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9176

查看

163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shinelb

73#
发表于 2010-5-23 09:24: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74#
发表于 2010-5-23 09:28:45 | 只看该作者
黑胶的一些基本知识(转)

作者:Kennith

要步进发烧音响的殿堂,笔者认为回归黑胶唱盘是第一步,毕竟黑胶唱片带给我们的仿佛是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不像CD这类数码科技时代的产物那样给予我们的是一种充满工业味道的不纯粹音乐。
有许多希望走上发烧之道的入门级朋友,阅读了一些关于发烧音响的文章,读了很多遍仍然不知所云,觉得发烧一词遥不可及,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他们仅仅对音乐、音响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对很多器材以及各种发烧音响玩法都充满着好奇,唯独对音响的基本知识了解不足,故欲成为发烧玩家而不知从何入手。也有许多人认为玩发烧音响和玩黑胶唱盘都是很深奥难懂的事,可能要花几年甚至数十年时间才能真正领略到发烧的真谛。其实,笔者认为迈出理想的第一步至关重要,因此希望能以此文章深入浅出的跟大家谈谈黑胶唱盘的入门之道。
凡事有人赞成也就自然会有人反对,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也就请对黑胶唱片感兴趣的同道,与我携游黑胶的历史之河,一同窥视发烧领域的初貌。
进入90年代,镭射唱片(CD,Compact Disc)技术大行其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几乎占领了整个音乐世界。镭射唱片凭借其体积小巧、携带方便等优点,集数码重播以及镭射光学先进科技之大成,与当前数码时代接轨,为广大音乐爱好者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提供了一种最佳的媒介。在CD的强烈冲击之下,黑胶唱片于1993年停止发行,从此消声匿迹。而黑胶唱片对于现代人来说,似乎已成为一种传说中的神物,可以与古董一词牵上关系了。不过,在现代人互相追逐CD、MD、MP3以至MP4等等高科技音乐产物的同时,回到黑胶唱片怀抱的人们也越来越多,其中有刚刚浅涉发烧领域的初哥,也有拥有n年烧龄的老鸟,他们受不了CD那种工业气息浓郁的声音,从而返璞归真,回归到黑胶唱片所独有的自然纯洁的音乐世界来。黑胶唱片如今反倒发展成为一种怀旧的时尚,开始逐渐融入“新生代人类”的话题中。每当听到黑胶唱片发出温柔和谐的音乐、感受着音质准确、音色逼真、原汁原味的声音再现时,总会让人回忆起黑胶唱片在唱机上悠悠地回转的那个年代。

使用道具 TOP

75#
发表于 2010-5-23 09:29:09 | 只看该作者
黑胶唱片——即LP,英文全称Long Playing,来源于黑胶唱片的特性:唱片的响应频率与转速形成正比关系,黑胶唱片转得越快,其响应的频率就越宽,但这样却引出了一个问题——可录音时间的缩短。这是因为在唱片发展早期,技术还不够成熟,唱片必须以高转速来维持较宽的响应频率,带出有保障的音质,从而造成可录音时间的不足。自从1948年开始,33又3分之1转的黑胶唱片开始发行,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唱片单面可录音时间提升至约30分钟,比以往的可录音时间增加了许多,其由此得名Long Playing。相对科技状况而言,最初的黑胶唱片被称为SP,Standard Playing,其转速为78转/每分种;而后期发行的黑胶唱片几乎都是33转/每分钟,黑胶唱片就被称为LP。此后,新的黑胶LP由于再技术和音质方面都胜于旧式的SP,逐渐占领了几乎全部的市场份额,时至今日LP就完全成为黑胶唱片的代名词了。

使用道具 TOP

76#
发表于 2010-5-23 09:29:4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要介绍的,是黑胶长片系统的传动设计。首先,入门者要知道的是黑胶唱盘的播放有别于CD。我们听CD时只需要将其放进CD机就可以播放了,但黑胶唱片的播放却挺有学问。播放黑胶唱片时动手成分比较多,不像CD机那样全自动,表面看来可能会让人觉得听黑胶意味着落后,有种原始时代与科技时代之间的差距;但正因为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来调整音色、改变音域等等,黑胶的魅力正源于此。 黑胶唱盘的推动设计主要分为三种:直接驱动式驱动(Direct Drive,简称直驱式)和皮带传动式驱动(Belt Drive,简称带动式)。直驱式设计是指黑胶转盘直接由马达驱动,不使用任何辅助零件。直接驱动唱盘出现时间较晚,在1970年由日本松下电器推出的Technics SP-10为最早的直接驱动式黑胶唱盘。直接驱动式的基本原理在于将马达与转盘组合在一起,由马达直接带动转盘的旋转,这种技术就当时来讲是相当有创新意念的。直驱式黑胶唱盘的优点在于避免了带驱式唱盘皮带老化的问题,而另外一个闪光点则在于启动的速度明显加快;如果配上较大扭力的马达,则几乎可以说是转停随人意,你要它转就转,停就停,滞后时间几乎感觉不到。对于直驱式唱盘来说,马达的品质是整个唱盘优劣的关键,如其是否不产生转动噪音等等。目前,直接驱动式唱盘比较少见,大多为日本产品,例如Technics、DENON、SONY等大公司都曾经生产过直驱式黑胶唱盘。

使用道具 TOP

77#
发表于 2010-5-23 09:32:12 | 只看该作者
直驱唱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78#
发表于 2010-5-23 09:32:41 | 只看该作者
带动式设计是以马达带动橡胶带拉动唱盘的转动。带动式黑胶唱盘可以说是黑胶唱盘中沿用最为广泛者,其突出之处在于马达带动转盘是以皮带为介质的,皮带的传动过程可以部分抵消马达带来的晃动,从而能够稳定音源,提升音质。与直驱式唱盘相比,其缺点在于启动速度较慢,有明显的滞后感觉,另外就是皮带存在老化问题(其实大家不用过分担心这个问题,如果您每天都使用机子的话皮带老化松驰的速度是不会太快的,其使用时间可能长达10多年,反而不经常使用机子的话皮带一两年就会损坏)。由于带动式唱盘能带来更有味道的音乐,其仍然居于黑胶唱盘的主流地位。从纯HiFi的角度来说,带动式黑胶唱盘所播放的音色较纯正,杂音较少。而直驱式唱盘与之相比较,只在于保养方面比较简单(只要一般保养工作做得好,即使一年才开一两次机也没多大问题)。如果大家想像DJ那样纯粹为了玩捽碟、Remix等,直驱式唱盘就是你唯一的选择了,因为只有直驱式唱盘的马达才能承受得起强制式的前后转动、急停以及快速回复常速播放。但若你是想成为真正的音乐发烧友,带动式唱盘将是你的不二之选,其发出的美妙音质将令你如痴如醉。

使用道具 TOP

79#
发表于 2010-5-23 09:33:37 | 只看该作者
皮带唱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80#
发表于 2010-5-23 09:34:1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还存在着一种唱盘驱动技术——惰轮(中介轮)式驱动。惰轮式驱动即在转盘与马达之间放放置一惰轮,作为两者的传动媒介,其作用在于可以仅仅依靠惰轮的接触与否来控制转盘的转动,这一优点曾经为DJ津津乐道。DJ们只要控制惰轮与转盘的接触与否,就能随时更换唱片。不过因其受惰轮的品质影响过大,造成生产成本的大大提高,现在市场已不常见,笔者也只在这里略提一下。

使用道具 TOP

81#
发表于 2010-5-23 09:35:40 | 只看该作者
德国DUAL 瑞士LENCO 比较多使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82#
发表于 2010-5-23 09:36:08 | 只看该作者
唱盘的驱动方式走过了这样一段历程:一开始主打市场的是惰轮式驱动,紧接着是带驱式唱主角,后来技术发展了,直驱式开始占领市场;最后,直驱式唱盘又退居二线,把首把椅子让回带驱式唱盘。70年代,直接驱动式唱盘受日本厂商的大力推动,直驱式唱盘几乎占据了整个高端市场,直驱成了音响界里高级的代名词了。由于直驱式唱盘所带来的音质似乎比不上带驱式,这就成为带驱式现在占领市场的主要原因。

其实直驱式唱盘的好处还是挺多的,如其可以成套使用,免了一般调整安装所带来的麻烦,比较适合入门者;品质有一定保证;转速够稳定,且稳定下来的时间很短。后来直驱式退居二线,是因为许多曾是直驱式唱盘的爱好者投向CD唱盘的阵营了,致使其开始没落。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高级收藏玩家偏向于带驱式唱盘,与此同时仍在继续生产和销售黑胶唱盘的厂家也多数以提供带驱式唱盘为主,大量二手直驱式旧唱盘流入市场,并且供货量相对充足,因此玩家们更容易以低价在二手市场上买到。对于各位初级发烧友来讲,笔者建议还是先买部直接驱动式唱盘,因为其价格较低,同时使用与保养也很容易。在大家对黑胶唱盘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再升级自己的黑胶系统吧。在一般的音量下,直接驱动式唱盘的马达所造成的杂音其实不是太明显的,除非您将扩大机的音量开到最顶峰,才会有很明显的杂音。试问一个爱好聆听温柔和谐音乐的黑胶发烧友又怎会忍受得了高音量对耳膜的刺激呢!

使用道具 TOP

83#
发表于 2010-5-23 09:36:37 | 只看该作者
在黑胶系统中,如果说转盘整个黑胶系统的基础,那唱头是影响黑胶唱片音色的最大关键。因为唱盘的播放原理就是依靠唱针读取(即磨擦)唱盘的沟痕两侧(不是磨擦其底部,因为其底部是没有任何音乐信号的),通过磨擦所产生的震动借由针杆传回唱头,继而产生磁电转换输出电流;再将这些电流转换成电压形式,输入到前级,再经过等化线路还原,继续进入信号放大部分,最后经由喇叭播放出音乐的。 磁电转换的方式有几种,如动磁式、动铁式、动圈式、压电晶体式等等。其中动磁式(MM)、动铁式(MI)、动圈式(MC)最具代表性。黑胶唱头也据此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动磁(MM)、动铁(MI)以及动圈(MC)。
动磁式的唱头(MM,Moving-Maganetic Cartridge)的工作原理为:将唱头里的线圈固定,针杆的后方带有一块小磁铁,磁铁中装着一小块橡皮阻尼,以这块橡皮阻尼为支撑点,通过唱针接收沟痕里的音乐讯号振动小磁铁的方式,产生磁力线切割的作用,从而获得输出电平。其中 SHURE是动磁式唱头的代表厂商,其从未生产过其它种类的唱头,是动磁唱头的力推者。

使用道具 TOP

84#
发表于 2010-5-23 11:12: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18:25, Processed in 0.037369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