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7246

查看

150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shinelb

49#
发表于 2010-8-6 16:17:29 | 只看该作者
英国哲学家伯林说:所谓的孤独是你说出的话没人听的懂。(大致)这大概也可以说明有才华的人的宿命。

像荷尔德林这类诗人趋向行而上,精神上对自己极为苛刻。而在艺术家中这类也是少数,他们的智慧不是现实的,有一种神性。比如注重人的德行、信仰和精神,而一般世俗中的人常常不关心这种问题,也难以理解他们。

尤其在惟利是图的年代,这类艺术家的结局可想而知,艺术家是上帝的弃儿,但他们又试图接近它。

使用道具 TOP

50#
发表于 2010-8-6 16:21: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1#
发表于 2010-8-6 16:26:12 | 只看该作者
荷尔德林:《塔楼之诗》

在19世纪,荷尔德林是一个孤独的诗人。一方面,他特立独行,终至疯狂;另一方面,他的诗作不为公众所知。其实作为诗人,他并不寂寞,因为在行家眼里,他有着崇高的地位,每一个时代都有他的热爱者。小说《许佩里翁》在1797年出版时即受到席勒的激赏。20年后,1814年,克莱门斯·布伦塔诺读到此书时,致信友人也称赞说它是德国“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再过20年,1839年,格奥尔格·赫尔维格撰文说荷尔德林是“最纯真的青春诗人”,“他偿还了德国最大的罪责”;1840年贝蒂娜·冯·阿尼姆说荷尔德林的诗作“体现了语言的神圣本质”。再过20多年,1861年,弗里德里希·尼采在致友人的信中向荷尔德林表示了崇高的敬意,称荷尔德林的诗歌“涌现出的是最纯粹、最柔美的情感”,它“出于自然之手,佳作天成,没有任何斧凿雕刻的痕迹”;“他向德国人民说出了苦涩的真理”;小说《许佩里翁》“用深刻、犀利的语言来反对德国人的野蛮习性”;“他对现实的厌恶是源于对德国的深切的爱”,“荷尔德林是真正的具有高品位的诗人。”  

    到了20世纪,荷尔德林声名鹊起。1905年,狄尔泰出版了他的著作《体验与诗歌》,其中收录了一篇论述荷尔德林的文章,得到了公众的理解,大获成功,形成了一股荷尔德林热。但是这种热情与其说是狄尔泰的佳作揄扬之功,还不如说是时代精神在作祟。因为狄尔泰的这篇文章早就于1867年发表过,尽管文章洞见深刻、文辞优美,但是在当时却无人喝彩。1913年罗伯特·赫林格拉特借着荷尔德林热开始着手编辑出版《荷尔德林全集》(1846年,荷尔德林去世3年后,曾经出版过2卷本的全集),其后赫林格拉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殒命疆场。1916年泽巴斯和皮格诺特续编,至1923年出版了6卷本的全集。海德格尔爱屋及乌,对赫林格拉特表示了极高的敬意,“荷尔德林与诗的本质”一文就是题献给他的,“论艺术作品的本原”一文中感人至深地提到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荷尔德林的赞美诗与士兵的换洗衣服装在一起”的那位士兵就是他。1943年-1985年拜斯勒又编辑出版了一个8卷本的全集。  

    随着全集的编辑出版,荷尔德林愈来愈热。1916年,瓦尔特·本雅明在致友人的信中说荷尔德林是“黑夜中的光芒”;斯蒂芬·格奥尔格则更是颂辞潮涌。1919年,他在一篇名为“荷尔德林”的短文中,把荷尔德林誉为德国民族的“伟大看护人”,一批即将出现的诗人的“缔造者”和“先驱”,誉他为“恢复语言活力和复苏灵魂的人”,“德国未来的基石”,是“呼唤新的上帝的人”。

使用道具 TOP

52#
发表于 2010-8-6 16:26:59 | 只看该作者
不过在上述所有的评论者中,没有一个人的评价超得过海德格尔。1、海德格尔认为荷尔德林是诗人之中的诗人,“他受诗之天命的驱遣,直写诗之本质”,是诗之本质的化身;2、他将荷尔德林的诗作提高到哲学的高度,说他的诗与自己的哲学是“相隔很远的两座山峰的彼此接近”;3、他以一个大哲学家的身份,在大学课堂上公开讲授荷尔德林,从此在德国的大学课堂上树立了荷尔德林的丰碑。海德格尔为什么对荷尔德林具有如此高的热情呢?这是因为海德格尔心中的荷尔德林情结。我们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海德格尔与荷尔德林是同乡。他们同是康斯坦茨地区的人。一方面自己家乡出了这样的一个大名人,海德格尔从小就心存景仰;另一方面,荷尔德林对家乡莱茵河和康斯坦茨湖周围风光景色的赞美,海德格尔从小就口诵心维。上高中的时候,荷尔德林诗作就是海德格尔最爱读的书籍之一。尤其是,海德格尔与荷尔德林的青年经历极为相像。他们的家人都是希望他们成为牧师,而他们自己最后都选择了哲学作为心中的最爱——尽管海德格尔最后成了诗人哲学家而荷尔德林则成了哲学家诗人。  

    其次,他们都对古希腊有着深切的眷恋和赞美。荷尔德林希望做古希腊的隐士,海德格尔总是说其后的时代遗忘了存在,要跳过它们回到古希腊思想的丛林中作林中路的寻觅与歌吟。  

    第三,1933-1934年海德格尔做了一段短暂的“哲学王”的美梦之后,心意阑珊。45岁的海德格尔自此不再有1927年《存在与时间》中的那种“人上人”的锐气,更没有1929年初得大名时在《形而上学是什么》中的那种“科学的一切根株都死掉了”的狂妄。1966年,在回答《明镜》周刊记者的问题时,海德格尔还特意提到“……在1934—1935年冬季学期,我第一次讲授荷尔德林。……这是一次和纳粹主义的分手。”其实,这次分手与其说是思想上的,不如说是情感上的。海德格尔阐释荷尔德林不是思想上的奋进,而是出于情感上的发泄。他阐释的不是荷尔德林的那些至情至性的“祖国颂”,而是那些孤独的、带有理想与哀怨气质的、多少有点幽深莫测的诗作——“莱茵河”、“归家——致亲人”。一方面,像在外受过挫折的孩子,情感上总希望回家寻找温暖和安逸;另一方面,他要回到自己作为“哲学家”的“家”中,安身立命。就像陶渊明做不了官要唱一首“归去来兮辞”一样,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诗歌的阐释就是他失意之时“诗意栖居”的心灵安慰。

使用道具 TOP

53#
发表于 2010-8-6 16:28:30 | 只看该作者
荷氏1807完全陷于精神错乱,此后于图宾根——他青年求学的地方——内卡河畔的一座塔楼上静静度过了36年余生。作为活着的幽灵,他留给人们35首“塔楼之诗”。这些诗落署的日期实在混乱不堪;而那些签名,“斯卡达内利”,或许是冥冥中忆起了“斯卡达娜”,莱茵河的源头所在地。1802年,徒步漫游的诗人经过这里,仿佛领悟到自己的命运。同年,已分手的恋人“狄奥提玛”(苏瑟特)去世,归来的荷尔德林从此精神失常。
  余于去岁末获此诗集,常追想诗人当年凭窗眺望的情景:内卡河于窗下蜿蜒而过,广阔的田野延伸到远处,那里,美丽的勋卜赫山若隐若现;如此,曾经生离死别的痛苦,深沉窒息般的悲伤,皆沉于忘川。此绝然的超脱和宁静诚为余之向往。生命之旅迥异,而命运常将彼此相连。

使用道具 TOP

54#
发表于 2010-8-6 16:32:51 | 只看该作者
***************

生命之旅迥异
犹如歧路,或群山的亮光。
我们此地之所是,神于彼处
能以和谐、永恒的奖酬及宁静充实之。

**********

倘若人们快乐,试将如何询问?
是否他们也为善良,循美德而生存;
如此灵魂轻快,而哀怨更稀
信仰为此所承认。

   不才
      谦顺者
         荷尔德林


*************


春 之一

何其灵气,当看到时辰再度破晓,
人在那里满足地环视周围的田野,
当人们询问自己之所处,
当人们想望快乐的生命。

好似天空弯拱,四处沿展,
欢乐亦这般扩散在空旷的平原,
当心灵渴望新的生命,
小鸟儿的啾鸣唱赞颂词。

人,那常常探询内心之深者,
轻诉言说由之而出的生命,
若非悲伤使灵魂憔悴,
男人将欣然面对他的财富。

倘若居所闪烁光芒,建于高空,
人将拥有更宽阔的田野,而道路
伸向远处,一个人环顾四周,
幽雅别致的小木桥跨过小溪。

**********

那置身于欢乐簇拥中的人,
 并不称一切日子最为美丽
  却渴望着有朋友爱他的地方
   人们厚意挽留年轻人的地方。

**********


眺望


若人们快乐,这样的心情,
来自安康,更来自田野,
看到树木的成长,怡人的花儿,
而收获的果实还在增长,予人裨益。

群山环抱田野,高空腾生
朝霞和空气,平原上的小路
在远方的田野里,向着那些地方
人施施然跨过溪水上的小木桥。

人的言语中也生起回忆,
而人们的联系贯穿生命的日子
那些向善的聚居地,
诚然,人向自己提起知识的问题。

眺望仿佛鼓励,人欢悦
收获,随着时日的更新
他的生计,关注着善
甚为谨慎,感谢那永不衰老者。


************

致仁慈的乐·布雷特先生


您,高贵者!述说最好的东西的人
决不虚假,当每一个人都认识它,
然圆满蕴藏着不同的问题,
虽人已将它轻松证明,提称。

而您在真正亲近的生命里持有这些,
持有人们尊敬的友善,
仿佛赐予尊严者的善,
当许多人还在贫苦和悲伤中煎熬。

如此的永不消逝,如此时光流逝,来自
友善的尊敬;人们从不孤单生存
却完全属于自身的光亮和闪烁,
人证明此,他的智慧入于人生诸世。

**********


秋 之一


那些远离大地的传奇,
叙说魂灵,那曾在此而又归来者,
它们返回人性,而我们体味了
时代的许多,这痛苦中似箭的光阴。

大自然还未曾离弃深埋的情景,
如同这些黯淡的日子
当崇高的夏季,秋天降落大地,
观望者的魂灵又在天边找到自己。

短暂的时光里终结了许多,
那显现在犁边的农夫,
目睹年岁怎样趋近欢乐的尽头,
人的日子在这一些景象中也渐渐圆满。

大地浑圆散布碎石
却不象那些迷失在黄昏的云,
金色的一天又在眼前,
圆满时不再有任何哀怨。


************

夏 之一

茬田显现,高空闪亮
清柔流云的辉煌,当远处天边
寂静的夜里数点闪烁的星星,
苍穹广大,犹如云层。

小路延伸更远,人们的生命
展现于大海上毫无遮蔽,
阳光的日子向着人们的死亡
更高的形象,及清晨金色的光芒。

花园的宽阔饰以新的色彩,
人惊叹,他的辛劳终获成果,
他所勤俭创造的,他所完满制造的,
已逝岁月在灿烂中与之相伴。

************

冬 之一

当娇弱的雪花使田野更加美丽,
高处夺目的闪光笼罩广阔的平原,
远方的夏季这般迷人,且温柔
春天常常靠近,当时光渐去。

辉煌的景像,空气更为芬芳,
森林明亮,也没有人漫步
街道上,那些过于僻静的街道,寂静安持
崇高,虽一切仍在欢笑。

春天的显露无需花儿的闪亮
这般令人心醉,而星星
在纯净的天边,人们喜欢
眺望远处的天空,那庶几不变者。

河流与平原皆为图像,
虽已破裂,亦更明亮,
生命的温柔犹存,城市的宽阔
显现于广大莫测的远方。

***********


更高的生命


人选择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决定,
离虚幻而识智慧,思想,
回忆,沉入世界的回忆,
而无物可惊扰他内在的价值。

辉煌的大自然使他的日子美丽,
常在他深处,新的追求
孕育精神,且崇敬真理,
更高的意义,及一些奇妙的问题。

人因之亦能认识生命的意义,
称其目标为最高者,最美妙者,
如此体察生命的世界合于人性,
尊更高的生命为崇高的意义。

          斯卡达内利


**********


更高的人性


人们的内心已承受意义,
如此他们得以遴选更优者,
此即目标,真实的生命,
更深精神,由之可称生命之年岁。

          斯卡达内利


**********

坚信

仿佛日子,那在纯净中环绕人们者,
伴着跃出高处的明亮,
微光朦胧的诸影像渐融为一,
那深及精神之性的知悉亦如此。

*************


春 之二

自人的精神溢出忧虑,
而春花绽放,仿佛无不灿烂,
绿色的田野欣然扩布远处,
当亮光闪闪淌下美丽的小溪。

群山遍植林木静静站立,
美妙的是空空之所的气息,
宽阔的山谷在世界里延伸
及倚靠小山的塔楼和民居。

      以谦顺
          斯卡达内利

************


夏 之二

当春天的花儿随风飘走,
正是夏季,蜿蜒于年岁的夏季。
就像淌下山谷的小溪,
正是群山的亮丽辉映四周。

田野以灿烂展示者,
最似暮色将近的日子;
犹如年岁分割,夏日的时光亦如此
大自然的景像常常在人们眼前消逝。

 于5月24日
 1778年 斯卡达内利


*************


精神的生成从未向人们遮蔽,
如同生命之所是,人们已置身其中的生命,
正是生命的日子,生命的早晨,
宝藏亦如精神超绝的时分。

好似大自然轻妙地发现自身,
如此,人以这样的欢乐观望,
如何坚信日子,如何坚信生命,
如何与精神之束紧紧合为一体。

***********


秋 之二

大自然的闪亮是更高处的显像,
那一片欢乐日子终结的地方,
是这样的年岁,辉煌圆满,
果实融入欣慰之光的灿烂。

大地浑圆这般艳丽,呱噪甚稀
一丝声息飘过空旷的田地,阳光温暖了
秋天柔和的白日,田野静立
若眺望远方,吹拂着芬芳

荡过树梢枝条,伴着轻轻的欢笑
已空的茬田常常混淆,
明朗的景像之全部意义还活着
仿佛四周飘游的金色的辉煌。

     于11月15日
       1759

***********


冬 之二

当枯叶消失在土地的远处,
飘落的洁白亦这般轻覆河谷,
而时日因高空的阳光而闪亮,
节日的闪亮,城门外一片亮堂。

万物的安息,田野的沉寂
犹如人的灵冥,而不同者
在更高的地方显现,大自然
崇高的景像,取代了春天的温和。

   于11月25日,1841
    不才
      最谦顺的
        斯卡达内利


************

冬 之三

田野枯黄,惟有蓝天
闪耀在远处的高空,仿佛歧路
大自然的显现,为一,吹拂
清新的气息,惟有万物淡淡的光环。

天上隐约可见大地的浑圆
整整一天,饰以清澄的大自然
当高天的苍穹点缀星星,
更具灵气,那延展遐迩的生命。

*************


夏 之三

还能看见年岁的时光,当夏日
原野静立于它的光照下,温柔里;
田中美丽的绿草点缀到远处,
小溪常带着浪花儿蜿蜒四周。

日子就这样穿越山岭,河谷,
伴着他的光辉,不可阻挡,
甚高空间里牵引云彩,
年岁仿佛环饰着神奇。

      以谦顺
      于3月9日 斯卡达内利
      1940年

************

春 之三

当大地挥洒新的光明,
葱绿的河谷自春天的雨迎来生气,
人们又度过了明朗的一天,
清澄的溪流带来白色的花儿。

透明的区分清晰可辨,
春天的静谧散布空中,
人在年岁中静静观望,
深深崇敬生命的圆满。

       以谦顺
         斯卡达内利
          于3月15日
           1842

**************


夏 之四

深谷中小溪潺潺,高处群山,
远远地染绿了此幽谷四周的平原,
一片肃立葱郁的树林,
轻轻将那里淌流的小溪遮掩。

夏日的阳光如此明亮,
淡淡日子的幸福仿佛太过短暂,
黄昏伴着清新的气息走向尽头,
期待着,人如何终结圆满。

      以谦顺
    于5月24日 斯卡达内利
      1758

**************


夏 之五

时日的流逝带走温柔芬芳的声息,
当它们浑染云彩和田野的亮丽,
山谷的尽头迎来群山的黄昏,
那里,小河的浪花回转卷起。

森林的阴影扩散到四方,
那远处,小溪静静淌下的地方,
而远方的景像依稀,
当人置身于这样的意义。


于5月24日    斯卡达内利
1758


***************




若人生活在外,孤单伶仃,
如此,好象一日区分于诸时日,
人之卓越者趋于独异,
离开了大自然,也离开了妒忌。

他仿佛一个人生活在遥远的异域,
春风染绿了四周,夏日友好的栖息
直至年岁匆匆步入深秋,
流动的云总在那儿陪伴着我们。

于7月28日  以谦顺
1842  斯卡达内利


***********


冬 之四

当四季的景像飘逝,此刻
杳不可见,已靠近了冬天的尽头,
田野空空,目光之所触更温柔,
而寒风四起,袭来一阵小雨。

仿佛休息之日,岁末亦如此,
好象一个问题的声音,它的圆满,
随着春天显露新的生成,
大自然的壮丽照耀大地。

     以谦顺
       斯卡达内利
于4月24日 1849

***********


时代精神

人们居于此世,向着生命,
犹如年岁,犹如时代向往更高,
亦如更替,许多真实诚为多余,
在不同的岁月里持存;
圆满亦如此同一于此生命,
人因之顺从于崇高的追寻。

       以谦顺
5月24日,1748  斯卡达内利


***************

希腊

如人之所是,生命亦这般壮丽,
人们常常掌握自然,
美丽的土地从未于人遮蔽,
黄昏和清晨的显现充满魔力。
开阔的田野仿佛正当收获的日子
灵气缭绕,四周及远处古老的传奇,
而新的生命重生于人性
岁月就这般没入沉寂。

       以谦顺
          斯卡达内利
于5月24日,1748


***************


冬 之五

若时光已经流转,微光
自辉煌的大自然身上黯去,
四季的闪亮不再绽放,更快地,
时日飞逝,有时也疲惫地止息。

诸时代之生命精神迥异,
自然有情,不同的日子播撒光明,
常新的本质昭示人们
完善,高超,卓异。

     以谦顺
       斯卡达内利
于元月24日
1676


**************

冬 之六


当一年的日子流淌殆尽
四周的田野和山脉沉默无语,
天空的蓝色这样闪耀在白昼,
仿佛屹立于明朗高处的天体。

变换和美丽依稀在四周,
那里,一条小河匆匆淌过,
这壮丽的大自然的时辰
安息之魂合于幽深。

        以谦顺
于24日      斯卡达内利
元月 1743

*************

春 之四


时日苏醒,庄严的是天空,
簇拥的繁星已经隐去,
人思虑自身,如他所看到的,
年岁的开端深受崇敬。

群山高大,那里的小河波光粼粼,
满树花儿,好象花环,
年青的一岁开始了,犹如节日,
最高和最好的东西塑造着人们。

     以谦顺
于5月24日
1748    斯卡达内利

************

春 之五

当春天渗入生命的深处,
人感觉惊奇,新的话语
追寻灵性,欢乐也回来了
节日的欣喜里赞颂和歌曲。

生命超于时间的和谐,
自然和精神总在那里伴随意义,
而于精神里方为圆满,
甚多如此,最多者离于自然。

      以谦顺
于5月24日    斯卡达内利
1758


**************

春 之六


阳光闪亮,花满原野,
温柔的日子带来许多花儿,
傍晚也绽放,清澄的白日
逸出天边外,那时光消失的地方。

年的显现伴着它的时间
仿佛盛会,节日的气氛弥散,
人的活动有新的目标,
此为世界的标志,许多的美妙。

     以谦顺
于4月24日   斯卡达内利
1839


************

友谊

若人们领悟自身的价值,
他们将欣然相称为友,
如此人们的生命更明了,
置身于精神里更觉兴味。

崇高的精神距友谊并非遥远,
人们乐于和谐
珍惜亲密,他们的生活相互塑造,
这,也是人的定命。

      以谦顺
于5月20日
1758     斯卡达内利


*************

春 之七

阳光重又回到新的欢乐,
日子的绽现伴着光芒,好象花儿,
大自然的目标照亮了心绪,
仿佛涌出的赞颂和歌曲。

新的世界还在幽谷的外面,
春天的晨曦明朗,
高处闪耀着白日,黄昏的生命
也赐予静观内在的意义。

     以谦顺
于20日元月
1758     斯卡达内利


*************

希望

若人们安居的生命走向远处,
葡萄藤般的时日光照四方
那里夏日的原野一片空寂,
森林展现黑暗的景像;
大自然的栖息,充实了
倏忽飘逝的时间之像,
犹如花儿点缀着林木
人们环饰以圆满处高天的闪光。

     以谦顺
于5月24日
1748      斯卡达内利


***************


眺望

人们感觉开阔的日子明朗,伴着景像,
当绿草展现在平原的远方,
黄昏的光线尚未趋入朦胧,
白日的闪亮已化作温柔的微光。

世界的深处常常显现,不可接近,
人的意义,充满怀疑,劳思伤神,
灿烂的大自然照亮了他的日子,
而远处驻立疑虑中黑暗的问题。

        以谦顺
于3月24日,1671    斯卡达内利



 

使用道具 TOP

55#
发表于 2010-8-6 16:40:02 | 只看该作者
荷尔德林诗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6#
发表于 2010-8-6 16:52:43 | 只看该作者
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   

在哲学家海德格尔所阐释的诗歌中,尤以对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阐释为最。海德格尔在1934/1935年的冬季学期专门开了一个学期的荷尔德林研讨课,后来又陆续写了一些以荷尔德林为主题的纪念文章。这些文章结集出版,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荷尔德林诗的阐释》。   

海德格尔之所以选择荷尔德林作为他阐释哲学思想的参照系,诚然有其历史背景,这一背景在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所著的《海德格尔传》(商务印书馆,1999年)中有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从思想上来讲,海德格尔之所以选择荷尔德林作为他的阐释对象,是因为海德格尔认为,荷尔德林是最纯粹的诗人,他受诗的天命的召唤,直写诗的本质,他既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思想家:“荷尔德林今后,这就是说,从来日想入曾经,是个诗人,因为他吟咏过了吟咏之本质。他可以这样做,因为他同时是歌唱家和思想家。荷尔德林的《长成恩培多克勒斯的根基》,《消逝中的形成》,《论宗教》以及《俄狄普斯王》、《安提戈涅》两译著中包含的深义,谁要是稍微加以思考而说了,他就是一位思想家,而这个思想家又超出了这个名称许多,尤其是当他如此思考着同时又是一位歌唱家而且甚至是思考着吟咏出来的歌唱家。荷尔德林是否如此‘同时’不仅是一位哲学家,而且甚至更多,而且惟一无二。”(海德格尔:“哲学的本质”,载于《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卷,第330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在“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一文中,海德格尔更为明确地阐释了他之选择荷尔德林作为诗与思的对话的原因:“为了揭示诗的本质,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荷尔德林的作品?为什么不选择荷马或者索福克勒斯,不选择维吉尔或者但丁,不选择莎士比亚或者歌德呢?按说在这些诗人的作品中,同样也体现出诗的本质,甚至比在荷尔德林过早地蓦然中断了的创作中更为丰富地体现出来了。……我之所以选择了荷尔德林,并不是因为他的作品作为林林总总的诗歌作品中的一种,体现了诗的普遍本质,而仅仅是因为荷尔德林的诗蕴含着诗的规定性而特地诗化了诗的本质。在我们看来,荷尔德林在一种别具一格的意义上乃是诗人的诗人。所以我们把他置于决断的关口上。”(《荷尔德林诗的阐释》,第36页,商务印书馆,2000年)海德格尔的目的并不是要阐述文学作品,揭示诗歌这种文学形式的本质,理解某首诗歌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而是要进行一场诗与思的对话,是要从哲学上显现存在的意义。因此海德格尔阐释的方式与一般人进行文学上的阐释方式完全不同,海德格尔特意从荷尔德林的诗歌中摘出5段诗句。这5段诗句的前4段分别阐述了诗、语言、人、思与存在之间的至情至性、至亲至近的关系,最后,落实到第5段诗句:“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使用道具 TOP

57#
发表于 2010-8-6 17:02:20 | 只看该作者
不知为什么,我读不来这样的诗歌
我还是喜欢读罗曼.罗兰的书信;这类的诗歌,与纪伯伦的诗歌一样会让我感到烦躁

使用道具 TOP

58#
发表于 2010-8-6 17:04:07 | 只看该作者
或许哪天我看的懂原文了,感觉会好些。
目前,基本上我看到这样的译文格式,我一般都嫌恶,看不了。

使用道具 TOP

59#
发表于 2010-8-6 17:13:38 | 只看该作者
不知为什么,我读不来这样的诗歌
我还是喜欢读罗曼.罗兰的书信;这类的诗歌,与纪伯伦的诗歌一样会让我感到烦躁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8-6 17:02
《塔楼之诗》是荷尔德林疯了之后写的诗歌,富于神性!

使用道具 TOP

60#
发表于 2010-8-6 21:32:26 | 只看该作者
《塔楼之诗》是荷尔德林疯了之后写的诗歌,富于神性!
shinelb 发表于 2010-8-6 17:13


我一向以为喜好康德的人至少不会疯的吧……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07:11, Processed in 0.041607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