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8040

查看

48

回复
12345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纯音乐的力量以外……关于音乐与语言等的结合

1#
发表于 2010-7-26 14:06:07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清兵 于 2010-7-26 15:46 编辑

我祖籍番禺,很不才,最近才听了冼星海老乡的《黄河大合唱》。我很自然觉得这是个震撼的作品。可是它的音乐我不敢说“很美妙”,实际上从头到尾,我也几乎没有感觉有听到什么“好听”的音乐,可是心灵那种震撼却不可抑制。可见音乐确实不一定要“好听”。光是好像linn那样做到好听,格调还是不够,这个扯远了。

肖斯塔科维奇晚年做了很多交响乐和人声的作品,据他自己说,他越来越觉得语言比音乐更加震撼。实际上这批作品在世界上广受欢迎。我也收了几张,但是我承认,我听不懂。我感受不到那深层次的震撼!大地之歌也是这样的情形。但是黄河大合唱不同。我听得懂,我能明显感受到语言和音乐结合带来的力量。这样对我直接而有力量的声乐作品,实际上几乎绝无仅有。

其实长久以来,音乐都是和语言有紧密的结合。歌剧、昆曲、清唱剧、到流行歌例子不用再举,大家都知道。但是我发现,自己在聆听的音乐范围当中,真正可以同时领略由音乐和语言带来震撼感动的伟大作品,少的可怜。虽然我有不少歌剧唱片,清唱剧唱片,但我聆听时除了摒弃歌词“感受音乐的伟大”之外,无一可做。如果作曲家知道“爱乐者”是这样领略他的风采,我真不知道他是会难过他的伟大没有充分表达,还是庆幸有这样不追求更高音乐享受的崇拜者!

像我这样感受不到外来语言魅力的音乐爱好者,相信不在少数。这就是个明摆着的障碍。虽然有很多前辈教导我们,可以不通过歌词,仅仅通过演绎的曲调或者歌曲的起伏来欣赏。我初初也有这样的尝试,但是听完黄河大合唱,我发现已经彻底厌倦了。我不能想象听不懂黄河大合唱歌词,仅仅拿着翻译过来的歌词就可以感受这种伟大的震撼。如果说这样也能感受黄河大合唱的“魅力”和“艺术美”,那我只能认为这完全是对伟大作品的误读!以我现在的语言基础,甚至觉得自己开始学习听听昆曲都比听清唱剧和意大利德国的歌剧来的真切的多。

现在有不少优美的电影配乐和主题曲在传唱。包括我曾经提出的小津安二郎,那是音乐和视觉结合的初步阶段。实际上音乐当中,必然包括了和语言视像等手段结合的能力。这些门类的综合,本身也应该更加有利于艺术精神的领会。这样的综合手段,也许比我隔着语言的障碍来领会歌剧的美,要简单的多,直接的多。我们是不是应该谈谈这方面的想法呢?

希望大家能够提供更多更简单直接的艺术作品来分享。

评分

1

查看评分记录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0-7-26 14:24:50 | 只看该作者
番禺,让我想起了姜撞奶,还有各式各样的糖水,哪么甜蜜、滋润。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0-7-26 14:58:35 | 只看该作者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13交响曲(娘子谷)如果不能领会这部作品的诗词,感觉会平淡很多。就像清兵所说:作品本身并不好听。但这部交响曲里面的第一乐章合唱歌词为:“娘于谷没有纪念碑,只有墓碑竖立在那里。我是多么的恐惧,今天我已年老,就像犹太民族的悲哀。”独唱者:“我现在站在信赖友爱的泉边,这里有俄罗斯及乌克兰的人们,长眠在与犹太人一样的土坑里。”如果领会这部作品里的唱词,这部作品会非常震撼和恐怖。在娘子谷纳粹屠杀了数十万犹太人及乌克兰人。肖斯塔科维奇能做到唱词与音乐的合理结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0-7-26 15:08:00 | 只看该作者
电影音乐就是最好的说明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0-7-26 15:26:05 | 只看该作者
黄河大合唱里面的歌词,如果只是在唱片说明上读出来,而不是听和理解歌者的歌声的话,这将是对原有音乐无法弥补的损失。娘子谷的诗句经过翻译,就算是震撼也好,也已经是一个再创作了,跟原本诗意可以说是两码事,诗无达估。我并不否认歌剧里面音乐的价值,只是觉得对于完全不理解一种语言的人来说,这个音乐欣赏会不会有过多YY的成分。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0-7-26 15:30:13 | 只看该作者
1# 清兵
好帖!先帮清兵才子(参照S班的叫法)顶一下。 有时间一定会参与讨论。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0-7-26 15:45:29 | 只看该作者
七十年代曾在中学排练过黄河大合唱,至今有些歌词都还记得。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0-7-26 15:48:22 | 只看该作者
S版在这个方面老是开坏头,给你们说的我一身酸味一样了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0-7-26 15:48: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0-7-26 15:50 编辑

一部《黄河大合唱》就把清兵“打回原形”了?不会吧,又迂腐了不是?

当年邓丽君爱听,但说老实话,我到现在也记不住任何一首邓丽君歌曲的歌词,她那温婉柔情的歌喉已经足以使我想入非非了。

当然,听得懂歌词不是什么坏事,肯定会增加戏剧性。但说不定也有意外,比如莫扎特那些歌剧,要听得懂歌词的话,大概我们全听了些“家长里短”甚至有些无厘头的东西,弄不好真的反而消解了莫扎特音乐的美。对此,我曾经问一位意大利朋友(这人精通六门外语)是否听得懂莫扎特歌剧的歌词,他的回答很有趣:“我还希望忘了那些角色在唱什么?!”

瓦格纳甚至告诫“看”他《指环》的人:闭上眼睛,听管弦乐!呵呵,这些都说明音乐是首要的,第一性的!

上面S版说到肖斯塔科维奇13交,我相信了解歌词是理解这部交响曲的途径之一,但至少我本人第一次听已经被震住了!然后,回头去看歌词,发现与音乐是高度统一的,这还是说明音乐是第一性的!

其实很简单,某种意义上,音乐是属灵的,完全可以意会,有时候“言传”反而着相了。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0-7-26 16:04:1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念经兄的回应,您提到的言传反而着相的话题,恰恰是我提出来想讨论的。希望大家都能来说说意见。音乐审美本来也没有对不对,最重要在讨论当中为自己找到体验新的美的方法论。这个正是我有意求教各位方家的地方。

作为我个人来说,对于有语言障碍的音乐作品长期以来都觉得很棘手。我一直是觉得艺术的创作是一个综合类,对于莫扎特可以不听歌词我真是很费解。我觉得一个例外是我有一张以色列民歌,我完全不知道里面唱什么,但是我却听了很多年,也很喜欢。但是对于歌剧等等我却缺乏这种感受。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0-7-26 16:13:45 | 只看该作者
声乐作品能听懂歌词当然更好,只是英法德意俄语言各个不同,要全部掌握不啻天方夜谭,不如把时间放在音乐上更值得。另外一些早期宗教曲目,如格里高利圣咏、弥撒曲等,不理会唱词便能体会到庄严肃穆圣洁的感觉,反到是拿来歌词一看,反反复复就这么几句:lord, have mercy on us...Glory be to the God on high, 等等,意义不大。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0-7-26 16:36:34 | 只看该作者
非常理解清兵兄的意思。声乐也是整体音乐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不懂语言,真是只能听音乐了。正所谓“行家看门道,观众看热闹”。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5-1-7 10:27, Processed in 0.035768 second(s), 19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