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9182

查看

163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shinelb

109#
发表于 2010-5-23 17:12:17 | 只看该作者
疑问解释

  为什么在数码时代还要玩老东西?主要是因为那种空灵感和现场感是现在的CD无法取代的。如果你听过了LP,你将会对现在的CD的尖利粗糙的数码声不能忍受。而现代的CD为了尽量减弱数码声而开发了众多的电路和录音模式,但是仍然是不能和LP相匹敌。放LP的设备叫turn table, 一般不带有功率放大器,只是前置级的输出,拾音模式大约有动磁,动圈和动铁的唱头,以动铁+线性寻迹的唱头唱臂为最优。   抛开各种技术参数不谈,在发展至今的各种音乐记录材质———唱片、磁带、CD———中,SP的音质最接近原声,是爱乐者所追求之境界。众多重量级演奏家、指挥家、大乐队及歌唱家等作品大多数均以黑胶唱片作为首次发行。SP只要保存得当,寿命长久。目前,黑胶唱片是稀有物品了,尤其是数十年前的名盘,更是珍品。

使用道具 TOP

110#
发表于 2010-5-23 17:13:11 | 只看该作者
我国情况   

黑胶唱片作为一种声音和音乐的载体几乎占据了整个20世纪,直到1984年CD诞生。我国在1992年进入CD时代,黑胶生产线大量被淘汰,黑胶唱片的价格从30元左右跌至15元左右。但是由于收藏者的喜好,从1994年开始,黑胶唱片的价格逐渐回升,到1996年就突破百元。   1998年国内最后一条黑胶生产线关闭,目前国内市场的黑胶唱片都是引进海外的,或者二手的。现在在广州的陶街,最便宜的黑胶唱片要六七十元钱,珍藏版本的可以上千。

使用道具 TOP

111#
发表于 2010-5-23 17:14:00 | 只看该作者
版本问题
  1、头版、母带直录是怎么回事?   头版的LP,基本上都是由开盘母带,通过制作直录成黑胶母盘,再压膜批量生产而成。而发烧黑胶的母带直录通常是发烧厂用母带播放,直接刻盘而成,相当于黑胶母盘。立体声的头版相对器材是有重现意义的,立体声唱片出现在1958年左右。   而再版的LP,一般是采用已经压过膜的黑胶母盘再压膜,于是信息量应有损耗。

使用道具 TOP

112#
发表于 2010-5-23 17:14:25 | 只看该作者
2、头版一定就好么?   诚然,在信息量的记录上,头版一定是最优秀的,而且有确认标记,非常容易分辨。但是,有些公司采用新技术的改良,在头版以后的版本里,信噪比增加了,少了“爆豆声”,在欣赏上,或者你会觉得更悦耳。   有些非头版的版本,可能采用母带的再次直刻黑胶母盘,这样制作出来黑胶应和头版记录的信息量相同,只不过缺少明显标记,不容易分辨。如又经过降噪处理,可能音质上更尽善尽美了。这样的再次直刻版本黑胶,在RCA、PHILIPS、CBS等公司都曾经发行,所以有些被以为4版5版的唱片,可能在它们的舞台——唱机上的表现完全不逊于头版的,但价格却低了很多。   于是,商品的性价比上就有了下一个问题的比对了。

使用道具 TOP

113#
发表于 2010-5-23 17:14:47 | 只看该作者
3、头版就一定能获得最完整的效果么?   “宝剑赠壮士,姿粉赠佳人。”头版最好的录音当然最好是有最强大的设备支持了。如果没有这样的机器,很难说你的头版唱片的所有细节、所有风姿都能一一展现。如果是普通的机器设备,有可能头版和2、3版出来的效果也差不多,甚至别人用好机器播再版的效果比你播放的头版更好。所以,在追求音乐享受的同时,应该考虑一下投资在品质还是投资在数量上。还应该考虑的就是,软件和硬件的平衡,因为贵一个级数的硬件设备,效果通常只比低的好一点点。

使用道具 TOP

114#
发表于 2010-5-23 17:15:08 | 只看该作者
4、不同产地的压片是怎么回事?   这是开盘母带分别录制了黑胶母盘之后,黑胶母盘拿到各地分厂进行压膜批量生产而产生的。这样的做法,只节省了生产的成本,音质的高低上应没有分野。如果有人说哪里的压片肯定就是最好的,肯定是在骗你。   但是,有特殊情况,就是有些是采用开盘母带带到当地再制作黑胶母盘,再进行压片量产。这样就因为播放开盘母带的设备不同,而造成两地生产同一录音唱片的音质有所分别了。如果,你超级发烧又超级有空,的确可以追寻当地的设备环境而进行两地产品的比对,应该超级有意思。

使用道具 TOP

115#
发表于 2010-5-23 17:15:29 | 只看该作者
5、DG的大荷花和红头大荷花谁才是头版?   因为这个问题,我曾用我蹩脚的英语请教过一位经营黑胶唱片多年的美国人。他的意见是:大荷花和红头大荷花都是头版。为什么会有红色标记以作区别呢?是因德国DG公司某些录音因某段时间内版权问题的关系只能在某一区域里销售,于是就有了红头大荷花的包装区别,有版权问题的总比没问题的少,所以,红头大荷花就比普通大荷花少多了,因而造成了误解。他还说,如果他所知的非实,那就是DG公司专门在偷运去东德的唱片上打红色标记了吧?

使用道具 TOP

116#
发表于 2010-5-23 17:16:00 | 只看该作者
6、Columbia的白色LABEL试音版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一种只供电台或者公众广播所用的版本,一般出现在70年代的录音,因为当时已不再使用6眼LABEL,所以这是该厂牌70年代最好的LABEL,肯定是黑胶母盘首批压片出产,数量稀少,某些行家连见都没见过,绝对是收藏首选。我之所以有货也是专程托人留的,并不容易得到。

使用道具 TOP

117#
发表于 2010-5-23 17:16:32 | 只看该作者
入门指点
  玩LP是需要耐性的,因为听LP的准备工夫多,很麻烦。LP会强迫你把生活步调缓下来,要一首一首听,不像CD选曲那么方便,因此就会认真把音乐听完。玩LP黑胶唱片的乐趣,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聆听前的基本动作与必备器材不可不知,还要注意唱片除尘、防潮、清洁唱针等等需要耐心的保养程序。    购买二手LP时,一定要检查是否有刮痕,尤其是包含好几张LP的套装,更要一张张看过,由于可以试听,所以如果时间够最好先仔细听一番。    如果有兴趣的话,不如去一些专门销售高质经典的二手LP店家,买几张黑胶唱片回家,品尝那份厚重和典雅带来怀旧情怀。

使用道具 TOP

118#
发表于 2010-5-23 17:30: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19#
发表于 2010-5-23 17:31: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20#
发表于 2010-5-23 17:33:24 | 只看该作者
LP与CD的比较问题
  这个问题,是发烧界永恒的话题。CD和LP的爱好者也已经有很长时间的争辩。
  我的观点是,无所谓好不好,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只有喜欢不喜欢,是不可比较的。
  我本身自己就收集了几千张CD,对于我来说,CD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唱片,CD是Compact Disk的缩写,有占空间小的碟的含义。一张缩小了,可一只手指穿着放进机器的碟,便携性是LP无法比拟的,但也由此我观感里产生了它是玩具多于唱片的感觉,正如把一堆MP3都COPY进一张碟里,你说它就可成为唱片了么?
  LP我们叫黑胶唱片,有些权威有些忌讳“黑”字,于是说这是不正规的说法。在下却觉得这个叫法很直观,很利于人们重新认识这一事物,很喜欢这个叫法,以下都用这个叫法。LP就是Long Play的缩写,有人解作密纹唱片,EP就是Extended play record,通常是45转/分钟的密纹唱片。外观而言,黑胶唱片又比CD有更有欣赏性,一张封面设计优良的黑胶唱片,往往本身就是一张吸引感官的艺术品,一幅画卷。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7 01:06, Processed in 0.031127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