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30195

查看

28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牛仔

224#
发表于 2013-7-5 18:57: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nbvc 于 2013-7-7 07:34 编辑

gzfs  发表于 1 小时前
手机录音为什么会清晰?因为有两个以上的麦做降噪处理。把降噪技术用于录单声道确实是你划时代的创举。

请你看清楚内容,不要"所问非所答",我什么时候说过用手机录音?

使用道具 TOP

223#
发表于 2013-7-5 18:34:27 | 只看该作者
点评gzfs  发表于 半小时前
我认可AB制录音?我没见过纯AB制录的立体声马勒2。

这和你见过没见过纯AB制录的立体声马勒2有什么关系?我们现在又不是讨论这个问题.

使用道具 TOP

222#
发表于 2013-7-5 18:29:30 | 只看该作者
点评gzfs  发表于 8 分钟前
我认可AB制录音?我没见过纯AB制录的立体声马勒2。

立体声从录制的时候就是双声道的, 而非一个声道或三个声道的. 就如此简单而已.
mnbvc 发表于 2013-7-4 16:35
点评gzfs  发表于 昨天 17:32
呵呵,典型外行人扮行内人的言论。不可否认,有纯AB制录音的存在,但!!!根本不是主流。.

使用道具 TOP

FIM

221#
发表于 2013-7-5 15:53: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IM 于 2013-7-5 16:04 编辑
从这点看,就说明你听的系统有问题,没能正确地反映真实的声音。
在录制的过程中,机器设备没有人的作用 ...
牛仔 发表于 2013-7-5 14:13

别欺负我不懂,你不用和我提什么声音的理论了。其实你也未必真懂。你对我的整套系统了解多少,就断定我的这套音响有问题?这套设备是我调查研究了半年买下的。音响城里有名的品牌几乎都被我听了一遍。如果我的系统有问题,所有的HiFi音响都有问题。
你说的 “做减法” 到更像是摄影的规律。
我没有兴趣研究什么声音理论,我只以自己的真实感受为依据。
拿妙音的发烧盘《第一元素-古琴》那张举例,除了古琴,还有古筝,大提琴,短笛等
古琴的音量和多数乐器比比较小,但是整张唱片古琴的声音很突出。录音室明显对古琴做了特殊处理,为了声音的和谐,但这可不是真实的了。

我的CD机是胆CD--德国的Lua,国内OEM的 。胆CD虽然可能有些失真,但是声音确实耐听。记得刚买系统第一年,听着古琴的第7首--沧海一声笑,短笛出来的高音感觉很尖,有种扎耳朵的感觉。第二年再听第7首,短笛的声音已经柔和了很多。但是我在现场听的短笛就是尖的耳朵受不了(我当时坐第一排,离艺术家有2米远),以至于我当时很不礼貌的把耳朵捂上了。哪位女士一边演奏,一边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
我觉得这种变化实际上就是和CD机的电子管有关系。记得很多买了这款CD的烧友第一时间把电子管换掉,换成英国的古董管---大盾啥的,就是为了去掉新的电子管的“火气”

还有一次,去北京的一家有名的音响商听一对书架箱子,高低音单元是魔雷的,其中的低音单元是比较新的6寸半碳纤维。功放是美国的。他们正准备搬家,听音室很乱,到处都是随意摆放的东西,连天花板都少了2快。当时放的爵士,《茜娜--夜来香》,那种慵懒声音的感觉舒服极了。等他搬完家,又去了一次,听音室弄的很整齐。还是那首“夜来香”,可是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了。记得听人说过,听音室越乱,声音效果反倒好。





使用道具 TOP

220#
发表于 2013-7-5 15:46: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nbvc 于 2013-7-5 16:37 编辑


gzfs 发表于 3 小时前:" 除了把MIC极其靠近你想要录音的乐器外,没有其他办法“只”录乐器的直达声。"
" 除了把MIC极其靠近你想要录音的乐器外,没有其他办法“只”录乐器的直达声。",绝对不可能的事,就算把MIC极其靠近你想要录音的乐器也会有其它周围的声音录入去,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不用专业知识也能明白,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一个实验,手机就有MIC
首先我们要明白手机的MIC没有专业的清晰和敏感,而专业MIC要比手机MIC对周围环境敏感(除我之前提到的指向性MIC ),
当我们用手机和对方通话的时候就能听到周围的环境声,这时可以叫对方把MIC贴近嘴巴我相信一定不会过滤掉周围的声音,我们感兴趣的发烧友可以试试就清楚了,其实不试都清楚了.可能gzfs会说这样试不行,一般发烧友又没有专业的MIC,这样,到时到富盛请gzfs准备好二支MIC,其中一支是我指的指向性MIC ,当面试就一清二楚.
其实我提到的"专业吸音好的录音棚"和"指向性MIC "相比之下更能"过滤掉除了直达声以外的东西".

gzfs:"严格来讲,立体声从录制就是双声道的这个结论根本就是一个认知上的谬误。从立体声录音的试验阶段到现在的主流录音技术,都是以多轨录音为主要的手段"。
gzfs:"就等于一个妈妈在生完孩子后通过手术改变了性别,你能用这个例子推论说全世界的男人都会生孩子?这个结论就如牛仔的结论一样荒谬。"

答:"立体声从录制的时候就是双声道的,而非一个声道或三个声道的."也就是gzfs所认可的"AB制录音".
其实gzfs所认可的"AB制录音"在专业技术上就是指双声道录音的一种最基本的制式.(这个"AB制录音"有兴趣的发烧友可以百度一下)
gzfs自己都巳承认了的还说是谬误.
多轨录音的时候还不是立体声,因此就如gzfs所说的要"通过手术",让它变成二声道也就是立体声.
gzfs问:"什么时候立体声从录制就是双声道的?"从审题和回答要对应和符合提问要求的话上述的:"立体声从录制的时候就是双声道的,而非一个声道或三个声道的."便是.
另外我还可以这样答:"立体声播放机与立体声录音机对录,这时候立体声从录制就是双声道的",这样答也完全与提问相符.










点评

我认可AB制录音?我没见过纯AB制录的立体声马勒2。你看看著名的迪卡树是什么?再看看水星的胶片录音的麦阵是如何摆列?每年的新年音乐会,金色大厅上空有多少支各施其职的麦?呵呵,我都说了,你也认了。你不懂  发表于 2013-7-5 17:53
手机录音为什么会清晰?因为有两个以上的麦做降噪处理。把降噪技术用于录单声道确实是你划时代的创举。难道你忘了我们讨论的是录单声道的年代吗?你不如时光倒流把洛基亚手机拿回电子管计算机时代去拼浮点运算啊笨。  发表于 2013-7-5 17:44

使用道具 TOP

219#
发表于 2013-7-5 14:13:24 | 只看该作者
很多发烧盘在录制过程中就已经加入了很多味精,已经不真实了。

FIM 发表于 2013-7-5 10:50

从这点看,就说明你听的系统有问题,没能正确地反映真实的声音。
在录制的过程中,机器设备没有人的作用永远是死物,而人的作为是有规定的,所做的事从来不加,而是减。举个例,两个相邻的声音,出现强盖弱的现象,录音师是只衰减强音,而不会提升弱音。

使用道具 TOP

218#
发表于 2013-7-5 13:30:21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觉得,声学处理还是相当必要的。

使用道具 TOP

217#
发表于 2013-7-5 12:03:57 | 只看该作者
    至于录音的原理和过程,这里完全没有必要再谈了,论坛里面关于此方面称得上专业的人士,寥寥无几;
  就我们听音的事实来说, 任何一名发烧友都需要在一间房间里面听音, 这个房间的建声 声学条件 对器材的声音影响甚大, 如果是家徒四壁 空空如也,这样的房子,再好的器材,您也听不了两分钟.
  话题有些乱,这个帖子,没有再继续讨论下去的必要.

使用道具 TOP

216#
发表于 2013-7-5 11:27:43 | 只看该作者
“你的意思是说还有其它帖子没回答,可以回答的,不过我现在有其它事情要离开一下,另外有些问题我也不懂,现在通信网络发达,要等一等网友们的短信或信息支招.”

点评

你也别笑我不会,有些我还是懂的.  发表于 2013-7-5 17:45
公安系统的电器无须学习录音专业知识,有网友们的支招就行.  发表于 2013-7-5 17:43
FIM
斗嘴好玩么?争强好胜的性格好也不好。看如何用了  发表于 2013-7-5 11:53

使用道具 TOP

215#
发表于 2013-7-5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gzfs  :"那为什么我给你的点评你只是选择性地粘贴?".

你的意思是说还有其它帖子没回答,可以回答的,不过我现在有其它事情要离开一下,另外有些问题我也不懂,现在通信网络发达,要等一等网友们的短信或信息支招.

点评

你的意思是你只是幕前的打手?那么你后面的军师真的是生虫拐杖,小心,靠生虫的拐杖很容易摔个大跟头  发表于 2013-7-5 11:26

使用道具 TOP

FIM

214#
发表于 2013-7-5 10:50:18 | 只看该作者
如何吃,同样体现了是否吃出了大厨的手艺。
早年,本人的看法与你是一样的,都崇尚无所拘束的自由。这种 ...
牛仔 发表于 2013-7-5 07:40

至少在玩的目的上,我和你不一样。我花钱就是为了买个高兴。我听音乐不是为了受到教育,不是想让自己的人格得到升华,不是想拿这个赚钱,不是想靠玩这个出名。
再次强调HiFi没有统一标准。有统一标准的是专业监听设备。
很多HiFi音箱在调声的过程中都加入一些美化的效果,更讨好人的耳朵。胆机皇后300B更是加了很多的美化,让人有种错觉:甜美。(严格来讲,这些美化其实是失真)
这是现实中都不曾存在的东西。好比电影中的虚幻场景。但是,人们喜欢这样的声音,人们宁愿生活在一个假象的世界里,因为那里感觉美好。
其实你所谓的真实应该是专业人员的工作需要。
很多发烧盘在录制过程中就已经加入了很多味精,已经不真实了。

使用道具 TOP

213#
发表于 2013-7-5 10:37:36 | 只看该作者
gzfs  :无可否认,你就是一个外行充内行还自我感觉良好来找碴的人。你越针对我而不是针对事,你就越丢份。.

上面的帖子都是针对音响问题的.

点评

那为什么我给你的点评你只是选择性地粘贴?  发表于 2013-7-5 10:45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7-1 07:17, Processed in 0.032879 second(s), 2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