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79548

查看

615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狗儿念经

13#
发表于 2011-1-2 04:37:59 | 只看该作者
俺夜猫子还未睡,这2011年1月2日也过去四个小时了,既然如此,索性就将这历史上属于今天的一并交代了吧。

1月2日

1843年
瓦格纳第一部成熟的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于德累斯顿首演。这部歌剧的灵感来自于作曲家某一次在挪威某峡湾躲避暴雨的经历。


1874年
在完成《第三交响曲》的两天之后,安东.布鲁克纳(Anton Bruckner,1824——1896)开始创作《第四交响曲》。

安东.布鲁克纳

1905年
迈克尔.蒂皮特在伦敦出生。他是家中第二个子,他的父亲是一名开业律师同时也是支持妇女获得选举权运动的战斗派。

1958年
玛丽亚.卡拉斯(Maria Callas,1923——1977)在罗马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在仅仅演出了《诺尔玛》的第一幕后,她便声称自己声带发炎,退出了演出。而在前一天晚上,有人看见她在新年晚会上翩翩起舞。“为了维护公众秩序”,卡拉斯将被禁止再次踏入罗马歌剧院。卡拉斯起诉剧院,并赢得了270万里拉的赔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1-1-2 05:17: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1-1-2 05:22 编辑

【书上看来的】巴赫家族是一个人丁兴旺的音乐家族,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祖父就是一位音乐家,他的父亲也是一位音乐家。他的哥哥约翰 克里斯多夫 巴赫是也一名出色的管风琴手。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两个儿子也很厉害。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德国作曲家,大键琴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次子,也是J.S.巴赫的儿子里最有名的。他常被人称作“汉堡巴赫”或“柏林巴赫”。

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常被称为“英国巴赫”或“伦敦巴赫”,他影响了莫扎特的成长。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1-1-2 05:27:31 | 只看该作者
约瑟夫·约阿希姆是匈牙利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德国小提琴学派在19世纪后半期的领袖人物。他写的几首小提琴协奏曲今天还有人演出。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1-1-2 06:49:28 | 只看该作者
哇!支持支持!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1-1-3 09:57:32 | 只看该作者
看着很有趣,念经兄继续贴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1-1-3 08:44:34 | 只看该作者
非也非也,这是抄书贴,是很能折腾,不是很能写。
只是争取编辑时增加一些图片资料,原书没有这些。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1-2 18:51
念经兄的认真和执着是我非常敬佩的,
在他身上我甚至会依稀找到东山魁仪的身影。同样那么博学和过着浪漫的人生。
对艺术孜孜以求,永不放弃。新年里,希望大师大展宏图。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1-1-3 08:4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狗儿念经 的帖子

谢谢您的回复。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1-1-3 19:43:17 | 只看该作者
1月3日

1785年
威尼斯作曲家巴尔达萨雷.盖诺普(Baldassare  Galuppi,1706——1785)去世。


巴尔达萨雷.盖诺普

诗人罗伯特•勃朗宁(Robert Browning,1812——1889)在1847年所作的《盖洛普的托卡塔》中描述如下。

呵!盖洛普,巴尔达萨雷,多么悲伤的发现!
除非我失聪或失明,否则绝不会误解你的音乐;
尽管你的音乐如此清楚易懂,
乐声的背后依旧是你深刻的思想!
你带着古乐而来,为这方土地带来了美好。
它们曾伫立于威尼斯,
商人称王之地,
圣马可所在之地,
总督用戒指迎娶海神之地。

1843年
唐尼采蒂(Domenico Donizetti,1797——1848)最后的成功之作《骗婚记》(Don Pasquale)在巴黎上演。


唐尼采蒂

1868年
威尔第在家和妻子打桌球,“他从来不批评或指责任何人、任何事情,为什么他总是这样?”

1941年
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Vasilievich Rachmaninoff,1873——1943)最后一部弦乐作品《交响舞曲》(Symphonic Dances)由尤金•奥曼迪(Eugene Ormandy,1889——1985)指挥在费城演出。


尤金•奥曼迪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1-1-4 10:39: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1-1-4 20:32 编辑

14


1710年
佩戈拉一名鞋匠的孙子佩尔戈莱西(Givanni Battista Pergolesi,1710——1736)在意大利的埃希出生。
佩尔戈莱西


1916年
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1918)说:“我刚才碰到了斯特拉文斯基。他念叨着‘我的《火鸟》’、‘我的《春之祭》’,就像一个小孩儿在说‘我的陀螺我的铁环’。事实上,斯特拉文斯基就像一个淘气的小孩儿,戴着劣质的领结,亲吻一位女士的手的同时会踩在别人脚上。”


1970年
大师莱奥纳多·伯恩斯坦(Leonard Berstein,1918——1990)和夫人在他们位于公园大道上的豪宅里为“黑豹党辩护基金会”举办了一次晚宴。但这主人风雅客人寒酸的场面让双方都感到屈辱。(《纽约时报》社论)[1]

注解[1]:
黑豹党


1.黑豹党是一个美国黑人社团,1966年由牛顿(Huey Newton) 和西尔(Bobby Seale)在加利尼亚的奥克兰创建。

2.他们反对美国政府,黑豹党认为改变世界必须透过对民众的长期组织和动员,他们试着从大众组织和社区节目规划来造就革命性的社会主义,在黑人社区提供穷人小孩免费早餐、给予社区民众政治教育,希望一点一滴地改变人民想法,并赋予他们力量.黑豹党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为少数民族和工人阶级解放战斗的组织之一

3.当我们在读毛主席语录,相信脑子里所有的隐秘念头都可以统一到一个伟大思想下面的时候,加州的黑豹党,开着汽车从旧金山的中国书店里一捆捆地买这本小红书,每本二十美分。再开过金门大桥,在伯克莱的加州大学校园里,流水一样卖给激进的学生,每本一美元。收了钱,再回去买,买了,再回来卖,来回倒腾。用典型的资本主义的方式,迅速赚取利润。然后,用这个利润,他们买枪。三十年后,想出这个主意的黑豹党在电视上说,他到今天也没读过这本小红书。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黑豹党是活学活用的样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1-1-5 02:06: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1-1-5 02:09 编辑

1月5日

1875年
在参加圣诞节晚宴之前(俄历圣诞节是1月6日),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eter Ilitch Tchaikovsky,1840_1893)为曾经的老师尼古拉.鲁宾斯坦(Nikolai Rubinstein,1835——1881)和另外两位朋友演奏了新作《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我弹完了第一乐章。没有一个词儿,没有一句评价.......看在上帝份上,说些什么吧!但鲁宾斯坦的嘴唇动也没动,好像在酝酿着什么晴天霹雳.......我耐着性子把协奏曲弹完。还是沉默。‘那么?’我从琴凳上站了起来。滔滔不绝的评论从尼古拉的嘴唇中奔涌而出,开始还算客气,接着越来越响,终于在最后爆发出如‘雷神朱皮特'般的雷霆万钧之势。我的协奏曲一文不名,完全没有演奏价值。段落支离破碎,起承转合之间没有任何技巧,笨拙到无可救药。这部作品糟糕、琐屑、平庸,而且还东拼西凑地抄了很多别人的旋律。整部作品中只有一两页还有价值,其余部分应该统统撕毁或者推到重写........"

这是柴可夫斯基1878年写给他的资助人梅克夫人的一封信的摘录。


尼古拉.鲁宾斯坦兄弟,左为尼古拉.鲁宾斯坦。右边即是大名鼎鼎的安东.鲁宾斯坦。


梅克夫人

1931年
钢琴家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在摩拉维亚的维森堡出生。

1932年
拉威尔为左手创作的钢琴协奏曲在维也纳由保罗.维特根斯坦(Paul Wittgenstein,1887——1961)演出。保罗是一位富有的钢琴家,在“一战”中失去了右臂。


保罗.维特根斯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1-1-5 20:01:43 | 只看该作者
【书上看来的】巴赫家族是一个人丁兴旺的音乐家族,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祖父就是一位音乐家,他的父亲也是一位音乐家。他的哥哥约翰 克里斯多夫 巴赫是也一名出色的管风琴手。
------
约翰 克里斯多夫  不是罗曼  罗兰小说中的人物吗?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1-1-5 23:32:09 | 只看该作者
约翰.克里斯多夫的原型就是贝多芬。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8:42, Processed in 0.034749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