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9166

查看

110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32168

85#
发表于 2014-7-17 10:27:15 | 只看该作者
兄台所言不无道理,虽说音乐无国界,然而考虑到人文地理,无疑是影响到水平发挥的因素之一,不过对于古 ...
32168 发表于 2014-7-15 23:59
丢掉了中乐,迎合西乐,呵呵。。。

使用道具 TOP

86#
发表于 2014-7-17 16:48:36 | 只看该作者
近期论坛类似、的讨论层出不穷,   正反观点旗帜鲜明,各有理据。 音响的话题离不开软件、硬件,究竞国内的 ...
32168 发表于 2014-7-15 09:20


国内有理论水平的音响界人士不乏其人,能够服众的系统、产品并不多见。

点评

弄不出好系统算什么水平?认不出好系统又算什么水平?叶公好龙也。  发表于 2014-7-21 05:21

使用道具 TOP

87#
发表于 2014-7-20 20:13:05 | 只看该作者
啥叫音响发烧界的水平?器材的昂贵或廉价程度?还是关注音响器材的认真态度?或是对音乐的爱好深度?

点评

应该是关注音响器材的认真态度和认识程度。  发表于 2014-7-21 05:24

使用道具 TOP

88#
发表于 2014-7-20 21:28:25 | 只看该作者
是纵向比还是横向比?是比硬软件收集、使用、分析的全面性还是独特性?是否需要将发烧分作几类?各类别的顶尖水平标志是什么?

点评

可以分类,但应清楚,音响指电声录音重放,重点应是HIFI器材水平。再多的软硬件放不出HIFI音质也算不上高水平。  发表于 2014-7-21 05:33

使用道具 TOP

89#
发表于 2014-7-20 21:59:21 | 只看该作者
在一些发达国家里HIFI器材的家庭拥有量比国内多得多几乎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但到发烧程度也不多,他们买音响更多是成套购买,商家送货上门并负责安装调试,满意了,撤退,买卖也没那么多故事,

使用道具 TOP

90#
发表于 2014-7-21 05:54:10 | 只看该作者
在一些发达国家里HIFI器材的家庭拥有量比国内多得多几乎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但到发烧程度也不多,他们买音响 ...
DAYUEJIN 发表于 2014-7-20 21:59


        这是两类人的选择与方式,国内也有很多有钱人相中CAV套机(以及各种品牌AV套装),采用上述方式。
        发烧级人士不会轻易接受什么套装,倾向自选搭配,彰显个性,人人都享受大师成就感。
        但要到真HIFI级别,还需整体全系统统筹,零散搭配行不通,这与前述套机两码事。

点评

不搭意  发表于 2014-7-21 17:46

使用道具 TOP

169

91#
发表于 2014-7-21 11:34:51 | 只看该作者
啥叫音响发烧界的水平?器材的昂贵或廉价程度?还是关注音响器材的认真态度?或是对音乐的爱好深度?
mm33 发表于 2014-7-20 20:13



啥叫音响发烧界的水平?

器材的昂贵或廉价程度——提问明显跑题
对音乐的爱好深度——理解深度才是衡量水平高低的标准
关注音响器材的认真态度——认真态度跟水平的高低没必然关系

点评

音乐水平不等于音响水平,很多音乐专业人士完全没有音响概念。电声是技术的,但要明白声音,懂点音乐更好。  发表于 2014-7-22 04:23

使用道具 TOP

92#
发表于 2014-7-21 12:21:26 | 只看该作者
[b]兄在多处强调“音响是电声录音的重放,器材水平的高低是忠实度或准确性的反映。”,我想提出音响器材是录音之声的“刻画”能力的体现非机械还原。比如:同一位发烧友在接近时间段内搭配组合5套价格水准接近的器材,播放同一款唱片,其中四套器材在播放乐队强奏的录音厅残响性,小提琴独奏者左手按弦产生的颗粒感均匀度以及颗粒大小变化上,均不如第五套表现更佳。我们不能说此烧友四套失败一套成功,因为他清楚的知道,第五套组合中其中某设备的刻画能力是另四套同类设备所欠缺的,假设以兄标准,合格者为四套;虽然它们都有“堂音”、“颗粒”还原能力,但不如第五套突出,表现平平。可是这些细节是演奏感染力必须的。也许我们可以说,以录音还原忠实性代表一种音响技术的设计思路,而以音响技术手段去刻画演奏技术之声是另一种途径。
   

使用道具 TOP

93#
发表于 2014-7-21 16:02:25 | 只看该作者
啥叫音响发烧界的水平?

器材的昂贵或廉价程度——提问明显跑题
对音乐的爱好深度——理解深度才 ...
169 发表于 2014-7-21 11:34
个人认为发烧水平指的是投入和产出比。如果较少的投入而达到很高完成度的声音,就是高水平,包括烧友和器材生产商。
如果投入很大,而声音不理想,就是水平不足,包括烧友和器材生产商。


点评

非常认同,就像画圆这就是原点,这个点对了后面画的才有意义!  发表于 2014-7-22 09:05
此“比”属商业范畴,与器材实际水平无关。难道厂商降价了,货物水平就提高了?  发表于 2014-7-22 04:34
这种比能有办法量化,算是比较客观的!  发表于 2014-7-22 01:39

使用道具 TOP

SRX

94#
发表于 2014-7-21 16:16:02 | 只看该作者
顶楼上。。。。。

使用道具 TOP

95#
发表于 2014-7-21 22:52:49 | 只看该作者
老涂开贴,首先要捧场。我认为国内发烧友对科学的不信任的态度是个大问题。试想一下,音响是设计多个学科,因此出来所谓平衡度、音场、细节、音色相信也可以在科学中找到答案,如果所谓神韵的产生是有无中生,那么太唯心了,这也造就了某些忽悠大师和无良奸商,弄那么几个神奇道具可以提升声音百分之50等等。
那么有人肯定要问,既然是这样,为什么现在的音响器材有低于0.00XXXX的失真率,但是依然不好听呢?实际上我们可以无视那些器材说明书上写的数据了,可以明确告诉你们,例如DAC,模拟失真大家几乎都可以做出很好的数据,但是数字失真呢?两件器材可能就有天渊之别了,一台prism sound 或者R&S可以把他们的真面目拿出来。例如ESS9018,号称指标最高,但总有人认为不及wolfson好声,这看看全频失真率就知道了,ESS9018只能在1KHz位置发威,然后数据就参考这里了。
还有功放,电压和电流总是发烧友口中决定驱动力和控制力的标准,但却遗漏了输出摆幅这个对瞬态致命的因素。
还有避震是怎么工作的,关于线材为什么出不同声音的容值、阻值、感值......大家更应该继续探讨一些更深入的科学,我也在学习当中。

还有,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国内音响制造水平和设计水平相当高,高到可怕......
下面冒险发一连接,多的不说 http://www.wavecor.com/html/audio_physic_tempo_25.html

点评

国人大作?  发表于 2014-7-22 09:12

使用道具 TOP

96#
发表于 2014-7-21 22:57:21 | 只看该作者
楼上已经在对此贴的回应

<这样疯狂的制作, 哪位有听过?>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6 21:30, Processed in 0.057170 second(s), 2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