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7002

查看

116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广陵散

13#
发表于 2011-8-30 17:16:02 | 只看该作者
Piatigorsky\霍洛维茨\米尔斯坦没有留下录音真是遗憾,不过还好有霍洛维茨\米尔斯坦的合作录音可听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1-8-30 17:27:05 | 只看该作者
霍米的录音好像在国家图书馆档案中有发行过啊。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1-8-30 17:5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metamophore 的帖子

RCA也发行过,勃拉姆斯第三小奏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1-8-31 21:01:14 | 只看该作者
哪里是吹捧,兄台的译笔行文流畅,达意准确,非是一般英文专业翻译所可比拟的。近年来,在音乐专著的翻译方面,国内开始由海归的专业音乐人士注重这方面的工作,逐渐打开了局面。好的译作,可以让人读起来润玉流觞般的沉浸其中。读兄台的译作,确实远比自己“啃”说明书来得收获丰腴啊。这篇译作,已经收藏了。不多见的佳作嘛!

点评

一身汗!后面的翻译鸭梨很大。  发表于 2011-9-1 08:30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1-8-31 11:18:09 | 只看该作者
他的音色有好几个层面,而一些著名的演奏家只掌握单方面的手腕揉弦产生甜美音色的技巧。他的音色可以是激情的,但绝不至过分妖艳。它的质感最恰当的形容是“银色的(slivery)”,其穿透力是超一流的,它具有非凡的质感和坚实度,却又不锋芒毕露。他的音调相对海菲茨的精准而言富于变化。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8-31 08:22

这一段对米尔斯坦演奏艺术的表述确实是精准无比。米尔斯坦的揉弦从不露于形色之间,他的揉弦和西盖第、梅纽因一样属于老旧一派。他的揉弦不为揉弦而揉弦,不为音色而揉弦,他的揉弦高度为音乐的表达而服务。这在这套唱片中的布鲁赫g小调协奏曲中表露无遗,米尔斯坦的歌唱感情浓烈到倾国倾城,但没有让人醉到不能自拔。这种形神高度统一的演奏技术和艺术,是极高境界的。确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听海菲兹的演奏时,会有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距离感,虽然海菲兹对音乐有高度的精神层面的约束力,但这种雕塑感的约束力,使得理解他的艺术感染力来说,会有亲和力下降的问题。米尔斯坦不同于另外一些以演奏音色富于变化、歌唱性好著称的小提琴家,他坚守古典主义的原则,演奏为音乐服务,不为娱乐服务,欣赏他的演奏可以有一种超凡入圣的洗尽铅华的质朴的美。

再次感谢广陵散兄精彩非凡的译作。再次隆重推荐这套难得一见的录音。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1-9-1 09:39:50 | 只看该作者
广陵兄好译文,让我这个老米的崇拜者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师唱片以外的一些事.获益良多!
翻译是件苦差事,要达到精准流畅更难。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1-8-31 08:01:23 | 只看该作者
Piatigorsky\霍洛维茨\米尔斯坦没有留下录音真是遗憾,不过还好有霍洛维茨\米尔斯坦的合作录音可听
haskil 发表于 2011-8-30 17:16

确实如此,Roth先生的文章也是这样表述的,我翻得不够精确(已改)。
文章后面有Milstan室内乐录音的详述,其中有提到霍米\霍皮的合作录音。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1-8-31 08:18: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1-8-31 08:34 编辑

(续前)

    米尔斯坦是20世纪杰出的大师中最为低调的人物之一。然而,在过去的50年中,大多评论家一直将其归于最重要的小提琴家之列。他演奏中散发的纯粹的艺术光辉一直伴随着他,不受任何来自社会、政治或慈善活动丑闻的影响,而这些曾牵涉了好些他的名人同事。

    如同极少数杰出的小提琴家一样,他的音色有好几个层面,而一些著名的演奏家只掌握单方面的手腕揉弦产生甜美音色的技巧。他的音色可以是激情的,但绝不至过分妖艳。它的质感最恰当的形容是“银色的(slivery)”,其穿透力是超一流的,它具有非凡的质感和坚实度,却又不锋芒毕露。他的音调相对海菲茨的精准而言富于变化。

    米尔斯坦的揉弦属于“古典派”。他揉弦的范围从无揉弦到一种甜美抒情的“中等”程度揉弦,再到一种快速、激烈、精心编织的揉弦,这种揉弦方式需要用手指最上面的关节发挥主要作用。他使用揉弦的目的是“增色”而不是为了取悦耳朵,事实上在他演奏热情“点燃”后,为使其演奏高潮更加激烈,他经常吝用揉弦。揉弦的使用也有其负面效应,如在一些相对晦涩、抑制抒情的段落中。在米尔斯坦的演奏生涯中,他经常在采用在音符开始时候不带揉弦,而在音符中间进行揉弦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特殊的揉弦风格。但在他晚年,这种风格在很大程度上被消除了。虽然米尔斯坦经常将非揉弦音符改变为揉弦,但不同于近二三十年的小提琴家普遍盛行的方法,他不倾向运用“热烈和冰冷”的揉弦,来增强或削弱在单个歌唱性的段落。

    米尔斯坦的演奏包含各种情绪。他可以进行圣洁的吟诵,超然而冷静,又可以激发巨大的热情。他的艺术精神始终年轻,正如他本人的气场一样。或许他表演的主要特征是他精神的强度。他的演奏被一种强迫的动力点燃,濒临狂野的边缘。相反地,这并不反映其诗意想象力的特殊强度。线条的纯净和品味的细微,超过了典雅精致,是他艺术重要的特质。一个简单、短小的作品便能同时反映粗砺和谦逊的风格。


  米尔斯坦的演绎注重感情又井然规整,不至于过分沉溺。他规避奔放外露的情感宣泄,即使在他表现狂放的情绪时,也不是毫无节制。他习惯使用细微、平和的滑音,和位置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情绪,但在程度上没有Ysaye, 克莱斯勒,海菲茨、梅纽因,甚至大卫.奥依斯特拉赫显著。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1-8-31 08:22: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4-9-25 13:03 编辑

    米尔斯坦的双手在物理结构上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它们特别柔软灵活。双手之间的协调程度惊人,这不仅对于快速段落的速度和清晰度,而且对于其平滑和流畅都有影响。人们或许在梅纽因、斯特恩或Ricci的某个音乐会上听到远低于其最高水平的演奏,但这在米尔斯坦身上极少发生。一个米尔斯坦“现场”演奏会几乎总会成为一个令人难忘的事件。虽然他的许多录音是出类拔萃的,然而米尔斯坦充满热情的活力、逼迫力和推进力在他演奏会上有更好的表现。正如海菲茨一样,米尔斯坦的观众,本能地感觉演奏家有者完全的控制力。因此他们会彻底放松,完全沉浸于音乐之中。他的器乐控制力是惊人的;他对乐器有着万花筒般广博的知识。

    米尔斯坦说:“肩膀对在(弓)音色的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反对过多的手腕和前臂动作。大多时间我使用极少的手腕动作。我总是用肩部而不是手腕了调整弓位。”这种多少有些非正统的肩部应用方法可以被清楚地观察到;他也不使用肩垫。

    一般认为掌握良好的连顿弓(staccato)法是不必要的。一个事业有成的小提琴家可以从来没有使用过连顿弓。米尔斯坦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尽管他双手有着惊人的技术,但显然他并不掌握可靠的连顿弓技术。他选择不在公开场合使用这种技术。即使是在圣桑的 “引子和幻想回旋曲”(introduction and rondo capricciso)的中幻想回旋曲首段部分的音阶,传统上是用连顿弓法演奏,而米尔斯坦将其改为击跳弓(spiccato)。似乎是对他连顿弓法缺失的补偿,米尔斯坦的击跳弓技术清晰的发音,极强的控制力令人瞠目结舌。在狂暴的段落中,米尔斯坦显示了他无人可敌的爆炸性而又水晶般清澈的弓法。

    已故著名小提琴家William Primrose, 在他Walk on the North Side (1978)一书中谈到米尔斯坦:

       “一旦他开始演奏(私下)便不能停下,我非常高兴能在场。。。他有小提琴演奏广博的实用知识,我希望他能考虑常规教学。。。众所周知在我撰写此书时,他已经成为最有成就的小提琴教师之一。。。他相信运用常识达到对事物的认知,反对将事物神秘化。”

(待续)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1-8-31 18:45:07 | 只看该作者
这一段对米尔斯坦演奏艺术的表述确实是精准无比。米尔斯坦的揉弦从不露于形色之间,他的揉弦和西盖第、梅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8-31 11:18

m兄就不要吹捧我了,看到你的Bruch小提琴曲一文中提到music &arts 的milstein的专集,才想起发上此文,我一直是milstein的忠实粉丝,能为理解他的艺术提供一点参考就心满意足了,翻译中粗疏不当之处,还请m兄和其他乐友不吝指正。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1-9-1 09:36:12 | 只看该作者
“内森在自己独自演奏,比如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或帕格尼尼的随想曲时状态最佳,此时他处于完全的控制中不需要应付其他任何人。他的次佳状态是他和钢琴家合作时,虽然他对钢琴伴奏者十分挑剔。而和指挥家合作他不是他喜欢的事情,他习惯于将其视为敌人,尽管有时也有他的难处。”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9-1 08:34


皮大师这段说得到位极了!米尔斯坦的独奏明显好于合奏。

另外,谁了解米尔斯坦最后独奏会的钢琴伴奏 Georges Pludermacher 其钢琴独奏的水平如何?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1-9-6 22:43:05 | 只看该作者
我这套是2CD的,确实不错。可能是从你们的4CD套装里选了几首的。
shinelb 发表于 2011-9-6 14:16


这个2CD和那个4CD是完全不同的录音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20:36, Processed in 0.186964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