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44916

查看

196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如水

85#
发表于 2011-7-2 11:08:28 | 只看该作者
紧、硬、不自然也许是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会发生。我想在一般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发生的!!!

使用道具 TOP

86#
发表于 2011-7-2 11:10:14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听不明白,到底毛病出在哪儿?指标的问题,实际上达萧的指标并不高,但是他的生活感,要远远好于我听过的其他功放。

我觉得还要请ZND06兄讲的细一点。

使用道具 TOP

87#
发表于 2011-7-2 11:24:18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音响,越来越没有个性,听上去差不多台台都一种声音,都是细细甜甜的

使用道具 TOP

88#
发表于 2011-7-2 11:38:41 | 只看该作者
        听音标准是个问题。由于通常电声大抵就是这个样子,也就是说市场上并不存在更好的参照物。大家会不约而同的认可。对某些毛病自然因习惯而欣然接受了。
       只有切实深入实验对比方能清楚差别(虽然这个差别是显见的)。功放与喇叭配合适度后,并不需什么染色前级装扮,那才是真正的HIFI。你会感到各种添加均为负面,除非个人偏好。

使用道具 TOP

89#
发表于 2011-7-3 16:40:43 | 只看该作者
        或多或少,这样那样,应属小毛病或小缺憾。通病是共有的,普遍存在的,是原理误区。只是现在还不被理解。前面已明确指出,根源在功放。具体变革当然也是改变功放的驱动模式,更进一步,还需电分后每组喇叭由独立功放伺候,这个道理很简单;各种喇叭所需不同,喇叭要与功放适配,否则不能好声。
        这也关系到音源的配合。只有后面好了,好音源才能体现效果。
      我的结论:从HIFI声音论,洋货不值钱。从工艺设计,装饰性讲,还可圈可点。毕竟不少国人有心理追求。

使用道具 TOP

90#
发表于 2011-7-4 22:0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上去看过李哥,还有你的文字。确定不属同一类型。
本人侧重于技术研究,立足基本物理原理。各项试验力 ...
znd06 发表于 2011-7-4 21:54


个人支持技术派,希望能把技术理论讲得浅显易懂些。

使用道具 TOP

91#
发表于 2011-7-2 14:21:59 | 只看该作者
这台普丽声CD机据说还带前级功能,有那位在用或认真听过,本人有意想上,那天在经销商处听不够几分钟,因有客人买下赶托运,经销商到现在还没上到货。想听下那位用家高见,谢。

使用道具 TOP

92#
发表于 2011-7-3 17:34: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尘客 于 2011-7-3 17:44 编辑

[quote...通病是共有的,普遍存在的,是原理误区。只是现在还不被理解。前面已明确指出,根源在功放。...
znd06 发表于 2011-7-3 16:40
[/quote]

看来是要动摇俺们多年来建立的如下观念了:
声音再现,理论上的关键环节是两头,声—电和电—声转换,实际上由于器材投入限制经常表现为最后的一环。即使在这时,最终的瓶颈也不在于放大器等电子器材、而在于受制于物理天限的喇叭或单元。

这个似乎很容易理解,不管单元们如何形形又色色,仍然难以逃脱仅凭区区几个或圆或方的三维几何震膜,就企图模拟世间以如此奇妙多端方式发出的如此千变万化声音的宿命!

而如果您的结论成立,那如何解菜鸟的如下新惑——所谓电声通病,存在的根源反而不在手段与选择极其有限的喇叭单元,而是在元件、线路、模式、理论、材料...等等有长足发展并且已经有如此丰富选择余地的电子器材呢?


通病的根源,如果真的仅仅是认识的误区或者“集体的无意识”,那应算作福音...

使用道具 TOP

93#
发表于 2011-7-3 16:45:54 | 只看该作者
或多或少,这样那样,应属小毛病或小缺憾。通病是共有的,普遍存在的,是原理误区。只是现在还不被 ...
znd06 发表于 2011-7-3 16:40

您说的那种“。。”我等苦苦寻觅,咋没发现那?

使用道具 TOP

94#
发表于 2011-7-2 20:35:06 | 只看该作者
任何HIFI都有一定会或多或少这个通病,毕竟都是电声器材

您提到的这两家顶级产品都听过,前不久还与FM总设计老头对过话。首先肯定他们认真执着的态度。但不可否认 ...
znd06 发表于 2011-7-2 05:55



使用道具 TOP

95#
发表于 2011-7-3 21:24: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尘客 于 2011-7-3 21:35 编辑
音源(前级)——功放——音箱(喇叭)      
      中间扭曲了,要靠两边找齐(虽 ...
znd06 发表于 2011-7-3 20:09

音源并非所指的那一头,开始的声—电环节说的是拾音...

(含音源的)“两边已经能够做得很好”,乃是孤陋第一次听闻,印象中,现今的单元才始终是无奈之举、潜力之在,而LP与CD之争,正说明音源选择的顾此失彼...

另一个“颠覆”,是一直以来都认为应该是放大器来配喇叭,而不是相反...

使用道具 TOP

96#
发表于 2011-7-4 01:11: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nd06 于 2011-7-4 01:46 编辑

      原以为这疙瘩的大师明白些,其实哪儿都一样。多年前在别的坛子曾详细谈过该原理,反应如是。有质疑者道:“外国开法拉利的设计师都想不到,凭什么让你想到。”俺语塞。
      回88#:功放、喇叭要相互适配。但不能是拿着音箱找功放,而是作对应设计调整,使之最佳结合。喇叭本身有其技术指标,在设计音箱时需统筹考虑。我是不会用那些有特别染色的所谓好喇叭。

         音源方面;LP、CD其实也没什么可争的,不同人的选择而已。两者都能搞得不错。未来主流应是PC-HIFI(包括同类技术的专用播放器),实践证明其确实可以HIFI。认准CD机是最好数字音源者请继续,没人拦着。。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6 16:51, Processed in 0.034748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