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4846

查看

92

回复
返回列表

go

【旧乐重温:音乐书籍摘抄】斯美塔那《我的祖国》(P7)

1#
发表于 2011-9-10 13:51:01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1-9-30 15:00 编辑

柴可夫斯基《悲怆》交响曲
深受广陵散兄影响,因为外语不太好,做不到像广陵散兄翻译文章那样得心应手。所以我摘抄了一篇音乐资料,关于柴可夫斯基的,这篇资料文章通俗易懂,适合刚学习交响曲的朋友参考。这篇文章是美国安东尼.鲁德尔所著,鲁刚翻译。
老柴最后一部交响曲《悲怆》是部既震撼又让人悲伤的大型作品。这部交响曲创作于1893年,是柴可夫斯基人生的最后的几部作品之一。反映了当时柴可夫斯基的内心深处的情感。她基本上,至少有一部分是自传性作品。在欣赏那些忧郁的段落时,你不可能不被那些伤感的乐句所感动。更加让人吃惊的是,这部忧伤的、极其成熟的作品创作于柴可夫斯基写完舞剧《胡桃夹子》一年后,而舞剧中孩子的幻想和欢乐仍然历历在目。
《悲怆》是最真实意义上的浪漫主义交响曲。她回望19世纪后半世纪的风格,而没有7年后新世纪音乐中流行的不协和音。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部作品创作的年代预示了即将到来新世纪的很多特征。
1983年,福特造出了他的第一部小汽车,而卡尔.本茨也造出了他的第一部四轮汽车。威尔第也在这一年写完了最后一部歌剧《法尔斯塔夫》。
《悲怆》18931028日首演于圣彼得堡,柴可夫斯基亲自担任指挥。一周后,柴可夫斯基逝世。据信他是自杀身亡的,原因可能是有意喝了没有烧开的自来水而感染了霍乱。想到他在创作时可能心怀自杀念头,这令欣赏第六交响曲变成一次极其紧张的经历。听听柴可夫斯基是如何运用大型乐团来突出紧张和冲突的,这首作品是他心路历程的音乐写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1-9-10 13:56: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ao 于 2011-9-10 14:06 编辑

我很喜欢这部作品,背景介绍得好。倒数第二段开头的日期可能打错了。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1-9-10 14:11:45 | 只看该作者
我很喜欢这部作品,背景介绍得好。倒数第二段开头的日期可能打错了。
liao 发表于 2011-9-10 13:56
好像没错啊。《悲怆》是1893年10月28日首演的。这部作品也是1893年创作出来的。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1-9-10 14:14:2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明白了,是这句错了。

“1983年,福特造出了他的第一部小汽车”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1-9-10 14:26:38 | 只看该作者
我有这套唱片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1-9-10 14:30:45 | 只看该作者
悲怆我比较喜欢的是弗里柴的版本,还有金卡、老卡这个录音搞的要比伯恩斯坦坦率。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1-9-10 16:22:27 | 只看该作者
我有这套唱片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1-9-10 14:26
比较古老的唱片了。我买的时候把它当做另一个版本了。
这个MONO的柴六音质和演绎也不错的。但名气的大小就完全不如立体声版了。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1-9-10 17:05:26 | 只看该作者
《悲怆》的故事以及它的作者的悲剧故事,估计是所有乐迷早期的耳熟能详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1-9-10 17:35:54 | 只看该作者
比较古老的唱片了。我买的时候把它当做另一个版本了。
这个MONO的柴六音质和演绎也不错的。但名气的大小就 ...
shinelb 发表于 2011-9-10 16:22

立体声那套我经手过,没有留下;我不是很喜欢立体声那套,我觉得结构不是很好。相比之下,这套单声道的大荷花版,细节上一点不逊色,而且柴四是桑德琳的版本,更觉得比较丰富。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1-9-10 17:38:33 | 只看该作者
金卡那三张老柴4、5、6,其实实力很强的;柴四一点也不逊色。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1-9-10 21:01:35 | 只看该作者
广陵散兄谦虚了,说实话,我不是最喜欢老柴的。
但入门时听老柴比较多。欣赏老柴有时心情会像作品里那样, ...
shinelb 发表于 2011-9-10 20:37

我知道老柴的抒情方式有很多人喜欢,也有不少排斥的,我大概属于后一类,当然个人的好恶不足以颠覆老柴的成就。
我喜欢老柴一些比较低调的作品,钢琴套曲四季,三首弦乐四重奏,六重奏“佛罗伦萨的回忆”,钢琴三重奏等,纯属个人偏好。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1-9-10 20:37:49 | 只看该作者
广陵散兄谦虚了,说实话,我不是最喜欢老柴的。
但入门时听老柴比较多。欣赏老柴有时心情会像作品里那样,
不够明亮、阳光,就是有些作品显得忧郁。
但不能一概而论,老柴也有不少老少咸宜的作品。
入门者可以听,资深爱乐者也爱听。喜欢的曲目数数也不少。
1812、意大利随想曲、弗洛伦萨的回忆,如歌的行板,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小协、交响曲、钢琴套曲《四季》、钢协等等。
王蒙写过一篇爱乐笔记,叫《行板如歌》,这篇文章曾登在早期的《爱乐》杂志上,而这期杂志是柴可夫斯基专题。我个人没有经历过中国人和苏联人的那种交往的情景,心里有些代沟吧。所以我不是很喜欢柴可夫斯基的,但我理解大家为什么喜欢柴可夫斯基。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20:03, Processed in 0.040913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