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7001

查看

116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广陵散

25#
发表于 2011-9-6 22:47:49 | 只看该作者
米尔斯坦是一位很奇怪的小提琴家,从他改编帕格尼尼24首小提琴随想曲来看,米尔斯坦必定对帕格尼尼的这些小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9-5 22:12


那套4CD里就有帕格尼尼的5,11,13随想曲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1-9-1 18:18:10 | 只看该作者
看来米粉众多啊!大家借这个机会热议一下米尔斯坦的体会啊,不枉广陵散兄的一番辛苦啊!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1-9-1 15:45: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1-9-4 14:37 编辑

    米尔斯坦和Steinberg指挥匹兹堡管弦乐团合作的门德尔松协奏曲,在他的3个录音中是录音最好的一个,但是早先的单声道录音(Bruno Walter纽约爱乐)在演奏的真挚方面略胜一筹。这是一个极端个人化的演奏,具有爆发性、热情四溢而完美无缺。

    他的布鲁赫第一协奏曲带有强烈的激情:第一乐章最后G小调音阶(和Steinberg指挥指挥匹兹堡交响乐团的合作录音)在最高的八度得到了加强。柔板乐章的开始部分低沉压抑,但随着高潮的提升,最后强烈迸发。这是他3个布鲁赫录音中最活泼的一个。

    在和爱乐管弦乐团合作的莫扎特第四和第五协奏曲中,米尔斯坦自己做起了指挥,直接造成了乐曲令人失望的呆板。小提琴演奏令人眼花缭乱,但缺乏优雅和亲和力。尽管在一些段落他展现了其非凡的击跳弓技术,演绎地十分酣畅淋漓,但莫扎特音乐的特性和他本人的气质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完全融合。他撰写了全部的华彩乐段,其中第四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华彩是最具独创性的。

    他最优秀的两个录音是:一个是倍受专业小提琴家推崇的德沃夏克协奏曲(Fruhbeck,Philharmonia Orchestra ),另一个是具有创新风格、生气勃勃,但又不过分音色渲染的圣桑第三协奏曲(Fistoulari, Philharmonia Orchestra )。他在美国和Stokowski指挥的费城管弦乐团合作的首演曲目:格拉祖诺夫(Glazunov)协奏曲,充满纯净的抒情性和难以言喻的优雅感,但在音色的丰富性方面有所欠缺,至少和海菲茨的演奏相比是如此。

    华丽的依比利亚标志性作品,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Symphonie Espagnole)(Ormandy, 费城管弦) 缺少了第三乐章(Auer的学生一般都省略此乐章),这首作品显示了米尔斯坦演奏中最感性的一面。不少段落通过强化慵懒情绪使其更具歌唱性,但从总体上来看,这是一个既温文尔雅,又有闪电般激情的演绎,他在行板中展现的张力是独一无二的。

    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一协奏曲(Carlo Maria Giulini, Philharmonia Orchestra )的演奏有机敏十足且带丝绸般光滑的质感,但缺乏令人难忘的西盖蒂版中辛涩的攻击性。第二协奏曲(Fruhbeck,Philharmonia Orchestra ),是一个中规中矩有些缺少情感的演绎,原本活泼的第二乐章被处理得苍白无力。

    贝多芬的两首浪漫曲(Harry Blech, Philharmonia Orchestra)的处理简洁、照本宣科而没有灵气,如同演奏巴赫A小调和E大调协奏曲那样和未名弦乐和大键琴乐团合奏那样。圣洁的慢板未表现出细微的变化。在他两张和美国音乐家组成的巴洛克团合作8首维瓦尔第协奏曲中,糟糕的录音使得米尔斯坦的演奏黯然失色,音质和风格均显得单调乏味。尽管如此,维瓦尔第的第28(P 258)和第39(P 229)协奏曲,和巴赫的协奏曲同时录制,录音较为真实,则充分显示了演奏家分弓的高超技巧,这是米尔斯坦作为小提琴家最大的优势之一。

    Goldmark协奏曲(Blech, Philharmonia Orchestra)是米尔斯坦录音的珍宝, 其中展示的令人震惊的技术揭示了米尔斯坦被誉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小提琴家的原因。这个录音多年无人超越,直到帕尔曼录音的出现(Bronislav Gimpel也有非常出色的录音)。


(待续)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1-9-1 15:15:5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希望能多多见到这样的译作,感谢广陵兄,让我们这些“外文盲”可以更多地了解大师的艺术。谢谢。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1-9-1 15:28:05 | 只看该作者
广陵散兄真是让人佩服的六体投地啊!哈哈
robinwood 发表于 2011-9-1 14:27

哈哈,六体也来了,为何不多加点,让我笑得合不拢的嘴再张大点。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1-9-1 15:28:4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希望能多多见到这样的译作,感谢广陵兄,让我们这些“外文盲”可以更多地了解大师的艺术。谢谢。
zy2017 发表于 2011-9-1 15:15

多谢zy2017兄支持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1-9-1 15:31:2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六体也来了,为何不多加点,让我笑得合不拢的嘴再张大点。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9-1 15:28


我身上满打满算也就六体,你让我再加也没法弄啊!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1-9-1 15:31: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1-9-2 18:58 编辑

(续前)

    和海菲茨、奥伊斯特拉赫、梅纽因、斯特恩、谢林或Ricci相比,米尔斯坦的演奏曲目无论在范围上和数量上都有所不及。Szymanosky和普罗科菲耶夫是他涉及的仅有的现代作曲家,他偶尔会演奏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的协奏曲,他也曾说过想在未来某天演奏贝尔格(Berg)的协奏曲,他说这首曲子“光辉壮丽(glorious)”。他坚持演奏自己熟悉的和深有感触的作品,从这方面来说,他绝对不是新音乐的先锋。他持续不断地重复演奏他精心挑选的保留曲目,却从不丧失灵感和新鲜度,因为他乐此不疲地在这些作品中发掘新的音乐灵感,并且通过修改自己的指法和弓法来传达他新的发现。我们发现一些标准的音乐会保留曲目他没有公开演奏过,也没有留下录音,包括:西贝柳斯、艾尔加(他声称曾在俄罗斯学习过)、帕格尼尼、布鲁赫(第2协奏和苏格兰幻想曲),巴托克、沃尔顿(Walton)维厄当(Vieuxtemps)的协奏曲以及大量的小提琴奏鸣曲和音乐会小品。但总的来说,大多重要的大师杰作是他的保留曲目。

    米尔斯坦的演奏曲目总共有约120个规模不等,不同类型的作品,其中一些有3-4次录音。柴可夫斯基的协奏曲是他最热衷的曲目,留下了4个录音,都属于冲劲十足的演奏。我个人最喜爱的是1948年与Frederick Stock和芝加哥交响合作的版本,因为这版最为个性化。米尔斯坦使用了一些(不是全部)Auer的改编,但他的演奏自由写意,所谓的俄罗斯学派的特征不是很明显。演奏演奏情绪激烈紧张,但不滥情;第二乐章Canzonetta演奏地清新纯朴,末乐章的最后部分速度推进惊人,比1937年海菲茨的版本还要快。

    他的勃拉姆斯协奏曲,虽缺乏思辩的深度,但小提琴演奏技巧高超,情绪表达感人至深,特别是在第一乐章华彩乐章后的段落,在第二乐章柔板中,他大量运用甜美的滑奏和弓位的变化。末乐章展现了米尔斯坦的绝技,这个乐章内的华彩是他自撰,辉煌之极且没有明显的模仿痕迹。在他此曲的3个录音中,我倾向于Anatole Fisoulari 指挥爱乐乐团的充满力量和内敛情感的版本。

   米尔斯坦对贝多芬协奏曲直率而又带崇敬感的处理未深入作品敏感内省的核心,尽管他在演奏技巧上是无与伦比的。例如,乐段的重复部分没有变化,特别在小广板(Larghetto)中。我们听到的只是水晶般纯净的音色和精致的技巧,而整体处理缺乏庄严感。他也没有冒险去展现个人化的细微差别。他的3个自己作曲的华彩乐段光芒四射,但是话说回来,更多的是技巧上的而不是创造性。此曲的2个录音Erich Leinsdord 指挥爱乐乐团和William Steinberg 指挥匹兹堡交响乐团,其表现不分伯仲。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1-9-1 14:27:05 | 只看该作者
广陵散兄真是让人佩服的六体投地啊!哈哈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1-9-1 11:26:29 | 只看该作者
广陵兄好译文,让我这个老米的崇拜者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师唱片以外的一些事.获益良多!
翻译是件苦差事,要达到 ...
linn-12 发表于 2011-9-1 09:39

谢linn-12兄溢美之词,为我们同为米粉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1-9-1 11:40:26 | 只看该作者
郑延益说:‘如果说听海菲茨像喝白兰地(Cognac),兴奋、刺激,听克莱斯勒如陈年绍兴花雕浓馥、温馨,那么米尔斯坦就有点像日本的清酒,初喝清淡,却愈喝愈有味道。’‘海菲茨是一座覆盖冰雪的火山,即使是最纯情的《圣母颂》在他手中也会使你激动地透不过气来,米尔斯坦恰巧相反,他像幅淡墨的中国山水画,清新纯朴,初听不一定吸引人,可是却愈听愈觉其韵味,’此语甚佳。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1-9-1 11:4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郑先生妙语连珠,评价又十分精到,佩服啊!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20:30, Processed in 0.177282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