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9154

查看

43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op133

13#
发表于 2013-6-30 10:22:20 | 只看该作者
席夫的贝多芬如何?
Solarmaker 发表于 2013-6-29 12:05


一下子从淘宝和亚马逊寄来很多唱片,有点应接不暇,认真听了席夫的Waldstein。最直接的感受是ecm的录音真好,和别的厂牌不同,ecm追求的一直是一种清澈纯净的效果,可以说是清甜甘爽但没添加什么味精。

席夫在ecm用的应该是贝森多夫的琴,不是斯坦威。我自己曾经试过贝森多夫的琴,相比斯坦威,音色类似一些欧洲品牌的音箱对比一些美国品牌的音箱,虽然这种比方不完全正确。贝森多夫的琴声音比较干净,硕大的琴腔制造的共鸣和斯坦威不一样,尾音断的快些,整体不如斯坦威丰润,但自有其特有的一种孤高的气质。对于弹奏者来说,其实我觉得贝森多夫的琴要更难控制些,对手指的力度控制和踏板的应用会更加讲究,出来的效果会迥然不同,套一句音响用词,就是中频清晰偏瘦,低频收的快,高频延伸干净

说回来席夫的演奏,ecm的贝多芬是他在2007年前后在欧洲的一系列现场录音。席夫在decca后曾经和teldec签约,后来teldec的制作人和席夫艺术意见相左,导致席夫走向ecm。这是好事也是小小的坏事。好事是席夫得以充分实施他的个人领悟和见解,ecm的老板也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两人一拍即合,我们普通乐迷得以听到一份有独立思想的新时代的贝多芬,巴赫,舒曼等作品。小小坏事是teldec的录音水准很高,席夫在teldec的几张唱片实在录得无可挑剔,但是ecm的录音也好,所以只是小小的坏事

扯了半天,还没到主题。。。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3-6-30 10:45: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op133 于 2013-6-30 10:46 编辑

言归正传,席夫一向以清丽的音色著称,技术一流,是巴洛克,特别是巴赫的高手。到了ecm,他仍然执着巴赫的作品,把平均律,哥德堡和Partita都弹了一遍。他的贝多芬其实带着深深的巴赫情节,踏板用的比较短,左手弹的很有巴赫的复调味道,在Waldstein的rondo,左手弹的很清晰,编制出庞大的音像,好像浩瀚的夜空银河,深蓝色,右手在高音区的音好比繁星点点,流星阵阵。我很喜欢少用踏板的钢琴家,这是我个人的喜好。席夫的平均律似乎完全不用踏板,我没仔细听过。在贝多芬里面,这样的演绎,音色更加干净,自有一种高洁的感觉,有种巴洛克味道的贝多芬。但席夫自己说是希望用一种不加任何人为分析和读解的原初的方式去弹。贝多芬音乐承前启后,巴赫对贝多芬的影响是显然的,不论是合唱交响曲的宗教感,还是奏鸣曲左右手复调的作曲法,还是第四钢琴协奏曲的那种赋格式的音阶。用巴赫的方式弹贝多芬,我觉得不是特立独行而是一种对根源的追溯。加上贝森多夫钢琴独特的音色,相得益彰。席夫ecm的贝多芬是一种稍有学究味,高分析的演绎,但不枯燥,音色迷人浪漫(不是糜人),值得花不少时间去研究聆听。我估计习惯老派艺术家比如施纳贝尔,所罗门等演绎的大侠不一定喜欢,因为这种新的演绎法和100年前的传统差别蛮大。但我很推荐各位去尝试。
题外话,听了一耳朵Moravec的贝多芬,感觉他还是弹肖邦对路,他的贝多芬有点平淡。倒是那首短短的贝多芬钢琴变奏曲弹的趣味十足让人不禁拍手。看来我得去把席夫那套舒曼买下来试试,不知道他弹这样得极度神经质浪漫派的作品是什么模样。。。风险有一点。。。好奇心更大。。。呵呵。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3-7-1 23:53:44 | 只看该作者
言归正传,席夫一向以清丽的音色著称,技术一流,是巴洛克,特别是巴赫的高手。到了ecm,他仍然执着巴赫的作 ...
op133 发表于 2013-6-30 10:45


133兄说的很好,希夫的ECM我正在听。确实格局不大。希夫的舒曼很好,建议兄可以听下。关于莫拉维奇这段,我觉得莫大师的贝多芬相当好。莫大叔是奇葩啊。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3-7-2 00:35:40 | 只看该作者
一下子从淘宝和亚马逊寄来很多唱片,有点应接不暇,认真听了席夫的Waldstein。最直接的感受是ecm的录音 ...
op133 发表于 2013-6-30 10:22


他在Decca用的也是Bösendorfer,应该是一直用这个琴,基本没换过吧。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3-7-2 08:28:27 | 只看该作者
133兄说的很好,希夫的ECM我正在听。确实格局不大。希夫的舒曼很好,建议兄可以听下。关于莫拉维奇这段 ...
alma 发表于 2013-7-1 23:53


多谢alam兄,“格局不大”说的很准确,十分同意。
我最近陆陆续续在听schiff讲解贝多芬32首钢奏的弹法,再说一次,口音嗓音都好听。schiff讲解的贝多芬,几乎从不谈论整体的弹法,例如速度,布局,营造什么气氛。。。他几乎把乐谱里面每一小段拿出来细细讲怎么弹,上升音阶,下行音阶,三连音的感觉,轻重缓急。。。用个时髦的词:解构派。他也不怎么讲踏板怎么用,说到几次也就只是建议按谱标记去弹。可以看出他讲究的是每个音每个段怎么弹。大师的技术极佳,网上找些视频来看,或者现场,可以看到他击键落键很干脆,pianissimo弹的举重若轻,fortisimo弹的不是雷霆万钧而是河出伏流的感觉,肢体动作也很自然,不象咱们自己的一些“优秀青年钢琴家”那样弹个琴好像在天桥杂耍一般,还要配上欲仙欲死的脸部表情,。一些“肥大”的和弦弹的很有节制,从不刻意去制造沉迷的音色。这和他多年研究巴赫应该不无关系。巴洛克时代的大键琴是禁不起那样大力锤打的。
另外弹奏巴赫装饰音的弹法很重要,哥德堡变奏几乎每一段变奏都有优美的装饰音,不同的大师有不同处理装饰音的方法,有人甚至把装饰音当作普通音弹,各有千秋,有些大师如肯普夫把装饰音一概去除,听起来怪怪的。schiff在贝多芬奏鸣曲里面也很重视装饰音的弹法,既有装饰的弹法即不记入节拍的修饰,又把这些音符弹的干干净净清清楚楚,我认为这是很大一部分原因他的贝多芬有巴赫味道,当然这是个人见解。schiff的早期贝多芬奏鸣曲如op.2更加甚之。到了晚期的作品,鉴于曲风趋于现代,好比李白晚期的诗歌,完全不讲究5律7律,扶摇三千尺,潇洒的不得了,于是离开巴赫的味道就远了些。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3-7-2 08:43: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op133 于 2013-7-2 08:44 编辑

Moravec确实是奇人,音色之好让人惊叹,原来我很喜欢米开朗吉利的音色,听了莫大叔,毅然转向了莫大叔的粉丝群。他的贝多芬我觉得还是偏老派的演绎风格,不过我只是听了2个乐章,等停下来我要好好听。

他的德彪西也好极了,一首Reflects dans L'eau弹的水波粼粼,米开朗吉利弹的是闪着金光的早晨的水波,海面上的水波,莫大叔是午后的静谧的西湖,还有我喜欢的傅聪,是月夜下的瘦西湖 扯出去说傅聪的舒曼,真好,可惜Meridian公司的那张舒曼录的太。。。。差。。。。

莫大叔的唱片我几乎都搜罗囊中了,唯独缺了一张勃拉姆斯的钢协,好在有个软件叫做“虾米”上面的古典音乐多的让人吃惊,而且素质还很好,昨天下载了勃拉姆斯钢协,准备待会儿上班路上用车载音响听

另再谢alma兄,我已定下ecm的schiff的两套舒曼(也在虾米听了一耳朵)还有他的平均律,满怀期待的等着。

最后俺不是虾米公司的员工,但推荐这个软件给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这种有“中国特色”的软件虽然有点不公平,但给我们买唱片之前做个借鉴还是很有邦助的。不过似乎ios版的还有些问题,付费注册了vip,下载仍然不能超过500首曲目,我联系他们的客服,似乎新版本很快会上线就没问题了。

老容易跑题。。。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3-7-3 22:52:27 | 只看该作者
听了moravec的勃拉姆斯钢协,第一倒不惊艳,第二实在太好了。。。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3-7-8 13:53:05 | 只看该作者
楼上好文,希夫的舒曼本人也很喜欢,他在其他公司也有弹过,同样精彩,借用下亚马逊的图片: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3-7-7 22:42:20 | 只看该作者
看来席夫在ECM的唱片不容错过,已有WTC和GV,再买几张贝钢奏中后期作品。谢谢133高见!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3-7-8 01:43:37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学了东西。也谢谢推荐虾米网。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3-7-8 11:54: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op133 于 2013-7-8 12:04 编辑

周末写了点,拉拉杂杂,贴出来分享最近的钢琴聆听的快乐。

最近又陆陆续续败了一大堆ECM的唱片,ECM的唱片不论好不好听,好看是绝对的。他家主推的是先锋爵士乐,可惜我少有共鸣,有些Keith Jarret的即兴作品还不错,但始终无法深入我心,即便Jan Garbarek, Terje Rypdal, Ketil Bjornstad, Chick Corea等ECM的看家爵士大师的音乐也是如此。感觉上这类音乐需要花时间细细去品,看一些背景资料,最终应该是品质不错的音乐。

ECM的古典音乐可谓几乎每张都可圈可点,盖其对艺术家的选择很讲究,且独具慧眼,乐意让艺术家能够试验他们的音乐理念。Schiff在ECM的巴赫我也收了回来,跟当年在DECCA的作品对应着听,倒是其乐无穷。

Schiff早年的巴赫有诟病者常说其浮浅。面对巴赫这位具有几乎可以撼动宇宙般影响力的超级大师,乐迷往往心生敬畏,甚至艺术家们也是如此,抱着虔诚的态度去演奏,更是不少艺术家在年老之时,回到巴赫,能够演绎出看尽世间风味的意境来。即便是离经畔道的古尔德在55年用流行乐一般的速度用40多分钟佝偻着身体哼哼唧唧弹完了哥德堡,到了80年代,也弹出了70多分钟的版本,虽然还是佝偻在他的小板凳上忘情哼唱,80年代的版本多了很多冥想式的弹法,张力十足。更不论很早的费舍尔,吉雪金的平均律,图雷克的各种巴赫,尼古拉耶娃的平均律和赋格的艺术等等等等。Schiff早年的巴赫确实是轻盈跳跃,把他的Partita一首首和他自己后来在ECM弹的版本对应起来听,早年版的断句比较缠绵,左右手的复调的处理主次比较分明,是一种浪漫化的处理,甚至夸张一点说,有些弹法可以拿去弹肖邦,ECM版的音色处理的很明朗,左右手独立性很强。我有一种感觉,早年版有一种独自向自己爱人喁喁倾诉的味道,ECM版则是一种宣言式的弹法,更具仪式感,堂正很多。我自己而言,更喜欢ECM时代的这部作品的演绎,早年的有点“太好听”了。并且ECM时代的Schiff在速度和节奏控制上更加自如,有不少很有想法的处理方式。我觉得人在年轻时候看问题一定会和年长之后不一样,但无法一概而论说是浮浅或者深沉。倒过来说,年轻可以说成是朝气,深沉可以说成是迂腐。这个和听者的期望也有关。不过一般有多年经验的爱乐者,都会喜欢听一些思考深沉的弹奏,好比品一饼醇香的老茶一样让人高兴。

听从alma的建议,把舒曼买了回来。Schiff的两套ECM舒曼作品其实相隔年代不少,一部In Concert差不多在2000年左右,另一部Giestervariantionen好像录在2007年,都是现场录音。In Concert首先是录音极好,可以作为发烧友检验钢琴重播的好唱片。忘记那些所谓试音碟的玩意儿吧,这部作品录的就是一部调整等当的钢琴在一个好音乐厅的应该有的声音。晚上关上灯,音乐响起,你可以看到漆黑舞台上灯光下的演奏现场,钢琴在静谧的空间形体得当,不夸张的泛音在各个角落弥散。Schiff的舒曼很好听,也很工整,跟我预期的差不多,没那么神经质,属于精雕细琢的作品。如果想听更加夸张的舒曼,可以去听听里赫特弹的Papillon,和Schiff对比着听。Papillon,蝴蝶,是我最喜欢的舒曼作品之一,唯美精妙。里赫特时而轻拂琴键,时而直抒胸臆大开大阖,研究一下舒曼作曲时候的精神状态,这种演绎也许就是舒曼当时的精神写照。我喜欢里赫特的钢琴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总是那么直接而不做作,用他独特的方式自由自在地去弹各种作品。听他在EMI作为Garvlirov亨德尔键盘乐那张补充曲目的暴风雨,哇,第一乐章慢的让人动容,第二乐章柔版古朴的触键可以融化一切,第三乐章Allegro势大力沉,好比飞驰的跑车,敢问谁的贝多芬能这么弹,还能这么迷人。波哥莱利其弹的111,也是很自我的演绎,却有人极爱,有人极讨厌,我不喜欢,因为我觉得是为了不同而不同的怪异弹法。咳,跑题了。

而Schiff则不徐不急,坐下来,倒杯茶,听他细细的把舒曼的蝴蝶一节节弹给你听,可以看到翻飞的花蝴蝶在花间穿绕,也看到华美的大蝴蝶如芭蕾演员一样优雅出场。Kempff的舒曼太正统了,太贝多芬了,波利尼的蝴蝶我没听过,听过他的大卫同盟,技术太好,但我看不到舒曼的美感,傅聪的舒曼真好,他的宋词意境很合适这样的作品,傅聪能把斯卡拉蒂弹的中国味那么足,碰到舒曼这种极度浪漫的作品,相得益彰。科托的舒曼也好,虽然录音古旧,意境在寥寥的琴声中一展无遗。

对了,周末吃了上好的日本料理,新鲜的三文鱼片和海胆还有金枪鱼籽,这些上好食材入口的感觉,忽然让我想到了ECM的Schiff。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3-7-8 13:56:41 | 只看该作者
帮楼主补2个图: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9:59, Processed in 0.033848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