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3123

查看

9

回复
返回列表

go

音响系统的重播素质高低有标准吗?该如何判断?进来看看

1#
发表于 2021-3-24 23:43:12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Debussy 于 2021-5-16 09:20 编辑

1,音响重播的标准是唱片的录音。2,没人有资质去评断器材的绝对优劣。

其参考根本不是脑中的“现场音乐”的印象,
更不是在对听到过的乐器的零星记忆,

我们想要听到的,是唱片的录音内容!(法国某世界著名品牌多语种官网)
这也是几乎没有人有资格去评判音响系统是否高保真的原因之一。

因为唱片录音师不做器材评测。


如果以上两点也无法理解,那就没有必要看下去的必要了。


那判断选择和调试音响?

首先排除了错误,就离真相不远了。
先排除任何除了录音师本人,也就是任何他人的主观听感评价。
媒体也好,兄弟也好,只可以参考,但不可全信。


那该怎么办?如何判断?



监听耳机!为什么?

1,对于中高频,160hz以上的音乐信息内容,
用录音室监听级的耳机,是最具有参考价值的道具。
为什么?

因为耳机是全频单元,高中低频同时到达耳朵,在时间延迟上失真几乎为零,
在中高频的频响上,监听耳机的失真也非常低。


但耳机也分种类,不要选大众时尚品牌,音染很重,不具有参考作用。


2,那对于中/重低频呢?
高保真音响业不会因为你有了监听耳机而结束,

因为对于100hz以下的重低频,耳机无法提供参考标准。
耳机的参考价值,仅限于中高频。但对于音箱的立体声部分(120赫兹以上),已经足够了。


那重低频如何判断优劣?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比较什么?到达的速度!!看哪个最早听到!!


同一张唱片,低频速度感觉越快的系统,越准确,因为更接近唱片录音。

因为音响系统的各个环节只会让低频速度变慢,而不可能比唱片本身更快。

看懂了吗?那套系统的低频内容先听到,更高保真。

注意,是更早,而不是收的更快,更紧,更干。后三者和阻尼有关。

音箱,系统在全频段上的频响失真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轻易实现的,
但同时,要具备高中低信号的群延迟,是最难的。(号称但并非第一的YG音箱如是介绍其技术“优势”)

以及最终在房间内的频响低失真,是很难完美实现的。

此时,要问自己,
哪个是自己最需要追求的?
作为楼主而言,显然是音乐中的时间(相位)准确性最为重要!


为什么?

1. 音乐中的节奏,速度,是音乐中的音乐家的情感所在,通常混音师改变最少的部分。


2,时间决定立体定位感。


乐器和乐者的展位,舞台的大小,其实都是声音通过到达的时刻(相位)来告诉大脑的。

人脑其实是习惯声音和图像同步出现,但立体声没有图像,
大脑就必须脑补,如果音响系统的时间性准确,唱片调音师后期专业的话。


大脑就会轻松脑补出画面感,否则大脑就会很吃力,必须开足马力纠错,

我们听音乐,更多追求是轻松,不是吗?

够响,能听见更多细节,甚至夸大的细节,一开始的确很爽,但音响不是2小时的一次性电影票,

而是希望能够陪伴多年,甚至一辈子的伙伴,真实准确,才是最重要的。
此时,但系统刻画舞台比例是否够精确,才是最重要的,而不只是更响。





最后,说说录音怎么来的?
由多方面组成,1.音乐家的演绎,2,录音师的收音制作成多音轨的母带。3,调音师的混音合成。
所以会看根据母带的重新混音Remasting的唱片等。

所以说,音响系统重播,以现场和乐器为参考,是有失偏颇的,
而追求现场或者拥有真实乐器的感觉,没错!
因为这是唱片混音师的目标,也是发烧友的追求,
而客观上,前者是后者的真正标准。

音乐中的人声和许多乐器的声音,都是单声道收录的。
最后的立体感,是混音师通过专业的器材,结合其审美,甚至和音乐家一同合成模拟的。
比如小提琴在左,人声在中。

混音师通过专业器材,不仅可以改变立体感,
各乐器的音量,泛音的多寡,甚至可以改变音乐的速度,甚至抹去有些音符。
无所不能!

而各频段的量感,每个混音师,录音公司都有自己的理解。
有偏重艺术的,有偏重商业的。
这里先不说EMI france,Harmonie mundi等法国录音室被有些发烧友认为通常具有最艺术感。
因为都不绝对,有充满艺术感的,就有比较。

音乐家,指挥有时也决定录音,
卡拉扬就被报道非常喜欢通过后期数码技术编辑他的作品。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21-3-26 07:04:53 | 只看该作者
99.999%的烧友没有机会了解录音,那怎么办呢?声音准确的喇叭时间相位肯定做得很好,但时间相位做得好的喇叭未必一定是好听的喇叭。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21-3-28 20:29:52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时候不纠结这些,安安心心的听音乐了,才是真想明白了。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21-3-29 01:31: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gidyna 于 2021-5-9 14:59 编辑

[quote]Heerochen 发表于 2021-3-28 20:29
什么时候不纠结这些,安安心心的听音乐了,才是真想明白了。[/q

点评

CH 两位创始人是瑞士洛桑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一个学电子,一个学软件程序。和声学没任何关系。如果有人觉得电子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可以搞出好的模拟音乐,只有祝福。  发表于 2021-4-29 02:34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21-4-29 03:21:53 | 只看该作者
更新 解决方案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21-4-29 12:40:35 | 只看该作者
扯来扯去不就是个基本逻辑问题:音响重播的的音乐,其标准是录音,而录音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无非是忠实还原录音现场的声音。所以说到底hifi的本质还是真实现场再现能力。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21-4-30 00:07:47 | 只看该作者
基本逻辑 恰恰是问题所在。

录音师,混音师,调音的目标是一回事,但结果是另外一回事。

每张唱片录音都能还原现场吗?每个录音唱片公司的水平都一样吗?

你我虽并非录音师,但只要基本逻辑存在,就知道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标准如何判断? 主楼上写的很清楚了。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21-5-9 14:25: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gidyna 于 2021-5-9 14:58 编辑

应该说他们和瑞士的一家大学搞声学研究(项目名称不太记得)。不过这个楼是你的,我的意见有点多余了。你自由发挥就好。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21-5-16 09:49:45 | 只看该作者
理论源于实践,什么时候把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了,就可以安心听音乐了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21-5-28 17:12:19 | 只看该作者
好帖!説透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2-1 00:55, Processed in 0.027688 second(s), 1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