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4894

查看

38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Jwang

25#
发表于 2014-1-3 11:32:25 | 只看该作者
他的作品听起来像电影音乐,其实他个人就做了好多好多的电影音乐,他大概做了28部电影的电影音乐,就算放在当下也不属于约翰.威廉姆斯,詹姆斯.霍纳,约翰.贝瑞及汉斯.基姆等人了吧。以至于他的交响作品听起来像电影音乐,这无所谓啊。每个作曲家的作品里本身就有很多桥段是共用的。比如马勒的交响乐第四跟第五中有相似的桥段出现,包括他的大地之歌和少年魔号也有桥段出现在他的交响乐里。包括老柴的斯拉夫进行曲和他的1812序曲中有桥段基本一摸一样。这还是同一作曲家的不同作品,我在勃拉姆斯第一交里还听出有贝多芬的影子,难道说勃拉姆斯是个不求上进毫无建树的抄袭作曲家吗?不能这么说吧!


我说他的音乐象电影音乐不是指他用他的电影音乐中的某些部分来用到他的交响乐中,而是指其风格象好莱坞的大片中的音乐,很俗气。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4-1-3 11:47: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4-1-3 12:09 编辑
我来说说我所理解的“品味”吧。拿来一瓶红酒,喝一口,知道它是好酒还是坏酒,叫有品位。咕咚咕咚灌下去,没喝出味儿来就醉了,叫没品味。我认为对音乐家来说,能够保持作品的均衡与美感是有品味(因为他必须要能判断自己写的东西是否美),而感情过分冲动导致失去均衡与美感就是没品味。当然,天生分不清什么叫均衡什么叫美感更是没品味。

很难同意这种讲法。在艺术创作中不存在什么感情冲动和形式均衡的说法。好的艺术作品首先都是感情冲动,然后选择一种有益于表达和符合审美规律的形式来表达。形式不存在和情感均衡说法。你这种说法是不符合艺术创作的过程的。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4-1-3 12:08:15 | 只看该作者
这位哥们的肖15很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4-1-3 12:11:16 | 只看该作者
很难同意对老马的评价。


先来看看肖的第一,肖的第一是他在二十不到写的。这个第一完全是个大杂绘。一 ...
Jwang 发表于 2014-1-3 11:20


哎,本来不想展开黑老马了。就说《大地之歌》吧:一个有点品味的人,能把最后那一句“ewig, ewig”翻来覆去念叨那么多遍么?这种音乐,喝高了听可能很感动,要细品简直不能下咽。马勒的音乐很震撼,品味则是真没有。

当然,品味这个东西可能确实是很个人的。我跟王版的品味显然完全不同。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4-1-3 13:09:15 | 只看该作者
我为什么说肖没品味,这是因为肖在他很多的交响乐中的音乐语言是大众化,通俗的,就是Robinwood兄高度推崇的第四中第二乐章中的第一个主题也是俗气的很。在他其它的交响乐更多企图用音乐来象形地描述实际事物。这就是没品味。或许这是俄罗斯作曲家的一种思路。穆索斯基的图片展览就是这种没有品味的典型代表。 ...
Jwang 发表于 2014-1-3 11:20




从维瓦尔弟、亨德尔到贝多芬、柏辽兹、李斯特、肖邦、德彪西、圣桑、理查、格里格、斯美塔纳...… 马老师那就更甭提了,他们都曾“企图用音乐来形象地描述实际事物”,难道这帮人都没品味?!而穆索尔斯基居然这么幸运地成为了他们中的典型代表。~~还是说只要是西欧的就是有品位的,只要是老毛子的就是没品味的?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4-1-3 17:32:52 | 只看该作者
品味这种东西并非人人都有,但是在座的各位已经谈论到这个份上,已经超越品味之说了!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4-1-4 07:18: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4-1-4 12:33 编辑
从维瓦尔弟、亨德尔到贝多芬、柏辽兹、李斯特、肖邦、德彪西、圣桑、理查、格里格、斯美塔纳...… 马老师那就更甭提了,他们都曾“企图用音乐来形象地描述实际事物”,难道这帮人都没品味?!而穆索尔斯基居然这么幸运地成为了他们中的典型代表。

我和你在不同的帖子已讨论过其它题目,故对你的推理的能力知道的很清楚。你这一句“他们都曾企图用音乐来形象地描述实际事物”就是很成问题的了。要详细讲可以引出和涉及很多东西。你这一句不是个已成立的正确的结论,故你的下句推理根本不成立。这里我并不想推广开,这是因为归到最后,我认为要把音乐作为绘画的同等手段而来描述具体事物是音乐中的一种低级的手法,或者说是没有品味的。但或许他人认为是有品味的。这是种主观判断。是主观判断的话,它则不是个正确与否的判断。我陈述了我的观点,你陈述你的观点。我无意来讨论谁的观点是正确的。我也无意要硬要你认同我的观点。

~~还是说只要是西欧的就是有品位的,只要是老毛子的就是没品味的?

我没有这样说过,但是古典音乐史基本就是西方音乐史,这是个不可争辩和非臆想的事实。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4-1-5 09:48: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4-1-5 10:02 编辑
哎,本来不想展开黑老马了。就说《大地之歌》吧:一个有点品味的人,能把最后那一句“ewig, ewig”翻来覆去念叨那么多遍么?这种音乐,喝高了听可能很感动,要细品简直不能下咽。

听听肖十四的第六首,那个“哈哈粥”唱了大为半分钟,这不知算有品味还是没有。

马勒的音乐很震撼,品味则是真没有。

一个有品味艺术作品对于一个没品味的听者来讲是没品味的也不会被感动的。一个没品味艺术作品对于一个有品味的听者来讲是没品味的也不会被感动的。怎么会很震撼而没品味?逻辑不通。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4-1-5 13:25:41 | 只看该作者
你这一句不是个已成立的正确的结论,故你的下句推理根本不成立。这里我并不想推广开,这是因为归到最后,我认为要把音乐作为绘画的同等手段而来描述具体事物是音乐中的一种低级的手法,或者说是没有品味的。但或许他人认为是有品味的。
Jwang 发表于 2014-1-4 07:18


啊呀,王版这么一说,那么拉威尔、德彪西之类的估计得判死刑了,连维瓦尔第之类的也得判个无期了!

以我看来,那个叫什么龚丽娜的估计品味会比较高,因为我不知道她在唱啥!

ps(以上都是玩笑话,王版不要建议哦!)


点评

他们只是比较没“品味”而已,罪不至死。  发表于 2014-1-5 14:50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4-1-5 14:36:51 | 只看该作者
我和你在不同的帖子已讨论过其它题目,故对你的推理的能力知道的很清楚。你这一句“他们都曾企图用音乐来形 ...
Jwang 发表于 2014-1-4 07:18


既然您已经宣布俺的“推理根本不成立”,又何必言称“我无意来讨论谁的观点是正确的”呢?

ps: 记得俺只不过根据一些众所周知的事实提了倆小疑问而已,没陈述过啥观点啊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4-1-5 21:07: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4-1-5 22:15 编辑
以我看来,那个叫什么龚丽娜的估计品味会比较高,因为我不知道她在唱啥!

其它有关些历史上的音乐家的表现手法的结论,我就不说了。这是因为涉及太广。这里我到说几句有关龚丽娜的。很多人批抨她的演唱是因为她唱的都是无词的。这些批抨是不懂艺术的表现。他们批评的是她的艺术的表现形式,即没有歌词。而不是她的唱是否表达了她要表达的内含,即人类各种情感。或者是人声的艺术的美感。人声是一种乐音,它为什么不可以作为一种乐器呢?完全可以。现代音乐中就是很多应用。批评她的人是不了解现代音乐。故真正懂艺术的人要批评她应该从她是否运用人声这种乐器有效和艺术地表达出人类的情感,而不是她唱的形式,无词。我想大家都听意大利歌剧吧,但真正有几人在听其意大利语的歌词?但是这个是否防碍听众对歌剧中表达情感的理解?完全没有。故我不知道为什么她不可以采用这种无词的表演形式。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4-1-6 09:27:48 | 只看该作者
其它有关些历史上的音乐家的表现手法的结论,我就不说了。这是因为涉及太广。这里我到说几句有关龚丽娜的。 ...
Jwang 发表于 2014-1-5 21:07


您说的是表现形式!以我看如果用长笛演奏会更加悦耳一下!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7:19, Processed in 0.049153 second(s), 18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