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21237

查看

103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烧海无涯

49#
发表于 2011-6-17 12:08:08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发烧就是较真啊,坛子上还有人正在拆房子呢。更重要的是。。这个系统平衡的问题。
烧海无涯 发表于 2011-6-17 11:51

恩,赞同
系统平衡第一

使用道具 TOP

50#
发表于 2011-6-17 12:50:1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首先要搞清楚立体声的概念,我们的人声的制作录音回放都是在立体声的情况的下的。就是说基本可以 ...
烧海无涯 发表于 2011-6-17 11:56
会不会坐着或者蹲着,还真难说,谁敢担保没有?现在的电脑,什么搞不出来?高度的问题,其实也没有什么绝对正确标准,人声发音高度不低于聆听者坐姿时耳朵高度就可以了,这点是可以通过器材搭配、摆位和调整环境反射面来达到的,但这个高度个人认为不算是什么标准,或者根本人声高度的标准就是不存在,只是我们比较接受这个高度而已。

使用道具 TOP

51#
发表于 2011-6-17 14:34:42 | 只看该作者
会不会坐着或者蹲着,还真难说,谁敢担保没有?现在的电脑,什么搞不出来?高度的问题,其实也没有什么绝对 ...
天神 发表于 2011-6-17 12:50

哈哈哈。。。。还有蹲在唱歌,录音的啊。。。。。

使用道具 TOP

52#
发表于 2011-8-11 11:03:56 | 只看该作者
适当调整音箱的偏角也能改变结像高度,向外转结像向下,反之向上,估计应该和单元的离轴特性有关.

使用道具 TOP

53#
发表于 2011-8-11 16:48:53 | 只看该作者
适当调整音箱的偏角也能改变结像高度,向外转结像向下,反之向上,估计应该和单元的离轴特性有关.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1-8-11 11:03

重在调整。。

使用道具 TOP

54#
发表于 2011-8-15 22:20:47 | 只看该作者
天神兄,口水歌稍微好些的都有高度。所谓高度,实际要听到的是音场的高低分离度和不同发声体的高低相对位置。

比较正确的系统,甚至可以听到音乐“剪辑”的痕迹。比如瑞鸣的某唱片,所有乐器的高低相对位置全部正确,唯独一把二胡上升到小提琴的高度并且质感强烈,这把二胡脱离它在音场中所处的相对高度,明显是后期单独调整过。

使用道具 TOP

55#
发表于 2011-8-16 08:57: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如水 于 2011-8-16 09:08 编辑

哈哈,其实人声口形的高度跟录音时歌手是站着还是坐着一点关系都没有.就算他爬上梯子,只要话筒还是跟着嘴巴.就丝毫不会影响重放时的口形高度.

因为对着嘴巴的一个话筒录制的声音信息里是不会包含上下高度信息的.
而且我们的立体声系统的空间表达只是左右而没有上下.

按照左右立体声的原理,如果想能够表达上下空间立体效果就必须加上上下声音录制系统和上下声音播放系统.

现在我们感觉到的音场高度和深度跟喇叭的高度和听音室各项吸收和反射有关.跟各种乐器的频段能量在各频段喇叭的分布有关,跟录音后的混响效果有关.

用耳朵直接辩别实际声源得到立体感和耳朵被动的辩别从音箱发出的摹拟立体声得到的立体感是有质的区别的.所以,我们为了求真都搞的非常累.但也许这就是乐趣吧!

使用道具 TOP

56#
发表于 2011-8-16 08:30:04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支持!!!!!!!!!!!!!

使用道具 TOP

57#
发表于 2011-8-17 10:08:27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如水兄的解答,希望有机会当面请教...
rock 发表于 2011-8-17 09:24



R版客气了!只能说是相互探讨.
下次借出差机会上门向R版讨教!

使用道具 TOP

58#
发表于 2011-8-17 09:24:56 | 只看该作者
R版的疑问带有普遍性.

其实一个声道所包含的声音信息只有强弱,音调,音色而已.并不包含左右上下的空间信息 ...
如水 发表于 2011-8-16 22:12


多谢如水兄的解答,希望有机会当面请教...

使用道具 TOP

59#
发表于 2011-8-16 22:12: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如水 于 2011-8-17 10:36 编辑

R版的疑问带有普遍性.

其实一个声道所包含的声音信息只有强弱,音调,音色而已.并不包含左右上下的空间信息.之所以用双声道,是为了合成或者说模拟立体声.当然,如果说能从单声道能听出空间效果的话,那就是声音的强弱对应了我们生活经验中的近远,混响时间对应了我们生活经验中的空旷感.

好的器材只是做到了极低失真,极低信号的还原和音色的耐听.至于音场的形成,除了跟喇叭的高度和听音室各项吸收和反射有关.跟各种乐器的频段能量在各频段喇叭的分布有关.还跟我们的日常经验和心理定势有关.

音箱的高度肯定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各厂商对单元的排列和高低确定都非常重视.

自然规律也具有普适性.既然我们用左右2声道表达左右展开的音场.同样的上下展开的音场也应该由上下声道来表达.

但因为实际音场一般为左右展开,普通立体声系统已基本满足我们的要求.所以没必要弄这么复杂,虽然早已出现了7,9等多声道系统.(严格来说,真正的声音还原应该是多声道而且录音和重放的空间位置一一对应.)

问题还在于,我们执着的烧友兄弟们偏偏硬是要从最简单的2声道系统中听出个上下声道来,而不齿于多声道系统.这就太难了,唉.

现在用2支咪一般为所谓的模拟人头录音系统.交响乐录音基本都用到10支以上,我见过用17支的.

我老是感觉打字很吃力,而且打字的时候经常会影响我的思路.我总想希望有一天能用嘴巴和各位大虾交流那该多幸福!

把字改大是因为我感觉看小字很累.也许大家也有同样的感受.因此而占用了较大版面谨请谅解!

使用道具 TOP

60#
发表于 2011-8-17 12:51: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hehui 于 2011-8-17 12:56 编辑

(按照左右立体声的原理,如果想能够表达上下空间立体效果就必须加上上下声音录制系统和上下声音播放系统.)对于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如果按照这种说法,听交响乐时,弦乐组和管乐组岂不是在同一水平面,音场也就只有一条从左至右的一条音线而已。要知道我们人类只有两只耳朵,左耳和右耳但却能辨别出大自然里声音的左右、高低、远近和频率的高低了,双声道立体声就是模拟人的耳朵原理构成的。按照如水兄所说,我们要在音响系统听得出上下(也就是高低吧),录音系统要录多两个声道或是四个声道(上下也有左右之分),而还原时我们的音响系统要加多两组音箱,一组放地下,一组挂在高处,这样我们在我们的音响系统才能听得到来自上下也就是高低的声音(不是指频率的高低)。如此类推,我们人类要听到上下的声音是不是头顶和下巴都要长多两对耳朵才行?呵呵,说说笑而已。我个人认为听在我们面前固定的音场如交响乐、演唱会等,而不需要表现从我们前面飞到我们后面的那些子弹或是飞机等等那些动态声音的话,两声道已足矣。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7:47, Processed in 0.041325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