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烧友搭配 › 查看主题

6021

查看

0

回复
返回列表

go

一篇旧文--各有各精彩(三)

1#
发表于 2006-4-11 16:41:26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小傅是我所以识朋友中的一位“海归派”发烧友。他于八十年代末出国留学大潮之时,远赴大洋彼岸的澳洲求学.而在少年时代他已是十分喜爱摆弄无线电,那时候他和同邻好友小洗一起经常流连于解放区路电子零件商店,选用各种不同的元器件,什么石英录音磁头,电子逻辑轻触式机芯等等,自制录音卡座。又用香港制“美声”牌功放件DIY扩音机,玩得不亦乐乎。即使到了澳洲,在经历三年很苦求学阶段之后,生活刚逐步平稳下来,又重燃发烧之火。先后斥“巨资”近万澳元购入套装组合, 包括NAD 7020i合并机,中道CD机,后又升级为Audio Innovation 800SE前后级胆机,Celestion SL6i经典书架箱,还买了一对TDL小音箱作AV之用。这套东西的价钱当时在国外足可以买到一台很不错的小汽车了.
98年,经过八年留学生活的小傅回归祖国从事工商管理工作。回国时还不忘带上一套宝贝器材,为免运输途中被损坏,他亲手用小型旅行箱提着40多年重的胆机上飞机(其它随身行李只是一概托运!!)踏上归途。这时候,正是国内音响市场火红的时代,当他看到这样一个庞大的音响电器市场,跟他80年代末离开祖国时相比变化实在太大了,比国外还要兴旺发达,真是兴奋极了。他说在澳洲,相信把全澳所有有点档次的高级Hi-Fi店集合起来,恐怕还不满海印广场一层呢,价格更是在穗、港两地的倍数以上,就以Audioquest著名的Midnight Ⅱ八尺喇叭线而言,散装加叉一对澳洲就要过千澳元(约5千元人民币).很快地,他结识了小芳等一班志同道合的发烧友,而且很快地发现自己组合上的诸多缺点,到了该升级时候了,    那段时间,每周假期的节目就是约上三、两知自逛陶街、行海印,玩DIY出身的他,是位不折不扣的物料主        义者,用料靓,够斤两的器材成为了首选。最后看中的是小芳兄的正在使用的大名鼎鼎的意大利Chario Academy 1(贵族1号),葫桃原木手工打磨,入榫式装嵌,箱体漂亮的曲线和身形典雅高贵,丹麦Scan丝膜高音,Focal双音圈中低音单元,甜美松软兼且饱满的声音,成为当年小傅的梦中铭器。一番软硬难磨之后,正巧小芳又有升级换箱之意,一对经历数载煲练已入佳境的Chario Academy 1终成囊中之物。不过得意之时却忘记了《卓丽》贵族1号只有81.5dB的效率,是对“大食”音箱,回家用只有35W的Audio Innovation 800SE胆机伺候,在一定声压之下, 音乐的确相当之娇美迷人,可是换上当时得令的那些动态奇佳的Hi-Fi试音碟,却是一付昏昏欲睡的样子,无法令人提起精神。结果又把小芳的金嗓子E306一并收购过来,CD机则是同样重料的天龙3300,声音终有小成.那时候的小傅 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入房打开音响,他的听音室设于卧室里,是名符其实的发烧房,回国后升级的第一套发烧组合终于落户.某日,同往常一样,下班回来放入一张《红色娘子军》,听着听着正在兴头之上,正好到了晚饭时候,顺手便把音量扭大,跑到大厅边吃边听,当一曲《常青就义》高潮之际,忽然传来了几声不和谐的杂音,小傅一直不为意,待饭后回房音一看,惨啊!一只Focal低音已经英勇牺牲,音圈错位,喇叭拍边了,真是好不懊恼。虽然向代理订了一只新喇叭换上,但一向追求完美的他,始终心中有刺,不久便把它低价沽出了。这样一来,小傅又要开始寻觅合意的音箱啦.这时Chario Academy 1已经停产,拣来拣去,始终是“卓丽”情意结难解,这回是把新版Chario M1《千禧1号》连同原木脚架一并购回,同时,还借到了一台Teac VRDS-25X CD机。卓丽《千禧1号》号称《贵族一号》的改良型,所有单元均由Chario自家开发,而声线更呈中性,两端延伸要好于老款,但声音的甜美程度就有所减弱,但效率又有所提升。原装木脚架除了好看之外,声音比用重量铁制脚架提升不下20%,最大改善是在于保持音色一贯性及声音平衡度。这种情况总在另一意大利名箱Sonus Faber上出现 ,原厂的木脚架是厂方为其音箱度身订造,效果菲然。虽然这些脚架价格昂贵,但一套西装时的确最能表达出音箱设计者对声音的表现的本意,而Teac VRDS-25X CD机配合金嗓子E306V的效果,令小傅感到音源上的不足,在天龙3300配搭下且显得过于霸气和有粗糙感。不过他似乎还是不大满意,又去借到了一台二手飞利浦旗舰LHH800R,这次更让他为震动,相比之下从飞利浦LHH800R体现到的是除了音效质素上的差距,还有一种富有人情味又带有文艺气息的声音,尤其是音乐气氛,演绎上的流畅自然,反观Teac  VRDS-25X的人工雕琢的痕迹和特有的东洋味道显露无遗。虽然LHH800R贵为飞利蒲一代旗舰,单是那些补品元件就令小傅直咽口水,不过它最终没能成为正宫,因为弄到一套二手的经典名器THETA DATE II+G3数码系统,那种极具皇者风范的气势,近似LP的模拟味令飞利普LHH 800R俯首称臣,而金嗓子E305让给了少年时代的好友洗生(此君被小傅拖下Hi-Fi深渊之后,后来也是一发不可收拾,目前是以麦景图MA6800配天朗Teburery音箱 , 也是相当不错)将功放换成具有浓烈欧陆色采的贵丰Tabu合并机。
还过到这里故事还远没有结束。数月后有一晚,我、小芳同小傅一起探访大发烧友蔡生,在欣赏完卓丽“大3”之后,那种庞大的规模气势和宽松感,  令他彻夜难眠。结果,第二天小芳和我的电话不断,小傅要玩落地箱了,既要价廉物美又要靓仔声甜的中型落地音箱,一番思量, 最后入选者只有三位:B&W M802S3,Spandor S100LE, Chairo Academy3(Junior)(又称小3号),前两位体型都过于肥伴(S100更甚了),在他那窄长的听音房内(3m×7m)没法有效地摆位,而小傅骨子里亦一直有一个最合意的人选——卓丽小3号,最后如原以偿地   在经销商处以补差价的方式迎娶了卓丽小3。
经过几年的练历,他对发烧中各种配搭,摆位,辅件的选用亦已相当了解,可以以现有条件下不拘于泥去发掘器材的潜力。除了专门拉入一组六平方电线外,还有2台古河滤波器供数字系统和视频系统独立使用.又向同道好友借到市面上几乎能买到的各种钉锥,线材、调声物来调试,经过数月的努力,最后试音报告表明,用贵丰原厂钉配贵丰TABU,瑞士Goldmumd钉承托Theta G3解码,全套器材放于《声美力》花犁木机架;贵丰合并机用以有“伟哥”之称的NBS Statement顶级电源线(小傅称在他的系统中唯有配此线才令贵丰达到又细腻又有气势的效果),Onix Grand Master电源线用在Data II转盘,AS Standard电源线用于G3解码;卓丽小3号箱垫以《声美力》C2半圆木钉,再配上AQ Daimand XLR2 1.5M平衡线,2 对Audio-note AN-La喇叭线接成Bi-Wire时,整体效果最佳。这是发烧友一个既痛苦快乐的享受过程,此役之后,小傅多次宣称五年之内已无换机之瘾,要安座下来好好地欣赏音乐啦……
个多月前,一位从晋江远道而来的发烧友蔡先生一一一位卓丽的忠实拥趸,一再希望能在广州会一会卓丽的知音。当晚,我约同蔡生、汪杰兄等一齐来到傅府。小傅的发烧房已被收拾得井井有条,3.1×7米的窄长型房间,器材置于窗口前面的短边,音箱跟后墙相距米余, 一侧是书柜和CD架和电脑台,另一侧是衣柜,聆听音位置是在房间1/2处,而皇帝位皆后就是大睡床啦。一齐简简单单,完全是普通起居室布置,并无刻意的调音物品,蔡生和小傅都是卓丽迷,两位知音人虽是初次见面,已是俨如老朋友一样涛涛不绝地畅谈起玩卓丽的发烧经,汪杰兄和我忙于去研究那堆器材,卓丽贵族小3号个子有109 cm高,25.5cm宽,44cm深,每只重达45㎏(同我现用的AVALON Oups一样重),同样是原木榫接,一流的手工,婷婷玉立的身材,在这不大的空间中十分有型得体。它的外型设计和贵族大3号一样,只是体积小了一码,前障板的喇叭单元是2只5寸Focal中/低音单元和一只1寸Sean软膜高音,箱内还有2只6.5寸低音与装于音箱底部。两个花梨木架除了功放和音源外,还有几样好玩的东西。一台瑞士Revox B21录音卡座,一台Raksan木头CD转盘,一台美版先锋Elite精品系列DV-05 DVD机(相等于日版DV-S5),一台奥林巴斯PVM2044 20”监视器,这全都是他在和润、陶街淘到的超“笋”价(超值价)战利品。泡上一壶凤凰单苁 ,我们一边品味着这套纯欧陆音响的声音。欣赏完 《新世界交响曲》、《卡门幻想曲》、《天方夜谭》、《萧邦夜曲》、《弦乐奏鸣曲》、<<莫扎特第21钢琴协奏曲>>等名盘,又有歌剧《风流寡妇》、蔡琴、沙拉布莱曼的歌声和极尽Hi-Fi的《无敌天碟》,无论弦乐、钢琴、人声它都能使人感觉到一种轻松愉快的享受,卓丽小3号的高音不太亮,但空气感却是很棒,声底宽厚松软,对音乐演绎感情上诠释有意大利箱热情艳丽风格,尤其是欣赏小提琴那种连绵不绝,一气呵成的感受,真是很爽。贵丰TABU合并机100W的功力并不可能让这对音箱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在小傅的悉心陪搭调较之下,扬长避短,令人并不会察觉到推力上的弱点,反而会被其优点所吸引.同蔡生的金嗓子极品机推卓丽贵族大3相比,除了少了一层抽丝剥茧式的细致,来去如风庞大规模,仍有不少闪光之处,毫不逊色。尤其是为贵丰TABU配上那条NBS”伟哥”级电源线之后,营造出颇有相当漂亮的三维空间感和规模感,此箱高频逐步滚降和低频稍微有点滞后的设计使听者能在欣赏音乐之时十分轻松、减少压力,这一点似乎是强调解析力的新的音响美学现指导下新一代音箱十分值得借鉴的地方。记得网友大头虾是在听过蔡生的系统后,曾以“秋韵”喻之,更形象地用苹果比喻,把那里的声音比喻为一只热透了的香喷喷的频果。
小傅发烧之初是以发烧天碟为主,当系统升级之后就逐步转向古典音乐,近来为了配合小生命的来临,更是添置了不少 莫扎特 << 第21钢琴协>>等旋律优美的古典音乐来胎教。除了大量添置古典CD之外,他还收藏了不少 80年代经典流行曲的原装录音带,《徐小凤》、《郑少秋》、《蔡丽萍》、《邓丽君》,声音比起后来所出的CD更具人情味和亲和力。而他弃   Hi-Fi性相当之高的Theta Data Ⅱ大碟转盘而转用更具LP 味的Roksan木头转盘,听音口味的转变可见一斑。对于视频系统,小傅也是颇有研究,目前这台奥林巴斯PVM2044是SONY的特制产品,比之前的SONY PVM2030更上一层楼,素雅、自然、平衡、极为细腻的结象力力和出色对比度,让人了解到电视画质的最高境界, 您会觉得它会令目前市场上所有电视机都会汗颜。
这是一个尽兴的晚上。临别前, 我们对小傅开玩笑地说,好好地养大这对音箱吧。说不定会如当年赖英智先生在<<音响论坛>>说所那样,只要假以时日,或会如小提琴一样,整个音箱会成为一个合唱歌的奏鸣体呢。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7 16:53, Processed in 0.059461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