧天碟了,碟中的演奏家弗里德曼乃是小提琴大师海飞兹的高徒,而且得到海飞兹的真传,弗里德曼的弓法同海飞兹十分相近,对小提琴中音区的演奏技巧甚有特色,运弓力度适宜,音色扎实饱满,尤其是双弦拉得特好,把位准确,韵律和谐,在当代提琴家中特树一帜。负责此碟录音的是音响发烧友十分熟悉的美国唱片制作专家莱顿,在1962至1963年期间的制作。这张CD的传真度极高,现场感及空气感好,堂音丰富,在《茨冈 》中表现最为突出。母带的嘶声清晰可闻,需将电平加大聆听,此刻才明白何谓小提琴的音色是如此的美丽。 虽说60年代的录音技术不及现今先进,但为何有这样美妙的录音效果呢?这正是莱顿的过人之处,一是他认真细致、一丝不荀的负责精神;二是他具有高度的音乐艺术素养,与小提琴演奏家、乐队、指挥都心息相通;三是他具有出色的驾驭器材的能力和现场控制能力。在高档系统中聆听该碟发现当中的信息量之大令人吃惊,该碟可以称得上是小提琴录音典范中的典范,即使再过几十年也难以取代。

这张唱片的母带录制于1962-1963年间,是典型的黄金年代名盘,由海菲兹的弟子埃力克.弗雷德曼演奏小提琴小品,RCA当年的掌门录音师路易斯.雷顿和录音仍都可称得上是上上之作,小提琴的音质、质感及音色都有极致的表现,至于弗雷德曼的演奏技巧更是淋漓尽致,至今仍少有琴手可以匹敌。这张CD是小提琴录音典范中的典范,即使再过去的40年,也难以取代。
   美国小提琴家埃里克.弗里德曼,1939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纽瓦克(Newark)。父亲是一位业余小提琴手,6岁开始教他学习小提琴。后从阿普勒鲍姆(Samuel Applebaum)学习,10岁时又随加拉米安(Galamian)学习。1954年初次在纽约登台独奏。1956年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同年开始随米尔斯坦学习。50年代后期,海菲兹从频繁的音乐会演出中退出后,弗里德曼成为他的第一个正式学生。海菲兹很看中他的才华,曾在1960年邀他合作录制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这是海菲兹惟一一次与他人合作的双小提琴演奏唱片。
   此后他开始自己的音乐会演出生涯,曾与许多乐团和著名指挥有过合作,诸如波士顿、芝加哥、伦敦、柏林、费城等乐团,以及斯坦伯格(Steinberg)、萨金特、小泽征尔、普列文等。此外他也为 RCA 录制唱片,其中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获得过最佳销售排行。
   1965年,他至莫斯科参加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受到不公正待遇,事业也因之受到影响;不久,左臂和手又在一次交通事故受伤,致使演奏生涯突然中止。
        此后,他开始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在学校教授小提琴课程。1989年开始在耶鲁大学音乐学院任教。此外他还担任马里兰州的加勒特湖音乐节乐团的音乐总监和指挥。
       弗里德曼的弓法同海飞兹十分相近,对小提琴中音区的演奏技巧甚有特色,运弓力度适宜,音色扎实饱满,尤其是双弦拉得特好,把位准确,韵律和谐,在当代提琴家中独树一帜。

曲目:
01    Zigeunerweisen, Op. 20: Moderato   
02    Zigeunerweisen, Op. 20: Lento   
03    Zigeunerweisen, Op. 20: Un poco piu lento   
04    Zigeunerweisen, Op. 20: Allegro molto vivace   
05    Legende, Op. 17   
06    Havanaise, Op. 83: Allegretto e lushinghiero   
07    Havanaise, Op. 83: Allegro   
08    Havanaise, Op. 83: Allegro ma non troppo   
09    Rondo: Allegro spirituoso   
10    Poeme, Op. 25   
11    Tzigane   
12    Andante (Malinconico)   
13    Allegro ma non troppo   
14    Piu allegro






百度下载地址

http://pan.baidu.com/s/1sl1Z60X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1#
发表于 2012-5-20 09:28: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uchuan011 于 2016-11-28 18:17 编辑

第二十一碟:演录俱佳,企鹅三星带花名盘《竖琴协奏曲集》[老版]
专辑名:《亨德尔等人的竖琴协奏曲作品》
艺人:罗伯莱斯(Marisa Robles)独奏、布朗(Iona Brown)指挥圣马丁室内乐团协奏
唱片公司:DECCA
唱片编号:DECCA 425 723-2
录音制式:ADD STEREO
录音时间:1967、1980年
发行时间:1990年

竖琴这一古老的乐器始终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典雅之美,其音色平和、舒缓却又极富底蕴。数百年来,竖琴虽然在交响乐团中一直扮演着配角,但是以它为主角的古典音乐却往往令听众如痴如醉。这张由DECCA公司出品的《竖琴协奏曲集》荟萃了Handel、Boieldieu、Dittersdorf、Mozart、Beethoven等名家的竖琴音乐作品,由罗伯莱斯(Marisa Robles)担任竖琴独奏、布朗(Iona Brown)指挥圣马丁室内乐团协奏。唱片中的前三轨是巴洛克大师亨德尔的《竖琴协奏曲 Op.4 No.6》,也可以说是最著名的竖琴协奏曲作品,为此我们特别将这部作品添加到本站的“亨德尔专题”中。事实上这部作品和《Op.4 No.5》一起均改写自亨德尔同编号的《管风琴协奏曲》,而将竖琴作为主奏乐器后,显然赋予了作品全新的感觉,优雅、明快是这部作品的特点。整张唱片无论是演奏还是录音都是极其优秀的,企鹅评荐给予了三星带花的最高评价!
品评
演绎指数 ★★★★★
录音指数 ★★★★
收藏指数 ★★★★★
专辑曲目:
1. Handel Harp Concertos, Op. 4 No. 6: Andante - Allegro
2. Handel Harp Concertos, Op. 4 No. 6: Larghetto
3. Handel Harp Concertos, Op. 4 No. 6: Allegro moderato
4. Boieldieu Harp Concertos In 3 Tempi: Allegro biliante
5. Boieldieu Harp Concertos In 3 Tempi: Andante lento
6. Boieldieu Harp Concertos In 3 Tempi: Allegro agitato
7. Dittersdorf Harp Concerto: Allegro molto
8. DittersdorfHarp Concerto: Larghetto -- Dittersdorf
9. Dittersdorf Harp Concerto: Rondeau: Allegretto -- Dittersdorf
10. Mozart Theme, Variations And Rondo pastorale
11. Handel Variations for Harp
12. Beethoven Six Variations on a Swiss Song



百度下载地址

http://pan.baidu.com/s/1dEDDsQH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2#
发表于 2012-5-20 09:29: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uchuan011 于 2016-11-28 18:45 编辑

第二十二碟:大伦敦金碟 西班牙国宝 天价古典 Argenta - Espana《西班牙》
专辑名称: Espana (西班牙国宝)
专辑艺人: Ataulfo Argenta,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发行时间: July 15, 1997
唱片公司: Classic Records
唱片编号: CSCD 6006
专辑介绍:
西班牙指挥家,具天才式的指挥风格,前后十年(1947-1958)时间领导西班牙国家乐团(Orquesta Nacional de Espana),积极支持和推广本国音乐,同时也批评佛朗哥政权影响西班牙音乐发展,引起不少争议。遗憾的是,他就在国际声名上扬之际猝然去逝,死时只有44岁--以指挥家来说绝对是十分可惜的「早退」。他留下的录音大多围绕西班牙或有西班牙主题的乐曲,如夏布里耶、格拉纳多斯、阿尔贝尼斯以至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等人的作品,在他的棒下都活灵活现。
许多人听到Ataulfo Argenta这个名字都会与夏布里耶的「Espana」连在一起吧!所以我们姑且可以称呼Ataulfo Argenta为「一曲指挥家」。Argenta不顺遂的人生,加上才44岁就得被盖棺论定,使得每位听过他指挥「Espana」的人都会对他深感惋惜,因为能出现这样的「Espana」,代表着更多惊奇的可能。这充满话题性与传奇色彩的印象,只要每回一听到录音里的「Espana」宛如响彻云霄地爆发开来,就会再加深一次。或许日本人所谓的「一曲入魂」,指的就是这般效果吧!
这套Argenta录音绝对是珍稀之作,尽管品质良莠不齐,但却是道尽其艺术精诣的重要依据。从发烧友的观点来看,Argenta指挥西班牙主题作品的这张录音无疑是色彩艳丽到爆表的逸品,也堪称是大录音师Kenneth Wilkinson的毕生得意之作;即使退而求其次,拿平价版用阳春音响播放,也可以轻易呈现它鲜活的生命力,感受蜕变后的LSO发得如此媚热之声,煞是过瘾。或许现在很多好录音能解析到如此细腻而宽广的规模,却不见得能嗅得出音乐精神面的那股「战力」,而这正是Argenta独一无二之处。
这里还有两片李斯特,分别有两首钢琴协奏曲、交响诗「前奏曲」以及浮士德交响曲。与一大堆「制作精美」的钢琴协奏曲录音相比,我反倒比较喜欢这种略为粗陋而与钢琴之间充满紧张感的搭配,它不那么正经八百,符合我心目中对这两首「钢琴诙谐曲」的想象。Argenta与李斯特式的狂热颇为合拍,虽然要在交响诗「前奏曲」里交待李斯特对「人生只不过是死亡之前一连串的前奏曲」的冥想是难了些,但一遇到激昂的暴风雨,整个音乐的劲就来了,被驯化了的铜管不时流露出难搞定的野性。然而,由于录音效果并不捧场,加上少了合唱,可惜了浮士德交响曲如此生动的描绘;或许这也是结尾听起来有些力有未逮的因素吧!
专辑曲目:
01. Espana, rhapsody for orchestra, also arranged for 2 pianos
02. Capriccio espagnol (Kaprichchio na ispankskiye temi), for orchestra, Op. 34: I. Alborada
03. Capriccio espagnol (Kaprichchio na ispankskiye temi), for orchestra, Op. 34: II. Variazioni
04. Capriccio espagnol (Kaprichchio na ispankskiye temi), for orchestra, Op. 34: III. Alborada
05. Capriccio espagnol (Kaprichchio na ispankskiye temi), for orchestra, Op. 34: IV. Scena e canto gitano
06. Capriccio espagnol (Kaprichchio na ispankskiye temi), for orchestra, Op. 34: V. Fandango asturiano
07. Andaluza (Playera), for guitar or other instrument (arrangement of No. 5 of 12 Spanish Dances)
08. Spanish Dances (5), for piano, 4 hands, Op. 12: No. 1 in C major
09. Spanish Dances (5), for piano, 4 hands, Op. 12: No. 2 in G minor
10. Spanish Dances (5), for piano, 4 hands, Op. 12: No. 3 in A major
11. Spanish Dances (5), for piano, 4 hands, Op. 12: No. 4 in B flat major
12. Spanish Dances (5), for piano, 4 hands, Op. 12: No. 5 in D major




百度下载地址


http://pan.baidu.com/s/1mhUtWxU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多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17-9-22 12:32

使用道具 TOP

53#
发表于 2012-5-20 09:31: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uchuan011 于 2016-11-28 18:41 编辑

《企鹅》评价三星 帕格尼尼《吉他与小提琴奏鸣曲》DG版
大 碟 简 介
Released: 01.Dec.1993
1CD 4D DDD
编号:DG 437 837-2
演奏:Shaham 沙哈姆(小提琴)
   Söllscher 索尔泽尔(吉他)

帕格尼尼的作品出版得非常多,但这18首小提琴与吉他奏鸣曲却是少有的在他生前出版的作品之一。而且,光是这些作品的吉他部分,也在业余音乐爱好者中广为流传。帕格尼尼用“奏鸣曲”这个词来形容一种音乐形式,它介于古典的奏鸣曲形式和那些由许多乐章组成的巴洛克时期的奏鸣曲类似的音乐形式之间,以此来与康塔塔相区别。从某种意义上讲,帕格尼尼是罗卡莱利和肖邦之间承前启后的人物。前者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的光芒已被帕格尼尼的同名作品所盖过,而后者则继续如帕格尼尼一般将高难度的演奏技巧作为令人兴奋的音乐的一部分。那个时候,帕格尼尼的形象就象是一个拥有着无法形容的高超技巧的演奏魔王。一个当代著名的小提琴家曾对我说:“也许他不能像今天的我们一样走进录音室,运用高科技来美化我们的演奏。当我们却恐怕无法散发出他那般的激情。”魔鬼般的帕格尼尼在他的这套作品并没有使用那些很容易就给人以亲近感的、类似休闲音乐的东西,它们虽然很小,但每一首都非常优秀。有些人认为帕格尼尼不过是会写一些伤感小调和卖弄小提琴技术,但是他们不要忘了,与帕格尼尼同时代的舒伯特和舒曼等音乐大师都给予了帕格尼尼极高的评价。
内容介绍

《帕格尼尼:吉他和小提琴二重奏曲》这张唱片录制于柏林著名的耶稣基督教堂,在此曾完成过不少出名的唱片,如卡拉扬60年代的贝多芬交响乐、库贝利克和柏林爱乐乐团的德沃夏克交响曲全集等。

德国DG公司的"4D"录音张张优秀,这张又是"王中王",是不可多求的发烧天碟,发烧友应人手一张。企鹅评介3星。本唱片是古典与流行乐迷都会喜爱的一张CD,整张唱片充满了轻松,浓醇又香甜的旋律,小提琴与吉他的合奏是那么的优美,,散发出缕缕不绝的espresso咖啡香,曲目中的"摩西"变奏曲,常动曲更是令你陶醉。而韩剧"沙漏"更相中了此CD中令人难忘的旋律——第八,九首帕格尼尼的小提琴与吉他奏鸣曲第六号,为"沙漏"剧的主旋律。

德国DG公司的"4D"录音张张优秀,但这张又是"王中王"。沙汉姆的小提琴演绎绝妙、动听,将帕格尼尼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用的意大利名琴高频纤细、透亮,琴声共鸣异常宏厚,而索谢尔的吉它声如玉珠落盘,虽然只有二把乐器,但音场却非常之宽阔。此碟发烧友应人手一张!

01 Sonata Concertata For Violin And Guitar In A Major, M.S. 2: Allegro Spiritoso
02 Sonata Concertata For Violin And Guitar In A Major, M.S. 2: Adagio, Assai Espressivo
03 Sonata Concertata For Violin And Guitar In A Major, M.S. 2: Rondeau. Allegretto Con Brio, Scherzando
04 Sei Sonate M.S. 27 (Op. 3) For Violin And Guitar: Sonata No. 1 In A Major: Larghetto
05 Sei Sonate M.S. 27 (Op. 3) For Violin And Guitar: Sonata No. 1 In A Major: Presto Variato - Variazione
06 Sei Sonate M.S. 27 (Op. 3) For Violin And Guitar: Sonata No. 1 In A Major: Andante Largo
07 Sei Sonate M.S. 27 (Op. 3) For Violin And Guitar: Sonata No. 1 In A Major: Allegretto
08 Sei Sonate M.S. 27 (Op. 3) For Violin And Guitar: Sonata No. 6 In E Minor: Andante
09 Sei Sonate M.S. 27 (Op. 3) For Violin And Guitar: Sonata No. 6 In E Minor: Allegro Vivo E Spiritsos - Minore
10 Grand Sonata M.S. 3 For Violin And Guitar In A Major: Romance. Piu tosto Largo, Amorosamente
11 Centone Di Sonate M.S. 112 For Violin And Guitar: Lettera A: Sonata No. 2 In D Major: Adagio Cantabile
12 Centone Di Sonate M.S. 112 For Violin And Guitar: Lettera A: Sonata No. 2 In D Major: Rondoncino. Andantino, Tempo Di Placca - Minore
13 Centone Di Sonate M.S. 112 For Violin And Guitar: Lettera A: Sonata No. 2 In A Major: Adagio Cantabile
14 Centone Di Sonate M.S. 112 For Violin And Guitar: Lettera A: Sonata A Major: Rondo. Andantino, Allegretto-Minore-Maggiore
15 Cantabile M.S. 109 For Violin And Guitar (Pianoforte) In D Major
16 Introduction And Variations On 'Dal Tuo Stellato Soglio' From Rossini's Mose (Sonata A Preghiera) M.S. 23: Introduction. Adagio
17 Introduction And Variations On 'Dal Tuo Stellato Soglio' From Rossini's Mose (Sonata A Preghiera) M.S. 23: Theme. Tempo Alla Marcia
18 Introduction And Variations On 'Dal Tuo Stellato Soglio' From Rossini's Mose (Sonata A Preghiera) M.S. 23: Var. I
19 Introduction And Variations On 'Dal Tuo Stellato Soglio' From Rossini's Mose (Sonata A Preghiera) M.S. 23: Var. II Vigoroso
20 Introduction And Variations On 'Dal Tuo Stellato Soglio' From Rossini's Mose (Sonata A Preghiera) M.S. 23: Var. III
21 Introduction And Variations On 'Dal Tuo Stellato Soglio' From Rossini's Mose (Sonata A Preghiera) M.S. 23: Finale
22 Moto Perpetuo (Allegro Vivace A Movimento Perpetuo) M.S. 72 (Op. 11), For Violin And Guitar In C Major
内容提要
这张唱片是古典与流行乐迷都会喜爱的, 整张唱片充满了轻松, 浓醇又香甜的旋律, 小提琴与吉他的合奏是那么的优美, 散发出缕缕不绝的espresso咖啡香, 曲目中的"摩西"变奏曲, 常动曲更是令你陶醉。而韩剧"沙漏"更相中了此CD中令人难忘的旋律----第八,九首帕格尼尼的小提琴与吉他奏鸣曲第六号, 为"沙漏"剧的主旋律

沙汉姆的小提琴演绎绝妙、动听,将帕格尼尼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用的意大利名琴高频纤细、透亮,琴声共鸣异常宏厚,而索谢尔的吉它声如玉珠落盘,虽然只有二把乐器,但音场却非常之宽阔!这张唱片录制于柏林著名的耶稣基督教堂,在此曾完成过不少出名的唱片,如卡拉扬60年代的贝多芬交响乐、库贝利克和柏林爱乐乐团的德沃夏克交响曲全集等。

编辑推荐
帕格尼尼《吉它与小提琴奏鸣曲》/小提琴家沙哈姆与吉它演奏家索谢尔合作。德国DG公司的"4D"录音张张优秀,这张又是"王中王",不仅音乐优美动听,非常通俗,录音更是美轮美奂,是不可多求的发烧天碟,发烧友应人手一张。企鹅评鉴3星。
这张唱片是古典与流行乐迷都会喜爱的, 整张唱片充满了轻松, 浓醇又香甜的旋律, 小提琴与吉他的合奏是那么的优美, 散发出缕缕不绝的espresso咖啡香, 曲目中的"摩西"变奏曲, 常动曲更是令你陶醉。而韩剧"沙漏"更相中了此CD中令人难忘的旋律----第八,九首帕格尼尼的小提琴与吉他奏鸣曲第六号, 为"沙漏"剧的主旋律

沙汉姆的小提琴演绎绝妙、动听,将帕格尼尼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用的意大利名琴高频纤细、透亮,琴声共鸣异常宏厚,而索谢尔的吉它声如玉珠落盘,虽然只有二把乐器,但音场却非常之宽阔!这张唱片录制于柏林著名的耶稣基督教堂,在此曾完成过不少出名的唱片,如卡拉扬60年代的贝多芬交响乐、库贝利克和柏林爱乐乐团的德沃夏克交响曲全集等。

第二十三碟:企鹅三星带花名盘:吉他与小提琴奏鸣曲[24K金版]




百度下载地址

http://pan.baidu.com/s/1dF3Khg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4#
发表于 2012-5-20 09:32: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uchuan011 于 2016-11-24 23:05 编辑

第二十四碟: 究极版本,强势重现-莫扎特:弦乐小夜曲、嬉游曲【德国版超合金CD】
受各大音响天书评定为最和谐及完美演绎版本,本版本以24bit母盘重最整理,自然和谐,源汁原味声底令人叫绝!
原装德国版超合金CD

莫扎特:弦乐小夜曲、嬉游曲\VEGH

专辑介绍:

发烧名盘:奥地利萨尔兹堡莫扎特管弦乐团 《莫扎特弦乐小夜曲》

这张深受世人欢迎的发烧盘,收录了莫扎特最著名的小夜曲与嬉游曲,再加上韦格优秀的演绎,而且CAPRICCIO公司的录音堪称典范级,高中低各个频段都清晰扎实,整体效果平衡而充满色彩感。著名的企鹅唱片指南给予三星评价,让这张唱片无懈可击。这张唱片原由德国CAPRICCIO唱片公司出版,后由香港TOP MUSIC再版后,现又重新制作成SACD,无论音乐感、解析力、音色和空间感都比旧版胜出许多,令原本的天碟级录音更添色彩。

专辑作品介绍及赏析: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K525)又称《第13号小夜曲》,该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莫扎特于1787年8月24日在维也纳完成,并以当时最时髦的德文用语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命名。最早为弦乐合奏,后被改编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它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

一、G大调弦乐小夜曲(K525)原有五个乐章,后第二乐章因故失传,所以现存只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Allegro) 快板,G大调,4/4拍,是一首完整的小奏鸣曲。第一主题开门见山,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旋律,其中充满了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随后是轻盈的舞步般旋律。

第二乐章(Romance) 行板,C大调,2/2拍,抒情的浪漫曲。音乐开头乐队奏出简易、动听如歌的主题,旋律温柔恬静,犹如轻舟荡漾,充满了绵绵情思。

第三乐章(Menutetto)小快板,G大调,3/4拍,小步舞曲。本乐章主题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第四乐章(Rondo) 回旋曲,G大调,快板,4/4拍,主题是一首威尼斯流行歌曲,旋律明澈流丽,跳荡着无忧无虑的情感,象征着幸福完美的爱情。它在该乐章**出现五次,每次都作了调性变化。最后仍重复这一主题,结束全曲。

二、降B大调K.136嬉游曲,降B大调K.137嬉游曲

这两首嬉游曲是莫扎特十六岁时的杰出作品,尤其是前者更透出一种清新、流畅、洒脱、愉悦的阳光气质。韦格和萨尔兹堡室内乐团赋予了曲目极为优秀的表现力。

三首最著名的嬉游曲(K.136-K.138)

莫扎特创作的诸多嬉游曲中,以编号为K.136、K.137以及K.138(K6编号分别为:K.125a、K.125b和K.125c)的三部作品最为著名,至今依然常在世界各地上演,并被录制到唱片中。这三首嬉游曲作为一个整体,不但是莫扎特所有嬉游曲题材作品中最受听众欢迎的作品,更可以说是作曲家青少年时早期创作中最具艺术价值、最能体现其创作灵感的优秀曲目。

作品谱写于1772年初,莫扎特年仅16岁。当时沃尔夫冈已经多次前往意大利旅行演出,在那里他受到许多当地知名音乐家的点拨和指导,进步异常迅速。所以从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这三部嬉游曲中,人们可以发现,意大利音乐风格对少年莫扎特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创作于故乡萨尔兹堡的这些作品(因此这三首作品偶尔也被称作"萨尔兹堡交响曲”),实际上是作曲家为自己下一次意大利之行而准备的演出曲目,只是莫扎特在创作这些嬉游曲的时候,究竟是为小型室内乐团而作,还是为四重奏而作,已经无法确定。而数百年后的今天,当代优秀演奏家们无论用其中哪一种方式来诠释这三首作品,都可以令听众感到愉快——室内乐团版多彩而和谐、四重奏版清澈而明快,因为作曲家原本就已赋予作品非凡的表现力。

三部作品中以D大调的K.136最为优美动听。第一乐章是快板,乐曲开始部分的行进过程中始终充满着流畅而华丽的气质,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青春的朝气和活力。突然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在高音区部分出现一个交叉,把曲目气氛微微推向高潮,随之又一泻而下到G弦,整个过程充满着戏剧性,营造出一个非常独特而又极具气势的效果。这个辉煌的乐段铺陈到一半的时候,莫扎特突然将之转入一个迥然不同的境界——第二小提琴表现出一种不安和烦躁,而第一小提琴则与之相呼应,奏出一个平静而略显忧郁的主题。然后又是一个强烈的对比——旋律重新回到乐章开始部分热情而流畅的主题上,犹如阴云散去之后阳光重现。仅这短短一个乐章,并不复杂的结构,却让听众经历了一次丰富的听觉体验和心情旅程,足以展现出当时少年莫扎特已经在作曲方面已经具备非凡智慧与才华。

随后的第二乐章行板较为简洁,属于典型的莫扎特风格。其中并没有过于华美的音色处理,也没有矫揉造作的音乐旋律,一切舒缓而平静地进行着,但也正是因为这种简洁的格调,让这个乐章因为朴实而感人。

终曲乐章又是莫扎特才华横溢的体现以及创作激情的迸发,甚至有人认为它是有史以来最令人感到欢乐的乐曲之一,这并不是无稽之谈!、这个急板乐章非但行进速度异常迅速,而且处处显现出令人惊喜的意外。如果说作品第一乐章的美源自于它为听众勾勒出一幅充满着阳光、美景的靓丽画卷,那么第三乐章给人的感觉,或许就是在这个曼妙场景中尽情翱翔、自由飞奔的滋味。莫扎特用自己别具匠心的创作技巧和过人才思,使得终曲的旋律不由自主便奔腾、灿烂起来,由音乐内洋溢出一股真诚的喜悦之情!旋律本身带有强烈的民歌色彩,很多乐句都是莫扎特早先用过的,然而能够让这个乐章灵动起来,却应归功于作曲家对于节拍处理的高超技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莫扎特才把本身并不新鲜的音乐元素揉捏成了一个精彩的整体——毫不单调却又充满着古典主义特有的平衡感,并且让乐章如同河水一般不断地奔涌向前。

我很难形容自己第一次听到这部作品时的美妙感觉,似乎如同清泉一般的旋律由明澈的弦乐奏出,真是既清新又流畅!直到得知这些作品出自16岁的莫扎特之手,突然感悟出作品中所透出的天真无邪、纯洁坦荡以及那份无忧无虑,真有如沐春风的体验。莫扎特在自己青春萌动的年纪,写下了这般充满阳光气息的优美旋律,从音乐中可以预见那时候的少年沃尔夫冈是何等热爱生活。我甚至可以确信,创作这些作品的时候作曲家心中一定充满着愉快的元素,因为每当欣赏这段旋律的时候,总会令人感到心情舒畅而开朗。

其余两首作品——降B大调的K.137以及F大调的K.138,在风格上与K.136都是较为近似的,只是前两者的旋律不如后者那般为人们所熟知。K.137在艺术成就上并不比K.136差,而且与众不同的是,它以慢板作为首乐章,而且采用了作曲家一向较为少用的教堂奏鸣曲式。典型的快板乐章被安排在第二乐章,风格和K.136的第一乐章的如出一辙,活泼而洒脱,充满着跳跃的节奏和欢快的气氛。在现有的唱片录音中,我们可能会发现有些指挥家自作主张,将K.137的前两个乐章的位置进行互换,重新回到"快-慢-快”的传统形式,倒也是未尝不可。终曲乐章充满着幽默、诙谐的气质,听来朴实而优美。K.138承袭了K.136的结构,在风格上也延续着轻快而饱满的神情,但和K.136那种一气呵成、畅快淋漓的乐感相比,就要稍显逊色和呆板一点了。

三、D大调月下小夜曲,K239

这首编号为K.239、序号为No.6的小夜曲,创作于1776年1月,当年莫扎特正好20岁。D大调的K.239有一个Serenata Nocturen”的别称,直译为“夜曲风格的小夜曲”,而人们也习惯称之为“月下小夜曲”。其实这个名称是由莫扎特的父亲里奥波德在誊写乐谱时加上的。作曲家创作时,除了弦乐器之外,特意在配器中加入了定音鼓,从而让整首作品听起来饱满而多彩,由此也可以断定这部作品是当年莫扎特为室内演奏特别写下的,并且成为户外小夜曲室内乐化的先声和代表。K.239有着较为强烈的复古色彩,作曲家在其中巧妙地运用了“巴洛克大协奏曲”的结构元素,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全新的拓展。

乐曲由三个乐章构成。

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的庄严进行曲,雄壮而威武,而主奏小提琴的旋律却显得柔美而充满着调皮色彩,穿插其中与辉煌壮阔的大背景相映
成趣.

第二乐章是小步舞曲,复合三段体结构,音乐在平和中透出一份雅致和轻松.

第三乐章是最令人着迷的,莫扎特在这首带有鲜明民歌曲调的回旋曲中,引入了类似歌剧宣叙调的表现手法,让终曲显得极富活力并充满着
典雅和优美的古典主义风范。因为这首“月下小夜曲”在短小精乾的篇幅中,充分显现出作曲家无穷的创作活力,音乐本身又无比动听,因此
成为莫扎特流传较为广泛的弦乐小夜曲之一。







专辑曲目:


G大调弦乐小夜曲,作品525
01. Allegro 第一乐章 快板
02. Romance.Andante 第二乐章 行板
03. Menuetto.Allegretto 第三乐章 小快板
04. Rondo.Allegro 第四乐章 回旋曲
降B大调嬉游曲,作品137
05. Andante 第一乐章 行板,二段体
06. Allegro di molto 第二乐章 很快的快板,奏鸣曲式
07. Allegro assai 第三乐章 很快的快板,回旋曲
降B大调嬉游曲,作品136
08. Allegro 第一乐章 快板,奏鸣曲式
09. Andante 第二乐章 行板
10. Presto 第三乐章 急板,回旋曲节奏
D大调月下小夜曲,作品239
11. Marcia.Maestoso 第一乐章 奏鸣曲式的庄严进行曲
12. Menuetto 第二乐章 小步舞曲
13. Rondeau.Allegro 第三乐章 回旋曲




百度下载地址

http://pan.baidu.com/s/1mig5fS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5#
发表于 2012-5-20 09:33: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uchuan011 于 2016-11-24 23:09 编辑

第二十五碟:演录俱佳的德沃夏克 钢琴四重奏Dorian DOR-90125[首版]
中文名称:德沃夏克 钢琴四重奏
英文名称:Dvorak:Two Piano Quartets
演 奏 家:阿梅斯钢琴四重奏团
唱片编号:DOR 90125
发行公司:DORIAN
专辑简介:
The Ames 钢琴四重奏团演奏兩首说明:德沃夏克 钢琴四重奏(Dorian DOR-90125)。Dorian 出品录音效果不俗,整体演奏技巧纯熟、音色优雅不落俗套,在夜晚独自一个人聆听最是过癮。

本片声音相当温暖,尤其是钢琴的音色顆粒圆润透明,就算在高音域也不会有飞飆、铁丝般的金属质感;此外三把弦乐器都发出溫暖扎实的声音质感,音色与音域平衡极佳。Dorian选在声学效果闻名的特洛伊储蓄银行录音,制作人是钢琴家库巴力克(Antonin Kubalek),并动用三位录音師完成录音。
曲目:
Piano Quartet in D Major,Op.23
01.Allegro moderato
02.Andantino
03.Finale
Piano Quartet in E-Flat Major,Op.87
01.Allegro con fuoco
02.Lento
03.Allegro moderato,grazioso
04.Finale





百度下载地址

http://pan.baidu.com/s/1kUUvQJ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多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17-9-22 12:33

使用道具 TOP

56#
发表于 2012-5-20 09:34: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uchuan011 于 2016-11-28 19:04 编辑

第二十六碟:帕尔曼小西装《企鹅》评介三星带花EMI CDC7 47101 2老版无码
帕尔曼: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萨拉萨蒂《卡门幻想曲》,EMI CDC7 47101 2
帕尔曼 小提琴,弗斯特 指挥皇家爱乐乐团,《企鹅》评介三星带花。
这是帕尔曼最为著名的录音之一:作品的绝美、艺术家无懈可击的技法和激情四射的演绎,以及EMI高超的录音技术都在这张CD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听来大呼过瘾,回味无穷…… ,
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小提琴之王”帕格尼尼一生共写了十数首以小提琴主奏,并加入管弦乐的乐曲,其中小提琴协奏曲至少也有六首以上,但经印刷出版的小提琴协奏曲则只有两首,至今仍常被演奏的只有一首《D大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 本曲原来是用降E大调写成,但为了减少小提琴演奏的难度,显现特殊效果,所以将乐器调高半音, 并使用D大调乐谱,如同使用移调乐器一般。而如今无论是管弦乐或主奏小提琴,一般都是以D大调演奏。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D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音乐华丽而富于变化,使听者没有丝毫倦怠之感。 管弦乐序奏之后,主奏小提琴立即展现出轻快、活泼的主题。此后小提琴的各种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 把听众引入浪漫而充满梦幻的境界。此乐章规模宏伟,主奏小提琴华丽而飘逸,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

第二乐章,富有表情的慢板,b小调,4/4拍子,三段体。以管弦乐持续强而有力地呈现的和弦开始, 音乐非常生动精彩。在管弦乐沉默之后,主奏小提琴即奏出如小抒情曲般热情洋溢而又悠缓深沉的娓婉旋律。紧帕格尼尼接着是管弦乐再度奏出强烈的和弦,直接进入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精神抖擞的快板,D大调,2/4拍子,回旋曲形式,曲中主奏小提琴轻快而诙谐的主题,如跳跃般的断奏奏法,在当时的小提琴作品中尚属罕见。本乐章中, 各种复杂而华美的小提琴技巧构成绝妙的效果,最后在管弦乐齐奏的热烈气氛中结束全曲。

萨拉萨蒂《卡门幻想曲》

伟大的西班牙小提琴家萨拉萨蒂(1844-1908),不仅以卓越的琴技震慑世人,他的创作与改编更是让他永垂不朽的真正价值所在。《卡门幻想曲》是采用比才歌剧《卡门》中的吉卜赛旋律所作的小提琴独奏曲,旋律的流畅性及演奏艰难度展现了小提琴优美的音色及炫技的技巧。




百度下载地址

http://pan.baidu.com/s/1gfxAyEB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7#
发表于 2012-5-20 09:38: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uchuan011 于 2016-11-24 23:12 编辑

第二十七碟:维拉.罗伯斯弦乐四重奏.1 [首版]
出品公司: DORIAN
格  式: CD
碟  号: DOR-90205
曲目介绍:
01. Poco animato (7:01)稍活跃的
02. Allegretto (4:37)小快板
03. Andante, quasi adagio (6:43)行板,接近柔板的
04. Allegro vivace (6:32)活泼的快板
05. Cantilena (2:36)轻快的抒情曲
06. Brincadeira (A Joke) (1:25)波拉坎德拉舞曲
07. Canto Lirico (4:56)民俗长诗
08. Canconeta (2:01)
09. Melancolia (5:54)忧愁
10. Saltando Como Um Saci (3:02)跳弦
11. Allegro non troppo (5:24)快板,但不过分
12. Lento (6:24)慢板
13. Scherzo: Allegro vivace (2:55)诙谐曲:活跃的快板
14. Allegro vivace (con fuoco) (5:1 4)活跃的快板(雄伟的)

说明:
听完萧士塔哥维奇的 15 首絃乐四重奏之后,我对四重奏这种音乐形式已几近入迷,到处蒐罗古典和现代的四重奏曲,但直到昨天我才找到心目中可以与萧士塔哥维奇的迷人意蕴分庭抗礼的曲子:巴西作曲家维拉?罗伯士(Villa-Lobos)的絃乐四重奏。
维拉-罗伯士共写了 17 首絃乐四重奏,写作的时间跨越了 42 个年头,就我手边已经买到的两张五首(第 1 号、6 号、7 号、15 号和 17 号)而言,无论是乐器间之对话、音色构成、旋律、节奏、或现代与传统间以及在地与异国音乐元素之间的頡頏,拉美四重奏团(Cuarteto Latinoamericano)的演出都足以让人陷入激情与沉思之最。在 Astor Piazolla 的 Tango 之外,我想 Villa-Lobos 这些絃乐四重奏该是南美音乐最得丰美的宝藏之一,就像亚马逊雨林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这音乐绝对值得深入开发,它也不会被人类破坏或被歷史淘汰。
入选原因:巴西的古典音乐您听吗?魏拉-罗伯士的音乐您听吗?他的弦乐四重奏您会主动去买吗?如果连续三个答案都是否定的,那麼,以上三个问题就是入选的原因。藉著绝佳的弦乐四重奏录音的吸引力,您来尝试一下拉丁美洲风格的弦乐四重奏吧!这几首曲子虽然充满拉丁美洲风,但是形式端正、结构严谨,加上自然无比足堪典范的录音,足以担任校正音响平衡性的重任
难关:只要是听起来觉得整体声音太瘦就是不对的;只要是听起来没有感受到各把乐器的摩擦质感就是错的。二支小提琴、一支中提琴与一支大提琴如果无法分辨那也有问题;四把乐器如果没有和谐丰润的共鸣也是错的。弦乐四重奏最著重的就是和谐平衡之美,如果您听起来觉得录音并不怎麼样那就有问题。





百度下载地址

http://pan.baidu.com/s/1sldDcIx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8#
发表于 2012-5-20 09:39: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uchuan011 于 2016-11-29 01:20 编辑

第28、29、30碟:贝多芬早期四重奏 贝尔格四重奏团演奏版EMI老日本天使版金碟[3CD]
版本:EMI老日本天使版金碟,内圈:CDS7 47127—8,无IFPI码
贝尔格四重奏团演奏版,EMI,CD编号CDS7 47127—8(第一至第六,3张),《企鹅》评介三星
贝多芬早期四重奏,Alban Berg Qt的早期录音,演出十分精致,录音饱满有现场感。 大提牛筋味十足,听感十分过瘾




百度下载地址

http://pan.baidu.com/s/1nvJIPYh
http://pan.baidu.com/s/1c2qUYkS
http://pan.baidu.com/s/1mhL6AGo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9#
发表于 2012-5-20 09:40: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uchuan011 于 2016-11-28 18:49 编辑

第31碟: [原创] 中國狂想曲Philips 422 010-2宝丽金满银无IFPI码老版
Philips 422 010-2 中國狂想曲
版本hilips满银无IFPI码,内圈T113-2486 02
這張並不是中廣的專輯,裡面主要只有彭修文改編自冼星海的管弦樂-中國狂想曲,它原本的管弦樂版我沒聽過,但以國樂團演起來一點也不勉強,也許部份得歸功改編的功力;此曲是星海兄的最後一首作品,1945年在蘇俄病中寫的懷念祖國之作,由五首民歌與民間樂曲組成,在幽默、輕鬆的旋律中傳達作者的情懷。另有陳音琵琶獨奏「霸王卸甲」與李增光笛子獨奏「南山吟」。


百度下载地址

http://pan.baidu.com/s/1qXLywhA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60#
发表于 2012-5-20 09:42: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uchuan011 于 2016-11-28 18:53 编辑

第32碟: [原创] 莫扎特 小夜曲 嬉游曲音乐合奏团(I Musici)演奏版Philips金线84年西德01首版
莫扎特的小夜曲、嬉游曲; I Musici 演奏, 84年西德版, 01首版,全银圈无码. 金线版,内圈:412 120-2 01,Made in W. Germany by PDO
音乐合奏团(I Musici)演奏版
音乐合奏团演奏版,Philips,CD编号412 120-2。这张唱片上另有莫扎特的《弦乐嬉游曲》K136-138。
莫扎特的《弦乐嬉游曲》,指K136、137、138 3首,这3首嬉游曲均为弦乐五重奏而作,作于1772年。这3首嬉游曲,K136,D大调=K??6125a,共3个乐章:1?笨彀澹珼大调,奏鸣曲式。第一小提琴先在3个声部支持下活泼地展开,然后是第二主题与尾奏主题。呈示部反复后,进入发展部,发展部相当长,出现第一主题后,转为小调,第一小提琴在第二小提琴十六分音符伴奏下,有出色表现。再现部回到主题,蓬勃生动地向前推进。2?毙邪澹珿大调,有意大利风格。呈示第一主题后,有两个副主题,发展部只有6小节。3?奔卑澹珼大调,回旋曲节奏,为海顿的风格。在跳跃音型引导下呈示第一主题,在接着呈示第二主题后,整段反复才进入发展部。在发展部中以小赋格手法对位处理。??K137(=K??6125b)降B大调,共3个乐章:1?毙邪澹?降B大调,A-B-A′-B′的二段体,开头主题以转调风格开始,旋即转入F大调,在A?穸畏锤床糠郑?有一段小调。2?焙芸斓目彀澹?降B大调,两个主题的单纯的奏鸣曲式。开头主题是弦乐单独呈示,含音阶、半音阶风格的变化。发展部不使用呈示部素材,以模进方式转调进行。3?焙芸斓目彀澹?降B大调,舞曲风格,反复之后加小中段的三段体。??K138=K??6125c,意大利序曲风格,只用弦乐。共3个乐章:1?笨彀澹現大调,奏鸣曲式。开头主题为强弱音对照,此主题之后加入插句风格的转调乐句,发展部以开头主题的后半为素材。2?毙邪澹珻大调,以反复记号划分的二段体,旋律由第一小提琴表现,第二小提琴伴奏,第一小提琴重叠二度。第二段开头有前奏性格,使用了弦乐切分法伴奏。3?奔卑澹現大调,A-B-A-C-A-D-A-E-A回旋曲式,主题为8小节乐句,C段为小调。



百度下载地址

http://pan.baidu.com/s/1miuc4K4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8:06, Processed in 0.048428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