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7022

查看

101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37.5℃

49#
发表于 2013-8-31 07:39:09 | 只看该作者
现今最好的显示器都要受制于讯号源的质量,不同品牌的影碟机有不同的影像风格,即使影碟机插不同的线也有不同显示风格。所以不能如你所说,只要显示器指标高,放部DVD都是真实准确的。(记得你说的,只要功放用你的物理高保真方法,其他前后端都不会影响“真HIFI”的)

点评

更高品质的显示器被称作监视器,更贵,中性准确为上,还原可信度更高。不会特意偏向哪种风味。  发表于 2013-8-31 08:26
不会吧,我对前后端要求都很苛刻。  发表于 2013-8-31 08:15

使用道具 TOP

50#
发表于 2013-8-31 08:06:48 | 只看该作者
s1.4 发表于 昨天 16:52
愿闻znd06兄之无失真搭配详细,包括空间,电源,线材,几大件及附件...敢于示人大家才会认可,否则难以服众,嘿嘿~

       这位仁兄大概想以传统常规概念与我PK硬件。首先要说的是,我与传统主流方式不是一个路数,并且都是DIY制作,声音有本质不同,从模样是看不出所以然的。要论形象,靓影多了去了,只不过我并不认同其声。
       简单说,音源驱动是定型的,这是基础、关键。单元音箱有很大宽容,只要符合要求都能带。线材不须天价品,但有一定要求,因分而治之会既好又省。电源处理也很重要,我有独到的理论和做法,花钱也不多。没法确定的是房子和空间处理,那是用户自己的事,搞得好当然有益。
贴几张图,免得空口白话。
音源驱动组合

  动圈三分频






绅士宝单元三分频

静电三分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1#
发表于 2013-8-31 17:45: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JMA 于 2013-8-31 17:58 编辑
转一圈还是对HIFI还音理解差异。烧友手里拿到的是成型录音制品,你的HIFI只能是对它,因为录音和制 ...
znd06 发表于 2013-8-31 06:50

朱兄,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
不管我看没看懂您的观点,但我知道您是一个执著、认真的人,我相信您的观点一定有依据。
我的意思是如何定位自己的发现以及如何让人更容易理解并接受自己的发现。
我的看法是任何与原音有区别的成分都可以视为失真,可能您的发现可以解决某些失真,但一个功放的失真是多方面的,您解决了个别方面的失真,其它方面的失真照样存在。
反过来说,就算您的功放是零失真,但您肯定要用喇叭播放吧,喇叭的失真是多大呢?喇叭的工作原理与实际电声转换机理又是否完全吻合呢?
以我的知识判断,最好的喇叭的失真基本是最差的功放的数十倍!
所以,您解决的只是重放系统中众多失真中的很小的一部分失真。
我认为您的发现有助于在较小的方面提升功放本身的性能,应该值得鼓励,但不能说功放从此就完美了,更不能说整套系统从此就真HI-FI了。

以偏概全是技术人员比较容易犯的错误,客观的审视自己,提高并拓宽自己的视野有助于开拓自己的思路,祝兄早日更上一层楼。
最近我也在潜心研究功放,所以对您的观点比较感兴趣,就传统功放来说,问题还是很多的,有机会多交流。
言语不妥之处请多包涵。

使用道具 TOP

52#
发表于 2013-8-31 18:14: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BJMA 的帖子        客观的说,失真必然存在,0失真不可能。但这里有一个质和量的不同,这个质指的是工作性质工作方法,具体到传统电声它的方法不是直接改正错误,而是用另一种错误掩盖原来的错误,所以是错上加错。高保真的方法是发现错处所在直接加以纠正,尽管不可能0失真,两者本质是截然不同的。方法对了才能谈量的大小。同样的喇叭,声音会明显改观。

使用道具 TOP

53#
发表于 2013-8-31 18:5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znd06 的帖子

看兄说的如此肯定,我刚才到家电仔细看了一下您的帖子。
冒昧的问一下:您的核心技术是不是电流负反馈?



   

点评

您是高技术的,应该晓得核心技术须保护。  发表于 2013-8-31 21:27

使用道具 TOP

54#
发表于 2013-8-31 22:02:33 | 只看该作者
点评znd06 发表于 14 分钟前

您是高技术的,应该晓得核心技术须保护

好的,我不深入说就是。
但必须提醒您:这个技术应用在功放是得不偿失的,带来的负面问题很多很多......
当您经过巨大努力(改变负载特性),做到理想后,整个电路性质将和电压负反馈没有任何区别!等于说您饶了地球一圈后又回到了原点,您想想反馈虚地原理......

使用道具 TOP

55#
发表于 2013-8-31 22:17:54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天天做试验,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当阻尼系数为几十时,声音宽松、圆润,但清晰度较低。
当阻尼系数为几百时,声音偏紧,开始发硬,但清晰度提升。
当阻尼系数达到几千后,宽松、圆润、清晰度全面提升,空前好听......

点评

有这么奇怪的现象?有合理解释吗?难道阻尼系数必须达几千才好听?  发表于 2013-9-1 00:43
可以说的是,更多的相关实验,俺在20年前都做过。现在愿意付出辛苦探究的人太少了,更多喜欢捷径仿冒。从你的现在,回望到那时的我,累中有乐。祝你进步,玩的开心。  发表于 2013-8-31 22:37
可以说的是,更多的相关实验,俺在20年前都做过。  发表于 2013-8-31 22:29

使用道具 TOP

56#
发表于 2013-9-1 05:09: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JMA 于 2013-9-1 05:29 编辑
点评如水 发表于 3 小时前

有这么奇怪的现象?有合理解释吗?难道阻尼系数必须达几千才好听?

我认为阻尼系数较低时,喇叭的特性占主导地位,功放推动喇叭振膜好像荡秋千一样。
阻尼系数中等时,喇叭基本被控制,但喇叭的一些特性也会影响功放,相互牵制,相互影响,关系犹如势均力敌的拔河比赛。
当阻尼系数高到一定程度后,喇叭被完全征服,且功放的源内阻已非常低,喇叭的特性对功放的影响微乎其微,功放占完全主导地位。
我试验的这个是高速功放,电源和电流放大部分都很强大,变化非常明显。
这个结果我事先也没考虑到,原来一直认为阻尼系数太高没有实际意义(通常机内连线、接线端子等的电阻已远高于功放电路内阻),现在想起来是低估了音箱特性对功放的反面影响。
这次是做一个其它工业用途的功率放大器,需要超高阻尼系数,做完后接到音箱试听,发现声音出奇的好,最后经过反复对比试验发现了这个问题。

点评

可实际比较好的功放或者是比较成功的,阻尼不算很大啊!  发表于 2013-9-1 07:41

使用道具 TOP

57#
发表于 2013-9-1 09:08:02 | 只看该作者
说了一堆,一看图原来是pc解码直推后级,然后三分频,即使是电分也不可能高宝真。
pc解码的失真早大于lp了

使用道具 TOP

58#
发表于 2013-9-1 19:57:17 | 只看该作者
点评xgl890 发表于 11 小时前

可实际比较好的功放或者是比较成功的,阻尼不算很大啊!

是的。
市面上口碑比较好的功放大多数都是低或者中偏低阻尼系数。
要大幅度提升阻尼系数并保证电路的其它性能是非常难的,要有足够快的反应速度,足够的电源储备能力,足够的电流放大能力......
当这些基本要素都满足之后,提高阻尼系数带来的改善是全方位的。
如果不同步提高这些基本要素,而是一味的靠增加负反馈深度来提高阻尼系数,那结果可能完全相反......
采用低阻尼系数取得“好听”是聪明的做法,比如一些末级无大环路负反馈的晶体管功放和一些电子管功放(电子管功放由于技术问题,一般是无大环路负反馈或者轻度大环路负反馈,阻尼系数一般都很低),但保真度不足,微解析力、场面庞大感、力度感、厚实感等稍差,听弦乐、小曲等比较单调的东西没问题,听大编制的节目可能尚有不足。
这个超高阻尼系数带来的音质改善问题我也是刚刚发现不久,一些细节问题还处于预计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并确切证实,到时再跟大家汇报。

使用道具 TOP

59#
发表于 2013-9-1 20:24:36 | 只看该作者
另外:阻尼系数是负载阻抗和功放源内阻的比值。
负载阻抗降低,阻尼系数随之同步降低,比如在8欧负载时阻尼系数是100,如果4欧负载,实际阻尼系数将至少降为50。
之所以说“至少降为50”是因为有些功放电源和电流放大部分余量不足,降低负载阻抗后其实际阻尼系数可能要低于计算值。

使用道具 TOP

60#
发表于 2013-9-1 20:48: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JMA 于 2013-9-1 20:57 编辑

目前绝大部分的大型音箱标称阻抗都是4欧,标称阻抗不等于实际阻抗,标称阻抗为4欧的音箱,在某频率点实际阻抗可能会降至3欧甚至2欧。
在某特定波形以及音箱负载特性的共同作用下实际阻抗可能还会进一步降低(这点未经证实,但可能性极大)。
因此,对于目前流行的这种低阻抗HI-FI音箱来说,功放的低阻抗负载能力至关重要。
相对于功放的低内阻,音箱线和接插件的阻抗不容忽视。一般来说,功放的内阻为几毫欧到几十毫欧,一根音箱线的内阻有可能达到数百毫欧,一个接插头的内阻也可能就达到数十毫欧(需要4个接插头串联),在这种情况下,功放所做的努力将基本白费......



点评

4欧箱不容易玩好,它对功放要求太高。  发表于 2013-9-2 09:49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08:02, Processed in 0.059731 second(s), 2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