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955

查看

13

回复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乐音小札

1#
发表于 2016-3-28 01:25:33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李掌柜 于 2016-3-28 02:50 编辑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房屋甚小,甚小,甚是小。为了腾出半面墙的书架放置更多的书籍和杂物,前两年决定处理掉所有的CD唱片,统统拷进硬盘做计算机播放。而前不久几块硬盘不约而同的统统坏掉,一时失落,也没有心思再正襟危坐的听了。平时泡在音乐里久了的人突然不听了,感觉自己像是被关进了戒毒所里的吸毒者。百爪挠心两天后,万幸还有手机和笔记本计算机能出声响可解烦闷,于是在“非正式”的状态下听了几天的斯克里亚宾与若利韦的部分作品。感触与平时听音响系统得来的感触毫不相差:斯克里亚宾确实天才。
       岂不奇怪吗?笔记本已经把录音中的音响要素损之殆尽,我却仍然觉得悦耳。相比在音响系统中听更能静心凝神更加专注于音乐的本身,而不是把精力放置于音场是否宽广、高度是否俊挺、深度是否阔远、定位的精准坚实触手可及之感或弦乐的音色张力与共鸣、有无松香味?、铜管的光泽是否有如阳光洒下的畅然,木管之余韵是否耐人寻味绕三日?回想一下,我大部分的听音时光都在诸如此类细枝末节之中纠结。很少有全神贯注的听过几次音乐。
       我们引以为傲的“音响美”居然喧宾夺主的掩盖了“音乐美”的存在。不禁想起诸多的宣传水文无一不大谈音响要素之必要,音响美学之美感,音响文化之博大。而这些要点是否妨碍了音乐的传递缺只字未提,我戏称以上为听摔玻璃杯打雷过火车的专用音响。形式感过于强。无可否认的是音响作为一种表达的艺术是有美的,既然是一种美就一定包括美与丑的存在。
       乔治,桑塔耶那有句很有名的话:“美学上最显著最有特色的问题就是形式美的问题。”长期以来对这句话的含义感到十分的困惑。由于对艺术的审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在理解常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某种偏差,有时候甚至让人怀疑形式美对于艺术来说是否可能,进而对艺术的本质也产生了怀疑。对审美对象的艺术形式的审美层次的探索,是确证艺术的本体存在,确证作为美的本质的存在的作为感性具体的自由形式的特征的重要事项。
       作为对审美对象的艺术形式的审美层次的探究和把握,是试图从艺术创作的主体和审美欣赏主题的深层心理结构的探索、把握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形式的美学特征。从这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具有艺术本体论的意义。艺术形式的审美层次是必然存在的。
        那么如果把音响看做是一种有关声音再重放的艺术形式,那么音响也符合上述的特征。音响艺术也具有不同的审美层次。之所以把艺术形式之美当做不同层次的审美理解,是因为其存在感性直观的特征,和多种形式构成要素具有无限多的组合的多样性。对音响之美的审美层次的理解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在此陆续讨论几个角度。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6-3-28 10:28:55 | 只看该作者
好文!有同感!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6-3-30 10:27:5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心有乐,自快乐!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6-3-31 12:32:15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好极了!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6-4-3 23:42:16 | 只看该作者
少年时读《存在与虚无》,觉得萨特在有意无意的绕弯弯,立志以后也要写一本把简单事情往复杂里说的书。
现在看来,太自不量力了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6-10-23 01:52:01 | 只看该作者
前几日在某QQ群里聊天,忽然有人提起在极品看过我的帖子,问何时继续。不觉呀然一惊,才想起有这么回事,实在惭愧。

前一阵子实在是忙着脱不开身,人倒是个奇怪的生物,越是赋闲越是想找点事做,越是时间紧得不够用越是想忙里偷闲,于此便有了此贴开头的闲话。不过到头来还是败给了生计,无暇顾及这件事了。

我为此贴起的题目是“乐音小札”,范围圈大一点不至于没得可写。“乐”是音乐,“音”是音响,二者合一便是想把在听音乐和听音响的过程中的胡思乱想与不成篇的观点录下来与诸公分享。这样一来话题的范围就不仅仅是音乐史、音乐学、音乐美学或音响器材、音响技术、调校过程。哲学、文学、艺术也可列于范畴之中而不过唐突。本人水平只是一般(或一般之下)的爱好者水平,既不是音乐行业从业者也不是社科院的研究员,写文表明观点全凭热爱。对音乐界古圣先贤之批评望众烧不必过于较真,权当娱乐,只博一笑。至于前文刨的坑,日后会分散开逐个填平。一来怕一口气讲完缺失了新鲜感,二来有利于把观点表达的更完整。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6-10-23 09:54:30 | 只看该作者
音响作为器用,欲以此为舟而渡音乐之彼岸,过于纠缠于色彩浓淡,架构、细节之巨细摩遗,也易欲海迷航,倒置本末,陷于无尽升级,换机、捣鼓房间漫漫“苦”旅。化繁为简,安下心来听音乐应是一种自得心境。一些颇识音乐三味的友人大都对器材并不太计较,这并非财力问题,或是价值取向的态度吧。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6-10-23 11:16:2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已近超然,值得学习。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6-10-24 15:24: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0353 于 2016-10-25 14:42 编辑

       那我还是从音响方面来给楼主讲讲吧。电脑用的是全音喇叭,声音纯净,一致性极高,出声以中频为主,人耳最敏感就是中频,听起来乐感比音响系统好真是一点都不奇怪。所以才会有很多人感慨一些音响还不如收音机好听。就像我在某篇文章说到,我听鲍勃迪伦绝对不在音箱上面听,必定在电脑或者收音机上听,是一样的道理!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6-10-25 09:44:50 | 只看该作者
陈嘉映怎样?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6-10-25 12:41:55 | 只看该作者
天价器材不一定出好声,因为器材搭配不当。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6-10-25 13:08:14 | 只看该作者
满嘴跑“八股”。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7:31, Processed in 0.043908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