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9242

查看

13

回复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这是俺在04年12月30日贴在AIYUE论坛上的, 转过来吧

1#
发表于 2006-8-24 09:51:42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Rockport Antares音箱赏析 (一)

前言

二十八星宿与三垣(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是古代中国划分天区的标准。二十八星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分成四组,即(一)东方苍龙七宿、(二)北方玄武七宿、(三)西方白虎七宿、(四)南方朱雀七宿。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心宿由天蝎座σ、α、τ三颗星组成。心宿二(即α星)亦名“天王”和“大火”,它的殷红星光正好与猎户座参宿四的蓝白色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两颗星分别在夏、冬两季令人瞩目地悬挂在夜空中,人们常说的“七月流火”所指的就是心宿二。心宿二在西方被称作Antares,这个名字源自希腊语,意思是阿瑞斯(Ares,古希腊神话中的战神)的宿敌。作为天蝎座里最明亮的恒星,心宿二要比太阳亮9000倍,但是其表面温度却只有3600℃左右,约为太阳的一半。心宿二发出的光线大部分是人类肉眼所无法看到的红外线,如果把红外线也包括在内的话,心宿二的总光度将会达到太阳的40000倍左右!在恒星家族中,温度越低、光度越高就表明该恒星的体积越大。天文学家的测量结果显示,心宿二的直径为太阳的400倍,这就意味着如果把它摆在太阳的位置上,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统统都将被其吞噬掉。心宿二与毕宿五(金牛座α星)、轩辕十四(狮子座α星)和北落师门(南鱼座α星) 等四颗亮星在天球上各相差大约90°,在黄道附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十字,在美索布达米亚文明中被尊为四颗王者之星。

Antares音箱是美国Rockport Technologies公司于1999年推出的一款三分频倒相式落地音箱,它的标称阻抗是4欧姆、灵敏度为89dB/W/m、高119厘米、宽43厘米、深71厘米、单只音箱重量约为182千克;厂方建议使用输出功率50瓦以上的放大器推动。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的材料组合而成的具有与原材料不同性能的一种材料。最常见的复合材料为就是俗称“玻璃钢”的树脂基复合材料,这种材料是用连续的或不连续的纤维(如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及其织物来增强热固性或热塑性树脂基体(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树脂等)经复合而成。树脂基复合材料最早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美国出现,开始用于制造军用飞机的雷达罩,后来这种材料的应用迅速扩展到体育以及汽车、船舶、航天等工业领域。航天飞机那长度超过18米、宽度超过4米的主货舱门就是用碳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基体复合材料制造的。

顶级的驱动单元

Antares音箱采用丹拿(Dynaudio)的Esotar T330D软球顶高音、6英寸口径的声频技术(AudioTechnology,以下简称AT)锥盆中音和13英寸的AT锥盆低音。丹拿制造的扬声器单元以清澈透明、无染色、没有动态压缩而独步天下。笔者尤其推崇丹拿的Esotar T330D软球顶高音。T330虽然是十几年前问世的,但直到丹拿推出Esotar平方之前,它一直稳居高音王的宝座,要知道这个“高音王”的称号可不是丹拿给自己的产品加封的,而是由民间的发烧友一致推崇公认的。笔者曾经见到过一张绘制于1997年的T330D动态测试曲线图,在分别输入1、3、10、30、100、300、1000瓦的脉冲(10毫秒)信号的情况下,T330D的七条响度曲线依次提升且彼此之间几乎完全平行,没有任何压缩,简直可以放进教科书作为范例。要是换成其它的高音单元,在1000瓦脉冲信号的辣手摧残下能保全性命就算万幸了,哪里还顾得上失真大小啊。虽然现今有不少厂家都对应新的音频格式推出了高科技含量的高音单元,可是除了丹拿以外,似乎没有哪家愿意公布出它们在如此严酷条件下的测试曲线。在衡量高音单元的素质高低的诸多技术指标当中,频响范围的宽窄只是其中一项内容,而诸如承受功率和动态压缩的大小、谐振峰谷的的高低以及分布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拆东墙补西墙,为了实现50K赫兹的高频延伸上限而牺牲掉2K到20K赫兹之间的频响曲线的平坦以及处理大功率信号时的从容不迫,那么这样的高音不要也罢。现在如果想找到比Esotar还要靓声的动圈高音单元,只有同厂的Esotar平方了,笔者曾比较过丹拿信心1号和信心5号的高频表现,Esotar平方确实在分析力和能量感的表现上超越了Esotar T330D,但后者也并非全盘皆输、一无是处,它的丰满和润泽毫不逊色于Esotar平方,甚至还要好一些。由于丹拿已停止外售扬声器单元,Rockport在Antares后面推出的Mira(在拉丁文中是“奇异之星”的意思;其中文名字是“芻藁增二”,即鲸鱼座的ο星,这是人类观测到的第一颗变星,其亮度以332天为周期在三星等和九星等之间循环变化)音箱采用的就是ScanSpeak的软球顶高音,所以笔者相信T330D是Rockport所能找到的最好的高音单元了。这也是笔者看到Mira问世以后,忙不迭地挪用买房的首付款买下Antares的原因-----天知道Rockport的库房里还剩下几只Esotar高音单元!AT是斯坎宁(Skaaning)家族所拥有的一家专门制作扬声器单元的丹麦公司。父亲Ejvind Skaaning曾创建了著名的Scan-Speak和丹拿。除了Rockport以外,意大利世霸(Sonus Faber)、加拿大威力(Verity)也是AT单元的爱好者。著名的美国发烧唱片公司Chesky用作监听音箱的威力Parsifal音箱上采用的就是AT中音,不过其口径要小一号,是5英寸的,据说这样一只中音单元的售价就高达1500美元。要享用AT顶级单元的代价由此可见一斑。众所周知,任何一只扬声器单元的锥盆在进行活塞运动的过程中,无论是“启动”还是“刹车”都必须克服其自身质量的惯性以及悬挂系统的阻力。而此惯性和阻力之合就构成了该单元对输入信号的解析力的“门坎”,凡是强度低于该“门坎”高度的所有信号都是无法被重放出来的,因为此时该单元的锥盆根本无法进行重放这样细微信号所相应的活塞运动。AT为Antares特制的中音单元有针对性地改良了单元自身对锥盆的运动阻力,从而大大地降低了“门坎”的高度。结果是不仅细微的信号无从遁形,而且单元对输入信号的跟随能力明显提高,响应时间大大缩短,因而拥有可与静电音箱相媲美的透明度与细节再生能力。有台湾发烧友把AT的单元比喻为动圈式扬声器单元世界中的法拉利,相信不是空穴来风。那么降低单元自身对锥盆的运动阻力与提高单元的灵敏度是不是一回事呢?Ejvind Skaaning的儿子Per Skaaning十分肯定地告诉笔者,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出于技术保密的原因他并没有给出更为详尽的解释,只是告诉笔者:降低锥盆的“刹车”效能不仅降低了其运动的阻力,而且还减小了失真,但副作用就是这样的设计只能用于中音单元。但如果单元锥盆的“刹车”效能被降低了,会不会出现失控的现象呢?比如说当后续信号到来的时候单元锥盆由于“刹不住车”,随着运动的惯性还在进行前列信号的活塞运动,那岂不是事与愿违了吗?Per Skaaning表示,在门坎降低以后锥盆运动的开始和停止几乎完全依赖于放大器的控制能力,如果控制力良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至于低音单元,AT后来又开发了一个称作KA的系统,当锥盆的行程超过了单元的最大线性范围(Xmax)之后KA系统即开始发挥机械刹车的作用,从而既有效地降低了“门坎”的高度又不至于给放大器的控制力提出过高的要求。遗憾的是,应用了KA系统的低音单元问世较晚, Rockport只是在其售价高达91500美元的旗舰音箱Hyperion(中文译作“许珀里翁”或“亥帕瑞恩”,是希腊神话中地母该亚与天神乌拉诺斯的儿子。土星的第七颗卫星就被命名为Hyperion)上使用了该低音单元。

令人叹为观止的箱体

动圈式扬声器单元是依靠锥盆的振动发声的,而低频段的声波在扩散传播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绕射能力,锥盆后面的声波能沿着锥盆绕射到锥盆的前面,而锥盆前面的声波也能绕射到锥盆的后面,从而发生干涉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声短路”现象。如果把扬声器单元安置在一块面积无限大的障板上,使得绕射无法发生,就可避免“声短路”现象的出现。但显然无限大的障板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能实现的,音箱这时就应运而生了。此外,低音单元在谐振的时候其锥盆的振幅最大,而此时的失真率是最高的,要减少低音单元在其谐振频率处的失真就要设法抑制该单元在谐振频率处的阻抗峰,降低锥盆的振幅。把扬声器单元装进具有适当容积的箱体内,利用箱体的声阻尼能有效地抑制低频扬声器单元在谐振频率处的阻抗峰,从而达到降低失真的目的。制作音箱箱体的材料五花八门,从实木、高密度板/中密度板/高强度多层板、石材、水泥、铝合金甚至有机玻璃都有人尝试过。最常见的音箱均是以MDF中密度纤维板制成,外表再贴上一层薄薄的实木木皮作为装饰。有句话说“多只香炉多只鬼”,无论是用何种材料制成的箱体,在消除“声短路”并降低低音单元谐振频率处的阻抗峰的同时,也在起着劣化声音质量的作用,这是由于箱体受扬声器单元的活塞运动的影响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振动甚至产生共振,这些振动的振幅虽然很小,但因为箱体的表面积要远远大于扬声器单元的锥盆面积,其对声音的高保真重播的劣化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作为传统英国HIFI音箱的代表,Spendor巧妙地利用了箱体的谐振,通过使用较为单薄和软调的板材,令箱体在单元工作时可以产生一定频率的谐振,可以达到烘托音乐气氛的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箱体的谐振仍旧是高保真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按照物理学原理,只有兼备高质量、高刚性和高阻尼特性的箱体方能彻底消除谐振的隐患。为此各个厂家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英国B&W所设计的矩阵(Matrix)箱体结构,它是将音箱内部分隔成类似蜂巢状的矩阵结构,并填充以吸音材料,此种结构既可大幅度提高音箱的刚性,又可将箱体振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因此可将音箱的共振减至最低,最大限度地减少箱声,令音质纯净通透。瑞士高文、德国意力和美国KRELL的音箱箱体是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的,由于铝合金的共振频率高于人耳可闻范围,因此不存在木制音箱的音染问题。美国威信(Wilson Audio)公司是采用高刚性、高内耗的专利X及M材料来制作箱体。而Rockport则认为,既然任何材料都具有自身的谐振频率,那么任何一种单一材质的材料就无法同时满足高质量、高刚性和高阻尼的要求,所以该公司独辟蹊径采用三明治形式的复合材料来为Antares打造了一个惰性极高、毫无谐振的箱体,乃至每只Antares的重量达到了惊人的182千克。Rockport的做法是首先用一种被称做PAM的化学物质喷涂出母模,然后在其上敷设一层玻璃纤维增强的树脂,等该层树脂硬化了以后在它上面再敷设另一层,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壳体达到12毫米的厚度,这就形成了Antares那重达100磅的箱体外壳。再用PAM喷涂出公模,然后用同样的工艺制出12毫米厚、60磅重的箱体内壳。在外壳和内壳之间,Rockport灌注了大约240磅重的高密度、高滞后损失、掺混了矿物颗粒的环氧树脂,在内、外壳之间形成了一个厚度约为30毫米的芯层,将内、外壳牢固地粘合成一个整体。Rockport表示,芯层物质的密度是中密度板的三倍,而内、外壳物质的刚性和密度则同为同等厚度的中密度板的三倍。Antares由此获得了一个完全惰性的、毫无谐振的箱体,从而彻底解决了大多数HIFI音箱因箱体谐振所引发的音染问题。Rockport的旗舰Hyperion几乎可以被看作是将一只Antares大头向下放置在另一只Antares之上。考虑到整体的重量问题,Hyperion的内、外壳的制作采用的是密度比玻璃纤维稍低一些的碳纤维。所以单纯就箱体材料来说,Antares可是比Hyperion还要发烧的制作。顺便提一句,Rockport旗下所有音箱都是采用天体的名字来命名的,说到这里笔者似乎有些理解了为什么Rockport要用Antares这颗体积硕大、质量惊人的恒星来命名这款音箱了。Antares呈上窄下宽的金字塔造型,虽然容积达到了100升,但是前障板的面积并不大,加上其黑色的汽车金属漆(定购Antares的顾客可以为自己的音箱指定任何一款奔驰轿车的颜色)的缘故,使得体积硕大的Antares放在听音室中并不十分张扬和显眼,在夜晚照明不是很好的时候,对它几乎可以视而不见。

分频器

采用了不凡的箱体和上选的驱动单元,并不一定能够保证做出品质一流的音箱。笔者经常听到周围有人质疑发烧音箱那昂贵的价格,凭什么一款音箱的售价会高于一辆小轿车?不就是几只喇叭单元、几个阻容感元件和箱体吗?面对这样的质问,笔者只能这样回应:难道那些名画的价值能用颜料和纸张的价值来衡量吗?Antares分频器的设计无从得知,笔者只了解其分频点为130Hz和2.1kHz,那只量身定做的中音单元覆盖了人耳最敏感的频率范围,且分频器是焊在低音倒相孔下面的那块铝合金板材上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设计师在电脑软件的辅助下,通过大量的聆听调试,将三只单元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实际听感上,对高、中、低频的衔接和过渡,都感觉不到任何生硬和不自然。

待续....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06-8-24 09:52:57 | 只看该作者
Rockport Antares音箱赏析 (二)

试听感想

说一千,道一万,发烧友购买音箱既不是为了搞研究,也不是为了做测试。不管厂家给出的频响曲线如何平坦、测试数据怎样漂亮,能不能被发烧友所认可和喜欢,还要取决于实际试听的结果。就象厨师作出的一道菜,即便是附上化验分析报告,证明蛋白质、微量元素、矿物质、维生素样样俱备,细菌病毒一个没有,但只要这道菜色、香、味欠佳,仍然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笔者现用的后级放大器是Mark Levinson的No 23.5,在4欧负载下每声道的输出功率为400瓦。在爆棚的时候依然感觉有些脚软,看来Per Skaaning所言不虚,下一步的任务除了要寻找一间合适的听音房以外,还要升级放大器才能充分发挥这款音箱的潜力。即便是在No 23.5不太称职的情况下,Antares的表现也足以让笔者动容了。自从被损友引上发烧贼船以来,笔者先后拥有过ATC SCM20、丹拿信心5号、世霸小名琴和第一代ELECTA AMATOR,这些音箱都是曾经名噪一时的经典作品,但即便是它们各自最为突出的优势,在Antares面前都要俯首称臣,更不用说广义上的比试较量了。圣诞节那天,一位河北的发烧友慕名而来,他现在以欣赏爵士、摇滚、流行音乐为主,且不提Antares对此类音乐的表现力带给他的震撼,在笔者有意为他播放的贝多芬的《欢乐颂》结束以后,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我已经完全听进去了”。的确如此,卡拉扬指挥的贝九笔者在20多年前就开始听,可以说耳朵已经被磨出了茧子,但经Antares唱来,笔者产生了“I WAS THERE”的幻觉。能把乐队带到听音室的音箱笔者也听过几款,但Antares是头一个让笔者产生“I WAS THERE”而不是“The orchestra is here” 幻觉的音箱,此时此刻,什么频率延伸、分析力、冲击力、透明度、动态、质感、密度等常常用来评价发烧音箱的术语全都被丢到一旁,笔者完全沉浸在音乐所带来的至高享受之中。德国AA出过一张试音碟,是24K金CD,原来在小名琴和信心5上听,只觉得非常HIFI,但从未能从头到尾坚持听下来。而在ROCKPORT上听才发觉这个录音的伟大。

结束语

剖析Antares的制作过程,并没有发现它采用了什么高深莫测的新理念和时髦的高科技。Rockport只不过是认认真真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到尽善尽美,踏踏实实地把那些众所周知的技术手段发挥到极致罢了。不少生产发烧音响器材的厂家都标榜自己的产品是“毫不妥协、不惜工本”的心血结晶,但是对照一下Rockport的“毫不妥协”与“不惜工本”,就可以看出每个厂家对“妥协”与“工本”的定义是不尽相同的。如果说独孤求败大侠是以一套无招胜有招的“独孤九剑”称雄于江湖的话,那么 Antares几乎是以一个完全惰性的箱体达到了以“没有箱体的音箱”胜过“有箱体的音箱”这一理想境界。对一位具体的发烧友而言,那个能最充分地诠释其审美观的音箱,就可以说是“最好的”了。当然每个人的审美观都与他人或多或少地存在差异,而且每个人的审美观也是在发展、变化之中的,因而在音箱的汪洋大海中出现百花争艳的场景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你喜欢震得房间嘎嘎作响的低频轰击,那么Antares不会满足你,虽然它的低音单元有13英寸的口径,但其制造的“地震效果”和“裤管效应”绝不会让你感到酣畅淋漓、心满意足;如果你追求厚暖中频的贴心抚慰,那么Antares也不会满足你,尽管它的中频质感极佳,但是整体而言高低两端的良好延伸所带来的遮蔽效应肯定会让你觉得意犹未尽;如果你希望音箱的高频延伸上限能满足SACD的格式要求,那么Antares仍然不会满足你,尽管它装备了前任高音王,但毕竟33K赫兹就是Esotar的极限啦。但如果你在听罐头音乐的时候,不去刻意地追求感官刺激,而是专注于心灵的洗涤和人生的感悟,那么笔者可以肯定的说,Antares是一付能让你脱离买箱卖箱斗箱的发烧苦海的灵丹妙药。Antares的精良做工和Rockport那COST NO OBJECT的理念让笔者回忆起自己大学毕业时英语老师的临别赠言,那是美国一家造船公司的创始人亨廷顿在1866年说过的一句话,翻译成中文就是:“我们公司要造好船,如果可能的话就赚点钱;如果必要的话就赔点钱。但我们永远要造好船。” 如果说金字塔造型含有积极进取、步步高升的寓意,那么外观类似金字塔的Antares带给笔者的启示既不是遥远的未知天体,也不是神秘的法老墓地,而是做事只有精益求精、认真敬业,才能拾级而上、登上顶峰!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06-8-24 10:09:29 | 只看该作者

试着贴图

系AIYUE的摄影作品,借花献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06-8-24 10:17:21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北京的名线屋发表的听感

某天,有幸再次光临D兄的府宅,感受一下久违的美国著名发烧大厂ROCKPORT的二当家“天蝎星”。细属美国发烧喇叭大厂,听过的THIEL,AVALON,WILSON AUDIO,EGGLISDION,MAGNEPAN等等。。。ROCKPORT是第一次在家庭环境里聆听到。看到这款“二当家”开始,脑海里就已经萌生出它的声音概念:理性,平衡,稳健。

不出所料,MARK的23。5无法控制好R的13寸AT喇叭,这完全是在意料之中的。没有想到的是居然连R的中高也比较紧一些,干涩一些。看来R非常吃功率,对放大器的要求非常高,音箱主人一定要有特殊的心理准备了:一部很超级的放大器才能策动这对喇叭。

音色方面,美国喇叭的粗旷没有显现,而美国喇叭表现的均衡、低音染还是比较突出的。从目前没有控制好的低频来看,这对喇叭的低频潜力很深,下潜的非常自然和深沉。玩好它的低频,看来光有好的放大器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和一条低频出色的喇叭线。R的中高不刺激,虽然应用AT和DY 330的高频单元,但校声还属于是自己的。AT的中音单元相信那天没有发挥出来,不论是厚度还是密度,甚至连层次感都不能体现它那昂贵的身价,这方面仍旧等待放大器的就位了,当然相信它RUN-IN的时间肯定会略微长一些。

R音箱的底色走的是平稳的HI-FI路线,声底如箱体一样,很扎实,很工整。目前摆放距离很近,靠墙距离只有不到半米的空间,但音场的纵身感非常好,宽阔度,高度也比较到位,这和多数斜面前樟板和窄面高音樟板(如THIEL,AVALON等)是有很大关系的。R的速度不算快,可能和AT喇叭单元有关。如果想获得毫发必现的细节,还需要比较快速的放大器来配合它。

和主人聊起过准放大器,不论是晶莹透明的BURMESTER(柏林之声,笔者最欣赏的晶体机)还是中性平衡的BOURDER(普特,笔者最喜欢的晶体机)都应该是比较合拍的选择。其实从目前R音箱的发挥来看,三成的低频表现和五成的中高表现已经掩盖不住这对喇叭真正的实力,笔者只能期待着它舒展筋骨后的歌唱了。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06-8-24 10:37:38 | 只看该作者
我认识这款箱子还是在国外的论坛上,在那很多人推荐过,若有机会一定到俯上讨扰,领略一下它的魅力!
David兄现在还用23.5吗?目前有什么心仪的后级吗?
看上面的状态,我们的处镜多少有些类似啊,都没能让箱子发挥的淋漓尽致!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06-8-24 10:54:28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固顶一段时间.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06-8-24 12:3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大军兄的话,23.5已经出手了,380S前级也出了,现在用MEDEA解码器直驱叶立300B,只是发声,否则长久闲置怕对喇叭不好.
放大器正在寻找只中,新房要明年7月入住,所以放大器还要再等一段时间(当然还得看钱包).等搭配好了,欢迎大军兄来玩.
我对低频要求不高,以整体的轻松和大气为主攻方向.目前的想法是找速度快活生感好的晶体管放大器.曾YY过FM,但上海的1860兄认为FM与ROCKPORT走向相近,搭配起来可能会有点过甜,他建议我上德国的AUDIONET.关于FM我曾与自文兄通过话,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价格,全套FM真吃不消.第二个目标就是高文,虽没实际搭配过,但猜测会比较符合我的口味.最现实的方案(很可能)是:FM或者高文的前级+美国后级,或者全套AUDIONET.

热切期待大军兄试用FM前级+罗兰302的心得!!!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06-8-24 23:06:03 | 只看该作者
好,待David兄搞好系统,我一定去。
上个月广州白云宾馆的音响展中我特意去听了一下高文,很耐听。几个贴子中看你的听音习惯,高文可能合适。但如果只上前级,FM还是可以先试一下。
好啊,下个星期可能会试一下302+155,到时一定准时交作业。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06-8-25 01:3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大军兄的话,23.5已经出手了,380S前级也出了,现在用MEDEA解码器直驱叶立300B,只是发声,否则长久闲置怕对喇叭不好.
放大器正在寻找只中,新房要明年7月入住,所以放大器还要再等一段时间(当然还得看钱包).等搭配好了,欢迎大军兄来玩.
我对低频要求不高,以整体的轻松和大气为主攻方向.目前的想法是找速度快活生感好的晶体管放大器.曾YY过FM,但上海的1860兄认为FM与ROCKPORT走向相近,搭配起来可能会有点过甜,他建议我上德国的AUDIONET.关于FM我曾与自文兄通过话,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价格,全套FM真吃不消.第二个目标就是高文,虽没实际搭配过,但猜测会比较符合我的口味.最现实的方案(很可能)是:FM或者高文的前级+美国后级,或者全套AUDIONET.

热切期待大军兄试用FM前级+罗兰302的心得!!!

23.5+380S搭配有误,起码26(26S)+23.5。不过推好此箱是还不够。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06-8-25 14:53:52 | 只看该作者
多谢这位老兄的意见,MARK二系列前级不是我喜欢的那杯茶.在MARK前级中最喜欢大监督用的32,其次就是380S,新出的326没听过.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06-8-28 10:34:12 | 只看该作者
还是BOURDER符合楼主的要求!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06-8-28 10:39:05 | 只看该作者
其实Bouder是很有特色的功放..控制力极强,快速通透..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7 02:06, Processed in 0.029172 second(s), 16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