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5626

查看

120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甲米

13#
发表于 2013-8-9 21:52:28 | 只看该作者
(3)寻找优秀的新录音
古典音乐有大量的老录音可以寻找,但新人新录音也是非常感兴趣的。最近发现了年轻的 ...
甲米 发表于 2013-8-9 15:44


在youtube上听了两段,这人确实不错!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3-8-10 09:49:58 | 只看该作者
五音公司的菲舍尔拉柴小协,这可能成为新的历史名盘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3-8-10 09:50:59 | 只看该作者
海顿钢奏听过菲利普布伦德尔的,是我喜爱之一,看来要去搞这套chandos听听了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3-8-11 08:58:07 | 只看该作者
(3)寻找优秀的新录音
古典音乐有大量的老录音可以寻找,但新人新录音也是非常感兴趣的。最近发现了年轻的 ...
甲米 发表于 2013-8-9 15:44

新老录音都要兼顾。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3-8-11 13:14: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甲米 于 2013-8-19 09:27 编辑

两台博兰斯勒、一台斯坦威,这三台三角钢琴占据了斯蒂芬·霍夫(Stephen Hough)在阿比路的隔音地下室公寓的大部分空间。他需要三台大钢琴,斯坦威用来演出,两台老博兰斯勒则具有特殊的美妙音色,“如歌的优美”。
对霍夫来说,一切都关乎一种难以捉摸的音响——这正是拉赫玛尼诺夫在演奏自己的钢琴协奏曲时试图传达的气氛(霍夫充分挖掘了大师标记的乐谱),作曲家被遗忘的灵感,在深思熟虑的独奏会上得到了组合重现。霍夫为精致的小品牌 Hyperion 录制了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以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方式。


斯蒂芬·霍夫从不作秀,被同辈尊为“钢琴家里的钢琴家”。他爱沉思,有百科全书式的音乐知识以及对细节的显微镜式掌控。他曾得到麦克阿瑟基金会提供的 50 万美元“天才奖”,也是唯一得到此奖的音乐家。他被认为是诺贝尔级别的人物,而且还热衷于作曲。
这里还要特别推荐的是他在Hyperion录制的圣桑钢琴曲全集。该录音好评如潮囊括了留声机2002年度大奖、企鹅三星带花。更获得留声机三十年Glod CD殊荣,实在不容错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Hough勇于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而且为同志事业说项,在古典圈里殊为不易,人格亦可赞。  发表于 2013-10-5 16:03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3-8-12 14:45: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甲米 于 2013-8-19 09:32 编辑

福雷的钢琴曲格调高雅,音色明媚而不多愁善感。Stott的演绎配上Hyperion一流的录音,绝对是一类的选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这个我买了有三年了吧,是不错,绝对推荐  发表于 2013-8-18 23:25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3-8-13 13:59:42 | 只看该作者
(4)中提琴协奏曲
你可能听过大把的小提琴协奏曲,也听过一打的大提琴协奏曲,但请你想想,你听过多少中提琴协奏曲呢?除了“哈罗德在意大利”之外,还听过什么?为什么?

点评

同样的还有低音大提琴,其协奏曲目寥寥,偶尔收过一个,播放起来惨不忍睹,正确播放低音大提琴独奏是对系统的极大考验  发表于 2013-8-13 14:51
中提琴这乐器表达力有点不上不下,一般都是小提琴学得不好的才半途改学中提琴,没出过几位大师,也鲜有作曲家为之作曲。  发表于 2013-8-13 14:49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3-8-13 14:45:59 | 只看该作者
今井信子啊。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3-8-13 15:09:36 | 只看该作者
20世纪之前中提琴作品很少,Brahms的奏鸣曲比较有名。中提琴被重视是20世纪的事情,现代很多作曲家都写了中提琴协奏曲(Walton、Schnittke, Bartok, Penderecki, Gubaidulina, Kancheli)。中提琴作品相当的迷人,推荐大家都听听。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3-8-13 15:14:02 | 只看该作者
看到甲米兄说起中提琴协奏曲,很好奇的随手点了下这些年收下的中提琴协奏曲的唱片,仅仅曲目,大概也有将近五十个(维瓦尔第那些不能加上了,否则更多了)。感觉上奏鸣曲应该更高多一些,我没细数。

点评

期待老兄介绍。  发表于 2013-8-13 15:40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3-8-13 15:21:19 | 只看该作者
施尼特凯是俄罗斯当代作曲家,“他能在音乐中描写当代人的道德与精神之间的挣扎,以如此的深度和广度,真是难以置信。” 这首中提琴协奏曲的音乐没有过度,直抵心灵,使你不由自主的听下去,随之颠狂、随之沈郁、随之奋然、随之静止、随之喜、随之悲、随之伸展、随之倦缩、随之冲上云霄、又随之被吸入大地!!时而是如天马行空般的自由翱翔,时而又如天鼓擂击、震颤大地,而瞬间就又陷入悲天悯人般的冥思苦想之中,而自由的魂灵却仍在空中飘荡,20世纪新音乐听的不算少,这首中提琴协奏曲,和肖斯塔科维奇后期的四重奏一样,其震颤、冲击,直入心扉!久久不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3-8-13 15:37:16 | 只看该作者
坎切利的“冥河”,为中提琴、女声和乐队而作

一个死灵魂的壮哉子行!如此惊撼、如此奇异、如此壮观、如此撼人心魄的作品,那个令人胆战心惊的巨大声响开端,一下子就将死亡之魔赫然推出,——凶险、冷漠、狂暴、震人心魄,但片刻就引出了虚无飘缈般、轻微的女声合唱,又引出轻逸而又充满情感的中提琴,这开声就就是不凡的大手笔,寥寥“几笔”、就将此作的基本构架交待明白了,中提琴与女声合唱相互对应、交织,将“冥河”的图影徐徐勾勒出,女声的虚无飘缈如冥河之上的薄雾,而中提琴似在勾勒冥河那若隐若现的轮廓,两者共同营造出荒漠、绝尘、凄冷而又带有人性色彩的冥界氛围,当中提琴再度奏响时,已愀然化作魂灵面对冥河时那孤寂、凄沥、不舍般的悲鸣,女声合唱似乎惟恐“魂灵”过于冷寂、绝忘,以抚慰般的合声为之助声助色,使声响趋于丰腴厚实,但中提琴凄冷孤寂依旧,似表现出即仰望天庭、又回首凡尘的意境,此时的合奏变的十分具有情感色彩,中提琴这一大段沉吟与女声合唱,听来令人浮想联翩,乐队一声绝杀般的巨响将此打断,虽嘎然而止,但很快又激烈起来,如天地轰鸣、人声鼎沸,瞬间便释放出巨大能量后,又嘎然而止,中提琴则依旧徘徊于“冥河”之间,恰似欲渡无楫、回首无路,之后,毅然开始扶摇上升,力度、色彩随之增强,此时,天钟鸣响、净檐滴翠,恍若一新的冥途所在浮现眼前,稍顷,整个演奏与合唱趋于激烈,此时,表达之激烈处已非初始可比,合奏高潮不断,这一高潮乐段非常精彩,震撼无比,表现出冥河的凶险与惨烈,中提琴的细微、沉吟、柔情、凝望,与合唱的虔诚、冥思、虚缈,和乐队巨大的声响倾泻,形成极鲜明的对照对比,之后,中提琴演奏出厚实愀然的旋律,合唱随之铺垫、发展、相互交织,乐队则以喧嚣咆啸回应,所有的声部一起发力,合奏轰然大作、极富张力,恰若洞开一明亮、壮伟、无限宽广的冥府之门!这一段太有震撼力了,听来令人惊叹不已!惊颤不已!全部神经为之张开抖动!万物为之低曳!天水为之倒灌!天雷为之击响!天钟为之磬鸣!天体为之碰撞!四维为之将倾!!~~~~好一场浩大壮哉的“死之舞”啊!!好一场感天动地的、巍哉伟哉的为死之“送行”啊!!尾声在中提琴的悄然断奏中,在乐队奚奚嗦嗦绝尘般的声音中,以一声巨响结束。
      死亡对每个人都一样,不管你生前如何,不管你一生追求是何,最后都逃不掉死亡的阴影,“死去方知万事空”,真正走到了那一天,才知道人一生中追求的浮华、费尽心力所为的“身外物”不过是“过眼云烟”,“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生不平等死平等!所有的一切,在这一天终将“卸去”,恍若消失在一个巨大的“空洞”中,那么,生之意义何在?——惟有心灵的充实、内心真正的感动、由大爱所触动的灵魂之抖颤,才能刻印出人生最为深刻、最为瑰丽的一道光痕!而坎切利这首“冥河”,为死亡、为生与死的碰撞所张扬出无比的壮观、发出了最豁然生动的绝响,在坎切利笔下,死亡是那样的平静、轻柔,又是那样的轰动壮观!是那样的悄若无声、殒落无痕,又是那样的惊天动地,万物齐发!是那样的充满情愫、甚至演化出一番难以仿效的美,听听那绝美的、摇人心魄的中提琴、听听那宁静、飘缈于天地间的合声,只有不舍、不见痛楚,只有释然、不见纠缠,这是对生、对生命、对亲人、对万物生民的大爱所派生出的至高境界!渗透着深深的人文关爱精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21:56, Processed in 0.043947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